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原本素色的白粥一时间加入了翠绿和黄橙色的碎末进行点缀。
灶台上的大火仍旧猛烈燃烧着,一绿一黄的两口大锅在短暂停歇后又开始了不断的沸腾。
宋晚秋又轮番搅动了两分钟,这才将火调小,锅面内保持着中央扑腾气泡,四周波澜无惊的状态。
不至于溢出锅面,内里也不会因为没有持续搅动就发生糊底现象。
无需盖上锅盖,宋晚秋将汤勺放在一边,就先去忙着整理另一旁蒸笼上蒸了个七八成熟的麻酱鸡蛋。
蒸笼盖子掀开,大片的水蒸气白雾就从里头冒了出来,好在躲避及时,否则一个不注意就得被烫着。
宋晚秋拿过深口烤盘,用清水将新拆的帕子打湿后拧干,这才隔着手帕,将蒸笼布里的麻酱鸡蛋一个个包着放进烤盘里。
刚从蒸锅里拿出来的麻酱鸡蛋这会冒着热气,已经隐约带上了些掺着芝麻香气的咸香气息。
“老板,我怎么感觉这会水还是有点多啊?”
陈亚文抱着一盆处理干净的鸭脖进了厨房,将净菜搁置到一边,目光已经好奇地往边上的两口新灶上瞧。
“就现在这个水量是不是太稀了点啊…”
两口大锅里,这会儿即便加入了青菜和小米碴,可里头的固体含量怕是连三分之一都没到。
虽说这粥熬得太稠不好喝,但宋老板这下手也太轻了啊。
宋晚秋将烤盘一一放进烤箱,调好火候时间,这才又回来灶台上,拿起锅勺冲着底部再次搅动。
原本有些凝固着的米粒在小火的作用下固执地聚集成片,但在汤勺大力的翻动搅拌下,直接被无情分散开来。
“你现在瞧着稀,等再晚会可还得担心它太稠了呢。”
宋晚秋放下勺子,这汤勺若是不从锅里取出,一会拿过来准会被烫惨,锅边这温度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粥还要再小火熬上一阵,等煮到大米开花,配料和大米完全融为一体,锅里的水要少上一截。”
宋晚秋耐心地解释道:“喝粥不能出锅就趁热,还需等它再凉上一会儿,这离火一凝固,没多久粥就会自己变粘稠。要是这加的水不够多,别说到晚上营业了,恐怕一到下午,锅里的青菜粥都能变成固体,划粥割齑了。”
陈亚文听了宋晚秋的话,这才放心下来。
麻酱鸡蛋已经进了烤炉,宋晚秋这会的心神已经全然放在了这两大锅稀粥中。
小米碴子粥比起其他类型的米粥,更看重这熬粥人的水平,颇有些大道至简的风范。
就像那皮蛋瘦肉粥,因为配料丰富,既要注意里头的姜丝去腥到不到位,又要注意那皮蛋和瘦肉进锅后有没有煮过头弄出岔子。
若是不小心因为那肉丝在码料时没处理干净,那一整锅粥到最后出锅时也会带上些奇怪的调料味和猪肉腥气。
但熬这小米碴子粥就不一样了。
喝这种配料简单干净的粥,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熬粥时的火候。
务必要将这大米和小米碴都煮得绽开,熬出薄薄一层米油来。
若是入口时没有那一口暖融融的谷物微甜的香气,这一碗小米碴子粥便少了些意思。
而比起这一锅谷物聚会,边上的青菜粥就要提前收尾。
宋晚秋搅动会粥面,这里头的米汤因为一大盆青菜末的加入,已经被染成了漂亮的碧玉色。
青菜的根茎部分同样被切成小块,在菜叶下锅前抢先一步与大米相拥。
等到青菜叶入锅时,原本刚硬的根茎此刻也被国内的白粥煮得有些融泛,配合鲜嫩的叶片,菜叶的清香混着大米的香气从锅中飘散开来。
“老板,你这是要放什么?”
陈亚文见宋晚秋放下汤勺点点头,还以为这青菜粥已经可以熄火出炉。
可宋晚秋却一转身,从边上的调料台那拿过一罐装着白色粉末的调味料。
“这是,打算放糖?”
陈亚文双眉微蹙,眼中满是困惑。
这天南海北的人对于这吃饭的事可是从来没停过争论的辩驳。
君不见,这脆桃软桃、甜粽咸粽、甜咸豆腐脑之争永远都能在互联网和线下都掀起一片浪潮。
每当这股甜咸之争开启,默默吃辣豆腐脑的陈亚文便会被两伙人用看异类的眼神丢在一边。
这青菜粥里放糖?
