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75节
不过,对赵银莲有威胁的人都不在了,自然是再风平浪静不过。
花生打听到的消息,只是打听到一半。周老夫人与赵银莲,近日确实在为周晓晓寻找合适的夫家,也在为周百合腹中胎儿做绸缪。
覃卓燕的两名侍妾,都有身孕,周百合腹中的孩子,就必须得是男孩。三人有孕,总有一人能诞下男婴,那个人必须是周百合。
周家与侯府所相连的血脉,只有周百合这一胎,她肚子里这个孩子,不是男婴,那么此生她都再无指望。
“我想过,百合这孩子距离临盆的日子不远,我们抓紧时间,让可靠的人四下找来孕期与百合差不多的孕妇。”
周老夫人与赵银莲对视一眼,两人都明白话里的意思。
“儿媳明白,百合生下的孩子若不是男孩,我们就来一出偷天换日,不会有人知道这个孩子并非百合与世子亲生。”
赵银莲对周老夫人的提议并不反对,相反,她很支持老夫人的想法。她们不择手段,也要确保周百合将来能成为世子妃,如此,她的孩子就必须是侯府的下一位世子。
就是不知,侯夫人若是知道周家的人和她想到一起去,会作何感想。
周府已经没了主君,而周府将来能东山再起,周百合肚子里这个孩子就是机会之一,且是眼下最容易实现的。
周家书房内,摆在书架上的书东倒西歪,可见平时翻看的人没有好好归纳。
一位七岁少年端坐在案前,只看背影,还以为他在埋头苦读,走近去看,才发现他拿着笔沾着墨水在宣纸上乱画。
“今儿,娘不是和你说过,要在今日之内把书看完,我听先生说你前日在学堂上,问题十道,你有六道答不上来,娘说的话你有没有听进去?”
赵银莲头疼地夺过儿子手里的笔,因为不好生爱惜,笔的羊毫已经岔地毛毛躁躁,不能再用来写字。
这支笔,价格可不便宜。赵银莲吸了口气,把笔扔在桌上。
“我听进去了。”周长缨拿起那支被扔在桌上的笔继续把玩,这可把赵银莲气得不轻。
为了能将儿子教导出来,赵银莲这些天事必躬亲,对儿子的功课很上心。
周长缨聪慧有余,耐心不足。他认真去学一样东西,能学得很快,可小孩子最是好动调皮,不愿一整日都枯坐在书房里背书习字。
为了儿子能早些出人头地,赵银莲操碎了心,可小孩子天性爱玩,赵银莲将周长缨管得太紧,反而让他生出来逆反心理。
“你什么时候学会这般对娘说话?夫子前日在学堂上,对你的表现很是不满。”
赵银莲看着儿子玩那支笔,显然没将她说的话听进去,可谓心急如焚。
捏着羊毫的笔杆,周长缨本来低着头,不大搭理人的模样。
听赵银莲不断在耳边念叨,周长缨倔强地仰起头来,气哼哼道:“夫子对我不满又如何?什么圣贤书、什么四书五经,我就是不想学了。”
周长缨耍起性子来,把头扭到一边,赵银莲对他的管教越是严格,他就越是想与母亲作对。
儿子的话如一记重锤敲在赵银莲的心头,将她砸地眼前一黑。
周百合肚子里的那个孩子,是周家重振旗鼓的机会,但那不过是一个引子,若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周长缨站不起来,周家迟早玩完。
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管教太过严格着急,赵银莲吸了口气,在儿子身边坐下来,揽住他捏了捏他的肩膀。
“你听为娘说,你爹若是还在,娘怎舍得这样逼你?如今周家没了主君,你是将来周府的主心骨,须得尽早崭露头角才是,母亲做这些,都是为你。”
赵银莲苦口婆心,把书拿到周长缨的面前,打开到先生讲的那一页。
