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29节
“儿臣叩谢父皇恩典!”池鸿渊眼眶微红,神色激动非常,但还不忘规矩,毕恭毕敬地朝皇帝叩首谢恩,仿佛得知母妃能离开冷宫,他很是开心。
敲定边关的事宜,池鸿渊从御书房退出来,从大门踏出去那一刹那,带着笑意的眸子一瞬沉了下来。
当今皇帝刚愎自用,昏聩无能,将忠于自己的忠臣满门坑杀,才导致如今边关到了无将才可用的地步。
与其把江山交到这样的人手里,不如他将其夺之!
如今与他同辈的皇子,皆是无能之辈,早晚他要把江山纳入囊中,至于欺辱了他与他母妃的人,都要为曾经的举动付出代价!
哪怕是他的亲生父亲,也不会例外。
“殿下请留步。”将经过御花园时,一道苍老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池鸿渊脚步微顿,立即敛去眼底的阴鸷,转过身,就看见孙大人小跑着跟上来。
他本来是站着等的,见状向孙大人走过去:“学生见过先生。”
池鸿渊对孙大人的态度十分恭敬,这份恭敬不是虚与委蛇,而是出自真心。
“殿下,多年不见,微臣……”孙大人想说什么,看着眼前高出自己一个头来的少年,只苦涩一笑,“抱歉,当年没能护你半分。”
池鸿渊以为孙大人是要说边关战事,可他似乎只想和自己说说话。
少年喉间一梗,当年他被扔去冷宫,人人对他冷眼相待,只有孙大人看重他的才能,一直极力想培养他,甚至还私下偷偷给过他饱腹的干粮。
然而孙太保为人正直刚毅,两袖清风,在朝中不与人交恶,但也不和人交好。
所以当年就算孙太保觉得池鸿渊可惜,也不能为他做些什么。
“先生快莫要这么说,当年有诸多身不由己,岂是先生能左右的,学生更从来都没有怪过您,今日学生的机遇,更是仰赖您多年挂怀。”
池鸿渊还打算自己设计,让皇帝注意到在冷宫中被自己遗忘的那个儿子。不想孙太保的举荐,无意之中推了池鸿渊一把,正中他计划的下怀,让他顺理成章出现在皇帝面前。
“见殿下长成,老臣心里也稍稍放下些,不过边关此去凶险,殿下要保重自身。”
孙太保垂下的手动了动,池鸿渊知道,他是想象从前一样,拍拍学生的肩膀以资鼓励。
可现在不是从前,这不是国子监,而是皇宫大内,两人就算是多年师徒也不易亲近。
“微臣不宜在宫中久留,这便出宫去,殿下也快些回去准备出征事宜,去吧。”
孙太保最后一声去吧语重心长,池鸿渊心下酸涩,对先生拱手一礼就转身离开。
池鸿渊亲征的圣旨传下,周府也收到了周军远被杀死于军营的消息,上下乱作一团。
“夫人!周府里里外外都靠主君撑着,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我们要怎么办?”甫一得知周军远的死讯,赵姨娘就慌慌张张找到主母赵银莲这里来。
赵银莲心里何尝不是一样不安?这些年她只顾着府里的事,府外的事她可没怎么去管,也知道周府的声名是靠周军远支撑着。
出征之前人还好好的,才到边关没多久,就传来丈夫死讯,赵银莲心情一时不能平复,周府而今只有一位嫡子,尚且年幼,不能掌家。
当家的男人死在边关,就意味着周家要跟着垮了。府里的妇人,要撑起这个家如天方夜谭,家中没有在官场上的人,衰落是迟早的事。
“妾身见过主母。”就在赵银莲与赵姨娘都有些六神无主的时候,白姨娘与柳姨娘来了。大堂内的女人都红着眼眶,低声啜泣。
周军远的死,对于身在后宅的女人而言无异于惊天噩耗。
不过为周军远的死伤心的人里,也有走个过场做戏的,那便是柳姨娘。
“这种时候不必行这么多礼数,都起来吧。”赵银莲疲倦地摆了摆手,示意她们起身。
“妾身听说陛下打算过一段时间才将主君的棺椁迎回京城,只是,府里没有了主心骨,我们日后应当如何撑起这个家?”
