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叶祈安小幅度地挪了挪椅子,轻声对谢共秋道:“确实是, 我突然想到让我爸来检查,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他走路不稳。”
那天感觉根本不是叶舒友意外绊倒的,明明他自己心里清楚门槛的位置,甚至还有心提醒他和封今, 但最后却还是摔了。
关键是叶祈安当时把叶舒友扶起来的时候瞥了一眼, 那道槛也不是很高。
或许根本不是槛的原因,是在这之前, 叶舒友就因为突然侧身对他们说话导致重心不稳了。
“你怎么想的?”没有回应叶祈安上句话, 谢共秋扭头问道, “我感觉可能是......”
“锥体束征早期表现。”叶祈安说道, 语气很轻但却显得十分沉重。
谢共秋顿了一下, 然后缓缓点了下头。
“先去做个检查?”谢共秋直起腰,心下蓦地有些复杂, 垂眸看叶祈安的目光隐隐约约透着些许同情和担忧, 考虑到叶祈安是叶舒友的亲儿子,在获取到这个信息后多少会有些思绪混乱,便自作主张地代替叶祈安先做了决定, “加个急吧。”
叶祈安搭在记录本上的手蜷了蜷,几次抬眼想看叶舒友,但眼睫才抬几毫米就又放弃地垂了回去,嘴唇抿了好几下,在听见谢共秋的话后像是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似的扭头看过去,脑子似乎也在同时清晰了起来。
“好。”叶祈安一边在脑子里迅速地做了个优先级的检查矩阵,一边对谢共秋道,“先做个脑干薄层mri和swi,排查海绵状血管瘤含铁血黄素沉积,还有dti纤维束成像,评估皮质脊髓束完整性。”
“喉动态镜呢?今天做吗?还是留到明天?”谢共秋一边应下一边低头看手表,感觉时间上稍微有点紧张。
“来得及就今天做,来不及的话就明天和血清b12,tsh一起做。”叶祈安说道。
“行,那我去安排加个急。”谢共秋扭头看向叶舒友,问道,“额,我叫您叔合适吗?”
叶舒友抬头看向谢共秋,笑了笑后说:“当然可以。”
“好嘞,叶叔,正巧我今天下午有空,检查的话就我带着您一块儿去。”谢共秋非常热心地开口说道,“您也别太担心,检查很快的。”
叶舒友看了叶祈安一眼。
叶祈安猝不及防地和叶舒友撞上视线,目光微滞,而后才率先开口道:“爸,我得留下来走加急检查程序,等我这边完成了就去......”
“没事,有这位......”叶舒友求证似的扭头看谢共秋。
谢共秋连忙道:“抱歉抱歉,我姓谢,您叫我小谢就行。”
叶舒友礼貌一笑,继续道:“有这位谢医生陪我去就行,噢,对了。”
叶舒友又回头看左薇。
左薇已经站了起来,牙齿紧紧咬着下唇,控制着自己不当着叶舒友的面哭出来,在触上叶舒友的目光后勉强冲他扯了扯唇角,说道:“别想了,我要陪你一块去。”
叶舒友有些无奈地叹气,说道:“哎哟,做个检查而已,哪里要这么多人一起去?”
