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长渡 第46节
他摇头:“我一点事也没有。不过李贵妃那封信挺蹊跷,‘盛’字与四月廿六的日期怕是另有玄机。我让人在庄盛源守了多日,都未见半个人影。这般明显的密信,不似幽会那么简单,多半是个幌子。说起‘盛’字,不过我倒想起一人,其名中亦带‘盛’字。”
“谁?莫非是李家的人?”
“不是。是二皇子薛盛。”
“二皇子薛盛?”沈支言惊讶,“我听说此人素来深居简出,鲜少听闻他的消息。他怎会与李贵妃有书信往来?”
薛召容沉吟道:“虽我与二皇子相交不深,但观其为人,倒是难得的正直之士。他的心思与旁人不同,才学亦在众皇子中出类拔萃,许是顾忌太子猜忌,方才这般韬光养晦。”
他自袖中取出那枚玉佩,玉佩质地上好,在烛光下泛着莹润光泽:“我思来想去,唯有他可能与这玉佩有关。我也派人查过,这玉的材质唯有宫中才有,寻常坊间根本寻不到。”
沈支言应着,轻声道:“许莹那边也得了些线索,说是她的住处附近常有宫中的车马来往。我疑心许莹与宫里的人有牵扯,已经遣人在暗处盯着了。如今看来,桩桩件件都与皇家脱不了干系。细想前尘种种,若非当初你们亲王府出了纰漏,也不至于满门抄斩。”
薛召容沉声道:“当年皇上给亲王府定罪的罪证,正是出自我大哥掌管的岳名堂。那地方处处透着蹊跷,我索性一把火烧了,只带出几份要紧的文书。只是那些文书上的内容晦涩难懂,可那字迹,分明是我大哥的手笔。此事牵连甚广,须得查个水落石出,方能保住我们两府。”
沈支言应了声,看着他依旧苍白的脸颊,温声道:“往后这些事,且交给得力的下属去办,莫要再事事亲为了。你这头疼的毛病,可请太医瞧过了?脑袋受了那般重的伤,若再这般熬下去怕会出大事。”
她从未见过如薛召容这般命途多舛之人,也不知他究竟凭着怎样的心志,才能在这般境遇中挺直脊梁。
他不想让她担心,摇头道:“已经看过了,大夫说没事,多休息就好。”
“嗯。”她忽然轻叹了声,“我那表哥,是个金尊玉贵的公子哥儿,前些日不过挨了你两记拳头,便阴阳怪气。自打我与你兄长订婚后,他们一家子便换了个态度待我,让我很无奈,也让我觉得奇怪。不过,我已警告过表哥,不许他再胡言乱语,你也别放在心上,就当他是个空气好了。”
想起前世种种,那时表哥整日在外散播流言,说什么情深缘浅的话,她都不知。
她深居清王府内院,这些闲言碎语多半是从薛召容这里听来的,他每次回来便要同她争执,那时候二人到底也没有说个明白。不过那些话语确实不堪,难怪薛召容当年会那般动怒。
薛召容察觉到她近来待表哥的态度不同往日,眼中再不见半分情意,心中不由泛起暖意,也松快了许多。他低低应了声,指尖悄悄勾住她的手指,正欲握住她的手。
“小姐!”杏儿急促的叩门声骤然响起,“宫里来了人,说是您进皇宫那日,李贵妃院里头丢了个物件,那物件好像很重要,连皇上都惊动了。皇上把皇宫翻了个遍都未找到,现在都查到咱们府上来了,看那阵仗不好对付。宫里的人说要见您,您快去瞧瞧吧。”
第35章 第35章“我……我不知道你在此……
沈支言与薛召容听罢杏儿所言,皆是心头一颤,一股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方才行谈间尚在议论李贵妃之事,怎的转眼间就找上门来了?
言及府中遗失了贵重之物?那遗失之物,莫非是那封密信,抑或是那块玉佩?
