第27章
应该不会被拒绝吧?
毕竟起初是他先提出来的。
兜兜转转,也算应了原本计划。
言漱礼没有说好或不好,也没有抽空看她,只在前面路口很自然地打了转向掉头,面无表情问,“有没有习惯去的店?”
李絮暗暗松了口气。
云城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开发的区域对于她而言,其实都有几分陌生。但也有些旧事物,会一如既往,历久弥新地停留在那里。
“这条路往右拐,是不是能到大学城?我记得美术学院附近有一家卖画材的店,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我以前经常去囤颜料买刮刀,不知道现在还营不营业。”
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地图软件,打字搜索记忆中的店名。
几秒过后,李絮小小“啊”了一声,眉眼弯弯对他笑起来,“instantcrush。还在。”
第19章 untitled.
19
大学城南的林荫道新绿盈盈,穿过一条栽满金合欢的幽深小径,即见日光底下湛蓝的海。
海岸峭壁,矗立一座小而美的古罗马建筑形制露天剧场,绕过剧场,则是绿意丛中静静营业的instantcrush。
instantcrush并非单纯的零售商店。以几何形状与玻璃砖搭建的现代化建筑,一楼是画廊展厅,常常会合作展出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二楼一半是简餐咖啡厅,另一半是周边及买手集合店。走楼梯上到三楼,才是井井有条的自助画材商店。
因为大学城选址不在城区中心,当下展览主题也没什么吸引力,今日客流不多,总体还是以附近的学生为主。
李絮和言漱礼穿得随性,相貌气质也年轻。除了刚刚泊车时,那辆兰博基尼声浪太招摇,惹得几人频频回头哇塞。避开目光上到三楼,空间阔,人流低,就显得他们只是一对格外养眼的学生情侣。
instantcrush的货品区域,一块一块,划分得非常清晰。
从国画、素描、水彩水粉、版画、丙烯、油画这种平面类型,再到雕塑、陶艺、轻粘土这种立体类型,只要是你想找的专业素材,大概率都能在这里找到。就是价格会相对溢出些许,用以平衡楼下画廊近乎做公益的策展支出。
李絮喜欢这里的开阔与静谧。
她在入口处取了一辆推车,四周环顾一圈,正想推着往前走,手柄就被言漱礼握住了。
李絮挑了挑眉,回头瞧他。
他脸上看不出勉强,也并不生硬,眼睛望着前面将近两米高的货架,似乎只是理所当然,“你可以慢慢挑,我总得找点事做。”
李絮试探着问,“你要不要到楼下咖啡厅坐着等我?我不会花很长时间的。”
“不想喝咖啡。”言漱礼拒绝得很快,“刚从车上下来,也不想坐。”
“好吧。那还是辛苦你,陪我随便逛逛吧。”李絮就抿出浅浅梨涡,走快几步,反手食指勾住推车一角,慢慢在前面一边挑东西,一边带着他走。
油画几乎可以算是制作流程最繁杂、最麻烦的颜料绘画类型,没有之一。作画时所需材料众多,因为是要当作新婚礼物送出去的重要作品,所以李絮一切均按照最高标准来选。
画架看中一个可调节升降的h型落地款。油画布李絮习惯自己动手绷,不用店里卖的现成品,这也是他们专业课教授的要求。木框订了个120*150的大尺寸,记下货号,付款后可以半日达送货上门。画布挑的是高强度的雨露麻,再加上钉枪、绷布钳、起钉器等琐碎物件,一并放进推车里。
选购完最基础的大件货物,转个拐角,气味与氛围变化,货架上尽是琳琅满目的笔刷、刮刀、以及各种油。
李絮在心中大致规划:自己停留在云城的时间,满打满算剩下两个礼拜。可以用于作画的时间,估计只有十日左右。
油画绘画周期长,颜料干得慢。尤其是用罩染技法画大型作品的,一边画一边晾干,反反复复一层一层上色,一幅画这么耗费半年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所以这次李絮打算尽可能压缩时间。用直接画法尽快一次着色,油也少掺,减少颜料干透时间。这样,或许能赶在离开云城之前完成作品。
这么一边在脑海中构思着,一边踮脚去够货架上方的刮刀。
李絮喜欢用刮刀厚涂。用得最顺的一款刀,是全钢一体的日产克莱森,刀身偏硬,回弹极佳,涂抹出来的肌理异常有风格。
货架底下多是学生常用的平价品牌,贵的没什么人买,都收着藏着搁在最上面。
旁边有移动阶梯,李絮犯懒,没费劲去挪,想着就这么试试看能不能够得着。
“要哪个。”
下一秒,身后响起低低嗓音。熟悉的皂感焚香不着痕迹地拢过来。一只手扶住她肩膀。
李絮不知怎的,倏尔有些不好意思回头,就这么仰着下巴,指了指自己要的型号,“2、6、7,还有9。”
言漱礼看准标签,逐样逐样拿下来,递到她面前给她检查,“这个?”
