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好嘞!厂长您就放心吧,我虽然没开过这大车,但驾照也是拿了十来年了,保准不给您丢份!”
后排的万家福笑了笑,倒是也没说什么,只是这厂长的名号真是听一次少一次了。
“厂长,今儿来看厂那人靠谱吗?”
小夏瞧着年轻,但说的话也是没掺水分,一个大转弯下去车身依旧稳稳当当,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个专职司机。
“应该还是靠谱的吧。”
万家福要卖厂这事不是秘密,厂里的生产效益是无论如何都骗不了人的。
哪怕不去销售那头打听消息,光看仓库越来越少的出货频率和产线上时不时就停工的消息,卤味厂的员工都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担忧。
许多还年轻有志向,又或者身上负担实在重,光靠厂长发的微薄保底工资活不下去的员工这些年也都纷纷先后跳槽。
不过这跳槽也未必是坏事,厂里的员工成本减了点,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整个系统又达到某种平衡,硬生生撑到了现在。
即便厂里的财政再怎么艰难,万家福始终没有主动劝退开除任何一位称职的老员工,哪怕严重到发不出工资也会变卖自己的名下财产。
这些事就是别人不提,小夏也看在眼里,他对厂长也是发自内心的崇敬。
厂子要卖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实实在是严峻,前两年这卖厂便有了风声,上上下下的员工也都频繁打听着消息。
之前那些个来看厂的开价倒是不算太低,只是没有一个肯接下厂里的老员工,难免叫人灰心丧气。
“今儿来看厂的这位还是去年咱们找人带货的那位大主播介绍的呢!”
纵使之前在其他买家那失望了再多次,万家福今天还是勉强打起了精神,不只是他,就连旁边的小夏都添了几分信心。
“是旭日哥对吧?既然是他介绍的,那这事肯定靠谱!”
小夏瞬间精气神都提上来了,去年自打【旭日东升】帮着带了两场货,仓库库管方大姐难得重回十多年前的辉煌岁月忙得脚不沾地。
厂里又是清库存又是赶产线,可算是交付出全部订单,工人们之前欠着的工资也都一次结清,还额外拿了个过节大红包!
车子很快行驶到厂区大门,万家福眼睛尖,隔着老远就瞧见前面停车位里已经进去了辆陌生越野,连忙招呼小夏尽快过去。
“您好您好!您就是电话里要来看厂的宋小姐吧?”
万家福小步快跑,可算是在宋晚秋刚下车时迎头赶上。
杨东旭作为中间介绍人,因为日程太满有个活动要出席,这回倒是没跟着来,不过该介绍的也都跟宋晚秋说了个大概。
“您好,万厂长。”
宋晚秋刚开车门就见到了因为一路小跑有些微微喘气的万家福,也连忙跟着打了招呼。
店里备菜的活她昨晚提前交代了陈亚文她们先自己干着,不过这看厂归看厂,今天晚上的营业宋晚秋也没打算请假,也因此今天过来的时间也比预计的早了些,反倒这会儿便跟万家福撞了个巧。
“宋小姐,您这边跟【旭日东升】那边已经了解过情况了吧?确定是要盘下我们整个厂房吗?”
万家福原本因为有靠谱介绍人后稍微放下的心这会儿又被贸然提溜起。
这位宋小姐说是要买厂,但这面相瞧着也太年轻了…
虽说不能以貌取人,可要是哪个高中生大学生跑过来说要承包厂房,哪怕说得再真诚也像是开玩笑啊!
“对呢,我现在确实是打算盘下整个厂区来着,包括设备线这些都一起。旭哥那边跟我介绍了不少,但是厂区内的实际情况还得万厂长您跟我细说一下。”
前天晚上宋晚秋痛定思痛,对之前杨东旭口中提的完备卤味生产线动了心,于是连夜给人打了电话安排上门考察的事。
不过即便再怎么打折,该花的钱是怎么都少不了的。
宋晚秋原本开店攒下来的资金瞧着不少但在买厂房面前还是略显薄弱,好在加上去年年底的卤味礼盒收入和一些“人情借债”,勉强能努力拿下。
“宋小姐,这边是我们的仓储部分,原料采购区和最后的成品打包中间有做分类,虽然都是仓储部门的但负责人也略有不同。”
宋晚秋一边点头一边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厂长和几个陌生人进入讲解,厂房内的员工自然不会熟视无睹,不过刚想抬头便被万家福小心做了个手势,于是纷纷又垂下头继续忙起手上的活来。
成品打包区内的货品已经做了不少,不过光有往里送的,却少有往外出的,宋晚秋难免有些好奇,便也开口找万厂长问了话。
这事讲出来有些尴尬,但毕竟要卖厂,万家福不得不坦诚以待。
“目前我们的卤味产品确实销量不太好,您要是后面承包下来这些货品都算我送您的,后期处理也能折部分现!”
