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观察陆绪的第二个学期,我巧合地和他选了同一个公选课。我选这门课的理由很简单,没有期末考试。只要出勤足够、完成每节课的作业就可以在期末周节省出时间,给分也很慷慨。
  陆绪选课的理由我研究了一个学期也没有明白,他对这门课一点都不感兴趣,上课总是睡着。
  他是那种在人群中会被一眼注意到的人,每次睡着都会被老师发现,最后一节课老师非常生气地宣布他挂科。
  被挂科的陆绪表现出忏悔的态度,但根据一个学期的观察,我认为这种忏悔中的礼貌成分更多。
  后来更了解他之后,我才明白他选这门课的原因。
  自我满足更多,怀念与了解的欲望浮于表面。
  一年后,我的观察记录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发挥了最大的作用。
  凭借对陆绪的了解,我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拿到了一份难以想象的高薪。
  母亲得到了最好的医疗资源,医疗费不再需要东拼西凑,毫无喘息的灰暗生活在此时结束,人生向上的转折从这时开始,原因是我的非理性决策和陆绪的慷慨善良。
  观察记录从入职开始变得更加全面而丰富,当我靠近陆绪时,我总会难以克制注视。我以注视拆解他的每一个表情,了解他的性格,分析他的行为模式,甚至细化到数据分析,他是我很长人生阶段中最重要的工作对象和研究课题。
  非理性行为被合理化成为了一种理性的工作分析,我极力控制自我感情的投入,用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记录。
  我希望陆绪能对我感到满意。
  陆绪喜欢秩序感,我维持他生活的稳定;陆绪喜欢新鲜感,我解决他遗留的所有问题;陆绪选择欺骗,我成为他的共犯;陆绪需要深情,我配合他的演出。
  我竭尽全力,确保自己具有一些特殊的价值。
  因为我只是一个平凡的beta,除此之外,没有一直留在他身边的理由。
  最初,我将我这些行为的动机定义为一种“需要”,这让我感到确定和安全。
  陆绪身边总是热闹的,总会有源源不断的人被他吸引,即便知道他的薄情和随意,我不过是这些人中间最平凡的一个。
  我没有显赫的家室,血缘的纽带,出众的相貌,也从未得到过他片刻的青睐。
  我是曾有过一些幻想的,譬如陆绪要是再普通一些就好,普通一些,我或许会尝试注视之外的方式,也许能获得他片刻的停留。
  后来,我逐渐学会完全的知足,不再奢望得到,也就无所谓失望。
  用“需要”代替“爱”或者“喜欢”显然是更准确的表达,因为我并不想要任何回应。
  我无意也无权要求陆绪给我任何回应。
  他已经给予我足够的金钱和拯救,我最初的心愿也早已得到满足。
  从第一次注视他开始,我所期待的,那个靠近的机会,对他说“你好”,说我的名字,说很高兴认识他,被他记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的机会,我早已获得。
  往后,每一次他喝醉以后扯着我的衣角让我带着他走时,倚靠的重量和身体的温度,依赖的态度和清淡的香气,都是额外的馈赠。
  至于爱情。
  遇见陆绪以前我无暇思索,遇见他之后我不再需要。
  再一次转折是母亲的去世。
  支撑生活的精神支柱之一再一次坍塌。尽管在我的意料之中,能拖延到现在的时日已经是幸运中的幸运,仍然难以避免地感到悲伤。
  陆绪出席了母亲的葬礼。
  独处的短暂时间里,他用黑白分明的眼睛一直认真地观察着我,表现出关怀,对我说:“你的眼睛看起来还是很难过。”
  “我的母亲是在我七岁的时候去世的,我一直在哭,但是没有人有时间照顾我的情绪,大家都在忙碌,还在讨论把我丢到哪里比较好。那时候我想要是有谁抱抱我就好了,至少会让我感觉好一点。”
  “你需要抱一抱吗?能不能让你不这么难过?以前经常有人说,和我抱一抱会感觉开心一点。”
  我无法拒绝。
  这是陆绪给予我的第一个拥抱,原因是同情,目的是安慰。我环抱住他,不敢太用力也不敢靠的太近,害怕将他惊走,他显得比我自在许多,呼吸在我耳边,宽慰似的轻轻拍我的背,说:“你已经做的很好了,我每次去看阿姨她都特别特别自豪,说你很厉害。她也很担心你,好几次暗示我让你太辛苦了。”
