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57节
旋即,徐后满是不可置信地看向苏敬义,声线发颤,语无伦次:“这,都是真的?”
“书信里,都是真的?”
“是真的,娘娘。”苏敬义不忍心与她对视,心中早被巨大的愧疚填满。
“除这几封书信,先帝还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留了道密诏。”
候在一旁的常英也适时捧着宝匣呈递到徐后面前。
苏敬义继续介绍:“这宝匣是在圣上与太子以及数位内阁大臣的见证下,从大殿上方这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来的。”
“内里密诏不仅盖了传国玉玺,还盖了几枚先帝年少时亲手雕刻的私印,这些私印当年就全都陪葬帝陵……”
言外之意,宝匣里的密诏除先帝外不大可能有旁人能伪造。
殿内空气凝结半晌,落针可闻。
见他们如此郑重其事,卫淑妃终于意识到不对劲。
那几封书信和所谓的密诏到底写了什么?她如芒刺背。
徐后立在原地愣怔出神,好一会儿她才颤手展开这封密诏。
密诏同样是先帝亲笔,内容也比那几封书信简洁正式许多,叙述了当年调换两个孩子的来龙去脉。
徐后又是哭又是笑,低笑声在空旷的殿内回荡,莫名有些渗人。
何其讽刺?原来在她遇喜之初,她的丈夫就开始防备她和她的家人,包括她腹中的胎儿……
她沉浸着亲手杀女的痛苦中煎熬度过十数年,结果这么多年来亲生儿子一直就近在咫尺……
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她又倏地看向不远处那对宛如璧人的年轻男女,身子不禁晃了晃。
杨满愿也因她这凄楚的哭声而感到压抑,眸中泪水顺着眼角滚落。
萧琂安慰似的轻捏了下杨满愿的手心,随即才松开了她,径自上前朝徐后的方向走去。
他作揖行礼,动作行云流水,又沉声唤了句“母亲。”
卫淑妃见状眉心紧蹙,琂儿这孩子到底是何意?
她这生母好端端在这儿呢,他竟认徐氏那疯妇为母?
第104章 当年真相?
清晨薄云缓缓流动,不知不觉便将艳阳遮蔽大半,殿内光线也暗了下来。
徐后看着眼前清俊温润的年轻男子出神呆怔,双腿好似灌了铅,魂魄也似游离在躯体之外。
静默半晌,她听见自己哑涩哽咽的声音响起:“那个女婴……当年那个女婴呢?”
“我没掐死她,对吗?”她失神地低喃。
即便此刻已知晓那女婴是她最憎恶的卫氏之女,她仍希望她能存活于世。
常年备受癔症折磨,她甚至已记不清先帝的模样,无数次午夜梦回,她都是因那一道道凄厉的婴儿啼哭声而惊醒……
苏敬义长叹了口气,并招手示意苏青岚上前几步。
“娘娘,当年微臣奉先帝之命抚养皇女,化名青岚,这便是当年的淑妃所生的长乐公主。”
一石惊起千层浪,徐后与卫淑妃皆是错愕。
尤其卫淑妃,她眉头紧蹙,一脸疑惑。
她当年十月怀胎生下的分明是皇长子,是当朝皇太子,这苏敬义在胡诌什么?
苏青岚则是小心翼翼上前几步,神色紧张,双手紧紧攥着衣袖,骨节似乎用力到发白。
她也是这几日才知晓自己的身世,尚有些别扭不适应。
一夕之间从提督府千金变成天家公主,她只觉茫然无措。
徐后缓缓转眸看向苏青岚,看清她的五官长相后,不禁愣怔须臾,旋即低低哂笑起来,清泪盈眶。
顷刻间,她心底陡然升起股难以自抑的悲哀与凄楚。
先帝害得她好苦!他凭什么!
随侍一旁的常英担心她疯病发作会伤人,忙不迭示意几个宫女将她搀扶住。
杨满愿低低叹了口气。
先帝给苏敬义的亲笔书信共有九封,时间跨度长达两年,从字里行间就能窥见许多当年的真相。
在先帝的纵容抬举下,徐家在永顺年间可谓权倾朝野,甚至有“徐半朝”之称。
可当先帝发现朝堂上国丈国舅的话远比他的诏令有用时,先帝慌了。
起初先帝也曾渴盼发妻徐后诞育皇嗣,可意外宠幸卫淑妃后,她们二人同时诊出喜脉,先帝又开始希望徐后怀的是公主。
为保万无一失,他甚至提前让人准备好女婴,一旦徐后诞下皇子就即刻调换。
好巧不巧,徐后与卫淑妃同日生下一子一女,他便命人直接调换了两个孩子。
眼看着小公主日渐长开,眉眼竟与卫淑妃有几分相似,先帝担心事情败露,索性趁徐后发疯掐女儿时宣称公主夭折,并将女儿秘密送往南苑苏家。
最终先帝还是担心发妻日后孤苦无依,留下了证据……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陷入死一般的沉静。
而卫淑妃则对苏敬义方才那番话耿耿于怀。
即便当年那小公主还活着,也不过是个丫头片子,动摇不了太子的储位,她压根儿不在意。
可这苏敬义怎能说成是她所生?
