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沈扶澜惊得退后一步。
不,这绝不是他的女儿。
她的女儿不会懂得这么多。
“你究竟是谁?你从哪里来?”
沈衔月淡淡一笑,嘴角些许哀伤,些许自嘲,“永宁十年,十月初十,我与皇三子李元彻成婚,大婚当日,他举兵谋反,沈府上下血流成河……”她默了默,缓步上前,“父亲不是问我从何处来吗,我从尸山血海中来。”
沈扶澜倒抽一口凉气。
“父亲能否告诉我,大皇子都和你说了什么?”
沈扶澜脸色一沉,“这不是你该过问的。”
“父亲,上一世,我犯了很多错,我不该由着自己的性子,在婚事这等大事上自作主张,这一世,我只求能尽力保我们沈氏一族周全。”
沈扶澜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不相信这世上会有转世轮回一说,可眼前的女儿分明就是和从前不一样了,他一皱眉,她,莫不是,害了什么癔症?
这么一想,他瞬间松了一口气,毕竟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哪怕他隐约感觉她不像是胡说,可他还是更愿意相信后一种可能,于是他喊了一声,“风鹤!”
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立时从树梢飞落,“阿郎!”
“送她回屋,这些日子,一直到及笄礼之前,若没什么事情就不要放她出来了,再拿上老夫的令牌,去请两名御医给她瞧瞧,也不知道究竟是摔到了哪里,竟把脑子给摔坏了!”
说罢,沈扶澜拂袖而去。
沈衔月无语。
合着父亲大人把自己当成失心疯了。
风鹤眼珠漆黑,抬手作了一个“请”的手势,“阿郎有命,姑娘不要让我为难。”
沈衔月恨恨咬牙,父亲,你为什么就不相信我呢!
风鹤等了半晌,见她还是没有动作,无奈上前,“姑娘,请回吧。”
沈衔月知道风鹤年纪虽小,功夫却是一等一的好,想在他的眼皮子
底下逃脱简直是难上加难,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此刻她也只得认命,跟着风鹤沿着原路返回。
一路上鸟语花香,沈衔月沉浸在初春浓浓的暖意中,不自觉放慢了步子,风鹤急着回去复命,忍不住开口催促,“姑娘,照你这个走法,天黑了也走不到。”
沈衔月白他一眼,“你若着急,你就先回去。”
风鹤便不作声了。
沈衔月也不再理会他,她走得慢,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寻找机会,沈扶澜让她在大婚之前都不要再出门,这怎么能行呢,等到时候旨意一下,沈氏一族无论愿不愿意,都注定要卷到大徵皇子们争权夺位的风波之中,这一世,她绝不能看着沈氏一族在自己的眼前衰败。
她静下心来,思考着眼下朝中的局势。
大皇子身世不明,姑且不论。
太子殿下为先皇后嫡出,先皇后虽已身死,名望仍在,按说太子是继承储位的不二人选,而太子本人光风霁月,也一向在百官口中有着不错的声誉。
至于三皇子,沈衔月一想起这个人牙根就恨得直痒痒,她从前只觉得此人不务正业,却没想到他竟然包藏祸心,她遽然回身,从风鹤腰间抽出一柄长剑。
风鹤没料到她会有此举,一时没防备,竟被她得逞了。
“姑娘这是做什么?快放下,仔细伤着自己。”
沈衔月原本是想拿着这柄剑去杀李元彻,去报上一世的仇,可终归只是一时意气罢了,她知道自己根本近不了他的身,更何况现在,李元彻根本都不认识她,更无从谈起报仇一事了,沈衔月将剑扔给风鹤,利落转身。
她脚下轻快,心中已然有了破局之法。
“走吧。”
风鹤被她的举动绕迷糊了,他没多说,护着她一步步回了芳菲苑。
第3章
沈衔月的破局之法很简单。
她所知有限,暂时还理不清这几个人之间的权谋利害,但有一样,如果说这是一盘棋,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她自己也是其中的一环,纵然她左右不了旁人,但她总能左右自己,如果她出局了,最起码沈家不会牵涉其中。
于她而言,这就够了。
于是乎,沈府的嫡长女沈大姑娘就这么在及笄礼的前夕疯掉了。
她胡言乱语,疯话连篇,沈扶澜半世聪明,也未曾料到女儿会出这种事情,沈夫人心急如焚,忙着找人请医问药,可都被沈扶澜拦住了,毕竟沈衔月口中说的那些事涉朝局,更有一些大逆不道之言,是决计不能外传的。
冰儿的眼睛都快哭肿了,她不明白,这么好的姑娘怎么落了个水,就成了这副样子。
沈衔月并不介意外人的议论,虽然有时候听见父亲母亲的叹息,她心中也觉得难受,但她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她能做的事情太有限了,及笄礼在即,到时皇帝的旨意一下,哪怕她再如何不情愿,再如何使女孩儿家的性子,也扭转不了大局。
沈家累世积名,沈扶澜更是在皇帝少时有过数载教导之恩,她作为沈家的女儿,注定要卷入储位之争中,谁娶了她,谁就有了莫大的助益,谁也就离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更进一步。
她没有选择嫁不嫁的权力。
说到底,她能选择的,只是嫁给谁罢了。
可是无论选谁,沈家都注定要趟这趟浑水。
上一世,她选择了看起来游手好闲,没有半分夺位心思的皇三子李元彻,可到最后,他还不是举兵谋反了,这一世,她不认为自己会有更好的选择。
太子殿下就是好人吗?
