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长渡 第97节
“太磨人了,魂儿都要飘起来似的。”
虽是欢愉至极,却也需稍作歇息。
可他却不肯放过,双手扣住她的腰肢往上一提,再度吻住她的唇,缠绵悱恻,不知餍足。
这一夜,他几乎未曾让她喘息片刻。直至翌日清晨,二人相拥醒来,她还未及回神,便又被他抵在床角,再度卷入情潮之中。
薛召容的精力当真旺盛,开了头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的几天里,两个人见了面就脸红,就像初尝情爱滋味一样,羞涩又期盼,激动又放纵。
原来情爱竟是这般滋味。像偷尝了窖藏的蜜酒,初时只敢小口啜饮,待到回甘涌上舌尖,便再也舍不得放下酒盏。夜里辗转反侧时,连窗棂间漏下的月光都成了他玉冠上的银辉。
辗转两世终于尝到了彼此相爱的滋味。
——
京城。
一场战争过后,断壁残垣间哀鸿不绝,无辜百姓遭受牵连,民间怨声载道,皇上与二皇子费尽半月周折,方才平息民怨。
正当众人以为风波已定,岂料未及数日,宫中忽传丧钟,皇上骤然驾崩。
皇上驾崩当日,二皇子登临大位,改元“盛”,从此,奕国变成了盛国。
以己之名定国号,其勃勃野心昭然若揭。
因他素来在民间威望颇高,又刻意散布前朝昏聩、亲王府作恶多端的流言,更将此次战祸尽数推诿于亲王府与薛召容之身。百姓闻之,愈发敬服,皆道新君圣明,必能开创盛世。
新帝登基那日,天光破得极早。九重宫阙浸在淡金色的晨曦里,汉白玉阶上浮着一层薄霜,被礼官皂靴踏过时,竟似碾碎了万千星河。
玄端朝服十二章纹沉甸甸压下来,日月山河在广袖间翻涌,腰间大带缀着的白玉组佩纹丝不动。
薛盛踩着九九八十一声景阳钟响拾级而上,十二旒冕冠前的玉藻微微晃动,露出底下那双已不同往昔的深沉眼眸。
当九龙金印重重落在圣旨上时,似乎预示着大局已定。
新皇甫一登基,便下旨册封和都县令之女许莹为淑妃,即刻迎入宫中。令人诧异的是,这位新君竟未循例令其更名改姓,就这般堂而皇之地将人纳入了后宫。
坊间早有传闻说许莹曾遭不测,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淑妃,百姓们不免议论纷纷。新帝对此却浑不在意,只略施手段压下了些风言风语。
薛盛自登基以来,整顿朝纲的手段老辣非常,全然不似初掌大权的新君。不过月余,朝中大臣便换了大半,该贬的贬,该升的升。
他又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更颁布大赦天下的恩旨。这般雷霆手段与怀柔政策并用,倒真教天下百姓渐渐归心,都道是迎来了位明君圣主。
夜色沉沉,御书房内烛影摇曳。新帝薛盛正伏案批阅奏章,忽见驿使疾步入内,躬身禀道:“启禀皇上,西域传来急报。”
薛盛抬眸示意他继续。驿使低声道:“皇上,我们安插在西域的暗桩,似乎已被薛召容察觉,已尽数被擒。更棘手的是,他已与北境结盟,近日频频出入西域与北境接壤的几座边城,看样子是要将周遭城池尽收囊中。眼下他们虽兵寡将稀,却个个骁勇难当。”
薛盛闻言静默良久,烛火映照下,他那张向来温和的脸庞,变得愈发俊朗且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他将笔搁下,眸中闪过难辨之色,开口道:“既如此,那即刻启动第一步计划。”
沉吟片刻,又道:“去给朕捉几个关键人物过来,最好是能戳痛薛召容的软肋。”
