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长渡 第59节
他走到薛盛跟前,恭敬行礼道:“殿下,听闻严太师府此处生出乱子,特此前来一探究竟。”
薛盛斜睨了他一眼,冷声道:“何大人,消息倒是灵通得很。从严太师府到大理寺,少说也得半个多时辰的路程,你来得倒是迅速。”
何昌营忙躬身道:“回二皇子,下官原是打算前来拿人,未至严太师府,便听闻此处已生乱象,便即刻加快脚步赶了过来。”
言罢,他从袖中掏出一封密卷,呈于众人面前。只见那密卷之上,赫然列着数人姓名,还盖有大理寺的官印。
薛盛瞥了一眼,问道:“何大人,这是何意?”
何昌营目光扫向一旁的薛召容,回禀道:“回殿下,前些日子,刘御史突然惨遭杀害,凶手至今未擒。下官多方查证,终有所获。此前,在刘御史的书房里,寻得一方密卷,上面记载着几位大人的犯罪记录,以及如何联手残害朝臣之信息。”
“刘御史生前一直在追查几位已故大臣之事,最终线索指向了亲王府,便将这些人的名字悉数记下。这密卷之中,涉及亲王府等众人。下官已将此密卷呈于皇上,皇上览后,龙颜大怒,命下官彻查此事。下官听闻薛大人前来参加严太师的寿宴,便前来捉人。”
捉人?
何昌营言罢,无人做声,就连薛盛也未出声。
“殿下,下官此番前来,乃是奉皇上旨意拿人。”何昌营搬出皇上,试图施压。
薛盛这才接过他手中的密卷,匆匆一览,上面确实写着亲王府父子、太傅府沈支禹以及将军府江砚深之名,且罪证条条列列,清晰明了。他问道:“这密卷是何人所写?有何证据证明其真实性?”
何昌营回道:“此密卷乃刘御史生前所写,上面有他的亲笔印记,二皇子可去查证。且据刘御史家人及长子所述,此前刘御史确实在调查亲王府这批人,许是暴露了行踪,才惨遭杀害。”
“幸而刘御史将此密卷藏得隐蔽,未被他们带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位大臣可作证。皇上命下官先将人带走,关押起来,再行调查。”
薛盛轻笑一声,道:“我知晓何大人办案之难,然一死人留下的东西,又怎能作为铁证?再者说,当下所处理之事,并非何大人所言之事,而是严太师涉嫌造反之事。”
“在场众人皆亲耳听闻这只鹦鹉说出大逆不道之言,此事关乎江山社稷,即便皇上亲临,亦会慎重调查。所以,何大人此事,暂且搁置一旁,待我处理完严太师之事再说。”
何昌营忙道:“殿下,您要调查严太师之事,下官管不得,但薛召容作为罪犯,下官今日必须将他带走。”
必须?二皇子冷笑一声:“在场众人皆有嫌疑,本皇子又怎知薛大人与严太师此事毫无关联?没有本皇子允许,在场众人,一个都不许离开此地。”
何昌营坚持道:“可是殿下,这两件事并不冲突,下官可将他们一并关进大牢,稍后审问。”
薛盛有些不耐烦,蹙眉道:“何大人办案怎可这般简单粗暴。我们不能冤枉任何一个好人,那大牢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关人的?
何大人为官多年,难道连这基本的为官之道、为百姓着想之理都不懂吗?”
何昌营被薛盛怼得哑口无言,片刻后又道:“二皇子,此事薛召容摆脱不了嫌疑,即便现在不将他带走,下官亦要将其扣押起来。”
薛盛冷笑:“一个大理寺卿,竟如此嚣张,不将本皇子放在眼里。时下我倒有一事想问,前段时间,东街有案,太傅大人的长子被人无缘无故绑架,太傅府与将军府的两位千金被人追杀,此事当时交由大理寺处理,为何直到现在仍无一点音讯?是你们大理寺置之不理,还是有意包庇什么?”
何昌营一听这话,顿时头皮发麻,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这时,薛召容走上前对何昌营道:“何大人,你口口声声说刘御史之死与我有关系,还说刘御史生前在调查我们亲王府,查到了一些我们残害官员的证据。然你仅凭这密卷上几个名字,就能证明一切吗?死人无法开口,但是活人可证。时下二皇子在此,又有这么多人在场,那我便来证明一下自己的清白。”
言罢,他给了鹤川一个眼神。鹤川领会之后,转身出去,不一会儿,便带来一人。
众人看到那人,皆是一惊,有人脱口道:“是刘御史?刘御史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还活着?”