李絮说是,他就放进推车里。
李絮说不是,他就虚虚揽着她,语气淡淡,要她重新指。
最后多挑了一把尖头的3号。
言漱礼若无其事,展示完绅士风度,就又淡淡地跟在后面负责推购物车。
接下来大大小小几款硬毛笔、小描笔、刷子也挑好,再加上象征性拿的两瓶调色油和松节油,慢慢就逛到了颜料区。
李絮正式学美术的时间比较迟,对比起大学同期的传统学院派,其实基础打得并不那么扎实。
她考佛美时的素描基本功算不上多出众,光影尚可,骨力偏弱,框架都是后面有意识地堆时间硬生生练出来的。
她最大的优势,在于对色彩的敏感与把控。
这也是当初尚闳的美术老师,极力推荐她走上这条道路的原因。
不同于小时候被迫练习的钢琴,她的的确确在美术方面,存在那么一点可供兑现的天赋。
而与偏于灰调的实际性格相反,李絮非常喜欢在油画中大量铺陈鲜艳、明亮、暴烈的色彩。
甚至很危险地,她常常会放弃棕土、赭红这种安全色,选择用更有冲突感的柠檬黄铺底。尽管它有相当概率会影响到作画者对后续颜色的判断,继而产生令人不快的色彩偏差。
得益于这种天生的色感。*
在最受教授与朋友好评的几幅作品之中,李絮毫无顾忌地使用明黄、赤丹、维罗纳绿、钴蓝、法国朱红这类极明极艳的色彩,构筑出一座座梦境般明亮而奇异的花园。并在画面中间,勾勒出一个背部长满尖刺的透明人。
她给这系列作品,命名为《untitled》。
无题的梦中花园,以及知名不具的幽灵。
李絮不喜欢画肖像,也不喜欢观察人类,尽管这是学艺术的必修课。
渐渐地,这就古怪地演变成了一种标志性的习惯与风格——在撇除专业课规定以外的自主创作当中,李絮只画人的背影。
而抽丝剥茧,回溯至这一系列作品最初的雏形——
李絮拿着一盒初学油画时惯用的温莎牛顿,忽而回头看了言漱礼一眼。
他站在她身边。穿着一件薄薄的运动冲锋衣,拉链拉到顶,亦无法掩盖优越的肩颈线条。看起来劲瘦,实则肌肉形状很漂亮,弹跳力也很惊人。脸上没有汗,没有任何剧烈情绪,只是很英俊,又很有耐心地存在于那里。
李絮放下手中那盒温莎牛顿,鬼使神差地,突然想要问他,“言漱礼,你现在还会打排球吗?”
言漱礼似乎有些不解,略略挑了挑眉,说,“不打。”
不太意外的答案。
“好可惜。”李絮看了他一会儿,没什么诚意地惋惜,“不过以你的风格,比起排球这种需要配合的团体运动,还是一个人控场的网球更适合你。”
明里暗里讲他性格独。
没礼貌。
但是言漱礼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只是沉默片刻,低低说了句,“你记得。”
“那年运动会跟市二中比赛,你站副攻位置,快攻和拦网得那么多分,全场焦点都在你身上,很难不记得吧。”
货架旁边有一扇落地窗,光线不太明亮地照进来。影影绰绰的。微弱而缓慢地涌动。
“我还画过一张你扣球时的背影呢。”
像在谈论天气般随便,李絮吐露出一个年少时的秘密,“算是我人生中第一幅大型油画。完成度不错。当年考佛美入学试,我还放进我的作品集里了。”
言罢,不经意对上言漱礼的眼神。
他逆着光。
离得好近。
只觉原本琥珀色的瞳孔都变沉,一片暗色沉静而戒备地压下来,仿佛有种无形的重量。在看清她脸上稀松平常的表情之后,又迅速掩饰礼了过去。
李絮再一晃眼,言漱礼就只是很平静地注视着她,携着些微冷意。
“为什么。”他开口,似问又不似问。
毕竟起初是他先提出来的。
兜兜转转,也算应了原本计划。
言漱礼没有说好或不好,也没有抽空看她,只在前面路口很自然地打了转向掉头,面无表情问,“有没有习惯去的店?”
