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好友斜倚在跃金楼的大门口:“值钱着呢,够你大手大脚后回儋州了!”
泊渊用根绳子系住那个精致的算盘,算盘藏在衣服里,贴着胸口的皮肤,他的心跳如擂鼓,好像震动了算盘上的珠子,珠子响起来,像那个熟悉的人没个正形似的趴在他旁边,懒洋洋地拨弄。
“我这次先回山谷见我师父,之后去鄞州找第一剑比试,最多三个月我一定回来。”泊渊信誓旦旦,“我到时候先把鄞州的每一寸地皮都摸清楚,然后陪你在鄞州建新的浮光当和跃金楼!”
“说好了,可不许食言。”好友哼了一声,但眉梢眼角都是笑,“泊渊大侠这次要是又食言,欠我的可更还不清了。”
“嘶———我记得有多少来着?”他作势要摸出那把从不离身的金算盘:“一万六千七百......”
泊渊花钱大手大脚,平素最讨厌斤斤计较之人,却觉得好友现在的样子可爱到不行,皱眉可爱,计较可爱,絮絮叨叨的叮嘱也可爱。
他的心跳的很快,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快,只能归于他在江湖之中很少感受到像好友对他这样纯粹的善意,所以才会这样感动,这样心如擂鼓。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等他打败了第一剑,他就回来陪着好友慢慢地开当铺和酒楼,怀抱着这样雀跃又欣喜的期待,他却在骑马回去见师父的路上被早年间结了仇的人袭杀,他的仇人似乎拧成了一股绳,要将他杀死在这荒僻的山脚。
他仗着武功高强,平时行事也快意恩仇,袭杀他的人了解他,于是他中了埋伏便再难走脱,几乎要了他命的那一剑贯穿了他心口 ,也斩碎了那个精致的算盘,檀木金珠有的融在他血肉里,有的落在他的血泊中。
所幸他命不该绝,哪怕濒死也总算逃脱,吊着最后一口气回了山谷,师父说他伤得太重,心脉几乎都废了,只能用奇珍异药养着,重塑之后也不如初。
那一年生不如死,重塑的痛苦让他恨不得拿把刀将自己斩了痛快,每次他疼得恨不得放弃的时候,总感觉好友好像在他耳边说话,算盘拨弄哗啦有声,偶尔的梦境里,他梦到那灯火之下的静谧湖面,还有从湖中跃出、身披霞光的那尾小鱼。
他不能死,他答应过,他要回去陪人开当铺和酒楼,那尾小鱼武力平平,他不放心。
于是他咬着牙和着血熬过心脉重塑的痛苦 他知道,应该去鄞州找第一剑,他应该去完成他幼时就有的夙愿,可在时隔一年踏出山谷后,他一瞬间觉得和第一剑比试好像很重要,但又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他摸了摸心口,那把精致的小算盘早就随着那一场恶战而消失,但他有些想念那把算盘的主人。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做了决定,先去儋州见一见那个让人操心的金鲤,然后再转道去鄞州和第一剑比试。
他驾着马,一边疾驰一边想,卖卖惨,说不定他还能再捞一把和原先一样的小算盘。
好友就是一尾心软的小鱼,也是一尾笨笨的小鱼,连在人间行走时的化名都叫金鲤。
他想了很多很多,甚至在刚入城门的时候还特意去买了好友爱吃的酥糕,这次回来比最初约定晚了九个多月,估计见面又要听半天噼里啪啦的算盘响,巨额债务还得翻上好几番。
还债难啊。
他不知不觉地笑起来。
要是实在还不清......那就这辈子慢慢还呗。
他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笑的有多开心,直到他停在一年前那个熟悉的位置———酒楼依然是那座酒楼,客似云来,名字依旧是那个名字,张扬肆意,可是门口的标识换了,从摇头摆尾的小鱼换成了不熟悉的印记。
他认识这个印记,这是鄞州文安王府的标识,凡是挂上这个标识的铺面,都隶属于文安王府的私产。
可金鲤的跃金楼怎么会是王府的私产?
心直直地往下沉,他迈进昔日无比熟悉的酒楼,依旧还是旧时装潢,可掌柜小二几乎都换了人,他拉着个有点眼熟的跑堂小二问曾经的东家,小二却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
他问不出来什么,于是撇下小二冲去另一条街上的浮光当,浮光当也未曾有什么大变化,只除了门口换作了文安王府的标识。
泊渊站在日光下,头晕目眩,他真的只在山谷里待了一年而不是十年,甚至更久?
