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69节
  “小姐说得有理,是我多虑,廖叔,你去宅子一趟,将母亲请过来,就说老夫人要见。”柳明月没有过多纠结,当下吩咐随从回去将人带过来。
  随从在一旁将他们谈话的内容听了个全,闻言愣神地点点头,不过手脚倒是利索,立即赶车回去请夫人前来。
  老夫人这会正激动又忐忑,亲昵地握住柳明月的手,拉着她问有关她母亲的事。
  “你母亲她,如今叫什么名字、长得如何?”老夫人想问许多有关她母亲的事,但又担心自己问的太多,柳明月回答不过来。
  “在下的母亲姓柳,名如意,母亲的眉眼,其实与老夫人有几分相似。”
  说起母亲,柳明月的神情柔和下来,不再是同之前那样的防备。
  “母亲,是世间第一温柔之人,螓首蛾眉,双眸如星,我身为女……男儿郎,还未见过比母亲生得更貌美的女子,尤其母亲笑起来时,真真是洛神之姿。”
  柳明月将娘亲各处都往好了说,将柳如意夸得是天上有地上无。
  不过这些话,也不算是夸大,柳如意确实生得天人之姿。
  若没有一个貌美如花的娘亲,也生不出柳明月这如花骨朵般的女儿来。柳明月多加言语描述了柳如意的五官特征,又说娘亲日常生活中一些细微的举动。
  “你娘亲她平时可喜欢什么?”老夫人对有关柳如意的一切事情,都感兴趣。
  “娘亲喜欢抚琴,而且在琴艺上颇有天赋,尽管不曾向名师学习过,所弹奏的琴音也是世间少有,日后若母亲愿意,老夫人定能亲耳听见。”
  柳明月想起之前宫宴上殷妙音弹过琴,便特意说了柳如意会弹琴一事。
  不出柳明月所料,老夫人得知女儿精通琴艺,果真心花怒放。
  老夫人与殷丞相皆出身书香门第,自认女儿也应当是天赋过人。她的宝贝女儿,长成女子,必然是如花似玉,又颇具才华。
  廖叔出城去请柳如意,她没想到与家人见面的时机,这么快就来临。
  她身边伺候的嬷嬷帮着她挑选了一身合适的衣裳,又将发髻梳得一丝不苟,在穿衣镜前照了几回,确定没有差错才登上马车。
  “王姨,我有些紧张。”柳如意在马车内坐得如雕塑般笔直,浑身上下都紧绷着,她还没做好要见父母亲的准备。
  她此刻的内心,既期待又紧张,时隔多年,她总算能够寻回亲人,但她不确定,父母亲这些年,是否真的挂怀她,见到认不出的女儿时,又是何感想。
  “夫人安心,小姐不是已经在相府等着您了么?退一步来说,一切都有小姐在,您等这么多年,总算能认祖归宗,应当为之高兴。”
  嬷嬷是柳如意被捡回来之后,跟在她身边伺候的人,很是可靠值得信任。
  柳如意双唇紧抿,轻点了点头,之前女儿就和她说过,她与相府的人相见的日子不会太久,可这,也太快了些,她无法做到镇静自若。
  一路上柳如意心乱如麻,跟随带路的管家进相府时,她反而逐渐冷静下来。
  甫一进花厅,柳如意瞥见站在老夫人身侧女扮男装的女儿,柳如意静下心来福身行礼:“柳如意见过老夫人、夫人以及小姐。”
  她礼数周到,举手投足之间落落大方,似在高门显户精心教导出来的女子,没有半分小家子气。
  “不必多礼,来,抬起头来让我瞧瞧。”老夫人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担心自己太过热情会将人吓着。
  柳如意缓缓依老夫人的话缓缓将头抬起来,在看清她脸的那一刹那,老夫人震惊地呆坐在官帽椅上,久久没回过神来。
  连坐在下首的甄夫人与殷妙音在看清柳如意的脸后,也是惊讶地说不出话。
  如果说柳明月与老夫人年轻时的样貌有两三分相似,那么柳如意就有七分!
  太像了!
