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144节
展会现场人多,随着那声通缉犯吼出来,大伙蜂拥上去,吴芳禾戚姐两人逃都没处逃。
吴芳禾倒是试图补救解释,甚至为此不惜反口说自己认错了人,但谁信呢,不止不信,在场还有摊主认出戚姐吴芳禾两人去年就上他们摊子拿过样品。
戚姐吴芳禾在骗样品这块算狡猾,她们每次出现在展会现场的装扮都不同,有老实巴交的打工人听吩咐的样子,也有高调引起众多摊主注意,纷纷主动给样品找机会的大老板角色,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妆容发色,甚至变幻年纪。
展会每半年一次,参加展会的,不管是摆摊的还是里面展厅的,大家都忙得很。
一次展会下来给出一批样品总能收获几个单子回去,对比一个单子所带来的丰厚报酬,损失的那点样品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也就没人刻意去记去在意。
但随着戚姐吴芳禾被抓起来,大家再顺着顾若先前说的话去注意,很快便发现吴芳禾戚姐两人的脸型五官眼熟,记忆好的人慢慢回想起了前几次展会给样品的情况,两张脸在脑子里清晰深刻起来。
人群里一个在前年就在这边摆摊的摊主盯着两人,突然一声:“我记起来了,去年你是长头发,过来我这边拿了十多顶帽子回去
。”
“我回去联系,电话打了几次没人接,再打过去,人家说我打错了!”
“搞了半天你们是骗子。”
一个人记起来,经过提醒,陆续又有人记起来。
原来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想到自己大老远运来的东西被人骗去转卖了,哪里能饶过,于是一个个借着抓骗子绑骗子,你攘一把,我薅一把,把吴芳禾戚姐两人收拾得一个劲儿躲闪尖叫。
孟添冷眼看着两个人在人群里狼狈,捏着大哥大给这边派出所拨了电话。
吴芳禾诈骗人从渝南到羊城来打黑工,只张家和五叔婶儿那边几个媳妇娘家加起来就有十数家,一连三十多人报人口失踪,这不是一个小案件。
羊城这边大力发展经济,离不开外来人口,这事不处理好,以后谁敢来羊城打工,所以在确定案件人后,羊城派出所就往上报了这事,之后每个片区派出所都接到了全力通缉抓捕吴芳禾的任务。
孟添这通电话打过去,派出所那边当即出动了人过来抓人。
吴芳禾完全没想到一场认亲竟然把自己送了进去。
被带走的时候,她越过人群回头看了眼孟添顾若,见两人手牵着手只站在原地看着她被抓,她忍不住崩溃的大声叫喊咒骂起来,骂孟添亲妈不认,不知孝道,该遭雷劈,骂当初不该生他这个儿子。
她骂她的,孟添从始至终眉头都没动下,看着她手上戴着镣铐被押进警车慢慢收回了视线。
不过吴芳禾在港城跟过几年黑大哥,和港城那边警方打过不少交道,她对派出所的畏惧没有旁人那么重,哪怕戚姐那边已经全部供人了犯罪事实,五叔婶儿儿媳妇家大嫂也出面指认了她,她也一声不吭,不肯老实交代一切。
据戚姐交代,她和吴芳禾还有个老三认识在两年多前,最开始只是她和老三在每次展会上白嫖一些免费样品,拿到外面摆摊售卖换钱。
吴芳禾加入进来以后,她们队伍壮大了,拿到的免费样品越来越多,弄到的钱也越来越可观。
只是人都是不满足的,羊城一年只办两次贸易展会,她们这期间总不能闲下来。
戚姐和老三都是有案底的人,她们在羊城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也不想找,更想没什么付出的捞到钱,这一点和吴芳禾不谋而合。
三个人就琢磨着能有个什么长期的,稳定的进项。
吴芳禾一直都有个老板梦,她对当初在港城那边发廊开倒闭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到羊城后看到一个个曾经是泥腿子的人都做起生意发家,她也想做生意。
起初她是想和在港城一样,开家发廊。
但这边的发廊,正儿八经的她们找不到经验丰富的剃头师傅,和港城那样不正经的,她们找不到那么多漂亮小姑娘,吴芳禾也不像在港城时那样背后有个大哥撑着。
发廊这条路几乎行不通。
那还有什么来钱法子呢,羊城许多人都靠办厂发家,吴芳禾所在的内衣厂就是家港商投资创办的厂子,据她当清洁工时探到的消息,这个厂子很赚钱。
如果她们能办这么一家厂子,那就真发财了。
但这么一家厂子,哪能那么轻松办,选厂址,买机器设备,哪样不要钱?