第66章 第66章“很想要,来一下下。”……
薛盛登基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西域,但也在薛召容的意料之中。能这般迅速地除掉先皇坐上皇位,可见其能力有多么不一般。
以后要想将他从那龙椅上拽下来,需得比他更狠、更绝、更算无遗策。
薛召容先稳住了西域局势,厉兵秣马,日夜操练,而后亲赴北境,与舅舅及各部首领密谋联合之事。
北境与西域不同,此地部族悍勇善战,且心思诡谲,若非舅舅从中周旋,他们连见都不会见他一面。
可即便勉强应下合作,北境人开出的条件却极为苛刻,几乎是要他割地让利,方能借兵。
北境诸部对他轻视至极,几位长老更是毫不掩饰眼底的讥诮。在他们眼中,他不过是个无名之辈,昔日在皇城时连官职都未曾挣得,不过仗着几分武艺,才勉强入眼。
薛廷衍都比他在北境有名气,这倒也怪不得他们,毕竟他从前行事,皆在暗处,世人甚至不知他的存在。
北境这块骨头很难啃,此时若贸然与其兵戈相向,只怕薛盛会趁机攻入。
为共商大计,众人暂居西域。只是风沙漫卷之地,苦了两位金枝玉叶的姑娘。于是,众人商议着让两位姑娘以及阮玉先学些防身的本事,起码能够保护自己。
最近薛召容与江义沅、江将军等人连日忙于军务,既要与北境交谈,又要收服周边城池,常常天未亮便出营,至星子满天才归,自然无暇亲自教导两位姑娘骑射。于是江义沅便寻了几名骑术精湛的亲卫,专程来指点她们。
阮
玉虽不精于剑术,但马背上的功夫尚算娴熟,此番便只有沈支言与阮苓需从头学起。阮玉放心不下,总在一旁守着。
阮苓一开始倒是兴致勃勃,可那马儿偏生与她作对似的,不是突然扬蹄,便是甩尾转圈。她勒紧缰绳喝令前行,那马儿反倒后退几步,气得她咬牙切齿。
她学得心浮气躁,没一会儿便甩了缰绳要作罢。阮玉见状,连忙上前教她:“手腕要松些,缰绳勒得太紧,马儿自然要闹脾气。”
他说着亲自示范如何轻抚马颈安抚。阮苓虽不情愿,却也只得重新攥住缰绳,只是小嘴撅得老高,嘴里还不住嘟囔着:“这畜生比绣花针还难驯。”
另一边,沈支言虽骑得慢,偏生那马儿惫懒,任她如何轻夹马腹都纹丝不动。她急得额角沁汗,心一横,抬脚轻踢了下马肚子。谁知那马儿骤然扬蹄飞奔,她一个不稳,整个人从马背上滑落,重重摔在沙地上。
“姐姐!你没事吧?”
阮玉惊呼着跑过去,沈支言已自己撑着站起身,拍了拍沾满尘土的裙裾,尴尬地笑了笑:“我没事,想学本领,哪有不跌打的?”
她又爬上马背,继续学习。乱世求生,容不得半分矫情,这骑马的本事,她定要尽快学会才是。
阮苓依旧心浮气躁,总不得要领。阮玉无奈,只得亲自为她牵马引缰,耐着性子一步步教她如何控马。
此时,江义沅与薛召容一行人议事归来,站在场外看他们练习。
薛召容的目光追着沈支言,只见她鬓角微湿,却仍专注地随着马背起伏的节奏调整身姿,那份认真劲儿还挺像那么回事。
而另一边的阮苓却仍在闹腾,一会儿嫌马儿不听话,一会儿怪阮玉教得不对,清脆的抱怨声在整个马场回荡。
鹤川瞧着这场景,忍不住抬手挠了挠后颈,笑道:“这小丫头,当真是半点耐性都没有。”
江义沅在旁轻笑:“你是不知她的脾性,这丫头自小便是如此。嘴上虽抱怨个不停,骨子里却倔得很。这骑马的本事,她若学不会,怕是连觉都不肯好好睡。”
鹤川:“这倒是,回头我耐心教教她。”
正说话间,忽听得一声嘶鸣炸响。只见阮苓胯、下那匹马骤然扬蹄,发狂般冲了出去。阮玉脸色骤变,死死拽住缰绳,却被惊马拖得双脚离地。
