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修不成 第26节
县主又推过一张纸,紧紧盯着洛明瑢。
纵然知道他当真对自己无意,那又如何,只是一个山寺和尚而已,强抢过来。
她是县主,想要什么人,底下人就该乖乖自己送上来,若不然就抢,总不可能让她委屈自己假装大度。
是洛家给脸不要脸!
未等县主起强逼之意,周氏先过来了:“明瑢,你说这些话为时过早。”
洛明瑢起身:“大夫人。”
“能得县主抬爱,是洛家几世修来的福分,明瑢,你从心而为就是,佛祖必不会怪罪你。”
周氏咬定了洛明瑢就是钟情县主。
洛明瑢再次强调:“贫僧——”
“你要是反口一句,我就吊死在这儿,你的妻儿也会出事,再厉害,你能护得住几个人?”
洛明瑢听着,目光渐寒。
周氏在洛明瑢耳边说完,又坐在县主下首,“县主也不须气恼幼漓之事,老身以性命担保,她绝无勾搭明瑢之意。”
县主心中还存着两情相悦的奢望,自然盼着周氏再说下去。
侍女冷笑一声:“那方才难道又是我们看错了不成?禅师可不止举止亲密,更对那妇人百般回护,又是听错又是看错,话都让你们说完了,牵着郑王府的鼻子走呢。”
周氏给县主擦着眼泪,解释道:“明瑢不过是怜贫惜弱,担心县主娘娘误会,这乌泱泱带刀的护卫轻易就能吓破一个没见识的村妇的胆子,他才执意护着幼漓母子离去,方才县主娘娘也听到了,明瑢确实对那寡妇无意。”
县主总算得了稍许安慰,侍女紧追不放:“禅师无意,难道那寡妇就没有心思?”
是啊,她又看向沈幼漓。
春苜说得没错,这人三番四次在眼前出现,绝不是巧合。
“老身当她是半个女儿,她已经在这儿住了四年,明瑢四年来未曾归家,幼漓除了上一次讲经会也未独自去过禅月寺,更未打听过我儿一字半句,若存心勾引,怎会是如此光景呢?”
“幼漓,你来说,你对明瑢可有意?”
沈幼漓起身施礼,道:“妾身不敢肖想禅师,妾身命苦失夫,娘家更是无人,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幸得洛家援手,已是千恩万谢,怎敢存别的心思,又如何配得上,方才确实是丕儿乱走才遇见的……”
“那你从前不去,为何这次偏偏去了呢?”
周氏脑子转得很快,接过话茬:“这话让她一个寡妇说,她一定是不好意思的,实则是老身瞧她总要有个依靠,不能一辈子住在洛家,便给她找了个殷实人家,趁着讲经会约在禅月寺让他们相看,当日她来时讲经会都要结束了,就是这时候正和人相看呢,县主你想想,若她真对明瑢有意,怎么会姗姗来迟?”
侍女替县主问:“你是说,你去禅月寺名为礼佛,实则与人相看?”
县主看向沈幼漓,要她一个答复。
“此事,当真?”
这一句是洛明瑢问的。
第20章
“此事,当真?”
这话是洛明瑢问的,佛珠在他手上绕了两圈,指骨凸起如山。
他目光让沈幼漓感到一丝熟悉,像是她吃下见喜丹,逼他救她时差不多。
几个人齐齐看着沈幼漓,等她答复。
沈幼漓知道,此刻要彻底撇清她和洛明瑢的关系,才能保自己和孩子们平安。
“是,妾身确实在与人相看。”
她低头揉着袖角,神情里藏着些欣喜,低头时面颊上能看到一丝红晕。
见她上道,周氏放心了,替她把事坐实:“就是咱们后巷一处姓廖的人家,是洛家商队一个小管事,走南闯北的,正需一位续弦照顾家里,县主尽可派人去问。”
她方才去张罗宴席时就已经派人打点好。
县主摆摆手,总算满意了些。
【相看得如何】
这张纸是给沈幼漓看的。
“妾身这身份,还有什么挑拣的资格,廖管事很好,办事妥帖,得大夫人信重,出来相看还想着给我的孩子们带吃食,妾身嫁过去,也算是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不必苦苦支撑了。”
知冷知热……
洛明瑢喉结几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
沈幼漓含羞带怯的模样若珍珠着粉,娇美不可方物,教人看不出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娘,县主瞧着心堵,可一想这人要配个小管事,勉强好受了些。
夫家死了,娘家无人,这种刑克六亲的命数,将来怕是还得出事。
县主撩眼看向春苜。
春苜心领神会,说道:“那沈娘子来日和廖管事成亲,一定要给郑王府也送一张帖子啊,咱们县主一定会给你们备一份贺礼。”
谁都能听出话中的羞辱,沈幼漓还笑嘻嘻地说:“妾身什么身份,帖子怎么敢往郑王府送,左右八字还没一撇,得听那边的意思,今日得县主一声道贺,已是福分。”
县主听完犹不满足,她走到沈幼漓面前。
在她看不见的背后,洛明瑢正起身要追上来。
周氏把他按下:“别觉得你冲过去就能护住她,她能护自己,别去再添麻烦,知不知道?”