白姨娘问的话直白,但是眼下必须要面对的难题。柳姨娘蹙眉看着赵银莲,其他几位姨娘也在等着她发话,毕竟她是府里的主母。
柳姨娘做出担心地样子,让人看不出什么来,无人知晓周军远从前做的那些事,她已经知道大半,如今她对这个男人只有厌恶。
这个人不死,柳姨娘看着还觉得恶心,若周军远从边关回来,又到她的院子,实在令人作呕。
得知周军远的死讯时,天晓得柳姨娘心里有多高兴?人面兽心的伪君子总算葬身他乡,等再见面时,她只会看到对方的尸首。
赵银莲沉默良久,在众人的注视下叹了口气,她也没有什么办法。
“我到底年轻,没经过大风浪,主君的生死非同小可,你们随我来,去见老太太,看看老夫人怎么说吧。”赵银莲抿了抿唇。
曾经总是倨傲盛世凌人的主母,而今面色发白,哪里还有从前气势?
赵银莲将带着姨娘们去老夫人屋里时,想到什么,扭头看向方才一直在花厅内伺候的下人,厉声告诫。
“主君死在边关一事,先别惊动府上的小姐们和少爷!若府里乱起来,我头一个拿你们是问!”赵银莲就算再无力,也知道要先稳住府里。
第70章 他找机会将其踹掉,最后周百合不还是他的么?
主君没能从边关回来,下人哪里能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这时候但凡有什么,还不是拿做下人的下开刀。
下人战战兢兢地应了是,保证自己不会说出去一个字。
一行人到周老夫人屋里时,老夫人才吃完午饭,见她们这么整齐地来了,又面色凝重,老夫人当即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母亲,今日边关有信使八百里加急带消息回京,主君被敌军设计暗杀于营账,如今边关告急,陛下已经下旨抚恤周家,只是,我们该怎么办?”
赵银莲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既是难过,也为周家飘摇的将来感到惊恐。
周老太太料定没有好事,可没想到自己得知的竟然是儿子的死讯。老夫人一个踉跄跌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地捂住绞痛的心口。
“老太太!您保重啊!”老太太身边的嬷嬷吓得变了颜色,立即帮老太太轻拍心口顺气。
好在周老夫人的身体还算健朗,没有晕死过去,缓了一会那股心绞痛就缓和下来。老夫人歪在官帽椅上,整个人看起来老了几岁。
她嫁到周家,只得周军远这么一个儿子,不想老来白发人送黑发人,唯一的儿子命丧边关,这偌大的周家,以后可怎么办?
“信使传回来的消息,说的是主君被敌军设计杀害?”老夫人忍着心痛询问。
人死是事实,事关将来周家气运,赵银莲不敢有所隐瞒:“是,信使是这么说的,而且主君死后,胡人就起兵侵扰边关,可见是胡人毒计。”
老夫人沉着脸,心思千回百转,周军远的死,对周家无疑是重大打击,但转念一想,自己儿子的死,是为国捐躯,那就有些不同。
周军远每隔一两年就前往边关,也是有不少功勋在身上,如今更是为国而死。
圣上念在周家一家老弱的份上,想来不会亏待周府才是,这兴许能为周府挣来喘息之机。
“你们都坐下吧,我知道你们平时多是面和心不和,但现今府里的人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别抱着以为自己能独善其身的愚蠢想法。”
周老夫人犀利的目光在几人的脸上扫了一圈,冷哼一声。
被周老夫人打量着,几位妇人都本分地低下头,对老夫人的警告,她们自是认同。
“老夫人教训的是,不知您可是有什么打算?”赵银莲领着几位姨娘坐下来,启口询问。
“军远死在边关,那就是拿命守着我朝疆土,此等功劳,陛下不会不记,府里子嗣单薄,军远只有长缨一个儿子,不过无妨。”
周老夫人已经想好周府的前路,语气说着就平稳下来:“我们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只要护着长缨长大成人,再以武举入朝,何愁不能得圣上青眼?周府垮不了!”