卖不出去还要继续生产,这事说起来像是个自相矛盾的事。
但对于有过做生意经验的便知道,有时候这越是艰难,原本的生产线就越是不能停,哪怕稍微减缓下速度都行。
东西做了卖不出去,但只要肯亏本降价,总归有能换现的时候。
但要是完全不开工,这里头的人工成本就是彻头彻尾的亏损。
再加上产线里的机器一休一动,消耗更大的同时还容易让设备损坏。
物料的购买采集更是如此,若是临时小批量购买成本就要上升一两倍,原本仓库里的日期也经不得多放,便只能用这样饮鸩止渴的方式来给工厂的存活吊下命。
万家福带着人参观完原料处理车间,透着口罩介绍道。
“厂里目前有一百多号员工,这个是算上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一起的。”
防护口罩上的一双眼睛满是真诚:“管理人员这个暂时不好说,您后期要是有自己新的想法,提前跟他们打声招呼都成,不过像柳副厂他们都是能干的人。”
“生产线上这些一线工人您也瞧见了,虽然一个个不算年轻,但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这些东西他们都干了小半辈子了,干别的不行做卤味加工那是一把好手,您但凡能落实让他们短期内不下岗的事,这厂子的总价我愿意往下再降两成!”
宋晚秋和元光霁面面相觑。
买厂是大事,就是买个衣服 买个包都有砍价的时候,只是他们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这万厂长就自己给自己先来了一刀,让他们嘴里还没来得及说的话都不得不先咽了下去。
一路走过来,宋晚秋仔细地将这卤味食品加工厂看了个遍,一丝细节也没放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万家福卤味厂里的各条生产线和部门都是经由历史检验的,比起那些大型生产厂家在规模上是小了点,但该有的东西都有,就连设备也不算老旧,好久之前都有更新。
如今这产能是因为订单量太低,刻意压缩后的结果。
宋晚秋看着上面还没拉满的人数和空荡的生产线,对厂里的生产力也很是满意。
这卤味厂虽然在工业园区,但万家福当年开厂的时间早,十几二十多年前这园区都还没建成呢,因而位置都在靠近边缘的地方。
虽然跟繁华里和宋记卤味当今的门店都有些距离,但好在有条绕城高速,上来高架桥过来也就快四十来分钟,即便是两边周转也不算太远,这也是杨东旭之前谈起这事为何想到了宋记的原因。
“万厂长,那您这儿的采购源头和售卖渠道怎么说?”
厂子既然要卖,那这原材料采购和铺货的事自然也是逃不开的。
万家福自己也是做足了功课,立马应声道。
“采购那边我们之前都有专门的养殖场和冻品厂家合作的,合同的话签到了今年年底。不过这卖厂的事我之前续约的时候都跟他们打过招呼,在合同里也注明了的。”
“您这边要是有自己的渠道,之前的采购合同可以直接提前取消。如果没有的话直接跟那边续签都是可以的。”
不过说到线下铺货的事,万家福脸上倒是闪过几丝难色。
“但是这售卖渠道的事有点麻烦…”
线下铺货的事都是厂里老员工们这些年来的维护成果。
像那些企业订单,一旦厂子卖掉换了牌子对方还不一定认账,私企或许还有谈的余地,遇上程序繁琐的国企怕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至于各大商超就更别说了,要不是顾忌着之前多年的合作,以“万家福卤味礼盒”的惨淡销售数据,好些超市都恨不得直接把他们的产品拒绝上架,摆放其他时兴商品。
后排的万家福笑了笑,倒是也没说什么,只是这厂长的名号真是听一次少一次了。
“厂长,今儿来看厂那人靠谱吗?”