沈支言心中顿时慌乱,面色微变,忙对薛召容道:“莫不是上次我在李贵妃宫中的行踪,已然败露?他们或许已得知我私取信笺与玉佩之事。若真如此,只怕我难以善了。这两样物件,究竟藏着何等玄机,着实令人心焦。”
薛召容见她神色紧张,忙宽慰道:“别紧张,宫中失物,岂能无端赖在你头上?无凭无据,他们又能如何。别担心,有我在一定没事的。”
沈支言闻言心下稍安,与他一起去了前院。甫一到前院,但见院中站满了黑衣男子,他们手中都拿着长剑。
为首者乃是一名身形魁梧的男子,他旁边还站着一名小太监,这名小太监正是那日给李贵妃剥栗子的小太监。
他们对面所站着的,则是薛亲王与沈贵临,以及沈支言的三位兄长。
两方人马对峙于院中,气氛十分凝重。
管家见沈支言前来,忙迎上前去,欲低语相告几句,未料,为首男子眼尖,瞥见二人前来,即刻高声道:“你就是沈支言?我奉李贵妃旨意,特来擒拿。”
擒拿。
好嚣张的口气。
但是看身着打扮,这批人并非是皇宫里的人。
那人说罢,向身后之人递了个眼色,意欲上前拿人。薛召容见状,急忙横身挡在沈支言身前,冷声喝道:“我看谁敢。”
为首男子认出薛召容后,疾步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道:“参见薛大人。薛大人,此女乃李贵妃欲寻之人,贵妃有旨,即刻带去皇宫,请勿阻拦。”
薛召容面色一沉,冷声斥道:“你们无凭无据,连圣旨都没有,便敢擅闯私宅拿人?”
男子毫不畏惧,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薛大人,此事与您无关,是此女偷拿了贵妃娘娘的东西,我们才前来捉拿。您这般阻拦,莫不是连贵妃娘娘都敢忤逆?”
他搬出李贵妃,薛召容并不畏惧,道:“你们无凭无据,擅自拿人,岂非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今日若无确凿证据和圣旨,休想将人带走。”
男子上前一步,冷了脸道:“薛大人,还请您好自为之,此事与您何干?莫要引火上身。”
薛召容紧紧握着沈支言的手道:“她是我的未婚妻,她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若要拿人,须得先看我同不同意。”
男子冷笑一声:“薛大人,即便如此,也要公私分明,此女既涉案,我们便须依法行事。况且这是贵妃娘娘的旨意,您要抗旨不成?”
薛召容亦是冷笑:“绕来绕去,你们不过仗着皇权之势,却无半分实证。我不论你们宫中遗失何物,若无确凿证据,休想将人带走。”
很明显这些人并非出自皇宫,也不知是不是哪路杀手,若是让他们将人带走,后果不堪设想。
男子未曾料到薛召容竟如此强硬,面色微变,却也不再与他纠缠,转而将目光投向沈支言:“沈姑娘,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自上次姑娘从
皇贵妃娘娘宫中离去后,娘娘的一件贵重的物件便不见了。据宫中众宫女指认,彼时唯有姑娘一人在贵妃娘娘的藏衣阁中。姑娘既当时在场,我们自然有理由怀疑。若姑娘当真未盗取,请拿出证据自证清白。”
让她自证清白?沈支言怒意顿生,上前道:“凭什么要我自证清白?既言指认,便该让那指认之人拿出实证。若依你这般强词夺理,自你踏入我太傅府门槛,府中失窃之物亦非一二,你且拿出证据来,证明你未曾行窃。若今日你拿不出证据,休想踏出我太傅府半步。”
“你……”对方未曾料到沈支言亦是这般刚烈,眸光一沉,指着她喝道:“姑娘休要在此胡搅蛮缠,我乃奉命行事,今日定要将人带走。”
他言罢,挥手示意身后的人上前拿人。
两名黑衣男子闻声领命,正欲上前,却见薛召容一把抽出利剑,指向他们:“我看谁敢从我面前将人带走。”
男子也拔出长剑,怒喝道:“你们竟敢抗旨不遵,公然与贵妃娘娘作对,当真是不想活了。”
双方顿时剑拔弩张,气氛紧张至极。
沈贵临面色沉凝,对那为首男子喝道:“你们无凭无据让我家小女无辜受屈,竟还在我太傅府中如此嚣张,可将我这个太傅放在眼里?”
