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贵妃承宠记 第43节
  她不知该如何述说这莫名的心慌。
  毕竟这半年多里她就经历了前十六年从不敢想象的跌宕起伏。
  抵达露华宫内,青竹便直接端来个甜白釉炖盅。
  “皇后娘娘,正好小厨房炖好了这盅山药银耳红枣粥,娘娘可要用?”
  平日夜里康玉仪总会在晚膳后再用一份夜宵,所以露华宫的小厨房才会随时备着。
  康玉仪点点头:“放下吧,正好本宫饿了。”
  她在皇帝的搀扶下,步入殿内,在金丝楠木软榻上坐下歇息。
  青竹立即把炖盅放到了软榻的小桌上。
  皇帝向来不喜身旁有人伺候,殿里众人也很识趣地退了出去。。
  皇帝大马金刀地坐在软榻边沿,亲自把炖盅盖子揭开,用调羹舀起一勺,微微吹凉些后,才送到女人嘴边。
  康玉仪乖巧地张嘴尝了一口,这粥味道清香四溢,甜而不腻,倒正合了她意。
  她便也就接受了男人的投喂,一口接一口将整盅山药银耳红枣粥吃完。
  随后两人洗漱一番,康玉仪挺着七个月的身子实在有些撑不住了,便也直接安歇下了。
  按照本朝惯例,除夕节宴守岁是守到第二日大年初一的天亮为止。
  帝后二人仅守到子时便离席了,但余下宗室大臣及其家眷们仍然继续守着。
  剩余众人方才望着帝后二人离去的背影,不免再次感叹,这皇后娘娘可真不是一般的得圣心,而是直接被圣上捧在了心尖尖上了。
  大家极小声地耳语讨论着五个月来接连发生的数桩大事。
  自幼因被钦天监测出天生凤命而备受瞩目的大长公主之女裴氏,先是无端端先被封祈北公主,赐国姓李。
  又忽然在太皇太后崩逝当日,被剥夺了公主封号。
  回京之后,就立即被派往太皇太后暂安在京郊的静安庄殡宫内守孝,无召终生不得离开半步。
  以及另一桩大事,惠太皇太妃许氏因谋害太皇太后而被赐殉葬。
  曾经显赫了上百年的镇国大将军府许氏一族受到牵连,直接被剥夺世袭镇国大将军衔职的资格。
  皇帝念及其先祖曾为本朝开国立下赫赫战功,才没下令诛九族,只抄没了府中所有财产。
  原镇国大将军许胤更是以治家不严、殿前多次失仪、未得传召私闯御书房等罪状为由被流放千里。
  博陵侯府的五少夫人张氏听着众人的窃窃私语,时不时参与一两句。
  她的丈夫崔沐霖自“出使东洋”数月,至今没有任何消息,可她瞧着精神头十足,甚至比以往气色更好了几分。
  毕竟曾经靠着丈夫偏宠就能对她这个主母耀武扬威的姨娘妾室们,如今夫主下落不明了,都只能靠着张氏这个唯一的女主人过活,自然日日任由张氏随意使唤处置了。
  但张氏不免为儿子的前途担心,总是暗地里望着丈夫离开前留下的安神药粉怔怔出神。
  第六十一章 定例
  朔风狂雪同时袭来,呜呜呼呼地不停猛啸,沿途房屋门窗都被刮得砰砰直响。
  昔日的镇国大将军许胤戴着手铐,与寻常犯人相比,也只是衣着更光鲜一些。
  其余待遇与吃住都与同行的犯人一模一样。
  但仔细看就会发现,这许胤双目呆滞无神,仿佛是个睁眼瞎。
  如今这批人正冒着风雪被押往本朝最著名的流放地尚阳堡。
  许胤满脸胡子拉碴,蓬头垢面,走着怎么都走不完的路。
  越是饥寒交迫,他心中越是懊悔不已。
  他的姑祖母惠太妃谋害太皇太后与皇嗣的事与他确实毫无干系,但一笔写不出两个“许”字。
  他们镇国大将军府又确实是惠太妃的母家,谋害太皇太后与皇嗣更是滔天大罪。
  若非先祖功劳显赫,诛九族都算轻的,如今只抄没家产,流放男丁已是轻的。
  可他最为追悔莫及的,便是那日擅闯御书房的事。
  时间倒退到几日前。
  内监大总管安进喜与锦衣卫指挥使带领大批禁军闯入镇国大将军府抄家。
  许胤这个家主虽生得矮小精悍,但看着大批禁卫在府中翻箱倒柜也是心有余而立不足。
  电光火石之间,他忽然想出了个主意来。
  家中几个庶妹都生得一副好相貌,若能送入宫中,随便哪个得到圣宠,说不准他流放尚阳堡之事就能免了。
  许胤将最后私藏的千两银票塞进安进喜袖中,低三下四央求对方把他的几个庶妹带入宫中,哪怕做宫女也好。
  安进喜倒是心安理得收下银票,但却只嗤笑了一声,好整以暇地望着这个昔日的镇国大将军。
  “人呢,咱家是不会带入宫的,但既然收下了您的银票,咱家倒是可以告诉您个事儿。”
  安进喜再无素日笑吟吟的慈祥模样,语气满含讥讽。
  “那日您擅闯御书房,可是惊着咱们皇后娘娘了,否则圣上怎会让您流放千里,永远不得归京?”