小夏瞧着年轻,但说的话也是没掺水分,一个大转弯下去车身依旧稳稳当当,不知道的还真以为是个专职司机。
“应该还是靠谱的吧。”
万家福要卖厂这事不是秘密,厂里的生产效益是无论如何都骗不了人的。
哪怕不去销售那头打听消息,光看仓库越来越少的出货频率和产线上时不时就停工的消息,卤味厂的员工都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担忧。
许多还年轻有志向,又或者身上负担实在重,光靠厂长发的微薄保底工资活不下去的员工这些年也都纷纷先后跳槽。
不过这跳槽也未必是坏事,厂里的员工成本减了点,原本已经摇摇欲坠的整个系统又达到某种平衡,硬生生撑到了现在。
即便厂里的财政再怎么艰难,万家福始终没有主动劝退开除任何一位称职的老员工,哪怕严重到发不出工资也会变卖自己的名下财产。
这些事就是别人不提,小夏也看在眼里,他对厂长也是发自内心的崇敬。
厂子要卖这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实实在是严峻,前两年这卖厂便有了风声,上上下下的员工也都频繁打听着消息。
之前那些个来看厂的开价倒是不算太低,只是没有一个肯接下厂里的老员工,难免叫人灰心丧气。
“今儿来看厂的这位还是去年咱们找人带货的那位大主播介绍的呢!”
纵使之前在其他买家那失望了再多次,万家福今天还是勉强打起了精神,不只是他,就连旁边的小夏都添了几分信心。
“是旭日哥对吧?既然是他介绍的,那这事肯定靠谱!”
小夏瞬间精气神都提上来了,去年自打【旭日东升】帮着带了两场货,仓库库管方大姐难得重回十多年前的辉煌岁月忙得脚不沾地。
厂里又是清库存又是赶产线,可算是交付出全部订单,工人们之前欠着的工资也都一次结清,还额外拿了个过节大红包!
车子很快行驶到厂区大门,万家福眼睛尖,隔着老远就瞧见前面停车位里已经进去了辆陌生越野,连忙招呼小夏尽快过去。
“您好您好!您就是电话里要来看厂的宋小姐吧?”
万家福小步快跑,可算是在宋晚秋刚下车时迎头赶上。
杨东旭作为中间介绍人,因为日程太满有个活动要出席,这回倒是没跟着来,不过该介绍的也都跟宋晚秋说了个大概。
“您好,万厂长。”
宋晚秋刚开车门就见到了因为一路小跑有些微微喘气的万家福,也连忙跟着打了招呼。
店里备菜的活她昨晚提前交代了陈亚文她们先自己干着,不过这看厂归看厂,今天晚上的营业宋晚秋也没打算请假,也因此今天过来的时间也比预计的早了些,反倒这会儿便跟万家福撞了个巧。
“宋小姐,您这边跟【旭日东升】那边已经了解过情况了吧?确定是要盘下我们整个厂房吗?”
万家福原本因为有靠谱介绍人后稍微放下的心这会儿又被贸然提溜起。
这位宋小姐说是要买厂,但这面相瞧着也太年轻了…
虽说不能以貌取人,可要是哪个高中生大学生跑过来说要承包厂房,哪怕说得再真诚也像是开玩笑啊!
“对呢,我现在确实是打算盘下整个厂区来着,包括设备线这些都一起。旭哥那边跟我介绍了不少,但是厂区内的实际情况还得万厂长您跟我细说一下。”
前天晚上宋晚秋痛定思痛,对之前杨东旭口中提的完备卤味生产线动了心,于是连夜给人打了电话安排上门考察的事。
不过即便再怎么打折,该花的钱是怎么都少不了的。
宋晚秋原本开店攒下来的资金瞧着不少但在买厂房面前还是略显薄弱,好在加上去年年底的卤味礼盒收入和一些“人情借债”,勉强能努力拿下。
“宋小姐,这边是我们的仓储部分,原料采购区和最后的成品打包中间有做分类,虽然都是仓储部门的但负责人也略有不同。”
宋晚秋一边点头一边拿起手机拍照记录。
厂长和几个陌生人进入讲解,厂房内的员工自然不会熟视无睹,不过刚想抬头便被万家福小心做了个手势,于是纷纷又垂下头继续忙起手上的活来。
成品打包区内的货品已经做了不少,不过光有往里送的,却少有往外出的,宋晚秋难免有些好奇,便也开口找万厂长问了话。
这事讲出来有些尴尬,但毕竟要卖厂,万家福不得不坦诚以待。
“目前我们的卤味产品确实销量不太好,您要是后面承包下来这些货品都算我送您的,后期处理也能折部分现!”
