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6节
  许栀和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许县令指着身边的小厮,借着酒意喝斥道:“去!你去跟魏县尉说,本官愿同他交好,将三丫头送给他当妾。”
  吕氏心中本就不想认下这个“嫡女”,听到许县令的话,又看了一眼像是站在原地吓傻了的许栀和,嘴角勾起一抹嗤笑。
  庶女就是庶女,到头来也只能跟她小娘一样,嫁给别人当妾。
  “孙妈妈,三丫头怕是被这天大的喜讯冲昏了头脑,有些发晕,你好生送她回去。”吕氏微微一笑,又恢复了端庄大度的模样,轻声对身边的孙妈妈道。
  孙妈妈忙不迭应下,她平日做惯粗活,手中力气大,握住许栀和手腕,就把人拽了出来。
  怕许栀和吵嚷,便用掌心死死捂住许栀和的嘴,不许她叫唤。
  许栀和审时度势,知道自己在这里讨不了好,挣扎一番,将就地顺着她的力道放松下来。
  把人送到西屋门口,孙妈妈已然没有来时的笑脸,她睨着许栀和,眼里毫无半分敬畏:“三姑娘,我们大娘子本念你可怜,有心相帮,可你自己不争气,惹了老爷不快。后面,你可就自求多福吧。”
  说完,对身边四个粗使婆子嘱咐,让她们盯好西屋,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方梨受了惊吓,等人一走,瞬间哭出了声。
  “姑娘,姑娘,这可怎么办啊?”
  许栀和心绪很乱,却并没有显现出过分的惊慌,她走到床头的小柜子前,拉开第二个抽屉。
  里面,正放着张小娘留给她的一对白玉手镯。
  许栀和拿起一枚玉镯。暖黄的灯火下,白玉晶莹剔透,散发着莹润的光泽。
  她其实对这个世界的母亲并没有很深刻的印象。张小娘实在走得太早了,那时候许栀和被人抱在怀中,只依稀记得那是一个温柔的女人。
  她抱着她,哼唱着童谣,满心满眼,全是她这个尚在襁褓的婴儿。
  现在,即便她不在了,她留下的遗物却还能再一次保护她。
  许栀和拿起纸笔,三言两语,简明扼要地写清了今日发生的事情。将纸对折后,连带着玉镯一道放回了盒中。
  做完这些,她又将自己省下来准备买炭火、纸笔的银钱通通拿出来,目光灼灼地看着泣不成声的方梨,温声道:“方梨,别哭。我现在需要你去替我办一件事。”
  方梨还在抽噎,听到许栀和的话,打着嗝止住了自己的哭腔,“……姑娘尽管吩咐。”
  许栀和抱着方梨的手,语气认真严肃,“方梨,你听着,县令要把我送魏给县尉当妾,眼下只有小舅能来救我。我要你拿着信物,去寻人去水阳县找到小舅,他如果知道了,定然不会坐视不理。”
  张小娘是张家唯一的姑娘,上头两个兄长,下头一个弟弟,他们疼惜张小娘。张小娘故去后,又将这份疼惜转移到了许栀和的身上。
  尤其是差不多是张小娘亲手养大的小舅张弗庸,从来见不得许栀和受丁点委屈。
  许栀和隐晦地朝着窗户望了一眼,窗外,四个女使婆子的背影像是厚重的墙,挡住了去路。
  她收回视线,轻声道:“现在嬷嬷把院子看住了,我出不去,好方梨,我现在只能依靠你。”
  方梨擦去自己眼角的泪水,伸手抱着许栀和递过来的盒子和银钱,认真保证道:“姑娘放心,我必然找到一个可靠之人!”
  许栀和松了一口气。她目光落在旁边的水壶上。
  屋内没点炉子,刚从井底打出来的水没烧,像冰一样冷。
  方梨捂住嘴,颤抖着看许栀和解开自己的外衫,将冰冷的井水从头顶灌下。
  许栀和冷得打了个哆嗦,本能地抱住了自己的双臂。
  素色寝衣沾了冷水,湿哒哒地黏在身上。
  两相其害取其轻。如果不是再无他法,许栀和决计不会做出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不过比起身体康泰的嫁给那个快要四十的魏县尉当妾,还是现在受些苦,为自己博一个前程来得好。
  大约一盏茶时间,许栀和面上泛起一抹不正常的红晕。
  她颤抖着眼睫,让方梨摸自己的额头。
  “烫吗?”许栀和颤抖着声音问。
  方梨鼻尖发酸,却终究没有继续抽泣,伸手搭在许栀和的头上。
  喉咙涩得厉害,她说不出话,只能点着头。
  烫了就好。
  许栀和伸手解开自己的衣裳,脱下湿透的寝衣,重新换上一身,躺在了床上。
  方梨心中砰砰直跳,将木盒子和银钱藏好,又抹去脸上的泪痕,轻手轻脚走出门去。
  女使婆子听到响声,转过身来,警惕地盯着方梨。
  方梨压下心中的不安,面上浮现出一抹恰到好处的惊慌失措,急呼道:“各位妈妈!姑娘许是回来路上受了风寒,现在正发着烧。求各位妈妈开恩,叫婢子去给姑娘请个郎中。”
  婆子脸上尽是不信,“这短短一截路,能起什么风寒?姑娘的那些小心思,还是别拿出来折腾了。”
  方梨拉着婆子的手,“这位妈妈若是不信,不如亲自去看一眼。”
  粗使婆子将信将疑地走了进去。只看见许栀和躺在床上,脸颊往下淌着虚汗,唇色苍白如纸,看起来虚弱极了。
  婆子心中一凛,伸手搭在许栀和的额头,掌心下的温度犹如火烧。
  婆子被孙妈妈细细叮嘱过,这些日子,三姑娘定然不能出差池。
  三姑娘虽然不得主母和老爷的喜欢,但在这家中终归还是主子,若是三姑娘真出了事,她们讨不了好。
  “还愣着做什么?快去请郎中啊!”婆子着急忙慌地叫唤起来。
  正中方梨的下怀。
  方梨应了一声,提着裙摆一溜烟跑没影了。
  她心跳得很快,巷子外头灯火通明,她第一次带数目这般大的银钱,心底慌张得不行,但是脑海中又想起许栀和孤注一掷的模样,狠狠咬了咬牙,抄小道走到百川书斋的门口。
  百川书院已经关门,方梨心中陡然一惊,连忙跑上前,用力地叩着门。
  “有没有人在啊?”
