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修不成 第124节
“三娘子……”
李三娘子一脸嘲讽:“你不会想让我说这种话吧?”
“啊?”
她掩唇笑了一声:“从前我属意江家大哥哥,若是他在,不用一两银钱没有,单是他这个人,我也是愿意嫁的,不过你嘛……”
江更耘整颗心被冻住,待清李三娘子眼中讥讽,又急得冒汗,整张青紫的肥脸瞧着难以言喻。
他握紧拳头道:“你说的江家大哥哥是哪个?”
李家娘子笑着和沈幼漓对视了一眼,“还能是哪个,自然是大理寺少卿江更雨。”
江更耘的火气蹭一下起来了,江更雨再好,那也是个女人,跟他一个男丁怎么比?
女人这种东西,怎么都是这样有眼无珠,不识好歹!
他撞上大运,头一个念头就是去李家提亲,想给三娘子好日子,为什么她这么不识好歹,还有江更耘,有什么过不去,为什么非找不痛快,要如此设计他,让他遭人嘲笑!
他被取笑,丢的不是江家脸面吗?
“你喜欢她?她可是——”
江更耘想说她是贪污犯,偏偏本人又站在这里,他不敢说,自己往后还得指望她,而且细论起来,那事错的还是自己。
“她可是女人!”
“大娘子就算是女人,非要选我也会选她。”
沈幼漓被说得有些羞涩,她本是请三娘子戏弄江更耘一番,没想到她如此敞亮,特意出来一起骂,骂得也是真痛快。
而江更耘已经要被气疯了:“我是顶天立地的男子,看得上你是你的福气,你竟然喜欢一个女的,是你脑子有虫,就是当一个贫苦百姓,你这种女人我也断不会要!”
不错,是他看不起他,就算自己满身脏污,家徒四壁,那也是他江更耘看不上李三娘!
“那就祝江郎君早日自力更生啦,从前总让人当猪养,往后可得小心,别被当猪宰了。”
“你——”
沈幼漓打起了圆场:“莫吵,莫吵,怪我拉下脸去说媒,才让你们吵成这样,如今散了也好。”
“这不是你的错,有这样一个弟弟,谁也没办法。”
江更耘实在忍不住了。
他已经痛得忍不住,想站站不起来,旁边两人看过来,没有一个要来扶他的意思,在她们视线之下,江更耘咬牙,扶着墓碑艰难站起来,浑身像有针在扎。
江更耘转身对着,阴沉地警告:“我告诉你们这两个蠢货,没资格在这里议论男人!”
二人看着他沉默了一阵,又继续说自己的。
“李娘子,你也瞧见了,这就是我江家儿郎,就算给个三公他做,那也会带累全家,这么亲事就算了?”
李三娘子轻笑:“罢了,我昨夜也只是说笑而已,长成这年猪一般的模样,莫说只是个署令,就是皇帝,我也是不愿意嫁的。”
“你给我住口,还没过门呢,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我来日一定要去你爹面前问一问!”江更耘出离了愤怒。
他不能被两个女人欺负到这个份上!
李三娘子面色一白:“你说什么?”
现在知道害怕了?江更耘叉着腰正待说话,她扑哧一笑:“凭你?”
“凭我怎么,女子妄议自己婚事,我如何说不得!”
“谁都说得我,你一个马上要大狱的人,可说不上半句话。”
“你什么意思?”
江更耘突然有不好的预感,看向沈幼漓,她正笑吟吟看着自己。
“我们如今都知道了,江家哥哥当年就是被你给害了。”李娘子冷冷地说。
“你胡说!”江更耘更慌。
“巷子里都是知道的,我们没有本事为江家哥哥说话,现在真相大白,原来就为你这么一头不知廉耻的肥猪,才害了这么好一个人!”
当年她才十一岁,目送着江家哥哥被铐上枷锁带走,心里为他难过,却什么都做不了,现在终于能狠狠出一口恶气,又怎么会客气。
李家娘子从始至终没有看上江更耘,不过是沈幼漓亲自登门,说服她跟自己演一出戏罢了。
恰好李家娘子也早厌恶江更耘这个蛀虫一样糜烂,还肖想自己的恶心玩意儿,能出手解决掉这个麻烦,何乐而不为。
从头到尾都是她们在戏弄他罢了。
沈幼漓好心告诉江更耘:“李家娘子要嫁的是今年高中进士的舒家郎君,才华横溢,一表人才,好弟弟,就算姐姐再费心帮你张罗,癞宝终究攀不上天鹅,你要自己看明白才好。”
李娘子低头抿着唇笑,偶尔戏弄厌恶之人,心情真是不错。
江更耘肥脸都憋紫了。
“你们今天是故意戏弄我!我的腿,我全身尿味……是不是你故意设局,让我在她面前丢脸?”