“你若是觉得太辛苦,就慢慢学,为娘今日说话是有些着急,但我也是急你荒废了学业,须知周府将来只能靠你,周府荣辱都寄托在你身上。”
为儿子与周府的将来,赵银莲说得是掏心掏肺,希望儿子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脸还未褪去婴儿肥的周长缨抬头看了赵银莲一眼,脸圆嘟嘟的,看起来很是可爱,他抿紧双唇,点了一下头。
赵银莲喜极而泣,擦了眼泪站起身:“你还有功课,学习也需安静,为娘就不打扰你了,学得乏累的时候就休息一会。”
她叮嘱完儿子,就提着裙裾从书房离开。
书房的门才关上,上一刻还很乖巧的周长缨冲着门做了个鬼脸,换了一张干净的宣纸继续乱涂乱画。
若是知道自己一番劝说根本没用,赵银莲能气得背过气去。
第163章 迎接
比起赵银莲的操心,顾思卿住在相府之后,日子过得格外惬意。
她女扮男装习惯了,为出府方便,还是会时不时做男装打扮。她时常与白子玉见面饮酒,若都穿女装,未免有些惹眼。
“冬日里喝上一口热酒,真是快哉,就是荔枝酒酿地有些烈,爱饮酒如我,居然都有些喝不惯。”
白子玉被辣得咳嗽了几声,但还是把酒盏里的荔枝酒最后一口喝完。
“酿酒师说荔枝酒便是需要这样酿风味才足够,味道确实醇香。”顾思卿这么说着,对荔枝酒也不过是浅尝辄止。
白子玉睨了她一眼,笑着摇摇头,去叫小二另送一壶酒来。
“九皇子即将领军班师回朝的消息,你可听说?”顾思卿听着窗外长街上人流如织的声音,支着额头问白子玉。
“如此大事若是都没听说过,我隔三差五到醉仙楼来就算是白跑了。”白子玉面颊有些发烫,暗想荔枝酒酿得太烈,下回不能再喝。
聪明如白子玉,顾思卿相信她话里意有所指,白子玉明白,顾思卿趴在软榻的矮几上,戳着花瓶里插着的花玩:“我有些担心你。”
像是听见什么有意思的事,白子玉走过来,俯下身看她时将手背到身后去。
“哎哟,我们顾大小姐担心我?”他眼里的促狭一闪而过,此人逗你的时候,眼神狡猾地像是一只狐狸。
顾思卿气恼地挥手将人推开,坐起身正色道:“我就不信你没有想过,池鸿渊回京,知道容妃吃下你给的药带来的副作用会作何反应。”
池鸿渊就如一只猛虎,离得远远的,最好见不到就能相安无事,惹恼了他,他就会将你的脖子咬断。
“想过是想过。”白子玉态度平淡,抬手将顾思卿有些歪掉的披风系好。
“你不如在他回京之前先离开京城,未免他盛怒之下不讲道理迁怒在你头上,就出去我京郊外的宅子里躲一躲如何?”
顾思卿忧心太过,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她是和池鸿渊做过交易,在此之前,还算合作愉快。
她不敢说自己对池鸿渊很了解,这个人在得知自己在乎的人因药物短十年寿命,还真拿捏不准他会不会找给药的人算账。
眼前之人会担忧自己,白子玉很高兴,不过她说的问题,白子玉没有放在心上。
“你觉得他能杀得了我?我的医术不止能救人,还能杀人,他要是真对我下手,我要将其反杀,不过是随时而为的事。”
白子玉两手垂下,其中一边掩在衣袖下的手摩挲了一下藏在袖口处的飞镖。
看着眼前之人不像是开玩笑,顾思卿愣愣地眨了眨眼,是了,白子玉医术高超,能救人,也可依医术学识杀人于无形。
比起她,白子玉有着毋庸置疑的自保能力。
“可是?”顾思卿不解地歪了歪脑袋,想到上辈子的事。
白子玉夹起一块肉干吃了起来,笑问:“可是什么?”
顾思卿眉头紧皱,失神地摇了摇头。白子玉分明有能力自保,就连对池鸿渊都不畏惧,拿为何,上一世他会死于覃卓燕之手?
难道是因为覃卓燕手段太过阴险,白子玉没有防备,所以才着了道,因此丧命么?