他说罢,一挥手,顿时一大批府兵齐刷刷上前,拔出长剑将这些黑衣人团团围住。
那为首男子见此阵仗,心头不禁一紧,强作镇定地道:“你们不想活了?那可是贵妃娘娘。”
沈贵临冷哼:“那又如何?”
跟在男子身后的小太监见这一家如此硬气,忙上前一步,自袖中取出一方令牌,高举示众,尖声道:“此乃贵妃娘娘之令牌,见令如见人,你们还不速速跪拜行礼。”
令牌?众人见此,面面相觑,却无一人动作。
为首男子冷笑道:“非得拿出令牌,你们方知敬畏。”
他伸手直指沈支言,喝道:“你,随我们走,否则,休怪我无情。”
沈支言攥着衣袖,未动分毫。薛召容则跨步上前,拿着长剑将他指向沈支言的手指,重重推至一旁:“手指不想要了?”
男子忙收回手,道:“既见贵妃娘娘令牌,你们便该遵旨行事。我亦不愿再与你们废话,来人,将沈姑娘带走。”
他话音甫落,数名男子便欲上前拿人,却闻一旁薛亲王猛然冷喝一声:“本王在此,我看谁敢动她。”
薛亲王本就不怒自威,他这一声冷喝,震得众人均是一颤。
为首男子紧张地望去,只见薛亲王拨开层层府兵,阔步走来。他紧张地向后退了一步。
薛亲王走到小太监跟前,眸光一凛,于其呆愣之际,手起剑落,硬生生将令牌挑至半空,一劈为二,随后“啪嗒”两声跌落在地。
小太监反应过来,双目圆睁,惊骇欲绝。为首男子亦是面色大变,刚欲开口,却见薛亲王眼中怒火如炽,又硬生生将话语咽了回去。
薛亲王收回剑,冷眼斜睨着他们,嗓音浑厚凌厉:“沈支言乃是我亲王府的人,今日我看谁敢动她分毫?若要抓人,便让李贵妃拿着证据和圣旨亲自前来,否则,她无凭无据污蔑,我亲王府定当不会善罢甘休。”
薛亲王这几句话硬生生将对方镇住。
为首男子握紧拳头张口欲辩,话还未出口,就被薛亲王重重扇了一记耳光。只听薛亲王怒不可遏,语气森然地道:“竟敢在本王面前放肆,当真不知死活。”
薛亲王身形高大,力大无穷,一脚下去,那为首男子只觉五脏六腑皆似移位,喉头一甜,险些呕出血来。踉跄后退数步,跌坐在地。他强忍疼痛,缓了缓神,颤巍巍站起,不敢直视薛亲王的眼睛,匆匆向周围之人摆了摆手,灰溜溜地跑出来了太傅府。
待这些人离去,府中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沈夫人疾步上前,紧紧握住女儿的手,满眼心疼道:“言儿莫怕,没事了。”
沈支言点点头,走到薛亲王面前,郑重施了一礼,道:“想来定是那李贵妃有意栽赃陷害。今日多谢王爷出手相救,支言感激不尽。”
薛亲王看了看她,觉得她的性子不似外貌那般柔弱,倒有几分坚韧,挺适合做他们亲王府的儿媳,他应道:“无需如此拘礼,日后行事,多加小心便是。”
“是。”沈支言福身应下。她以前见过薛亲王发怒的样子,惩罚府上犯错人的时候当真骇人,那般强大的气场,任谁都要怕上几分,即便是两个有能耐的儿子,在他跟前都不敢大声说话。
沈贵临忙上前行礼道:“今日多亏了王爷相助,实在感激不尽。晚膳已备妥,请王爷移步到膳厅。”
此时雨已停歇,薛亲王抬眼望了眼天色,沉声道:“不必了,天色已晚本王便不叨扰,改日再来府上用膳罢。”
他今日也是于下朝之后,将诸般政务悉数料理完毕,才得空前来商议婚期。本来成婚不太着急,但是薛召容在他面前苦苦恳求,他这才过来一趟。
沈贵临察觉方才那些人扰了王爷的兴致,不敢再劝,恭声道:“既如此,那便改日再聚,下官送送王爷。”
薛亲王颔首,转身向府外走去,然走了几步,却见薛召容并未跟上,复又回身,正欲言语,却见薛召容已先行了一礼,道:“父亲,我想待会再走。”
他好不容易与沈支言解开了误会,又多日未见,实在想留下来陪她。
薛亲王皱眉。
沈夫人见此,上前温声道:“王爷,晚膳已备妥,便让召容留下罢,俩孩子也好说说话。”
毕竟已经订婚了。
沈夫人既如此说,薛亲王便未再多言,转身离开了太傅府。
沈贵临送走薛亲王后,复又回到院中,见女儿与薛召容神色皆有缓和,不禁松了口气。
这些时日,女儿对薛召容避而不见,一则是因他擅自更改婚书未告知,二则是因他荣登翰林院学士之位后兄长遭罢官职,所以一气之下,不仅不见人,还闹着不嫁。
现在看此刻情形,二人似乎已经冰释前嫌了。只是他怕女儿郁气未消尽,没敢贸然提及婚期,结果沈支言却先开口问道:“父亲,方才您与王爷商议的婚期,定在了何时?”
