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轰隆———!”
是巨大的、仿佛要将天地都吞没的雷声。
“小雀?!”
顾铮心头漫上不安,他伸手要像往常一样捉住身边的人,却捉了个空,小雀那身流光溢彩的青羽衣无风自动,带着他飘离了这块假山,他的目光好像落在顾铮身上,又好像只是虚虚地略过。
天色终于彻底完成转变,风呼啸着穿过庭院,带来暴雨雷霆即将降临的预兆,枯枝败叶被狂风从地上卷起四处摔打,小雀看着他,只是笑。
“顾铮。”他说,“重蹈覆辙。”
———像是戏文里无法更改的、注定的判词。
......
熊熊燃烧的火堆边,顾铮忽然睁开了眼,即使身处火焰边,他依旧觉得浑身发冷———他刻意回避的记忆被从时间深处翻了上来。
水囊里的水尚有余温,顾铮下意识地捏紧,带着温度的水从瓶口溢出来,流了他满手,就像记忆里的血一样。
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唤回了他的思绪,隔着焰火,顾铮的视线不知怎的,又再次落到了那所谓的观妙大师,那所谓的佛子身上,那人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淡然地掸了掸袖子上的灰,偏浅的瞳孔里是了然的神色。
———那不是打盹时恰巧上浮的可怕记忆,而是出自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所带来的精心算计。
顾铮霍然起身,大步绕过火堆大步向前,那火堆旁坐着的人不退不避。
“顾大人。”顾铮眼瞳里倒映出那淡然的僧人,气度高华的悲悯模样,“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
“观妙大师。”顾铮半蹲下来,那双眼瞳里是不加掩饰的杀意,“你这是什么意思?”
“世上没有起死回生之法。”那佛子轻笑,“百遍千遍,也是徒劳。”
曾经的兆丰有传言,说卫尉寺卿顾铮有位神秘的心上人,不知男女,不知年岁,不知容貌,更不知性情,只是那心上人红颜薄命,早早便没了,顾铮思之若狂,四处寻访起死回生之法,魂梦相聚之术。
这传言落到他政敌耳朵里,只得了些前仰后合的拍腿狂笑,朝堂上的谁人不知顾铮喜怒无常,性情狠毒,杀人如切菜,抄家如割麦,就这样铁石心肠的主,怕是将月老的红线牢牢地捆在他身上,也能被他化作绞颈的凶器。
更别提后面传言愈发离谱,说顾铮因为寻访这些神鬼之术遭了帝王申饬,没人将这些当真,即使最爱揪着顾峥小辫子的御史,都无人向这个方向弹劾,这些传言之所以还存在,只不过是大家都心照不宣,顾铮在朝堂上那般牙尖嘴利咄咄逼人,总得找点事给人添堵。
这些私下传言没人拿到明面上,所以眼前这观妙大师,是第一个将那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东西,劈头盖脸砸到顾铮面前的。
“百遍千遍,也是徒劳?”顾铮怒极反笑,“大师想指教我什么?”
此时要是拿不出个能站得住脚的理由,下一秒怕是就要领教顾铮的手段了。
“顾大人身边,曾有过一只妖。”那年轻的僧人没被他的怒火吓到,只淡然道,“人死不能复生,妖也一样。”
他的声音不大,在夜色中有些模糊,顾铮的杀意几乎凝成实质,他冷嘲道:“知道的还不少。”
“何必动怒?”那佛子微微一笑,火光映着那清俊的眉眼,一瞬间像极了顾铮的小雀,却在下一刻显出刻骨的区别来。
“有只小雀的残魂曾与我有过短暂交集。”那僧人浅色的眼瞳漂亮极了,“......可惜了。”
“顾大人。”年轻的僧人和他对视着,“我现在,可还似他?”
第79章
顾铮生于钟鸣鼎食之家, 按理来说,该是金尊玉贵事事顺心,但偏偏, 世间万事不总尽如人意, 因着家主夫人一时“头脑发热”,好好的嫡长子,愣是摇身变为了“嫡长女”。
话本里都不敢写的荒唐事,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在他身上成了现实。
顾铮生来一副雌雄莫辨的容貌, 并随着年岁渐长越发妍丽,世人都爱好颜色,他脾气不差,出手又阔绰,仆从们对着他千依百顺,也渐渐养成了他有些娇蛮的性格。
四五岁时, 有个小侍女和顾铮关系好, 嘻嘻哈哈打闹的时候一头栽在了他身上, 恰好他的阿娘到院子里来给他送汤药, 见着这一幕面色大变, 不顾顾铮的求情,生生将那侍女在庭院中当着所有仆从的面杖毙。
顾铮虽说性子娇蛮,但极听他阿娘的话, 这是他们母子第一次发生如此剧烈的争执,在杖毙了侍女后, 他的母亲带着他进了内室,让心腹关好门,回身便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娘是怎么教你的?说了多少遍,男人女人都不许近你的身!”
