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8节
陈安清楚自己的能耐,那些人中,不少人看上去都很有经验,但依然无法搞定,他自己就更没有把握了。
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再像出师的时候去打黑娃子那样,对于自己无法完全确定的事情去勉强而为,还是苟着点好,千万不能冒失。
命终究只有一条。
对于陈安所说的那些,一家人都有些心惊。
陈子谦脸色也有些凝重:“村子里甄应全今天早上也找了几个人进山去了,听说你打了野猪,之前还打了黑娃子,还专门来找过你,想叫你跟着一起去…那只豹子那么厉害,怕是也不容易得手。
听狗娃子的,这两天就不要到处乱串了,等事情过了再说,尤其要管好娃儿。那么多人上山,厉害的撵山人也应该不少,说不定就把那只豹子打了。”
甄应全,可以说是石河子村最好的撵山人,陈安以前听说过不少的事情,也是打过黑娃子、豹子和野猪的人,当然,是带着村子里几个有火枪的人做的事情,但最近几年,倒是少见他打到好的猎物了,更多的时候是些野鸡、野兔之类。
这倒也正常,无论是黑娃子还是野猪,都需要不小的地盘,豹子活动范围更大,那可不是漫山遍野都有,尤其是村子附近更少。
上山想要找到野物,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至于其它几个,也只是小打小闹,单独行动,最大的成就也就是下套打过野猪。
“哪怕被他们撵得远些也好!”
陈安小声说了一句。
说这话的时候,他又在想,自己的师傅李豆花会不会也去?
上了年纪了,一个人住在那山里面,也不晓得安不安全。
这只豹子,接连伤人、伤狗,明显是被一帮子人在深山里到处追撵,都想得到这只豹子,弄得有些有些狗急跳墙了。
容易反扑,且不怕人的野物,向来是最危险的。
何况,这是一只豹子。
哪怕是一只普通的狗,被追撵着到处打,为了保命,那也是会随时反咬一口的。
“老汉,跟我去看一眼我师傅,看看他啷个说!”
作为出了名的撵山老手,陈安存了探望的心,也有请教的意思。
这也是个学习的机会,李豆花的判断,肯定很有借鉴意义,总比自己在这里瞎想的好。
“走撒!”
陈子谦直接就起身站了起来。
“再等哈就要做饭了,要回来吃饭哈!”耿玉莲交代了一句。
“晓得了!
陈安应了一声,上楼拿了火枪,装好弹药下来的时候,看到陈子谦也找了开山别在腰后。
两人一起出门。
李豆花住在石河子村和黑潭子村之间的山沟里,是两个村子都有交织的地方,一路上,爷俩小心提防着,加之两条自然而然跟上的青川狗崽打头,感觉倒是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在山坡的山道上看到李豆花的茅草屋上冒着火烟,陈安知道李豆花在家,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
等到了院子附近,巴豆早早地叫了起来。
李豆花提着火枪出来,看到是陈安和陈子谦,伸脚踢了一下巴豆一下,骂道:“瞎了你的狗眼!”
巴豆一下子不出声了。
两人跟着他进屋,在火塘边坐下,给陈子谦递了一批烟叶后,自己拾起方刚放下的烟袋叭叭叭地抽着,一副老神哉哉的样子。
说起吃人豹子的事情,李豆花也已经晓得,有人来找过他一起进山,但被他以上年纪跑不动为由拒绝了。
他的想法跟陈安的差不多,都认为被撵得狗急跳墙的吃人豹容易伤人,而且不少人都在打它的主意,不要去趟这趟浑水。
“各人就在屋头待起,豹子值钱,但也不要想着在这种情况下,跟人去争啥子,豹子凶狠,枪子也不长眼。要赚钱,也不一定非这只豹子不可。如果非要打,人和豹子都要静下来才好打。”
这是李豆花说的话。
爷俩见李豆花稳如老狗,也就放心地回家。
草草吃饱饭,陈安暂时没事儿做,干脆上楼补瞌睡。
就这么过了一天,第二天早上甄应全又领着四人来找陈安,今天还要继续进山去找那只豹子,被陈安给拒绝了。
到了晚上,宏山过来串门,顺便给陈安带来两本畜牧局下发到畜牧场的指导书籍,一本是关于山村养猪管理,另一本则是养羊的。
他也说了听来的一些山里事情。
有人找豹子,结果找到了土洞里的黑娃子,发了一笔好山财。
还有有两队进山打豹子的人,找到豹子的脚印后,联合起来一起去围猎,结果,被豹子挠伤一人,争着打豹子的时候,豹子没打到,反倒有人被火枪误伤,起了纷争,也是铩羽而归。
对,争着打!
