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38节
  至于陈平和瞿冬萍两人,其实也早有分家的想法。
  一家之主的陈子谦发话,说明了理由,事情很容易达成一致。
  “接下来,就是赚钱、赚钱、再赚钱,没有钱,一切都是空想,啥子事情都干不成…明天开始,得抓紧时间驯狗撵山了!”
  陈安很清醒,一切想法的实施,都离不开基础条件的支持,而现在要做的,就是得有这个基础。
  不然,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想干的事情因为没启动资金,还搞个锤子。
  这一夜,他想了很多,直到迷迷糊糊地睡着。
  大概是趴着睡的原因,脑海中总是有董秋玲的身影晃动:微蹙的绒眉,泪水盈盈的秋眸,羞赧而涨红的脸颊,紧抿的嘴唇…
  于是,陈安天亮后,注定多了件事:洗摇裤和床单。
  他早早起床,换了摇裤,然后穿上衣服,扯下床单挽成一团,带着盆去屋子下边的水沟里把摇裤、床单洗了,拿回来挂在楼上的竹竿上晾着。
  准备下楼的时候,他又看了看竹竿上挂着的熊胆,那么几天下来,大概是因为天冷的缘故,并没有多大变化,还是得慢慢等。
  经过一夜的恢复,他身上的伤痛也已经好了很多,只是有些可以忽略的微疼,原本,陈子谦也就没有真的下狠手,看着唬人而已。
  屋里,一家人也已经忙碌起来。
  昨天晚上只是把猪油炼了装缸里,今天还有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装香肠。
  进入寒冷天气,正是灌香肠做腊肉的好时候。
  腌制腊肉剩下的各种零碎,都被拿来剁碎,拌上花椒、辣椒和其它香料,装入肠衣中,扎起来后进行风干烟熏就行。
  事情不多,陈安没有掺和,只是拿来几个红苕放在火塘里烤着:“我准备到山上转一转,看看能不能打到点东西,主要是想领着两只狗到山上练练。”
  陈子谦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在红苕烤熟,被陈安扒出来剥皮的时候,他起身到橱柜里端出一个大碗,碗里装的是昨天晚上炼油的油渣,顺便提来炒菜锅。
  他将锅挂在火塘上的钩子上,调整了一下高度,碗里的油渣倒在锅里热着:“这油渣你昨天晚上没有吃到,专门给你留起的,别的已经撒了盐装缸里了。”
  别看只是些被炼得有些干枯的油渣,但是这东西,稍稍撒上点盐,就能变成很香很脆的美味,偶尔一块咬下去,还能冒出些油水来。
  那种嘴巴里流油的感觉,在缺油水的年头,可不会有丝毫油腻的感觉,反而是满嘴的享受。
  看到在热油渣,原本凑在耿玉莲旁边帮忙装香肠的云梅、云兰也纷纷凑了过来。
  陈安去取来筷子,在油渣热了以后,挑选着廋的,给两个小侄女一人喂了一块。他自己也夹了一块放到嘴里边,牙齿挤压中,油渣中的热油冒出来,和口水相激,发出了滋滋的声响,很特别的享受。
  那些油渣,倒有半数进了两个侄女的肚子。
  直到吃饱肚子,陈安才上楼,装填好火枪,下楼拿了斧头和杀猪刀,然后领着两条青川犬上山。
  “各人小心点!”耿玉莲叮嘱了一句。
  “晓得咯!”
  陈安摆摆手,脚步不停。
  对于真正的猎狗来说,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素养,那就是要有足够捕获猎物的胆量和兴趣,也就是猎性。
  只要具备这素质,甚至不用刻意训练,都会具备不错的狩猎能力。
  所以,培养猎犬,最重要的还是在于狗与生俱来的天性。
  无疑,青川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长期半野生状态,骨子里就带有狩猎本领,而招财和进宝,更是优中选优。
  事实上,训练猎狗,最好的法子,就是用经验丰富的老猎狗领着去撵山,是学得最快的。
  狗与狗之间,也有着交流的,哪怕不是同一个品种。
  陈安所要做的,就是一些简单的指令培养,最重要的就是用猎物对它们进行刺激。
  要让它们认识到,那些猎物是它们能吃的,并且记住这些猎物。
  吃,永远是刺激它们最原始狩猎本能的方法。
  两只青川犬的年纪,此时处于最佳的训练时期。
  陈安想到过去找师傅李豆花,借用巴豆来领着两只青川犬更好地完全训练。
  但现在,巴豆似乎并不认陈安,见到他就咬,只听李豆花的话。
  总不能自己为了训练猎犬,让李豆花领着巴豆陪着自己满山遍野地跑。
  李豆花上了年岁,没有那么好的体力了,何况还是雪天。
  只能是陈安自己按照李豆花教的那些法子进行训练了。
  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的时间不少。
  陈安也相信,自己能训练出很好的猎犬来。
  毕竟,招财和进宝,有着很不错的底子,而且,在鹞子岩那老大爷的手底下,已经有过一些训练。
  一人两狗,下到大路上走了一段,然后岔往陈安第一次挖竹溜子的老梁包方向。
  翻过老梁包,那里是大片沟壑纵横和层峦叠嶂的山峰,一眼望不到头。
  今天难得出了太阳,但似乎温度却比平日阴沉着的时候,还要更冷一些。
  一场大雪和连日的阴冷,就连人的心情,都多少有些沉闷。