李絮暗暗松了口气。
云城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开发的区域对于她而言,其实都有几分陌生。但也有些旧事物,会一如既往,历久弥新地停留在那里。
“这条路往右拐,是不是能到大学城?我记得美术学院附近有一家卖画材的店,什么稀奇古怪的都有,我以前经常去囤颜料买刮刀,不知道现在还营不营业。”
一边说着,一边打开地图软件,打字搜索记忆中的店名。
几秒过后,李絮小小“啊”了一声,眉眼弯弯对他笑起来,“instantcrush。还在。”
第19章 untitled.
19
大学城南的林荫道新绿盈盈,穿过一条栽满金合欢的幽深小径,即见日光底下湛蓝的海。
海岸峭壁,矗立一座小而美的古罗马建筑形制露天剧场,绕过剧场,则是绿意丛中静静营业的instantcrush。
instantcrush并非单纯的零售商店。以几何形状与玻璃砖搭建的现代化建筑,一楼是画廊展厅,常常会合作展出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二楼一半是简餐咖啡厅,另一半是周边及买手集合店。走楼梯上到三楼,才是井井有条的自助画材商店。
因为大学城选址不在城区中心,当下展览主题也没什么吸引力,今日客流不多,总体还是以附近的学生为主。
李絮和言漱礼穿得随性,相貌气质也年轻。除了刚刚泊车时,那辆兰博基尼声浪太招摇,惹得几人频频回头哇塞。避开目光上到三楼,空间阔,人流低,就显得他们只是一对格外养眼的学生情侣。
instantcrush的货品区域,一块一块,划分得非常清晰。
从国画、素描、水彩水粉、版画、丙烯、油画这种平面类型,再到雕塑、陶艺、轻粘土这种立体类型,只要是你想找的专业素材,大概率都能在这里找到。就是价格会相对溢出些许,用以平衡楼下画廊近乎做公益的策展支出。
李絮喜欢这里的开阔与静谧。
她在入口处取了一辆推车,四周环顾一圈,正想推着往前走,手柄就被言漱礼握住了。
李絮挑了挑眉,回头瞧他。
他脸上看不出勉强,也并不生硬,眼睛望着前面将近两米高的货架,似乎只是理所当然,“你可以慢慢挑,我总得找点事做。”
李絮试探着问,“你要不要到楼下咖啡厅坐着等我?我不会花很长时间的。”
“不想喝咖啡。”言漱礼拒绝得很快,“刚从车上下来,也不想坐。”
“好吧。那还是辛苦你,陪我随便逛逛吧。”李絮就抿出浅浅梨涡,走快几步,反手食指勾住推车一角,慢慢在前面一边挑东西,一边带着他走。
油画几乎可以算是制作流程最繁杂、最麻烦的颜料绘画类型,没有之一。作画时所需材料众多,因为是要当作新婚礼物送出去的重要作品,所以李絮一切均按照最高标准来选。
画架看中一个可调节升降的h型落地款。油画布李絮习惯自己动手绷,不用店里卖的现成品,这也是他们专业课教授的要求。木框订了个120*150的大尺寸,记下货号,付款后可以半日达送货上门。画布挑的是高强度的雨露麻,再加上钉枪、绷布钳、起钉器等琐碎物件,一并放进推车里。
选购完最基础的大件货物,转个拐角,气味与氛围变化,货架上尽是琳琅满目的笔刷、刮刀、以及各种油。
李絮在心中大致规划:自己停留在云城的时间,满打满算剩下两个礼拜。可以用于作画的时间,估计只有十日左右。
油画绘画周期长,颜料干得慢。尤其是用罩染技法画大型作品的,一边画一边晾干,反反复复一层一层上色,一幅画这么耗费半年都不是什么稀奇事。
所以这次李絮打算尽可能压缩时间。用直接画法尽快一次着色,油也少掺,减少颜料干透时间。这样,或许能赶在离开云城之前完成作品。
这么一边在脑海中构思着,一边踮脚去够货架上方的刮刀。
李絮喜欢用刮刀厚涂。用得最顺的一款刀,是全钢一体的日产克莱森,刀身偏硬,回弹极佳,涂抹出来的肌理异常有风格。
货架底下多是学生常用的平价品牌,贵的没什么人买,都收着藏着搁在最上面。
旁边有移动阶梯,李絮犯懒,没费劲去挪,想着就这么试试看能不能够得着。
“要哪个。”
下一秒,身后响起低低嗓音。熟悉的皂感焚香不着痕迹地拢过来。一只手扶住她肩膀。
李絮不知怎的,倏尔有些不好意思回头,就这么仰着下巴,指了指自己要的型号,“2、6、7,还有9。”
言漱礼看准标签,逐样逐样拿下来,递到她面前给她检查,“这个?”