山里打猎规矩,红手在进行猎物分配的时候,是可以多分的。
所谓红手,就是打中猎物的抢手。
如果同一只猎物,数人开枪命中,那看的是谁最先命中,谁打得最致命,这些因素都是考量进去然后进行分配的。
所谓遍山赶猎见者有份的猎规,说的是不管是谁,只要在场,都可以分野肉,哪怕四两半斤,谁也没有意见。
但这可不是均分。
事实上,进山狩猎,常常十猎九空,为鼓励枪手,枪手所获猎物可以得此猎物的头、皮和后腿。
为防止有人偷巧最后进入分一杯羹,猎头必须要有三次点名,即只有从头至尾参加的才有资格参与分配。
队伍里其实是有很讲究的分配原则的。
如果有旁人过来,那也只是象征性的分一点,是为了堵人嘴,让人不眼红的做法。
不然,谁都能去均分,那还搞锤子,凭啥自己打猎,让别人大占便宜?
但也正是因此,扛枪进山,毛躁的人,为了多分猎物,争个红手,而仓促开枪,越是值钱的猎物,越容易出事。
这也就力求撵山的猎人,一定要稳重,靠谱,看清望准,尤其是用火枪,打出的是成片分散的铁砂,稍微有点动静就胡乱开枪,最是容易伤人。
山中狩猎,因为这种事情,将人打死、打伤的事情不少。
人越多,尤其是相互不了解的人多了,就越容易让一次围猎成为一滩浑水,甚至不排除借机放黑枪的可能。
捕猎事小,伤了人命事大。
而这也是陈安找上宏山、宏元康和自家老汉的原因。
两个长辈是多年相交的人,关系向来亲密,他和宏山又是发小,最好的兄弟伙。
这是陈安在石河子村能找到的,最好的人选。
至于陈平,不是说他人品不行,而是各种小毛病不少,不够稳妥,作为陈安的亲哥,他又怎会不了解,不让他参与,更多的用意,是在护他。
当然,陈安自己也有问题,但好歹活了一辈子,经历那么多事,重回到这十九岁的身体,自然懂得改变,不然岂不是白活了。
第86章 避不过的灾?
晚上,去队上帮忙杀羊的陈平回来,带回几斤羊肉。
队上杀了羊以后,直接在大村子架了土灶铁锅开始熬煮,然后剔骨切片,混合在一起后,汤汤水水地分给各家各户,六只养都选着壮实的宰杀,份量不少,尽管有四十多户人家,每家还是能分到十来斤肉。
陈平带回家的羊肉,留了大半过年,剩下的羊肉、羊汤用来做晚上的饭菜,自留地里弄来一些蔬菜,再配上一些土豆、红苕,加上麻辣蘸水,倒是舒服地吃了一顿,就连羊肉汤都被喝得一干二净。
接下来三天的时间,陈安哪里都没有去,更多的时候是吃了饭,训练一下让两只狗崽捡拾东西,然后弄个烘笼儿,在楼上躺床上,边烤火,边看书。
直到第四天早上,生产队皂角树上的铁钟又被敲响。
陈子谦去开会,回来说那只豹子被人打了,已经去公社领了钱,是十多个猎手,领着二十多只狗进行的围猎,豹子被撵到树上后打掉的,公社下发通知,告知安全了。
十多个人分一只豹子,尽管打豹子一本万利,但一個人也分不了多少,陈安倒也没什么眼热。
隐患解除,都松了口气。
另外,陈子谦还告诉陈安,已经跟村里几个石匠和木匠打过招呼,开年雪化了以后就能动工盖房子。
对于他们出去搞副业来说,只要有事儿做就行。
长时间在外颠沛流离,一年到头不着家,还不如就在自家村子,早出晚归,能和家人时时团聚也挺好,又看在是同村人的份上,在外通常干一天至少一块二的工钱,稍微降了一些,一天只要一块一的工钱就行。
尽管还是有点高,倒也能理解,毕竟他们也有任务要求,呆在村里,少了其他捞钱的门道。
马上过年,一家子开始了过年的准备,砍来竹稍扎成扫把,打扫在屋里积攒了一年的灰尘,砍柴的砍柴,擦洗的擦洗,就连两个小侄女,都找来麻布,擦着家里的桌椅板凳。
陈安用背篼,装了只野猪后腿和一些家猪的五花,送给自己舅舅家。