深思起来,在那场宫变之中,恐怕没有几人是清白的。
沈衔月将脑袋蒙在被子里,尽可能不去听母亲的啜泣声,她知道他们难受,可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不是吗。
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
沈扶澜怕女儿说出去什么不该说的话,所以不敢给女儿请郎中,还是沈夫人爱女心切,偷偷从娘家找了几个稳妥的人来看了,可是怎么看也看不好,沈衔月的疯病越发重了。
沈衔月的及笄礼就这么搁置了,赐婚一事,也渐渐没了音讯,帝王之家终究还是要脸面的,即便皇帝再如何想和沈氏结亲,也不能容忍未来的儿媳是个疯子。
不知是哪位郎中说的,沈衔月这病怪得很,像是有鬼魅作祟,建议沈氏夫妇带她去做场法事,说不准就好了,沈扶澜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这样的怪力乱神之语,他自然是不愿意信的,可怜沈夫人心疼女儿,不顾他的劝阻,说什么也要带着女儿去瞧上一瞧。
听说灵山一带很是灵验,沈夫人择了一个吉日,就要带沈衔月过去住上一段时间。
沈扶澜劝不住,只得由着她们去了。
当疯子的日子惺忪平常,沈衔月想睡就睡,想吃就吃,一整天也没什么要紧事儿,她掐着时辰,当着别人的面儿说上两三句疯话,只觉得比从前还要悠闲自在,没有人来管她什么时辰起床,什么时辰问安,什么时辰用膳,什么时辰归寝,她在这其中获得了莫大的趣味。
太傅之女有什么意思?
还不当疯子来得自在。
这期间,只有一件事,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她“疯掉”的旬日之后,皇三子李元彻送来了一张拜帖,帖子的内容倒是平平无奇,不过帖子的落款就颇为蹊跷了,按说他们二人从未见过面,可李元彻却在朱章之下书了允格二字,且还吩咐送信的人,这帖子一定要亲手交到沈衔月的手上。
要知道,此时沈衔月已经疯了,李元彻再如何觊觎皇位,再如何想要和沈家交好,也不至于委曲求全到这等地步,非要娶她不可,毕竟长安城中同沈衔月一样出身高门,又在适婚年纪的女孩子并不是没有。
沈衔月捏着李元彻的书信,百思不得其解,上一世,在遇到时倾尘之前,她的心思全在太子殿下身上,不过她从未见过太子殿下,她对太子殿下与其说是爱慕,不如说是敬仰,而在遇到时倾尘之后,她才第一次明白了何为“爱”。
从始至终,她都从来没有认真看过李元彻一眼,她只知道李元彻生母得宠,从小就是个风流性子,可要真说起来,似乎也没听说他真招惹了哪家姑娘,想要也不过是谣传罢了。
她选择李元彻,不是因为爱,甚至连喜欢也说不上,不过就是感动他日复一日的付出,如果非要选择一个人嫁了,他倒也是个还算合适的人选。
沈衔月死的时候,恨毒了李元彻,可是转念一想,似乎也就能理解了,毕竟无论她爱不爱这个人,他们都已经是名义上的夫妻了,可她却背着他,对另一个男子芳心暗许,偏生还被他给知道了,他怎么可能不生气。
沈衔月叹了一口气。
对也好,错也罢,重活一世,她已经不想再计较了,她唯一期盼的,就是将沈家从这场祸事中摘出去,摘得越干净越好。
她将那封书信搁在火上烧了。
不,这绝不是他的女儿。
她的女儿不会懂得这么多。
“你究竟是谁?你从哪里来?”