他鬼使神差地想到了好友那不能示人的真实身份,直觉告诉他,这一切变化的背后,一定和好友的真身脱不了干系。
他在鄞州通过黑白两道弄了很多真真假假的消息,每一个都有鼻子有眼有理有据,可他一点也不信,直到他打听到了好友的坟茔。
那一刻,说是肝胆俱裂也不为过。
或许是他昏了头,怀抱着不切实际的希冀,他掀了坟,让心中那个不好的猜测成了真。
文安王。
文安王!
哪怕是一年前心脉尽废,数次濒死时的恨意都没有眼前这一刻这般强烈。
他当日快马返回,趁着夜色翻入了文安王的府邸,可似乎有人对文安王下了手,王府里弥漫着浓郁的药味,医师护卫嘈杂簇拥在主院,日夜不息。
他一连花了五天在王府里避开守卫将假山院落都搜了一遍,却没能找到好友一星半点的踪迹。
江湖对官府出手是大忌,私下偷偷摸摸做点什么只要没被发现,倒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是正面出手,就意味着江湖势力在对官府宣战,那便要连累无数人了。
泊渊不怕死,但他怕无辜的人因他而死。
文安王的主院日夜有人守着,灯火通明,据说他中了种奇怪的毒,快要死了。
泊渊心下快意,但快意的同时又滋生难言的焦躁,金鲤到底在哪里?!
就算、就算最后真的只剩下尸骨,也总要让他入土为安。
他又耐心等了几日,绑了个文安王府年纪颇大的管家,几乎将毕生所学都用上了,才在东拉西扯中逼问出了一个消息———
文安王在一年前秘密将自己的一个心腹连着一众仆役遣送回了京都兆丰的明月庄,据说是年纪大了,王爷顾念着昔年伺候的情义,许他去京郊的庄子上养老。
这消息看起来寻常,但泊渊却是心头一跳,习武之人的直觉常常准确,他怀疑被送到京都兆丰的那个文安王心腹,或许知道一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5章
儋州离兆丰距离不算近,泊渊日夜兼程也花了将近五日,若不是坐骑神骏,怕是早被他生生累死在了路上。
第五日申时,他终于踏上了通向兆丰的最后一截官道,不知为何,疲累之余,他竟然生出了害怕。
金鲤......还活着吗?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心口,胸口却没了那个精致的小算盘,有三辆马车朝和他相反的方向哒哒行驶,他微微抖了抖缰绳,和他们错开,疾驰了一截后,兆丰的城墙已近在眼前。
交了入城费,泊渊进了城,他找了家客栈让小二给他的马添上草料饮水,在房间简单梳洗一番后便去了帝京规模最大的酒楼———帝京的郊外大,也不知那明月庄长什么模样又位于何处,与其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乱找,还不如先打听清楚。
帝京这间规模最大的酒楼连着大堂在内,竟然建了四层,最上层是王孙贵族的专属,二三层也都供给有权有势或是腰缠万贯的人家,略有家资的人只能坐大堂,普通人一般不会来此,因为酒楼随便一桌菜便是一家一年的嚼用。
泊渊在大堂挑了个角落,点了盘花生米,又点了一荤一素,他出山谷时虽然带了不菲的银钱,但这两个月来打听消息上下打点购买物资花了个十有七八,虽不至囊中羞涩,却也不能像往日那样大手大脚。
在小二上菜的功夫,泊渊拉着他略略打听了几句,江湖人自有江湖人的打听方法,让人听着豪爽却也不觉得冒犯,在他问到明月庄的时候,谈性上来的店小二一拍大腿:
“客官您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吧?这明月庄三月初才出了一桩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呢,幸亏大理寺正鹤大人心细如发,才将凶手捉拿归案。”
这并不是什么不能讲的东西,于是店小二也就着这事儿给他详说了几分,泊渊琢磨了一下,其间应该有不少夸大的成分,不过.....离儋州这般远的兆丰,那些人的死因竟然也是中毒?
“......杀人凶手这个月底就要在午门斩首示众了,客官若是真对这事儿感兴趣,不妨在咱们酒楼里再等等,一刻后,大堂里李先生会上去说书,您可以点他说说这件事。”店小二笑道,“咱们京都啊,说书说的最好的便是李先生,只要给他点杯茶水,就能让您听到一个拍案叫绝的故事呢!”