“别想了,九殿下真想取我的性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其想这些,不如与我痛饮。”
数日后,池鸿渊带领将士班师回朝。
离京奔赴边关之时,池鸿渊不过是才从冷宫里被放出来,不受重视的九皇子。
如今凯旋回京,他已然成了为越国立下汗马功劳。池鸿渊奔赴边关时相送之人寥寥无几,大胜还朝这日,满城百姓夹道欢迎,好不热闹。
为了鼓舞士气,以表皇帝对这次战役结果的重视与褒奖,皇帝亲自到宫门口迎接池鸿渊凯旋归来,就连文武百官与几位皇子都在。
“儿臣于边关攻克胡人侵袭,未让越国失去寸土,今日凯旋,贺父皇治下江山千秋万岁。”领军到宫门前,池鸿渊翻身下马跪于皇帝面前行礼。
池鸿渊身着一身黑色盔甲,不过半年不见,他的面部轮廓变得更为凌厉,五官如刀削斧刻一般,英气与戾气并存。
“平身,我儿在边关奋勇杀敌,将胡人的气势杀尽,朕为你感到骄傲。”
皇帝重重地拍了拍池鸿渊的肩膀,眼里满是对他的赞赏与骄傲。
对这位被自己冷落了多年,实际上天赋异禀的儿子,皇帝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跟在皇帝身后的皇子自然察觉了这一点。
“九弟真是人不可貌相,在冷宫关了这么多年,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站出来为越国立下战功,谁人不感到意外?”
六皇子盯着池鸿渊,穿着盔甲的池鸿渊英武非凡,今日六皇子才发现,这人的眼睛,就如狼一般。
他话里话外讽刺池鸿渊在冷宫是韬光养晦,实则一直野心勃勃等待时机。
“我小时受孙大人教导,一直不忘家国大义,盼着能为父王、为百姓做些什么,若是在边关三军群龙无首时有人站出来,其实哪里轮得到我呢?”
池鸿渊语气认真重透着无奈,这些话表面听起来没什么,实则夹枪带棒。
听出池鸿渊是变着法骂他们这些皇子无用,关键时刻没人站出来,几位皇子的脸色都不是太好看。
不爽池鸿渊是一回事,早在边关捷报频频传来时,他们就已经对这个人心存忌惮。何况,如今他的母妃容妃,在后宫可是颇得盛宠。
“渊儿当初愿前往边关,朕心甚慰。”皇帝想起当时处境,眉头皱了皱。
没了一个周军远,来了一个用兵如神的池鸿渊,眼下,池鸿渊乃是举国挑不出第二个来的大将军,也是皇帝少数能重用的将才。
“儿臣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父皇的夸赞儿臣担当不起。”池鸿渊对皇帝拱手一礼,“就算是为越国捐躯,儿臣也在所不辞。”
说罢,池鸿渊淡漠地抬眼轻瞥站在皇帝身后的一众皇子。
第164章 你不是池中之物,你也不甘平庸
除去八皇子外,其他人都不约而同黑了脸,池鸿渊这是毫不畏惧公然挑衅他们。
对这些草包皇子,池鸿渊自是不畏惧的,越国缺少领军将才,皇帝必定重用他,对这些本就看他不顺眼又奈何不了他的人,他有什么可畏惧的。
对这些人虚与委蛇哪怕一刻钟,都不值当。
“我听说九弟在边关与将士们同食同眠,每日都亲自操练将士,边关的将士,对九弟可是十分信任、忠心耿耿、无有不从啊。”
五皇子有意在皇帝面前背刺池鸿渊,每个字都说得咬牙切齿。
自古以来帝王多疑,但凡臣子乃至自己的亲子有风吹草动,就会疑心四起。
池鸿渊对这样卑劣的把戏很是不屑,不过表面上还是得装作一本正色:“我受父皇之名前往边关,领的是圣旨,将士忠心于父王,自会对我恭敬。”
池鸿渊生得与容妃更为相似,而容妃出身将门,样貌颇具英气,池鸿渊无论是才能还是样貌,都有着十足的将军之风,认真说话时,可谓正气十足。
“五皇兄这么说可真是奇怪,边关将士不听从我调遣,就是生有异心,有叛国之嫌。面对骁勇善战的胡人,将士自然要小心应对,不从将军调遣,依五皇兄之见应当如何?”
他说得不卑不亢,说罢无辜地看向皇帝:“父皇,难道儿臣说得不对么?”