沈贵临闻言一愣,忙回道:“定在了六月廿六日。”
六月廿六日,离现在还有二十几天。
沈支言轻应一声,没再说话。
薛召容则是满心欢喜,激动难抑。他看了看沈支言,见她并未表现得反感,心下稍安。
再过二十多天,他便能将她迎娶进家了,以后他们就可以继续做夫妻了,他就可以日日看着她了,也可以抱着她睡觉了。
他压了压激动的心情,连忙向沈贵临与沈夫人深深一揖:“多谢岳父岳母。”
他又叫岳父岳母。
沈贵临与沈夫人都有点不好意思,觉得他脸皮确实厚了点,然二人既已订婚,也不好说什么,沈夫人笑道:“孩子谢什么,以后好好待言儿就好。”
“小婿一定会的。”
一旁的沈二公子与沈三公子见他这般紧张的模样,均是笑了。
沈三公子沈支安打趣道:“没想到薛二公子竟如此心急,连岳父岳母都提前叫上了。不过,我倒是挺佩服你的,能从你大哥手中抢下这桩婚事,当真是有几分本事。”
薛召容耳根微红,回道:“三哥说笑,这是我与支言命中注定的缘分。”
命中注定的缘分。
“谁?莫非是李家的人?”
“不是。是二皇子薛盛。”
“二皇子薛盛?”沈支言惊讶,“我听说此人素来深居简出,鲜少听闻他的消息。他怎会与李贵妃有书信往来?”
薛召容沉吟道:“虽我与二皇子相交不深,但观其为人,倒是难得的正直之士。他的心思与旁人不同,才学亦在众皇子中出类拔萃,许是顾忌太子猜忌,方才这般韬光养晦。”
他自袖中取出那枚玉佩,玉佩质地上好,在烛光下泛着莹润光泽:“我思来想去,唯有他可能与这玉佩有关。我也派人查过,这玉的材质唯有宫中才有,寻常坊间根本寻不到。”
沈支言应着,轻声道:“许莹那边也得了些线索,说是她的住处附近常有宫中的车马来往。我疑心许莹与宫里的人有牵扯,已经遣人在暗处盯着了。如今看来,桩桩件件都与皇家脱不了干系。细想前尘种种,若非当初你们亲王府出了纰漏,也不至于满门抄斩。”
薛召容沉声道:“当年皇上给亲王府定罪的罪证,正是出自我大哥掌管的岳名堂。那地方处处透着蹊跷,我索性一把火烧了,只带出几份要紧的文书。只是那些文书上的内容晦涩难懂,可那字迹,分明是我大哥的手笔。此事牵连甚广,须得查个水落石出,方能保住我们两府。”
沈支言应了声,看着他依旧苍白的脸颊,温声道:“往后这些事,且交给得力的下属去办,莫要再事事亲为了。你这头疼的毛病,可请太医瞧过了?脑袋受了那般重的伤,若再这般熬下去怕会出大事。”
她从未见过如薛召容这般命途多舛之人,也不知他究竟凭着怎样的心志,才能在这般境遇中挺直脊梁。
他不想让她担心,摇头道:“已经看过了,大夫说没事,多休息就好。”
“嗯。”她忽然轻叹了声,“我那表哥,是个金尊玉贵的公子哥儿,前些日不过挨了你两记拳头,便阴阳怪气。自打我与你兄长订婚后,他们一家子便换了个态度待我,让我很无奈,也让我觉得奇怪。不过,我已警告过表哥,不许他再胡言乱语,你也别放在心上,就当他是个空气好了。”
想起前世种种,那时表哥整日在外散播流言,说什么情深缘浅的话,她都不知。
她深居清王府内院,这些闲言碎语多半是从薛召容这里听来的,他每次回来便要同她争执,那时候二人到底也没有说个明白。不过那些话语确实不堪,难怪薛召容当年会那般动怒。