江更耘气得哆嗦,话都讲不顺。
“是啊,“沈幼漓点头,“他们打你是本分,我给银子是托他们把你浇醒,别做美梦,奈何你不解其意。”
她宁愿把银子给外人教训他!
江更耘气得要跟沈幼漓拼命,她只是牵着三娘子退后一步,冷眼看断腿的胖子扑在地上。
两个鹤使上前按住他。
没人把江更耘的愤怒当回事,李三娘子牵起沈幼漓的手,道:“今日话都说清楚,那江家……姐姐,来日有空定要来寻我玩,我先走了。”
“我送你。”
沈幼漓好生送了李家娘子离开,二人隔着遥遥还在挥手,目送李娘子登上马车,她才转身看向江更耘。
江更耘不顾一切对着沈幼漓发火:“你疯了,江家就我一个男丁,要是我娶不上媳妇,你知不知道你是多大罪过?”
“还有我官职,你还我官职,你个不要脸的□□。”
今日根本不是祭拜,就是一出鸿门宴。
沈幼漓一脸冷漠:“除去你的官职,还难解我心头之恨。”
“你想做什么,杀了我吗?”
“不错,如今江少卿算是洗雪沉冤了,你也该早日伏法,到阴曹地府报到去。”
她怎么敢这么跟自己说话,这样的女人简直不配活着!
“江家只剩我一个了,你攀上凤军容,难道庇护不住我?为什么还要我死?”
“为何要庇护,你是罪魁祸首,当然要投案。”
江更耘怕得胆子都破了,鹤使压着他的肩膀,他的膝盖深深戳进泥里,抬不起来。
“当然,你是我弟弟,我怎么忍心看你下大狱。”
未等他松口气,沈幼漓笑道:“所以我特意跟军容请了格外优容,让你在此处就斩的,正好让阿娘看着你上路,不必奔波。”
死期来得太猝不及防,江更耘一时反应不过来,疯狂挣扎。
“不要,我不能死!阿姐你只是吓唬我,今天这教训我吃下了,我知错,以后绝对事事以你为先,荣华富贵也不去想了,我一定老老实实地,阿姐,你饶了吧。”
她摇头:“是国法不饶你。”
“江家只剩我了,你也得护住我,你知道害死我是多大罪过吗?祖宗在天之灵一定会劈了你!”
他被江母日日灌输,觉得自己就是家中的皇帝,江家女人都该为他奉献一切。
香火是不能断的,他是香火,是香火!女人要组成城墙围着他,护着他,只有他能延续江家的血脉!
江更耘疯狂扭动,丑态百出。
“我是送你和最疼爱你的母亲见面,不在世上丢人,江家祖宗会感激我,母亲肯定也是盼你早日和她团聚。”
沈幼漓看向墓碑,轻声道:“母亲,我将你亲儿子送去和你见面,你定然很高兴吧。”
“不要,我不要下去——”
鹤使下刀,江更耘血喷溅在坟墓之上,染红了“江余氏”三个字。
之后就是掘坑,尸首埋在了江母身边。
沈幼漓安静站了许久,一场戏演完,人送走了,她的情绪又沉寂下来。
“可解气了?”
沈幼漓看向出现在身后的凤还恩,牵唇点了点头。
“走吧,这里路滑。”
凤还恩又朝她伸手,她扶着他往外走,这一次他没松开手,沈幼漓也不在意,只是往前走。
釉儿从马车帘里探出脑袋来,想喊“阿娘”,就看到两人牵在一起的手,轻轻捂住了嘴巴,又缩了回去。
—
之后,凤还恩特意把八年前贪污修河款翻案之事做成告示,贴满万春县的大街小巷。
可惜记得这件事的人已经很少,很多人甚至不能把名字和事情对上。
只有几个在乎的亲人因洪水死去的百姓才记得这件事,记得他们聚集在大理寺门口,群情激愤呼吁将那年轻的官员凌迟的事。
可他们对一个陌生官员“枉死”并没有什么可惜或愧疚,只在知道真凶伏法之后松了一口气。
沈幼漓看着和往日一样平静的县城,没有什么百姓痛哭流涕,后悔冤枉了好官的场面。
她没有什么失望或愤怒。
百姓不在乎这么多,将近十年的时间,足够把一切都淡忘了。
从头到尾,在乎真相的只有她一个。
其实冤枉她的不是他们,害死他们亲人的也不是她,他们只是陌生人而已。
只是,原来再深的伤痕在时间里也会变淡,人是能把日子一日一日过下去的。
那她还怕什么呢。
—
夏去秋来,不知不觉天下已经走了一个春秋有余。
李三娘子一脸嘲讽:“你不会想让我说这种话吧?”