“筝儿。”他的娘让人按着他的肩膀跪在地上, 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你不是最听娘的话了吗?”
那一巴掌打得用力极了,顾铮白皙的脸通红一片,他脑子嗡嗡的,在昏暗的光线里,忽然觉得他的阿娘特别陌生。
“她只是不小心.......”
“还顶嘴?”他的阿娘轻轻掐着他的脖子,声音比表情更冷,“是好日子过久了,所有人都捧着筝儿敬着筝儿,所以要不听话了?”
他阿娘的心腹将那扇对着庭院的窗户撑开了半边,那小侍女还在血泊里,大片大片刺眼的红色从她的脊背漫上她的裙衫,又融入到周身的泥土中。
“你是娘拼了命生下来的宝贝,娘舍不得惩罚你。”他阿娘松开他的脖子,怜惜地摸着他脸颊上的红印,“是别人带坏了我们筝儿。”
涂了蔻丹的手指碰在刺痛的脸颊上,年幼的孩子莫名其妙发起颤来,但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颤抖。
“带坏筝儿就是这个下场。”他的阿娘环抱着他,像以往无数次那样拍了拍他的背,“筝儿记不住没关系,有娘呢。”
————那是“顾筝”第一次直面死亡。
或许是他娘确实照顾她照顾得尽心,顾筝当晚没有发烧,没有惊厥,只是睡不着,他将自己团在被子里,只露出一双眼睛,安静地盯着帷幔上金线制成的流苏,就这样静静地看了一夜。
第二天他早早的去给他娘请安,他的爹也在,他娘依偎在他爹身边,见他来了,对着他招了招手:“筝儿,到娘旁边来。”
他娘对他爹事事温柔,处处体贴,好像昨天的事情从未发生似的,他爹大约是知道的,在他食不知味地吃完这一顿饭后,他爹将他叫到了身边,摸着他的脑袋告诉他,仆从都是贱命,以下犯上就是不对,他阿娘虽说严厉了些,也只是因为太在乎他,让他不要生娘的气。
在他爹温和教导过后,他对着他娘磕头道歉,他娘虚虚地拦了一下,却也没拦实,顾筝叩首的时候,听到他娘娇羞的低语:“筝儿到底还小,只有玉郎懂我的苦心。”
从此,顾筝学会了和人保持距离,也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哪怕不和人接近,只要他对人表露出些许依赖与喜欢,不出三日,那人就会从他院子里消失掉,也许是被发卖了,也许是被调到了庄子上,总之他娘不许他过问,不然总会有些许惩罚等着他。
顾筝的课程变多了。
他白日要学习如何成为名门贵女,夜间要跟着他阿娘悄悄派来的人学经史子集,那时的顾筝不过六岁,提笔写字写到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他天生聪颖,却也有许多东西不解,他娘会因为顾筝达不到她的要求而扇他巴掌、罚跪、不许他吃饭,却也会在惩罚过后泪眼涟涟,心疼地给他上药,热敷膝盖,亲手给他熬粥喝。
两年后,他爹一个贵妾给他生了个弟弟,弟弟出生的那一天,他娘疯魔般地砸了自己的院子,或许是没出够气,又或者尤嫌不够,他的院子也遭了殃,明明什么也没做,他却挨了两巴掌。
他娘打完他便就抱着他哭,哭自己命苦,哭他爹负心,骂那个贵妾是狐媚子,咬牙切齿地诅咒着那个刚诞下来的婴儿早死......顾筝拍着她的背,嘴上说着软话安慰着他,心中却毫无波动。
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很奇怪,旁人惧怕的一些事物,他毫无感觉,常人的喜怒哀乐,他好像也很淡,为了让自己不要显得那么奇怪,他开始学着观察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少年,装成大概会被人喜欢的模样,然后去想假如是这样的性格,面对事情的时候又该做出什么反应。
他娘动手打他的时候,他情绪难得地有了明显波动,可那感觉来的快去的也快,他并不算很理解,而在之后的几年里,面对着他娘,他情绪波动越来越少,他娘爱他也好,发疯也好,他只觉得无聊,生与死,都很难再调动他的情绪。
他娘环抱着他,指甲隔着衣服掐的他很痛,顾筝皱着眉,尝试着用言语引导他娘放开自己,一连换了好几种话术,才让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女人听进了话。
盯着她哭花的妆容,顾筝不觉得心疼,只觉得莫名厌烦且厌倦———为什么总是来打扰他?为什么总让他不得安宁?