沙尘飞扬间,他咬紧牙关不肯松手,细嫩的手掌顷刻间便被粗糙的缰绳磨出血痕。
阮苓的惊呼混在风里。那马儿越发癫狂,阮玉终是力竭,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被拖得老远。马儿仍在癫狂,他依旧没有松手,此时若是松手,马背上的阮苓必定要撞得头破血流。
疯马似是被激怒,突然扬起后蹄,碗口大的马蹄裹着劲风直朝阮玉面门踏来。他被拖得头晕目眩,只见一团黑影当头压下,只得闭目待死。
就在关键时刻,江义沅一个闪身而过,抬腿便将那马蹄踹开。她一把将阮玉从地上拽起,不料那疯马竟又调转方向,后蹄再度狠狠踢来。
眼看江义沅就要被疯马踢中,萨木飞身而来,以臂为盾硬生生扛下这一击。
铁蹄砸在臂甲上发出令人牙酸的闷响,他却面不改色,反手便将阮苓从马背上拎了下来。
疯马嘶鸣着又要发难,萨木将三人往安全处一推,自己却结结实实又挨了一记。接着他便纵身跃上马背,一只手掌扣住缰绳,另一手轻抚马颈,低沉的嗓音混着西域方言缓缓安抚。
不多时,那马儿便在萨木的安抚下渐渐平息。马场的侍从们慌忙赶来,仔细查验后才发现,原是阮苓身上熏的香惹的祸。
阮苓素来爱用些稀罕的香粉,虽不浓烈,却偏生是这西域马儿从未闻过的气味。自打她翻身上马,那马儿便躁动不安,最终被这异香激得发了狂。
江义沅将瘫坐在地的阮玉扶起,见他面色苍白,不由担心道:“可伤着哪里了?”
阮玉惊魂未定地喘着气,勉强扯出一丝笑:“姐姐不碍事的。”
他抬起手,原本白嫩的腕子此刻布满擦伤,细碎的血珠正从伤口渗出,连袖口都被沙石磨得破烂不堪。
江义沅看到伤口眸光微沉,解下腰间锦帕,轻轻裹住他流血的手掌,道:“伤得不轻,得立即找大夫处置。”
她说罢又匆匆查看阮苓状况,见她只是受了惊吓,这才略松了口气。她怕阮玉的伤口感染,即可带着他离开了马场去医治。
薛召容护着沈支言过来,瞥见萨木颈侧洇出不少血,关切问道:“你可还好?”
萨木没有回答,目光死死钉着江义沅与阮家姐弟离去的背影,而后突然暴起,一脚将地上的马鞍踹出丈远,铁制的鞍具在沙地上划出深深的沟痕。
他转身时臂甲上的血珠甩落在黄沙上,头也不回地从偏门大步离去,看都未看薛召容与沈支言一眼。
夫妻二人愣在原地,薛召容眼底泛起复杂,他心知萨木最近对他不服。
西域诸部原是江义沅一手经营,萨木这些旧部更是誓死追随。可如今自己空降而来,不仅接手西域事务,更要统辖北境,难免另萨木抵触与反感。
这些时日,萨木对他不是冷眼相对,便是视若无睹。即便他主动示好,换来的也不过是对方一个转身离去的背影。今日这般关切,又被当作了耳旁风。
要让这匹烈马信服,光靠权势怕是不行,得想想办法。
江义沅领着阮玉、阮苓寻了大夫诊治,待阮玉臂上伤口包扎妥当,她又折返马场。岂料场中早已空无一人,萨木也不知去向。
至用膳时分,众人齐聚膳厅。江义沅见阮玉伤势已妥,心下稍安。
案上菜肴虽与中原风味迥异,初时颇不惯口,然渐渐也觉出几分异域滋味。
鹤川今日特意亲自下厨,烹得几道小菜添在席间。待菜式上齐,众人正欲举箸,却发觉独缺了萨木踪影。
沈支言提议等他一会,江义沅应下后频频向门口张望,阮玉在一旁瞧得分明,见她满眼担忧,皱紧了眉头。
过了好一会,仍不见人影。沈支言对江义沅道:“姐姐不妨去寻他一寻?饭菜一会儿就凉了。”
江义沅低低应了一声,起身欲去寻人,不料才至门前,便与萨木迎面撞上。
两人一时怔住,四目相对,一时无言。
江义沅目光落在他颈间未包扎的伤处,又瞥见他手臂上的血,轻声问:“怎么不上药?”
