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贵妃承宠记 第45节
  临近晌午,康玉仪才彻底从睡梦中醒来。
  她坐起身,摸了摸越来越大的肚皮,忽觉后腰微微发酸酸,便慵懒地伸了个腰。
  这时,紫苏与青竹便及时出现,并搀扶着她下床,服侍她梳洗打扮。
  近些日子来,康玉仪接二连三想起一些旧事来,再也不像以往那般确信自己是从十六岁忽然到几年后了。
  坐在梳妆台前,青竹与紫苏在为她挽发,康玉仪却望着这面西洋镜微微发怔。
  如今她熟知各级宫份定例,才知道原来她之前仅为贵妃时就就僭越享受超越皇后的待遇。
  昔日被她误会是寻常珍珠的,竟都是泛着金光仅为帝后专属的大东珠。
  其余珠翠首饰、绫罗绸缎也罢,内务府确实为了讨好这位唯一的贵妃娘娘,时常翻倍越送。
  可这大东珠可不是内务府敢乱来的,竟都全是皇帝从历任帝王的私库中命人取出送来的。
  不知为何,康玉仪心中百感交集。
  她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何德何能,得到一国之君如此极致的荣宠。
  用过午膳过后,紫苏呈来底下人今日严加看管得来的各宫领走的实际炭例 。
  康玉仪虽识了更多的字,但算术还是不大好,也不会使算盘,只能用纸笔一点一点地盘点清算。
  兴许是那炭库主事宋频经过昨日的传召问话,心里发虚。
  今天不得不按着平日的账目发炭,各宫领走的炭明显比平时多了数倍不止。
  但也愈发佐证以往的炭例确实是虚报了。
  作为中宫皇后,六宫之主,康玉仪可以当即发布中宫敕令将其职位罢免,并勒令宋家补缴亏空的银钱。
  但她犹豫良久,迟迟没有下一步举动,只坐在软榻上看着账目怔怔出神。
  斟酌一番后,康玉仪还是决定前往昭明宫问一问皇帝的意思。
  待她挺着高高隆起的大肚子来到昭明宫时,仍有几位内阁大学士在殿内与皇帝商讨拨银赈灾之事。
  内监大总管安进喜一瞧是皇后娘娘来了,自然不敢怠慢分毫,当即脚底生风般朝殿内通传。
  须臾后,安进喜便笑眯眯地迎皇后进入东暖阁歇息片刻,称圣上议事完即刻就会前来。
  又过了一刻钟左右,内阁学士们仍然在唇枪舌战。
  皇帝索性丢下他们直接起身前往东暖阁去。
  他大马金刀地坐在软榻边沿,二话不说就伸手搂住她。
  “可是想朕了?”皇帝剑眉微挑。
  康玉仪小脸涨红,压低声娇嗔:“才不是呢!”
  这东暖阁外头可还有好几位剑拔弩张的内阁学士。
  她甚至能将几位大学士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听得一清二楚。
  皇帝眸子黑幽幽的。
  他凑在她耳边哑声问:“既不是想朕,皇后为何而来?”
  灼热气息拂过耳廓,康玉仪不由颤了颤身子。
  她深吸了口气,鼓起勇气说:“陛下,臣妾今天命人查了那内务府营造司炭库的日常炭例,确实有问题,只是臣妾不敢随便发布中宫敕令……”
  原先教导康玉仪掌理宫务的教习女官曾说,中宫皇后确实有发布中宫敕令的权力。
  但除了开国的太祖皇后,本朝再无皇后发布过中宫敕令。
  毕竟有牝鸡司晨、后宫涉权之嫌。
  是以本朝的历代皇后们宁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插手宫廷内务府中官员的任免情况。
  皇帝垂眸看她,“为何不敢?”
  康玉仪耷拉着脑袋,乖巧回道:“因为沈女官说过,本朝仅有太祖皇后发布过中宫敕令……”
  皇帝耐着性子道:“发布中宫敕令本就是一国之母的权力,你已是母仪天下的中宫皇后,有何不可为?”
  康玉仪眸光微动,弱弱问道:“那,会不会有人弹劾臣妾?”
  确实有许多老酸腐不会在乎事情对错,只要女子弄权便肆意上奏弹劾。
  皇帝轻笑,低下头轻吻她,“即便有人弹劾,朕又不会对你如何,你怕什么?”
  康玉仪愣了下,竟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外人弹劾又不是指着她这个皇后当面骂的,既然圣上也不会因弹劾而对她如何,她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东暖阁外的数名内阁学士仍然喋喋不休地争论着,好像几百子鸭子在嘎嘎乱叫。
  康玉仪抿唇忍笑,“陛下,他们日日都这么争吵吗?”