  柳如意往厅里一站,她的长相气质,与殷丞相年轻时为妻子所画的画像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尤其是那双明亮的眼眸,漂亮地不象话。
  第151章 认亲
  “娘,这位柳夫人和祖母年轻的时候可真像,看来她就是姑母无疑。”
  殷妙音到底年纪小,脑子转的快,震惊了一会就回过神来。
  她早就已经见过柳明月,之前便觉得这位柳东家与祖母年轻时相似,这会子真印证了她的想法,她没有多震惊。
  “真像,真像,我的儿!”眼泪从老夫人的眼眶涌出,簌簌往下掉。
  她没有杵拐杖,也没有让人搀扶,颤颤巍巍地走上前去。
  离得近了,柳如意的脸近在眼前,只这一眼,老夫人就能断定她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她苦寻掌上明珠多年,随着年岁增长,她还以为再见不到幼女。
  老夫人亲昵地拉住柳如意的手,她已布满皱纹的手将女儿的手紧紧地握在手里。
  曾几何时,她将女儿抱在怀里,握着女儿的手摇动拨浪鼓时,她手皮肤紧致白皙,而女儿的手软软胖胖的,像是米团子捏出来的,可爱极了。
  她握着柳如意的手,用尽了全身力气,对‘陌生人’而言,老夫人此举有些过了头。
  柳如意猛地缩回手,有些惶恐地往后退了几步,目光在女儿与老夫人身上来回摆动。
  老夫人泪眼婆娑地看向一脸茫然又有些惊慌的女儿,眼泪略收了收,意识到自己方才的举动太过唐突,她是丞相夫人,乍然对柳如意如此亲近,自是让她感到无比惶恐。
  “你莫慌,我……你先坐下,我将当年发生的事一一向你说来。”
  老夫人想拍拍柳如意的手安慰她,又怕吓到女儿,只好克制住激动之情,先坐回木椅上,柳如意有些犹豫,但也跟着坐了下来。
  “当年你父亲殷丞相受命主持修葺皇陵一事,因要耗费的时间太久,我便带着当时还年幼的你跟随你父亲赴任,皇陵修葺一事繁忙……”
  老夫人说起当年柳如意走失,不禁垂泪起来,不过言语还算平静清晰。
  当年老夫人因到皇陵后,因不适应当地的天气,没多久就病倒,她无力照顾年幼的女儿,就将把身边心腹婢女差去照顾。
  没想到,一次外出游玩的途中,那名婢女失足摔下山坡重伤流血而死,而老夫人的女儿,就此不知所踪。
  当时丞相派人去那附近将山头都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有将人找到。
  “那时候你还年幼,身上没戴着什么配饰,只有这枚玉佩,是你出生时就戴着的,没想到多年后,我们会因这枚玉佩相认,说来也是缘分。”
  老夫人感慨地叹了口气,柳如意早已知道自己就是丞相夫妇的女儿,她的内心虽然高兴,但没有多少意外。
  不过早在与亲人相认前,女儿就叮嘱过她,届时一定要做出惊讶又欢喜的模样。
  “您,当真是我母亲么?”柳如意眼中含泪,有些不确定地开口问。
  她的惊讶是装出来的,但与亲人相认的高兴做不得假。
  “好孩子,我和你父亲寻了你多年,本以为此生都无缘再见,没想到……”
  老夫人抹了眼泪,想让柳如意坐到跟前来,转念一想,两人才相认,太过亲昵兴许会让女儿感到不自在,只好作罢。
  “你这些年过得可好?你的夫婿如今在何处?”老夫人问到柳如意的夫婿,就看向柳明月,“没想到老身认回女儿,还得了个这么大的外孙。”
  老夫人爱屋及乌,看向柳明月的眼里也满是慈爱。
  如孙女所说,如意阁的生意经营地很好,而柳东家今日带来的这些首饰布匹,成色皆为上乘,没有一定的人脉与能力,可拿不出这些东西。
  既然外孙能将生意经营得风生水起,母子俩这些日子过得应当不差。