洛明瑢看来,那双眼睛褪去修行者的慈悲,像一把出鞘的刀,寒光凛冽,割得人生疼。
对,就是这个眼神。
十六年前贵妃死的时候也出现过。
金钗委地,九岁的洛明瑢当时就是这个眼神,比现在要更外露些。
“你幼时说的那句话果然不错,俗世皆苦,不如空门清净,可人一生下来,得不得清净都是注定了的,别人可以,你就不行。”
“坐下,你救不了贵妃,今朝也别害了沈氏。”
洛明瑢慢慢坐下,视线看向远处的沈幼漓,眼底波涛重又静成一汪寒玉,只是蒙上灰翳,显得黯淡无光。
县主低头写字,对身后发生之事毫无所觉。
【那你觉得本县主与妙觉禅师可般配】
对着眼前的纸,沈幼漓还是笑,笑意里没有一丝裂痕。
“妾身觉得县主和妙觉禅师是上天注定的良缘,救命之恩历来就是以身相许,县主委身下嫁,若写进话本里,一定千载传颂,是不落于相如文君、山伯英台之下的佳话。”
算是会说点话,县主满意地点点头,扬起了手。
春苜道:“好了,你走吧,往后县主不想再见着你。”
“是。”
瑞昭县主终于打发沈幼漓离开,洛明香也松了一口气。
沈幼漓绕过一众黄花梨桌椅,往九曲桥走去。
方才她答话时,余光始终能看到县主背后的洛明瑢,看到他站起来,不过与周氏说了几句话又坐下了。
始终,他都没有出声,直到她走时,似机关偶人,眼珠子不见动,只是脖子随着她离开转动。
沈幼漓说不上失望。
于情,洛明瑢和她不再有瓜葛;于理,他若开口更会给自己惹麻烦,洛明瑢本就该安静坐那儿。
可人是莫名其妙的东西,偶尔会期盼一下,有时候不必一个人把什么都扛下。
但人活于世,本就不该对谁抱有期盼。
目送沈幼漓消失在珠帘后,县主轻拍了一下手掌,总算是被哄好了些。
可转头一看,洛明瑢的位置也空了。
他不知何时离开了水榭,没有留下一句话。
还是周氏找补:“县主,方才明瑢同老身说,要先去佛前告罪。”
春苜:“为何要告罪?”
“自是为将来还俗一事,此事要早早准备,禀告寺院,此间要在佛前诵经三日,而后斋戒沐浴,脱去袈裟方可,想要早日同县主名正言顺在一起,是要着急些的。”
还是春苜问出县主的疑虑:“禅师当真要还俗了?”
“县主想要的人,洛家自然奉上,何况明瑢本就是碍于门第才说那些无情的话,若县主不在乎,他自是欣喜。”
县主看向洛明香。
她赶紧点点头。
今遭洛明香真是吓破了胆,要将来真得个县主弟媳,还不知道有多少心惊胆战的日子呢,她真有点后悔了。
县主看向郁郁荷塘,轻叹了一口气。
不须急,不须急。
虽然仍遗憾不能从禅师口中听些甜言蜜语,但来日方长,她什么都会得到的。
—
“你同沈幼漓可有夫妻情分?”
待送走了瑞昭县主,周氏来到佛堂。
洛明瑢睁开眼,仍在想着方才的事,离开水榭时他就跟在沈娘子身后,她走在前面,一次未曾回头。
这话似拨开迷雾,让洛明瑢思绪回笼,看清眼前周氏的脸。
“众生如河流草木,无有贵贱;唯以业力,分善恶趣,瑞昭县主恃强凌弱,轻视人命,贫僧不齿。”
听到他否认,周氏就放下心来。
“世道就是这样,高低贵贱,分得比男人女人更清楚,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你甘于卑贱,就要忍受事事都无能为力,恰如十六年前贵妃被逼自缢,就是先皇曾经那样一位雄主,也有救不了的时候。”
十六年前雍都失陷,禁军护送先皇北逃,半途官兵哗乱,逼先皇诛杀贵妃。
彼时年仅九岁的洛明瑢目睹生母站在绳索之下,被禁军和地方军围着,孤立无援,他想冲上去解救,却被宫女周筎死死捂住嘴,发不出一点声音。
纵然知道他当真对自己无意,那又如何,只是一个山寺和尚而已,强抢过来。
她是县主,想要什么人,底下人就该乖乖自己送上来,若不然就抢,总不可能让她委屈自己假装大度。
是洛家给脸不要脸!
