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永远。
云想重新打起精神。
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她就要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走出花海。
就这样,她开启了在理科班的新启程,去绘画不一样的人生,一个完全属于她的人生。
分班之后的课间走廊总是乱哄哄的,年级主任抓了几个典型通报批评。
晚自习时又叫着各班主任去会议室开会,开会结束后班主任又返回班内同班内的同学讲了此次会议的内容。
因为下课后课间吵闹,学校决定选出学生代表查课间纪律,严查串楼层,串班级的同学,被查到后扣班级量化分,严重违法乱纪者,叫家长并让其回家教育一周。
班级量化分对一个班级的评优十分重要,同时也跟班主任的工资挂钩。
高一的时候,云想记得十二班的老师因为班内一个月扣了三百多分,最后月底发工资时还倒欠学校一个月工资。
十二班的班主任大发雷霆,十二班的同学直到分班都没好果子吃。
有了这个规矩后,班内的同学老实了许多,串班的同学是少了很多,但是上厕所也不方便了。
现在他们上厕所还要拿着上厕所的通用条去厕所,而且一个班内只有一个,太过烦琐。
最后这个制度还是因为一个同学没忍住拉裤子里了,所以才取消了,目前只是严查串楼层的问题。
取消限制上厕所后,全体学生纷纷感谢那位拉裤子里的同学。
虽然有些不道德和丢脸,但他确确实实用实践证明了,学校这个规矩的没人性。
每个班一周只有一节体育课,第二周的体育课,一班、三班和五班在一起。
云想、林洽、许存之和陈郁难得地在体育课碰上,不过他们要先跑三圈操,解散后才能够自由活动。
因为学校最近总发生因为打篮球而摔伤手臂导致无法专心学习的例子,所以学校就将篮球禁止了,同时禁止的还有羽毛球和足球这类的球类运动,以至于体育课的男生只能和女生们一起跳绳。
更有甚者,带着作业来到了操场,迎着寒风,在操场上做题。
“这群人疯了吧?”陈郁盯着在操场做题的人感慨了一声,“怎么还跑体育课当卷王啊?”
林洽顺着陈郁感慨的视线望去,点头,表示学到了,“下节课我和云想也带作业。”
陈郁偏头抽了抽嘴角,骂了句“神经”。
与此同时,“神经病”之一的许存之拿着作业走到了云想的跟前,将她叫到了背风的地方。
【作者有话说】
我不知道别的学校是怎样的,但是我上学的时候确确实实这样。
我也没上过那种走读学校,初中半个月放一次,高中一个月放一次,有时候两天,有时候就半天,冬天校服都没干就去学校了。
林洽和云想都是小可爱,林洽的故事线比云想要虐一点,只开了预收《萤火揽月光》。
因为男主什么的都没定,所以暂时没有写简介,或许只有写完了这本书,才能确定林洽将来的官配是谁。
陈郁也很好,但总感觉他们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所以我不确定,他将来会不会是林洽的官配,只是此刻,他暂时是。
因为我是无纲裸奔(因为我有时候写了纲也不按大纲写),所以我也只有在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才知道下一章的剧情是什么,但整体的故事线都在脑中,基调都是有的。
好了,祝大家阅读愉快。
第22章 不见黄昏
◎没有早恋,只是在探讨学术问题。◎
许存之惊讶云想此刻状态的改变,但又庆幸她重新找回了那原始的自我。
云想和许存之坐在一起探讨题目,体育老师见状多看了几眼,确认他们确实是在探讨学习问题后就移开了目光。
体育课迎着寒风学习的学生不少,几乎每一届、每一个班级都会有拿着作业和课本在体育课学习的学生。
看着他们此刻的模样,体育老师恍惚间看到了高中时的自己。
不过那时的他比此刻的他们是要自由的,那时的他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学习压力。
他们现在才高一,还有几节体育课可以上,等到了高三,再想出来呼吸教室外的空气,怕是难了。
