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55节
而且,才十块钱的奖赏,说实话,公社出的条件太小气。
关键是,说是说谁打到归谁,就怕真打到了,又有人来想着占便宜。
毕竟,谁都知道,这是能当虎骨卖的好东西,非常难得。
那十块钱,在陈安看来,更像是一个诱饵,等有人真打到了,为了那十块钱跑到公社“领赏”,得到消息的人,自然也就会登门打秋风。
到时候来的都是领导,是给呢还是不给?
陈安有想过,自己就即使真的要打,也是不动声色地打,打了以后不让人知晓的那种。
被人盯着的感觉,绝不好受。
见陈安没有被撺掇起意,一帮子人也觉得无趣,简单唠了几句,就各自回家了,这个时候,还是在火塘边烤火安逸。
“狗娃子,有没有办法打?”宏山也表现得很有兴趣。
陈安摇摇头:“我拿撒子打嘛,前天刚被我们惊过,昨天又被十多个人追撵过,那豹子更是警惕。再说了,公社的人既然发话了,那肯定不是仅仅通知我们石河子生产队,别的生产队也都晓得了。
山里厉害的猎人不少,这几天肯定有不少猎人上山追撵,我才多大点本事嘛,不想去撞这种大运,也不想去玩命,要过年了,好生在家里把年过了才是正事。”
宏元康点点头,冲着宏山说道:“你莫乱想,也不要乱搞,狗娃子说的是,安生在家把年过了。这种山财,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
顿了一下,宏元康冲着他们爷俩说道:“兄弟,狗娃子,走,到我家烤火去!”
“就不去了,回家还有点事。”
“这大雪天的能有啥子事嘛…昨天两头黄毛野猪打理出来了,我专门留了些好肉,今天还想着叫你们过来吃饭的,我们喝点酒撒。”
“你就莫提喝酒咯,提起喝酒就一阵火起…我家里也有肉,伱个人留着自家吃。”
“又啷个了嘛?”
“还不是陈平那龟儿…算了,不说了,我们走咯!”
陈子谦摇摇头,转身就走。
陈安冲着宏山笑笑:“蛋子哥、伯伯,得空到我家来耍。”
“我倒是想来,就是这两天怕是来不了,要去给我两个姐姐家送点肉!”宏山笑道。
陈安也笑了起来:“我看你应该是小人书又看完了,话又说回来,如果去了,看到有啥子书,带两本回来给我看看。”
“要啥子书?”
“随便啥子都行…二姐夫不是在公社畜牧场上班嘛,看看有没有啥子关于养羊、养猪的书,给我带点回来撒。”
宏山的二姐嫁在镇上,他男人在公社畜牧场工作,条件还算不错,不然也没有那么多闲钱给宏山买小人书之类的东西。
别看几分、几毛就能买到一本小人书,那也是钱。
那二姐夫有那条件接触到这些书籍,陈安正好借机会看看能不能弄到,也好趁机学点养猪、养羊的经验技巧。
“要得,我帮你问问,如果能弄到,我给你送来。”宏山点头将事情答应下来。
陈安摆摆手:“走咯!”
他快步跟上等在一旁的陈子谦,两人一起离开。
宏山和他老汉也不停留,转身回家。
“今年肉充足,回去也给你舅舅家送点肉过去,隔了十多里地,杀年猪的时候也没有叫他们家,一年到头难得碰到一次!”
陈子谦听了宏山的话,也想起了自家的舅子。
虽然平时少走动,但两边有事,都是真的出力。
上辈子遭了灾,陈安的这个舅舅,也没少探望、接济他。
他只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儿女逐渐长大,也只能是忙着顾家了,除了农忙的时候,一年有半数的时间,在县城里当背老二,也是过得艰难。
“是该给舅舅送点肉…”
陈安点点头,想了想,又接着说道:“老汉,回去的时候,就不要数落大哥了,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动不动就骂也不是事。也怪我这几年懒散,他心里边有想法也正常,要说也是好好说,相信他能听进去…
对了,反正打到黑娃子的事情瞒不住了,干脆去找黑老鸹去打声招呼,把明年盖房子的事情说一哈,趁着队上几个跑江湖的还没走,把事情定下来,省得开年后不好找人手。”
虽然这年头盖房子没那么多限制,但始终,土地林地都是集体、公家的,想要建房,还是得跟队上打声招呼,再到公社去批一下,这样才能合情合理,毕竟,不是在原来的老房子所在的基础上盖房子。
另外就是队上的几个外出搞副业的人,就有好石匠和好木匠,开年这些人又要出去找事情做,跟他们打好招呼,省得到时候又去别的地方请人,那样也麻烦。
陈子谦想了一下,也觉得合理,转身就要往回走:“要得,现在就去说!”