也不多,二十多斤三十斤不到的东西。
毕竟是走山路,是距离石河子村十多里外的槐树公社的徐家沟,近道沿途大都是山岭和羊肠小道。
安全起见,陈安带上了自己的火枪和一把开山儿。
见陈安动身,招财进宝也紧随在身旁。
山道难行,又到处湿滑,一路所过,皆是茫茫山岭,偶尔走到高处,看着一座座黑白相间的山头,真有种洪荒巨兽迎面奔腾而来的感觉,很有压迫感。
一路上,陈安提枪在手,小心提防着。
不时林间传来飞鸟扑腾翅膀冲飞而起,也时不时看到草丛灌木突然晃动,有野兔窜跳而过。
轻微的声响也能让两条青川狗崽突然驻足,昂着头观望,也让陈安的神经不时紧绷。
他加快脚步,赶到徐家沟舅舅耿玉福家。
夯土建造的屋子,有些年份了,多年下来,墙壁开了几条大裂,裂缝中塞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堵塞着,也就是土墙厚实,要换作一般的墙体,恐怕早就倒塌了。
屋子还是显得非常破败,在陈安的记忆中,到了两千年,舅舅家才掀掉这座老屋,受不了山里生活跑到县城里入赘的表弟,帮扶着给他在这里盖了一座七八十平米的一层小平房,他们两口子也就是种庄稼和过年的时候住一下。
至于一个表姐和一个表妹,都嫁在附近的村子,日子过得也是一般。
和陈平家一样,耿玉福家一家子也在打扫着屋里屋外。
再穷也有三天年。
不管怎么说,年都是要过的,而且还要过好点。
越是穷,偏偏越是热情。
陈安的到来,让一家人都欣喜无比,停下了手头所有的活计,将陈安迎进屋里,忙着张罗中午饭,自然又是一顿以红苕为主角的饭食,趁着做饭的时间,也在相互问着彼此双方的家里人是否安康,过得好不好。
吃一堑长一智,不能再像出师的时候去打黑娃子那样,对于自己无法完全确定的事情去勉强而为,还是苟着点好,千万不能冒失。
命终究只有一条。
对于陈安所说的那些,一家人都有些心惊。
陈子谦脸色也有些凝重:“村子里甄应全今天早上也找了几个人进山去了,听说你打了野猪,之前还打了黑娃子,还专门来找过你,想叫你跟着一起去…那只豹子那么厉害,怕是也不容易得手。
听狗娃子的,这两天就不要到处乱串了,等事情过了再说,尤其要管好娃儿。那么多人上山,厉害的撵山人也应该不少,说不定就把那只豹子打了。”
甄应全,可以说是石河子村最好的撵山人,陈安以前听说过不少的事情,也是打过黑娃子、豹子和野猪的人,当然,是带着村子里几个有火枪的人做的事情,但最近几年,倒是少见他打到好的猎物了,更多的时候是些野鸡、野兔之类。
这倒也正常,无论是黑娃子还是野猪,都需要不小的地盘,豹子活动范围更大,那可不是漫山遍野都有,尤其是村子附近更少。
上山想要找到野物,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至于其它几个,也只是小打小闹,单独行动,最大的成就也就是下套打过野猪。
“哪怕被他们撵得远些也好!”
陈安小声说了一句。
说这话的时候,他又在想,自己的师傅李豆花会不会也去?
上了年纪了,一个人住在那山里面,也不晓得安不安全。
这只豹子,接连伤人、伤狗,明显是被一帮子人在深山里到处追撵,都想得到这只豹子,弄得有些有些狗急跳墙了。
容易反扑,且不怕人的野物,向来是最危险的。
何况,这是一只豹子。
哪怕是一只普通的狗,被追撵着到处打,为了保命,那也是会随时反咬一口的。
“老汉,跟我去看一眼我师傅,看看他啷个说!”
作为出了名的撵山老手,陈安存了探望的心,也有请教的意思。
这也是个学习的机会,李豆花的判断,肯定很有借鉴意义,总比自己在这里瞎想的好。
“走撒!”
