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44节
事情还做得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啥子毛病。
这就是宏山,自己最铁的兄弟伙。
既然赵中玉认定事情是宏山和陈安串通故意做的,他就没了不站出来的道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正是揍他有理的时候。
可赵中玉一看到陈安站到宏山身旁,想到那天晚上被揍得毫无还手之力,当即就怂了,又赶忙转身退得更远些。
也就在这时候,屋子里听到吵闹的长辈纷纷钻了出来,上前询问。
不用陈安和宏山多说什么,旁边见证眼前经过的一帮子人就把事情给七嘴八舌地说了。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赵昌富只能板着脸冲着赵中玉吼了句:“还在那里丢人现眼,给老子滚!”
赵中玉恶狠狠地瞪了陈安和宏山一眼,转身就走。
他老妈也叫上赵中海跟着离去。
宏元康两口子出来拉人都没有拉住。
折返的时候,宏元康不由瞪了宏山一眼,他已经猜出,肯定是宏山故意的了,只是当着众人的面,不好多说什么。
晚上吃饭的时候,只有赵昌富一个人留了下来,但也只是几口把酒喝了,前后不过十分钟的时间,都没怎么动筷子,就说吃饱了,起身离开。
第69章 巴山背二哥
一顿杀猪饭,连着摆龙门阵,大概吃了两个小时才结束。
各自离开后,宏山家里只剩下陈安和陈子谦。
耿玉莲、瞿冬萍吃完饭,帮着收拾碗筷,事情结束后,叫上陈平,领着云梅、云兰先一步回家去了。
直到这时候,宏元康才冲着宏山说道:“你娃儿啷个就是不听,把人惹恼回去了,不也是在丢我们家的脸撒,待客不周,。”
“这种算啥子客人,有客人的样子蛮?”
宏山哼了一声:“就赵中玉那德性,要不是没惹到我头上,不然早就弄他咯。”
“你个莽子…以后不准乱来!”
宏元康瞪了他一眼,随后看向陈子谦:“到了明年,我估计赵昌富还会在秤砣上做手脚!”
“我已经给足他脸了,明年要是还敢这么弄,我要让他不但当不成保管员,还要把这几年吃下去的,全都给我吐出来,我是都有本本记起的。”
陈子谦不慌不忙地拿出烟盒,给宏元康递了一批烟叶,边卷边说:“杂七杂八的东西折算下来,已经给我吃了少说三十块钱了,挣点钱,吃点粮食,容易蛮,他倒是,圈里边的猪是一个比一个肥,吃得比人还好。”
听着两人说话,陈安已经知道陈子谦的打算,不觉得奇怪。
宏山倒是愣住了,眼睛在宏元康和陈子谦脸上流连,好一会儿才说道:“老汉,叔叔,你们该不是也想弄他们家吧?”
宏元康瞅了宏山一眼:“所以叫你娃儿莫乱来,你们小打小闹有啥子意思,耍猴蛮。要弄就要让他一次性认得疼,认得怕。”
这话听得陈安都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从宏元康平淡的语气里听出了一股子凶悍的味道。
这个身材高大的老好人形象的伯伯,也不简单。
再想想自家老汉陈子谦,陈安忽然觉得,两家人走得那么近,不是没有道理。
陈子谦和宏元康,给他的感觉,跟其它村民不太一样。
“伯伯,老汉,你们是不是以前在外面混过?”
对,就是混过!这就是陈安对自己老汉和宏元康的感觉,上辈子没有体味到的感觉。
宏元康和陈子谦笑着对视了一眼。
陈子谦扭头看向陈安:“混?啥子叫混,莫乱说,小心祸从口出!我们只是以前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跟着长辈们当过几年背老二,经常往返汉中和我们县城这边,也算是见过点世面。”
听他们这么一说,陈安大概明白一些东西了。
这说起来,那算是在六十年代的事了,也是艰辛的年头。
汉中是枢纽地方,南来北往的人众多,人员最是复杂,没有点狠毒的人还真不一定能走下来。
大巴山区,由于地势险恶,交通不便,自古以来,山区的生产生活物资多靠马驮人背,人们把在山间背运货物的青壮年男子称为背老二或背二哥。
一个贴背弯曲的背夹和一个打杵就是他们简单的工具。
山里野兽出没、盗匪猖獗,所以,背二哥多结队出行,彼此照应,共同抵抗路途上的险恶。
这个职业在汽车运输兴起以后,米仓道、汉壁古道上,就开始少见这群头顶高天、脚踩蜀道的背二哥了。
但并不是没有,哪怕再过上二三十年,在万源大竹河镇都还有,以这种古老的背运方式,行走在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高山之间。
还有更多,转变成了在周边县城和山城棒棒军一样,靠出卖体力为主的特殊群体。
走在县城,经常会看到背着一个喇叭口的大背篓,手上拿着个t字形的打杵子,嘴里叼着根烟或者是啃着个馒头,在车站、码头、大街小巷、东张西望找活干的人就是。
只是将长途背运变成短途,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城镇中,寻找一息尚存之地。
农闲时,他们在城里背运货物挣钱,到了农忙,又会赶回农村老家种庄稼。
除了少数一家人都进城谋生的以外,大多数背二哥根本舍不得,将在城里赚来的血汗钱用在租房和住宾馆上面。
他们宁愿在街上、洞口、桥下随便找个地方,往背篓里一钻就能凑合一宿,一到冬天寒风过境,只能蜷缩着身子哆嗦到天亮。
白天辛苦干活,晚上露宿街头,天当被,地为床,走哪吃哪,一天的生活费甚至不足15元,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为的不过就是多攒点钱养活自己和家人。
山区路难,钱难赚,人也活得艰辛。
想到自己上辈子见过的种种,陈安心里赚钱的想法更强烈了。
混下去,搞不好自己也会逼于无奈,走上这条艰难的路子。
“啷个一直没听你们说起过?”宏山不解地问。
宏元康淡淡说了句:“就是卖苦力的,有啥子好说的嘛!”