周围顿时炸开了锅,在场之人,无不震惊,就连二皇子也极为惊讶。
何昌营看到刘御史之后,许久都未反应过来。那刘御史虽看起来有些憔悴,但确确实实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初时震惊,而后激动地对刘御史道:“刘大人,你还活着,当真太好了。你快告诉大家,到底是不是薛召容要杀你?当初你查的那些大臣命案,是不是亲王府的人所为?其中是不是就有薛召容?”
何昌营明摆着与薛召容作对。
刘御史看了他一眼,又扫视了四周一眼,最后目光落在薛召容身上,微微动了动眼眸,回道:“此事与薛召容无关,亦与亲王府无关,我已仔细调查清楚。”
何昌营听闻,满是震惊,忙道:“那这封密卷呢?上面写的又是什么意思?”
刘御史望了一眼,回道:“那密卷之上,是本官记录的关于抚州水灾赈灾捐款之人的名字。”
而后,他又看向太傅沈贵临道:“抚州水灾之时,沈大人亦知晓,当时皇上交由我们二人处理。为感谢这些为天下苍生着想之人,我们便写了这个名册,还想着哪日呈给皇上,以示嘉奖。”
“怎么可能?这上面的罪证又是什么意思?”何昌营不相信,“还有你这段时间去了何处?为何要诈死?”
刘御史回道:“那罪证不是我所写,是有人后面加上去的,可以验证。薛召容救了我之后,怕我再遇危险,便将我保护起来。我怕皇家误会亲王府以及那几位官员,所以今日前来与大家解释一番。”
一时间,那名单上的罪人,竟成了救济苍生的善人。众人哗然,议论纷纷。
何昌营一时无言以对,脸颊憋得涨红,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竟会有这样的反转。
而就在这时,刘御史又看向同样满脸惊讶的严太师:“今日,我要指认一人,那便是严太师。此人贪赃枉法,陷害朝中重臣,罪恶滔天,望二皇子能为百姓、为天下苍生主持公道,将此人就地伏法。”
“你……你休要胡说。”严太师蓦然一僵,未料刘御史竟会反咬自己一口,他气得双手都在颤抖,怒喝道:“小小刘御史,竟在此胡说八道。谁知道你是不是受人指使,殿下,他的话定不能轻信。”
薛盛看了他一眼:“严太师是否做过忤逆之事,在府上搜一搜便知道了。”
他指了指何昌营身后:“何大人,你且在一旁站一会儿,你带来的这些人需听本皇子调遣。”
他高喊一声:“众兵听令,严搜太师府。若有一人敢徇私舞弊,株连九族。”
一声令下,官兵们齐刷刷地颔首行礼。
薛盛作为堂堂二皇子,他权势和地位自然要比在场任何一位官员都大的多,他说要搜府,那便无一人敢阻拦。
何昌营虽有不服,但也只能退到一旁。
官兵们把太师府翻了个底朝天,不久后,便有人前来禀报:“殿下,在后院发现了一间密室。”
第43章 第43章“我没有,是你抓着我亲……
众人闻听密室之事,顿时哗然。二皇子当即率人前往查探,薛召容与沈贵临紧随其后。大理寺卿也匆忙地跟上,额间早已沁出一层细密冷汗。
及至密室,只见一方不大的暗室中,满室金砖堆积如山,映得人眼花缭乱。更令人心惊的是,其间竟私藏了大批宫禁之物,御用珠宝首饰流光溢彩,更有诸多宫中秘不外传的私密物件。
严太师为官数十载,竟暗中敛聚如此惊人的财富,众人见状无不倒吸凉气,连二皇子也面露惊诧之色。
官兵奉命清点赃物之际,忽在密室深处发现数个硕大木箱。一名官兵上前查探,手指刚触及箱面,陡然被暗藏的机关所伤。但见他脸色骤变,痛呼一声,整条手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胀起来,不消片刻已疼得在地上翻滚。
“箱子上有毒。”薛召容厉声喝道,众人闻言纷纷后退。
那受伤官兵的手掌已肿若馒头,乌紫可怖。薛召容箭步上前,执起小刀在其掌心划开一道口子。霎时间,汩汩黑血涌出,在地上汇成一滩触目惊心的污渍,看得众人心惊胆战。
薛召容眸光一凛,手中长剑利落地挑开木箱。箱中赫然现出一个硕大瓷罐,他用剑尖挑开罐盖,顿时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众人定睛一看,只见罐中盛满漆黑如墨的毒液,泛着诡异的光泽。
“是剧毒。”有人失声惊呼。
二皇子面色骤沉,环视四周,见这般毒物竟不止一箱,当即冷声下令:“即刻封锁此地,任何人不得擅动。”
随即率众返回前院,命官兵将太师府上下尽数羁押,又遣散了前来赴宴的宾客。
大理寺卿何昌营见势不妙,正欲趁乱离去,忽听身后传来薛召容清冷的声音:“何大人,这般急着走,怕是不妥吧?”