“啊?”
她掩唇笑了一声:“从前我属意江家大哥哥,若是他在,不用一两银钱没有,单是他这个人,我也是愿意嫁的,不过你嘛……”
江更耘整颗心被冻住,待清李三娘子眼中讥讽,又急得冒汗,整张青紫的肥脸瞧着难以言喻。
他握紧拳头道:“你说的江家大哥哥是哪个?”
李家娘子笑着和沈幼漓对视了一眼,“还能是哪个,自然是大理寺少卿江更雨。”
江更耘的火气蹭一下起来了,江更雨再好,那也是个女人,跟他一个男丁怎么比?
女人这种东西,怎么都是这样有眼无珠,不识好歹!
他撞上大运,头一个念头就是去李家提亲,想给三娘子好日子,为什么她这么不识好歹,还有江更耘,有什么过不去,为什么非找不痛快,要如此设计他,让他遭人嘲笑!
他被取笑,丢的不是江家脸面吗?
“你喜欢她?她可是——”
江更耘想说她是贪污犯,偏偏本人又站在这里,他不敢说,自己往后还得指望她,而且细论起来,那事错的还是自己。
“她可是女人!”
“大娘子就算是女人,非要选我也会选她。”
沈幼漓被说得有些羞涩,她本是请三娘子戏弄江更耘一番,没想到她如此敞亮,特意出来一起骂,骂得也是真痛快。
而江更耘已经要被气疯了:“我是顶天立地的男子,看得上你是你的福气,你竟然喜欢一个女的,是你脑子有虫,就是当一个贫苦百姓,你这种女人我也断不会要!”
不错,是他看不起他,就算自己满身脏污,家徒四壁,那也是他江更耘看不上李三娘!
“那就祝江郎君早日自力更生啦,从前总让人当猪养,往后可得小心,别被当猪宰了。”
“你——”
沈幼漓打起了圆场:“莫吵,莫吵,怪我拉下脸去说媒,才让你们吵成这样,如今散了也好。”
“这不是你的错,有这样一个弟弟,谁也没办法。”
江更耘实在忍不住了。
他已经痛得忍不住,想站站不起来,旁边两人看过来,没有一个要来扶他的意思,在她们视线之下,江更耘咬牙,扶着墓碑艰难站起来,浑身像有针在扎。
江更耘转身对着,阴沉地警告:“我告诉你们这两个蠢货,没资格在这里议论男人!”
二人看着他沉默了一阵,又继续说自己的。
“李娘子,你也瞧见了,这就是我江家儿郎,就算给个三公他做,那也会带累全家,这么亲事就算了?”
李三娘子轻笑:“罢了,我昨夜也只是说笑而已,长成这年猪一般的模样,莫说只是个署令,就是皇帝,我也是不愿意嫁的。”
“你给我住口,还没过门呢,你怎么敢说这样的话,我来日一定要去你爹面前问一问!”江更耘出离了愤怒。
他不能被两个女人欺负到这个份上!
李三娘子面色一白:“你说什么?”
现在知道害怕了?江更耘叉着腰正待说话,她扑哧一笑:“凭你?”
“凭我怎么,女子妄议自己婚事,我如何说不得!”
“谁都说得我,你一个马上要大狱的人,可说不上半句话。”
“你什么意思?”
江更耘突然有不好的预感,看向沈幼漓,她正笑吟吟看着自己。
“我们如今都知道了,江家哥哥当年就是被你给害了。”李娘子冷冷地说。
“你胡说!”江更耘更慌。
“巷子里都是知道的,我们没有本事为江家哥哥说话,现在真相大白,原来就为你这么一头不知廉耻的肥猪,才害了这么好一个人!”
当年她才十一岁,目送着江家哥哥被铐上枷锁带走,心里为他难过,却什么都做不了,现在终于能狠狠出一口恶气,又怎么会客气。
李家娘子从始至终没有看上江更耘,不过是沈幼漓亲自登门,说服她跟自己演一出戏罢了。
恰好李家娘子也早厌恶江更耘这个蛀虫一样糜烂,还肖想自己的恶心玩意儿,能出手解决掉这个麻烦,何乐而不为。
从头到尾都是她们在戏弄他罢了。
沈幼漓好心告诉江更耘:“李家娘子要嫁的是今年高中进士的舒家郎君,才华横溢,一表人才,好弟弟,就算姐姐再费心帮你张罗,癞宝终究攀不上天鹅,你要自己看明白才好。”
李娘子低头抿着唇笑,偶尔戏弄厌恶之人,心情真是不错。
江更耘肥脸都憋紫了。
“你们今天是故意戏弄我!我的腿,我全身尿味……是不是你故意设局,让我在她面前丢脸?”