“苏大人是口误了罢?本宫膝下仅有一子,便是太子。长乐公主怎会是本宫所生?”
卫淑妃状似不经意地笑着问,看向苏敬义的目光却带了几分轻蔑。
苏敬义不卑不亢回道:“微臣并非口误,太子殿下是皇后娘娘之子,长乐公主是淑妃娘娘之女,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卫淑妃简直被气笑了,甚至怀疑这苏敬义是不是和徐氏一样得了失心疯。
她把视线转向萧琂,故作委屈无奈,“太子,你快同这苏大人好生说说,他许是记岔了。”
可没等萧琂开口解释,徐后便将手中的先帝密诏塞到卫淑妃手里。
“淑妃你自己看看罢,咱们都被先帝那懦夫戏耍了!”徐后边哭边笑,涕泗横流。
闻言,卫淑妃心底猛地一沉。
她竭力稳住心神,展开密诏一目十行迅速看完,刹那间她遍体生寒。
巨大的荒谬感将她笼罩,她还是不愿相信。
她又抬眼看向苏青岚,可只这一眼,就如盆冰水将她从头浇到脚。
上回在东宫见苏青岚她也没留心细看,如今再瞧,竟是越看越像自己。
“不可能,不可能……”卫淑妃脸色煞白如纸,指骨紧紧攥着密诏,手背青筋根根凸起。
她怎么可能生的是个丫头片子?怎么可能……
若太子并非她所生,那她这么多年来的苦心经营都算什么?
卫淑妃骇吸口气,倏然抬头,目光将在场所有人扫视了遍,最后死死盯住杨满愿。
“杨氏!定是你这个狐媚子!是你这伪造密诏故意挑拨我与太子母子!”
她伸手指着杨满愿,声泪俱下控诉,“定是因我近来频繁宣召明慧入宫,你心有不满,所以你才想设法要除掉我!”
杨满愿怔了下,没想到卫淑妃到这等时候还专门挑她这个软柿子捏。
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的帝王,此刻剑眉骤然蹙起,沉怒厉喝:“密诏是从乾清宫寻到的,卫氏,你是在质疑朕伪造先帝密诏?”
卫淑妃闻言一个激灵,脑中飞速运转想着要如何为自己开脱,可?耳畔只余尖锐的嗡鸣。
萧琂也沉声道:“方才苏提督已提过,密诏是在父皇与儿臣以及内阁大臣见证中取下来的,淑妃娘娘何必将杨尚仪牵扯进来。”
这番话更是让卫淑妃如鲠在喉。
这杨氏到底使了什么狐媚妖术,竟把这对天家父子迷得神魂颠倒,都对她百般维护……
这时,一个小太监低眉顺眼小跑着进来,小心翼翼道:“启禀圣上,锦衣卫指挥使求见。”
闻言,杨满愿眸光微动,急忙朝御座上身穿龙袍的男人眨了眨眼。
目光交汇一刹那,皇帝挑眉,旋即淡声道:“宣他进来。”
小太监得了吩咐赶紧退下,须臾,一袭绯色飞鱼服的锦衣卫指挥使阔步走入殿内。
锦衣卫指挥使作揖行礼,随即抬眸看向立于御座东侧的杨尚仪,欲言又止。
杨满愿则朝他微微颔首。
前些天她曾让皇帝给她拨几个锦衣卫使唤。
确认这些人可信后,她便下令调查当初她在御花园被洒的暖情粉末与致使先帝暴毙的暖情香是否有关联。
这几日已查到不少关键证据。
得到杨尚仪的授意,锦衣卫指挥使趋步上前,双手将密报呈上御案。
翻看完密报,皇帝微微偏眸看向杨满愿,眸中多了几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杨满愿抿了抿唇,也不躲不闪迎上他的目光。
忽然一声闷雷乍响,窗牖外的天际倏地阴沉下来,灰蒙蒙一片。
卫淑妃心跳如擂鼓,一种?不祥的预感从心底涌上来。
第105章 圣上明察?
