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秋杏努努嘴:“我就瞧不起她那天真样,还真以为主家能把你一个娇娇软软小美人儿,送给一个穷书生?”
她甩了帘子就进了屋。
静娘更是悲从中来,难过的想要哭:“那陆公子,怎么就没权势呢,他对你倒是真心,肯定愿意带你走,可惜,是个穷书生,主家势必不能把你送给这么一个没助力的人。”
“崔湄。”嬷嬷声音传来,手里还端着一碗汤药:“昨夜那公子既然没把你要走,就得按照规矩办事,你把这药,喝了吧。”
静娘哀求:“嬷嬷,湄儿还小呢,就喝这个,非得好些日子起不来床,以后万一不能生养,不是没了后路吗?”
嬷嬷脸色严肃,丝毫不为静娘的哀求打动:“你也是院里的老人了,不知道规矩?贵客没吩咐,便不会要你们生下的野种,有了孩子,以后要如何陪客,让主家白费粮食养着你们?”
静娘掩面哭泣,崔湄垂眸不语。
嬷嬷语气缓和了些:“崔湄,你素来不生事,是个老实孩子,从小到大,主家好吃好喝养着你们,教你们琴棋书画,养的跟大家小姐似的,从没在外面吃过苦,那公子没要你,是你命不好,你就得认,不过十几年,没了姿色,主家也就把你们放出去了,忍一忍吧。”
嬷嬷苦口婆心的劝说,好似真心的为她好似的。
崔湄早就有准备,要说难受也早就难受过去了,她点点头:“嬷嬷,我喝的,不叫您危难。”
她接过碗,一股浓重的药味,这红花汤,喝了,大概以后就生育艰难,可就像嬷嬷说的,她没倚仗,不顺从,哪能有活路呢。
强忍一口气,准备就此吞咽下去,忽然伸过来一只手,打翻了这碗汤。
碗摔下去,啪的一声碎了,汤撒了一地。
嬷嬷刚要发作,看到来人,就堆起了笑:“刘管事,您怎么来了?”
淡淡看了她一眼:“老爷对崔湄的吩咐还没下来,你就私自给她喝红花汤?”
嬷嬷不明所以:“这崔湄都回来了,不是说那萧公子没瞧上她,奴自是按照规矩给了红花汤。”
管事摇头:“萧公子并没有说不要,反而很是上心,只是他近日有事,崔湄还要在这住上一段时间,如今她已是萧公子的人,咱们只是代为照顾,你私自给喝红花汤,小心惹祸上身。”
静娘一喜,崔湄却并无高兴之意,很是平淡。
“诶呀呀,那可是大喜事。”
“萧公子是咱们老爷的贵客,他交代的事,咱们自然要办到,崔湄以后便不住这院子,将漪澜水榭拨出来,给她住,也方便萧公子来看她,拨两个丫鬟伺候她,一应开销,自然有萧公子负责。”
嬷嬷一愣,静娘更是惊喜。
崔湄眨眨眼睛,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似的,她这是,被那位萧公子,给包了?
“管事。”她小声说。
“还有何事?”
“我不需要丫鬟,能不能让静娘姐姐陪我一起走?”
“静娘是主家养的家伎,跟你一样的身份,怎能去服侍你?”
崔湄手心都有点出汗:“我,我跟旁人住不惯,那位萧公子既允许我有丫鬟,我就选一个,静娘姐姐,行吗?”
管事拧紧眉头。
崔湄咬住下唇,心中忐忑不已。
“静娘,如今也二十有五了吧。”
比起院里新鲜的花骨朵一样的姑娘们,日日磋磨,让她看上去显得尤为憔悴。
嬷嬷急忙道:“是,再过一两年,静娘也要出去了。”
管事松了一口气:“罢了,叫静娘跟着一起去吧,左右那萧公子也吩咐了。”
崔湄松了一口气,第一次对昨晚将她翻来翻去,折腾的她想哭的男人,有了些好感。
在全院女子羡慕嫉妒的眼神中,崔湄搬了家。
毕竟就算是整日吹嘘自己要被孙老爷带走的娇杏,也没独居一院的待遇。
漪澜水榭临着湖,陆家是江州有名的大世家,老爷在江州任节度使,是一方大员,养她们这些家伎的宅院自然不是本家,不过这里也够大的了,临湖的水榭居然是个两进两出的小院,还有个露台。
她们的行礼不多,首饰等物虽然能拿着用,可若是被放出去,是一根簪子一对耳环都不能私自留的,若是被贵人看重,陆家愿意做个好人,这些首饰便算是她们的‘嫁妆’。
毕竟她们这些女人,不论是攀附权贵还是笼络下属,枕边风带来的利益可比这些首饰,要贵重多了。
静娘高兴坏了,进了漪澜水榭搂着崔湄哭了起来。
“小湄儿,咱们终于苦尽甘来了。”
“静姐姐,我能做的不多,但是至少把你也带出来,以后你就不必去弹琵琶陪吃酒。”
“这都要感谢那位萧公子,若不是他,你哪有这样的好日子呢,你一定得好好攥紧他,做个通房,做个妾,也好过在这里呆着,知道吗?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静娘想的简单,服侍一个男人,总比服侍多个好多了,以后再生个一儿半女的,就算是站稳脚跟了。
崔湄点头,表示知道了,脑子里浮现的,却是陆哥哥的身影。
没过一会儿,刘管事带着一个丫鬟和另一个管事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这丫鬟叫杜鹃,这是赵管家,萧公子的人,以后便是他打理你的一切,你要好好听话,好生侍奉萧公子,不可违逆萧公子,知道吗?”