花生打听到的消息,只是打听到一半。周老夫人与赵银莲,近日确实在为周晓晓寻找合适的夫家,也在为周百合腹中胎儿做绸缪。
覃卓燕的两名侍妾,都有身孕,周百合腹中的孩子,就必须得是男孩。三人有孕,总有一人能诞下男婴,那个人必须是周百合。
周家与侯府所相连的血脉,只有周百合这一胎,她肚子里这个孩子,不是男婴,那么此生她都再无指望。
“我想过,百合这孩子距离临盆的日子不远,我们抓紧时间,让可靠的人四下找来孕期与百合差不多的孕妇。”
周老夫人与赵银莲对视一眼,两人都明白话里的意思。
“儿媳明白,百合生下的孩子若不是男孩,我们就来一出偷天换日,不会有人知道这个孩子并非百合与世子亲生。”
赵银莲对周老夫人的提议并不反对,相反,她很支持老夫人的想法。她们不择手段,也要确保周百合将来能成为世子妃,如此,她的孩子就必须是侯府的下一位世子。
就是不知,侯夫人若是知道周家的人和她想到一起去,会作何感想。
周府已经没了主君,而周府将来能东山再起,周百合肚子里这个孩子就是机会之一,且是眼下最容易实现的。
周家书房内,摆在书架上的书东倒西歪,可见平时翻看的人没有好好归纳。
一位七岁少年端坐在案前,只看背影,还以为他在埋头苦读,走近去看,才发现他拿着笔沾着墨水在宣纸上乱画。
“今儿,娘不是和你说过,要在今日之内把书看完,我听先生说你前日在学堂上,问题十道,你有六道答不上来,娘说的话你有没有听进去?”
赵银莲头疼地夺过儿子手里的笔,因为不好生爱惜,笔的羊毫已经岔地毛毛躁躁,不能再用来写字。
这支笔,价格可不便宜。赵银莲吸了口气,把笔扔在桌上。
“我听进去了。”周长缨拿起那支被扔在桌上的笔继续把玩,这可把赵银莲气得不轻。
为了能将儿子教导出来,赵银莲这些天事必躬亲,对儿子的功课很上心。
周长缨聪慧有余,耐心不足。他认真去学一样东西,能学得很快,可小孩子最是好动调皮,不愿一整日都枯坐在书房里背书习字。
为了儿子能早些出人头地,赵银莲操碎了心,可小孩子天性爱玩,赵银莲将周长缨管得太紧,反而让他生出来逆反心理。
“你什么时候学会这般对娘说话?夫子前日在学堂上,对你的表现很是不满。”
赵银莲看着儿子玩那支笔,显然没将她说的话听进去,可谓心急如焚。
捏着羊毫的笔杆,周长缨本来低着头,不大搭理人的模样。
听赵银莲不断在耳边念叨,周长缨倔强地仰起头来,气哼哼道:“夫子对我不满又如何?什么圣贤书、什么四书五经,我就是不想学了。”
周长缨耍起性子来,把头扭到一边,赵银莲对他的管教越是严格,他就越是想与母亲作对。
儿子的话如一记重锤敲在赵银莲的心头,将她砸地眼前一黑。
周百合肚子里的那个孩子,是周家重振旗鼓的机会,但那不过是一个引子,若是家中唯一的男丁周长缨站不起来,周家迟早玩完。
意识到自己对儿子的管教太过严格着急,赵银莲吸了口气,在儿子身边坐下来,揽住他捏了捏他的肩膀。
“你听为娘说,你爹若是还在,娘怎舍得这样逼你?如今周家没了主君,你是将来周府的主心骨,须得尽早崭露头角才是,母亲做这些,都是为你。”
赵银莲苦口婆心,把书拿到周长缨的面前,打开到先生讲的那一页。
“你若是觉得太辛苦,就慢慢学,为娘今日说话是有些着急,但我也是急你荒废了学业,须知周府将来只能靠你,周府荣辱都寄托在你身上。”
