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79节
  她的声音小得,就连周百合自己都有些听不清。屋里的下人忙着收拾,无人管她。
  她发觉自己的身体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惶恐地看向正在边上收拾药箱的大夫。
  “大夫!我似乎血还没有止住,这岂非血崩之兆,请大夫快些帮我止血!”
  周百合慌张地瞪大眼,费力地抬起手,想抓住大夫,一如她想抓住救命稻草。
  她惶恐害怕极了,她生这个孩子,就是为了今后的荣华,她没想过自己会因此而死。
  “姨娘,在下无能为力。”大夫不忍看着周百合无助痛苦地死去,收好药箱就快步离开。
  人在精神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反而一下听明白了大夫话里的意思。
  所以刚才绿吟将那个孩子抱下去,是因为孩子早产,情形不是太好么?
  她的身下还在不断往外淌血,可是周百合已经感觉不到血液的温度,因为前面经历过的生产之痛加上现在失血过多,她已疼到全身麻木。
  床榻上面色苍白的女子张了张嘴,她瞪着隔着一架屏风的外间,想要呼救,但最后她什么声音都没有发出,她瞪大眼歪在床榻,因失血过多咽了气,断气前死不瞑目。
  她为了这个孩子付出了自己的生命,可是最后到死之前,都没能见自己的孩子一眼。
  “怎么样?”这一夜,不止是周百合那边院子闹腾,惠姨娘亦彻夜未眠。
  “那个孩子命大,一个时辰前生了下来。”跑回来回话的侍女喘着气道。
  得知孩子没有死,惠姨娘心一沉,心里暗骂那稳婆没有将事情办好。
  惠姨娘扣住侍女的肩膀,疾言厉色问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是……是男孩儿。”侍女被惠姨娘的神情吓了一跳,回答是男孩后赶忙解释,“不过周姨娘因为生这个孩子难产而死,这个孩子看起来似乎很是虚弱,只怕是活不长的。”
  第171章 这已经是侯府能给的最好的礼器
  说罢侍女压低声音,小声道:“奴婢去看过,那个孩子早产,身上肌肤青紫,别说长大成人,能不能活过周岁都是问题。”
  得知那个孩子的状况不好,惠姨娘的心情才平复些,她做的努力,不算全部白费。
  “这也就罢了。”惠姨娘冷笑一声,“等到我肚子里而孩子生下来,只要他健康无恙,必然是侯府的世子,侯夫人与侯爷断没有立一个短命的孩子为世子的道理。”
  有了覃卓燕这个前车之鉴,就算侯夫人愿意,侯爷也不会愿意让世子是个病秧子。
  这些年定北侯府受人嘲笑难道还不够多么?何况三个孩子都是世子的血脉,定谁为世子,关系都不大,要想侯府将来能立起来,世子就不可能是个短命鬼。
  周百合难产血崩而死,阖府哀悼,侯夫人命人按照礼数将讣闻送到周府。
  报丧的人来到周府时,赵银莲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竟然因为难产死了,气急攻心之下,竟是直接晕死过去。
  “夫人?夫人!”跟在赵银莲身边的嬷嬷喂了赵银莲汤药,过了一个时辰,人才缓缓醒过来,嬷嬷见赵银莲睁眼松了口气,轻声唤了她两声。
  赵银莲睁开眼,看见嬷嬷鬓边戴着的白花,意识到侯府的人来传话一事不是梦。
  妇人猛地拉住嬷嬷的手,心痛道:“生下来的孩子是男还是女?”
  她的女儿拼了命生下来的孩子,若不是个男孩,赵银莲能够再晕过去一次。
  好在嬷嬷欣慰道:“侯府的人说了,那个孩子是个男孩,夫人,节哀。”
  周百合也是嬷嬷看着长大的,好好的一个人就这么死了,嬷嬷何尝不为其落泪?