未等县主起强逼之意,周氏先过来了:“明瑢,你说这些话为时过早。”
洛明瑢起身:“大夫人。”
“能得县主抬爱,是洛家几世修来的福分,明瑢,你从心而为就是,佛祖必不会怪罪你。”
周氏咬定了洛明瑢就是钟情县主。
洛明瑢再次强调:“贫僧——”
“你要是反口一句,我就吊死在这儿,你的妻儿也会出事,再厉害,你能护得住几个人?”
洛明瑢听着,目光渐寒。
周氏在洛明瑢耳边说完,又坐在县主下首,“县主也不须气恼幼漓之事,老身以性命担保,她绝无勾搭明瑢之意。”
县主心中还存着两情相悦的奢望,自然盼着周氏再说下去。
侍女冷笑一声:“那方才难道又是我们看错了不成?禅师可不止举止亲密,更对那妇人百般回护,又是听错又是看错,话都让你们说完了,牵着郑王府的鼻子走呢。”
周氏给县主擦着眼泪,解释道:“明瑢不过是怜贫惜弱,担心县主娘娘误会,这乌泱泱带刀的护卫轻易就能吓破一个没见识的村妇的胆子,他才执意护着幼漓母子离去,方才县主娘娘也听到了,明瑢确实对那寡妇无意。”
县主总算得了稍许安慰,侍女紧追不放:“禅师无意,难道那寡妇就没有心思?”
是啊,她又看向沈幼漓。
春苜说得没错,这人三番四次在眼前出现,绝不是巧合。
“老身当她是半个女儿,她已经在这儿住了四年,明瑢四年来未曾归家,幼漓除了上一次讲经会也未独自去过禅月寺,更未打听过我儿一字半句,若存心勾引,怎会是如此光景呢?”
“幼漓,你来说,你对明瑢可有意?”
沈幼漓起身施礼,道:“妾身不敢肖想禅师,妾身命苦失夫,娘家更是无人,独自带着两个孩子艰难度日,幸得洛家援手,已是千恩万谢,怎敢存别的心思,又如何配得上,方才确实是丕儿乱走才遇见的……”
“那你从前不去,为何这次偏偏去了呢?”
周氏脑子转得很快,接过话茬:“这话让她一个寡妇说,她一定是不好意思的,实则是老身瞧她总要有个依靠,不能一辈子住在洛家,便给她找了个殷实人家,趁着讲经会约在禅月寺让他们相看,当日她来时讲经会都要结束了,就是这时候正和人相看呢,县主你想想,若她真对明瑢有意,怎么会姗姗来迟?”
侍女替县主问:“你是说,你去禅月寺名为礼佛,实则与人相看?”
县主看向沈幼漓,要她一个答复。
“此事,当真?”
这一句是洛明瑢问的。
第20章
“此事,当真?”
这话是洛明瑢问的,佛珠在他手上绕了两圈,指骨凸起如山。
他目光让沈幼漓感到一丝熟悉,像是她吃下见喜丹,逼他救她时差不多。
几个人齐齐看着沈幼漓,等她答复。
沈幼漓知道,此刻要彻底撇清她和洛明瑢的关系,才能保自己和孩子们平安。
“是,妾身确实在与人相看。”
她低头揉着袖角,神情里藏着些欣喜,低头时面颊上能看到一丝红晕。
见她上道,周氏放心了,替她把事坐实:“就是咱们后巷一处姓廖的人家,是洛家商队一个小管事,走南闯北的,正需一位续弦照顾家里,县主尽可派人去问。”
她方才去张罗宴席时就已经派人打点好。
县主摆摆手,总算满意了些。
【相看得如何】
这张纸是给沈幼漓看的。
“妾身这身份,还有什么挑拣的资格,廖管事很好,办事妥帖,得大夫人信重,出来相看还想着给我的孩子们带吃食,妾身嫁过去,也算是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不必苦苦支撑了。”
知冷知热……
洛明瑢喉结几不可察地滚动了一下。
沈幼漓含羞带怯的模样若珍珠着粉,娇美不可方物,教人看不出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娘,县主瞧着心堵,可一想这人要配个小管事,勉强好受了些。
夫家死了,娘家无人,这种刑克六亲的命数,将来怕是还得出事。
县主撩眼看向春苜。
春苜心领神会,说道:“那沈娘子来日和廖管事成亲,一定要给郑王府也送一张帖子啊,咱们县主一定会给你们备一份贺礼。”
谁都能听出话中的羞辱,沈幼漓还笑嘻嘻地说:“妾身什么身份,帖子怎么敢往郑王府送,左右八字还没一撇,得听那边的意思,今日得县主一声道贺,已是福分。”
县主听完犹不满足,她走到沈幼漓面前。
在她看不见的背后,洛明瑢正起身要追上来。
周氏把他按下:“别觉得你冲过去就能护住她,她能护自己,别去再添麻烦,知不知道?”