方才她只顾得阮玉了,竟没注意到他也受了伤。
萨木没有回答,绕过她走到桌前重重坐下。他面色阴沉,执箸时力道颇重,碗筷磕碰间发出刺耳的声响。
阮玉眉头一蹙,正欲开口,却被阮苓拽住了衣袖。
阮苓起身,朝萨木盈盈一礼,笑道:“萨木公子,今日多谢你出手相救,这份恩情,我们日后定当报答。”
萨木恍若未闻,头也不抬,只端起碗狠狠扒了几口饭,咀嚼声在寂静的膳厅内格外清晰。
江义沅在门前静立须臾,走回桌前坐下,阮苓也尴尬地重新坐了下来。
席间一时无人言语,唯余碗筷碰撞之声,沉闷而压抑,似有无形的郁结凝滞在众人心头。
沈支言见席间气氛不对,忙含笑打圆场道:“今日鹤川亲自下厨,这几道菜色皆是难得,很有中原口味,萨木兄弟多用些。”
萨木依旧没做声,手中竹箸重重戳在碗底,扒饭的声响愈发刺耳。这般作态,分明是憋着一腔无名火。众人面面相觑,皆噤声不语。
沈支言看向江义沅,江义沅默不作声,眸中情绪晦暗难辨。
阮玉见江义沅始终未动筷,拿起汤勺为她盛了一碗热汤,温声道:“姐姐辛苦,尝尝这个,今日多谢相救,也谢谢萨……”
他话未说完,忽闻“咣当”一声巨响。
虽是欢愉至极,却也需稍作歇息。
可他却不肯放过,双手扣住她的腰肢往上一提,再度吻住她的唇,缠绵悱恻,不知餍足。
这一夜,他几乎未曾让她喘息片刻。直至翌日清晨,二人相拥醒来,她还未及回神,便又被他抵在床角,再度卷入情潮之中。
薛召容的精力当真旺盛,开了头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的几天里,两个人见了面就脸红,就像初尝情爱滋味一样,羞涩又期盼,激动又放纵。
原来情爱竟是这般滋味。像偷尝了窖藏的蜜酒,初时只敢小口啜饮,待到回甘涌上舌尖,便再也舍不得放下酒盏。夜里辗转反侧时,连窗棂间漏下的月光都成了他玉冠上的银辉。
辗转两世终于尝到了彼此相爱的滋味。
——
京城。
一场战争过后,断壁残垣间哀鸿不绝,无辜百姓遭受牵连,民间怨声载道,皇上与二皇子费尽半月周折,方才平息民怨。
正当众人以为风波已定,岂料未及数日,宫中忽传丧钟,皇上骤然驾崩。
皇上驾崩当日,二皇子登临大位,改元“盛”,从此,奕国变成了盛国。
以己之名定国号,其勃勃野心昭然若揭。
因他素来在民间威望颇高,又刻意散布前朝昏聩、亲王府作恶多端的流言,更将此次战祸尽数推诿于亲王府与薛召容之身。百姓闻之,愈发敬服,皆道新君圣明,必能开创盛世。
新帝登基那日,天光破得极早。九重宫阙浸在淡金色的晨曦里,汉白玉阶上浮着一层薄霜,被礼官皂靴踏过时,竟似碾碎了万千星河。
玄端朝服十二章纹沉甸甸压下来,日月山河在广袖间翻涌,腰间大带缀着的白玉组佩纹丝不动。
薛盛踩着九九八十一声景阳钟响拾级而上,十二旒冕冠前的玉藻微微晃动,露出底下那双已不同往昔的深沉眼眸。
当九龙金印重重落在圣旨上时,似乎预示着大局已定。
新皇甫一登基,便下旨册封和都县令之女许莹为淑妃,即刻迎入宫中。令人诧异的是,这位新君竟未循例令其更名改姓,就这般堂而皇之地将人纳入了后宫。
坊间早有传闻说许莹曾遭不测,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淑妃,百姓们不免议论纷纷。新帝对此却浑不在意,只略施手段压下了些风言风语。