懂了,不仅能讲,还能讲的很精彩,就是要钱。
泊渊点点头:“多谢小二哥告知,我确实有些兴趣,听听也不错。”
待到店小二说的李先生上场,泊渊出了一笔打赏的茶水钱,终于听到了一个比店小二三言两语讲得更完善也更有逻辑的故事。
泊渊用根绳子系住那个精致的算盘,算盘藏在衣服里,贴着胸口的皮肤,他的心跳如擂鼓,好像震动了算盘上的珠子,珠子响起来,像那个熟悉的人没个正形似的趴在他旁边,懒洋洋地拨弄。
“我这次先回山谷见我师父,之后去鄞州找第一剑比试,最多三个月我一定回来。”泊渊信誓旦旦,“我到时候先把鄞州的每一寸地皮都摸清楚,然后陪你在鄞州建新的浮光当和跃金楼!”
“说好了,可不许食言。”好友哼了一声,但眉梢眼角都是笑,“泊渊大侠这次要是又食言,欠我的可更还不清了。”
“嘶———我记得有多少来着?”他作势要摸出那把从不离身的金算盘:“一万六千七百......”
泊渊花钱大手大脚,平素最讨厌斤斤计较之人,却觉得好友现在的样子可爱到不行,皱眉可爱,计较可爱,絮絮叨叨的叮嘱也可爱。
他的心跳的很快,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快,只能归于他在江湖之中很少感受到像好友对他这样纯粹的善意,所以才会这样感动,这样心如擂鼓。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等他打败了第一剑,他就回来陪着好友慢慢地开当铺和酒楼,怀抱着这样雀跃又欣喜的期待,他却在骑马回去见师父的路上被早年间结了仇的人袭杀,他的仇人似乎拧成了一股绳,要将他杀死在这荒僻的山脚。
他仗着武功高强,平时行事也快意恩仇,袭杀他的人了解他,于是他中了埋伏便再难走脱,几乎要了他命的那一剑贯穿了他心口 ,也斩碎了那个精致的算盘,檀木金珠有的融在他血肉里,有的落在他的血泊中。
所幸他命不该绝,哪怕濒死也总算逃脱,吊着最后一口气回了山谷,师父说他伤得太重,心脉几乎都废了,只能用奇珍异药养着,重塑之后也不如初。
那一年生不如死,重塑的痛苦让他恨不得拿把刀将自己斩了痛快,每次他疼得恨不得放弃的时候,总感觉好友好像在他耳边说话,算盘拨弄哗啦有声,偶尔的梦境里,他梦到那灯火之下的静谧湖面,还有从湖中跃出、身披霞光的那尾小鱼。
他不能死,他答应过,他要回去陪人开当铺和酒楼,那尾小鱼武力平平,他不放心。
于是他咬着牙和着血熬过心脉重塑的痛苦 他知道,应该去鄞州找第一剑,他应该去完成他幼时就有的夙愿,可在时隔一年踏出山谷后,他一瞬间觉得和第一剑比试好像很重要,但又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他摸了摸心口,那把精致的小算盘早就随着那一场恶战而消失,但他有些想念那把算盘的主人。
他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做了决定,先去儋州见一见那个让人操心的金鲤,然后再转道去鄞州和第一剑比试。
他驾着马,一边疾驰一边想,卖卖惨,说不定他还能再捞一把和原先一样的小算盘。
好友就是一尾心软的小鱼,也是一尾笨笨的小鱼,连在人间行走时的化名都叫金鲤。
他想了很多很多,甚至在刚入城门的时候还特意去买了好友爱吃的酥糕,这次回来比最初约定晚了九个多月,估计见面又要听半天噼里啪啦的算盘响,巨额债务还得翻上好几番。
还债难啊。
他不知不觉地笑起来。
要是实在还不清......那就这辈子慢慢还呗。
他自己都没注意到自己笑的有多开心,直到他停在一年前那个熟悉的位置———酒楼依然是那座酒楼,客似云来,名字依旧是那个名字,张扬肆意,可是门口的标识换了,从摇头摆尾的小鱼换成了不熟悉的印记。
他认识这个印记,这是鄞州文安王府的标识,凡是挂上这个标识的铺面,都隶属于文安王府的私产。
可金鲤的跃金楼怎么会是王府的私产?
心直直地往下沉,他迈进昔日无比熟悉的酒楼,依旧还是旧时装潢,可掌柜小二几乎都换了人,他拉着个有点眼熟的跑堂小二问曾经的东家,小二却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
他问不出来什么,于是撇下小二冲去另一条街上的浮光当,浮光当也未曾有什么大变化,只除了门口换作了文安王府的标识。
泊渊站在日光下,头晕目眩,他真的只在山谷里待了一年而不是十年,甚至更久?
