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12节
  可这非但没浇灭他浑身的燥热,反而让那股莫名的烦躁愈演愈烈。
  陡然间,一股无名妒火在他心中熊熊燃烧,难以平息,他猛地捏碎手中茶盏。
  碎瓷扎进掌心,鲜血缓缓渗出,他却恍若未觉,心中只剩一个念头——
  杨氏这女人,留不得了。
  另一边,萧琂轻柔地将少女安置在黄檀木罗汉床上,小心翼翼捧起她的莲足,轻轻褪去绣鞋与长袜,仔细查看伤势。
  这东暖阁耳房本是守夜宫女休憩之所,因皇帝身边从不用宫女,早已闲置多年。
  屋内陈设简洁,却也一应俱全。
  杨满愿从未缠足,双足白皙圆润,透着健康可爱的美感。
  见脚踝只是微微发红,并未肿胀,萧琂松了口气,开始轻柔地揉按起来。
  这般亲密的接触,让杨满愿羞得面红耳赤。
  萧琂揉按的手法娴熟,目光不经意间落在她红润的唇上,喉间瞬间干涸得厉害。
  他手上动作不停,缓缓俯身,在她唇上落下轻轻一吻:“愿愿感觉可好些了?”说着,又用额头蹭了蹭她的眉心。
  他面容俊美无双,双眸清亮,即便此刻做着这般亲昵举动,周身仍透着矜贵优雅的气度,恍若谪仙。
  杨满愿心跳如擂鼓,声音细若蚊蚋:“好,好像好些了……”
  耳房的轩窗狭小,屋内光线昏暗,随着两人呼吸逐渐急促,暧昧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萧琂喉结滚动,故意逗她:“愿愿,你的脸好红。”
  杨满愿心虚地别过头,红着脸辩驳:“才没有呢……”
  萧琂低笑,又在她脸颊落下一吻。
  杨满愿一想到这里是帝王居所,圣上或许就在一墙之隔,又羞又怕,玉白的脸庞愈发红得像要滴血。
  下一秒,萧琂再次吻上她的唇,她轻呼一声,却无力抗拒,只能任他肆意亲吻。
  殊不知,耳房与寝殿之间的墙上,有一处巴掌大小的镂空。
  原本是为方便夜间传唤宫女所设,耳房闲置后,便用一幅大气磅礴的泼墨山水画遮挡起来。
  此刻,皇帝铁青着脸,鬼使神差般走到画前,一动不动地伫立着。
  仿佛被某种力量蛊惑,他屏住呼吸,任由鲜血淋漓的手缓缓掀起画卷。
  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他心神巨震——他一向引以为傲的儿子,正抱着娇艳的少女,深情缱绻地亲吻着。
  不知为何,杨满愿突然背脊发凉,感觉耳房内多了一股阴冷可怖的气息。
  她悄悄睁眼,不安地环顾四周,一个可怕的念头闪过脑海,吓得她浑身紧绷,不敢再四处张望。
  她强撑着推了推萧琂的胸膛,声音含糊:“殿,殿下……咱们快回东宫罢……回东宫……殿下想怎样都行……”
  她眼眶泛红,断断续续地说着。
  萧琂意犹未尽,低声哄道:“愿愿乖,别乱动。别怕,父皇每日用过午膳便会去南书房议事。”
  他虽也知道此处不妥,可怀中佳人这般动情模样,实在让他难以自控。
  墙的另一边,皇帝清晰地听见两人亲吻的细碎声响,凭借极佳的视力,甚至能看清少女睫毛上挂着的泪珠。
  杨满愿始终觉得有一道阴森的目光,死死盯着屋内的一举一动。
  可这里是乾清宫,她不敢深究异常从何而来,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安。
  大婚之前,萧琂以为自己和父亲一样,对女色并无兴趣。
  可自从有了杨满愿,他就像着了魔,再也戒不掉这份眷恋。
  少女隐忍的娇吟声,似有若无地传入皇帝耳中,勾得他心绪翻涌。
  墨眸微眯,他满心懊悔——若当初坚持彻查,何至于落得如今这般尴尬又难堪的境地?
  临行之际,杨满愿突然瞥见耳房斜对角上方的空缺处。
  与那道目光相撞的瞬间,她眼前一黑,直接晕了过去……
  第23章 气性越来越大?
  漫天迷雾中,杨满愿被恐惧攥紧心脏,一群太监举着白绫将她团团围住,白绫如毒蛇般缠住脖颈,勒得她几乎窒息。
  为首太监尖着嗓子冷笑:"杨氏,你秽乱宫闱,有辱皇家体面!这是圣上的旨意,我们特来送你上路!"
  剧痛如潮水般涌来,她的意识渐渐模糊。
  下一秒,她竟化作一条搁浅的鱼,在滚烫的沙滩上疯狂挣扎,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撕心裂肺的疼痛,却怎么也够不到救命的水源......