听着老太太的打算,本来颓然的赵银莲与赵姨娘都眼前一亮,宛若又看到了希望。
屋内坐着的姨娘们都沉默地听老夫人说着,不过各人心下是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长缨将来会是周府主心骨,但这都是后话,眼下最紧要的,是趁着陛下因主君为国捐躯犒赏我们府上时,抓住这个机会,先将府上几位姑娘嫁出去,这叫趁热打铁。”
到底是经历地多的,老夫人考虑得要比赵银莲等人要长远,也比她们要更为冷静。
人死不能复生,最紧要的就是如何抓住眼下能得的好处,为子孙做筹算。
“母亲思虑长远,让儿媳敬佩,确实应当为几位姑娘议亲,不管怎样,先将婚事定下。”
赵银莲很认同老夫人的说法,除柳姨娘外,其他几位姨娘的女儿都尚未出嫁,闻言自然都一致点头,现在的周府没有撑腰的人,拖得越久,越不利姑娘们的婚事。
周军远之死并非什么秘辛,在信使抵京时,他的死讯就悄然在京中传开。
就连在候府不大在外走动的覃卓燕也听说了此事,男子手里的册子搁在桌上:“什么?周将军被人暗杀?胡人如今行事竟然如此大胆狠辣?”
覃卓燕眉头跳了跳,感到震惊的同时隐隐有些担忧,不过可不是因为柳明月,而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周百合。
“里头据说还有旁的事,不过事关边关机密,小的不得而知。”管家神情颇为凝重。
边关,怕是要有一阵大乱,不过覃卓燕不担心这个:“如今的周府岂不是孤苦无依?”
管家一怔,不知世子怎么关心起周家来,平时世子不是对世子妃很不待见么?
覃卓燕自然是不待见柳明月的,他真正心疼的是尚及笄就没了父亲的周百合。面对管家的困惑覃卓燕没做解释,转念一想,又觉得周军远死得太迟。
既然是死,周军远为何……不死得早些?若此人早一年死去,他娶的就不会是丑女。
周军远:我谢谢您嘞。
不知世子在想什么,不过世子所言却是不假,管家怅然:“周府往后可就艰难了。”
管家哪里晓得,自家主子和他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覃卓燕心里腹诽,但凡周军远死早些,偌大的将军府没了主心骨,就需要寻找新的依靠。
如此一来,他与周府的婚事,就应当是与周百合才是,与那丑女有什么相干?
覃卓燕全然不觉得自己想得不着边际,毕竟哪怕他瘸了腿,侯府世子的名头也摆在这。
“也好。”周军远现在死,也不算太晚,覃卓燕这话接得莫名,管家听得一头雾水。
“你先下去吧。”覃卓燕觉得管家站在跟前有些碍眼,便将人打发走了。
书房的门关上,覃卓燕继续盘算自己的想法,假若周百合寻不到合适的人成婚,那么他就是周百合的不二人选。至于丑女,他找机会将其踹掉,最后周百合不还是他的么?
他覃卓燕,样貌在京中的贵公子里不是排不上号,配谁也不是配柳明月。
原本对周百合不能与自己成为夫妻一事,覃卓燕只感到遗憾,没别的想法,而今周军远忽然死了,就似一块大肥肉掉到自己跟前来,他那点心思焉能不蠢蠢欲动。
第71章 心思倒是快
“夏邑。”覃卓燕话音方落,在门外伺候的侍从就推门进来。
“世子有什么吩咐?”夏邑是跟在覃卓燕身边近身照顾的,身形比寻常的家仆要魁梧,为的是能够保护主子。
男人拿过披风披在身上穿好,口头催促侍从道:“快送我去母亲那,我有要事要和母亲商量。”
侍从见状不疑有他,推着覃卓燕的轮椅前往侯夫人的住处。
时值正午,侯爵夫人听说了周家那边的事,得知周军远身死,心情毫无波澜。周家和他们,无论人前人后,都没什么牵扯。
尤其柳明月是个在周府不受疼爱的,周府的兴衰,于侯府影响都不大。
“夫人,世子来见您,说是有重要的事打算和您商量。”院子里的婆子站在门外传话,侯夫人知是儿子来,立即请人进来,顺便遣退下人。
敲定边关的事宜,池鸿渊从御书房退出来,从大门踏出去那一刹那,带着笑意的眸子一瞬沉了下来。
当今皇帝刚愎自用,昏聩无能,将忠于自己的忠臣满门坑杀,才导致如今边关到了无将才可用的地步。
与其把江山交到这样的人手里,不如他将其夺之!