陈安笑道:“莫急撒,盖房子打招呼的事情我去办!”
“你去?”陈子谦有些怀疑。
“啷个,不相信我能办好蛮?”陈安自信地说。
陈子谦摇摇头:“黑老鸹这个人怕是没有那么好说话,他比赵昌富也好不到哪里去。”
陈安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不就是要点好处嘛,给他点不就行了撒,只要我们的事情能办好,他不过分,啥子都好说。”
陈子谦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耿玉莲和瞿冬萍已经在开始做饭,陈平则是在火塘边烤火。
见陈子谦和陈安推门进来,陈平赶忙站了起来,神色有些紧张地回头看着陈子谦。
陈子谦瞪了他一眼,到火塘边拖根凳子坐下烤火,简单将集合说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看向陈平:“你慌撒子,怕我骂你,怕我打你?”
陈平闷着头不说话。
“二十好几的人了,娃娃都五岁了?”
陈子谦长长叹了口气,看着站在火塘边还有些不知所措的陈平说道:“幺儿说了,让我不骂你,不说你,我就不说你嘛,以后做事要认得有点分寸咯,到了外面,酒给老子少喝点。站起干啥子,坐到撒!”
陈平有些意外地看看陈子谦,又看看陈安,没想到昨晚上的事儿就这样过来,换作是以往,少不了一顿骂,还有可能被揍。
他今天起来,还一直想着昨天晚上说的那些话,心里都有些发凉,属实过分了,浑身不自在。
他重新在火塘边的凳子上坐下:“我以后在外边,不喝酒了。”
“大哥,昨天晚上喝醉了,没有跟人说要去盘龙湾、青沟盖房子的事情嘛?”
陈安挺担心这件事情,主要是跟他说过的那些将来规划的事情,现在还不想让外人知道。
陈平细细想了想:“我好像只说了打黑娃子的事情。”
“没说出去就好!”陈安微微松了口气。
陈子谦跟着说道:“明天你去队上帮忙宰羊,幺儿去给你舅舅家送点肉!”
陈平连连点头:“晓得了!”
队上养着六十多只黄羊,但在这年头,黄羊更大的作用,是用来逢年过节的时候,队上宰杀后分给村上人吃的,作为一种肉食补充,最主要的是为了积肥造粪,几乎山里每个生产队都养着有。
不是像养绵羊那样,能产毛出售,能当成一个副业,毕竟羊毛是紧缺物资。
养黄羊,只是在利用山里草木这些天然资源进行的养殖,而不是像猪肉、蛋禽那样有收购渠道,有任务安排,公社并没有进行收购,而且,公社本身也有畜牧场进行养殖出售对接。
山里人养出来的羊,尤其是偏远山村,很难卖出去,只能是自己宰杀用来吃。
现在可没那么多馆子,更多的是各种食堂,还不允许私营。
真正养黄羊能赚钱,得在九零年代左右开始,养殖户才渐渐多了起来。
这也是在八一年下半年灾害过后,开始鼓励实行分田到户的时候,陈安还能分到十来只羊的原因,当然,也看在他一家人遭灾,他自己也残废了的份上,有照顾的成分。
生产队上这帮羊,陈安好歹也放过几年,上辈子养过,这辈子,等到分田到户的时候,他也打算选着好的,多接手几只。
他有信心养好,主要考虑积肥的事情,而且,到了后世,那也是地理标志产品。
最主要的是,搞种植,在肥料这一块,羊粪是极好的东西,有着大用。
太多依赖工业化肥,一时的高产量,换来的结果却是越来越贫瘠,越来越板结的土地和越来越大量的使用化肥。
但坚持用农家肥,一时间效益或许不那么好,但土地却是越来越肥沃,庄稼越来越好,种出品质也要好得多。
这一点,陈安是非常清楚的。
别的不说,后世种的那些作物,就有很多,吃不出现如今的香甜。
他不指望自家到时候分到的那几亩地有多高的产量,却也希望吃到的粮食能好些,毕竟,指望那些山地种粮食赚钱,就不太现实,满足自家使用算是不错了。
第83章 脑壳有问题
简单吃过中午饭后,陈安跟家里人打了声招呼,去楼上取了两块熏过的熊腿肉,也不多,就五六斤的样子,到堂屋里的时候,又顺便拿了用包谷壳包着放在火塘边的板壁上挂着干燥的黑娃子膝盖骨装兜里。
陈安出了屋子,准备去杨连德家里。
在柿子树下争抢着撕扯野猪皮的招财、进宝见陈安顺坡路往下走,立刻跟上来,在前面小跑着。
进入大村子,陈安熟门熟路地走到杨连德家门口,抬手敲了下门,喊道:“伯伯…”
大门很快被杨连德拉开,作为队长,他家里的条件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家摒弃了铁鼎罐的人家,有专门的灶房做饭菜,火塘就只是用来烤火。
杨连德拉开门,见是陈安,又看了看他手里提着的两块熊腿肉,咧嘴笑了笑:“安娃子,快进来,到火边坐…”
陈安见他屋里没什么人,他家堂客喜欢串门,平日没什么事,喜欢东家串到西家,也是个特能说的人。
“前些日子出师,师傅领我去打了个黑娃子,昨天肉熏出来了,送点来给你尝尝。”
“你娃儿厉害,藏得深哦,打了黑娃子,不声不响过了那么多天,要不是昨天晚上听你哥说,还一个都不晓得…那我就不客气喽!”
