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贵妃承宠记 第25节
皇帝唇角微微翘起,旋即再度勒紧缰绳,疾风般的速度朝营地而去。
这下子,颜朵兄妹俩不论如何都追不上了。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中原皇帝单手策马,怀里抱着一人,竟也能跑这般快。
可见他的骑术比他们这些北境草原土生土长的人更为精湛高超……
*
临近晌午。
康玉仪早晨虽在营地里用了几块奶糕,还饮了两杯咸奶茶,但经过一早上的消耗,早已饥肠辘辘。
围场里虽有设置膳房,但既来到此处,自然要体验一番现烤的荤肉。
营地前的空地搭好十几个烤架,羔羊、野鹿等已被烤得滋滋冒油,令人垂涎欲滴。
康玉仪口味偏甜,虽身段丰腴微胖,但她平日却不大喜好食肉,更喜欢吃瓜果蔬菜与甜食点心。
皇帝倒是偏好肉食。
他常年习武,继位后也从未停过日常锻炼,体力消耗颇大,食量也极大。
护卫将烤好的羊腿呈上来,烟雾缭绕,香气四溢。
康玉仪悄悄咽了口唾液。
她本就饿极,再怎么不喜肉食也对眼前这喷香大羊腿馋得不行了。
皇帝熟稔地拿起桌面上的短刀,从这大羊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直接举着刀喂到她嘴边。
“啊……”康玉仪被吓了一跳,急忙往后躲。
皇帝轻笑,见她不习惯这般豪迈的吃法,便用桌上的叉子把肉块叉住,再递到她手上,让她自己吃。
“多谢陛下。”康玉仪有些不好意思,脸上微微发烫。
她从男人手里接过叉子,小口小口啃了起来。
这羊腿肉外酥里嫩,肥瘦适中,并无半点腥膻味,确实美味。
皇帝又切了十数块放在她跟前碗里,随即他才用小刀颇为豪爽地大口吃肉。
只到一半,康玉仪就腻了,毕竟她平时就不大爱吃油腻荤腥。
午膳结束,皇帝见她无精打采的,便领着她到营帐内午歇。
他自己倒是神采奕奕,骑马带领一群宗室子弟同喇库部的人重新前往林地狩猎。
*
夜幕降临,浩浩荡荡的帝王銮驾重新回到避暑山庄。
帝妃二人才刚下马车,一个太太监火急火燎跑上前来。
他顾不上行礼,尖声道:“启禀圣上!京城传来消息,大皇子殿下出了痘,太后娘娘让您与贵妃娘娘速速回京!”
皇帝与康玉仪同时怔住了。
康玉仪小脸倏地发白,急急追问:“怎么回事?小殿下到底怎么样了?”
小太监汗流浃背:“回娘娘,前日夜里小殿下起了热,三天都退不下来,今晨身上突然发了痘……”
皇帝眉头紧蹙,当即吩咐护卫将他惯用的汗血宝马牵来。
若是快马加鞭,三个时辰左右就能抵达京城,若是乘坐马车则会慢上许多。
大皇子是他们二人期盼多年才得来的孩子,丝毫耽搁不得。
正好他那匹惯用的马方才从围场回行宫一路上吃饱喝足了,不需再饲喂它。
随后,皇帝先将康玉仪托起放上马背,他再踩着马镫纵身上马。
在数名亲卫的护送下,帝妃二人启程南下回京。
第三十七章 守护
大半宗室与文武大臣都随驾出行热河,整座京城冷清了许多。
原秦王府东北方向有一座规模相当的府邸,正是楚王府。
楚王是永丰皇帝第五子,由惠妃许氏所生。
永丰帝临终只剩两个皇子存世,一个是嫡次子秦王,一个是庶五子楚王。
本朝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不论长幼还是嫡庶,秦王都是储位最佳人选。
可偏偏永丰帝就是长达十数年不立储君。
是以,楚王野心日益膨胀,自认是父亲永丰帝属意的储君人选。