洛明瑢看来,那双眼睛褪去修行者的慈悲,像一把出鞘的刀,寒光凛冽,割得人生疼。
对,就是这个眼神。
十六年前贵妃死的时候也出现过。
金钗委地,九岁的洛明瑢当时就是这个眼神,比现在要更外露些。
“你幼时说的那句话果然不错,俗世皆苦,不如空门清净,可人一生下来,得不得清净都是注定了的,别人可以,你就不行。”
“坐下,你救不了贵妃,今朝也别害了沈氏。”
洛明瑢慢慢坐下,视线看向远处的沈幼漓,眼底波涛重又静成一汪寒玉,只是蒙上灰翳,显得黯淡无光。
县主低头写字,对身后发生之事毫无所觉。
【那你觉得本县主与妙觉禅师可般配】
对着眼前的纸,沈幼漓还是笑,笑意里没有一丝裂痕。
“妾身觉得县主和妙觉禅师是上天注定的良缘,救命之恩历来就是以身相许,县主委身下嫁,若写进话本里,一定千载传颂,是不落于相如文君、山伯英台之下的佳话。”
算是会说点话,县主满意地点点头,扬起了手。
春苜道:“好了,你走吧,往后县主不想再见着你。”
“是。”
瑞昭县主终于打发沈幼漓离开,洛明香也松了一口气。
沈幼漓绕过一众黄花梨桌椅,往九曲桥走去。
方才她答话时,余光始终能看到县主背后的洛明瑢,看到他站起来,不过与周氏说了几句话又坐下了。
始终,他都没有出声,直到她走时,似机关偶人,眼珠子不见动,只是脖子随着她离开转动。
沈幼漓说不上失望。
于情,洛明瑢和她不再有瓜葛;于理,他若开口更会给自己惹麻烦,洛明瑢本就该安静坐那儿。
可人是莫名其妙的东西,偶尔会期盼一下,有时候不必一个人把什么都扛下。
但人活于世,本就不该对谁抱有期盼。
目送沈幼漓消失在珠帘后,县主轻拍了一下手掌,总算是被哄好了些。
可转头一看,洛明瑢的位置也空了。
他不知何时离开了水榭,没有留下一句话。
还是周氏找补:“县主,方才明瑢同老身说,要先去佛前告罪。”
春苜:“为何要告罪?”
“自是为将来还俗一事,此事要早早准备,禀告寺院,此间要在佛前诵经三日,而后斋戒沐浴,脱去袈裟方可,想要早日同县主名正言顺在一起,是要着急些的。”
还是春苜问出县主的疑虑:“禅师当真要还俗了?”
“县主想要的人,洛家自然奉上,何况明瑢本就是碍于门第才说那些无情的话,若县主不在乎,他自是欣喜。”
县主看向洛明香。
她赶紧点点头。
今遭洛明香真是吓破了胆,要将来真得个县主弟媳,还不知道有多少心惊胆战的日子呢,她真有点后悔了。
县主看向郁郁荷塘,轻叹了一口气。
不须急,不须急。
虽然仍遗憾不能从禅师口中听些甜言蜜语,但来日方长,她什么都会得到的。
—
“你同沈幼漓可有夫妻情分?”
待送走了瑞昭县主,周氏来到佛堂。
洛明瑢睁开眼,仍在想着方才的事,离开水榭时他就跟在沈娘子身后,她走在前面,一次未曾回头。
这话似拨开迷雾,让洛明瑢思绪回笼,看清眼前周氏的脸。
“众生如河流草木,无有贵贱;唯以业力,分善恶趣,瑞昭县主恃强凌弱,轻视人命,贫僧不齿。”
听到他否认,周氏就放下心来。
“世道就是这样,高低贵贱,分得比男人女人更清楚,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你甘于卑贱,就要忍受事事都无能为力,恰如十六年前贵妃被逼自缢,就是先皇曾经那样一位雄主,也有救不了的时候。”
十六年前雍都失陷,禁军护送先皇北逃,半途官兵哗乱,逼先皇诛杀贵妃。
彼时年仅九岁的洛明瑢目睹生母站在绳索之下,被禁军和地方军围着,孤立无援,他想冲上去解救,却被宫女周筎死死捂住嘴,发不出一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