  门内,一片寂静。
  方梨心中悲切了起来,如果不能找到可信之人将书信带回去,姑娘这辈子可就要毁了。
  就在方梨六神无主的时候,忽然看见百川书斋紧闭的门打开了一道缝隙。
  伙计从门里探出头来,脸上满是惊讶地看着她,“姑娘,怎么是你?这大晚上的,你怎么在这里?”
  他是书斋老板雇来的长工,吃穿用度基本都在书斋解决,刚刚正准备脱了鞋袜上床,却忽然听到有人叩门,哭声委屈悲戚。
  他只当自己幻听,可歇了片刻,哭声越来越明显。
  伙计披了外套走出来,他是记得她的——许家三姑娘身边的丫鬟,容貌也随了三姑娘的长相,清秀俏丽。
  只是现在佳人眼含热泪,看着真叫人揪心。
  方梨看见他出来,犹如看见了主心骨一般,牢牢伸手抓住伙计的衣袖,“我在峨桥县没有其他认识的人,只能过来求你了。”
  伙计听到她说的话,心中一紧,连忙问:“怎么了,是出了什么事情?”
  方梨抬眸望着伙计,声音沙哑:“我家姑娘要去信到水阳县……我能信你吗?”
  第7章
  峨桥县和水阳县之间隔了一个黄池县,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夜里往返一趟,是足够的。
  伙计见她目露哀求,实在像是走投无路模样,心中一软,轻声道:“你可以信我,我必然尽力。”
  方梨心一横,将手中的盒子递给他,“劳你去水阳县……清河村,村里有一户姓张,你把盒子交给叫一个张弗庸的,自然一切都清楚了。”
  伙计认真聆听,又怕自己忘记,听完后向方梨确认一遍,得到肯定的答案后,他将门锁好,拢了拢衣服就跑了出去。
  方梨见他身影消失在月夜下,心中升起一股漫无边际的担忧。
  她现在还不可以歇下。
  完成了许栀和交代她的事情,方梨又马不停蹄地跑到医馆,请了郎中上门。
  许栀和风寒的事情已经被吕氏知晓了。
  许县令忙了一天,又吃醉了酒,已经早早睡下。
  吕氏坐在许栀和的床边,见方梨回来,语气不善地抱怨了一句,“怎么去了那么久?”
  她本还想训斥,却又瞧见方梨气喘吁吁,满脸泪痕,又将口中的抱怨咽了回去。
  “夜已深,有劳郎中跑这一趟。”她朝郎中道。
  郎中朝吕氏微微俯身,走到许栀和的身边,在婆子的帮助下拿出她纤细的手腕,垫上布巾后开始诊脉。
  “骤然遇冷,心气不佳。”郎中诊完,如实向吕氏禀告了病因,随后就被人带下去开方、煎药。
  “心气不佳”四个字盘桓在吕氏的脑仁,她有些头疼得揉了揉眉心,吩咐婆子和丫鬟好生照看许栀和。
  两个婆子像门神一样守在许栀和的床边,方梨不得近前,只能远远地看着冷汗涔涔的许栀和。
  等药煎好端来,喂给许栀和服下后,她脸上的红晕和急促的呼吸得到缓解,方梨才真真正正松了一口气。
  她的心思飘向了外头。一晚上过去,也不知道书斋伙计,能不能顺利找到张家小舅。
  *
  第二天天不亮的时候,许栀和醒了过来。
  方梨为了方便照顾,睡在她的床边,眉宇紧紧蹙成一团,像是有什么烦心事。
  她一动,睡得不安稳的方梨就跟着醒了过来。
  方梨关切地看着许栀和,“姑娘,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事?”
  许栀和朝她摇了摇头,示意自己现在并无大碍。
  不过风寒过后,身体还是有些虚弱。
  她没什么力气,只能眼巴巴地望着窗外。
  院中人来人往,方梨知道她心中惦记什么。站起身来,踮起脚尖朝外面张望。
  守在门口的两个婆子立刻凶巴巴地转过头,紧紧盯着方梨。
  “你不守着姑娘,乱看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