虽然有些奇怪,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很多小孩喝白粥不也爱往里头加些白砂糖嘛,就爱喝那一口甜滋滋的味道。
陈亚文瞧着宋老板往那一口大锅里放上算是微末的一小勺“白糖”,眉头皱得愈发厉害。
尊重,但不理解。
怎料宋晚秋加完调料,这才转头无奈解释道:“哪里是白糖,我这加的就是盐。”
“盐?煮粥为什么要放盐啊?”
陈亚文闻言愈发不解。
她自己平常煮粥从来不会加盐,要么如白粥、青菜粥一般直接一锅出炉,要么便是跟八宝粥一般要往里多加些白糖。
不只是她,那些卖小粥包子的早饭铺不也是这样嘛。
自助的各类粥品旁边,除了一碗白糖就是其他各色的小咸菜。
这不用咸菜佐粥,反而往青菜粥里加盐的操作陈亚文还真没见过。
“你尝过就知道了。”宋晚秋淡定道。
这可是她熬粥的独门小秘方。
这青菜粥熄火前略微加上一小撮细盐,尝起来的美味程度也是要蹭蹭往上窜!
一小撮盐在分 量上完全不会改变整锅粥的风味,品尝起来最多也只有一丝的微咸。
盐是“百味之首”,少量加入既能平衡整锅粥的清淡,还能让大米和青菜的自然香气愈发突出,甜味愈发浓郁。
口感不仅能更加融合绵滑,还能在味觉上产生一种为妙的回甘,原本材料简单的青菜粥不带一丝荤腥,却自然拥有了鲜味。
宋晚秋将粥面再度搅拌几番,确定完全融合后又煮了十几秒,这才熄了面前这锅青菜粥的火。
一锅已平一锅又起,边上的小米碴子粥这会也是被熬煮到了四散开花的程度。
坚硬的小米碴这会已经充水柔软,好些大米也是跃跃欲散。
宋晚秋拿过香油壶,极为克制地点上两滴。
随后立刻关火闷上锅盖。
这小米碴子粥中最后点上的香油和那青菜粥中的细盐其实是一个道理。
前面的熬粥过程尽管已经尽善尽美,但这最后分量极少,步骤又极为关键的加料才是让两锅粥与众不同的点睛之笔。
香油的量虽然小,但却足以变成香气引爆的关键,让整锅米碴和大米已经呼之欲出的香气随之迸发。
除了让米粥变得更加香浓,这轻轻两滴香油还能让锅里的小米碴子粥在冷却后依然保持绵滑口感,抑制淀粉的回生。
陈亚文这会儿的疑惑在中午上桌后便立刻打消,左一碗青菜粥,右一碗小米碴子粥,喝到最后只恨自己这胃太小。
这粥好到一定程度,主食也变成了菜品,便是空口喝上也不觉得寡淡。
正因如此,陈亚文现在对那散发着清甜稻香的白米饭算是短暂脱敏,已经彻底沦为了清粥毒唯。
原先被她视为邪教的加盐青菜粥,如今更是被奉为瑰宝。
“美女,你信我。”
陈亚文不是那种婉拒同担的人,身为能每天吃上工作餐和宋记卤味各类菜品的她并不像很多食客一般不敢将自己的真爱说出口。
她现在恨不得将自己的安利洒满整个世界,就比如面前这个包装得严严实实,却正在犹豫要不要加购一份粥品的小美女。
“你这预约单里既然也买了麻酱鸡蛋,那就千万别错过了这粥。”
陈亚文此刻无比恳切地劝说着,若非这会店里的顾客都是老熟人,叫新人瞧了准以为她身上背了推销指标。
小唐这会穿得厚厚实实,一身装扮堪称“社恐至臻装”,叫人除了能瞥见缝隙的脸部肌肤,五官都摸不清。
她这身打扮倒也不是本心,若真要利益最大化,小唐恨不得自己先放下伪装来排队先买上一份,随后再来悄摸着拿走预约单。
但剧组里男主角的威风实在太大,真要被逮到她顶风作案买宋记的卤菜,怕是转身就要被处刑了。
“嗯…那就每样粥都来一份吧。”
小唐这是一个单子三人吃,加上两碗粥也不算多。
虽然面前店员的安利姿态属实有些狂热,但以小唐对宋记的印象,这粥太难吃也不会糟糕到哪去。
毕竟,宋记的卤菜味道是实打实的好,不说那大家避而不谈的奇妙功效,卤菜里原本小唐不爱吃的木耳在经过宋老板的手艺后也成了小唐的心头好。
灶台上的大火仍旧猛烈燃烧着,一绿一黄的两口大锅在短暂停歇后又开始了不断的沸腾。
宋晚秋又轮番搅动了两分钟,这才将火调小,锅面内保持着中央扑腾气泡,四周波澜无惊的状态。
不至于溢出锅面,内里也不会因为没有持续搅动就发生糊底现象。
无需盖上锅盖,宋晚秋将汤勺放在一边,就先去忙着整理另一旁蒸笼上蒸了个七八成熟的麻酱鸡蛋。
蒸笼盖子掀开,大片的水蒸气白雾就从里头冒了出来,好在躲避及时,否则一个不注意就得被烫着。
宋晚秋拿过深口烤盘,用清水将新拆的帕子打湿后拧干,这才隔着手帕,将蒸笼布里的麻酱鸡蛋一个个包着放进烤盘里。
刚从蒸锅里拿出来的麻酱鸡蛋这会冒着热气,已经隐约带上了些掺着芝麻香气的咸香气息。
“老板,我怎么感觉这会水还是有点多啊?”