为儿子与周府的将来,赵银莲说得是掏心掏肺,希望儿子能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脸还未褪去婴儿肥的周长缨抬头看了赵银莲一眼,脸圆嘟嘟的,看起来很是可爱,他抿紧双唇,点了一下头。
赵银莲喜极而泣,擦了眼泪站起身:“你还有功课,学习也需安静,为娘就不打扰你了,学得乏累的时候就休息一会。”
她叮嘱完儿子,就提着裙裾从书房离开。
书房的门才关上,上一刻还很乖巧的周长缨冲着门做了个鬼脸,换了一张干净的宣纸继续乱涂乱画。
若是知道自己一番劝说根本没用,赵银莲能气得背过气去。
第163章 迎接
比起赵银莲的操心,顾思卿住在相府之后,日子过得格外惬意。
她女扮男装习惯了,为出府方便,还是会时不时做男装打扮。她时常与白子玉见面饮酒,若都穿女装,未免有些惹眼。
“冬日里喝上一口热酒,真是快哉,就是荔枝酒酿地有些烈,爱饮酒如我,居然都有些喝不惯。”
白子玉被辣得咳嗽了几声,但还是把酒盏里的荔枝酒最后一口喝完。
“酿酒师说荔枝酒便是需要这样酿风味才足够,味道确实醇香。”顾思卿这么说着,对荔枝酒也不过是浅尝辄止。
白子玉睨了她一眼,笑着摇摇头,去叫小二另送一壶酒来。
“九皇子即将领军班师回朝的消息,你可听说?”顾思卿听着窗外长街上人流如织的声音,支着额头问白子玉。
“如此大事若是都没听说过,我隔三差五到醉仙楼来就算是白跑了。”白子玉面颊有些发烫,暗想荔枝酒酿得太烈,下回不能再喝。
聪明如白子玉,顾思卿相信她话里意有所指,白子玉明白,顾思卿趴在软榻的矮几上,戳着花瓶里插着的花玩:“我有些担心你。”
像是听见什么有意思的事,白子玉走过来,俯下身看她时将手背到身后去。
“哎哟,我们顾大小姐担心我?”他眼里的促狭一闪而过,此人逗你的时候,眼神狡猾地像是一只狐狸。
顾思卿气恼地挥手将人推开,坐起身正色道:“我就不信你没有想过,池鸿渊回京,知道容妃吃下你给的药带来的副作用会作何反应。”
池鸿渊就如一只猛虎,离得远远的,最好见不到就能相安无事,惹恼了他,他就会将你的脖子咬断。
“想过是想过。”白子玉态度平淡,抬手将顾思卿有些歪掉的披风系好。
“你不如在他回京之前先离开京城,未免他盛怒之下不讲道理迁怒在你头上,就出去我京郊外的宅子里躲一躲如何?”
顾思卿忧心太过,眉头皱成一个‘川’字。她是和池鸿渊做过交易,在此之前,还算合作愉快。
她不敢说自己对池鸿渊很了解,这个人在得知自己在乎的人因药物短十年寿命,还真拿捏不准他会不会找给药的人算账。
眼前之人会担忧自己,白子玉很高兴,不过她说的问题,白子玉没有放在心上。
“你觉得他能杀得了我?我的医术不止能救人,还能杀人,他要是真对我下手,我要将其反杀,不过是随时而为的事。”
白子玉两手垂下,其中一边掩在衣袖下的手摩挲了一下藏在袖口处的飞镖。
看着眼前之人不像是开玩笑,顾思卿愣愣地眨了眨眼,是了,白子玉医术高超,能救人,也可依医术学识杀人于无形。
比起她,白子玉有着毋庸置疑的自保能力。
“可是?”顾思卿不解地歪了歪脑袋,想到上辈子的事。
白子玉夹起一块肉干吃了起来,笑问:“可是什么?”
顾思卿眉头紧皱,失神地摇了摇头。白子玉分明有能力自保,就连对池鸿渊都不畏惧,拿为何,上一世他会死于覃卓燕之手?
难道是因为覃卓燕手段太过阴险,白子玉没有防备,所以才着了道,因此丧命么?
