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91节
“还是方梨对我最好,”许栀和小声说,然后想起了另一桩事,“旁边猪肉铺的何娘子是不是最近经常过来?”
这两日她偷懒图省事躲在房中不肯出门,好几次听到门口有响声。
听许栀和提起何娘子,方梨脸上忽然浮现一抹“愁绪”。
“姑娘你可别说了,”方梨头疼地扶着脑门,“上次良吉去开门,何娘子还指名道姓要我过去。”
许栀和只知道这段时日何娘子常来,却不知道她为什么过来,不过想来想去大概也是想着和陈允渡讨个近乎之类。
“怎么说?”许栀和起了点兴趣,眯眼瞧着方梨。
方梨轻柔的动作猛地加重,她本不想说,但是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这可是姑娘主动问的,可不是她自己主动要说的。她在心中安慰自己。
方梨犹豫半响,对许栀和说:“姑娘,你先答应我,可千万别跟别人说。”
“我答应我答应,”许栀和点点头,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的好奇心,抬眸看着她,“你快说吧。”
她怕擦头发这个动作分了方梨的心,连忙伸手拿过布巾,一脸求知若渴地看着方梨。
方梨看着自家姑娘这副样子,噎了半响,才开口说:“何娘子的儿子今年二十多了,她问我有没有许配人家。”
许栀和:“啊?她是想……”
“对啊,她还说她在门口遇见我和良吉好几次,见我俩举止并不亲密,所以才私下一直找我,”方梨咬牙道,“可是就算我和良吉成不了,也不一定就想喜欢何娘子的儿子啊!”
许栀和听懂了。
“你见过吗?”
“没见过,何娘子说像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不过耳畔有一个胎记。”方梨摇了摇头。
许栀和听着方梨气闷的声音,很是理解她的无奈。
方梨和何娘子那个儿子一面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有感情?
“就算那郎君长得貌比潘安,我也不会喜欢,现在跟在姑娘身边有什么不好?”方梨这么多年跟在许栀和的身后,性子也像极了她,“要是姑娘当初有得选,也不会走这条路吧?姑娘赌对了才有这个结果,要是姑爷非良人,我都不敢想。”
许栀和笑吟吟地望着她。
“继续说。”
“而且,跟在姑娘身边顿顿有肉吃,也能做得上新衣裳,”方梨的脸红了红,“等姑爷以后中了功名,我就是姑娘近身的大姑娘,那排场,可不比猪肉匠媳妇有排面多了?”
当丫鬟也有当丫鬟的道。说不定以后,她伺候着姑娘,膝下还有小丫鬟来巴结、伺候她呢!
她图那猪肉匠什么?是姑娘身边待得不够舒坦,想给自己制造点难关呢?倒不如轻轻松松地陪在姑娘身边,日后就算自己想成家生子,也能让许栀和掌眼挑选……那可比她自己找的有前途多了。
许栀和被她的话逗笑了。伸手在她脑门上轻轻一拍,“你呀。”
方梨看见许栀和满眼的笑意,知道姑娘一定是明白她的,顿时跟着一起笑。
“怎么啦?我说的不对吗?”方梨伸手去挠许栀和的腰,“就算是说的不对,也是姑娘当初教错了。”
许栀和确实是这么想的。
离开许家后,如果陈允渡不是良人,两人便去府衙和离,然后她继续过着小本买卖、衣食无忧的日子。
但现在她和陈允渡已经互通心意,知道彼此的重要性,那么和他在一起携手并肩,也没什么不好。
许栀和将布巾放在了一旁的架子上,伸手将自己的长发散开,“那你现在和何娘子说清楚了这件事吗?”
方梨点了点头:“自然说了,她刚说她儿子,我就猜到了用意,我说了一回,她还不死心,后面还在说她儿子如何如何好……不知道这回她会不会死心。”
她说的有些迟疑。
何娘子太难缠了。真是奇怪,儿子娶不着媳妇,却让当娘亲的当说客。
“姑娘,”方梨一脸土色地说,“要不我还是说自己在老家已经说了亲吧?”