杨连德是真不客气,接过陈安递来的两块熊腿肉,翻着看了看,然后随手放在一旁的桌上。
“就不要说了,打個黑娃子,差点把命都折了,也是碰运气!”
陈安讪笑一声,又从口袋里掏出两块膝盖骨递了过去:“还有个东西要送你!”
杨连德接过去打开来看了一眼:“这是黑娃子的磕膝头(膝盖)上的那两块骨头,这可是好东西哟!”
“只是两块骨头用来泡酒,能治疗风湿,平时喝点,对身体好!”
这两块骨头,收购站并没有收,只是山里人用来泡酒,当虎骨使用,用来治疗风湿,故有小虎骨之称。
但其实也不算非常值钱,花上两块钱,就能在一些有存货的撵山人手里买到。
如果关系好,直接开口要也能要到。
只是黑娃子不容易打到,也没有多少人敢打,显得有些难得。
关键是,说是说谁打到归谁,就怕真打到了,又有人来想着占便宜。
毕竟,谁都知道,这是能当虎骨卖的好东西,非常难得。
那十块钱,在陈安看来,更像是一个诱饵,等有人真打到了,为了那十块钱跑到公社“领赏”,得到消息的人,自然也就会登门打秋风。
到时候来的都是领导,是给呢还是不给?
陈安有想过,自己就即使真的要打,也是不动声色地打,打了以后不让人知晓的那种。
被人盯着的感觉,绝不好受。
见陈安没有被撺掇起意,一帮子人也觉得无趣,简单唠了几句,就各自回家了,这个时候,还是在火塘边烤火安逸。
“狗娃子,有没有办法打?”宏山也表现得很有兴趣。
陈安摇摇头:“我拿撒子打嘛,前天刚被我们惊过,昨天又被十多个人追撵过,那豹子更是警惕。再说了,公社的人既然发话了,那肯定不是仅仅通知我们石河子生产队,别的生产队也都晓得了。
山里厉害的猎人不少,这几天肯定有不少猎人上山追撵,我才多大点本事嘛,不想去撞这种大运,也不想去玩命,要过年了,好生在家里把年过了才是正事。”
宏元康点点头,冲着宏山说道:“你莫乱想,也不要乱搞,狗娃子说的是,安生在家把年过了。这种山财,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
顿了一下,宏元康冲着他们爷俩说道:“兄弟,狗娃子,走,到我家烤火去!”
“就不去了,回家还有点事。”
“这大雪天的能有啥子事嘛…昨天两头黄毛野猪打理出来了,我专门留了些好肉,今天还想着叫你们过来吃饭的,我们喝点酒撒。”
“你就莫提喝酒咯,提起喝酒就一阵火起…我家里也有肉,伱个人留着自家吃。”
“又啷个了嘛?”
“还不是陈平那龟儿…算了,不说了,我们走咯!”
陈子谦摇摇头,转身就走。
陈安冲着宏山笑笑:“蛋子哥、伯伯,得空到我家来耍。”
“我倒是想来,就是这两天怕是来不了,要去给我两个姐姐家送点肉!”宏山笑道。
陈安也笑了起来:“我看你应该是小人书又看完了,话又说回来,如果去了,看到有啥子书,带两本回来给我看看。”
“要啥子书?”
