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45节
  一听这话,皇帝眸底顿时翻滚起复杂的寒芒,“愿儿觉得朕是在折腾?”
  “难道不是嘛?”杨满愿撇撇嘴,“陛下动不动就说些让妾身为难的话,若不是妾身……”
  皇帝剑眉拧紧,“若不是什么?”
  杨满愿双颊绯红,极小声说:“若不是喜欢您,现下妾身都不想搭理你了。”
  这话也算是变相回应男人方才关于“喜欢”的问题。
  皇帝闻言微微一怔,心跳骤然加速,眸底尽是不可置信。
  他眼眶微涩,语气竟有些哀求的意味,“愿儿再说一遍,朕没听清。”
  杨满愿愈发面红耳赤。
  她急忙别开眼,嗔怪着说:“既没听清,那就当妾身没说过罢。”
  “这可不行。”男人神情严肃,“朕听到了,愿儿说喜欢朕。”
  他不动声色将她抱紧几分,恨不得将她整个人嵌入他骨血里,久久都不松开。
  殿内静阒无声,博山炉焚着淡雅的沉水香,幽幽不绝如缕。
  半晌,皇帝哑声低喃:“愿儿,朕很欢喜。”
  “朕从来没有这么欢喜过。”
  若他只想要她的身子,他大可以如上回那般将她囚禁起来,藏到萧琂绝不可能找到的地方。
  可他更想要是她的心。
  杨满愿轻轻“嗯”了一声,羞答答把脸埋进他怀里。
  皇帝低头亲吻她的发顶,“愿儿陪朕小憩片刻可好?”
  略顿了下,他又道:“昨夜朕在火器营巡视察看,通宵达旦,至今未曾休息过。”
  杨满愿这才发现他眼底确实有些青黑,不禁心底一软,便点了点头,“好。”
  正好今日内府得午后才送账目过来,眼下才辰时过半,再睡几个时辰也无妨。
  皇帝轻笑,当即将她打横抱起。
  就在她以为男人将有进一步举动时,他却只把脑袋埋进她颈间,很快便沉沉睡了过去。
  原是近来朝中大事频发,皇帝又在南苑、皇宫和西郊火器营之间奔波往来,一连数日未曾有过好眠。
  此时软玉温香在怀,他只觉脑海那根常年紧绷的弦都松缓不少,瞬时陷入深眠。
  杨满愿眨了眨眼,脸颊烧热。
  看来是她误会了。
  *****
  慈宁宫。
  卫淑妃早早便过来请安,这会子正亲自伺候姜太后用早膳,把婆母服侍得妥妥帖帖。
  她昨夜精心挑选一对金镶和田碧玉手镯,打算今日送给儿子的新宠苏青岚。
  光想想待会儿杨氏脸色该有多难看,她便心潮澎湃。
  然而,被姜太后派往东宫的数名小太监却是灰溜溜地回来了。
  他们非但没请到人,连东宫大门都没能进。
  方才驻守在徽音门外的都是帝王亲卫,或多或少知晓些内情,自然不可能放他们入内。
  他们也不解释缘由,但就是严防死守,不让慈宁宫这几个小太监有任何突围闯入东宫的机会。
  这几个小太监虽是专门跑腿的,可都是慈宁宫的人,阖宫上下都对他们礼让三分,还是头一回碰上硬茬。
  这些小太监气急败坏,但也只能无奈折返慈宁宫。
  领头的小太监跪在地上将来龙去脉解释了遍,语气忿忿不平:
  “奴才方才明明白白说了,是太后娘娘要宣杨尚仪与苏姑娘到慈宁宫去,可东宫那些人却眼高于顶,硬是不许奴才们进去……”
  卫淑妃心下微动,忙不迭道:“这会子太子殿下定是在文华殿上早课的,看来,是杨尚仪在故意驳咱们慈宁宫的脸呢……”
  姜太后脸色难看到极点。
  上月她在畅音阁设宴,遍邀京中世家贵女,那杨氏已是当众驳了她的脸面,如今倒好,竟是连她的宣召都置若罔闻。
  不过是个寒门小户女,仗着皇帝与太子对她还有些新鲜感,就敢对她这个皇太后蹬鼻子上脸。
  杨氏她算什么东西,不就是个以色侍人的玩意儿!
  “来人,摆驾东宫。”姜太后倏地起身,胸口剧烈起伏,“哀家倒要看看,杨尚仪敢不敢把哀家拦在东宫外。”
  卫淑妃眼帘微垂,眸中精光闪烁。
  第86章 乖宝贝?
  慈宁宫众人得了吩咐,忙不迭退出去准备太后出行所用的轿辇仪驾。
  另一拨宫人则手捧热水、巾帕等物鱼贯而入,卫淑妃立在软榻边,仔细伺候姜太后膳后洗漱净手。
  卫淑妃温声细语提议:“既然太后娘娘亲往东宫,索性待会儿便给那位苏姑娘定下名分罢?”