  柳如意母子的反应,没有如老夫人所想的一般,笑说这些年过得如何。
  问及这些年过得怎样,柳如意的面色便僵住,没有立即去回答。
  在老夫人担忧的目光下,柳如意还是扯了扯嘴角,笑道:“我这些年与孩儿相依为命,过得很好。”
  老夫人年至五十,时至今日见过的人只多不少,一眼看出柳如意嘴上说着过得好,可神情看起来分明不是这么一回事。
  而她的儿子柳随风也是神色讳莫如深,母子二人的反应,怎么看都不像这些年过得好的样子。
  柳如意神色犹豫,嘴唇蠕动着想启齿,但最终都没开口,想来是花厅里人多眼杂,许多话不好明说。
  既然认了亲,有些事是必须要说清的,柳明月将廖叔叫上前,指了指相府女眷选好的首饰:“除去这些,别的就先送回如意阁去。”
  柳明月留下了老夫人她们选中的首饰,至于其他的先让廖叔带回如意阁,为的也是将人打发走。
  廖叔听明白东家的弦外之音,接下来的场合,他不适合在一旁待着。
  “是,小的这就将东西送回如意阁。”廖叔招手叫来小厮,将首饰盒子整理好捧着离开了花厅。
  除了廖叔等人之外,其他的下人不知何时早无声无息退下。
  等花厅内只剩下家里的人,柳明月才替母亲开口,说了这些年的事。
  “母亲原先是被父亲捡回去,相处的日子久了,两人日久生情成了婚,之后就有了我,可就在我三岁时,父亲战死沙场,母亲不得已入周府,成了周军远的妾室。”
  柳明月口中说的自己的父亲的名讳,老夫人没有听说过,可周军远的名字,她确实识得的。
  “周军远?你说的是周将军?”老夫人意外地瞪大眼。
  “嗯。”柳明月点点头,“周军远就是我后来的继父,他觊觎母亲貌美,在父亲战死后,他就威逼利诱母亲做他妾室,母亲没得选,入周府成了柳姨娘。”
  听到这,殷妙音就倒吸了一口气,老夫人与甄氏身体不好,外头的事她们不是没有留心,但别人后宅里那些姨娘的事她们还不至于知道这般详尽。
  可殷妙音时常跑出府去玩,京城里就没什么八卦是她不知道的。
  第152章 你的脸是假的?
  “柳姨娘?就是前阵子周府那位葬身火海的柳姨娘?”殷妙音说着不由打量起自己才相认的姑母来。
  “是,周府主母赵银莲因她女儿到侯府为妾的缘故,私下对母亲多有针对,我为保全母亲,不得已之下才出此下策。”
  柳明月前面说的,老夫人几人都听明白了,不过……
  “这里头又和侯府有什么关系……”甄氏话说到一半,乍然记起之前周家嫁到侯府为世子妃的那位小姐,就是周府柳姨娘之女。
  难道柳如意除去儿子之外,还有一个女儿?
  很快,柳明月就开口解了她们心头的疑惑。
  “还有另一件事,我实为女儿身,这身打扮是女扮男装,为的是掩人耳目,以男儿身行商也便利些,还望外祖、夫人、小姐见谅。”
  柳明月不好意思地朝三人见礼道歉,自己女扮男装这事,确实是有些不好意思。
  她每说一件事,相府在座女眷就震惊一分,可所有震惊加起来,也没有她的身份是女扮男装这一点让人震颤。
  殷妙音瞪大眼站起身,上下将柳明月看了个遍:“你,你是女子?你就是定北侯世子的世子妃?”
  甄夫人轻咳一声,扯了扯女儿的衣袖,示意她冷静一些。
  此事实在太令人惊讶,殷妙音晃了晃脑袋,呢喃道:“难怪那日宫宴上,我看见定北侯世子妃,觉得很是熟悉,原来你们是同一人。”
  人世间的缘分,还真是奇妙,殷妙音如是想着。
  柳姨娘此人,老夫人与甄夫人没听说过她在周府的事,可定北侯世子的世子妃,她们却是知道的。
  没想到她们曾经觉得处境艰难的世子妃,竟然就是自己的血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