  尽管冷,但看到这样的好天气,尤其是到了老梁包山顶,看着湛蓝的天空和周边被冰雪覆盖的山野,加之所要做的事情,已经迈出一大步,陈安很有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在没有风的状态下,山林里静得没有一丝杂音,时间也仿古被冻结了一般,耳中只听到脚踩积雪时发出的咔嚓声响。
  一路上,他小心地看着周围,注意着雪地上的踪迹。
  连翻三座山,陈安终于有了发现…
  第60章 倒追踪
  陈安发现的,是一只野兔的踪迹。
  招财和进宝,听力自然不用多说,能轻易听到远处陈安听不到的声音,稍微有点动静,一路欢跑在前的它们,总是会突然停下来朝着声响发出的地方张望。
  嗅觉也是非常灵敏,尤其是招财。
  陈安早已经注意到招财在穿行过程中,并没有像进宝那样频繁在雪地上嗅着气味,而是抬头看着山林里,鼻孔翕张,这明显是通过空气中传来的气味进行辨别。
  而进宝则稍微次一些,更喜欢到处嗅,进行猎物所在方向的判断。
  但猎狗辨别踪迹,向来靠的是嗅觉,而不是视觉,听力也只是辅助而已。
  将两条狗的优劣稍微比对,就能分辨出,招财在辨踪的能力上要强于进宝。
  这也是陈安有意识地在喂养过程中,优先喂食招财确定它领头狗地位的原因。
  大概是半野生状态,习惯在山野穿行捕捉小动物为食物,知道出声容易惊走猎物的缘故,所以,两条猎狗轻易不出声,进入山林后,变得很谨慎。
  有了发现后,都试图顺着挣脱陈安牵着的棕绳去追寻。
  陈安也随着它们,一路在山林穿行着,结果就在雪地上发现了一只野兔的脚印。
  然后,陈安发现了招财的另一个大毛病。
  雪地训练猎犬,对于猎人来说便于观察指导,因为能很清楚地看到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而进行位置判断。
  但对于猎犬却是不利的,雪地兽踪气味淡薄,尽管如此,那也比空气中的气味要浓。
  所以,招财在找到脚印的时候,也开始选择顺着野兔的脚印进行追踪。
  在这个时候,招财和进宝选择的方向却是截然不同。
  进宝是顺着脚印前进的方向追寻,而招财则是逆向。
  两条青川犬嗅着脚印,一个往一边,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大问题:招财在倒追踪。
  到追踪,这是个大毛病,必须强制性地坚决纠正,否则,不是越来越靠近猎物,而是离猎物越来越远,这还追个球!
  “给老子回来,错了!”
  陈安不得不拉拽拴着它的棕绳,进行牵引矫正,呵斥的同时,给了它不轻不重的两巴掌,进行警告、惩罚。强行让它顺着兔子脚印的方向追踪。
  又追寻了一段,兔子脚印在一蓬灌木丛旁边变得凌乱。
  陈安看得出,那只野兔在这里停留过,吃过灌木丛细小的树叶。
  于是,招财嗅着这些脚印,再次出现了倒追踪的情况。
  陈安干脆停了下来,就在这片地,一次次地强制纠正。
  被拍打,呵斥过几次后,招财找到了顺踪方向,继续前行。
  似乎是发现脚印的干扰有些大,它开始不仅仅是嗅脚印气味,而是配合空气中的味道进行辨别。
  于是,在下一个野兔停留点,它终于将这个问题纠正过来,没有再出错。
  “这就对了!”
  陈安笑呵呵地将招财拉到自己面前,伸手摸了摸它的耳背、颈背,揉了揉它的脑袋,又在它脖子上挠了挠。
  这算是一种精神上的奖励。
  招财欢快地摇着尾巴,偏着脑袋看着陈安,很享受这种抚慰,反过来在陈安手上也舔了舔。
  很多撵山人习惯在奖励猎狗的时候,用肉食进行。
  但其实,肉食奖励并不可取,因为经常给猎狗奖励肉食,很容易造成贪吃、偷食的毛病。
  精神上的奖励,其实并不比肉食奖励的效果差,而且,更能增进猎犬和撵山人之间的亲密互动。
  接下来继续追踪的路子,就没有再出现问题,陈安也没忘记时时鼓励抚慰,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发现问题并解决,对于陈安来说,就是一个大的收获。
  在顺着山林穿行了十多分钟后,陈安看到了一直追踪的那只灰色野兔,正蹲在一蓬小树根脚,不时低头,在小树根脚翻找着什么,抬起头的时候,三瓣兔唇中多了一段草根,不停地蠕动咀嚼着,竖起长长的大耳朵,警惕地注意着周围。
  招财进宝也发现了它,往前用力挣扎,想要冲出去,大概是因为吃过的原因,表现出了兴趣,只是被陈安拉着的绳子拽住,没能跑出去。
  但也因此,发出大的声响,惊动了那只兔子,它一下子窜跳起来,朝着上坡方向飞窜,转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想要捕猎野兔,陈安有的是法子,他不想在这方面浪费精力,毕竟,在众多猎物当中,野兔是数量最多,也最容易捕捉的。
  想要靠撵山赚钱,自然该有取舍,不是什么猎物都去追撵,他想找着更有价值的猎物进行猎杀,而不仅仅是为了吃。
  如果只是为了吃,他也就没必要进行这种专门的训练了,只要对招财进宝进行本能的刺激就行,找到什么猎捕什么。
  如果放任不进行管控,那就很可能在追捕某种猎物的时候,突然间遇到惊跳出来的野兔、野鸡之类,而让猎狗改变目标,去选择追捕野兔、扑咬野鸡,那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