  赵银莲缓缓松了口气,无力地躺在床榻上,喃喃道:“是儿子就好,只可怜我儿……”
  几行清泪从赵银莲的眼角落下,赵银莲擦了眼泪,还沉浸在失去女儿的悲痛之中。
  女儿争气,好在生下的是个儿子,之前做的努力就不算白费。
  将来这个孩子长大,周府与侯府的利益紧密相连,这个孩子不会与周府疏远,将来等长缨入朝为官,他们两个相互扶持,周府就有东山再起的那一日。
  赵银莲那股子开心的劲还没有在心底弥漫开,嬷嬷就紧接着说了一个让她心悸的消息。
  “不过那个孩子还未足月就生下来,小姐她有孕不过七个多月,据说那个孩子生下来哭声细若蚊声,身体也很弱,说是,不一定能够养活。”
  嬷嬷抬起头叹了口气,不足八个月就生下来的孩子,一般不容易养大。
  在富贵人家,就算是拿天底下最好的药养着,也少有能够将早产的孩子养大的。
  本来稍微冷静些的赵银莲闻言坐起身来,她才受了打击,头晕目眩,坐起来那一瞬就往床榻下栽倒,嬷嬷被她的举动吓了一跳,连忙将人扶回床榻上。
  “夫人当心自己的身子!”嬷嬷惊魂未定地看着坐在床榻上的人。
  周府如今能够支持着整个家的,真的就只有赵银莲。
  老太太已经上了年纪,不知道还有几年的日子,而长缨小公子,近两年只怕不能长成。
  “你快去开库房,找出最好的药,全部都送到侯府去,叫到那两位嬷嬷的手里!”
  赵银莲拿出库房钥匙交给嬷嬷,推着她快些把库房里好的药材都给孙儿送去。
  那个孩子,不仅仅是周百合的孩子,更是周家将来的希望,这点火光不能熄灭。
  别说是库房里价值连城的药材,就算是这会子要周府大半的家底,赵银莲也会咬咬牙给出去,无论如何,她都要保住外孙的性命,护住这盏关系周府未来的明灯。
  周百合的死,就如冬日里屋檐上滑落下来的积雪,砸在地上发出声响后就此消逝。
  她只是世子妾室、侯府的姨娘,虽说生下世子长子功劳一件,但侯府开支困难,周百合的丧事因此办得很简单,侯夫人因囊中羞涩,对此也只想着一切从简。
  “府上办丧事,府里居然不悬挂白绫、拜访祭奠的物件陈设么?”赵银莲穿上素服,前来祭奠女儿,下了马车就发觉侯府门前只挂了两盏白灯笼,往里走,也不见使用丧仪的明器。
  “回夫人话,小公子降生,因身体不好,还有许多需要花钱的开销,周姨娘的丧事无奈一切从简,不过灵堂里一应礼器都齐全,棺木所用材料是杉木。”
  侯府管家也知道周家夫人只有这一位嫡女,其女丧事办得简单,做母亲的哪里会不芥蒂,尴尬地解释完,管家走快两步,想快些将人引到灵堂去。
  杉木是上等木材,不过,之所以周百合能用上,是因这木材本是给覃卓燕准备,后来覃卓燕战死在寇城,皇帝还是做做样子赏了上好的木材另做棺椁,这副棺木就留了下来。
  得知女儿所用的棺木是杉木,赵银莲的脸色才好看了些。
  周百合不是侯府的正经主子,姨娘不过是半个主子,侯夫人与侯爷没有为姨娘守灵的规矩与可能,所以她的灵堂只是下人守着祭灵。
  “夫人。”听见脚步声,正往火盆里投放纸钱的绿吟抬起头,红着眼眶唤了一声。
  嬷嬷拿过几支香点燃递给赵银莲,绿吟则擦了眼泪,先暂且退开。
  赵银莲上过香,将香插于香炉时,哽咽道:“我的儿,娘来看你了。”
  一早要是知道女儿到侯府来为妾会难产而死,她说什么都不会同意这桩婚事。
  看了眼桌上点香油用的是铜盏而不是赤金盏,赵银莲皱起眉:“怎么礼器用得这般差?”
  妇人擦了眼泪,环视灵堂的布置,心情不禁有些憋闷,她的女儿身后事竟办得如此潦草。
  “夫人,这已经是侯府能给的最好的礼器。”绿吟欲言又止,为难地解释道。
  言下之意,就是侯府账上支不出多少钱来,这已经是最好的。
  赵银莲一噎,复红了眼眶,不悦地叹了口气,这侯府还寒酸过她们周府去。
  第172章 神秘男人
  侯府就连丧事都办得这样简单,平时她的宝贝女儿在侯府过得又是如何?