  她垂下眼眸,“臣妾担心杨尚仪年纪轻,心性尚不稳,兴许会怠慢那位苏姑娘……”
  这话分明是在暗指杨满愿会拈酸吃醋,不许太子给苏青岚名分。
  姜太后凤眸微挑,打趣道:“还是淑妃细心,哀家都没想到这一层。”
  卫淑妃莞尔浅笑,“是太后娘娘调教得好,娘娘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臣妾也只能小事上费点心思了。”
  这番恭维姜太后很是受用,她笑容满面,眼角纹路都掩藏不住。
  “先帝后妃里还是你最招人疼,不像仁寿宫那个,十几年来也没见她过来给哀家请个安。”
  卫淑妃动作微顿,眸底极快划过一抹阴戾。
  这宫里她最憎恶、最欲除之而后快之人,除杨满愿就是仁寿宫那位徐后。
  当年她一夕得幸怀上先帝唯一的子嗣,偏偏多年不孕的徐氏也同时诊出喜脉。
  一时间,朝野内外皆把目光放在徐后的肚子上,同样身怀龙裔,她始终只能活在徐后的阴影中。
  所幸她肚皮争气,生下皇长子,徐后与她同日生产,只生了个没用的丫头片子。
  再后来,她略施小计让徐后发疯把小公主掐死,才让她与先帝彻底决裂……
  可即便如此,徐氏始终是太子的嫡母。待来日太子继位,徐氏仍与她并尊为太后,甚至礼法地位比她更高一等。
  若是能一石二鸟同时去掉徐氏与杨氏……卫淑妃脸上闪过狰狞之意,目光阴鸷。
  只听姜太后又道:“那苏氏出身也不算低,太子难得有个中意的人,哀家便封她为良娣罢。”
  东宫嫔御中,太子妃以下良娣二人、才人四人,选侍、淑女则不限。
  初封便是仅次于太子妃的良娣,显然姜太后也是有心要拉拢苏青岚。
  随后,她们婆媳俩在宫人太监的拥簇中浩浩荡荡直奔东宫。
  守在东宫徽音门外的仍是方才那批缇骑,见皇太后亲临,他们愣了下,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脚底生风溜入东宫通传,其余缇骑则继续坚守这道横纵各九颗大金钉的朱红宫门。
  姜太后坐在轿辇上,居高临下,冷笑一声:“怎么,连哀家都进不了这东宫的大门?”
  缇骑们面不改色,拱手作揖,“卑职不敢,还请太后娘娘稍等片刻。”
  卫淑妃隐约猜到皇帝在东宫里,否则这些护卫怎会胆大包天连当朝皇太后都敢拦下?
  她正要火上浇油,就听一道温润清冷的声音响起:“妾身参见太后娘娘,参见淑妃娘娘。”
  姜太后与卫淑妃皆是微怔。
  临近晌午,萧琂结束早课,正好碰上这一幕。
  慢条斯理作揖行礼后,他温声问:“不知太后娘娘与淑妃娘娘亲临东宫所为何事?”
  姜太后当即换了副面孔,笑容慈祥,“没什么,听说有个姑娘住进了东宫,哀家正想让杨尚仪领着人到慈宁宫,让哀家也瞧瞧。”
  她低低叹口气,“没承想,哀家派来的人竟连东宫的大门都进不去,杨尚仪竟是连哀家这长辈的面子都不肯给,哀家也只能亲自前来……”
  萧琂方才在文华殿便得知父亲来到东宫,也清楚此事的来龙去脉。
  他面容沉凝,“太后娘娘恕罪,是孙儿吩咐他们严守东宫,与杨尚仪毫无干系。”
  “因东宫临近东华门,近来朝中大事频发,孙儿担心生出动乱才命人加强防守,没想到竟会冒犯太后娘娘,倒是孙儿的罪过。”
  他语调平淡,声音温和,脸上并无任何惶恐之色,似乎也不大在意自己所言是否会触怒姜太后,只是单纯要为杨满愿开脱。
  正值晌午,春日暖阳透过薄云倾洒而下,徽音门前的气氛却陷入冷凝。
  姜太后脸上有些挂不住。
  她本打算用这不敬尊长的罪名惩治杨满愿,眼下却被太子三言两语全化解了,这教她情何以堪。
  卫淑妃虽不满儿子这般护着杨氏,可还是更怕姜太后与他们母子离心,赶紧出来打圈场。
  她讪笑劝道:“太后娘娘,咱们还是先进东宫罢?让太子把那位苏姑娘喊来让咱们瞧瞧。”
  姜太后面色稍稍缓和,这才示意宫人搀扶着她从轿辇下来。
  萧琂又朝那数十名缇骑淡声吩咐:“你们都先退下。”
  “这……”缇骑们面露迟疑。
  他们是帝王亲卫,只听命于圣上,但此刻自然是不能暴露身份的。
  “孤心中有数,你们退下罢。”萧琂下颌线绷紧,温润清俊的眉眼间多了几分肃色。
  缇骑们只能朝宫门两旁散开,但也没敢真的离去。
  一道道紧闭的朱红宫门次第打开,姜太后率先迈入东宫。
  萧琂低声吩咐佟林将苏青岚宣至前殿,又不动声色瞥了眼生母卫淑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