渐渐的,朝堂上开始涌现楚王党羽。
只是谁也没料到,永丰帝临终选择的居然还是嫡次子秦王。
楚王极其党羽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
楚王的生母许惠妃在永丰帝驾崩后便被儿子接到楚王府上奉养。
接连换了两任新帝,昔日的惠妃本该改称“惠太皇太妃“”,但为方便称呼,大家都称她为“惠太妃”。
因楚王携带家眷随驾热河,楚王府里仅剩惠太妃一个主子。
得知大皇子出痘病重的消息,惠太妃喜上眉梢,没料到事情办的如此顺利。
她虽没能赢得后位,却是永丰年间圣宠不衰的宠妃。
又因惠太妃出身镇国大将军府,她当年在宫里的威势声望远胜小户出身的继后,也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
五年前,皇帝承继大统,他大刀阔斧整顿宫闱,也放了几批宫人太监出宫。
但宫里至今仍几个隐藏颇深的桩子,其中便有惠太妃的人。
楚王妻妾成群,子孙满堂,从前惠太妃见皇帝多年无子,便谋划着让自家子孙入继大宗,承继皇位。
万万没想到,今年年初,康贵妃竟顺利产下一子。
大皇子自然成了惠太妃的眼中钉、肉中刺。
如今只等大皇子彻底咽气,她便会联合昔日的楚王旧党和她母家镇国大将军府联合上奏,要求皇帝过继皇叔楚王的长孙为嗣。
*
热河回京途中。
今日早晨,康玉仪在围场骑马骑了好一阵,午歇时她就觉双腿酸痛,好似被灌了酸浆似的。
腿根处更是磨得破了皮,一阵火辣辣发疼。
如今再次与皇帝共骑一马赶回京城,她浑身上下颠簸得难受极了。
小脸苍白如纸,手脚酸软到发麻。
想到那只可爱白胖的小团子正生着重病,康玉仪心底又是一阵抽疼。
刚跑了一段,皇帝便嫌单手操控缰绳速度不够快。
思忖须臾,他索性将怀里的女人翻了个身,让她与他在马背上面对面坐。
这样一来,康玉仪就可以展臂抱住他的窄腰。他也能双手扬鞭策马。
耳边尽是轰隆轰隆的剧烈声响,两侧风景如同残影般飞快略过。
康玉仪心跳如擂鼓,用尽全力抱住男人的腰身,生怕一个不慎就从马背摔下去。
皇帝察觉到她的异常,低声安慰:“不怕,朕护得住你。”
“是……”康玉仪颤声回应。
一路疾行三个多时辰,他们一行人在深夜子时抵达京城皇宫。
金褐色汗血宝马载着帝妃二人畅通无阻来到仁寿宫前。
守在宫门外的太医们忙不迭将面罩呈上,让他们戴上再进入探视大皇子。
皇帝与康玉仪也顾不得这些,径自往仁寿宫东侧殿走去。
床榻上,大皇子仍昏迷不醒。
原本肉嘟嘟的小脸此时消瘦了许多,身上烫得惊人,裸露的四肢冒着许多红痘。
许是察觉到父皇母妃的到来,小团子睫毛颤了颤,艰难地睁开了双眼。
才刚看清,他的小嘴就委屈地高高撅起,几乎能挂个油壶了。
康玉仪方才担忧了一路,如今见到他这般虚弱可怜的模样,顿时眼泪夺眶而出。
别说是她了,连皇帝都心疼至极,眉眼间阴沉得能拧下水。
知道儿子不舒服,他们也不敢将他抱起来,只坐在榻边陪他。
康玉仪从乳母手里接过米糊,想亲自用小调羹喂他。
大概是喉咙不舒服,小团子紧紧抿着小嘴,死活不愿张口。
“小殿下乖乖,吃一口好不好?”康玉仪换着法子哄他。
小团子仍不肯张嘴,只直勾勾看着母妃,泪眼汪汪,小模样可怜极了。
皇帝将巾子浸过温水,将儿子浑身上下都擦拭了几遍,动作熟练轻柔。
一番操作下来,倒是缓解许多不适,小团子也愿意张口接受母妃的投喂了。
康玉仪喜出望外,“小殿下真棒,真是母妃最喜欢的好孩子!”