说是这么说,但是叶舒友也从来没有过拒绝左薇的经验,最终还是妥协地站了起来,在左薇伸手扶他的时候安抚性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然后才在谢共秋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朝外走。
叶祈安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陪着叶舒友一起走到了门口,目光不自觉地从叶舒友姿势有些别扭的右脚移到叶舒友已经发白的头发上。
“行了,你赶紧签字去吧。”谢共秋先前还虚扶着叶舒友,之后见左薇凭一己之力撑着叶舒友,叶舒友的身体语言也更倾向于靠着左薇,观摩了两眼后便试探性地松开了手,往后落了几步,站在叶祈安身边后继续道,“你爸妈的感情真好。”
闻言,叶祈安又没忍住看了叶舒友和左薇两眼,心下更是沉郁和不安,好半晌后才轻轻点了点头。
看出了叶祈安心里的紧张不宁,谢共秋伸手拍了拍叶祈安的胳膊,安慰道:“回去吧,我陪着他俩去,你安心等检查结果出来,别着急。”
叶祈安扭头看谢共秋,轻声道了声谢。
谢共秋不甚在意地挥了挥手,然后才抬脚追上了前边的两位,一边指引方向一边配合着叶舒友的步伐往目的地走。
叶祈安在原地注视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突然觉得一股难以忽略的疲倦从指尖开始泛起,以一种很难捕捉的速度蔓延全身,让他感觉自己身上的每一寸皮肉都好像被注入了铅块。
在门诊室签字的时候叶祈安收到了谢共秋的消息,说喉镜检查也今天一起做了,已经拿到了报告,现在准备回来。
因为是文字消息,叶祈安也看不太出来谢共秋的语气或者情绪变化,在回了个好过去后,右眼皮就开始不停地跳动着,哪怕叶祈安试图靠外力制止都止不住,一下又一下,让叶祈安如坐针毡。
在叶祈安再一次抬眼看向办公室的门的时候,就见谢共秋已经将门推开了,急匆匆地带着检查报告走到了叶祈安身边,也没有吱声,就只是沉默地把报告放在了桌子上。
叶祈安也没多余地去问谢共秋情况,低头自己看了起来。
谢共秋看上去有些焦虑,垂眸盯了叶祈安半晌,又伸手挠了挠下巴,目光又漂移到了桌上的报告上,默默地咽了下口水。
叶祈安安静地看完了报告,在放下后,抬眼看向谢共秋,张了下干涩的嘴唇,正想说些什么时,就见叶舒友和左薇也回到了门诊室。
叶舒友和叶祈安隔空对视了半晌,叶祈安率先移开了目光,垂着眼睫指了指面前的椅子,说道:“爸,先坐,坐下再说。”
看这个神色,估计不是什么好的结果。
叶舒友心里多多少少已经有数了。
相信左薇也和他一样地了解叶祈安。
叶舒友伸手按了下左薇捏着他的胳膊上不自觉加重力度的手,轻声安抚道:“你先坐,你不是渴了吗?”
闻言,叶祈安正巧借着这个机会站了起来,径直走向饮水机,沉默地抽出了两只一次性纸杯,一边注视着水流流下一边不停地思索着。
叶祈安一向擅长三心两意地做事,哪怕脑子里还在飞速地运转着各种高深且专业性的内容,分析着情况,构思着方案,但眼睛却依旧敏锐且专注地盯着水的高度,在恰好的水量时移开水杯。
叶祈安端着杯子走向叶舒友和左薇,亲自将水杯递到了两人手里。
“喝点水。”叶祈安体贴地控制住了水温,不烫也不凉,握在手心里刚刚好,“妈,你先坐下,听我说好吗?”
左薇捏着水杯,在叶祈安的注视下不自觉地听话坐了下来,然后一口一口地抿水,让温水打湿了因为紧张不安而干燥发白的嘴唇。
“爸。”叶祈安安抚好了左薇,又转身看向叶舒友,顿了一下后才说道,“报告已经出来了,我刚看了一眼,结果要比预想中的复杂一点。”
似乎早就预知到了结果,叶舒友要比想象中的要平静的多,闻言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道:“你也坐,别站着了,一直站着多累。”
叶祈安的目光在叶舒友脸上凝滞了好一会儿,才顺从他的意思,走回了自己的座位坐下。
“你说吧,没事。”叶舒友又主动道,“情况有多复杂?”
叶祈安的手指在报告的沿边摩挲了两下,纸张被他不自觉地翻折了几下,似是斟酌了许久的语句,而后叶祈安才开口道:“病灶定位是在延髓背外侧至颈髓的交界区,距离闩部垂直距离只有3.2毫米。”
“存在含铁血黄素沉积,说明里边已经出现慢性反复出血。”叶祈安顿了一下后才继续说道,“电生理报告也提示脑干听觉中段受损,与病灶的压迫吻合。”
谢共秋挠了挠下颌,有点想提醒叶祈安是不是讲的有些太专业了,但在开口的前一秒又突然想起叶祈安好像说过叶舒友以前也是医生。
不能也是神外的吧?
谢共秋的目光往叶舒友的方向飘了飘。
叶舒友认真地听着,而后讷讷地重复了一遍:“定位延髓背外侧?那喉镜检查呢?”
“嗯。”叶祈安颔首道,“右声带振幅较左侧下降百分之六十,喉上神经潜伏期延长2.1ms。”
“所以......”