何昌营身形一僵,回头强笑道:“薛大人此言何意?”
薛召容唇角微勾,眼底冷然:“何大人方才不是口口声声要拿本官问罪?如今太师府□□藏赃,证据确凿,而刘御史失踪一案,你查了这么久毫无进展,反倒诬陷朝臣,这般渎职构陷之罪,难道不该给本官一个交代?”
他话音不重,却字字如刀,何昌营额角冷汗涔涔,一时竟无言以对,而后面色微变,强自镇定道:“薛大人此言差矣。本官虽有所失察,但当时搜得的证物上明明白白,写着亲王府牵涉谋逆之事,更有数位官员联名举证。本官依律查办,奉皇命拿人,何错之有?”
薛召容厉声道:“何大人仅凭几份未经核实的证词,便断定本官有罪?若人人如你这般草率办案,岂非让忠良蒙冤,令圣上受小人蒙蔽?”
“你身为大理寺卿,本该明察秋毫,如今却因失职之过,险些酿成大错,究竟是有人伪造证据欺君罔上,还是你蓄意构陷,误导圣听?”
何昌营被逼得额角渗出冷汗,咬牙道:“薛召容你自己做过什么,心里清楚,若当真问心无愧,大可向圣上呈递证据,何必在此与本官纠缠?本官公务在身,恕不奉陪。”
他转身欲走,却见薛召容长剑一横,寒光凛冽地拦在了他身前。
“何大人这般轻易就想脱身?”薛召容冷笑,“你污蔑朝廷命官,二皇子亲眼所见,难道不该给本官一个交代?此事,本官定要面呈圣上,请圣上明断。”
何昌营勃然大怒,攥紧拳头厉声道:“薛召容,你待如何?”
薛召容不语,只瞥了一眼鹤川。鹤川会意,当即上前就要拿人。
何昌营见状,
阴测测地笑道:“好大的胆子,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擅自捉拿朝廷命官,你们眼里还有王法吗?”
“王法?”薛召容眸色一沉,“何大人也配提王法?经本官查证,近来数桩悬案皆与你脱不了干系。你身为大理寺卿,不能为民伸冤,反倒积压命案、诬陷忠良,如此尸位素餐,要你何用?”
说罢,他转向二皇子,郑重拱手:“殿下,此事关系重大,万万不可轻纵。臣恳请殿下下令羁押何昌营,彻查其是否徇私枉法,与严太师暗中勾结。”
何昌营顿时面红耳赤,急声道:“殿下明鉴,薛召容一派胡言,下官、下官只是一时失察......”
他扑通跪下,声音发颤:“下官日后定当谨言慎行,绝不再犯。”
二皇子瞥向他,冷声道:“此事牵连甚广,不仅涉及刘御史一案,更牵扯出大理寺诸多疑点。来人……”他抬手示意,“先将何大人收押,待本皇子亲自审问。”
何昌营闻言脸色骤变,急声道:“殿下,您不能……”
“怎么?”二皇子冷笑一声,袖袍一挥,“本皇子还动不得你一个大理寺卿?”