更甚至还要负责员工的吃和住。
她们在展会上骗的钱可撑不起这样的开销,就在她们琢磨该怎么办的时候,她们误打误撞进了个传销讲课的窝点,瞧见了台上老师讲课,台下大家掏钱的一幕。
这一幕给了她们启发,要是有人能和台下那群老太太们那样听话,让做什么做什么,让她们掏钱买东西就掏钱,她们不就能来一场更大的白嫖,既能有人给她们干活,还能提供资金给她们办厂周转?
三个人一合计,又在传销窝点偷听了一段时间讲课后,觉得这事可行。
于是三人决定试水碰碰运气,戚姐和老三出面去哄了一批刚从监狱出来找不到工作的人进来她们的组织,给他们充当看门的打手。
之后三人又想办法在郊区租了几间房子,再各处找路子弄到了几十台破烂缝纫机,组成了一个勉强能看的加工厂,然后便开始在劳动市场物色“目标”。
从一个上当受骗,再到两个三个上当受骗的进来,渐渐的她们的小组织就发展了起来。
但这是不够的,创造的收益不够,离她们想做大做强,开办一家真正的内衣厂目标更差远了。
而劳动市场那边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招,去得频繁了容易引起上面的关注,也容易招到一些见过真实工厂,一进到她们厂子就能发现问题的硬茬子。
在招进来的一堆里找到两个意识到不对闹起来的人后,她们放弃了继续去劳动市场找人,觉得从偏远地区去招人更稳妥。
那些人常年在老家待着,没见过外面的厂子,没什么见识,就算进了黑工厂她们也不知道。
稍微给点好处洗洗脑,还能帮忙亲戚骗亲戚,最后骗来一长串。
但偏远地区招人,陌生面孔没人信啊,怎么办呢?
只能找熟人了。
戚姐和老三是本地的,认识的人都是本地的,不太好弄,只能从吴芳禾所在的老家渝南着手。
正好吴芳禾因为儿子的事恨死了娘家,就先拿她娘家那边开刀了。
吴芳禾娘家是市里的,但她爷爷奶奶和她妈,她两个嫂子那边却有许多亲戚是乡下的,她借着港城回来发了财的身份回去,从嫂子娘家和她爸妈外婆那边骗了好一帮人回来。
原本吴芳禾没打盘山村的主意,她当初走的时候做得挺绝的,她也担心进村后被孟家人打。
只是,她虽然不想要个文盲儿子,却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将来她老了动不了了,多半还得靠他伺候。
都回渝南了,她就想着找人具体打听打听,看看人如今在哪一片打工,要是可以,她把人接过来羊城和她一起干也不是不行。
却不想听到了她儿子在外面打工发了财的消息。
一个文盲儿子她都打算闭着眼睛认了,更何况一个有钱儿子。
她没犹豫,拎着行李直奔了盘山村。
但她没想到李巧银那么恨她,她刚到她家门口,李巧银就冲她泼了一盆水,让她滚,还报了公安查她。
都查她了,她不骗几个人走,怎么对得起她老孟家呢。
只是没想到这一行人里有一个硬茬子,让她们准备了小一年的事泡了汤,老三还因为害怕,直接卷了她们这小一年挣的钱跑了。
弄得她们不得不匆匆转移了人,再亲自出面弄钱,打算捞到一笔后换地方重新开始。
只是事发突然,吴芳禾因为老三背叛的事开始谁也不信,那批人如今转移到哪里了,只有吴芳禾一个人知道。
戚姐之前试着给手下人打过电话,却因为信号问题没打通。
所以还得吴芳禾那边开口才行。
吴芳禾不肯说,她知道自己这次逃不掉了,她这几年在展会上骗到的钱超十万之多,还回渝南城骗了几十号人过来,事发的时候,有人意识到不对闹事,她为了强行镇压,还亲自拿钢棒重伤了一个人。
这些事露出来,她不死也得做一辈子牢。
她完了,已经完了。
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到的这步田地,是从哪里错了呢?
她最开始只是想过好日子而已,怎么就一步一步到了现在。
吴芳禾不甘心,她不想说,因为一旦说了,她就彻底完了。
但这不是她不说能行的,派出所的人轮番上阵,各种审讯手段出来,她熬不住了,最后提出了个条件,让她交代可以,她想最后见一面儿子。
她想见孟添,孟添却不想见她,没什么好见的,从他知道他爸是因为他被吴芳禾骗去卧轨那一刻,他就没了妈。
现在她进去了是罪有应得,他并不想看她临死前的忏悔或者再说一堆她不得已一类的可怜话。
但为了被她骗的那几十号人,他还是去了派出所见人,顾若不放心,陪他一道。
十来平方的探看室里,中间一张长桌,吴芳禾手带镣铐出现在了孟添和顾若面前。
短短两天,吴芳禾老态了许多,精心做过的头发蓬乱枯燥成了一把草,脸色蜡黄暗淡,红肿泛青的两眼更木然散光,看到孟添,她眼珠才微微动了动。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你爸卧轨的事?”