  “我儿,你的命怎这样苦,眼见就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你却……”
  赵银莲跪在蒲垫上,抹着脸哭女儿命苦,为生孩子没了命。
  “夫人,您别哭伤了心,姨娘九泉之下见您悲痛至此,怎放心去?您节哀。”
  嬷嬷见赵银莲哭得难受,心里也不是滋味,上过香后上前将主子扶起来。
  小姐的丧仪办得这般,夫人要哭,还不知怎么才能哭得完,嬷嬷想了想道:“夫人不是关心外孙么,今日既然来了侯府,不如让人去将小孙儿抱来瞧瞧?”
  说起孩子,赵银莲这才稍稍从伤心中回过神:“是了,我还未见过孙儿。”
  “绿吟,快去奶娘那将孩子抱过来给夫人瞧瞧。”嬷嬷连忙对绿吟使眼色。
  不多时,绿吟去将襁褓中的幼儿抱过来:“小公子不会进食,吃了东西总是吐,所以大夫只要将药混进奶水中喂小公子喝下,这些天才好了些。”
  赵银莲接过襁褓来低头一瞧,看见襁褓里的孩子果然干瘦得很,就连呼吸都格外轻。
  “这孩子早产,从娘胎里带出如此弱症,往后的日子恐怕艰难。”赵银莲轻叹了口气,既心疼女儿,也心疼怀里未足月的外孙。
  赵银莲别无他求,只能祈祷女儿泉下有知,可千万护佑这个孩子活下来。
  可怜赵银莲一片慈母心,她若是知道侯府上两位侍妾不曾因周百合之死受任何影响,日日好吃好喝地供着,不知会不会被气得吐出一口老血来。
  “小姐,奴婢方才出府去帮您买点心,您猜奴婢碰见了谁?”花生从外头回来,就咋咋呼呼小跑回顾思卿的院子,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她跑得快,险些撞到帮她开门的桂花,桂花看得跑得头发凌乱,笑道:“碰见鬼了?”
  花生对她做了个鬼脸,然后挤进屋内又问了顾思卿一遍:“小姐您猜奴婢碰见了谁?”
  “什么人让你这样稀罕?”顾思卿不喜冷天,大多时候都卧在屋里,今日也不例外。
  “奴婢买完点心回来,碰见周府的马车,见到马车前挂着白灯笼,奴婢以为是周府出了白事,去打听才知,竟然是周姨娘因为早产血崩而亡,今日侯府设灵堂祭奠呢。”
  花生此话一出,顾思卿就从厚厚的棉被里坐起身来:“死了?”
  周百合这个孩子不能安然生下,顾思卿早已猜到,不过没想到有人这么快便动手。
  “是,孩子倒是生了下来,不过据说很是虚弱,不知道能不能养活。”花生想了想,又道,“奴婢去问候府的人时,您安插在那的人说得都是匆忙,不敢多言,想来有内情。”
  窝在软被里的女子勾唇一笑,侯府乃至周府的人将周百合看得那样紧,前头都相安无事,临到七月的时候忽然早产,没有内情就见了鬼了。
  人具体怎么没的,顾思卿没有心思去深究,只要知道周百合死了,她就高兴。
  早在覃卓燕将那两名侍妾抬上来时,她就猜到她们两不是省油的灯。接下来侯府的走向,只会一路低迷,顾思卿看待侯府,就如看垂死的久病之人。
  侯爷没有能力,侯夫人没有远见,侯府气运支撑不了多远。
  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奴婢出身的婢女目光短浅,为自己的后路计,她们必会闹起来,到时整个侯府都会被她们闹得天翻地覆。
  至于周府,而今渺茫的希望系在周长缨的身上,翻不出什么风浪来。顾思卿于两府之间转寰,搅动两府风浪,她自以为自己就是坐收渔利的渔翁。
  殊不知,在她盯着别人时,也有人盯上了她。
  “小姐,您自己出门?”花生拿着狐毛皮氅站在穿衣镜边,看顾思卿对镜理衣。
  “我就是在家里待着有些闷,商铺近来也没什么事,我无聊得紧,不如出去走走。”
  顾思卿接过皮氅穿上,她就是想去随处逛逛,花生她们跟着,反而不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