“随便啥子都行…二姐夫不是在公社畜牧场上班嘛,看看有没有啥子关于养羊、养猪的书,给我带点回来撒。”
宏山的二姐嫁在镇上,他男人在公社畜牧场工作,条件还算不错,不然也没有那么多闲钱给宏山买小人书之类的东西。
别看几分、几毛就能买到一本小人书,那也是钱。
那二姐夫有那条件接触到这些书籍,陈安正好借机会看看能不能弄到,也好趁机学点养猪、养羊的经验技巧。
“要得,我帮你问问,如果能弄到,我给你送来。”宏山点头将事情答应下来。
陈安摆摆手:“走咯!”
他快步跟上等在一旁的陈子谦,两人一起离开。
宏山和他老汉也不停留,转身回家。
“今年肉充足,回去也给你舅舅家送点肉过去,隔了十多里地,杀年猪的时候也没有叫他们家,一年到头难得碰到一次!”
陈子谦听了宏山的话,也想起了自家的舅子。
虽然平时少走动,但两边有事,都是真的出力。
上辈子遭了灾,陈安的这个舅舅,也没少探望、接济他。
他只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儿女逐渐长大,也只能是忙着顾家了,除了农忙的时候,一年有半数的时间,在县城里当背老二,也是过得艰难。
“是该给舅舅送点肉…”
陈安点点头,想了想,又接着说道:“老汉,回去的时候,就不要数落大哥了,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动不动就骂也不是事。也怪我这几年懒散,他心里边有想法也正常,要说也是好好说,相信他能听进去…
对了,反正打到黑娃子的事情瞒不住了,干脆去找黑老鸹去打声招呼,把明年盖房子的事情说一哈,趁着队上几个跑江湖的还没走,把事情定下来,省得开年后不好找人手。”
虽然这年头盖房子没那么多限制,但始终,土地林地都是集体、公家的,想要建房,还是得跟队上打声招呼,再到公社去批一下,这样才能合情合理,毕竟,不是在原来的老房子所在的基础上盖房子。
另外就是队上的几个外出搞副业的人,就有好石匠和好木匠,开年这些人又要出去找事情做,跟他们打好招呼,省得到时候又去别的地方请人,那样也麻烦。
陈子谦想了一下,也觉得合理,转身就要往回走:“要得,现在就去说!”
陈安笑道:“莫急撒,盖房子打招呼的事情我去办!”
“你去?”陈子谦有些怀疑。
“啷个,不相信我能办好蛮?”陈安自信地说。
陈子谦摇摇头:“黑老鸹这个人怕是没有那么好说话,他比赵昌富也好不到哪里去。”
陈安当然知道是什么原因:“不就是要点好处嘛,给他点不就行了撒,只要我们的事情能办好,他不过分,啥子都好说。”
陈子谦闻言,微微点了点头。
耿玉莲和瞿冬萍已经在开始做饭,陈平则是在火塘边烤火。
见陈子谦和陈安推门进来,陈平赶忙站了起来,神色有些紧张地回头看着陈子谦。
陈子谦瞪了他一眼,到火塘边拖根凳子坐下烤火,简单将集合说的事情说了一遍,然后看向陈平:“你慌撒子,怕我骂你,怕我打你?”
陈平闷着头不说话。
“二十好几的人了,娃娃都五岁了?”
陈子谦长长叹了口气,看着站在火塘边还有些不知所措的陈平说道:“幺儿说了,让我不骂你,不说你,我就不说你嘛,以后做事要认得有点分寸咯,到了外面,酒给老子少喝点。站起干啥子,坐到撒!”
陈平有些意外地看看陈子谦,又看看陈安,没想到昨晚上的事儿就这样过来,换作是以往,少不了一顿骂,还有可能被揍。
他今天起来,还一直想着昨天晚上说的那些话,心里都有些发凉,属实过分了,浑身不自在。
他重新在火塘边的凳子上坐下:“我以后在外边,不喝酒了。”
“大哥,昨天晚上喝醉了,没有跟人说要去盘龙湾、青沟盖房子的事情嘛?”
陈安挺担心这件事情,主要是跟他说过的那些将来规划的事情,现在还不想让外人知道。
陈平细细想了想:“我好像只说了打黑娃子的事情。”
“没说出去就好!”陈安微微松了口气。
陈子谦跟着说道:“明天你去队上帮忙宰羊,幺儿去给你舅舅家送点肉!”