小团子知道母妃在夸自己,也“咔咔”笑了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他刚吃下没多久又吐了出来。
许是难受极了,他扯着嗓子号啕大哭,小手不断抓挠身上的痘子。
御医们急忙上前来抓住他两只小手,其中一人则迅速给他涂抹药膏止痒。
这下子,颜朵兄妹俩不论如何都追不上了。
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中原皇帝单手策马,怀里抱着一人,竟也能跑这般快。
可见他的骑术比他们这些北境草原土生土长的人更为精湛高超……
*
临近晌午。
康玉仪早晨虽在营地里用了几块奶糕,还饮了两杯咸奶茶,但经过一早上的消耗,早已饥肠辘辘。
围场里虽有设置膳房,但既来到此处,自然要体验一番现烤的荤肉。
营地前的空地搭好十几个烤架,羔羊、野鹿等已被烤得滋滋冒油,令人垂涎欲滴。
康玉仪口味偏甜,虽身段丰腴微胖,但她平日却不大喜好食肉,更喜欢吃瓜果蔬菜与甜食点心。
皇帝倒是偏好肉食。
他常年习武,继位后也从未停过日常锻炼,体力消耗颇大,食量也极大。
护卫将烤好的羊腿呈上来,烟雾缭绕,香气四溢。
康玉仪悄悄咽了口唾液。
她本就饿极,再怎么不喜肉食也对眼前这喷香大羊腿馋得不行了。
皇帝熟稔地拿起桌面上的短刀,从这大羊腿上割下一块肉来,直接举着刀喂到她嘴边。
“啊……”康玉仪被吓了一跳,急忙往后躲。
皇帝轻笑,见她不习惯这般豪迈的吃法,便用桌上的叉子把肉块叉住,再递到她手上,让她自己吃。
“多谢陛下。”康玉仪有些不好意思,脸上微微发烫。
她从男人手里接过叉子,小口小口啃了起来。
这羊腿肉外酥里嫩,肥瘦适中,并无半点腥膻味,确实美味。
皇帝又切了十数块放在她跟前碗里,随即他才用小刀颇为豪爽地大口吃肉。
只到一半,康玉仪就腻了,毕竟她平时就不大爱吃油腻荤腥。
午膳结束,皇帝见她无精打采的,便领着她到营帐内午歇。
他自己倒是神采奕奕,骑马带领一群宗室子弟同喇库部的人重新前往林地狩猎。
*
夜幕降临,浩浩荡荡的帝王銮驾重新回到避暑山庄。
帝妃二人才刚下马车,一个太太监火急火燎跑上前来。
他顾不上行礼,尖声道:“启禀圣上!京城传来消息,大皇子殿下出了痘,太后娘娘让您与贵妃娘娘速速回京!”
皇帝与康玉仪同时怔住了。
康玉仪小脸倏地发白,急急追问:“怎么回事?小殿下到底怎么样了?”
小太监汗流浃背:“回娘娘,前日夜里小殿下起了热,三天都退不下来,今晨身上突然发了痘……”
皇帝眉头紧蹙,当即吩咐护卫将他惯用的汗血宝马牵来。
若是快马加鞭,三个时辰左右就能抵达京城,若是乘坐马车则会慢上许多。
大皇子是他们二人期盼多年才得来的孩子,丝毫耽搁不得。
正好他那匹惯用的马方才从围场回行宫一路上吃饱喝足了,不需再饲喂它。
随后,皇帝先将康玉仪托起放上马背,他再踩着马镫纵身上马。
在数名亲卫的护送下,帝妃二人启程南下回京。
第三十七章 守护
大半宗室与文武大臣都随驾出行热河,整座京城冷清了许多。
原秦王府东北方向有一座规模相当的府邸,正是楚王府。
楚王是永丰皇帝第五子,由惠妃许氏所生。
永丰帝临终只剩两个皇子存世,一个是嫡次子秦王,一个是庶五子楚王。
本朝祖训,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不论长幼还是嫡庶,秦王都是储位最佳人选。
可偏偏永丰帝就是长达十数年不立储君。
是以,楚王野心日益膨胀,自认是父亲永丰帝属意的储君人选。
渐渐的,朝堂上开始涌现楚王党羽。
只是谁也没料到,永丰帝临终选择的居然还是嫡次子秦王。