陈亚文抱着一盆处理干净的鸭脖进了厨房,将净菜搁置到一边,目光已经好奇地往边上的两口新灶上瞧。
“就现在这个水量是不是太稀了点啊…”
两口大锅里,这会儿即便加入了青菜和小米碴,可里头的固体含量怕是连三分之一都没到。
虽说这粥熬得太稠不好喝,但宋老板这下手也太轻了啊。
宋晚秋将烤盘一一放进烤箱,调好火候时间,这才又回来灶台上,拿起锅勺冲着底部再次搅动。
原本有些凝固着的米粒在小火的作用下固执地聚集成片,但在汤勺大力的翻动搅拌下,直接被无情分散开来。
“你现在瞧着稀,等再晚会可还得担心它太稠了呢。”
宋晚秋放下勺子,这汤勺若是不从锅里取出,一会拿过来准会被烫惨,锅边这温度可不是开玩笑的。
“这粥还要再小火熬上一阵,等煮到大米开花,配料和大米完全融为一体,锅里的水要少上一截。”
宋晚秋耐心地解释道:“喝粥不能出锅就趁热,还需等它再凉上一会儿,这离火一凝固,没多久粥就会自己变粘稠。要是这加的水不够多,别说到晚上营业了,恐怕一到下午,锅里的青菜粥都能变成固体,划粥割齑了。”
陈亚文听了宋晚秋的话,这才放心下来。
麻酱鸡蛋已经进了烤炉,宋晚秋这会的心神已经全然放在了这两大锅稀粥中。
小米碴子粥比起其他类型的米粥,更看重这熬粥人的水平,颇有些大道至简的风范。
就像那皮蛋瘦肉粥,因为配料丰富,既要注意里头的姜丝去腥到不到位,又要注意那皮蛋和瘦肉进锅后有没有煮过头弄出岔子。
若是不小心因为那肉丝在码料时没处理干净,那一整锅粥到最后出锅时也会带上些奇怪的调料味和猪肉腥气。
但熬这小米碴子粥就不一样了。
喝这种配料简单干净的粥,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熬粥时的火候。
务必要将这大米和小米碴都煮得绽开,熬出薄薄一层米油来。
若是入口时没有那一口暖融融的谷物微甜的香气,这一碗小米碴子粥便少了些意思。
而比起这一锅谷物聚会,边上的青菜粥就要提前收尾。
宋晚秋搅动会粥面,这里头的米汤因为一大盆青菜末的加入,已经被染成了漂亮的碧玉色。
青菜的根茎部分同样被切成小块,在菜叶下锅前抢先一步与大米相拥。
等到青菜叶入锅时,原本刚硬的根茎此刻也被国内的白粥煮得有些融泛,配合鲜嫩的叶片,菜叶的清香混着大米的香气从锅中飘散开来。
“老板,你这是要放什么?”
陈亚文见宋晚秋放下汤勺点点头,还以为这青菜粥已经可以熄火出炉。
可宋晚秋却一转身,从边上的调料台那拿过一罐装着白色粉末的调味料。
“这是,打算放糖?”
陈亚文双眉微蹙,眼中满是困惑。
这天南海北的人对于这吃饭的事可是从来没停过争论的辩驳。
君不见,这脆桃软桃、甜粽咸粽、甜咸豆腐脑之争永远都能在互联网和线下都掀起一片浪潮。
每当这股甜咸之争开启,默默吃辣豆腐脑的陈亚文便会被两伙人用看异类的眼神丢在一边。
这青菜粥里放糖?