殿内气氛再度凝结,落针可闻。
“书信里,都是真的?”
“是真的,娘娘。”苏敬义不忍心与她对视,心中早被巨大的愧疚填满。
“除这几封书信,先帝还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留了道密诏。”
候在一旁的常英也适时捧着宝匣呈递到徐后面前。
苏敬义继续介绍:“这宝匣是在圣上与太子以及数位内阁大臣的见证下,从大殿上方这正大光明匾额后取下来的。”
“内里密诏不仅盖了传国玉玺,还盖了几枚先帝年少时亲手雕刻的私印,这些私印当年就全都陪葬帝陵……”
言外之意,宝匣里的密诏除先帝外不大可能有旁人能伪造。
殿内空气凝结半晌,落针可闻。
见他们如此郑重其事,卫淑妃终于意识到不对劲。
那几封书信和所谓的密诏到底写了什么?她如芒刺背。
徐后立在原地愣怔出神,好一会儿她才颤手展开这封密诏。
密诏同样是先帝亲笔,内容也比那几封书信简洁正式许多,叙述了当年调换两个孩子的来龙去脉。
徐后又是哭又是笑,低笑声在空旷的殿内回荡,莫名有些渗人。
何其讽刺?原来在她遇喜之初,她的丈夫就开始防备她和她的家人,包括她腹中的胎儿……
她沉浸着亲手杀女的痛苦中煎熬度过十数年,结果这么多年来亲生儿子一直就近在咫尺……
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她又倏地看向不远处那对宛如璧人的年轻男女,身子不禁晃了晃。
杨满愿也因她这凄楚的哭声而感到压抑,眸中泪水顺着眼角滚落。
萧琂安慰似的轻捏了下杨满愿的手心,随即才松开了她,径自上前朝徐后的方向走去。
他作揖行礼,动作行云流水,又沉声唤了句“母亲。”
卫淑妃见状眉心紧蹙,琂儿这孩子到底是何意?
她这生母好端端在这儿呢,他竟认徐氏那疯妇为母?
第104章 当年真相?
清晨薄云缓缓流动,不知不觉便将艳阳遮蔽大半,殿内光线也暗了下来。
徐后看着眼前清俊温润的年轻男子出神呆怔,双腿好似灌了铅,魂魄也似游离在躯体之外。
静默半晌,她听见自己哑涩哽咽的声音响起:“那个女婴……当年那个女婴呢?”
“我没掐死她,对吗?”她失神地低喃。
即便此刻已知晓那女婴是她最憎恶的卫氏之女,她仍希望她能存活于世。
常年备受癔症折磨,她甚至已记不清先帝的模样,无数次午夜梦回,她都是因那一道道凄厉的婴儿啼哭声而惊醒……
苏敬义长叹了口气,并招手示意苏青岚上前几步。
“娘娘,当年微臣奉先帝之命抚养皇女,化名青岚,这便是当年的淑妃所生的长乐公主。”
一石惊起千层浪,徐后与卫淑妃皆是错愕。
尤其卫淑妃,她眉头紧蹙,一脸疑惑。
她当年十月怀胎生下的分明是皇长子,是当朝皇太子,这苏敬义在胡诌什么?
苏青岚则是小心翼翼上前几步,神色紧张,双手紧紧攥着衣袖,骨节似乎用力到发白。
她也是这几日才知晓自己的身世,尚有些别扭不适应。
一夕之间从提督府千金变成天家公主,她只觉茫然无措。
徐后缓缓转眸看向苏青岚,看清她的五官长相后,不禁愣怔须臾,旋即低低哂笑起来,清泪盈眶。
顷刻间,她心底陡然升起股难以自抑的悲哀与凄楚。
先帝害得她好苦!他凭什么!
随侍一旁的常英担心她疯病发作会伤人,忙不迭示意几个宫女将她搀扶住。
杨满愿低低叹了口气。
先帝给苏敬义的亲笔书信共有九封,时间跨度长达两年,从字里行间就能窥见许多当年的真相。
在先帝的纵容抬举下,徐家在永顺年间可谓权倾朝野,甚至有“徐半朝”之称。
可当先帝发现朝堂上国丈国舅的话远比他的诏令有用时,先帝慌了。
起初先帝也曾渴盼发妻徐后诞育皇嗣,可意外宠幸卫淑妃后,她们二人同时诊出喜脉,先帝又开始希望徐后怀的是公主。
为保万无一失,他甚至提前让人准备好女婴,一旦徐后诞下皇子就即刻调换。
好巧不巧,徐后与卫淑妃同日生下一子一女,他便命人直接调换了两个孩子。
眼看着小公主日渐长开,眉眼竟与卫淑妃有几分相似,先帝担心事情败露,索性趁徐后发疯掐女儿时宣称公主夭折,并将女儿秘密送往南苑苏家。
最终先帝还是担心发妻日后孤苦无依,留下了证据……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陷入死一般的沉静。
而卫淑妃则对苏敬义方才那番话耿耿于怀。
即便当年那小公主还活着,也不过是个丫头片子,动摇不了太子的储位,她压根儿不在意。
可这苏敬义怎能说成是她所生?
