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冬笋捞出后,宋晚秋又往锅内倒入千张结。
  这素菜的焯煮顺序也是有讲究的。
  冬笋作为这道腌笃鲜中的重要食材,需要尽可能的保留它的本味。
  如果先下千张结,那水中的豆腥味便会覆盖在冬笋之上,影响整道菜的风味。
  正因如此,这山药也需要再最后才能如果,否则那独特的粘液会让后续食材产生问题。
  右边锅中的素菜焯水完毕,汤锅里咸肉和排骨的少许血沫也被完全煮了出来。
  宋晚秋拿起勺子将这些浮沫撇净,随后又用清水将肉块表面清洗干净。
  炒锅内的水直接倒掉清洗干净,重新上锅蒸发水汽。
  锅热后,宋晚秋用小勺从猪油罐子里挖出两大勺放入锅中。
  淡白色的固体猪油在炒锅内化开,随后往里放入几片生姜,再将排骨和咸肉放入锅中煸炒。
  炒过的猪肉香气更加浓郁,比起直接加水入炖锅,味道也会更好。
  先前开封的黄酒这会还没有离开操作台,宋晚秋往这炒锅中又稍微放了一些。
  大火煸炒之下,黄酒酒气带着排骨内部的腥味微微蒸发,排骨表面的肉质炒的略带焦黄色。
  宋晚秋拿过边上早就备好的开水,直接注入锅中,一次加满。
  开水比起冷水,会更容易使汤色呈现出白汤的效果。
  不过即便不加开水,经过油脂的翻炒,汤色也会逐渐变白,像鲫鱼汤也是类似的做法。
  开水入锅,加上灶台上的大火,锅中很容易便再次煮开。
  原本经过提纯和浸泡后的猪肉已经不带有太多的杂质,但宋晚秋依然细心地将汤汁边缘极少数的浮沫再次撇去。
  正是因为腌笃鲜这样的二次焯水,猪肉自身的腥味几乎可以完全忽略,反而是鲜味占据了整个江湖。
  煲汤讲究用砂锅。
  宋晚秋从灶台底下取出一个大号的陶土砂锅。
  一锅好汤要做到火候足、汤色醇、味道厚,就少不了砂锅的存在。
  无论是广式老火靓汤还是药膳炖品,陶土砂锅都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让食材从内到外均匀受热。
  比起普通的不锈钢等金属汤锅,用砂锅来文火慢笃才能让食材的鲜味更充分的激发。一锅好汤,少不了时间与耐心。
  宋晚秋将炒锅中的咸肉和排骨用大汤勺慢慢挪到这大号砂锅中,大部分捞出后直接将余留的汤汁全部倒入锅内。
  大锅重新烧开,宋晚秋外婆往往在这一步还会为自己的孙女再次对汤里的浮沫下手。三次撇沫,让曾经被金舌头副作用缠绕的宋晚秋难得尝到食物的鲜美。
  不过如今有了精华萃取的存在,这砂锅中的汤汁已经无比清澈,不见丝毫汤沫。
  宋晚秋盖上锅盖,将灶台上的火候转至最小。
  这一锅还需要再文火烹饪近一个小时。
  简棠迷迷糊糊地从床上醒来。
  她昨晚熬夜刷了会题,上床休息的时候已经不早了。
  卧室里为了通风,小窗被推开个小缝,粗呢蓝布窗帘被拉到一边,让阳光成功从撒到中央。
  “好香啊…”
  简棠揉了揉脑袋,穿着拖鞋走出卧室,对着厨房里忙活的奶奶问道。
  “奶奶,你这会儿在做什么菜啊?我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
  简家这家属楼是老房子,户型上厨房和简棠的卧室正好在一侧,每每遇到饭店,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声都能透过中间的墙面传到简棠耳朵里。
  正是因此,简棠吃饭从来不用人喊,听到里头战场濒临结束的声音就知道该出门拿碗筷盛饭了。
  “还能有啥啊?你来的正好,我刚想叫你起床呢!”
