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78节
  “其实要对付他,也不是全无办法!”
  陈安叹了口气说道:“你们是晓得我们三个跟他的过往的,当年翻车的事情,我们三个差点把命丢了,我最好的头狗还因这次事情被人打断一条腿,这其实就是死仇。
  我们也清楚,用铜牛、铜鼓从他那里弄到三十万,他这种人不可能吃这种亏,肯定也会想招找我们的麻烦,只是他自己现在因为一些事情,不敢轻易动我们,不然的话,怕是早就让人找上门来了。”
  孟奎松之所以愿意出那三十万,就是为了买陈安他们闭嘴,避免宝藏的事情引起轰动。
  听到陈安这话,戴世云笑着看了一眼齐元谷,然后又转头看向陈安:“我就说,来找你肯定没得错,我们那一顿不能白打了。既然都有仇气,那就是一路人,就可以合作一起搞死那龟儿。”
  陈安点头道:“如果伱们真的有心这么弄,确实可以合作一哈!”
  “肯定是想弄他狗日嘞,其实我们专门来这一趟,就是为这个事情来的,昨天跟你说了,见你没得啥子表态,还以为你不会弄他了,所以今天才忍住,没有再问。”
  齐元谷兴奋地说道:“你说要啷个搞他,我们能做啥子,只要能做到的,一定尽全力,弄死这龟儿,哪怕是要我们帮忙下手都行,麻批,都说人死鸟朝天,这口子恶气憋在心里的时间长咯,不给那龟儿来点狠的,真当我们是软柿子,想啷个捏就啷个捏,已经受够了。”
  陈安微微笑了笑:“弄死孟奎松,也不至于把自己赔进去撒,那样多划不来…其实,我想请你们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回去以后,专门打探孟奎松的行踪,让我们晓得他究竟在干些啥子,人在哪些地方就行了,这个事情对你们来说,应该不难!”
  “事情简单,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去西安那边,专门盯这狗日嘞。他主要也就是在西安那边活动,手底下的人散开,在周边盗墓,那边古墓不少,稍微一打听,就能知道得清清楚楚。”
  齐元谷肯定地说,但是又很好奇陈安究竟要怎么弄,问道:“你们准备啷个弄他?”
  “我也不瞒你们,说出来也好让你们心里边有个数…晓得为啥子孟奎松在找铜牛、铜鼓不?”陈安笑问道。
  戴世云摇摇头:“不晓得,一直以为是有人委托他专门找那种古董,毕竟,类似的事情不少,他也经常开价,让人找些特定的古董,很平常。最近还听说,他开价五千,在找一个铜虎,他这段时间,没少往锦城跑…有啥子说道蛮?”
  “就我所知,孟奎松找这些东西,跟西王宝藏有关,你们在锦城这边也混过,不晓得有没有听过“石龙对石鼓,金银万万五”的传闻?”
  “这倒是听过一些,西王宝藏,真的有?”
  “真的有,很多传闻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事情依据的,铜牛、铜鼓在我手里边保存过一段时间,也有人上门来找过这些东西,有人用偷,有人打算强抢,还有人上门索要,我多少晓得一些。甚至不瞒你们说,我们已经找到藏宝的地方!”
  陈安此言出口,听得齐元谷和戴世云目瞪口呆,异口同声地问道:“你们已经找到了?”
  陈安肯定地点点头,同时告诫道:“找到归找到,但是有些东西,不是我们能动的。金银万万五,晓得是啥子概念撒,就我们这种小人物,去染指这些东西的话,无福消受,稍有不慎,万劫不复。
  所以,即使找到了,也从来没有打过私吞这笔财富的主意,你们也不要多想。
  这可不像那些偷尸贼顶着被抓的风险也到处偷挖古墓,被逮到了罚一小笔钱,转头继续搞,现在公安人手不足,也不容易逮到他们,很多事情不了了之。
  那么大的一笔金银不一样,是国家政府大量收集的东西,一旦有丝毫风声让他们晓得,不可能让人拿到手,就即使一时到手,也会集中人手,掘地三尺找出来,到那种时候,怕是就得把命赔上咯。”
  齐元谷和戴世云听了这话,两人沉吟了一阵,也想清楚其中的关键,将兴奋的表情给压了下来。
  戴世云追问道:“你具体想啷个搞?”
  “就我所知,找到宝藏所需的四件铜器,已经有三件到孟奎松手里边了,剩下那个铜虎应该也有些眉目,找到是迟早的事情。我就是想用这个事情搞他,到时候只需一个举报,就能轻松拿捏,他再有钱有势,在公安武警面前,也是土鸡瓦狗,比起我们自己上,安全把稳得多。”
  陈安简单说了自己的盘算,强调道:“这种事情要保密,万万不能泄露出去,不然麻烦会找上我,当然,我也不怕这些,把宝藏上缴,就能万事大吉,相信是不小的功劳。我们好歹也有些交情,加之你们两个还是我大舅哥的朋友,所以才说这些。”
  “放心,这种事情,肯定不得说出去!”