薛盛自登基以来,整顿朝纲的手段老辣非常,全然不似初掌大权的新君。不过月余,朝中大臣便换了大半,该贬的贬,该升的升。
他又开仓放粮赈济灾民,更颁布大赦天下的恩旨。这般雷霆手段与怀柔政策并用,倒真教天下百姓渐渐归心,都道是迎来了位明君圣主。
夜色沉沉,御书房内烛影摇曳。新帝薛盛正伏案批阅奏章,忽见驿使疾步入内,躬身禀道:“启禀皇上,西域传来急报。”
薛盛抬眸示意他继续。驿使低声道:“皇上,我们安插在西域的暗桩,似乎已被薛召容察觉,已尽数被擒。更棘手的是,他已与北境结盟,近日频频出入西域与北境接壤的几座边城,看样子是要将周遭城池尽收囊中。眼下他们虽兵寡将稀,却个个骁勇难当。”
薛盛闻言静默良久,烛火映照下,他那张向来温和的脸庞,变得愈发俊朗且带着不容忽视的威严,他将笔搁下,眸中闪过难辨之色,开口道:“既如此,那即刻启动第一步计划。”
沉吟片刻,又道:“去给朕捉几个关键人物过来,最好是能戳痛薛召容的软肋。”
第66章 第66章“很想要,来一下下。”……
薛盛登基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西域,但也在薛召容的意料之中。能这般迅速地除掉先皇坐上皇位,可见其能力有多么不一般。
以后要想将他从那龙椅上拽下来,需得比他更狠、更绝、更算无遗策。
薛召容先稳住了西域局势,厉兵秣马,日夜操练,而后亲赴北境,与舅舅及各部首领密谋联合之事。
北境与西域不同,此地部族悍勇善战,且心思诡谲,若非舅舅从中周旋,他们连见都不会见他一面。
可即便勉强应下合作,北境人开出的条件却极为苛刻,几乎是要他割地让利,方能借兵。
北境诸部对他轻视至极,几位长老更是毫不掩饰眼底的讥诮。在他们眼中,他不过是个无名之辈,昔日在皇城时连官职都未曾挣得,不过仗着几分武艺,才勉强入眼。
薛廷衍都比他在北境有名气,这倒也怪不得他们,毕竟他从前行事,皆在暗处,世人甚至不知他的存在。
北境这块骨头很难啃,此时若贸然与其兵戈相向,只怕薛盛会趁机攻入。
为共商大计,众人暂居西域。只是风沙漫卷之地,苦了两位金枝玉叶的姑娘。于是,众人商议着让两位姑娘以及阮玉先学些防身的本事,起码能够保护自己。
最近薛召容与江义沅、江将军等人连日忙于军务,既要与北境交谈,又要收服周边城池,常常天未亮便出营,至星子满天才归,自然无暇亲自教导两位姑娘骑射。于是江义沅便寻了几名骑术精湛的亲卫,专程来指点她们。
阮
玉虽不精于剑术,但马背上的功夫尚算娴熟,此番便只有沈支言与阮苓需从头学起。阮玉放心不下,总在一旁守着。
阮苓一开始倒是兴致勃勃,可那马儿偏生与她作对似的,不是突然扬蹄,便是甩尾转圈。她勒紧缰绳喝令前行,那马儿反倒后退几步,气得她咬牙切齿。
她学得心浮气躁,没一会儿便甩了缰绳要作罢。阮玉见状,连忙上前教她:“手腕要松些,缰绳勒得太紧,马儿自然要闹脾气。”
他说着亲自示范如何轻抚马颈安抚。阮苓虽不情愿,却也只得重新攥住缰绳,只是小嘴撅得老高,嘴里还不住嘟囔着:“这畜生比绣花针还难驯。”
另一边,沈支言虽骑得慢,偏生那马儿惫懒,任她如何轻夹马腹都纹丝不动。她急得额角沁汗,心一横,抬脚轻踢了下马肚子。谁知那马儿骤然扬蹄飞奔,她一个不稳,整个人从马背上滑落,重重摔在沙地上。
“姐姐!你没事吧?”