说要见儿子的是吴芳禾,但真见面了,母子两面对面坐着,却一句话也没有,各自枯坐着,许久,吴芳禾低头看着手上的镣铐问了这么一句。
她想了一整夜,李巧银那个人虽然在镇上上过几年班,但她没什么脑子,想不到报案查她的事,她想不到,孟广美孟广德那对一直受大哥庇护的兄妹也不会想到这上面去。
至于孟广美男人,脑子是有,但优柔寡断顾虑多,不想让孟添这个侄子恨他,他也不会轻易提议这事。
所以,盘山村的报案,想让派出所查她的,只能是她儿子。
他得多恨她,才会第一时间想到报案查她。
而如果没有那场报案,她大概会忍一忍,暂时不会动盘山村的人,就算把他们带出来,她也不会事情做绝,马上把他们拉去上课。
她也不会落到这个田地,彻底走上了绝路。
她原本打算,筹够了钱就转型,正儿八经用手里那批人开办工厂的。
港城那边,许多原来不干净的团体,想要洗白也是从办厂办公司开始,人家能行,她也能做到。
可现在一切都毁了。
要是早知道他这么恨她,她都不会在展会现场认他,也就没这些事了。
吴芳禾好后悔,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儿子什么都知道。
“你怎么会知道的?”
“是孟广德李巧银他们告诉你的?”
“他们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我是你妈,你却不信我,信他们?”
吴芳禾固执的想要一个答案。
顾若看着吴芳禾,没想到都到现在了,吴芳禾看到儿子还是这个样子,没有一点儿悔过,没有一点儿对当年的歉意,这个女人依然只在乎自己。
她更在
意她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自己做下的事被发现了。
她忍不住担忧的看向孟添。
孟添面无表情,他从小就知道她是这个样子,他们父子于她从来可有可无,那时候他爸回来她没有多开心,他爸离开家去上班她也不见高兴,她只有在看知青写给她的诗的时候会有笑脸,只是那时候他太小,不知道她看的是什么,也不知道那是她出轨的证据。
“我没有妈。”
孟添冷冷一声,不想再浪费时间和她耗下去,他撇过脸,说:“我爸临走前,给我准备了一份礼物,他希望我和你到港城后能过好,但他不放心你,不放心你和那个男的。”
孟广瑞是枕边人,哪怕他不常回家,枕边人出问题了,他还是能感觉到。
吴芳禾倒是试图补救解释,甚至为此不惜反口说自己认错了人,但谁信呢,不止不信,在场还有摊主认出戚姐吴芳禾两人去年就上他们摊子拿过样品。
戚姐吴芳禾在骗样品这块算狡猾,她们每次出现在展会现场的装扮都不同,有老实巴交的打工人听吩咐的样子,也有高调引起众多摊主注意,纷纷主动给样品找机会的大老板角色,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妆容发色,甚至变幻年纪。
展会每半年一次,参加展会的,不管是摆摊的还是里面展厅的,大家都忙得很。
一次展会下来给出一批样品总能收获几个单子回去,对比一个单子所带来的丰厚报酬,损失的那点样品九牛一毛,不值一提,也就没人刻意去记去在意。
但随着戚姐吴芳禾被抓起来,大家再顺着顾若先前说的话去注意,很快便发现吴芳禾戚姐两人的脸型五官眼熟,记忆好的人慢慢回想起了前几次展会给样品的情况,两张脸在脑子里清晰深刻起来。
人群里一个在前年就在这边摆摊的摊主盯着两人,突然一声:“我记起来了,去年你是长头发,过来我这边拿了十多顶帽子回去
。”
“我回去联系,电话打了几次没人接,再打过去,人家说我打错了!”