体育课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云想接过许存之的草稿纸,和许存之道过谢之后就快步跑向了林洽。
林洽和陈郁都是胜负欲比较强的两个人,一节体育课,两人都在比赛跳绳。
下课铃响起的那一瞬间,林洽险胜,并和陈郁约好下节课再战。
陈郁应了下来林洽的战令,接过林洽手中的跳绳,扔到了体育老师指定的地点。
操场距离教室的距离很远,走到教室门口,预备铃声准时响起。
班内有同学小声吐槽:“说好的十分钟的课间,预备铃占两分钟,还要在铃声落下前坐到位置上,什么破规矩。”
云想坐下前正好听到了班内同学的小声嘟囔,她下意识地垂下眼帘,也觉得这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但三个月的时间下来,她也习惯这学校的生活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就这样又上了一节课。
下课后云想去热水房接了两壶热水,准备明天早上洗洗头。
“这样下去,我们早晚中风,”林洽和云想一同拎着热水壶回教室,“现在天越来越冷了,早上洗头之后跑操,头发都冻得一绺一绺的。”
林洽叹息一声,“一想到这样的日子还要过两年半,确实还挺难的哈。”
“是啊,本来我们可以一周去澡堂洗两次澡,还挺好的。”云想也觉得这个制度不好,跟林洽吐槽道:“也不知道学校怎么商讨的,天越来越冷了,这洗澡的次数和时间都少了。”
云想将热水壶整齐地放到后黑板下,和林洽手挽着手坐回位置上。
“想让我们多学习会儿呗。”林洽太熟悉这样的操作了,沉默片刻后她道:“其实也还好,最起码我们一周能洗一次澡。”
云想“嗯?”了一声,偏头看林洽。
林洽单手托腮,和云想说了她初中的艰苦生活。
“我的初中生活啊,比高中还痛苦,”她说:“我们两周休息一次,学校很小,没有澡堂,有一个热水房很远,有很多同学在那儿弯腰洗头。”
“洗头和吃饭只能二选一,洗头就不能吃饭,吃饭就不能洗头。”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偶尔早上可以去学校偏僻的小卖铺里买些零食,偷偷地带出餐厅。”
“你说奇不奇怪,学校允许设置超市和小卖铺这类商品店,却禁止学生买卖里面的商品。查到之后还会没收学生的零食,说那些东西不健康。”
“他们嘴里说着那些食物不健康,转头就拆开包装袋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云想初中是在镇子上,学校的情况和林洽说得差不多,不过她是走读生,所以并没有经历林洽所说的这些,但却在同学吐槽中听见过一两句。
“奇怪。”
云想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过这些有什么奇怪,只觉得这是学校的规矩就遵守就好了,毕竟学校的规矩是这样的,他们再怎么违背,也终究无法改变些什么,就那样像木头人一样地顺从着。
她的这句奇怪一是在说学校的规矩,二是在说曾经的自己。
为什么曾经的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过这些呢?明明学校的规矩那么的刁钻,为什么她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呢?
只因为它是学校历年的规矩,所以就成了默认吗?所以就她必须顺从吗?所以她就不能说出它不对的地方吗?
林洽提起了一次,许存之也曾和她说过。
开学检查违禁物品时被迫打开的行李箱;天没亮就站在操场下跑操;宿舍熄灯后不得走动、不得上厕所;上课不能喝水;哪怕食堂距离宿舍楼的距离很远,午饭时间也只有15分钟,且食物不能带出餐厅;学校有设置澡堂却没有吹风机;洗澡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
学校有规矩是为了方便管理学生,可规矩逐渐发展病态,这真的不是一场大型的服从性测试吗?