陈子谦直接就起身站了起来。
“再等哈就要做饭了,要回来吃饭哈!”耿玉莲交代了一句。
“晓得了!
陈安应了一声,上楼拿了火枪,装好弹药下来的时候,看到陈子谦也找了开山别在腰后。
两人一起出门。
李豆花住在石河子村和黑潭子村之间的山沟里,是两个村子都有交织的地方,一路上,爷俩小心提防着,加之两条自然而然跟上的青川狗崽打头,感觉倒是和平常没什么两样。
在山坡的山道上看到李豆花的茅草屋上冒着火烟,陈安知道李豆花在家,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
等到了院子附近,巴豆早早地叫了起来。
李豆花提着火枪出来,看到是陈安和陈子谦,伸脚踢了一下巴豆一下,骂道:“瞎了你的狗眼!”
巴豆一下子不出声了。
两人跟着他进屋,在火塘边坐下,给陈子谦递了一批烟叶后,自己拾起方刚放下的烟袋叭叭叭地抽着,一副老神哉哉的样子。
说起吃人豹子的事情,李豆花也已经晓得,有人来找过他一起进山,但被他以上年纪跑不动为由拒绝了。
他的想法跟陈安的差不多,都认为被撵得狗急跳墙的吃人豹容易伤人,而且不少人都在打它的主意,不要去趟这趟浑水。
“各人就在屋头待起,豹子值钱,但也不要想着在这种情况下,跟人去争啥子,豹子凶狠,枪子也不长眼。要赚钱,也不一定非这只豹子不可。如果非要打,人和豹子都要静下来才好打。”
这是李豆花说的话。
爷俩见李豆花稳如老狗,也就放心地回家。
草草吃饱饭,陈安暂时没事儿做,干脆上楼补瞌睡。
就这么过了一天,第二天早上甄应全又领着四人来找陈安,今天还要继续进山去找那只豹子,被陈安给拒绝了。
到了晚上,宏山过来串门,顺便给陈安带来两本畜牧局下发到畜牧场的指导书籍,一本是关于山村养猪管理,另一本则是养羊的。
他也说了听来的一些山里事情。
有人找豹子,结果找到了土洞里的黑娃子,发了一笔好山财。
还有有两队进山打豹子的人,找到豹子的脚印后,联合起来一起去围猎,结果,被豹子挠伤一人,争着打豹子的时候,豹子没打到,反倒有人被火枪误伤,起了纷争,也是铩羽而归。
对,争着打!
山里打猎规矩,红手在进行猎物分配的时候,是可以多分的。
所谓红手,就是打中猎物的抢手。
如果同一只猎物,数人开枪命中,那看的是谁最先命中,谁打得最致命,这些因素都是考量进去然后进行分配的。
所谓遍山赶猎见者有份的猎规,说的是不管是谁,只要在场,都可以分野肉,哪怕四两半斤,谁也没有意见。
但这可不是均分。
事实上,进山狩猎,常常十猎九空,为鼓励枪手,枪手所获猎物可以得此猎物的头、皮和后腿。
为防止有人偷巧最后进入分一杯羹,猎头必须要有三次点名,即只有从头至尾参加的才有资格参与分配。
队伍里其实是有很讲究的分配原则的。
如果有旁人过来,那也只是象征性的分一点,是为了堵人嘴,让人不眼红的做法。
不然,谁都能去均分,那还搞锤子,凭啥自己打猎,让别人大占便宜?
但也正是因此,扛枪进山,毛躁的人,为了多分猎物,争个红手,而仓促开枪,越是值钱的猎物,越容易出事。
这也就力求撵山的猎人,一定要稳重,靠谱,看清望准,尤其是用火枪,打出的是成片分散的铁砂,稍微有点动静就胡乱开枪,最是容易伤人。
山中狩猎,因为这种事情,将人打死、打伤的事情不少。
人越多,尤其是相互不了解的人多了,就越容易让一次围猎成为一滩浑水,甚至不排除借机放黑枪的可能。
捕猎事小,伤了人命事大。
而这也是陈安找上宏山、宏元康和自家老汉的原因。
两个长辈是多年相交的人,关系向来亲密,他和宏山又是发小,最好的兄弟伙。
这是陈安在石河子村能找到的,最好的人选。
至于陈平,不是说他人品不行,而是各种小毛病不少,不够稳妥,作为陈安的亲哥,他又怎会不了解,不让他参与,更多的用意,是在护他。
当然,陈安自己也有问题,但好歹活了一辈子,经历那么多事,重回到这十九岁的身体,自然懂得改变,不然岂不是白活了。
第86章 避不过的灾?