虽然有些奇怪,但也不是完全没有。
很多小孩喝白粥不也爱往里头加些白砂糖嘛,就爱喝那一口甜滋滋的味道。
陈亚文瞧着宋老板往那一口大锅里放上算是微末的一小勺“白糖”,眉头皱得愈发厉害。
尊重,但不理解。
怎料宋晚秋加完调料,这才转头无奈解释道:“哪里是白糖,我这加的就是盐。”
“盐?煮粥为什么要放盐啊?”
陈亚文闻言愈发不解。
她自己平常煮粥从来不会加盐,要么如白粥、青菜粥一般直接一锅出炉,要么便是跟八宝粥一般要往里多加些白糖。
不只是她,那些卖小粥包子的早饭铺不也是这样嘛。
自助的各类粥品旁边,除了一碗白糖就是其他各色的小咸菜。
这不用咸菜佐粥,反而往青菜粥里加盐的操作陈亚文还真没见过。
“你尝过就知道了。”宋晚秋淡定道。
这可是她熬粥的独门小秘方。
这青菜粥熄火前略微加上一小撮细盐,尝起来的美味程度也是要蹭蹭往上窜!
一小撮盐在分 量上完全不会改变整锅粥的风味,品尝起来最多也只有一丝的微咸。
盐是“百味之首”,少量加入既能平衡整锅粥的清淡,还能让大米和青菜的自然香气愈发突出,甜味愈发浓郁。
口感不仅能更加融合绵滑,还能在味觉上产生一种为妙的回甘,原本材料简单的青菜粥不带一丝荤腥,却自然拥有了鲜味。
宋晚秋将粥面再度搅拌几番,确定完全融合后又煮了十几秒,这才熄了面前这锅青菜粥的火。
一锅已平一锅又起,边上的小米碴子粥这会也是被熬煮到了四散开花的程度。
坚硬的小米碴这会已经充水柔软,好些大米也是跃跃欲散。
宋晚秋拿过香油壶,极为克制地点上两滴。
随后立刻关火闷上锅盖。
这小米碴子粥中最后点上的香油和那青菜粥中的细盐其实是一个道理。
前面的熬粥过程尽管已经尽善尽美,但这最后分量极少,步骤又极为关键的加料才是让两锅粥与众不同的点睛之笔。
香油的量虽然小,但却足以变成香气引爆的关键,让整锅米碴和大米已经呼之欲出的香气随之迸发。
除了让米粥变得更加香浓,这轻轻两滴香油还能让锅里的小米碴子粥在冷却后依然保持绵滑口感,抑制淀粉的回生。
陈亚文这会儿的疑惑在中午上桌后便立刻打消,左一碗青菜粥,右一碗小米碴子粥,喝到最后只恨自己这胃太小。
这粥好到一定程度,主食也变成了菜品,便是空口喝上也不觉得寡淡。
正因如此,陈亚文现在对那散发着清甜稻香的白米饭算是短暂脱敏,已经彻底沦为了清粥毒唯。
原先被她视为邪教的加盐青菜粥,如今更是被奉为瑰宝。
“美女,你信我。”
陈亚文不是那种婉拒同担的人,身为能每天吃上工作餐和宋记卤味各类菜品的她并不像很多食客一般不敢将自己的真爱说出口。
她现在恨不得将自己的安利洒满整个世界,就比如面前这个包装得严严实实,却正在犹豫要不要加购一份粥品的小美女。
“你这预约单里既然也买了麻酱鸡蛋,那就千万别错过了这粥。”
陈亚文此刻无比恳切地劝说着,若非这会店里的顾客都是老熟人,叫新人瞧了准以为她身上背了推销指标。
小唐这会穿得厚厚实实,一身装扮堪称“社恐至臻装”,叫人除了能瞥见缝隙的脸部肌肤,五官都摸不清。
她这身打扮倒也不是本心,若真要利益最大化,小唐恨不得自己先放下伪装来排队先买上一份,随后再来悄摸着拿走预约单。
但剧组里男主角的威风实在太大,真要被逮到她顶风作案买宋记的卤菜,怕是转身就要被处刑了。
“嗯…那就每样粥都来一份吧。”
小唐这是一个单子三人吃,加上两碗粥也不算多。
虽然面前店员的安利姿态属实有些狂热,但以小唐对宋记的印象,这粥太难吃也不会糟糕到哪去。
毕竟,宋记的卤菜味道是实打实的好,不说那大家避而不谈的奇妙功效,卤菜里原本小唐不爱吃的木耳在经过宋老板的手艺后也成了小唐的心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