话虽如此,但陈安猜到,其中肯定还有故事。
但既然两人不愿意说,也不好开口过多询问。
眼看呆的时间差不多了,陈安催促陈子谦:“老汉,明天还要进山看活套,你不是也要去蛮,早点回家。”
陈子谦点点头,将卷好的旱烟点着,站起身来:“是该回去了。”
却听宏元康问道:“我听宏山说,你们下了五个活套,有把握逮到几只野猪?”
“这个真不好说,万一野猪群因为别的情况跑远了,完全有可能一只都套不着。”陈安是真没法保证这个事情。
“反正没得事,明天早上我也跟你们去看看,如果是逮到大的,还能帮你们的忙。”
“伯伯应该是担心蛋子哥吧?”
“还说我,你以为你老汉想跟着你去又是干啥子?难道不是担心你蛮?”
陈安愣了一下,偏头看看陈子谦,顿时笑了起来。
宏元康不这么说,他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一下子,忽然觉得这父爱无声,却也深沉。
“那行嘛,明天早上一起去!”
陈安点头答应下来。
父子俩从宏山家出来,陈安走在前头,陈子谦背着手跟在后面默默地走着。
出了大村子,陈安四下瞟了眼,见四下无人,他停下脚步,等陈子谦走到旁边,他才开口问道:“老汉,给我讲讲你和宏伯伯当背二哥那些年的事撒。”
陈子谦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摇了摇头:“有啥子好讲呢?这些事情,你少打听。”
陈安咧了咧嘴,越发肯定有故事了。
只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说出来。
他长长叹了口气,只能慢慢等了。
第70章 打公不打母,打大不打小
第二天早上,听到陈安起床下楼的声音,陈子谦也跟着起床。
天还没亮,拢火、烧水,爷俩正在洗脸的时候,屋子外面的招财、进宝就叫了起来。
不用想也知道这个时候是宏元康和宏山来了。
陈安忙着出去,叫住两条青川犬,将两人迎进屋子烤火。
随后,他提来铁鼎罐挂火上,舀水往里面放。
“这是要干啥子?”宏元康拉住他问道。
陈安笑了笑:“今天进山,可能耽搁的时间不少,我煮点面条,吃饱了再去,说不定还要出大力气!”
宏元康阻拦道:“不要弄了,我们背篼里带着红苕,肚儿饿了,到山上烧个火的事情。”
“就莫跟我客气了…”
往屋外倒掉洗脸水的陈子谦回到火塘边坐下:“吃上一碗,又不是外人!”
宏元康听了,点点头,松开拉着陈安的手。
杀猪的时候,陈安买了几把面回来,那天一把都还没用掉。
水开下面,煮熟后过冷水,然后放了不少熊油,爆香辣椒、花椒和姜蒜后,坛子里捞来一把酸菜,略微翻炒后,放水煮汤。
煮好后,陈安拿来碗筷,一大筷头面装一碗,浇上油汪汪的汤水,再撒上点葱花,递给几人。
酸爽麻辣,加上油汪汪的汤水,看着都过瘾。
主要是天气冷,多吃点熊油扛冻。
稀里哗啦地吃着面,陈安随口问道:“昨天晚上吃杀猪饭,啷个没看到苏同远?”
“我去他家叫了,不晓得这崽儿去了哪里,没有在家,只能作罢!”