“别想了,九殿下真想取我的性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与其想这些,不如与我痛饮。”
数日后,池鸿渊带领将士班师回朝。
离京奔赴边关之时,池鸿渊不过是才从冷宫里被放出来,不受重视的九皇子。
如今凯旋回京,他已然成了为越国立下汗马功劳。池鸿渊奔赴边关时相送之人寥寥无几,大胜还朝这日,满城百姓夹道欢迎,好不热闹。
为了鼓舞士气,以表皇帝对这次战役结果的重视与褒奖,皇帝亲自到宫门口迎接池鸿渊凯旋归来,就连文武百官与几位皇子都在。
“儿臣于边关攻克胡人侵袭,未让越国失去寸土,今日凯旋,贺父皇治下江山千秋万岁。”领军到宫门前,池鸿渊翻身下马跪于皇帝面前行礼。
池鸿渊身着一身黑色盔甲,不过半年不见,他的面部轮廓变得更为凌厉,五官如刀削斧刻一般,英气与戾气并存。
“平身,我儿在边关奋勇杀敌,将胡人的气势杀尽,朕为你感到骄傲。”
皇帝重重地拍了拍池鸿渊的肩膀,眼里满是对他的赞赏与骄傲。
对这位被自己冷落了多年,实际上天赋异禀的儿子,皇帝对他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跟在皇帝身后的皇子自然察觉了这一点。
“九弟真是人不可貌相,在冷宫关了这么多年,不显山不露水,关键时刻站出来为越国立下战功,谁人不感到意外?”
六皇子盯着池鸿渊,穿着盔甲的池鸿渊英武非凡,今日六皇子才发现,这人的眼睛,就如狼一般。
他话里话外讽刺池鸿渊在冷宫是韬光养晦,实则一直野心勃勃等待时机。
“我小时受孙大人教导,一直不忘家国大义,盼着能为父王、为百姓做些什么,若是在边关三军群龙无首时有人站出来,其实哪里轮得到我呢?”
池鸿渊语气认真重透着无奈,这些话表面听起来没什么,实则夹枪带棒。
听出池鸿渊是变着法骂他们这些皇子无用,关键时刻没人站出来,几位皇子的脸色都不是太好看。
不爽池鸿渊是一回事,早在边关捷报频频传来时,他们就已经对这个人心存忌惮。何况,如今他的母妃容妃,在后宫可是颇得盛宠。
“渊儿当初愿前往边关,朕心甚慰。”皇帝想起当时处境,眉头皱了皱。
没了一个周军远,来了一个用兵如神的池鸿渊,眼下,池鸿渊乃是举国挑不出第二个来的大将军,也是皇帝少数能重用的将才。
“儿臣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父皇的夸赞儿臣担当不起。”池鸿渊对皇帝拱手一礼,“就算是为越国捐躯,儿臣也在所不辞。”
说罢,池鸿渊淡漠地抬眼轻瞥站在皇帝身后的一众皇子。
第164章 你不是池中之物,你也不甘平庸
除去八皇子外,其他人都不约而同黑了脸,池鸿渊这是毫不畏惧公然挑衅他们。
对这些草包皇子,池鸿渊自是不畏惧的,越国缺少领军将才,皇帝必定重用他,对这些本就看他不顺眼又奈何不了他的人,他有什么可畏惧的。
对这些人虚与委蛇哪怕一刻钟,都不值当。
“我听说九弟在边关与将士们同食同眠,每日都亲自操练将士,边关的将士,对九弟可是十分信任、忠心耿耿、无有不从啊。”
五皇子有意在皇帝面前背刺池鸿渊,每个字都说得咬牙切齿。
自古以来帝王多疑,但凡臣子乃至自己的亲子有风吹草动,就会疑心四起。
池鸿渊对这样卑劣的把戏很是不屑,不过表面上还是得装作一本正色:“我受父皇之名前往边关,领的是圣旨,将士忠心于父王,自会对我恭敬。”
池鸿渊生得与容妃更为相似,而容妃出身将门,样貌颇具英气,池鸿渊无论是才能还是样貌,都有着十足的将军之风,认真说话时,可谓正气十足。
“五皇兄这么说可真是奇怪,边关将士不听从我调遣,就是生有异心,有叛国之嫌。面对骁勇善战的胡人,将士自然要小心应对,不从将军调遣,依五皇兄之见应当如何?”
他说得不卑不亢,说罢无辜地看向皇帝:“父皇,难道儿臣说得不对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