江更耘气得哆嗦,话都讲不顺。
“是啊,“沈幼漓点头,“他们打你是本分,我给银子是托他们把你浇醒,别做美梦,奈何你不解其意。”
她宁愿把银子给外人教训他!
江更耘气得要跟沈幼漓拼命,她只是牵着三娘子退后一步,冷眼看断腿的胖子扑在地上。
两个鹤使上前按住他。
没人把江更耘的愤怒当回事,李三娘子牵起沈幼漓的手,道:“今日话都说清楚,那江家……姐姐,来日有空定要来寻我玩,我先走了。”
“我送你。”
沈幼漓好生送了李家娘子离开,二人隔着遥遥还在挥手,目送李娘子登上马车,她才转身看向江更耘。
江更耘不顾一切对着沈幼漓发火:“你疯了,江家就我一个男丁,要是我娶不上媳妇,你知不知道你是多大罪过?”
“还有我官职,你还我官职,你个不要脸的□□。”
今日根本不是祭拜,就是一出鸿门宴。
沈幼漓一脸冷漠:“除去你的官职,还难解我心头之恨。”
“你想做什么,杀了我吗?”
“不错,如今江少卿算是洗雪沉冤了,你也该早日伏法,到阴曹地府报到去。”
她怎么敢这么跟自己说话,这样的女人简直不配活着!
“江家只剩我一个了,你攀上凤军容,难道庇护不住我?为什么还要我死?”
“为何要庇护,你是罪魁祸首,当然要投案。”
江更耘怕得胆子都破了,鹤使压着他的肩膀,他的膝盖深深戳进泥里,抬不起来。
“当然,你是我弟弟,我怎么忍心看你下大狱。”
未等他松口气,沈幼漓笑道:“所以我特意跟军容请了格外优容,让你在此处就斩的,正好让阿娘看着你上路,不必奔波。”
死期来得太猝不及防,江更耘一时反应不过来,疯狂挣扎。
“不要,我不能死!阿姐你只是吓唬我,今天这教训我吃下了,我知错,以后绝对事事以你为先,荣华富贵也不去想了,我一定老老实实地,阿姐,你饶了吧。”
她摇头:“是国法不饶你。”
“江家只剩我了,你也得护住我,你知道害死我是多大罪过吗?祖宗在天之灵一定会劈了你!”
他被江母日日灌输,觉得自己就是家中的皇帝,江家女人都该为他奉献一切。
香火是不能断的,他是香火,是香火!女人要组成城墙围着他,护着他,只有他能延续江家的血脉!
江更耘疯狂扭动,丑态百出。
“我是送你和最疼爱你的母亲见面,不在世上丢人,江家祖宗会感激我,母亲肯定也是盼你早日和她团聚。”
沈幼漓看向墓碑,轻声道:“母亲,我将你亲儿子送去和你见面,你定然很高兴吧。”
“不要,我不要下去——”
鹤使下刀,江更耘血喷溅在坟墓之上,染红了“江余氏”三个字。
之后就是掘坑,尸首埋在了江母身边。
沈幼漓安静站了许久,一场戏演完,人送走了,她的情绪又沉寂下来。
“可解气了?”
沈幼漓看向出现在身后的凤还恩,牵唇点了点头。
“走吧,这里路滑。”
凤还恩又朝她伸手,她扶着他往外走,这一次他没松开手,沈幼漓也不在意,只是往前走。
釉儿从马车帘里探出脑袋来,想喊“阿娘”,就看到两人牵在一起的手,轻轻捂住了嘴巴,又缩了回去。
—
之后,凤还恩特意把八年前贪污修河款翻案之事做成告示,贴满万春县的大街小巷。
可惜记得这件事的人已经很少,很多人甚至不能把名字和事情对上。
只有几个在乎的亲人因洪水死去的百姓才记得这件事,记得他们聚集在大理寺门口,群情激愤呼吁将那年轻的官员凌迟的事。
可他们对一个陌生官员“枉死”并没有什么可惜或愧疚,只在知道真凶伏法之后松了一口气。
沈幼漓看着和往日一样平静的县城,没有什么百姓痛哭流涕,后悔冤枉了好官的场面。
她没有什么失望或愤怒。
百姓不在乎这么多,将近十年的时间,足够把一切都淡忘了。
从头到尾,在乎真相的只有她一个。
其实冤枉她的不是他们,害死他们亲人的也不是她,他们只是陌生人而已。
只是,原来再深的伤痕在时间里也会变淡,人是能把日子一日一日过下去的。
那她还怕什么呢。
—
夏去秋来,不知不觉天下已经走了一个春秋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