李絮说是,他就放进推车里。
李絮说不是,他就虚虚揽着她,语气淡淡,要她重新指。
最后多挑了一把尖头的3号。
言漱礼若无其事,展示完绅士风度,就又淡淡地跟在后面负责推购物车。
接下来大大小小几款硬毛笔、小描笔、刷子也挑好,再加上象征性拿的两瓶调色油和松节油,慢慢就逛到了颜料区。
李絮正式学美术的时间比较迟,对比起大学同期的传统学院派,其实基础打得并不那么扎实。
她考佛美时的素描基本功算不上多出众,光影尚可,骨力偏弱,框架都是后面有意识地堆时间硬生生练出来的。
她最大的优势,在于对色彩的敏感与把控。
这也是当初尚闳的美术老师,极力推荐她走上这条道路的原因。
不同于小时候被迫练习的钢琴,她的的确确在美术方面,存在那么一点可供兑现的天赋。
而与偏于灰调的实际性格相反,李絮非常喜欢在油画中大量铺陈鲜艳、明亮、暴烈的色彩。
甚至很危险地,她常常会放弃棕土、赭红这种安全色,选择用更有冲突感的柠檬黄铺底。尽管它有相当概率会影响到作画者对后续颜色的判断,继而产生令人不快的色彩偏差。
得益于这种天生的色感。*
在最受教授与朋友好评的几幅作品之中,李絮毫无顾忌地使用明黄、赤丹、维罗纳绿、钴蓝、法国朱红这类极明极艳的色彩,构筑出一座座梦境般明亮而奇异的花园。并在画面中间,勾勒出一个背部长满尖刺的透明人。
她给这系列作品,命名为《untitled》。
无题的梦中花园,以及知名不具的幽灵。
李絮不喜欢画肖像,也不喜欢观察人类,尽管这是学艺术的必修课。
渐渐地,这就古怪地演变成了一种标志性的习惯与风格——在撇除专业课规定以外的自主创作当中,李絮只画人的背影。
而抽丝剥茧,回溯至这一系列作品最初的雏形——
李絮拿着一盒初学油画时惯用的温莎牛顿,忽而回头看了言漱礼一眼。
他站在她身边。穿着一件薄薄的运动冲锋衣,拉链拉到顶,亦无法掩盖优越的肩颈线条。看起来劲瘦,实则肌肉形状很漂亮,弹跳力也很惊人。脸上没有汗,没有任何剧烈情绪,只是很英俊,又很有耐心地存在于那里。
李絮放下手中那盒温莎牛顿,鬼使神差地,突然想要问他,“言漱礼,你现在还会打排球吗?”
言漱礼似乎有些不解,略略挑了挑眉,说,“不打。”
不太意外的答案。
“好可惜。”李絮看了他一会儿,没什么诚意地惋惜,“不过以你的风格,比起排球这种需要配合的团体运动,还是一个人控场的网球更适合你。”
明里暗里讲他性格独。
没礼貌。
但是言漱礼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悦,只是沉默片刻,低低说了句,“你记得。”
“那年运动会跟市二中比赛,你站副攻位置,快攻和拦网得那么多分,全场焦点都在你身上,很难不记得吧。”
货架旁边有一扇落地窗,光线不太明亮地照进来。影影绰绰的。微弱而缓慢地涌动。
“我还画过一张你扣球时的背影呢。”
像在谈论天气般随便,李絮吐露出一个年少时的秘密,“算是我人生中第一幅大型油画。完成度不错。当年考佛美入学试,我还放进我的作品集里了。”
言罢,不经意对上言漱礼的眼神。
他逆着光。
离得好近。
只觉原本琥珀色的瞳孔都变沉,一片暗色沉静而戒备地压下来,仿佛有种无形的重量。在看清她脸上稀松平常的表情之后,又迅速掩饰礼了过去。
李絮再一晃眼,言漱礼就只是很平静地注视着她,携着些微冷意。
“为什么。”他开口,似问又不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