薛召容察觉到她近来待表哥的态度不同往日,眼中再不见半分情意,心中不由泛起暖意,也松快了许多。他低低应了声,指尖悄悄勾住她的手指,正欲握住她的手。
“小姐!”杏儿急促的叩门声骤然响起,“宫里来了人,说是您进皇宫那日,李贵妃院里头丢了个物件,那物件好像很重要,连皇上都惊动了。皇上把皇宫翻了个遍都未找到,现在都查到咱们府上来了,看那阵仗不好对付。宫里的人说要见您,您快去瞧瞧吧。”
第35章 第35章“我……我不知道你在此……
沈支言与薛召容听罢杏儿所言,皆是心头一颤,一股莫名的不安涌上心头。方才行谈间尚在议论李贵妃之事,怎的转眼间就找上门来了?
言及府中遗失了贵重之物?那遗失之物,莫非是那封密信,抑或是那块玉佩?
沈支言心中顿时慌乱,面色微变,忙对薛召容道:“莫不是上次我在李贵妃宫中的行踪,已然败露?他们或许已得知我私取信笺与玉佩之事。若真如此,只怕我难以善了。这两样物件,究竟藏着何等玄机,着实令人心焦。”
薛召容见她神色紧张,忙宽慰道:“别紧张,宫中失物,岂能无端赖在你头上?无凭无据,他们又能如何。别担心,有我在一定没事的。”
沈支言闻言心下稍安,与他一起去了前院。甫一到前院,但见院中站满了黑衣男子,他们手中都拿着长剑。
为首者乃是一名身形魁梧的男子,他旁边还站着一名小太监,这名小太监正是那日给李贵妃剥栗子的小太监。
他们对面所站着的,则是薛亲王与沈贵临,以及沈支言的三位兄长。
两方人马对峙于院中,气氛十分凝重。
管家见沈支言前来,忙迎上前去,欲低语相告几句,未料,为首男子眼尖,瞥见二人前来,即刻高声道:“你就是沈支言?我奉李贵妃旨意,特来擒拿。”
擒拿。
好嚣张的口气。
但是看身着打扮,这批人并非是皇宫里的人。
那人说罢,向身后之人递了个眼色,意欲上前拿人。薛召容见状,急忙横身挡在沈支言身前,冷声喝道:“我看谁敢。”
为首男子认出薛召容后,疾步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个大礼道:“参见薛大人。薛大人,此女乃李贵妃欲寻之人,贵妃有旨,即刻带去皇宫,请勿阻拦。”
薛召容面色一沉,冷声斥道:“你们无凭无据,连圣旨都没有,便敢擅闯私宅拿人?”
男子毫不畏惧,微微躬身,语气中带着几分挑衅:“薛大人,此事与您无关,是此女偷拿了贵妃娘娘的东西,我们才前来捉拿。您这般阻拦,莫不是连贵妃娘娘都敢忤逆?”
他搬出李贵妃,薛召容并不畏惧,道:“你们无凭无据,擅自拿人,岂非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今日若无确凿证据和圣旨,休想将人带走。”
男子上前一步,冷了脸道:“薛大人,还请您好自为之,此事与您何干?莫要引火上身。”
薛召容紧紧握着沈支言的手道:“她是我的未婚妻,她的事就是我的事。你们若要拿人,须得先看我同不同意。”
男子冷笑一声:“薛大人,即便如此,也要公私分明,此女既涉案,我们便须依法行事。况且这是贵妃娘娘的旨意,您要抗旨不成?”