好吧。
叶舒友这下彻底不追求于想让叶祈安说心目中最棒的医生是他了。
他试图听懂,也知道叶祈安是因为知道他想了解的详细一点才说的这么专业,但显然在医学里,学科与学科之间果然还是有壁的。
“结果是?”叶舒友硬着嗓子直接问道。
叶祈安似是沉沉地吐了口气,抬眸看向叶舒友的目光复杂地闪烁着,在沉默了许久后才说道:“延髓海绵状血管瘤。”
那天感觉根本不是叶舒友意外绊倒的,明明他自己心里清楚门槛的位置,甚至还有心提醒他和封今, 但最后却还是摔了。
关键是叶祈安当时把叶舒友扶起来的时候瞥了一眼, 那道槛也不是很高。
或许根本不是槛的原因,是在这之前, 叶舒友就因为突然侧身对他们说话导致重心不稳了。
“你怎么想的?”没有回应叶祈安上句话, 谢共秋扭头问道, “我感觉可能是......”
“锥体束征早期表现。”叶祈安说道, 语气很轻但却显得十分沉重。
谢共秋顿了一下, 然后缓缓点了下头。
“先去做个检查?”谢共秋直起腰,心下蓦地有些复杂, 垂眸看叶祈安的目光隐隐约约透着些许同情和担忧, 考虑到叶祈安是叶舒友的亲儿子,在获取到这个信息后多少会有些思绪混乱,便自作主张地代替叶祈安先做了决定, “加个急吧。”
叶祈安搭在记录本上的手蜷了蜷,几次抬眼想看叶舒友,但眼睫才抬几毫米就又放弃地垂了回去,嘴唇抿了好几下,在听见谢共秋的话后像是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似的扭头看过去,脑子似乎也在同时清晰了起来。
“好。”叶祈安一边在脑子里迅速地做了个优先级的检查矩阵,一边对谢共秋道,“先做个脑干薄层mri和swi,排查海绵状血管瘤含铁血黄素沉积,还有dti纤维束成像,评估皮质脊髓束完整性。”
“喉动态镜呢?今天做吗?还是留到明天?”谢共秋一边应下一边低头看手表,感觉时间上稍微有点紧张。
“来得及就今天做,来不及的话就明天和血清b12,tsh一起做。”叶祈安说道。
“行,那我去安排加个急。”谢共秋扭头看向叶舒友,问道,“额,我叫您叔合适吗?”
叶舒友抬头看向谢共秋,笑了笑后说:“当然可以。”
“好嘞,叶叔,正巧我今天下午有空,检查的话就我带着您一块儿去。”谢共秋非常热心地开口说道,“您也别太担心,检查很快的。”
叶舒友看了叶祈安一眼。
叶祈安猝不及防地和叶舒友撞上视线,目光微滞,而后才率先开口道:“爸,我得留下来走加急检查程序,等我这边完成了就去......”
“没事,有这位......”叶舒友求证似的扭头看谢共秋。
谢共秋连忙道:“抱歉抱歉,我姓谢,您叫我小谢就行。”
叶舒友礼貌一笑,继续道:“有这位谢医生陪我去就行,噢,对了。”
叶舒友又回头看左薇。
左薇已经站了起来,牙齿紧紧咬着下唇,控制着自己不当着叶舒友的面哭出来,在触上叶舒友的目光后勉强冲他扯了扯唇角,说道:“别想了,我要陪你一块去。”
叶舒友有些无奈地叹气,说道:“哎哟,做个检查而已,哪里要这么多人一起去?”
说是这么说,但是叶舒友也从来没有过拒绝左薇的经验,最终还是妥协地站了起来,在左薇伸手扶他的时候安抚性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然后才在谢共秋的指引下一步一步地朝外走。
叶祈安也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陪着叶舒友一起走到了门口,目光不自觉地从叶舒友姿势有些别扭的右脚移到叶舒友已经发白的头发上。
“行了,你赶紧签字去吧。”谢共秋先前还虚扶着叶舒友,之后见左薇凭一己之力撑着叶舒友,叶舒友的身体语言也更倾向于靠着左薇,观摩了两眼后便试探性地松开了手,往后落了几步,站在叶祈安身边后继续道,“你爸妈的感情真好。”
闻言,叶祈安又没忍住看了叶舒友和左薇两眼,心下更是沉郁和不安,好半晌后才轻轻点了点头。
看出了叶祈安心里的紧张不宁,谢共秋伸手拍了拍叶祈安的胳膊,安慰道:“回去吧,我陪着他俩去,你安心等检查结果出来,别着急。”
叶祈安扭头看谢共秋,轻声道了声谢。