  简奶奶拿起大汤勺捞出锅里的细面条,往里倒入面汤后又贴心的盖上一个大号的煎荷包蛋。
  金黄焦褐的边缘有些酥脆,中心的蛋黄却还不至于全熟,放到汤中浸泡后味道更加美味,这两个鸡蛋里偏大一号的便是简奶奶对孙女的偏爱。
  “我今儿早特地没叫你呢,昨晚上半夜起夜我就看见你那台灯还没关,肯定还在学。”
  简奶奶正要抽筷子,简棠立马上前帮着奶奶拿过餐具,端着面碗去了餐桌上。
  “不错不错,我看你这上班后干活动作都麻利起来了。”简奶奶笑着道,仍旧不忘碎碎念叮嘱,“不过你最近是不是起得越来越晚了?我之前不是告诉你了嘛,要早点去,给人家店家留个好印象。”
  “唉呀。”简棠听这些话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再三解释道:“我们店里不用去太早的,宋老板特地说过了,店里活中午去都忙得完的,我下午还有时间学习呢。”
  “那也不一样啊。”
  简奶奶仍旧不赞同,拿出自己的经验劝诫道:“你看你离得这 么近,就更要发挥主人公精神了,这大早上阳光也好,多适合去给人扫扫院子清清落叶啊…”
  简棠低头不语,自顾自地吃起阳春面,任由奶奶的唠叨从耳边溜过。
  她将顶上的荷包蛋往汤底一沉,筷子不断翻动面条让底部的调料和匀。
  一双鸡翅木筷子夹起一撮细面,简棠吃到嘴里却略微皱起眉。
  “奶奶,你这面条怎么跟以前的一个味道啊?”
  简奶奶见自己的话没被孙女听进心里也是颇为无奈,又听她说这么一句话,差点没拿起筷子揍她。
  “不是一个味还是什么味啊,你一大早是要吃鱼翅还是熊掌啊?”
  简奶奶没好气的翻了翻面条,送入嘴中。
  这不是挺好的嘛,跟之前下的面条不都是一个味,这小崽真是嘴巴吃挑了哦!
  简棠看着碗里的面条百思不得解。
  “可是我刚刚闻到好大一股香味,我还以为奶奶你今天做的面条换汤底了呢。”
  那阵香味可是硬生生地将她从睡梦中催醒,醒后又是一阵强烈的饥饿感涌上心头。
  要不是嘴角干燥,简棠真怕自己在梦中都要被那股香味馋得流口水。
  “哪有什么香味?”
  简奶奶听孙女这么一说也疑惑起来,她方才在厨房里头做早饭,抽油烟机打开向外排气,面香和煎鸡蛋的味已经盖住了其他。
  她这会听简棠这么一说,又使劲耸了耸鼻子,还真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鲜香味。
  简奶奶循着味道,将客厅的窗户大开。
  外头阵阵风吹进屋内,简棠穿着毛绒睡衣,略微有些冷。
  但随着这风的进入,那股丰富的鲜香味道也在屋里变得更浓了。
  “我的个天老爷哦!”
  简奶奶都被这香味狠狠击中,那原先进了清汤阳春面的肚子一下子变得空唠唠的。
  “这是谁家一大早就吃这么好啊,香得我都不知道今天要做什么饭了!”
  简棠一边吃面一边闻着味,只觉得胃里越吃越饿。
  “桂芬,是你家在做菜吗?”
  简奶奶循着味道,对着楼对面的一家开着窗户的人家问道。
  “哪里是我哦!我家这会炖的鸡汤,压根不是这个味!”
  对面那户邻居也是简奶奶的老相识了,郑桂芬平日里就是这片家属楼中最爱炖汤的。
  鸡汤、排骨汤、老鸭汤,平常但凡哪个邻居有不会炖汤的都要去找郑桂芬请教。
  “我闻到这味都好阵子了,这会看着我那鸡汤都觉得不香了哦!”
  郑桂芬对着窗户那头回应道。
  今天这鸡还是她小姑那边特地送来的老母鸡,要不是瞧这鸡好,她也不会今天这么早就开锅炖上。
  锅里的母鸡汤配上山珍,鸡油在边缘晕出金黄色的油光,原本香气四溢的一锅好汤却在那不知道从哪儿传来的香气压了一头,搞得厨房里的郑桂芬无所是从。
  简棠吃碗面,帮着奶奶收拾完桌面又将铁锅碗筷一齐洗了个干干净净。
  她背着帆布袋,里头带着平板和充电器,穿上运动鞋就出了门。
  “奶奶,我上班去啦!”
  简奶奶挥了挥手,目光却全放在了客厅的大电视上。
  这孙女有了工作,家里白天虽然冷清了些,但晚上一个个吵架的机会也少了,她的心情反而还自在点。
  简棠朝着宋记店面不断前行,闻着这愈发浓郁的香气,内心也不免产生了些怀疑。
  走到宋记后院大门,院墙内的香气到达了顶点,简棠满脸复杂地看着大木门。
  还真是…
  她推开大门,收拾东西进了屋内,正巧看见宋晚秋揭开盖子,往锅内加入冬笋。
  原先这气味只是从砂锅盖子的小孔中透出,锅盖一掀,猪肉的鲜味立刻随着微微沸腾的汤汁铺满了整间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