是巨大的、仿佛要将天地都吞没的雷声。
“小雀?!”
顾铮心头漫上不安,他伸手要像往常一样捉住身边的人,却捉了个空,小雀那身流光溢彩的青羽衣无风自动,带着他飘离了这块假山,他的目光好像落在顾铮身上,又好像只是虚虚地略过。
天色终于彻底完成转变,风呼啸着穿过庭院,带来暴雨雷霆即将降临的预兆,枯枝败叶被狂风从地上卷起四处摔打,小雀看着他,只是笑。
“顾铮。”他说,“重蹈覆辙。”
———像是戏文里无法更改的、注定的判词。
......
熊熊燃烧的火堆边,顾铮忽然睁开了眼,即使身处火焰边,他依旧觉得浑身发冷———他刻意回避的记忆被从时间深处翻了上来。
水囊里的水尚有余温,顾铮下意识地捏紧,带着温度的水从瓶口溢出来,流了他满手,就像记忆里的血一样。
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唤回了他的思绪,隔着焰火,顾铮的视线不知怎的,又再次落到了那所谓的观妙大师,那所谓的佛子身上,那人脸上带着从容的微笑,淡然地掸了掸袖子上的灰,偏浅的瞳孔里是了然的神色。
———那不是打盹时恰巧上浮的可怕记忆,而是出自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所带来的精心算计。
顾铮霍然起身,大步绕过火堆大步向前,那火堆旁坐着的人不退不避。
“顾大人。”顾铮眼瞳里倒映出那淡然的僧人,气度高华的悲悯模样,“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
“观妙大师。”顾铮半蹲下来,那双眼瞳里是不加掩饰的杀意,“你这是什么意思?”
“世上没有起死回生之法。”那佛子轻笑,“百遍千遍,也是徒劳。”
曾经的兆丰有传言,说卫尉寺卿顾铮有位神秘的心上人,不知男女,不知年岁,不知容貌,更不知性情,只是那心上人红颜薄命,早早便没了,顾铮思之若狂,四处寻访起死回生之法,魂梦相聚之术。
这传言落到他政敌耳朵里,只得了些前仰后合的拍腿狂笑,朝堂上的谁人不知顾铮喜怒无常,性情狠毒,杀人如切菜,抄家如割麦,就这样铁石心肠的主,怕是将月老的红线牢牢地捆在他身上,也能被他化作绞颈的凶器。
更别提后面传言愈发离谱,说顾铮因为寻访这些神鬼之术遭了帝王申饬,没人将这些当真,即使最爱揪着顾峥小辫子的御史,都无人向这个方向弹劾,这些传言之所以还存在,只不过是大家都心照不宣,顾铮在朝堂上那般牙尖嘴利咄咄逼人,总得找点事给人添堵。
这些私下传言没人拿到明面上,所以眼前这观妙大师,是第一个将那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东西,劈头盖脸砸到顾铮面前的。
“百遍千遍,也是徒劳?”顾铮怒极反笑,“大师想指教我什么?”
此时要是拿不出个能站得住脚的理由,下一秒怕是就要领教顾铮的手段了。
“顾大人身边,曾有过一只妖。”那年轻的僧人没被他的怒火吓到,只淡然道,“人死不能复生,妖也一样。”
他的声音不大,在夜色中有些模糊,顾铮的杀意几乎凝成实质,他冷嘲道:“知道的还不少。”
“何必动怒?”那佛子微微一笑,火光映着那清俊的眉眼,一瞬间像极了顾铮的小雀,却在下一刻显出刻骨的区别来。
“有只小雀的残魂曾与我有过短暂交集。”那僧人浅色的眼瞳漂亮极了,“......可惜了。”
“顾大人。”年轻的僧人和他对视着,“我现在,可还似他?”
第79章
顾铮生于钟鸣鼎食之家, 按理来说,该是金尊玉贵事事顺心,但偏偏, 世间万事不总尽如人意, 因着家主夫人一时“头脑发热”,好好的嫡长子,愣是摇身变为了“嫡长女”。
话本里都不敢写的荒唐事,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在他身上成了现实。
顾铮生来一副雌雄莫辨的容貌, 并随着年岁渐长越发妍丽,世人都爱好颜色,他脾气不差,出手又阔绰,仆从们对着他千依百顺,也渐渐养成了他有些娇蛮的性格。
四五岁时, 有个小侍女和顾铮关系好, 嘻嘻哈哈打闹的时候一头栽在了他身上, 恰好他的阿娘到院子里来给他送汤药, 见着这一幕面色大变, 不顾顾铮的求情,生生将那侍女在庭院中当着所有仆从的面杖毙。
顾铮虽说性子娇蛮,但极听他阿娘的话, 这是他们母子第一次发生如此剧烈的争执,在杖毙了侍女后, 他的母亲带着他进了内室,让心腹关好门,回身便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娘是怎么教你的?说了多少遍,男人女人都不许近你的身!”