“是,奴知晓了。”崔湄软软回应。
赵管家打量崔湄,微微蹙眉,语气中倒没什么瞧不起的样子。
“崔姑娘,老奴是公子的心腹,您以后有什么缺的要的,只管跟老奴开口便是,如今公子有要紧事做,暂时不能把姑娘接走,还请姑娘在此处将就几日。”
这位管事声音平和,就是嗓子有些沙哑,听着有点像太监宦官之类。
“多谢您,奴能得一安身之所,已经万分感激。”
她倒是知礼,没仗着恩宠就张狂起来,赵管事还算有些满意的。
拍拍手,叫杜鹃捧了一碗汤药过来:“您昨日辛苦,把这药喝了吧。”
静娘一愣,面色立刻就变了:“管事,萧公子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难不成也不愿我们湄儿生育孩子吗?”
赵管事面色不动:“姑娘,喝了吧,这是补药,对您身子好的,公子吩咐老奴也不过按规矩行事。”
静娘大哭的心都有了,明明已经要逃离火坑,却没想到又要喝药,那萧公子到底是什
么意思,看上了湄儿,却不让有孕?
崔湄接过碗,一饮而尽,出乎意料的,这汤药倒是没那么难喝。
“如此,管事能跟萧公子交代了?”
赵管事露出一丝笑容:“崔姑娘好生养着,五日后,公子还回来看姑娘。”
第3章 她喜欢本王因为崔湄被那位萧公子……
因为崔湄被那位萧公子包了下来,成了萧公子的人,自然不必接别的客人,也不用再受陆家管辖,接下来几日,萧公子并没来,可时常派人来送东西,不是绸缎就是珠宝,甚至还有小娘子喜欢的胭脂水粉。
静娘觉得,萧公子没忘了她,心中欢喜,可也有些忧心,这位萧公子,送的东西如此合心意,显然是个情场老手,身边少不了莺莺燕燕,若将来有一日,厌了崔湄,可如何是好。
她便催着,要崔湄投其所好,最好下一回来的时候,鼓动这萧公子给她赎出去,有了名分,即便是妾室,也好过在陆家待着。
崔湄记在心里。
又过几日,她小心翼翼问赵管家,可否允她出去,买些布料。
赵管家奇怪:“主子差人送来的那些,姑娘可是不喜欢,若是不喜欢,再差人送些来,叫姑娘挑选。”
崔湄却摇头:“那些料子是极好的,可都是女子常用的颜色,不适合男子,奴家想买些男子用的,给公子做些针线。”
“原来如此,姑娘想要亲自挑选?”
崔湄颔首,小心翼翼问:“敢问管事,奴家,能出去吗?”
赵管事捋捋胡子:“这个无妨,老奴会为姑娘备好马车,姑娘记得下钥时回来便好。”
赵管事极为贴心,甚至给交给崔湄一个荷包,里头是出门的零用钱,说都是公子吩咐的,叫她花就是,不必给公子省钱。
荷包份量甚重,在马车上的时候,静娘打开看了,里面一个十两的大元宝,五两的小元宝,还有零散的碎银子和铜板,显然是考虑到,崔湄可能还要买些女儿家喜欢的零碎小东西。
静娘欢喜极了,光这一份用心,就比大部分男人都靠得住。
崔湄和静娘,都是陆家的家伎,自小买来,瘦马一样的调教,吹拉弹唱都要会的,能给吃穿就不错了,养大了巴结上峰,笼络下属,有大用处的,然而吃穿是不愁,可月银是完全没有。
若是过了年纪,仍旧没人带走,运气好的留在府里做个下人,运气不好,就发卖出去,到时候或去为奴为婢,或去卖与地主老财做妾,最差的,要沦落风尘。
她甩了帘子就进了屋。
静娘更是悲从中来,难过的想要哭:“那陆公子,怎么就没权势呢,他对你倒是真心,肯定愿意带你走,可惜,是个穷书生,主家势必不能把你送给这么一个没助力的人。”
“崔湄。”嬷嬷声音传来,手里还端着一碗汤药:“昨夜那公子既然没把你要走,就得按照规矩办事,你把这药,喝了吧。”
静娘哀求:“嬷嬷,湄儿还小呢,就喝这个,非得好些日子起不来床,以后万一不能生养,不是没了后路吗?”