如今与他同辈的皇子,皆是无能之辈,早晚他要把江山纳入囊中,至于欺辱了他与他母妃的人,都要为曾经的举动付出代价!
哪怕是他的亲生父亲,也不会例外。
“殿下请留步。”将经过御花园时,一道苍老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池鸿渊脚步微顿,立即敛去眼底的阴鸷,转过身,就看见孙大人小跑着跟上来。
他本来是站着等的,见状向孙大人走过去:“学生见过先生。”
池鸿渊对孙大人的态度十分恭敬,这份恭敬不是虚与委蛇,而是出自真心。
“殿下,多年不见,微臣……”孙大人想说什么,看着眼前高出自己一个头来的少年,只苦涩一笑,“抱歉,当年没能护你半分。”
池鸿渊以为孙大人是要说边关战事,可他似乎只想和自己说说话。
少年喉间一梗,当年他被扔去冷宫,人人对他冷眼相待,只有孙大人看重他的才能,一直极力想培养他,甚至还私下偷偷给过他饱腹的干粮。
然而孙太保为人正直刚毅,两袖清风,在朝中不与人交恶,但也不和人交好。
所以当年就算孙太保觉得池鸿渊可惜,也不能为他做些什么。
“先生快莫要这么说,当年有诸多身不由己,岂是先生能左右的,学生更从来都没有怪过您,今日学生的机遇,更是仰赖您多年挂怀。”
池鸿渊还打算自己设计,让皇帝注意到在冷宫中被自己遗忘的那个儿子。不想孙太保的举荐,无意之中推了池鸿渊一把,正中他计划的下怀,让他顺理成章出现在皇帝面前。
“见殿下长成,老臣心里也稍稍放下些,不过边关此去凶险,殿下要保重自身。”
孙太保垂下的手动了动,池鸿渊知道,他是想象从前一样,拍拍学生的肩膀以资鼓励。
可现在不是从前,这不是国子监,而是皇宫大内,两人就算是多年师徒也不易亲近。
“微臣不宜在宫中久留,这便出宫去,殿下也快些回去准备出征事宜,去吧。”
孙太保最后一声去吧语重心长,池鸿渊心下酸涩,对先生拱手一礼就转身离开。
池鸿渊亲征的圣旨传下,周府也收到了周军远被杀死于军营的消息,上下乱作一团。
“夫人!周府里里外外都靠主君撑着,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我们要怎么办?”甫一得知周军远的死讯,赵姨娘就慌慌张张找到主母赵银莲这里来。
赵银莲心里何尝不是一样不安?这些年她只顾着府里的事,府外的事她可没怎么去管,也知道周府的声名是靠周军远支撑着。
出征之前人还好好的,才到边关没多久,就传来丈夫死讯,赵银莲心情一时不能平复,周府而今只有一位嫡子,尚且年幼,不能掌家。
当家的男人死在边关,就意味着周家要跟着垮了。府里的妇人,要撑起这个家如天方夜谭,家中没有在官场上的人,衰落是迟早的事。
“妾身见过主母。”就在赵银莲与赵姨娘都有些六神无主的时候,白姨娘与柳姨娘来了。大堂内的女人都红着眼眶,低声啜泣。
周军远的死,对于身在后宅的女人而言无异于惊天噩耗。
不过为周军远的死伤心的人里,也有走个过场做戏的,那便是柳姨娘。
“这种时候不必行这么多礼数,都起来吧。”赵银莲疲倦地摆了摆手,示意她们起身。
“妾身听说陛下打算过一段时间才将主君的棺椁迎回京城,只是,府里没有了主心骨,我们日后应当如何撑起这个家?”