许栀和摇了摇头,“没关系,下次她再来,我帮你说回去。说亲这件事事关你的名节,日后你若是在汴京城遇到了心仪之人,难免不会被何娘子拿来说嘴。”
方梨顺着许栀和的话一想,顿时有些庆幸自己还好没说。
谎称自己在老家有门亲事固然能直接挡掉不少桃花,但以后真遇到了意中人难保不会被拒掉的人沾着不放。
她嘴硬说:“哎呀,姑娘你说什么呢!什么心仪之人,我才没有。”
许栀和望着她笑。
“真的没有,”方梨想了想未来几两银子的月钱,端茶倒水的小丫鬟,姑娘对她又好,是打小的情谊,以后不论发生啥都会护着她,当真觉得自己是疯了才会放弃这样的生活去和另外一个人共同生活,“我要一辈子陪在姑娘身边。”
“也好,”许栀和点了点头,“只要你过得舒服就好。你要是想跟在我身边,我一定对你好,若是有朝一日你遇到了喜欢的人,我便给你准备厚厚的嫁妆,若是受了委屈,无论如何我都会为你讨回公道。你觉着这样如何?”
方梨“嗯”了一声。
头发在风中吹得半干,摸上去还有丝丝缕缕的凉意。
许栀和将头发用一根发簪挽起来,她本想试着在外面裹上一层布,围成现在常见的包髻,但布拿到手里半响,她还是放下了。
倒不是说包髻不好,包髻简单整洁,将发丝束到一起利落清爽,只是她还不习惯。
为了遮风,她披了一件宽大的斗篷。
两人走到常府的时候,刚刚过了午时,站在门口等小厮通报过后,常庆妤的贴身丫鬟前来迎他们进去。
花圃中冬日的花谢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下墙边的一簇簇红梅蓄了花苞,映在白色的墙壁上,像是工笔画。
丫鬟知道自家姑娘和许栀和的关系好,见她多看了两眼,主动说,“常家的后园里面种了不少腊梅,等开花了,一定给许娘子下帖子。”
腊梅树下饮茶赏花,雪中人,雪中景。
光是想想,就别有一番趣味。
常家的园圃都是匠人精心设计过的,论精美,在汴京城也排得上名号,许栀和笑着应下,“如果不麻烦的话。”
“不麻烦不麻烦,”丫鬟笑着说,“姑娘要是知道许娘子愿意来,一定欢喜极了。”
说笑期间,两人走到了常庆妤的院子门口。
常庆妤卧在被窝不愿意动弹,听到底下人来报许娘子来了,才急忙召了丫鬟伺候梳洗。
丫鬟的手刚放下,常庆妤便迫不及待地跑出门,看见雪中青莲紫裙的许栀和时,眼睛亮了亮,大喊道:“许姐姐。”
许栀和应了一声,看她鬓边斜斜的簪子,知道她八成又是还没等丫鬟将发簪完全插进去,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挣扎期间,发簪倾斜。
许栀和的身量刚好比她高一些,她伸手将斜了的金丝坠玉簪取下,重新帮她整理了发髻。
常庆妤察觉到许栀和的动作,脸红了红。
“好啦,”许栀和调整好位置,对她说,“可以了。”
身后传出一小片低低的笑声,是丫鬟小厮的笑。常庆妤佯装没听见,伸手揽住许栀和的胳膊,“许姐姐,咱们快进去。”
坐下后,常庆妤一边倒茶,一边欲盖弥彰地解释,“许姐姐,我平时不会起的这么晚的。今日……今日是个例外。”
她说完,想起上次见到许栀和,自己好像也没起。
常庆妤补充道:“上次也是个意外。”
话一出口,她才发现自己说的话毫无信服力。
要是让兄长常稷轩知道了,一定会笑话她装都装不周全。
“没事啊,”许栀和看着她一本正经解释的样子,笑着说,“我平时也起得晚……”
但是从来没有过了午时之后才起。她在心底默默补充了下半句。
“真的吗?”常庆妤惊喜地问,“我娘还说我太懒了,真应该让娘也来听听。”
许栀和的手蜷缩了下,怕常大娘子以为自己在鼓励常庆妤晚起,补救道:“但也不能太晚了,我瞧着巳时初就不错。庆妤现在管着手下的五家布坊,巳时初起,更衣用过饭后还能巡一趟铺子,回来用午饭……庆妤要不要试试隔着两三日走一趟?”
常庆妤有些为难。
她犹豫了一会儿,望着许栀和,“许姐姐愿意陪我吗?”