  许胤微微一愣,“什么皇后娘娘?那日在御书房里的不是……”
  不是圣上偷藏的美人?
  后半句他没敢说出口。
  安进喜又笑了:“自然是皇后娘娘,除了皇后娘娘,还能是谁?”
  圣上身边连个宫女都没有的,据说当初潜邸之时亦从无婢女服侍。
  唯一能近身与圣上接触的女子,可不就当今皇后娘娘康氏一人?
  许胤骇然失色,双腿好似灌铅般挪不动。
  那日闯入御书房,他竟还说了什么“偷香窃玉”的话,言语之间多有不敬。
  他甚至还痴痴地盯着当时的贵妃、如今皇后的背影出神……
  看来,他被流放的原因就是这个啊!
  许胤后悔莫及,可却无法挽救了。
  *
  皇宫,露华宫。
  午膳结束,康玉仪尚无困倦之意,便斜靠在软榻上看起今天内务府呈上来的宫份账目。
  皇帝将她揽入怀中亲了亲,低声笑道:“皇后娘娘如今倒是忙得很。”
  康玉仪挣扎着躲他的亲吻,娇嗔道:“臣妾只是好奇每日宫中的开销罢了,陛下若觉得不妥,臣妾不看就是了。”
  近来她的脾性确实越来越大了,再往前几个月,她哪里敢这般直言顶嘴。
  “皇后正位中宫,是内廷之主,这些事自然全凭你做主。”
  皇帝眼底含笑,重新将人揽入怀中,缠绵亲昵一番。
  约莫半个时辰后,皇帝才回昭明宫处理政事。
  康玉仪也终于静下心来,重新算起手中炭例账目。
  算着算着,她满心不解。
  黑炭也罢,皇宫上下宫人、内监众多,各宫殿烧地龙也是用黑炭的,一日使用上万斤不算稀奇。
  可这红萝炭,是只有主子才能使用的,还是放在火盆里烧的,一日怎会花费上千斤?
  按照宫规红萝炭的定例:皇太后一日四十斤;皇帝三十斤;皇后三十斤;皇子、公主二十斤;贵妃十五斤;妃十斤;贵嫔八斤;嫔五斤。
  贵人及以下不分配红萝炭,只有黑炭。
  虽说康玉仪如今怀着身孕添了不少炭,大皇子处是也是添了些,但宫中主子少,一日下来顶多花费个几百斤。
  康玉仪当即就命人将内务府营造司炭库的主事喊来问话。
  而负责炭库的主事宋频听闻了皇后传唤他的原因,心中却很是不以为然。
  这皇后康氏不过是个奴籍出身的婢女,听说大字不识几个,也敢过问他手底下的差事?
  第六十二章 阴违
  虽说文武百官已封印休年假,但主管宫廷大小事务的内务府却是全年无休的。
  炭库主事宋频便在宫人的带领下来到了露华宫。
  他是总管内务府大臣之一宋岑的内侄,如今年近四十,仍是看管炭库的小小主事。
  并非他无上进心,实在是炭库中的油水实在是太多了。
  红萝炭的烧制原料仅限于青信木、白枣木以及牛斛木,除此三种树木之外,其他均不可烧制成红萝炭。
  是以红萝炭的价格极其高昂,是寻常黑炭的数十倍。
  往上数到永丰年间,后宫主位众多,冬季每日供应红萝炭几千上万斤都是寻常事,中间能操作侵吞的盈利就极多。
  当今圣上继位六年以来,至今只有皇后康氏一位后妃。
  即便皇后一人用好几倍的红萝炭,仍多不到哪里去。
  宋频也不敢再如以往般每日虚报数千斤,但仍是比实际宫中用炭往上虚涨几百斤。
  一入殿内,感受到露华宫连外殿都这般温暖如春,宋频眼前一亮,心里当即就有了主意。
  “微臣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宋频尚未看清来人,便规规矩矩行了跪拜大礼。
  康玉仪挺着七个多月的大肚子,由青竹与紫苏搀扶着走出来接见外客的大外殿。
  她淡淡说了声“免礼”,旋即才在临窗的软榻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