白姨娘问的话直白,但是眼下必须要面对的难题。柳姨娘蹙眉看着赵银莲,其他几位姨娘也在等着她发话,毕竟她是府里的主母。
柳姨娘做出担心地样子,让人看不出什么来,无人知晓周军远从前做的那些事,她已经知道大半,如今她对这个男人只有厌恶。
这个人不死,柳姨娘看着还觉得恶心,若周军远从边关回来,又到她的院子,实在令人作呕。
得知周军远的死讯时,天晓得柳姨娘心里有多高兴?人面兽心的伪君子总算葬身他乡,等再见面时,她只会看到对方的尸首。
赵银莲沉默良久,在众人的注视下叹了口气,她也没有什么办法。
“我到底年轻,没经过大风浪,主君的生死非同小可,你们随我来,去见老太太,看看老夫人怎么说吧。”赵银莲抿了抿唇。
曾经总是倨傲盛世凌人的主母,而今面色发白,哪里还有从前气势?
赵银莲将带着姨娘们去老夫人屋里时,想到什么,扭头看向方才一直在花厅内伺候的下人,厉声告诫。
“主君死在边关一事,先别惊动府上的小姐们和少爷!若府里乱起来,我头一个拿你们是问!”赵银莲就算再无力,也知道要先稳住府里。
第70章 他找机会将其踹掉,最后周百合不还是他的么?
主君没能从边关回来,下人哪里能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这时候但凡有什么,还不是拿做下人的下开刀。
下人战战兢兢地应了是,保证自己不会说出去一个字。
一行人到周老夫人屋里时,老夫人才吃完午饭,见她们这么整齐地来了,又面色凝重,老夫人当即就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
“母亲,今日边关有信使八百里加急带消息回京,主君被敌军设计暗杀于营账,如今边关告急,陛下已经下旨抚恤周家,只是,我们该怎么办?”
赵银莲说着眼泪就掉了下来,既是难过,也为周家飘摇的将来感到惊恐。
周老太太料定没有好事,可没想到自己得知的竟然是儿子的死讯。老夫人一个踉跄跌坐在椅子上,面色苍白地捂住绞痛的心口。
“老太太!您保重啊!”老太太身边的嬷嬷吓得变了颜色,立即帮老太太轻拍心口顺气。
好在周老夫人的身体还算健朗,没有晕死过去,缓了一会那股心绞痛就缓和下来。老夫人歪在官帽椅上,整个人看起来老了几岁。
她嫁到周家,只得周军远这么一个儿子,不想老来白发人送黑发人,唯一的儿子命丧边关,这偌大的周家,以后可怎么办?
“信使传回来的消息,说的是主君被敌军设计杀害?”老夫人忍着心痛询问。
人死是事实,事关将来周家气运,赵银莲不敢有所隐瞒:“是,信使是这么说的,而且主君死后,胡人就起兵侵扰边关,可见是胡人毒计。”
老夫人沉着脸,心思千回百转,周军远的死,对周家无疑是重大打击,但转念一想,自己儿子的死,是为国捐躯,那就有些不同。
周军远每隔一两年就前往边关,也是有不少功勋在身上,如今更是为国而死。
圣上念在周家一家老弱的份上,想来不会亏待周府才是,这兴许能为周府挣来喘息之机。
“你们都坐下吧,我知道你们平时多是面和心不和,但现今府里的人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别抱着以为自己能独善其身的愚蠢想法。”
周老夫人犀利的目光在几人的脸上扫了一圈,冷哼一声。
被周老夫人打量着,几位妇人都本分地低下头,对老夫人的警告,她们自是认同。
“老夫人教训的是,不知您可是有什么打算?”赵银莲领着几位姨娘坐下来,启口询问。
“军远死在边关,那就是拿命守着我朝疆土,此等功劳,陛下不会不记,府里子嗣单薄,军远只有长缨一个儿子,不过无妨。”
周老夫人已经想好周府的前路,语气说着就平稳下来:“我们接下来的十几年里,只要护着长缨长大成人,再以武举入朝,何愁不能得圣上青眼?周府垮不了!”