许栀和脸上的笑容短暂地僵滞了一瞬间。
“许姐姐也算铺子的半个东家,”常庆妤试图寻找到一丝可行性,“难道姐姐就不好奇现在的进度了吗?”
许栀和避开了她可怜巴巴的眼神,没有被她乖巧的样子迷惑。
她清了清嗓子说:“当时说好了,交给你负责,我不会过问……现在我要是去了,岂非出尔反尔。”
常庆妤思考了一下,苦大仇深地点了点头,“许姐姐,我明白了。我知道你和哥哥一样,都希望我能早一点独当一面。”
常稷轩也经常在她耳边耳提面命,虽然常家富庶,人惯用老,但是名下的庄子铺子都需要经常巡视,免得让人钻了空子,寻到可趁之机坏事。
她的眸子迸出一道亮光,语气认真道:“我不会让你和哥哥失望的。”
许栀和:“嗯。好。”
她有些心虚。
她早上是真的起不来。
许栀和转移了话题,示意方梨将小包裹放下来,“虽然我不陪你看铺子,但也会送来画幅和羊毛毡……你瞧瞧看?”
常庆妤的注意力从自己日后每隔几日就要早起一天的烦恼中挣脱,顺着许栀和的话从包袱里面看去。
五幅画都被卷了起来,看不清里面的内容,但羊毛毡却清晰得很。
常庆妤的眼神黏在了羊毛毡上,半响,才伸手颤巍巍地去拿。
触感轻软,又不像寻常的丝绸按压即陷落,上面各色整齐排布,常庆妤端详了片刻,语气惊喜道:“这是山茶花?”
许栀和朝她点了点头,“你觉得如何?”
常庆妤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她将手上的羊毛毡倒来倒去,试图看清其构造。
但羊毛毡严丝合缝,她连一个线头都没找着。
“许姐姐,”常庆妤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中的羊毛毡,“这个卖给我吧?”
第64章
许栀和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瞬间愣在了原地。
常庆妤以为许栀和不信,连忙说:“ 许姐姐,我是真心喜欢的。这个我虽然没见过,但姐姐忙活了一个多月,肯定很费时间和精力……”
这两日她偷懒图省事躲在房中不肯出门,好几次听到门口有响声。
听许栀和提起何娘子,方梨脸上忽然浮现一抹“愁绪”。
“姑娘你可别说了,”方梨头疼地扶着脑门,“上次良吉去开门,何娘子还指名道姓要我过去。”
许栀和只知道这段时日何娘子常来,却不知道她为什么过来,不过想来想去大概也是想着和陈允渡讨个近乎之类。
“怎么说?”许栀和起了点兴趣,眯眼瞧着方梨。
方梨轻柔的动作猛地加重,她本不想说,但是心中有话不吐不快。
这可是姑娘主动问的,可不是她自己主动要说的。她在心中安慰自己。
方梨犹豫半响,对许栀和说:“姑娘,你先答应我,可千万别跟别人说。”
“我答应我答应,”许栀和点点头,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的好奇心,抬眸看着她,“你快说吧。”
她怕擦头发这个动作分了方梨的心,连忙伸手拿过布巾,一脸求知若渴地看着方梨。
方梨看着自家姑娘这副样子,噎了半响,才开口说:“何娘子的儿子今年二十多了,她问我有没有许配人家。”
许栀和:“啊?她是想……”
“对啊,她还说她在门口遇见我和良吉好几次,见我俩举止并不亲密,所以才私下一直找我,”方梨咬牙道,“可是就算我和良吉成不了,也不一定就想喜欢何娘子的儿子啊!”
许栀和听懂了。
“你见过吗?”
“没见过,何娘子说像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不过耳畔有一个胎记。”方梨摇了摇头。
许栀和听着方梨气闷的声音,很是理解她的无奈。
方梨和何娘子那个儿子一面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有感情?
“就算那郎君长得貌比潘安,我也不会喜欢,现在跟在姑娘身边有什么不好?”方梨这么多年跟在许栀和的身后,性子也像极了她,“要是姑娘当初有得选,也不会走这条路吧?姑娘赌对了才有这个结果,要是姑爷非良人,我都不敢想。”
许栀和笑吟吟地望着她。
“继续说。”
“而且,跟在姑娘身边顿顿有肉吃,也能做得上新衣裳,”方梨的脸红了红,“等姑爷以后中了功名,我就是姑娘近身的大姑娘,那排场,可不比猪肉匠媳妇有排面多了?”