“苏大人是口误了罢?本宫膝下仅有一子,便是太子。长乐公主怎会是本宫所生?”
卫淑妃状似不经意地笑着问,看向苏敬义的目光却带了几分轻蔑。
苏敬义不卑不亢回道:“微臣并非口误,太子殿下是皇后娘娘之子,长乐公主是淑妃娘娘之女,这是千真万确的事。”
卫淑妃简直被气笑了,甚至怀疑这苏敬义是不是和徐氏一样得了失心疯。
她把视线转向萧琂,故作委屈无奈,“太子,你快同这苏大人好生说说,他许是记岔了。”
可没等萧琂开口解释,徐后便将手中的先帝密诏塞到卫淑妃手里。
“淑妃你自己看看罢,咱们都被先帝那懦夫戏耍了!”徐后边哭边笑,涕泗横流。
闻言,卫淑妃心底猛地一沉。
她竭力稳住心神,展开密诏一目十行迅速看完,刹那间她遍体生寒。
巨大的荒谬感将她笼罩,她还是不愿相信。
她又抬眼看向苏青岚,可只这一眼,就如盆冰水将她从头浇到脚。
上回在东宫见苏青岚她也没留心细看,如今再瞧,竟是越看越像自己。
“不可能,不可能……”卫淑妃脸色煞白如纸,指骨紧紧攥着密诏,手背青筋根根凸起。
她怎么可能生的是个丫头片子?怎么可能……
若太子并非她所生,那她这么多年来的苦心经营都算什么?
卫淑妃骇吸口气,倏然抬头,目光将在场所有人扫视了遍,最后死死盯住杨满愿。
“杨氏!定是你这个狐媚子!是你这伪造密诏故意挑拨我与太子母子!”
她伸手指着杨满愿,声泪俱下控诉,“定是因我近来频繁宣召明慧入宫,你心有不满,所以你才想设法要除掉我!”
杨满愿怔了下,没想到卫淑妃到这等时候还专门挑她这个软柿子捏。
原本还有些漫不经心的帝王,此刻剑眉骤然蹙起,沉怒厉喝:“密诏是从乾清宫寻到的,卫氏,你是在质疑朕伪造先帝密诏?”
卫淑妃闻言一个激灵,脑中飞速运转想着要如何为自己开脱,可?耳畔只余尖锐的嗡鸣。
萧琂也沉声道:“方才苏提督已提过,密诏是在父皇与儿臣以及内阁大臣见证中取下来的,淑妃娘娘何必将杨尚仪牵扯进来。”
这番话更是让卫淑妃如鲠在喉。
这杨氏到底使了什么狐媚妖术,竟把这对天家父子迷得神魂颠倒,都对她百般维护……
这时,一个小太监低眉顺眼小跑着进来,小心翼翼道:“启禀圣上,锦衣卫指挥使求见。”
闻言,杨满愿眸光微动,急忙朝御座上身穿龙袍的男人眨了眨眼。
目光交汇一刹那,皇帝挑眉,旋即淡声道:“宣他进来。”
小太监得了吩咐赶紧退下,须臾,一袭绯色飞鱼服的锦衣卫指挥使阔步走入殿内。
锦衣卫指挥使作揖行礼,随即抬眸看向立于御座东侧的杨尚仪,欲言又止。
杨满愿则朝他微微颔首。
前些天她曾让皇帝给她拨几个锦衣卫使唤。
确认这些人可信后,她便下令调查当初她在御花园被洒的暖情粉末与致使先帝暴毙的暖情香是否有关联。
这几日已查到不少关键证据。
得到杨尚仪的授意,锦衣卫指挥使趋步上前,双手将密报呈上御案。
翻看完密报,皇帝微微偏眸看向杨满愿,眸中多了几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
杨满愿抿了抿唇,也不躲不闪迎上他的目光。
忽然一声闷雷乍响,窗牖外的天际倏地阴沉下来,灰蒙蒙一片。
卫淑妃心跳如擂鼓,一种?不祥的预感从心底涌上来。
第105章 圣上明察?
殿内气氛再度凝结,落针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