卖不出去还要继续生产,这事说起来像是个自相矛盾的事。
但对于有过做生意经验的便知道,有时候这越是艰难,原本的生产线就越是不能停,哪怕稍微减缓下速度都行。
东西做了卖不出去,但只要肯亏本降价,总归有能换现的时候。
但要是完全不开工,这里头的人工成本就是彻头彻尾的亏损。
再加上产线里的机器一休一动,消耗更大的同时还容易让设备损坏。
物料的购买采集更是如此,若是临时小批量购买成本就要上升一两倍,原本仓库里的日期也经不得多放,便只能用这样饮鸩止渴的方式来给工厂的存活吊下命。
万家福带着人参观完原料处理车间,透着口罩介绍道。
“厂里目前有一百多号员工,这个是算上一线工人和管理人员一起的。”
防护口罩上的一双眼睛满是真诚:“管理人员这个暂时不好说,您后期要是有自己新的想法,提前跟他们打声招呼都成,不过像柳副厂他们都是能干的人。”
“生产线上这些一线工人您也瞧见了,虽然一个个不算年轻,但干起活来一点也不含糊!这些东西他们都干了小半辈子了,干别的不行做卤味加工那是一把好手,您但凡能落实让他们短期内不下岗的事,这厂子的总价我愿意往下再降两成!”
宋晚秋和元光霁面面相觑。
买厂是大事,就是买个衣服 买个包都有砍价的时候,只是他们没想到自己还没开口,这万厂长就自己给自己先来了一刀,让他们嘴里还没来得及说的话都不得不先咽了下去。
一路走过来,宋晚秋仔细地将这卤味食品加工厂看了个遍,一丝细节也没放过。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万家福卤味厂里的各条生产线和部门都是经由历史检验的,比起那些大型生产厂家在规模上是小了点,但该有的东西都有,就连设备也不算老旧,好久之前都有更新。
如今这产能是因为订单量太低,刻意压缩后的结果。
宋晚秋看着上面还没拉满的人数和空荡的生产线,对厂里的生产力也很是满意。
这卤味厂虽然在工业园区,但万家福当年开厂的时间早,十几二十多年前这园区都还没建成呢,因而位置都在靠近边缘的地方。
虽然跟繁华里和宋记卤味当今的门店都有些距离,但好在有条绕城高速,上来高架桥过来也就快四十来分钟,即便是两边周转也不算太远,这也是杨东旭之前谈起这事为何想到了宋记的原因。
“万厂长,那您这儿的采购源头和售卖渠道怎么说?”
厂子既然要卖,那这原材料采购和铺货的事自然也是逃不开的。
万家福自己也是做足了功课,立马应声道。
“采购那边我们之前都有专门的养殖场和冻品厂家合作的,合同的话签到了今年年底。不过这卖厂的事我之前续约的时候都跟他们打过招呼,在合同里也注明了的。”
“您这边要是有自己的渠道,之前的采购合同可以直接提前取消。如果没有的话直接跟那边续签都是可以的。”
不过说到线下铺货的事,万家福脸上倒是闪过几丝难色。
“但是这售卖渠道的事有点麻烦…”
线下铺货的事都是厂里老员工们这些年来的维护成果。
像那些企业订单,一旦厂子卖掉换了牌子对方还不一定认账,私企或许还有谈的余地,遇上程序繁琐的国企怕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至于各大商超就更别说了,要不是顾忌着之前多年的合作,以“万家福卤味礼盒”的惨淡销售数据,好些超市都恨不得直接把他们的产品拒绝上架,摆放其他时兴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