思及此,云想突然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你爸妈知道你在学校是这样的生活吗?”云想不知怎的,再度问出了这个问题。
“知道,”林洽说:“他们知道学校的这些规矩,只是他们也无能为力。”
“刚上住宿学校那会儿,不知道怎么了,我特别想吃妈妈捏的饺子,”她垂下眼帘,“我就排队去政教处给妈妈打电话,跟妈妈说,妈妈,我想吃你捏的茴香肉馅儿的饺子了。”
“那个时候还不太懂得这些情感,后来再大一些之后才知道,我不是想吃妈妈捏的茴香馅儿饺子了,我是想他们了。”
“我给妈妈打完电话,晚上妈妈就骑着电动车来学校给我送了饺子。”
“我那时竟然以为,他们不够爱我。”
云想重新打起精神。
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那她就要在这条布满荆棘的路上走出花海。
就这样,她开启了在理科班的新启程,去绘画不一样的人生,一个完全属于她的人生。
分班之后的课间走廊总是乱哄哄的,年级主任抓了几个典型通报批评。
晚自习时又叫着各班主任去会议室开会,开会结束后班主任又返回班内同班内的同学讲了此次会议的内容。
因为下课后课间吵闹,学校决定选出学生代表查课间纪律,严查串楼层,串班级的同学,被查到后扣班级量化分,严重违法乱纪者,叫家长并让其回家教育一周。
班级量化分对一个班级的评优十分重要,同时也跟班主任的工资挂钩。
高一的时候,云想记得十二班的老师因为班内一个月扣了三百多分,最后月底发工资时还倒欠学校一个月工资。
十二班的班主任大发雷霆,十二班的同学直到分班都没好果子吃。
有了这个规矩后,班内的同学老实了许多,串班的同学是少了很多,但是上厕所也不方便了。
现在他们上厕所还要拿着上厕所的通用条去厕所,而且一个班内只有一个,太过烦琐。
最后这个制度还是因为一个同学没忍住拉裤子里了,所以才取消了,目前只是严查串楼层的问题。
取消限制上厕所后,全体学生纷纷感谢那位拉裤子里的同学。
虽然有些不道德和丢脸,但他确确实实用实践证明了,学校这个规矩的没人性。
每个班一周只有一节体育课,第二周的体育课,一班、三班和五班在一起。
云想、林洽、许存之和陈郁难得地在体育课碰上,不过他们要先跑三圈操,解散后才能够自由活动。
因为学校最近总发生因为打篮球而摔伤手臂导致无法专心学习的例子,所以学校就将篮球禁止了,同时禁止的还有羽毛球和足球这类的球类运动,以至于体育课的男生只能和女生们一起跳绳。
更有甚者,带着作业来到了操场,迎着寒风,在操场上做题。
“这群人疯了吧?”陈郁盯着在操场做题的人感慨了一声,“怎么还跑体育课当卷王啊?”
林洽顺着陈郁感慨的视线望去,点头,表示学到了,“下节课我和云想也带作业。”
陈郁偏头抽了抽嘴角,骂了句“神经”。
与此同时,“神经病”之一的许存之拿着作业走到了云想的跟前,将她叫到了背风的地方。
【作者有话说】
我不知道别的学校是怎样的,但是我上学的时候确确实实这样。
我也没上过那种走读学校,初中半个月放一次,高中一个月放一次,有时候两天,有时候就半天,冬天校服都没干就去学校了。
林洽和云想都是小可爱,林洽的故事线比云想要虐一点,只开了预收《萤火揽月光》。
因为男主什么的都没定,所以暂时没有写简介,或许只有写完了这本书,才能确定林洽将来的官配是谁。
陈郁也很好,但总感觉他们不是一个世界里的人,所以我不确定,他将来会不会是林洽的官配,只是此刻,他暂时是。
因为我是无纲裸奔(因为我有时候写了纲也不按大纲写),所以我也只有在真正开始写的时候,才知道下一章的剧情是什么,但整体的故事线都在脑中,基调都是有的。
好了,祝大家阅读愉快。
第22章 不见黄昏
◎没有早恋,只是在探讨学术问题。◎
许存之惊讶云想此刻状态的改变,但又庆幸她重新找回了那原始的自我。
云想和许存之坐在一起探讨题目,体育老师见状多看了几眼,确认他们确实是在探讨学习问题后就移开了目光。
体育课迎着寒风学习的学生不少,几乎每一届、每一个班级都会有拿着作业和课本在体育课学习的学生。
看着他们此刻的模样,体育老师恍惚间看到了高中时的自己。
不过那时的他比此刻的他们是要自由的,那时的他没有他们那么大的学习压力。
他们现在才高一,还有几节体育课可以上,等到了高三,再想出来呼吸教室外的空气,怕是难了。
体育课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云想接过许存之的草稿纸,和许存之道过谢之后就快步跑向了林洽。