嬷嬷脸色严肃,丝毫不为静娘的哀求打动:“你也是院里的老人了,不知道规矩?贵客没吩咐,便不会要你们生下的野种,有了孩子,以后要如何陪客,让主家白费粮食养着你们?”
静娘掩面哭泣,崔湄垂眸不语。
嬷嬷语气缓和了些:“崔湄,你素来不生事,是个老实孩子,从小到大,主家好吃好喝养着你们,教你们琴棋书画,养的跟大家小姐似的,从没在外面吃过苦,那公子没要你,是你命不好,你就得认,不过十几年,没了姿色,主家也就把你们放出去了,忍一忍吧。”
嬷嬷苦口婆心的劝说,好似真心的为她好似的。
崔湄早就有准备,要说难受也早就难受过去了,她点点头:“嬷嬷,我喝的,不叫您危难。”
她接过碗,一股浓重的药味,这红花汤,喝了,大概以后就生育艰难,可就像嬷嬷说的,她没倚仗,不顺从,哪能有活路呢。
强忍一口气,准备就此吞咽下去,忽然伸过来一只手,打翻了这碗汤。
碗摔下去,啪的一声碎了,汤撒了一地。
嬷嬷刚要发作,看到来人,就堆起了笑:“刘管事,您怎么来了?”
淡淡看了她一眼:“老爷对崔湄的吩咐还没下来,你就私自给她喝红花汤?”
嬷嬷不明所以:“这崔湄都回来了,不是说那萧公子没瞧上她,奴自是按照规矩给了红花汤。”
管事摇头:“萧公子并没有说不要,反而很是上心,只是他近日有事,崔湄还要在这住上一段时间,如今她已是萧公子的人,咱们只是代为照顾,你私自给喝红花汤,小心惹祸上身。”
静娘一喜,崔湄却并无高兴之意,很是平淡。
“诶呀呀,那可是大喜事。”
“萧公子是咱们老爷的贵客,他交代的事,咱们自然要办到,崔湄以后便不住这院子,将漪澜水榭拨出来,给她住,也方便萧公子来看她,拨两个丫鬟伺候她,一应开销,自然有萧公子负责。”
嬷嬷一愣,静娘更是惊喜。
崔湄眨眨眼睛,还有点没反应过来似的,她这是,被那位萧公子,给包了?
“管事。”她小声说。
“还有何事?”
“我不需要丫鬟,能不能让静娘姐姐陪我一起走?”
“静娘是主家养的家伎,跟你一样的身份,怎能去服侍你?”
崔湄手心都有点出汗:“我,我跟旁人住不惯,那位萧公子既允许我有丫鬟,我就选一个,静娘姐姐,行吗?”
管事拧紧眉头。
崔湄咬住下唇,心中忐忑不已。
“静娘,如今也二十有五了吧。”
比起院里新鲜的花骨朵一样的姑娘们,日日磋磨,让她看上去显得尤为憔悴。
嬷嬷急忙道:“是,再过一两年,静娘也要出去了。”
管事松了一口气:“罢了,叫静娘跟着一起去吧,左右那萧公子也吩咐了。”
崔湄松了一口气,第一次对昨晚将她翻来翻去,折腾的她想哭的男人,有了些好感。
在全院女子羡慕嫉妒的眼神中,崔湄搬了家。
毕竟就算是整日吹嘘自己要被孙老爷带走的娇杏,也没独居一院的待遇。
漪澜水榭临着湖,陆家是江州有名的大世家,老爷在江州任节度使,是一方大员,养她们这些家伎的宅院自然不是本家,不过这里也够大的了,临湖的水榭居然是个两进两出的小院,还有个露台。
她们的行礼不多,首饰等物虽然能拿着用,可若是被放出去,是一根簪子一对耳环都不能私自留的,若是被贵人看重,陆家愿意做个好人,这些首饰便算是她们的‘嫁妆’。
毕竟她们这些女人,不论是攀附权贵还是笼络下属,枕边风带来的利益可比这些首饰,要贵重多了。
静娘高兴坏了,进了漪澜水榭搂着崔湄哭了起来。
“小湄儿,咱们终于苦尽甘来了。”
“静姐姐,我能做的不多,但是至少把你也带出来,以后你就不必去弹琵琶陪吃酒。”
“这都要感谢那位萧公子,若不是他,你哪有这样的好日子呢,你一定得好好攥紧他,做个通房,做个妾,也好过在这里呆着,知道吗?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
静娘想的简单,服侍一个男人,总比服侍多个好多了,以后再生个一儿半女的,就算是站稳脚跟了。
崔湄点头,表示知道了,脑子里浮现的,却是陆哥哥的身影。
没过一会儿,刘管事带着一个丫鬟和另一个管事打扮的人走了进来。
“这丫鬟叫杜鹃,这是赵管家,萧公子的人,以后便是他打理你的一切,你要好好听话,好生侍奉萧公子,不可违逆萧公子,知道吗?”