谢共秋不甚在意地挥了挥手,然后才抬脚追上了前边的两位,一边指引方向一边配合着叶舒友的步伐往目的地走。
叶祈安在原地注视着他们离开的背影,突然觉得一股难以忽略的疲倦从指尖开始泛起,以一种很难捕捉的速度蔓延全身,让他感觉自己身上的每一寸皮肉都好像被注入了铅块。
在门诊室签字的时候叶祈安收到了谢共秋的消息,说喉镜检查也今天一起做了,已经拿到了报告,现在准备回来。
因为是文字消息,叶祈安也看不太出来谢共秋的语气或者情绪变化,在回了个好过去后,右眼皮就开始不停地跳动着,哪怕叶祈安试图靠外力制止都止不住,一下又一下,让叶祈安如坐针毡。
在叶祈安再一次抬眼看向办公室的门的时候,就见谢共秋已经将门推开了,急匆匆地带着检查报告走到了叶祈安身边,也没有吱声,就只是沉默地把报告放在了桌子上。
叶祈安也没多余地去问谢共秋情况,低头自己看了起来。
谢共秋看上去有些焦虑,垂眸盯了叶祈安半晌,又伸手挠了挠下巴,目光又漂移到了桌上的报告上,默默地咽了下口水。
叶祈安安静地看完了报告,在放下后,抬眼看向谢共秋,张了下干涩的嘴唇,正想说些什么时,就见叶舒友和左薇也回到了门诊室。
叶舒友和叶祈安隔空对视了半晌,叶祈安率先移开了目光,垂着眼睫指了指面前的椅子,说道:“爸,先坐,坐下再说。”
看这个神色,估计不是什么好的结果。
叶舒友心里多多少少已经有数了。
相信左薇也和他一样地了解叶祈安。
叶舒友伸手按了下左薇捏着他的胳膊上不自觉加重力度的手,轻声安抚道:“你先坐,你不是渴了吗?”
闻言,叶祈安正巧借着这个机会站了起来,径直走向饮水机,沉默地抽出了两只一次性纸杯,一边注视着水流流下一边不停地思索着。
叶祈安一向擅长三心两意地做事,哪怕脑子里还在飞速地运转着各种高深且专业性的内容,分析着情况,构思着方案,但眼睛却依旧敏锐且专注地盯着水的高度,在恰好的水量时移开水杯。
叶祈安端着杯子走向叶舒友和左薇,亲自将水杯递到了两人手里。
“喝点水。”叶祈安体贴地控制住了水温,不烫也不凉,握在手心里刚刚好,“妈,你先坐下,听我说好吗?”
左薇捏着水杯,在叶祈安的注视下不自觉地听话坐了下来,然后一口一口地抿水,让温水打湿了因为紧张不安而干燥发白的嘴唇。
“爸。”叶祈安安抚好了左薇,又转身看向叶舒友,顿了一下后才说道,“报告已经出来了,我刚看了一眼,结果要比预想中的复杂一点。”
似乎早就预知到了结果,叶舒友要比想象中的要平静的多,闻言只是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说道:“你也坐,别站着了,一直站着多累。”
叶祈安的目光在叶舒友脸上凝滞了好一会儿,才顺从他的意思,走回了自己的座位坐下。
“你说吧,没事。”叶舒友又主动道,“情况有多复杂?”
叶祈安的手指在报告的沿边摩挲了两下,纸张被他不自觉地翻折了几下,似是斟酌了许久的语句,而后叶祈安才开口道:“病灶定位是在延髓背外侧至颈髓的交界区,距离闩部垂直距离只有3.2毫米。”
“存在含铁血黄素沉积,说明里边已经出现慢性反复出血。”叶祈安顿了一下后才继续说道,“电生理报告也提示脑干听觉中段受损,与病灶的压迫吻合。”
谢共秋挠了挠下颌,有点想提醒叶祈安是不是讲的有些太专业了,但在开口的前一秒又突然想起叶祈安好像说过叶舒友以前也是医生。
不能也是神外的吧?
谢共秋的目光往叶舒友的方向飘了飘。
叶舒友认真地听着,而后讷讷地重复了一遍:“定位延髓背外侧?那喉镜检查呢?”
“嗯。”叶祈安颔首道,“右声带振幅较左侧下降百分之六十,喉上神经潜伏期延长2.1ms。”
“所以......”
好吧。
叶舒友这下彻底不追求于想让叶祈安说心目中最棒的医生是他了。
他试图听懂,也知道叶祈安是因为知道他想了解的详细一点才说的这么专业,但显然在医学里,学科与学科之间果然还是有壁的。
“结果是?”叶舒友硬着嗓子直接问道。
叶祈安似是沉沉地吐了口气,抬眸看向叶舒友的目光复杂地闪烁着,在沉默了许久后才说道:“延髓海绵状血管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