楚王极其党羽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
楚王的生母许惠妃在永丰帝驾崩后便被儿子接到楚王府上奉养。
接连换了两任新帝,昔日的惠妃本该改称“惠太皇太妃“”,但为方便称呼,大家都称她为“惠太妃”。
因楚王携带家眷随驾热河,楚王府里仅剩惠太妃一个主子。
得知大皇子出痘病重的消息,惠太妃喜上眉梢,没料到事情办的如此顺利。
她虽没能赢得后位,却是永丰年间圣宠不衰的宠妃。
又因惠太妃出身镇国大将军府,她当年在宫里的威势声望远胜小户出身的继后,也就是如今的太皇太后。
五年前,皇帝承继大统,他大刀阔斧整顿宫闱,也放了几批宫人太监出宫。
但宫里至今仍几个隐藏颇深的桩子,其中便有惠太妃的人。
楚王妻妾成群,子孙满堂,从前惠太妃见皇帝多年无子,便谋划着让自家子孙入继大宗,承继皇位。
万万没想到,今年年初,康贵妃竟顺利产下一子。
大皇子自然成了惠太妃的眼中钉、肉中刺。
如今只等大皇子彻底咽气,她便会联合昔日的楚王旧党和她母家镇国大将军府联合上奏,要求皇帝过继皇叔楚王的长孙为嗣。
*
热河回京途中。
今日早晨,康玉仪在围场骑马骑了好一阵,午歇时她就觉双腿酸痛,好似被灌了酸浆似的。
腿根处更是磨得破了皮,一阵火辣辣发疼。
如今再次与皇帝共骑一马赶回京城,她浑身上下颠簸得难受极了。
小脸苍白如纸,手脚酸软到发麻。
想到那只可爱白胖的小团子正生着重病,康玉仪心底又是一阵抽疼。
刚跑了一段,皇帝便嫌单手操控缰绳速度不够快。
思忖须臾,他索性将怀里的女人翻了个身,让她与他在马背上面对面坐。
这样一来,康玉仪就可以展臂抱住他的窄腰。他也能双手扬鞭策马。
耳边尽是轰隆轰隆的剧烈声响,两侧风景如同残影般飞快略过。
康玉仪心跳如擂鼓,用尽全力抱住男人的腰身,生怕一个不慎就从马背摔下去。
皇帝察觉到她的异常,低声安慰:“不怕,朕护得住你。”
“是……”康玉仪颤声回应。
一路疾行三个多时辰,他们一行人在深夜子时抵达京城皇宫。
金褐色汗血宝马载着帝妃二人畅通无阻来到仁寿宫前。
守在宫门外的太医们忙不迭将面罩呈上,让他们戴上再进入探视大皇子。
皇帝与康玉仪也顾不得这些,径自往仁寿宫东侧殿走去。
床榻上,大皇子仍昏迷不醒。
原本肉嘟嘟的小脸此时消瘦了许多,身上烫得惊人,裸露的四肢冒着许多红痘。
许是察觉到父皇母妃的到来,小团子睫毛颤了颤,艰难地睁开了双眼。
才刚看清,他的小嘴就委屈地高高撅起,几乎能挂个油壶了。
康玉仪方才担忧了一路,如今见到他这般虚弱可怜的模样,顿时眼泪夺眶而出。
别说是她了,连皇帝都心疼至极,眉眼间阴沉得能拧下水。
知道儿子不舒服,他们也不敢将他抱起来,只坐在榻边陪他。
康玉仪从乳母手里接过米糊,想亲自用小调羹喂他。
大概是喉咙不舒服,小团子紧紧抿着小嘴,死活不愿张口。
“小殿下乖乖,吃一口好不好?”康玉仪换着法子哄他。
小团子仍不肯张嘴,只直勾勾看着母妃,泪眼汪汪,小模样可怜极了。
皇帝将巾子浸过温水,将儿子浑身上下都擦拭了几遍,动作熟练轻柔。
一番操作下来,倒是缓解许多不适,小团子也愿意张口接受母妃的投喂了。
康玉仪喜出望外,“小殿下真棒,真是母妃最喜欢的好孩子!”
小团子知道母妃在夸自己,也“咔咔”笑了起来。
可惜好景不长,他刚吃下没多久又吐了出来。
许是难受极了,他扯着嗓子号啕大哭,小手不断抓挠身上的痘子。
御医们急忙上前来抓住他两只小手,其中一人则迅速给他涂抹药膏止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