陈平连连点头:“晓得了!”
队上养着六十多只黄羊,但在这年头,黄羊更大的作用,是用来逢年过节的时候,队上宰杀后分给村上人吃的,作为一种肉食补充,最主要的是为了积肥造粪,几乎山里每个生产队都养着有。
不是像养绵羊那样,能产毛出售,能当成一个副业,毕竟羊毛是紧缺物资。
养黄羊,只是在利用山里草木这些天然资源进行的养殖,而不是像猪肉、蛋禽那样有收购渠道,有任务安排,公社并没有进行收购,而且,公社本身也有畜牧场进行养殖出售对接。
山里人养出来的羊,尤其是偏远山村,很难卖出去,只能是自己宰杀用来吃。
现在可没那么多馆子,更多的是各种食堂,还不允许私营。
真正养黄羊能赚钱,得在九零年代左右开始,养殖户才渐渐多了起来。
这也是在八一年下半年灾害过后,开始鼓励实行分田到户的时候,陈安还能分到十来只羊的原因,当然,也看在他一家人遭灾,他自己也残废了的份上,有照顾的成分。
生产队上这帮羊,陈安好歹也放过几年,上辈子养过,这辈子,等到分田到户的时候,他也打算选着好的,多接手几只。
他有信心养好,主要考虑积肥的事情,而且,到了后世,那也是地理标志产品。
最主要的是,搞种植,在肥料这一块,羊粪是极好的东西,有着大用。
太多依赖工业化肥,一时的高产量,换来的结果却是越来越贫瘠,越来越板结的土地和越来越大量的使用化肥。
但坚持用农家肥,一时间效益或许不那么好,但土地却是越来越肥沃,庄稼越来越好,种出品质也要好得多。
这一点,陈安是非常清楚的。
别的不说,后世种的那些作物,就有很多,吃不出现如今的香甜。
他不指望自家到时候分到的那几亩地有多高的产量,却也希望吃到的粮食能好些,毕竟,指望那些山地种粮食赚钱,就不太现实,满足自家使用算是不错了。
第83章 脑壳有问题
简单吃过中午饭后,陈安跟家里人打了声招呼,去楼上取了两块熏过的熊腿肉,也不多,就五六斤的样子,到堂屋里的时候,又顺便拿了用包谷壳包着放在火塘边的板壁上挂着干燥的黑娃子膝盖骨装兜里。
陈安出了屋子,准备去杨连德家里。
在柿子树下争抢着撕扯野猪皮的招财、进宝见陈安顺坡路往下走,立刻跟上来,在前面小跑着。
进入大村子,陈安熟门熟路地走到杨连德家门口,抬手敲了下门,喊道:“伯伯…”
大门很快被杨连德拉开,作为队长,他家里的条件也是村里数一数二的,也是为数不多的几家摒弃了铁鼎罐的人家,有专门的灶房做饭菜,火塘就只是用来烤火。
杨连德拉开门,见是陈安,又看了看他手里提着的两块熊腿肉,咧嘴笑了笑:“安娃子,快进来,到火边坐…”
陈安见他屋里没什么人,他家堂客喜欢串门,平日没什么事,喜欢东家串到西家,也是个特能说的人。
“前些日子出师,师傅领我去打了个黑娃子,昨天肉熏出来了,送点来给你尝尝。”
“你娃儿厉害,藏得深哦,打了黑娃子,不声不响过了那么多天,要不是昨天晚上听你哥说,还一个都不晓得…那我就不客气喽!”
杨连德是真不客气,接过陈安递来的两块熊腿肉,翻着看了看,然后随手放在一旁的桌上。
“就不要说了,打個黑娃子,差点把命都折了,也是碰运气!”
陈安讪笑一声,又从口袋里掏出两块膝盖骨递了过去:“还有个东西要送你!”
杨连德接过去打开来看了一眼:“这是黑娃子的磕膝头(膝盖)上的那两块骨头,这可是好东西哟!”
“只是两块骨头用来泡酒,能治疗风湿,平时喝点,对身体好!”
这两块骨头,收购站并没有收,只是山里人用来泡酒,当虎骨使用,用来治疗风湿,故有小虎骨之称。
但其实也不算非常值钱,花上两块钱,就能在一些有存货的撵山人手里买到。
如果关系好,直接开口要也能要到。
只是黑娃子不容易打到,也没有多少人敢打,显得有些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