他话音未落,四周官兵已持刀上前,将何昌营团团围住。
何昌营面如土色,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束手就擒。
待处置妥当,薛召容忽觉有异,环视四周竟不见严太师的长子严河踪影。
竟然让他跑了。
他眸色一凛,当即对鹤川沉声道:“速去搜查严河下落。”
此人必是在事发之初就已潜逃,他与李贵妃暗通款曲,绝不能让其逃脱。
待诸事暂毕,薛召容与沈贵临向二皇子郑重行礼,沈贵临道:“今日劳烦殿下亲临处置,臣等不胜惶恐。”
二皇子抬手虚扶,温声道:“沈大人不必多礼。肃清朝堂,本就是本王分内之事。”
他目光转向薛召容,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许:“今日多亏薛大人机敏,若非你将刘御史带来作证,只怕要让那些乱臣贼子反咬一口。”
此时刘御史因身体抱恙,站在一旁垂首不语,二皇子也未多问。薛召容打量他,但见其眉目清朗,举止端方,倒真如外界所言是个磊落君子,不由心生敬意,拱手道:“今日若非殿下明察秋毫,臣的冤屈也难以洗清。待诸事平定,臣定当登门拜谢。”
二皇子朗笑一声,轻拍他肩头:“薛大人言重了。日后若有需要,尽管来寻我。”
他说罢神色一正:“眼下还需劳烦二位带着刘御史随我入宫面圣。太师虽已伏法,但他在朝中经营多年,若要彻底肃清余毒,还需步步为营,谨慎行事。”
二人颔首,带着众人随二皇子进了皇宫。
——
沈知言一整日都心神不宁。手中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目光频频望向窗外。薛召容今日独闯龙潭虎穴,朝堂之上暗潮汹涌,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更何况他身为亲王府之子,本就处在风口浪尖,不知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窥伺,等着抓他的错处。
“姐姐好歹用些饭食。”阮苓捧着青瓷小碗,见她这般模样,不由抿唇轻笑,“姐姐这般牵肠挂肚的模样,看来对这位未来夫婿,是十二分的满意呢。”
沈知言闻言耳尖微红,却仍强自镇定道:“朝中局势复杂,我难免忧心。”
阮苓凑近低声道:“姐姐与薛二公子,想必早就有过交集吧?否则怎会这般情意绵绵?”
情意绵绵。
薛盛斜睨了他一眼,冷声道:“何大人,消息倒是灵通得很。从严太师府到大理寺,少说也得半个多时辰的路程,你来得倒是迅速。”
何昌营忙躬身道:“回二皇子,下官原是打算前来拿人,未至严太师府,便听闻此处已生乱象,便即刻加快脚步赶了过来。”
言罢,他从袖中掏出一封密卷,呈于众人面前。只见那密卷之上,赫然列着数人姓名,还盖有大理寺的官印。
薛盛瞥了一眼,问道:“何大人,这是何意?”
何昌营目光扫向一旁的薛召容,回禀道:“回殿下,前些日子,刘御史突然惨遭杀害,凶手至今未擒。下官多方查证,终有所获。此前,在刘御史的书房里,寻得一方密卷,上面记载着几位大人的犯罪记录,以及如何联手残害朝臣之信息。”
“刘御史生前一直在追查几位已故大臣之事,最终线索指向了亲王府,便将这些人的名字悉数记下。这密卷之中,涉及亲王府等众人。下官已将此密卷呈于皇上,皇上览后,龙颜大怒,命下官彻查此事。下官听闻薛大人前来参加严太师的寿宴,便前来捉人。”
捉人?
何昌营言罢,无人做声,就连薛盛也未出声。
“殿下,下官此番前来,乃是奉皇上旨意拿人。”何昌营搬出皇上,试图施压。
薛盛这才接过他手中的密卷,匆匆一览,上面确实写着亲王府父子、太傅府沈支禹以及将军府江砚深之名,且罪证条条列列,清晰明了。他问道:“这密卷是何人所写?有何证据证明其真实性?”