薛召容亦是冷笑:“绕来绕去,你们不过仗着皇权之势,却无半分实证。我不论你们宫中遗失何物,若无确凿证据,休想将人带走。”
很明显这些人并非出自皇宫,也不知是不是哪路杀手,若是让他们将人带走,后果不堪设想。
男子未曾料到薛召容竟如此强硬,面色微变,却也不再与他纠缠,转而将目光投向沈支言:“沈姑娘,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自上次姑娘从
皇贵妃娘娘宫中离去后,娘娘的一件贵重的物件便不见了。据宫中众宫女指认,彼时唯有姑娘一人在贵妃娘娘的藏衣阁中。姑娘既当时在场,我们自然有理由怀疑。若姑娘当真未盗取,请拿出证据自证清白。”
让她自证清白?沈支言怒意顿生,上前道:“凭什么要我自证清白?既言指认,便该让那指认之人拿出实证。若依你这般强词夺理,自你踏入我太傅府门槛,府中失窃之物亦非一二,你且拿出证据来,证明你未曾行窃。若今日你拿不出证据,休想踏出我太傅府半步。”
“你……”对方未曾料到沈支言亦是这般刚烈,眸光一沉,指着她喝道:“姑娘休要在此胡搅蛮缠,我乃奉命行事,今日定要将人带走。”
他言罢,挥手示意身后的人上前拿人。
两名黑衣男子闻声领命,正欲上前,却见薛召容一把抽出利剑,指向他们:“我看谁敢从我面前将人带走。”
男子也拔出长剑,怒喝道:“你们竟敢抗旨不遵,公然与贵妃娘娘作对,当真是不想活了。”
双方顿时剑拔弩张,气氛紧张至极。
沈贵临面色沉凝,对那为首男子喝道:“你们无凭无据让我家小女无辜受屈,竟还在我太傅府中如此嚣张,可将我这个太傅放在眼里?”
他说罢,一挥手,顿时一大批府兵齐刷刷上前,拔出长剑将这些黑衣人团团围住。
那为首男子见此阵仗,心头不禁一紧,强作镇定地道:“你们不想活了?那可是贵妃娘娘。”
沈贵临冷哼:“那又如何?”
跟在男子身后的小太监见这一家如此硬气,忙上前一步,自袖中取出一方令牌,高举示众,尖声道:“此乃贵妃娘娘之令牌,见令如见人,你们还不速速跪拜行礼。”
令牌?众人见此,面面相觑,却无一人动作。
为首男子冷笑道:“非得拿出令牌,你们方知敬畏。”
他伸手直指沈支言,喝道:“你,随我们走,否则,休怪我无情。”
沈支言攥着衣袖,未动分毫。薛召容则跨步上前,拿着长剑将他指向沈支言的手指,重重推至一旁:“手指不想要了?”
男子忙收回手,道:“既见贵妃娘娘令牌,你们便该遵旨行事。我亦不愿再与你们废话,来人,将沈姑娘带走。”
他话音甫落,数名男子便欲上前拿人,却闻一旁薛亲王猛然冷喝一声:“本王在此,我看谁敢动她。”
薛亲王本就不怒自威,他这一声冷喝,震得众人均是一颤。
为首男子紧张地望去,只见薛亲王拨开层层府兵,阔步走来。他紧张地向后退了一步。
薛亲王走到小太监跟前,眸光一凛,于其呆愣之际,手起剑落,硬生生将令牌挑至半空,一劈为二,随后“啪嗒”两声跌落在地。
小太监反应过来,双目圆睁,惊骇欲绝。为首男子亦是面色大变,刚欲开口,却见薛亲王眼中怒火如炽,又硬生生将话语咽了回去。
薛亲王收回剑,冷眼斜睨着他们,嗓音浑厚凌厉:“沈支言乃是我亲王府的人,今日我看谁敢动她分毫?若要抓人,便让李贵妃拿着证据和圣旨亲自前来,否则,她无凭无据污蔑,我亲王府定当不会善罢甘休。”
薛亲王这几句话硬生生将对方镇住。
为首男子握紧拳头张口欲辩,话还未出口,就被薛亲王重重扇了一记耳光。只听薛亲王怒不可遏,语气森然地道:“竟敢在本王面前放肆,当真不知死活。”