阮玉惊呼着跑过去,沈支言已自己撑着站起身,拍了拍沾满尘土的裙裾,尴尬地笑了笑:“我没事,想学本领,哪有不跌打的?”
她又爬上马背,继续学习。乱世求生,容不得半分矫情,这骑马的本事,她定要尽快学会才是。
阮苓依旧心浮气躁,总不得要领。阮玉无奈,只得亲自为她牵马引缰,耐着性子一步步教她如何控马。
此时,江义沅与薛召容一行人议事归来,站在场外看他们练习。
薛召容的目光追着沈支言,只见她鬓角微湿,却仍专注地随着马背起伏的节奏调整身姿,那份认真劲儿还挺像那么回事。
而另一边的阮苓却仍在闹腾,一会儿嫌马儿不听话,一会儿怪阮玉教得不对,清脆的抱怨声在整个马场回荡。
鹤川瞧着这场景,忍不住抬手挠了挠后颈,笑道:“这小丫头,当真是半点耐性都没有。”
江义沅在旁轻笑:“你是不知她的脾性,这丫头自小便是如此。嘴上虽抱怨个不停,骨子里却倔得很。这骑马的本事,她若学不会,怕是连觉都不肯好好睡。”
鹤川:“这倒是,回头我耐心教教她。”
正说话间,忽听得一声嘶鸣炸响。只见阮苓胯、下那匹马骤然扬蹄,发狂般冲了出去。阮玉脸色骤变,死死拽住缰绳,却被惊马拖得双脚离地。
沙尘飞扬间,他咬紧牙关不肯松手,细嫩的手掌顷刻间便被粗糙的缰绳磨出血痕。
阮苓的惊呼混在风里。那马儿越发癫狂,阮玉终是力竭,整个人重重摔在地上,被拖得老远。马儿仍在癫狂,他依旧没有松手,此时若是松手,马背上的阮苓必定要撞得头破血流。
疯马似是被激怒,突然扬起后蹄,碗口大的马蹄裹着劲风直朝阮玉面门踏来。他被拖得头晕目眩,只见一团黑影当头压下,只得闭目待死。
就在关键时刻,江义沅一个闪身而过,抬腿便将那马蹄踹开。她一把将阮玉从地上拽起,不料那疯马竟又调转方向,后蹄再度狠狠踢来。
眼看江义沅就要被疯马踢中,萨木飞身而来,以臂为盾硬生生扛下这一击。
铁蹄砸在臂甲上发出令人牙酸的闷响,他却面不改色,反手便将阮苓从马背上拎了下来。
疯马嘶鸣着又要发难,萨木将三人往安全处一推,自己却结结实实又挨了一记。接着他便纵身跃上马背,一只手掌扣住缰绳,另一手轻抚马颈,低沉的嗓音混着西域方言缓缓安抚。
不多时,那马儿便在萨木的安抚下渐渐平息。马场的侍从们慌忙赶来,仔细查验后才发现,原是阮苓身上熏的香惹的祸。
阮苓素来爱用些稀罕的香粉,虽不浓烈,却偏生是这西域马儿从未闻过的气味。自打她翻身上马,那马儿便躁动不安,最终被这异香激得发了狂。
江义沅将瘫坐在地的阮玉扶起,见他面色苍白,不由担心道:“可伤着哪里了?”