听着老太太的打算,本来颓然的赵银莲与赵姨娘都眼前一亮,宛若又看到了希望。
屋内坐着的姨娘们都沉默地听老夫人说着,不过各人心下是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长缨将来会是周府主心骨,但这都是后话,眼下最紧要的,是趁着陛下因主君为国捐躯犒赏我们府上时,抓住这个机会,先将府上几位姑娘嫁出去,这叫趁热打铁。”
到底是经历地多的,老夫人考虑得要比赵银莲等人要长远,也比她们要更为冷静。
人死不能复生,最紧要的就是如何抓住眼下能得的好处,为子孙做筹算。
“母亲思虑长远,让儿媳敬佩,确实应当为几位姑娘议亲,不管怎样,先将婚事定下。”
赵银莲很认同老夫人的说法,除柳姨娘外,其他几位姨娘的女儿都尚未出嫁,闻言自然都一致点头,现在的周府没有撑腰的人,拖得越久,越不利姑娘们的婚事。
周军远之死并非什么秘辛,在信使抵京时,他的死讯就悄然在京中传开。
就连在候府不大在外走动的覃卓燕也听说了此事,男子手里的册子搁在桌上:“什么?周将军被人暗杀?胡人如今行事竟然如此大胆狠辣?”
覃卓燕眉头跳了跳,感到震惊的同时隐隐有些担忧,不过可不是因为柳明月,而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周百合。
“里头据说还有旁的事,不过事关边关机密,小的不得而知。”管家神情颇为凝重。
边关,怕是要有一阵大乱,不过覃卓燕不担心这个:“如今的周府岂不是孤苦无依?”
管家一怔,不知世子怎么关心起周家来,平时世子不是对世子妃很不待见么?
覃卓燕自然是不待见柳明月的,他真正心疼的是尚及笄就没了父亲的周百合。面对管家的困惑覃卓燕没做解释,转念一想,又觉得周军远死得太迟。
既然是死,周军远为何……不死得早些?若此人早一年死去,他娶的就不会是丑女。
周军远:我谢谢您嘞。
不知世子在想什么,不过世子所言却是不假,管家怅然:“周府往后可就艰难了。”
管家哪里晓得,自家主子和他想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覃卓燕心里腹诽,但凡周军远死早些,偌大的将军府没了主心骨,就需要寻找新的依靠。
如此一来,他与周府的婚事,就应当是与周百合才是,与那丑女有什么相干?
覃卓燕全然不觉得自己想得不着边际,毕竟哪怕他瘸了腿,侯府世子的名头也摆在这。
“也好。”周军远现在死,也不算太晚,覃卓燕这话接得莫名,管家听得一头雾水。
“你先下去吧。”覃卓燕觉得管家站在跟前有些碍眼,便将人打发走了。
书房的门关上,覃卓燕继续盘算自己的想法,假若周百合寻不到合适的人成婚,那么他就是周百合的不二人选。至于丑女,他找机会将其踹掉,最后周百合不还是他的么?
他覃卓燕,样貌在京中的贵公子里不是排不上号,配谁也不是配柳明月。
原本对周百合不能与自己成为夫妻一事,覃卓燕只感到遗憾,没别的想法,而今周军远忽然死了,就似一块大肥肉掉到自己跟前来,他那点心思焉能不蠢蠢欲动。
第71章 心思倒是快
“夏邑。”覃卓燕话音方落,在门外伺候的侍从就推门进来。
“世子有什么吩咐?”夏邑是跟在覃卓燕身边近身照顾的,身形比寻常的家仆要魁梧,为的是能够保护主子。
男人拿过披风披在身上穿好,口头催促侍从道:“快送我去母亲那,我有要事要和母亲商量。”
侍从见状不疑有他,推着覃卓燕的轮椅前往侯夫人的住处。
时值正午,侯爵夫人听说了周家那边的事,得知周军远身死,心情毫无波澜。周家和他们,无论人前人后,都没什么牵扯。
尤其柳明月是个在周府不受疼爱的,周府的兴衰,于侯府影响都不大。
“夫人,世子来见您,说是有重要的事打算和您商量。”院子里的婆子站在门外传话,侯夫人知是儿子来,立即请人进来,顺便遣退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