何昌营回道:“此密卷乃刘御史生前所写,上面有他的亲笔印记,二皇子可去查证。且据刘御史家人及长子所述,此前刘御史确实在调查亲王府这批人,许是暴露了行踪,才惨遭杀害。”
“幸而刘御史将此密卷藏得隐蔽,未被他们带走。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位大臣可作证。皇上命下官先将人带走,关押起来,再行调查。”
薛盛轻笑一声,道:“我知晓何大人办案之难,然一死人留下的东西,又怎能作为铁证?再者说,当下所处理之事,并非何大人所言之事,而是严太师涉嫌造反之事。”
“在场众人皆亲耳听闻这只鹦鹉说出大逆不道之言,此事关乎江山社稷,即便皇上亲临,亦会慎重调查。所以,何大人此事,暂且搁置一旁,待我处理完严太师之事再说。”
何昌营忙道:“殿下,您要调查严太师之事,下官管不得,但薛召容作为罪犯,下官今日必须将他带走。”
必须?二皇子冷笑一声:“在场众人皆有嫌疑,本皇子又怎知薛大人与严太师此事毫无关联?没有本皇子允许,在场众人,一个都不许离开此地。”
何昌营坚持道:“可是殿下,这两件事并不冲突,下官可将他们一并关进大牢,稍后审问。”
薛盛有些不耐烦,蹙眉道:“何大人办案怎可这般简单粗暴。我们不能冤枉任何一个好人,那大牢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关人的?
何大人为官多年,难道连这基本的为官之道、为百姓着想之理都不懂吗?”
何昌营被薛盛怼得哑口无言,片刻后又道:“二皇子,此事薛召容摆脱不了嫌疑,即便现在不将他带走,下官亦要将其扣押起来。”
薛盛冷笑:“一个大理寺卿,竟如此嚣张,不将本皇子放在眼里。时下我倒有一事想问,前段时间,东街有案,太傅大人的长子被人无缘无故绑架,太傅府与将军府的两位千金被人追杀,此事当时交由大理寺处理,为何直到现在仍无一点音讯?是你们大理寺置之不理,还是有意包庇什么?”
何昌营一听这话,顿时头皮发麻,一时间竟无言以对。
这时,薛召容走上前对何昌营道:“何大人,你口口声声说刘御史之死与我有关系,还说刘御史生前在调查我们亲王府,查到了一些我们残害官员的证据。然你仅凭这密卷上几个名字,就能证明一切吗?死人无法开口,但是活人可证。时下二皇子在此,又有这么多人在场,那我便来证明一下自己的清白。”
言罢,他给了鹤川一个眼神。鹤川领会之后,转身出去,不一会儿,便带来一人。
众人看到那人,皆是一惊,有人脱口道:“是刘御史?刘御史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还活着?”
周围顿时炸开了锅,在场之人,无不震惊,就连二皇子也极为惊讶。
何昌营看到刘御史之后,许久都未反应过来。那刘御史虽看起来有些憔悴,但确确实实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他初时震惊,而后激动地对刘御史道:“刘大人,你还活着,当真太好了。你快告诉大家,到底是不是薛召容要杀你?当初你查的那些大臣命案,是不是亲王府的人所为?其中是不是就有薛召容?”
何昌营明摆着与薛召容作对。
刘御史看了他一眼,又扫视了四周一眼,最后目光落在薛召容身上,微微动了动眼眸,回道:“此事与薛召容无关,亦与亲王府无关,我已仔细调查清楚。”
何昌营听闻,满是震惊,忙道:“那这封密卷呢?上面写的又是什么意思?”
刘御史望了一眼,回道:“那密卷之上,是本官记录的关于抚州水灾赈灾捐款之人的名字。”
而后,他又看向太傅沈贵临道:“抚州水灾之时,沈大人亦知晓,当时皇上交由我们二人处理。为感谢这些为天下苍生着想之人,我们便写了这个名册,还想着哪日呈给皇上,以示嘉奖。”
“怎么可能?这上面的罪证又是什么意思?”何昌营不相信,“还有你这段时间去了何处?为何要诈死?”