沈衔月淡淡一笑,嘴角些许哀伤,些许自嘲,“永宁十年,十月初十,我与皇三子李元彻成婚,大婚当日,他举兵谋反,沈府上下血流成河……”她默了默,缓步上前,“父亲不是问我从何处来吗,我从尸山血海中来。”
沈扶澜倒抽一口凉气。
“父亲能否告诉我,大皇子都和你说了什么?”
沈扶澜脸色一沉,“这不是你该过问的。”
“父亲,上一世,我犯了很多错,我不该由着自己的性子,在婚事这等大事上自作主张,这一世,我只求能尽力保我们沈氏一族周全。”
沈扶澜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不相信这世上会有转世轮回一说,可眼前的女儿分明就是和从前不一样了,他一皱眉,她,莫不是,害了什么癔症?
这么一想,他瞬间松了一口气,毕竟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哪怕他隐约感觉她不像是胡说,可他还是更愿意相信后一种可能,于是他喊了一声,“风鹤!”
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立时从树梢飞落,“阿郎!”
“送她回屋,这些日子,一直到及笄礼之前,若没什么事情就不要放她出来了,再拿上老夫的令牌,去请两名御医给她瞧瞧,也不知道究竟是摔到了哪里,竟把脑子给摔坏了!”
说罢,沈扶澜拂袖而去。
沈衔月无语。
合着父亲大人把自己当成失心疯了。
风鹤眼珠漆黑,抬手作了一个“请”的手势,“阿郎有命,姑娘不要让我为难。”
沈衔月恨恨咬牙,父亲,你为什么就不相信我呢!
风鹤等了半晌,见她还是没有动作,无奈上前,“姑娘,请回吧。”
沈衔月知道风鹤年纪虽小,功夫却是一等一的好,想在他的眼皮子
底下逃脱简直是难上加难,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此刻她也只得认命,跟着风鹤沿着原路返回。
一路上鸟语花香,沈衔月沉浸在初春浓浓的暖意中,不自觉放慢了步子,风鹤急着回去复命,忍不住开口催促,“姑娘,照你这个走法,天黑了也走不到。”
沈衔月白他一眼,“你若着急,你就先回去。”
风鹤便不作声了。
沈衔月也不再理会他,她走得慢,其实也是在为自己寻找机会,沈扶澜让她在大婚之前都不要再出门,这怎么能行呢,等到时候旨意一下,沈氏一族无论愿不愿意,都注定要卷到大徵皇子们争权夺位的风波之中,这一世,她绝不能看着沈氏一族在自己的眼前衰败。
她静下心来,思考着眼下朝中的局势。
大皇子身世不明,姑且不论。
太子殿下为先皇后嫡出,先皇后虽已身死,名望仍在,按说太子是继承储位的不二人选,而太子本人光风霁月,也一向在百官口中有着不错的声誉。
至于三皇子,沈衔月一想起这个人牙根就恨得直痒痒,她从前只觉得此人不务正业,却没想到他竟然包藏祸心,她遽然回身,从风鹤腰间抽出一柄长剑。
风鹤没料到她会有此举,一时没防备,竟被她得逞了。
“姑娘这是做什么?快放下,仔细伤着自己。”
沈衔月原本是想拿着这柄剑去杀李元彻,去报上一世的仇,可终归只是一时意气罢了,她知道自己根本近不了他的身,更何况现在,李元彻根本都不认识她,更无从谈起报仇一事了,沈衔月将剑扔给风鹤,利落转身。
她脚下轻快,心中已然有了破局之法。
“走吧。”
风鹤被她的举动绕迷糊了,他没多说,护着她一步步回了芳菲苑。
第3章
沈衔月的破局之法很简单。
她所知有限,暂时还理不清这几个人之间的权谋利害,但有一样,如果说这是一盘棋,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她自己也是其中的一环,纵然她左右不了旁人,但她总能左右自己,如果她出局了,最起码沈家不会牵涉其中。
于她而言,这就够了。
于是乎,沈府的嫡长女沈大姑娘就这么在及笄礼的前夕疯掉了。
她胡言乱语,疯话连篇,沈扶澜半世聪明,也未曾料到女儿会出这种事情,沈夫人心急如焚,忙着找人请医问药,可都被沈扶澜拦住了,毕竟沈衔月口中说的那些事涉朝局,更有一些大逆不道之言,是决计不能外传的。
冰儿的眼睛都快哭肿了,她不明白,这么好的姑娘怎么落了个水,就成了这副样子。
沈衔月并不介意外人的议论,虽然有时候听见父亲母亲的叹息,她心中也觉得难受,但她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她能做的事情太有限了,及笄礼在即,到时皇帝的旨意一下,哪怕她再如何不情愿,再如何使女孩儿家的性子,也扭转不了大局。
沈家累世积名,沈扶澜更是在皇帝少时有过数载教导之恩,她作为沈家的女儿,注定要卷入储位之争中,谁娶了她,谁就有了莫大的助益,谁也就离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更进一步。
她没有选择嫁不嫁的权力。
说到底,她能选择的,只是嫁给谁罢了。
可是无论选谁,沈家都注定要趟这趟浑水。
上一世,她选择了看起来游手好闲,没有半分夺位心思的皇三子李元彻,可到最后,他还不是举兵谋反了,这一世,她不认为自己会有更好的选择。
太子殿下就是好人吗?