宏元康一边吃着面,一边说道:“这崽儿一天到晚穿门过户,也不晓得在干些啥子,见人就只晓得耍嘴皮冲壳子,心眼还不少,从小看大,这人很靠不住,你两个娃儿,少跟他处。”
陈安笑笑,没有多说什么。
这就是宏山,自己最铁的兄弟伙。
既然赵中玉认定事情是宏山和陈安串通故意做的,他就没了不站出来的道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正是揍他有理的时候。
可赵中玉一看到陈安站到宏山身旁,想到那天晚上被揍得毫无还手之力,当即就怂了,又赶忙转身退得更远些。
也就在这时候,屋子里听到吵闹的长辈纷纷钻了出来,上前询问。
不用陈安和宏山多说什么,旁边见证眼前经过的一帮子人就把事情给七嘴八舌地说了。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赵昌富只能板着脸冲着赵中玉吼了句:“还在那里丢人现眼,给老子滚!”
赵中玉恶狠狠地瞪了陈安和宏山一眼,转身就走。
他老妈也叫上赵中海跟着离去。
宏元康两口子出来拉人都没有拉住。
折返的时候,宏元康不由瞪了宏山一眼,他已经猜出,肯定是宏山故意的了,只是当着众人的面,不好多说什么。
晚上吃饭的时候,只有赵昌富一个人留了下来,但也只是几口把酒喝了,前后不过十分钟的时间,都没怎么动筷子,就说吃饱了,起身离开。
第69章 巴山背二哥
一顿杀猪饭,连着摆龙门阵,大概吃了两个小时才结束。
各自离开后,宏山家里只剩下陈安和陈子谦。
耿玉莲、瞿冬萍吃完饭,帮着收拾碗筷,事情结束后,叫上陈平,领着云梅、云兰先一步回家去了。
直到这时候,宏元康才冲着宏山说道:“你娃儿啷个就是不听,把人惹恼回去了,不也是在丢我们家的脸撒,待客不周,。”
“这种算啥子客人,有客人的样子蛮?”
宏山哼了一声:“就赵中玉那德性,要不是没惹到我头上,不然早就弄他咯。”
“你个莽子…以后不准乱来!”
宏元康瞪了他一眼,随后看向陈子谦:“到了明年,我估计赵昌富还会在秤砣上做手脚!”
“我已经给足他脸了,明年要是还敢这么弄,我要让他不但当不成保管员,还要把这几年吃下去的,全都给我吐出来,我是都有本本记起的。”
陈子谦不慌不忙地拿出烟盒,给宏元康递了一批烟叶,边卷边说:“杂七杂八的东西折算下来,已经给我吃了少说三十块钱了,挣点钱,吃点粮食,容易蛮,他倒是,圈里边的猪是一个比一个肥,吃得比人还好。”
听着两人说话,陈安已经知道陈子谦的打算,不觉得奇怪。
宏山倒是愣住了,眼睛在宏元康和陈子谦脸上流连,好一会儿才说道:“老汉,叔叔,你们该不是也想弄他们家吧?”
宏元康瞅了宏山一眼:“所以叫你娃儿莫乱来,你们小打小闹有啥子意思,耍猴蛮。要弄就要让他一次性认得疼,认得怕。”
这话听得陈安都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从宏元康平淡的语气里听出了一股子凶悍的味道。
这个身材高大的老好人形象的伯伯,也不简单。
再想想自家老汉陈子谦,陈安忽然觉得,两家人走得那么近,不是没有道理。
陈子谦和宏元康,给他的感觉,跟其它村民不太一样。
“伯伯,老汉,你们是不是以前在外面混过?”
对,就是混过!这就是陈安对自己老汉和宏元康的感觉,上辈子没有体味到的感觉。
宏元康和陈子谦笑着对视了一眼。
陈子谦扭头看向陈安:“混?啥子叫混,莫乱说,小心祸从口出!我们只是以前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跟着长辈们当过几年背老二,经常往返汉中和我们县城这边,也算是见过点世面。”
听他们这么一说,陈安大概明白一些东西了。
这说起来,那算是在六十年代的事了,也是艰辛的年头。
汉中是枢纽地方,南来北往的人众多,人员最是复杂,没有点狠毒的人还真不一定能走下来。
大巴山区,由于地势险恶,交通不便,自古以来,山区的生产生活物资多靠马驮人背,人们把在山间背运货物的青壮年男子称为背老二或背二哥。
一个贴背弯曲的背夹和一个打杵就是他们简单的工具。
山里野兽出没、盗匪猖獗,所以,背二哥多结队出行,彼此照应,共同抵抗路途上的险恶。
这个职业在汽车运输兴起以后,米仓道、汉壁古道上,就开始少见这群头顶高天、脚踩蜀道的背二哥了。
但并不是没有,哪怕再过上二三十年,在万源大竹河镇都还有,以这种古老的背运方式,行走在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高山之间。
还有更多,转变成了在周边县城和山城棒棒军一样,靠出卖体力为主的特殊群体。
走在县城,经常会看到背着一个喇叭口的大背篓,手上拿着个t字形的打杵子,嘴里叼着根烟或者是啃着个馒头,在车站、码头、大街小巷、东张西望找活干的人就是。
只是将长途背运变成短途,在人口相对密集的城镇中,寻找一息尚存之地。
农闲时,他们在城里背运货物挣钱,到了农忙,又会赶回农村老家种庄稼。
除了少数一家人都进城谋生的以外,大多数背二哥根本舍不得,将在城里赚来的血汗钱用在租房和住宾馆上面。
他们宁愿在街上、洞口、桥下随便找个地方,往背篓里一钻就能凑合一宿,一到冬天寒风过境,只能蜷缩着身子哆嗦到天亮。
白天辛苦干活,晚上露宿街头,天当被,地为床,走哪吃哪,一天的生活费甚至不足15元,四处漂泊,居无定所,为的不过就是多攒点钱养活自己和家人。
山区路难,钱难赚,人也活得艰辛。
想到自己上辈子见过的种种,陈安心里赚钱的想法更强烈了。
混下去,搞不好自己也会逼于无奈,走上这条艰难的路子。
“啷个一直没听你们说起过?”宏山不解地问。
宏元康淡淡说了句:“就是卖苦力的,有啥子好说的嘛!”