他鬼使神差地想到了好友那不能示人的真实身份,直觉告诉他,这一切变化的背后,一定和好友的真身脱不了干系。
他在鄞州通过黑白两道弄了很多真真假假的消息,每一个都有鼻子有眼有理有据,可他一点也不信,直到他打听到了好友的坟茔。
那一刻,说是肝胆俱裂也不为过。
或许是他昏了头,怀抱着不切实际的希冀,他掀了坟,让心中那个不好的猜测成了真。
文安王。
文安王!
哪怕是一年前心脉尽废,数次濒死时的恨意都没有眼前这一刻这般强烈。
他当日快马返回,趁着夜色翻入了文安王的府邸,可似乎有人对文安王下了手,王府里弥漫着浓郁的药味,医师护卫嘈杂簇拥在主院,日夜不息。
他一连花了五天在王府里避开守卫将假山院落都搜了一遍,却没能找到好友一星半点的踪迹。
江湖对官府出手是大忌,私下偷偷摸摸做点什么只要没被发现,倒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若是正面出手,就意味着江湖势力在对官府宣战,那便要连累无数人了。
泊渊不怕死,但他怕无辜的人因他而死。
文安王的主院日夜有人守着,灯火通明,据说他中了种奇怪的毒,快要死了。
泊渊心下快意,但快意的同时又滋生难言的焦躁,金鲤到底在哪里?!
就算、就算最后真的只剩下尸骨,也总要让他入土为安。
他又耐心等了几日,绑了个文安王府年纪颇大的管家,几乎将毕生所学都用上了,才在东拉西扯中逼问出了一个消息———
文安王在一年前秘密将自己的一个心腹连着一众仆役遣送回了京都兆丰的明月庄,据说是年纪大了,王爷顾念着昔年伺候的情义,许他去京郊的庄子上养老。
这消息看起来寻常,但泊渊却是心头一跳,习武之人的直觉常常准确,他怀疑被送到京都兆丰的那个文安王心腹,或许知道一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5章
儋州离兆丰距离不算近,泊渊日夜兼程也花了将近五日,若不是坐骑神骏,怕是早被他生生累死在了路上。
第五日申时,他终于踏上了通向兆丰的最后一截官道,不知为何,疲累之余,他竟然生出了害怕。
金鲤......还活着吗?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心口,胸口却没了那个精致的小算盘,有三辆马车朝和他相反的方向哒哒行驶,他微微抖了抖缰绳,和他们错开,疾驰了一截后,兆丰的城墙已近在眼前。
交了入城费,泊渊进了城,他找了家客栈让小二给他的马添上草料饮水,在房间简单梳洗一番后便去了帝京规模最大的酒楼———帝京的郊外大,也不知那明月庄长什么模样又位于何处,与其像个无头苍蝇似的乱找,还不如先打听清楚。
帝京这间规模最大的酒楼连着大堂在内,竟然建了四层,最上层是王孙贵族的专属,二三层也都供给有权有势或是腰缠万贯的人家,略有家资的人只能坐大堂,普通人一般不会来此,因为酒楼随便一桌菜便是一家一年的嚼用。
泊渊在大堂挑了个角落,点了盘花生米,又点了一荤一素,他出山谷时虽然带了不菲的银钱,但这两个月来打听消息上下打点购买物资花了个十有七八,虽不至囊中羞涩,却也不能像往日那样大手大脚。
在小二上菜的功夫,泊渊拉着他略略打听了几句,江湖人自有江湖人的打听方法,让人听着豪爽却也不觉得冒犯,在他问到明月庄的时候,谈性上来的店小二一拍大腿:
“客官您一看就是外地来的吧?这明月庄三月初才出了一桩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呢,幸亏大理寺正鹤大人心细如发,才将凶手捉拿归案。”
这并不是什么不能讲的东西,于是店小二也就着这事儿给他详说了几分,泊渊琢磨了一下,其间应该有不少夸大的成分,不过.....离儋州这般远的兆丰,那些人的死因竟然也是中毒?
“......杀人凶手这个月底就要在午门斩首示众了,客官若是真对这事儿感兴趣,不妨在咱们酒楼里再等等,一刻后,大堂里李先生会上去说书,您可以点他说说这件事。”店小二笑道,“咱们京都啊,说书说的最好的便是李先生,只要给他点杯茶水,就能让您听到一个拍案叫绝的故事呢!”
懂了,不仅能讲,还能讲的很精彩,就是要钱。
泊渊点点头:“多谢小二哥告知,我确实有些兴趣,听听也不错。”
待到店小二说的李先生上场,泊渊出了一笔打赏的茶水钱,终于听到了一个比店小二三言两语讲得更完善也更有逻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