“筝儿。”他的娘让人按着他的肩膀跪在地上, 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他,“你不是最听娘的话了吗?”
那一巴掌打得用力极了,顾铮白皙的脸通红一片,他脑子嗡嗡的,在昏暗的光线里,忽然觉得他的阿娘特别陌生。
“她只是不小心.......”
“还顶嘴?”他的阿娘轻轻掐着他的脖子,声音比表情更冷,“是好日子过久了,所有人都捧着筝儿敬着筝儿,所以要不听话了?”
他阿娘的心腹将那扇对着庭院的窗户撑开了半边,那小侍女还在血泊里,大片大片刺眼的红色从她的脊背漫上她的裙衫,又融入到周身的泥土中。
“你是娘拼了命生下来的宝贝,娘舍不得惩罚你。”他阿娘松开他的脖子,怜惜地摸着他脸颊上的红印,“是别人带坏了我们筝儿。”
涂了蔻丹的手指碰在刺痛的脸颊上,年幼的孩子莫名其妙发起颤来,但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颤抖。
“带坏筝儿就是这个下场。”他的阿娘环抱着他,像以往无数次那样拍了拍他的背,“筝儿记不住没关系,有娘呢。”
————那是“顾筝”第一次直面死亡。
或许是他娘确实照顾她照顾得尽心,顾筝当晚没有发烧,没有惊厥,只是睡不着,他将自己团在被子里,只露出一双眼睛,安静地盯着帷幔上金线制成的流苏,就这样静静地看了一夜。
第二天他早早的去给他娘请安,他的爹也在,他娘依偎在他爹身边,见他来了,对着他招了招手:“筝儿,到娘旁边来。”
他娘对他爹事事温柔,处处体贴,好像昨天的事情从未发生似的,他爹大约是知道的,在他食不知味地吃完这一顿饭后,他爹将他叫到了身边,摸着他的脑袋告诉他,仆从都是贱命,以下犯上就是不对,他阿娘虽说严厉了些,也只是因为太在乎他,让他不要生娘的气。
在他爹温和教导过后,他对着他娘磕头道歉,他娘虚虚地拦了一下,却也没拦实,顾筝叩首的时候,听到他娘娇羞的低语:“筝儿到底还小,只有玉郎懂我的苦心。”
从此,顾筝学会了和人保持距离,也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哪怕不和人接近,只要他对人表露出些许依赖与喜欢,不出三日,那人就会从他院子里消失掉,也许是被发卖了,也许是被调到了庄子上,总之他娘不许他过问,不然总会有些许惩罚等着他。
顾筝的课程变多了。
他白日要学习如何成为名门贵女,夜间要跟着他阿娘悄悄派来的人学经史子集,那时的顾筝不过六岁,提笔写字写到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他天生聪颖,却也有许多东西不解,他娘会因为顾筝达不到她的要求而扇他巴掌、罚跪、不许他吃饭,却也会在惩罚过后泪眼涟涟,心疼地给他上药,热敷膝盖,亲手给他熬粥喝。
两年后,他爹一个贵妾给他生了个弟弟,弟弟出生的那一天,他娘疯魔般地砸了自己的院子,或许是没出够气,又或者尤嫌不够,他的院子也遭了殃,明明什么也没做,他却挨了两巴掌。
他娘打完他便就抱着他哭,哭自己命苦,哭他爹负心,骂那个贵妾是狐媚子,咬牙切齿地诅咒着那个刚诞下来的婴儿早死......顾筝拍着她的背,嘴上说着软话安慰着他,心中却毫无波动。
他从小就知道自己很奇怪,旁人惧怕的一些事物,他毫无感觉,常人的喜怒哀乐,他好像也很淡,为了让自己不要显得那么奇怪,他开始学着观察和他年龄差不多的少年,装成大概会被人喜欢的模样,然后去想假如是这样的性格,面对事情的时候又该做出什么反应。
他娘动手打他的时候,他情绪难得地有了明显波动,可那感觉来的快去的也快,他并不算很理解,而在之后的几年里,面对着他娘,他情绪波动越来越少,他娘爱他也好,发疯也好,他只觉得无聊,生与死,都很难再调动他的情绪。
他娘环抱着他,指甲隔着衣服掐的他很痛,顾筝皱着眉,尝试着用言语引导他娘放开自己,一连换了好几种话术,才让那个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女人听进了话。
盯着她哭花的妆容,顾筝不觉得心疼,只觉得莫名厌烦且厌倦———为什么总是来打扰他?为什么总让他不得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