当丫鬟也有当丫鬟的道。说不定以后,她伺候着姑娘,膝下还有小丫鬟来巴结、伺候她呢!
她图那猪肉匠什么?是姑娘身边待得不够舒坦,想给自己制造点难关呢?倒不如轻轻松松地陪在姑娘身边,日后就算自己想成家生子,也能让许栀和掌眼挑选……那可比她自己找的有前途多了。
许栀和被她的话逗笑了。伸手在她脑门上轻轻一拍,“你呀。”
方梨看见许栀和满眼的笑意,知道姑娘一定是明白她的,顿时跟着一起笑。
“怎么啦?我说的不对吗?”方梨伸手去挠许栀和的腰,“就算是说的不对,也是姑娘当初教错了。”
许栀和确实是这么想的。
离开许家后,如果陈允渡不是良人,两人便去府衙和离,然后她继续过着小本买卖、衣食无忧的日子。
但现在她和陈允渡已经互通心意,知道彼此的重要性,那么和他在一起携手并肩,也没什么不好。
许栀和将布巾放在了一旁的架子上,伸手将自己的长发散开,“那你现在和何娘子说清楚了这件事吗?”
方梨点了点头:“自然说了,她刚说她儿子,我就猜到了用意,我说了一回,她还不死心,后面还在说她儿子如何如何好……不知道这回她会不会死心。”
她说的有些迟疑。
何娘子太难缠了。真是奇怪,儿子娶不着媳妇,却让当娘亲的当说客。
“姑娘,”方梨一脸土色地说,“要不我还是说自己在老家已经说了亲吧?”
许栀和摇了摇头,“没关系,下次她再来,我帮你说回去。说亲这件事事关你的名节,日后你若是在汴京城遇到了心仪之人,难免不会被何娘子拿来说嘴。”
方梨顺着许栀和的话一想,顿时有些庆幸自己还好没说。
谎称自己在老家有门亲事固然能直接挡掉不少桃花,但以后真遇到了意中人难保不会被拒掉的人沾着不放。
她嘴硬说:“哎呀,姑娘你说什么呢!什么心仪之人,我才没有。”
许栀和望着她笑。
“真的没有,”方梨想了想未来几两银子的月钱,端茶倒水的小丫鬟,姑娘对她又好,是打小的情谊,以后不论发生啥都会护着她,当真觉得自己是疯了才会放弃这样的生活去和另外一个人共同生活,“我要一辈子陪在姑娘身边。”
“也好,”许栀和点了点头,“只要你过得舒服就好。你要是想跟在我身边,我一定对你好,若是有朝一日你遇到了喜欢的人,我便给你准备厚厚的嫁妆,若是受了委屈,无论如何我都会为你讨回公道。你觉着这样如何?”