“是,奴知晓了。”崔湄软软回应。
赵管家打量崔湄,微微蹙眉,语气中倒没什么瞧不起的样子。
“崔姑娘,老奴是公子的心腹,您以后有什么缺的要的,只管跟老奴开口便是,如今公子有要紧事做,暂时不能把姑娘接走,还请姑娘在此处将就几日。”
这位管事声音平和,就是嗓子有些沙哑,听着有点像太监宦官之类。
“多谢您,奴能得一安身之所,已经万分感激。”
她倒是知礼,没仗着恩宠就张狂起来,赵管事还算有些满意的。
拍拍手,叫杜鹃捧了一碗汤药过来:“您昨日辛苦,把这药喝了吧。”
静娘一愣,面色立刻就变了:“管事,萧公子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难不成也不愿我们湄儿生育孩子吗?”
赵管事面色不动:“姑娘,喝了吧,这是补药,对您身子好的,公子吩咐老奴也不过按规矩行事。”
静娘大哭的心都有了,明明已经要逃离火坑,却没想到又要喝药,那萧公子到底是什
么意思,看上了湄儿,却不让有孕?
崔湄接过碗,一饮而尽,出乎意料的,这汤药倒是没那么难喝。
“如此,管事能跟萧公子交代了?”
赵管事露出一丝笑容:“崔姑娘好生养着,五日后,公子还回来看姑娘。”
第3章 她喜欢本王因为崔湄被那位萧公子……
因为崔湄被那位萧公子包了下来,成了萧公子的人,自然不必接别的客人,也不用再受陆家管辖,接下来几日,萧公子并没来,可时常派人来送东西,不是绸缎就是珠宝,甚至还有小娘子喜欢的胭脂水粉。
静娘觉得,萧公子没忘了她,心中欢喜,可也有些忧心,这位萧公子,送的东西如此合心意,显然是个情场老手,身边少不了莺莺燕燕,若将来有一日,厌了崔湄,可如何是好。
她便催着,要崔湄投其所好,最好下一回来的时候,鼓动这萧公子给她赎出去,有了名分,即便是妾室,也好过在陆家待着。
崔湄记在心里。
又过几日,她小心翼翼问赵管家,可否允她出去,买些布料。
赵管家奇怪:“主子差人送来的那些,姑娘可是不喜欢,若是不喜欢,再差人送些来,叫姑娘挑选。”
崔湄却摇头:“那些料子是极好的,可都是女子常用的颜色,不适合男子,奴家想买些男子用的,给公子做些针线。”
“原来如此,姑娘想要亲自挑选?”
崔湄颔首,小心翼翼问:“敢问管事,奴家,能出去吗?”
赵管事捋捋胡子:“这个无妨,老奴会为姑娘备好马车,姑娘记得下钥时回来便好。”
赵管事极为贴心,甚至给交给崔湄一个荷包,里头是出门的零用钱,说都是公子吩咐的,叫她花就是,不必给公子省钱。
荷包份量甚重,在马车上的时候,静娘打开看了,里面一个十两的大元宝,五两的小元宝,还有零散的碎银子和铜板,显然是考虑到,崔湄可能还要买些女儿家喜欢的零碎小东西。
静娘欢喜极了,光这一份用心,就比大部分男人都靠得住。
崔湄和静娘,都是陆家的家伎,自小买来,瘦马一样的调教,吹拉弹唱都要会的,能给吃穿就不错了,养大了巴结上峰,笼络下属,有大用处的,然而吃穿是不愁,可月银是完全没有。
若是过了年纪,仍旧没人带走,运气好的留在府里做个下人,运气不好,就发卖出去,到时候或去为奴为婢,或去卖与地主老财做妾,最差的,要沦落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