深思起来,在那场宫变之中,恐怕没有几人是清白的。
沈衔月将脑袋蒙在被子里,尽可能不去听母亲的啜泣声,她知道他们难受,可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不是吗。
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
沈扶澜怕女儿说出去什么不该说的话,所以不敢给女儿请郎中,还是沈夫人爱女心切,偷偷从娘家找了几个稳妥的人来看了,可是怎么看也看不好,沈衔月的疯病越发重了。
沈衔月的及笄礼就这么搁置了,赐婚一事,也渐渐没了音讯,帝王之家终究还是要脸面的,即便皇帝再如何想和沈氏结亲,也不能容忍未来的儿媳是个疯子。
不知是哪位郎中说的,沈衔月这病怪得很,像是有鬼魅作祟,建议沈氏夫妇带她去做场法事,说不准就好了,沈扶澜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这样的怪力乱神之语,他自然是不愿意信的,可怜沈夫人心疼女儿,不顾他的劝阻,说什么也要带着女儿去瞧上一瞧。
听说灵山一带很是灵验,沈夫人择了一个吉日,就要带沈衔月过去住上一段时间。
沈扶澜劝不住,只得由着她们去了。
当疯子的日子惺忪平常,沈衔月想睡就睡,想吃就吃,一整天也没什么要紧事儿,她掐着时辰,当着别人的面儿说上两三句疯话,只觉得比从前还要悠闲自在,没有人来管她什么时辰起床,什么时辰问安,什么时辰用膳,什么时辰归寝,她在这其中获得了莫大的趣味。
太傅之女有什么意思?
还不当疯子来得自在。
这期间,只有一件事,让她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她“疯掉”的旬日之后,皇三子李元彻送来了一张拜帖,帖子的内容倒是平平无奇,不过帖子的落款就颇为蹊跷了,按说他们二人从未见过面,可李元彻却在朱章之下书了允格二字,且还吩咐送信的人,这帖子一定要亲手交到沈衔月的手上。
要知道,此时沈衔月已经疯了,李元彻再如何觊觎皇位,再如何想要和沈家交好,也不至于委曲求全到这等地步,非要娶她不可,毕竟长安城中同沈衔月一样出身高门,又在适婚年纪的女孩子并不是没有。
沈衔月捏着李元彻的书信,百思不得其解,上一世,在遇到时倾尘之前,她的心思全在太子殿下身上,不过她从未见过太子殿下,她对太子殿下与其说是爱慕,不如说是敬仰,而在遇到时倾尘之后,她才第一次明白了何为“爱”。
从始至终,她都从来没有认真看过李元彻一眼,她只知道李元彻生母得宠,从小就是个风流性子,可要真说起来,似乎也没听说他真招惹了哪家姑娘,想要也不过是谣传罢了。
她选择李元彻,不是因为爱,甚至连喜欢也说不上,不过就是感动他日复一日的付出,如果非要选择一个人嫁了,他倒也是个还算合适的人选。
沈衔月死的时候,恨毒了李元彻,可是转念一想,似乎也就能理解了,毕竟无论她爱不爱这个人,他们都已经是名义上的夫妻了,可她却背着他,对另一个男子芳心暗许,偏生还被他给知道了,他怎么可能不生气。
沈衔月叹了一口气。
对也好,错也罢,重活一世,她已经不想再计较了,她唯一期盼的,就是将沈家从这场祸事中摘出去,摘得越干净越好。
她将那封书信搁在火上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