刘御史回道:“那罪证不是我所写,是有人后面加上去的,可以验证。薛召容救了我之后,怕我再遇危险,便将我保护起来。我怕皇家误会亲王府以及那几位官员,所以今日前来与大家解释一番。”
一时间,那名单上的罪人,竟成了救济苍生的善人。众人哗然,议论纷纷。
何昌营一时无言以对,脸颊憋得涨红,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竟会有这样的反转。
而就在这时,刘御史又看向同样满脸惊讶的严太师:“今日,我要指认一人,那便是严太师。此人贪赃枉法,陷害朝中重臣,罪恶滔天,望二皇子能为百姓、为天下苍生主持公道,将此人就地伏法。”
“你……你休要胡说。”严太师蓦然一僵,未料刘御史竟会反咬自己一口,他气得双手都在颤抖,怒喝道:“小小刘御史,竟在此胡说八道。谁知道你是不是受人指使,殿下,他的话定不能轻信。”
薛盛看了他一眼:“严太师是否做过忤逆之事,在府上搜一搜便知道了。”
他指了指何昌营身后:“何大人,你且在一旁站一会儿,你带来的这些人需听本皇子调遣。”
他高喊一声:“众兵听令,严搜太师府。若有一人敢徇私舞弊,株连九族。”
一声令下,官兵们齐刷刷地颔首行礼。
薛盛作为堂堂二皇子,他权势和地位自然要比在场任何一位官员都大的多,他说要搜府,那便无一人敢阻拦。
何昌营虽有不服,但也只能退到一旁。
官兵们把太师府翻了个底朝天,不久后,便有人前来禀报:“殿下,在后院发现了一间密室。”
第43章 第43章“我没有,是你抓着我亲……
众人闻听密室之事,顿时哗然。二皇子当即率人前往查探,薛召容与沈贵临紧随其后。大理寺卿也匆忙地跟上,额间早已沁出一层细密冷汗。
及至密室,只见一方不大的暗室中,满室金砖堆积如山,映得人眼花缭乱。更令人心惊的是,其间竟私藏了大批宫禁之物,御用珠宝首饰流光溢彩,更有诸多宫中秘不外传的私密物件。
严太师为官数十载,竟暗中敛聚如此惊人的财富,众人见状无不倒吸凉气,连二皇子也面露惊诧之色。
官兵奉命清点赃物之际,忽在密室深处发现数个硕大木箱。一名官兵上前查探,手指刚触及箱面,陡然被暗藏的机关所伤。但见他脸色骤变,痛呼一声,整条手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肿胀起来,不消片刻已疼得在地上翻滚。
“箱子上有毒。”薛召容厉声喝道,众人闻言纷纷后退。
那受伤官兵的手掌已肿若馒头,乌紫可怖。薛召容箭步上前,执起小刀在其掌心划开一道口子。霎时间,汩汩黑血涌出,在地上汇成一滩触目惊心的污渍,看得众人心惊胆战。
薛召容眸光一凛,手中长剑利落地挑开木箱。箱中赫然现出一个硕大瓷罐,他用剑尖挑开罐盖,顿时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众人定睛一看,只见罐中盛满漆黑如墨的毒液,泛着诡异的光泽。
“是剧毒。”有人失声惊呼。
二皇子面色骤沉,环视四周,见这般毒物竟不止一箱,当即冷声下令:“即刻封锁此地,任何人不得擅动。”
随即率众返回前院,命官兵将太师府上下尽数羁押,又遣散了前来赴宴的宾客。
大理寺卿何昌营见势不妙,正欲趁乱离去,忽听身后传来薛召容清冷的声音:“何大人,这般急着走,怕是不妥吧?”
何昌营身形一僵,回头强笑道:“薛大人此言何意?”
薛召容唇角微勾,眼底冷然:“何大人方才不是口口声声要拿本官问罪?如今太师府□□藏赃,证据确凿,而刘御史失踪一案,你查了这么久毫无进展,反倒诬陷朝臣,这般渎职构陷之罪,难道不该给本官一个交代?”
他话音不重,却字字如刀,何昌营额角冷汗涔涔,一时竟无言以对,而后面色微变,强自镇定道:“薛大人此言差矣。本官虽有所失察,但当时搜得的证物上明明白白,写着亲王府牵涉谋逆之事,更有数位官员联名举证。本官依律查办,奉皇命拿人,何错之有?”
薛召容厉声道:“何大人仅凭几份未经核实的证词,便断定本官有罪?若人人如你这般草率办案,岂非让忠良蒙冤,令圣上受小人蒙蔽?”
“你身为大理寺卿,本该明察秋毫,如今却因失职之过,险些酿成大错,究竟是有人伪造证据欺君罔上,还是你蓄意构陷,误导圣听?”