  极为罕见的,我有一种落泪的冲动。
  我知道陆绪的善良和温柔并不是仅给我一个人,每个经过他身边的人都能获得阳光普照的善意,但我仍因被照到而感到阳光的温暖。
  不再强撑着站立,我允许自己泄露片刻的需要,相信陆绪会将我的行为理解为过度悲伤的表现。
  他的身体很温暖,怀抱意外地稳,也并不敷衍。我弯下身,把下巴搁在他的肩头,当我向他倚靠时,他将我扶住,衣料轻微摩擦的声音盖过心跳声,那一瞬间我尽力屏住呼吸,保持平静,同时产生一种想把这一刻永远封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陆绪拥抱的动作中不带任何暧昧,但是很稳地撑起了我生活的重心。
  在那之后,我更加“需要”他,将他作为我枯燥生活的唯一意义。将某个人作为生活的意义显然是不健康的,但我的生活无所谓健康与否,能够稳定地持续下去就是我最需要的状态。
  他就是我的所有私人生活,我的所有奉献都是我所需要的,本身就在给予我幸福和生活的意义,所以即便没有任何回应,我也并不觉得失落。
  我只是极力克制住所有,不流露任何一分个人感情,与他保持着安全的距离,做他最得力的助手,最无声的影子,希望他能够更加放心的倚靠我,希望在他心中获得一个无关爱情,却同样不可取代的位置,以获得生活长期稳定持续的可能。
  无论自由的陆绪在哪里飞翔又或是终于为谁停驻,只要我仍能做他不可分割的影子,都足以维持我的生命。
  又或是奇迹降临,我的等待有了结果,他在某一天能够为我停留片刻,一分一时一刻也好,都弥足珍贵。
  我会写进观察记录里,这样就永远不会忘记。
  即便某一天稳定被打破,重心被剥离,我仍然能记住过去曾让我感到幸福的所有,以此为生。
  这一切陆绪无需知晓。
  他只需要继续在高空中,继续做不为任何人停留的飞鸟或是阵风。
  附录:陆绪观察笔记(节选)
  xxxx年10月15日(九年前)
  天气:多云,18c
  地点:食堂
  中午12:15,与x、x二人一同用餐,选择二楼窗口5号档口(与上周五相同)。点菜:青椒肉丝、清炒时蔬、米饭(少量)。未喝汤,进食时间约12分钟,全程与同行人员交谈,情绪放松。
  备注:
  进食时间稳定(对比10月10日、10月12日数据),个人习惯稳定性强,食欲控制。
  偏好靠窗位置,或许与环境光线有关,进一步观察。
  xxxx年3月3日(九年前)
  天气:晴,8c
  地点:公选课教室
  晚上7:00,进入“西方艺术鉴赏”公选课教室,课堂地点位于c教学楼五楼,教室内坐位较为宽松,课桌排列成弯曲状,讲台处于前方,光线稍暗,投影仪开启。
  晚上7:05,陆绪坐在教室第八排,靠窗的位置,穿深灰色衬衫,外搭黑色夹克。将背包放在脚下,双手交叉搭在桌面,面向讲台,神色略显疲惫。
  晚上7:15,老师开始讲解西方艺术发展历史,陆绪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低头,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视线游移。
  晚上7:30,陆绪开始显得有些困倦,双眼半闭,呼吸平缓,姿势逐渐放松,似乎有入睡的迹象。
  晚上7:38,陆绪完全闭上了眼睛,双手仍然放在桌面,姿势放松。推测他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或者已经开始进入浅睡眠。
  陆绪睡觉很安静。
  晚上8:03,老师注意到陆绪的状态,走到他座位旁,将其叫醒并警告。陆绪被叫醒后,缓缓睁开眼睛,眼神有些迷茫,随即抬头看向老师,表情有些愣住,随即微笑,向老师致歉。眼神仍然略显疲惫,稍微整理了下桌面,身体微微前倾,试图重新集中精神。
  课堂继续,陆绪的注意力回到讲台,但偶尔低头玩手机,快速浏览屏幕上的内容,未显露出强烈兴趣,推测心情不佳。
  晚上9:00,课程结束,陆绪起身,快速收拾桌面,步伐略显急促,未与他人交谈,直接走向教室门口。
  备注:
  睡眠状态:课堂中显现疲倦,且在学习内容较为枯燥时进入睡眠状态,推测压力较大,未能有效休息。
  课堂参与度:听讲时略显散漫,偶尔走神,课堂表现与他平日表现不符,推测可能因课程兴趣度较低或情绪影响,情绪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