  "愿愿别怕,孤在这里。" 一道熟悉的声音穿透迷雾。
  杨满愿猛地睁开眼,大口大口喘气,正好对上萧琂关切的目光。
  他正用湿帕子轻轻擦拭她额头的冷汗,见她醒来,不由关切地问:"愿愿,你可有哪里不适?"
  杨满愿下意识望向窗外,夕阳的余晖仍挂在天边:"妾身昏睡了多久?"
  她似乎做了无数场梦,怎么天色还未变?
  萧琂神色凝重:"从昨日申时到现在,你已经浑身一天一夜了。"
  一天一夜?杨满愿微怔。
  随即,她又想起在乾清宫耳房的种种,那双如鹰隼般锐利的眼睛仿佛又出现在眼前,她脸色倏地煞白。
  那究竟是她昏迷前的幻觉,还是确有其事?
  若真是皇帝在暗中窥视,他又为何要这么做?想到此处,杨满愿不禁毛骨悚然。
  见她脸色阵青阵白,萧琂满是自责:"是孤不好,明知你扭伤了脚,还......"
  回想起昨日在耳房的冲动,那几乎是他此生最离经叛道的行为,如今想来仍心有余悸。
  或许父亲说得对,连情欲都无法克制的人,如何肩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
  他倒了盏茶,小心翼翼地喂到她唇边。杨满愿实在口渴,索性接过茶壶便仰头猛灌。
  "慢些,别呛着。" 他话音未落,杨满愿就真呛了下,咳得惊天动地,整张脸都涨红了。
  萧琂瞳仁微震,连忙轻拍她的后背帮她顺顺气儿。
  "萧子安!你个乌鸦嘴!" 杨满愿气呼呼地瞪着他,完全忘了尊卑。
  那双湿漉漉的眼睛,微蹙的鼻尖,与其说是生气,倒更像在撒娇,可爱至极。
  萧琂的心突然漏跳一拍。
  皇帝对他的管教颇为严苛,自记事起他身边就从无婢女侍奉,他也不大清楚该如何与女子相处。
  与杨满愿独处一室时,他其实远没有表现出来的那般镇定自若。
  用过晚膳,萧琂突然提起:"昨日魏国公世子向孤禀报,称他妹妹徐氏是你的手帕交,想入宫陪你解闷,你可要宣召?"
  闻言,杨满愿呼吸微滞
  她分明已直截了当拒绝了魏国公府,他们怎么还不死心?
  她忍不住小声嘟囔:"妾身与徐姑娘没什么交情。若殿下想见她,自己宣召便是。"
  话一出口就后悔了,生怕惹恼了太子。
  萧琂挑眉,没想到昏睡一觉醒来,她气性倒是越来越大了。
  次日早朝,一封涿州蝗灾的急报打破平静。
  正当群臣争相请命时,皇帝慢条斯理开口:"太子也该出去历练历练了,涿州离京师不远,就由太子前去赈灾吧。"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本朝从未有过太子亲自赈灾的先例。
  第24章 太子真会疼人?
  太和殿内的气氛顿时陷入凝滞。
  每日举行朝会的太和殿,正是传说中的金銮殿,也是皇宫内最大且规格最高的殿宇。
  大殿内外饰以成千上万金龙纹,蟠龙金柱、龙门宝匣、金砖墁地,金碧辉煌,庄严而肃穆。
  皇太子并未年满二十弱冠,亦尚未正式入朝,皇帝却要派其出京赈灾,在场文武百官皆噤若寒蝉。
  许多自称“太子党”的大臣认定了皇帝居心叵测,图谋不轨。
  君王正值盛年而储君长成,太子殿下又如此得人心,美名远扬,只怕是碍了圣上的眼啊。
  从皇帝择定个寒门小户女为东宫女主,朝野内外便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若非太子适时出面澄清,称杨氏是他亲自所选,都有迂腐守旧的大臣欲要血溅太和殿,以死进谏。
  “微臣以为不妥,涿州蝗灾肆虐,储君乃国本所在,怎能令太子殿下纡尊降贵前往赈灾呢?”忽然一人慷慨激昂道。
  皇帝面不改色,“太子久居深宫,从未切身体察民情,如今年至十七,正应多朝外历练。”
  “朕与太子年岁相当之时,已能御驾亲征击退斡剌。”
  这平静的三言两语间,隐含着不容人置疑的帝王威严,带着千钧力道,迫得人说不出话来。
  昔日皇帝临危受命承继大统时也不过十六,正因他亲自领兵抗击直逼京师的斡剌大军,避免国都南迁,才彻底稳坐帝位。
  仍有大臣提出异议,皇帝置若罔闻。
  兄长永顺帝荒诞无稽的死法长年累月横亘在他的心头。
  太子自近来隐隐有沉湎女色的倾向,若再不加以干预,继续放之任之,恐怕又要重蹈覆辙。
  另一头,文华殿的早课刚结束,太子便得知自己即将出京赈灾的消息。
  他微怔一瞬,却也并无抗拒之意。
  “舒庆,命人去与给王编撰传个话,不必前来讲读午课,孤得去一趟南书房与父皇商议赈灾之事。”萧琂缓声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