薛亲王身形高大,力大无穷,一脚下去,那为首男子只觉五脏六腑皆似移位,喉头一甜,险些呕出血来。踉跄后退数步,跌坐在地。他强忍疼痛,缓了缓神,颤巍巍站起,不敢直视薛亲王的眼睛,匆匆向周围之人摆了摆手,灰溜溜地跑出来了太傅府。
待这些人离去,府中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
沈夫人疾步上前,紧紧握住女儿的手,满眼心疼道:“言儿莫怕,没事了。”
沈支言点点头,走到薛亲王面前,郑重施了一礼,道:“想来定是那李贵妃有意栽赃陷害。今日多谢王爷出手相救,支言感激不尽。”
薛亲王看了看她,觉得她的性子不似外貌那般柔弱,倒有几分坚韧,挺适合做他们亲王府的儿媳,他应道:“无需如此拘礼,日后行事,多加小心便是。”
“是。”沈支言福身应下。她以前见过薛亲王发怒的样子,惩罚府上犯错人的时候当真骇人,那般强大的气场,任谁都要怕上几分,即便是两个有能耐的儿子,在他跟前都不敢大声说话。
沈贵临忙上前行礼道:“今日多亏了王爷相助,实在感激不尽。晚膳已备妥,请王爷移步到膳厅。”
此时雨已停歇,薛亲王抬眼望了眼天色,沉声道:“不必了,天色已晚本王便不叨扰,改日再来府上用膳罢。”
他今日也是于下朝之后,将诸般政务悉数料理完毕,才得空前来商议婚期。本来成婚不太着急,但是薛召容在他面前苦苦恳求,他这才过来一趟。
沈贵临察觉方才那些人扰了王爷的兴致,不敢再劝,恭声道:“既如此,那便改日再聚,下官送送王爷。”
薛亲王颔首,转身向府外走去,然走了几步,却见薛召容并未跟上,复又回身,正欲言语,却见薛召容已先行了一礼,道:“父亲,我想待会再走。”
他好不容易与沈支言解开了误会,又多日未见,实在想留下来陪她。
薛亲王皱眉。
沈夫人见此,上前温声道:“王爷,晚膳已备妥,便让召容留下罢,俩孩子也好说说话。”
毕竟已经订婚了。
沈夫人既如此说,薛亲王便未再多言,转身离开了太傅府。
沈贵临送走薛亲王后,复又回到院中,见女儿与薛召容神色皆有缓和,不禁松了口气。
这些时日,女儿对薛召容避而不见,一则是因他擅自更改婚书未告知,二则是因他荣登翰林院学士之位后兄长遭罢官职,所以一气之下,不仅不见人,还闹着不嫁。
现在看此刻情形,二人似乎已经冰释前嫌了。只是他怕女儿郁气未消尽,没敢贸然提及婚期,结果沈支言却先开口问道:“父亲,方才您与王爷商议的婚期,定在了何时?”
沈贵临闻言一愣,忙回道:“定在了六月廿六日。”
六月廿六日,离现在还有二十几天。
沈支言轻应一声,没再说话。
薛召容则是满心欢喜,激动难抑。他看了看沈支言,见她并未表现得反感,心下稍安。
再过二十多天,他便能将她迎娶进家了,以后他们就可以继续做夫妻了,他就可以日日看着她了,也可以抱着她睡觉了。
他压了压激动的心情,连忙向沈贵临与沈夫人深深一揖:“多谢岳父岳母。”
他又叫岳父岳母。
沈贵临与沈夫人都有点不好意思,觉得他脸皮确实厚了点,然二人既已订婚,也不好说什么,沈夫人笑道:“孩子谢什么,以后好好待言儿就好。”
“小婿一定会的。”
一旁的沈二公子与沈三公子见他这般紧张的模样,均是笑了。
沈三公子沈支安打趣道:“没想到薛二公子竟如此心急,连岳父岳母都提前叫上了。不过,我倒是挺佩服你的,能从你大哥手中抢下这桩婚事,当真是有几分本事。”
薛召容耳根微红,回道:“三哥说笑,这是我与支言命中注定的缘分。”
命中注定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