  齐元谷面色凝重地说:“其实,可以把宝藏的线索直接透露给孟奎松撒,事情不是会更快些。”
  陈安笑了笑:“事情没有你们想的那么简单,他孟奎松在西王宝藏这个事情上,还跟小龟子有联系。我想把事情弄得更彻底点,那些小龟子也不能放过撒…这个事情,你们就不要多问了,只要盯住孟奎松的动静就行!”
  第630章 山菱纹章
  其实,能不能连着勾结孟奎松他们的小龟子一起扯出来,陈安心里真没数。
  想弄死小龟子,更多的是一种源于心底的情怀。
  但从董秋玲的说法来看,孟奎松有撇开小龟子独自找寻西王宝藏的想法,他现在已经三样铜器在手,是最有可能聚齐四样铜器的人。
  毕竟是在自家地盘上,小龟子即使安插了人手,也不能太过嚣张,撇开他们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话又说回来,小龟子既然也在盘算西王宝藏,肯定也有自己的后手。
  孟奎松还在花钱放话寻铜虎,陈安也不知道孟奎松是真的没找到铜虎,还是只是一个障眼法。
  按理说,他应该知道铜虎的所在,拿到手并不是很困难的事儿,现如今迟迟不见动静,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
  事情难料。
  陈安也无从揣测,只能到时候看具体情况而定。
  齐元谷和戴世云两人在听完陈安那一番话后,没有继续在石河子村逗留,说是就此返回陕西,前往西安,盯着这事儿,有情况会给陈安发电报。
  对于两人,陈安其实也不全信他们是不是真想搞孟奎松,只是看在戴世云被打断手的情况下,觉得两人心里有一定仇气的可能性比较大一些,这才透露自己的盘算。
  当然,他也不怕这盘算被泄露出去,顶天了提前将事情上报,把藏宝搬空。
  至于孟奎松,也可以再寻其他法子来摆平。
  比如,让齐元谷和戴世云打探孟奎松的动静,他就存了能不能寻到机会弄死孟奎松的打算。
  进入农闲时节,陈安手里边也没有多少事情做,家里的事情被冯丽荣打理得井井有条,都不用他插手,顶多就是在熬制火锅底料的时候打一下下手,这种传承的方子,还是不让外人知晓的好。
  养鸡场的事情也一直没什么大问题,按部就班地该消毒消毒,该定期喂药防瘟的喂药,两个在里边管护的民兵,像是上班一样,早已经习惯,事情也做得很熟练。
  他干脆到镇上去了一趟,找老铁匠的儿子,弄了不少洋硝,又买了些雄黄,在家里边捣鼓了一些碎瓦渣子,叫上宏山和甄应全前往鼓城山。
  第一件事就是前往藏宝山洞,将这三样东西混合,用洋灰纸和油纸包着防潮,做成十数个炸子,给埋在洞里,若有人找进去,先挨上一炸。
  然后三人就在周边的山崖上,寻找着崖上的金耳环,也在找着山中的兰草、崖柏。
  用竹钉固定在盘龙湾外边林子里那些山石和树木上的金耳环,长势很好,陈安打算多弄一些回去种植。
  另外,早上陈子谦没什么事儿,陈安往村里收了不少稻草,让他在家里搓成草绳。
  这些绳子,就是他用来在树干上固定金耳环的用具,采挖回去的金耳环,秋季也可以移植,一圈圈在用草绳在树干上连着包裹的青苔缠绕固定,比竹钉要方便得多,保湿性能也更好些。
  至于撵山的事儿,陈安是真放下了。
  这数次进山,就连野猪见到的次数都少。
  这次农闲进山,看到进山晃悠的人更多一些,每天几乎都能在山里听到枪声,也是打鸟的情况居多。
  一转眼,在山里晃了半個月,三人返回石河子村,将采挖到的小心保存的金耳环,尽数在盘龙湾的林子里移植上。
  下的霜越来越大,天气阴霾的时间也多了起来,又进入一年中杀年猪吃杀猪饭的时节,每日不是在杀猪就是在吃杀猪饭的路上,而每次去,陈澈和陈想必然是小跟班,似乎数日下来,都感觉胖了一圈。
  转眼间,大雪来临,铺天盖地地将山里山外披上银装。
  陈安他们三人这次没有再进行冬季狩猎,因为很清楚,去了也收获寥寥,还是窝在家里舒服,以他们三人的条件,已经不需要费劲心思花费大量时间辛苦地去弄那几百块钱了。
  也就是潘石玉教授再次来过盘龙湾,让陈安领着去徐家沟北边的山里去了一趟。
  滚滚放归野外,其实他们一直有监控定位,只是隔一段时间需要给滚滚脖子上的项圈换一下电池。
  据观测人员说,滚滚在野外的状态很好,在其领地里,大概是春季发情双向寻找配偶的原因,和滚滚领地重叠的有另外两只雌性大熊猫,还来过一只雄的。
  那只雄性大熊猫和滚滚打过一次,最终被滚滚打败,驱逐离开,进入黎坪,那边上辈子陈安知道也成了大熊猫保护中心。