话虽如此,但陈安猜到,其中肯定还有故事。
但既然两人不愿意说,也不好开口过多询问。
眼看呆的时间差不多了,陈安催促陈子谦:“老汉,明天还要进山看活套,你不是也要去蛮,早点回家。”
陈子谦点点头,将卷好的旱烟点着,站起身来:“是该回去了。”
却听宏元康问道:“我听宏山说,你们下了五个活套,有把握逮到几只野猪?”
“这个真不好说,万一野猪群因为别的情况跑远了,完全有可能一只都套不着。”陈安是真没法保证这个事情。
“反正没得事,明天早上我也跟你们去看看,如果是逮到大的,还能帮你们的忙。”
“伯伯应该是担心蛋子哥吧?”
“还说我,你以为你老汉想跟着你去又是干啥子?难道不是担心你蛮?”
陈安愣了一下,偏头看看陈子谦,顿时笑了起来。
宏元康不这么说,他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一下子,忽然觉得这父爱无声,却也深沉。
“那行嘛,明天早上一起去!”
陈安点头答应下来。
父子俩从宏山家出来,陈安走在前头,陈子谦背着手跟在后面默默地走着。
出了大村子,陈安四下瞟了眼,见四下无人,他停下脚步,等陈子谦走到旁边,他才开口问道:“老汉,给我讲讲你和宏伯伯当背二哥那些年的事撒。”
陈子谦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摇了摇头:“有啥子好讲呢?这些事情,你少打听。”
陈安咧了咧嘴,越发肯定有故事了。
只是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说出来。
他长长叹了口气,只能慢慢等了。
第70章 打公不打母,打大不打小
第二天早上,听到陈安起床下楼的声音,陈子谦也跟着起床。
天还没亮,拢火、烧水,爷俩正在洗脸的时候,屋子外面的招财、进宝就叫了起来。
不用想也知道这个时候是宏元康和宏山来了。
陈安忙着出去,叫住两条青川犬,将两人迎进屋子烤火。
随后,他提来铁鼎罐挂火上,舀水往里面放。
“这是要干啥子?”宏元康拉住他问道。
陈安笑了笑:“今天进山,可能耽搁的时间不少,我煮点面条,吃饱了再去,说不定还要出大力气!”
宏元康阻拦道:“不要弄了,我们背篼里带着红苕,肚儿饿了,到山上烧个火的事情。”
“就莫跟我客气了…”
往屋外倒掉洗脸水的陈子谦回到火塘边坐下:“吃上一碗,又不是外人!”
宏元康听了,点点头,松开拉着陈安的手。
杀猪的时候,陈安买了几把面回来,那天一把都还没用掉。
水开下面,煮熟后过冷水,然后放了不少熊油,爆香辣椒、花椒和姜蒜后,坛子里捞来一把酸菜,略微翻炒后,放水煮汤。
煮好后,陈安拿来碗筷,一大筷头面装一碗,浇上油汪汪的汤水,再撒上点葱花,递给几人。
酸爽麻辣,加上油汪汪的汤水,看着都过瘾。
主要是天气冷,多吃点熊油扛冻。
稀里哗啦地吃着面,陈安随口问道:“昨天晚上吃杀猪饭,啷个没看到苏同远?”
“我去他家叫了,不晓得这崽儿去了哪里,没有在家,只能作罢!”
宏元康一边吃着面,一边说道:“这崽儿一天到晚穿门过户,也不晓得在干些啥子,见人就只晓得耍嘴皮冲壳子,心眼还不少,从小看大,这人很靠不住,你两个娃儿,少跟他处。”
陈安笑笑,没有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