方梨“嗯”了一声。
头发在风中吹得半干,摸上去还有丝丝缕缕的凉意。
许栀和将头发用一根发簪挽起来,她本想试着在外面裹上一层布,围成现在常见的包髻,但布拿到手里半响,她还是放下了。
倒不是说包髻不好,包髻简单整洁,将发丝束到一起利落清爽,只是她还不习惯。
为了遮风,她披了一件宽大的斗篷。
两人走到常府的时候,刚刚过了午时,站在门口等小厮通报过后,常庆妤的贴身丫鬟前来迎他们进去。
花圃中冬日的花谢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下墙边的一簇簇红梅蓄了花苞,映在白色的墙壁上,像是工笔画。
丫鬟知道自家姑娘和许栀和的关系好,见她多看了两眼,主动说,“常家的后园里面种了不少腊梅,等开花了,一定给许娘子下帖子。”
腊梅树下饮茶赏花,雪中人,雪中景。
光是想想,就别有一番趣味。
常家的园圃都是匠人精心设计过的,论精美,在汴京城也排得上名号,许栀和笑着应下,“如果不麻烦的话。”
“不麻烦不麻烦,”丫鬟笑着说,“姑娘要是知道许娘子愿意来,一定欢喜极了。”
说笑期间,两人走到了常庆妤的院子门口。
常庆妤卧在被窝不愿意动弹,听到底下人来报许娘子来了,才急忙召了丫鬟伺候梳洗。
丫鬟的手刚放下,常庆妤便迫不及待地跑出门,看见雪中青莲紫裙的许栀和时,眼睛亮了亮,大喊道:“许姐姐。”
许栀和应了一声,看她鬓边斜斜的簪子,知道她八成又是还没等丫鬟将发簪完全插进去,就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挣扎期间,发簪倾斜。
许栀和的身量刚好比她高一些,她伸手将斜了的金丝坠玉簪取下,重新帮她整理了发髻。
常庆妤察觉到许栀和的动作,脸红了红。
“好啦,”许栀和调整好位置,对她说,“可以了。”
身后传出一小片低低的笑声,是丫鬟小厮的笑。常庆妤佯装没听见,伸手揽住许栀和的胳膊,“许姐姐,咱们快进去。”
坐下后,常庆妤一边倒茶,一边欲盖弥彰地解释,“许姐姐,我平时不会起的这么晚的。今日……今日是个例外。”
她说完,想起上次见到许栀和,自己好像也没起。
常庆妤补充道:“上次也是个意外。”
话一出口,她才发现自己说的话毫无信服力。
要是让兄长常稷轩知道了,一定会笑话她装都装不周全。
“没事啊,”许栀和看着她一本正经解释的样子,笑着说,“我平时也起得晚……”
但是从来没有过了午时之后才起。她在心底默默补充了下半句。
“真的吗?”常庆妤惊喜地问,“我娘还说我太懒了,真应该让娘也来听听。”
许栀和的手蜷缩了下,怕常大娘子以为自己在鼓励常庆妤晚起,补救道:“但也不能太晚了,我瞧着巳时初就不错。庆妤现在管着手下的五家布坊,巳时初起,更衣用过饭后还能巡一趟铺子,回来用午饭……庆妤要不要试试隔着两三日走一趟?”
常庆妤有些为难。
她犹豫了一会儿,望着许栀和,“许姐姐愿意陪我吗?”
许栀和脸上的笑容短暂地僵滞了一瞬间。
“许姐姐也算铺子的半个东家,”常庆妤试图寻找到一丝可行性,“难道姐姐就不好奇现在的进度了吗?”
许栀和避开了她可怜巴巴的眼神,没有被她乖巧的样子迷惑。
她清了清嗓子说:“当时说好了,交给你负责,我不会过问……现在我要是去了,岂非出尔反尔。”
常庆妤思考了一下,苦大仇深地点了点头,“许姐姐,我明白了。我知道你和哥哥一样,都希望我能早一点独当一面。”
常稷轩也经常在她耳边耳提面命,虽然常家富庶,人惯用老,但是名下的庄子铺子都需要经常巡视,免得让人钻了空子,寻到可趁之机坏事。
她的眸子迸出一道亮光,语气认真道:“我不会让你和哥哥失望的。”
许栀和:“嗯。好。”
她有些心虚。
她早上是真的起不来。
许栀和转移了话题,示意方梨将小包裹放下来,“虽然我不陪你看铺子,但也会送来画幅和羊毛毡……你瞧瞧看?”
常庆妤的注意力从自己日后每隔几日就要早起一天的烦恼中挣脱,顺着许栀和的话从包袱里面看去。
五幅画都被卷了起来,看不清里面的内容,但羊毛毡却清晰得很。
常庆妤的眼神黏在了羊毛毡上,半响,才伸手颤巍巍地去拿。
触感轻软,又不像寻常的丝绸按压即陷落,上面各色整齐排布,常庆妤端详了片刻,语气惊喜道:“这是山茶花?”
许栀和朝她点了点头,“你觉得如何?”
常庆妤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她将手上的羊毛毡倒来倒去,试图看清其构造。
但羊毛毡严丝合缝,她连一个线头都没找着。
“许姐姐,”常庆妤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手中的羊毛毡,“这个卖给我吧?”
第64章
许栀和没想到还有这么一出,瞬间愣在了原地。
常庆妤以为许栀和不信,连忙说:“ 许姐姐,我是真心喜欢的。这个我虽然没见过,但姐姐忙活了一个多月,肯定很费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