何昌营被逼得额角渗出冷汗,咬牙道:“薛召容你自己做过什么,心里清楚,若当真问心无愧,大可向圣上呈递证据,何必在此与本官纠缠?本官公务在身,恕不奉陪。”
他转身欲走,却见薛召容长剑一横,寒光凛冽地拦在了他身前。
“何大人这般轻易就想脱身?”薛召容冷笑,“你污蔑朝廷命官,二皇子亲眼所见,难道不该给本官一个交代?此事,本官定要面呈圣上,请圣上明断。”
何昌营勃然大怒,攥紧拳头厉声道:“薛召容,你待如何?”
薛召容不语,只瞥了一眼鹤川。鹤川会意,当即上前就要拿人。
何昌营见状,
阴测测地笑道:“好大的胆子,光天化日之下,竟敢擅自捉拿朝廷命官,你们眼里还有王法吗?”
“王法?”薛召容眸色一沉,“何大人也配提王法?经本官查证,近来数桩悬案皆与你脱不了干系。你身为大理寺卿,不能为民伸冤,反倒积压命案、诬陷忠良,如此尸位素餐,要你何用?”
说罢,他转向二皇子,郑重拱手:“殿下,此事关系重大,万万不可轻纵。臣恳请殿下下令羁押何昌营,彻查其是否徇私枉法,与严太师暗中勾结。”
何昌营顿时面红耳赤,急声道:“殿下明鉴,薛召容一派胡言,下官、下官只是一时失察......”
他扑通跪下,声音发颤:“下官日后定当谨言慎行,绝不再犯。”
二皇子瞥向他,冷声道:“此事牵连甚广,不仅涉及刘御史一案,更牵扯出大理寺诸多疑点。来人……”他抬手示意,“先将何大人收押,待本皇子亲自审问。”
何昌营闻言脸色骤变,急声道:“殿下,您不能……”
“怎么?”二皇子冷笑一声,袖袍一挥,“本皇子还动不得你一个大理寺卿?”
他话音未落,四周官兵已持刀上前,将何昌营团团围住。
何昌营面如土色,虽心有不甘,却也只能束手就擒。
待处置妥当,薛召容忽觉有异,环视四周竟不见严太师的长子严河踪影。
竟然让他跑了。
他眸色一凛,当即对鹤川沉声道:“速去搜查严河下落。”
此人必是在事发之初就已潜逃,他与李贵妃暗通款曲,绝不能让其逃脱。
待诸事暂毕,薛召容与沈贵临向二皇子郑重行礼,沈贵临道:“今日劳烦殿下亲临处置,臣等不胜惶恐。”
二皇子抬手虚扶,温声道:“沈大人不必多礼。肃清朝堂,本就是本王分内之事。”
他目光转向薛召容,眼中流露出几分赞许:“今日多亏薛大人机敏,若非你将刘御史带来作证,只怕要让那些乱臣贼子反咬一口。”
此时刘御史因身体抱恙,站在一旁垂首不语,二皇子也未多问。薛召容打量他,但见其眉目清朗,举止端方,倒真如外界所言是个磊落君子,不由心生敬意,拱手道:“今日若非殿下明察秋毫,臣的冤屈也难以洗清。待诸事平定,臣定当登门拜谢。”
二皇子朗笑一声,轻拍他肩头:“薛大人言重了。日后若有需要,尽管来寻我。”
他说罢神色一正:“眼下还需劳烦二位带着刘御史随我入宫面圣。太师虽已伏法,但他在朝中经营多年,若要彻底肃清余毒,还需步步为营,谨慎行事。”
二人颔首,带着众人随二皇子进了皇宫。
——
沈知言一整日都心神不宁。手中无意识地绞着帕子,目光频频望向窗外。薛召容今日独闯龙潭虎穴,朝堂之上暗潮汹涌,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更何况他身为亲王府之子,本就处在风口浪尖,不知多少双眼睛在暗中窥伺,等着抓他的错处。
“姐姐好歹用些饭食。”阮苓捧着青瓷小碗,见她这般模样,不由抿唇轻笑,“姐姐这般牵肠挂肚的模样,看来对这位未来夫婿,是十二分的满意呢。”
沈知言闻言耳尖微红,却仍强自镇定道:“朝中局势复杂,我难免忧心。”
阮苓凑近低声道:“姐姐与薛二公子,想必早就有过交集吧?否则怎会这般情意绵绵?”
情意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