晚上,去队上帮忙杀羊的陈平回来,带回几斤羊肉。
队上杀了羊以后,直接在大村子架了土灶铁锅开始熬煮,然后剔骨切片,混合在一起后,汤汤水水地分给各家各户,六只养都选着壮实的宰杀,份量不少,尽管有四十多户人家,每家还是能分到十来斤肉。
陈平带回家的羊肉,留了大半过年,剩下的羊肉、羊汤用来做晚上的饭菜,自留地里弄来一些蔬菜,再配上一些土豆、红苕,加上麻辣蘸水,倒是舒服地吃了一顿,就连羊肉汤都被喝得一干二净。
接下来三天的时间,陈安哪里都没有去,更多的时候是吃了饭,训练一下让两只狗崽捡拾东西,然后弄个烘笼儿,在楼上躺床上,边烤火,边看书。
直到第四天早上,生产队皂角树上的铁钟又被敲响。
陈子谦去开会,回来说那只豹子被人打了,已经去公社领了钱,是十多个猎手,领着二十多只狗进行的围猎,豹子被撵到树上后打掉的,公社下发通知,告知安全了。
十多个人分一只豹子,尽管打豹子一本万利,但一個人也分不了多少,陈安倒也没什么眼热。
隐患解除,都松了口气。
另外,陈子谦还告诉陈安,已经跟村里几个石匠和木匠打过招呼,开年雪化了以后就能动工盖房子。
对于他们出去搞副业来说,只要有事儿做就行。
长时间在外颠沛流离,一年到头不着家,还不如就在自家村子,早出晚归,能和家人时时团聚也挺好,又看在是同村人的份上,在外通常干一天至少一块二的工钱,稍微降了一些,一天只要一块一的工钱就行。
尽管还是有点高,倒也能理解,毕竟他们也有任务要求,呆在村里,少了其他捞钱的门道。
马上过年,一家子开始了过年的准备,砍来竹稍扎成扫把,打扫在屋里积攒了一年的灰尘,砍柴的砍柴,擦洗的擦洗,就连两个小侄女,都找来麻布,擦着家里的桌椅板凳。
陈安用背篼,装了只野猪后腿和一些家猪的五花,送给自己舅舅家。
也不多,二十多斤三十斤不到的东西。
毕竟是走山路,是距离石河子村十多里外的槐树公社的徐家沟,近道沿途大都是山岭和羊肠小道。
安全起见,陈安带上了自己的火枪和一把开山儿。
见陈安动身,招财进宝也紧随在身旁。
山道难行,又到处湿滑,一路所过,皆是茫茫山岭,偶尔走到高处,看着一座座黑白相间的山头,真有种洪荒巨兽迎面奔腾而来的感觉,很有压迫感。
一路上,陈安提枪在手,小心提防着。
不时林间传来飞鸟扑腾翅膀冲飞而起,也时不时看到草丛灌木突然晃动,有野兔窜跳而过。
轻微的声响也能让两条青川狗崽突然驻足,昂着头观望,也让陈安的神经不时紧绷。
他加快脚步,赶到徐家沟舅舅耿玉福家。
夯土建造的屋子,有些年份了,多年下来,墙壁开了几条大裂,裂缝中塞了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堵塞着,也就是土墙厚实,要换作一般的墙体,恐怕早就倒塌了。
屋子还是显得非常破败,在陈安的记忆中,到了两千年,舅舅家才掀掉这座老屋,受不了山里生活跑到县城里入赘的表弟,帮扶着给他在这里盖了一座七八十平米的一层小平房,他们两口子也就是种庄稼和过年的时候住一下。
至于一个表姐和一个表妹,都嫁在附近的村子,日子过得也是一般。
和陈平家一样,耿玉福家一家子也在打扫着屋里屋外。
再穷也有三天年。
不管怎么说,年都是要过的,而且还要过好点。
越是穷,偏偏越是热情。
陈安的到来,让一家人都欣喜无比,停下了手头所有的活计,将陈安迎进屋里,忙着张罗中午饭,自然又是一顿以红苕为主角的饭食,趁着做饭的时间,也在相互问着彼此双方的家里人是否安康,过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