  徐家沟北边那片地儿,已经在潘石玉的争取下,划为一片保护区,就命名为徐家沟大熊猫保护基地,有专人照管,为的就是这野生的种,这是陈安上辈子不曾听闻过的事情,听说就隶属于黎坪保护中心。
  听闻还从山城动物园运来雌性熊猫进行配种。
  这山里,终究因为他,而有了不少改变。
  这些日子里,齐元谷和戴世云也会如约时不时给陈安来上一封信,说着孟奎松最近的动向。
  他的活动,大多是在西安、汉中、狄寨原这三个地方,听说凭着寻墓的本领,指点着手底下一帮子人,下了几次大墓,似乎还外出过几次,只是大都是三四天就回来了。
  平日里,也经常能看到他在古玩市场上晃悠,淘着中意的古董。
  宏山和甄应全倒是经常到盘龙湾和陈安碰头,雪天不狩猎,三人更多的时候带着猎枪,到山里转悠,趁着这是寻兰草的好季节,找寻兰草,碰到小动物,也打一点给招财它们开开荤。
  每天进山,都是招财它们最兴奋的时候,可往往一天转悠下来,空气中总难嗅到猎物的踪迹,傍晚归来的时候,招财也总会哼哼,像是为自己没能寻到猎物而自责。
  转眼临近大年三十,在这之前,陈安去了一趟县城,买上一些年货,提前给县城和镇上的几个熟人拜年,也去看了李豆花和远在碑坝镇的干亲家顾兴元。
  除夕夜,陈安第一次买了大串的炮仗和礼花,领着家人一起过除夕,绚丽的烟花,照亮了盘龙湾的上空,哪怕在石河子村,都能清楚地看到。
  呆在屋里,被天空闪过的各种光亮吸引,再听到那隐约可闻的爆炸声,不少人出了屋子,在皂角树的场子上朝着盘龙湾张望。
  有不少孩童问自家父母,说礼花真好看,什么时候自家也能放上。
  往往在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沉默的。
  于他们来说,就连放鞭炮,很多人家也就买上三串炮仗,一串炮仗分成两半,在吃早饭和晚饭的时候放,更别说放礼花了。
  很多孩童就连玩鞭炮都得省着点,他们最热衷于做的事情,就是在自家放完鞭炮第一时间跑出去,捡那些引信燃烧到一半未能爆炸或是哑火的鞭炮,能重新燃放的重新燃放,没法点燃的,掰断,点燃里边的火药。
  哪怕只是一瞬间的闪亮,都能让他们眼中多出一些喜悦。
  不多时,宏山家也放起了礼花,接着是甄应全家。
  三家人像是相互呼应一样。
  现如今,整个石河子村,也就他们三家能有这种排场,让人既羡慕,又忍不住嫉妒。
  但他们是亲眼看着三家人一点点站起来的,那其中的艰辛,也是很多人不敢想的,别的不说,大雪漫天的在深山老林里一呆就是大半个月,就已经让很多人打退堂鼓,更何况,没有那等狩猎手段,也没有多少采药经验。
  能力不足,也只能干看着。
  晚上十二点的时候,陈安再次放了鞭炮和礼花,陪着一家子人守夜。
  看着在院里雪地上欢笑的陈澈、陈想,再看看在门口看着的陈子谦、耿玉莲和冯丽荣,陈安只觉得自己重活这一辈子,还是很有意义的。
  在礼花放完,叫上一家子回屋烤火的时候,陈安心里满是感慨:“这是重活一辈子的第七个年头了…”
  这个时候,远在西安的孟奎松,那低调古朴的院落里,来了不速之客。
  他领着一家子人放过鞭炮礼花,回到自己的书房,打开门,拉下电灯开关,突然看到自己常坐的椅子上坐着一个陌生人的时候,吓了一跳。
  “你是哪个?”他站在门口没有动,只是一脸警觉地看着那人。
  那人也没有过多废话,只是从兜里掏出一个盒子放在桌上,然后揭开盖子,里面平放着一个铜虎。
  孟奎松一下子愣住,这正是他一直心心念念的最后一个铜器。
  在董秋玲失去联系后,他曾第一时间赶往锦城,并安排人手将董秋玲家里里外外搜了一遍,始终没有找到铜虎,从那时候开始,无论他怎么寻找,这铜虎都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却没想,在这除夕夜,会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自己的书房。
  他上下打量着那大咧咧坐在椅子上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男人,戴着副黑框眼镜,身着老旧的中山装,甚至脚上穿的,还是一双解放鞋。
  这样装扮的人很常见,很像是一个图书管理员。
  但他知道,既然无声无息出现在自己书房里,还直接亮出铜虎,他知道,来人绝对不会简单。
  所以,他又看得更仔细些,看到了男人抓在手中转着的一张卡片——山菱纹章。
  他立刻明白来的是什么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