林洽和陈郁都是胜负欲比较强的两个人,一节体育课,两人都在比赛跳绳。
下课铃响起的那一瞬间,林洽险胜,并和陈郁约好下节课再战。
陈郁应了下来林洽的战令,接过林洽手中的跳绳,扔到了体育老师指定的地点。
操场距离教室的距离很远,走到教室门口,预备铃声准时响起。
班内有同学小声吐槽:“说好的十分钟的课间,预备铃占两分钟,还要在铃声落下前坐到位置上,什么破规矩。”
云想坐下前正好听到了班内同学的小声嘟囔,她下意识地垂下眼帘,也觉得这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但三个月的时间下来,她也习惯这学校的生活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就这样又上了一节课。
下课后云想去热水房接了两壶热水,准备明天早上洗洗头。
“这样下去,我们早晚中风,”林洽和云想一同拎着热水壶回教室,“现在天越来越冷了,早上洗头之后跑操,头发都冻得一绺一绺的。”
林洽叹息一声,“一想到这样的日子还要过两年半,确实还挺难的哈。”
“是啊,本来我们可以一周去澡堂洗两次澡,还挺好的。”云想也觉得这个制度不好,跟林洽吐槽道:“也不知道学校怎么商讨的,天越来越冷了,这洗澡的次数和时间都少了。”
云想将热水壶整齐地放到后黑板下,和林洽手挽着手坐回位置上。
“想让我们多学习会儿呗。”林洽太熟悉这样的操作了,沉默片刻后她道:“其实也还好,最起码我们一周能洗一次澡。”
云想“嗯?”了一声,偏头看林洽。
林洽单手托腮,和云想说了她初中的艰苦生活。
“我的初中生活啊,比高中还痛苦,”她说:“我们两周休息一次,学校很小,没有澡堂,有一个热水房很远,有很多同学在那儿弯腰洗头。”
“洗头和吃饭只能二选一,洗头就不能吃饭,吃饭就不能洗头。”
“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偶尔早上可以去学校偏僻的小卖铺里买些零食,偷偷地带出餐厅。”
“你说奇不奇怪,学校允许设置超市和小卖铺这类商品店,却禁止学生买卖里面的商品。查到之后还会没收学生的零食,说那些东西不健康。”
“他们嘴里说着那些食物不健康,转头就拆开包装袋塞进了自己的嘴里。”
云想初中是在镇子上,学校的情况和林洽说得差不多,不过她是走读生,所以并没有经历林洽所说的这些,但却在同学吐槽中听见过一两句。
“奇怪。”
云想以前从来没有意识到过这些有什么奇怪,只觉得这是学校的规矩就遵守就好了,毕竟学校的规矩是这样的,他们再怎么违背,也终究无法改变些什么,就那样像木头人一样地顺从着。
她的这句奇怪一是在说学校的规矩,二是在说曾经的自己。
为什么曾经的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过这些呢?明明学校的规矩那么的刁钻,为什么她从来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呢?
只因为它是学校历年的规矩,所以就成了默认吗?所以就她必须顺从吗?所以她就不能说出它不对的地方吗?
林洽提起了一次,许存之也曾和她说过。
开学检查违禁物品时被迫打开的行李箱;天没亮就站在操场下跑操;宿舍熄灯后不得走动、不得上厕所;上课不能喝水;哪怕食堂距离宿舍楼的距离很远,午饭时间也只有15分钟,且食物不能带出餐厅;学校有设置澡堂却没有吹风机;洗澡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
学校有规矩是为了方便管理学生,可规矩逐渐发展病态,这真的不是一场大型的服从性测试吗?
思及此,云想突然觉得有些头皮发麻。
“你爸妈知道你在学校是这样的生活吗?”云想不知怎的,再度问出了这个问题。
“知道,”林洽说:“他们知道学校的这些规矩,只是他们也无能为力。”
“刚上住宿学校那会儿,不知道怎么了,我特别想吃妈妈捏的饺子,”她垂下眼帘,“我就排队去政教处给妈妈打电话,跟妈妈说,妈妈,我想吃你捏的茴香肉馅儿的饺子了。”
“那个时候还不太懂得这些情感,后来再大一些之后才知道,我不是想吃妈妈捏的茴香馅儿饺子了,我是想他们了。”
“我给妈妈打完电话,晚上妈妈就骑着电动车来学校给我送了饺子。”
“我那时竟然以为,他们不够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