  皇帝微微颔首,眼底亦闪过一丝笑意。
  临近午膳时分,皇帝亲自送康玉仪回了露华宫,并一同用膳。
  膳后,康玉仪命人取来发布敕令专用的凤纹金纸。
  除太祖皇后,时隔百年的今日,当今皇后康氏再次发出一道中宫敕令。
  她先罢免了内务府营造司炭库主事宋频,再勒令宋家填补这些年的空缺。
  宫廷上下掀起一阵轩然大波,各方暗潮涌动。
  偏偏这时,当今圣上又发布了一道更令人吃惊的上谕。
  第六十五章 孕肚
  元熙六年正月初五,礼部尚未开印。
  皇帝亲发上谕:
  皇后康氏之贤明,惟朕知之为最深。柔嘉协图史之规,淑慎表珩璜之度。荷皇太后之慈命,作配朕躬。肃自坤仪正位,每宵旰之相资。今使中宫敕令,表正掖庭,端礼法于六宫,乃天下女子之表率……
  意思是,宫中大小事务全凭皇后做主,以后不必为此来进言弹劾了。
  原本听闻皇后竟敢干预官员任免而正要上谏弹劾的一众人等,听闻此上谕,纷纷停下了手中的笔。
  当今圣上亲赞康氏为贤后,支持其发布中宫敕令。
  若他们还继续谏言,岂不是要打圣上的脸了?
  *
  正月十五,上元节。
  皇太子李康璌的周岁生辰与正式立储大典同日进行。
  北境、西南等众多藩属地派遣使臣接连前来京城恭贺,并呈上首领奏表与贺礼。
  北境喇库部大王子兄妹此次亦跟随使臣前来京城。
  颜朵公主自出生起至今年满十七了,还是头一回来到她向往已久的国都京城。
  刚经过一番严查进入城门后,她就被楼台林立、繁花似锦的京城风貌迷花了眼。
  颜朵很快就想起自己在热河行宫之时,曾在皇后面前的出言不逊与嚣张气焰……
  虽说上回离开之前似乎缓和了不少,但在严嬷嬷的各式敲打之下,她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阿兄,咱们此次会见到皇后娘娘吗?”颜朵问。
  “应该不会。”喇库大王子不知想到了什么,黝黑的脸庞瞬间红到发烫。
  颜朵讶然:“阿兄你的脸怎么这么烫?”
  喇库大王子虽然肤色黝黑,发红并不明显,但自幼一起长大的妹妹当然发现了不同。
  大王子强作镇定,摇了摇头。
  随后,兄妹二人一同出了驿站,前往最繁华热闹的东市主街上游玩闲逛。
  他俩都特意换上了中原的服饰,但毕竟肤色与五官都明显异于常人,许多老百姓见了都远远避着。
  就在这时,一个身着骑装的中原相貌女子迎面打马而来。
  她瞧见这对兄妹像是异族之人,当即跳下了马,用马鞭拦着二人问话。
  “你们是何人?为何出现在京城内?”她一双大眼睛满是警惕。
  此女乃是南阳郡王之女县主李和慧。
  她向来泼辣且爱多管闲事著称,与曾经的京城第一才女裴玉媗是死对头。
  颜朵向来在北境嚣张跋扈惯了,没想到来到京城还会遇上比她更嚣张的人。
  “关你什么事!你又是谁?”颜朵当即回怼。
  喇库大王子不愿在大街上与人起冲突,当即就拉着妹妹的衣袖转身离开了。
  那县主李和慧却不依不饶跟了兄妹二人许久。
  直到见二人回了使臣驿站,猜想他们约莫是外藩使臣,才放心离开了。
  但一直到她回到南阳郡王府,脑海总是想起起今日见到那个健硕高大的异族男子……
  虽说肤色黝黑,但一双淡褐色的眼眸却亮得惊人,仿佛能把她看穿。
  他身边的女子与他长得极像,两人应该是兄妹,而非夫妻吧……
  *
  露华宫正殿。
  午膳过后,帝后二人都坐在金丝楠木软榻上。
  一个在忙着批阅奏折,一个在试着缝制婴孩所穿的小肚兜。
  太医皆预测皇后将在三月中旬生产,初春乍暖还寒之际,也很适合坐月子。
  而皇帝也将在四月后前往北境与罗刹边境巡边,时刻备战,收复近年来接连被夺的数座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