阮玉惊魂未定地喘着气,勉强扯出一丝笑:“姐姐不碍事的。”
他抬起手,原本白嫩的腕子此刻布满擦伤,细碎的血珠正从伤口渗出,连袖口都被沙石磨得破烂不堪。
江义沅看到伤口眸光微沉,解下腰间锦帕,轻轻裹住他流血的手掌,道:“伤得不轻,得立即找大夫处置。”
她说罢又匆匆查看阮苓状况,见她只是受了惊吓,这才略松了口气。她怕阮玉的伤口感染,即可带着他离开了马场去医治。
薛召容护着沈支言过来,瞥见萨木颈侧洇出不少血,关切问道:“你可还好?”
萨木没有回答,目光死死钉着江义沅与阮家姐弟离去的背影,而后突然暴起,一脚将地上的马鞍踹出丈远,铁制的鞍具在沙地上划出深深的沟痕。
他转身时臂甲上的血珠甩落在黄沙上,头也不回地从偏门大步离去,看都未看薛召容与沈支言一眼。
夫妻二人愣在原地,薛召容眼底泛起复杂,他心知萨木最近对他不服。
西域诸部原是江义沅一手经营,萨木这些旧部更是誓死追随。可如今自己空降而来,不仅接手西域事务,更要统辖北境,难免另萨木抵触与反感。
这些时日,萨木对他不是冷眼相对,便是视若无睹。即便他主动示好,换来的也不过是对方一个转身离去的背影。今日这般关切,又被当作了耳旁风。
要让这匹烈马信服,光靠权势怕是不行,得想想办法。
江义沅领着阮玉、阮苓寻了大夫诊治,待阮玉臂上伤口包扎妥当,她又折返马场。岂料场中早已空无一人,萨木也不知去向。
至用膳时分,众人齐聚膳厅。江义沅见阮玉伤势已妥,心下稍安。
案上菜肴虽与中原风味迥异,初时颇不惯口,然渐渐也觉出几分异域滋味。
鹤川今日特意亲自下厨,烹得几道小菜添在席间。待菜式上齐,众人正欲举箸,却发觉独缺了萨木踪影。
沈支言提议等他一会,江义沅应下后频频向门口张望,阮玉在一旁瞧得分明,见她满眼担忧,皱紧了眉头。
过了好一会,仍不见人影。沈支言对江义沅道:“姐姐不妨去寻他一寻?饭菜一会儿就凉了。”
江义沅低低应了一声,起身欲去寻人,不料才至门前,便与萨木迎面撞上。
两人一时怔住,四目相对,一时无言。
江义沅目光落在他颈间未包扎的伤处,又瞥见他手臂上的血,轻声问:“怎么不上药?”
方才她只顾得阮玉了,竟没注意到他也受了伤。
萨木没有回答,绕过她走到桌前重重坐下。他面色阴沉,执箸时力道颇重,碗筷磕碰间发出刺耳的声响。
阮玉眉头一蹙,正欲开口,却被阮苓拽住了衣袖。
阮苓起身,朝萨木盈盈一礼,笑道:“萨木公子,今日多谢你出手相救,这份恩情,我们日后定当报答。”
萨木恍若未闻,头也不抬,只端起碗狠狠扒了几口饭,咀嚼声在寂静的膳厅内格外清晰。
江义沅在门前静立须臾,走回桌前坐下,阮苓也尴尬地重新坐了下来。
席间一时无人言语,唯余碗筷碰撞之声,沉闷而压抑,似有无形的郁结凝滞在众人心头。
沈支言见席间气氛不对,忙含笑打圆场道:“今日鹤川亲自下厨,这几道菜色皆是难得,很有中原口味,萨木兄弟多用些。”
萨木依旧没做声,手中竹箸重重戳在碗底,扒饭的声响愈发刺耳。这般作态,分明是憋着一腔无名火。众人面面相觑,皆噤声不语。
沈支言看向江义沅,江义沅默不作声,眸中情绪晦暗难辨。
阮玉见江义沅始终未动筷,拿起汤勺为她盛了一碗热汤,温声道:“姐姐辛苦,尝尝这个,今日多谢相救,也谢谢萨……”
他话未说完,忽闻“咣当”一声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