“搞了半天你们是骗子。”
一个人记起来,经过提醒,陆续又有人记起来。
原来不知道就算了,知道了,想到自己大老远运来的东西被人骗去转卖了,哪里能饶过,于是一个个借着抓骗子绑骗子,你攘一把,我薅一把,把吴芳禾戚姐两人收拾得一个劲儿躲闪尖叫。
孟添冷眼看着两个人在人群里狼狈,捏着大哥大给这边派出所拨了电话。
吴芳禾诈骗人从渝南到羊城来打黑工,只张家和五叔婶儿那边几个媳妇娘家加起来就有十数家,一连三十多人报人口失踪,这不是一个小案件。
羊城这边大力发展经济,离不开外来人口,这事不处理好,以后谁敢来羊城打工,所以在确定案件人后,羊城派出所就往上报了这事,之后每个片区派出所都接到了全力通缉抓捕吴芳禾的任务。
孟添这通电话打过去,派出所那边当即出动了人过来抓人。
吴芳禾完全没想到一场认亲竟然把自己送了进去。
被带走的时候,她越过人群回头看了眼孟添顾若,见两人手牵着手只站在原地看着她被抓,她忍不住崩溃的大声叫喊咒骂起来,骂孟添亲妈不认,不知孝道,该遭雷劈,骂当初不该生他这个儿子。
她骂她的,孟添从始至终眉头都没动下,看着她手上戴着镣铐被押进警车慢慢收回了视线。
不过吴芳禾在港城跟过几年黑大哥,和港城那边警方打过不少交道,她对派出所的畏惧没有旁人那么重,哪怕戚姐那边已经全部供人了犯罪事实,五叔婶儿儿媳妇家大嫂也出面指认了她,她也一声不吭,不肯老实交代一切。
据戚姐交代,她和吴芳禾还有个老三认识在两年多前,最开始只是她和老三在每次展会上白嫖一些免费样品,拿到外面摆摊售卖换钱。
吴芳禾加入进来以后,她们队伍壮大了,拿到的免费样品越来越多,弄到的钱也越来越可观。
只是人都是不满足的,羊城一年只办两次贸易展会,她们这期间总不能闲下来。
戚姐和老三都是有案底的人,她们在羊城找不到像样的工作,也不想找,更想没什么付出的捞到钱,这一点和吴芳禾不谋而合。
三个人就琢磨着能有个什么长期的,稳定的进项。
吴芳禾一直都有个老板梦,她对当初在港城那边发廊开倒闭的事一直耿耿于怀,到羊城后看到一个个曾经是泥腿子的人都做起生意发家,她也想做生意。
起初她是想和在港城一样,开家发廊。
但这边的发廊,正儿八经的她们找不到经验丰富的剃头师傅,和港城那样不正经的,她们找不到那么多漂亮小姑娘,吴芳禾也不像在港城时那样背后有个大哥撑着。
发廊这条路几乎行不通。
那还有什么来钱法子呢,羊城许多人都靠办厂发家,吴芳禾所在的内衣厂就是家港商投资创办的厂子,据她当清洁工时探到的消息,这个厂子很赚钱。
如果她们能办这么一家厂子,那就真发财了。
但这么一家厂子,哪能那么轻松办,选厂址,买机器设备,哪样不要钱?
更甚至还要负责员工的吃和住。
她们在展会上骗的钱可撑不起这样的开销,就在她们琢磨该怎么办的时候,她们误打误撞进了个传销讲课的窝点,瞧见了台上老师讲课,台下大家掏钱的一幕。
这一幕给了她们启发,要是有人能和台下那群老太太们那样听话,让做什么做什么,让她们掏钱买东西就掏钱,她们不就能来一场更大的白嫖,既能有人给她们干活,还能提供资金给她们办厂周转?
三个人一合计,又在传销窝点偷听了一段时间讲课后,觉得这事可行。
于是三人决定试水碰碰运气,戚姐和老三出面去哄了一批刚从监狱出来找不到工作的人进来她们的组织,给他们充当看门的打手。
之后三人又想办法在郊区租了几间房子,再各处找路子弄到了几十台破烂缝纫机,组成了一个勉强能看的加工厂,然后便开始在劳动市场物色“目标”。
从一个上当受骗,再到两个三个上当受骗的进来,渐渐的她们的小组织就发展了起来。
但这是不够的,创造的收益不够,离她们想做大做强,开办一家真正的内衣厂目标更差远了。
而劳动市场那边的人也不是那么好招,去得频繁了容易引起上面的关注,也容易招到一些见过真实工厂,一进到她们厂子就能发现问题的硬茬子。
在招进来的一堆里找到两个意识到不对闹起来的人后,她们放弃了继续去劳动市场找人,觉得从偏远地区去招人更稳妥。
那些人常年在老家待着,没见过外面的厂子,没什么见识,就算进了黑工厂她们也不知道。
稍微给点好处洗洗脑,还能帮忙亲戚骗亲戚,最后骗来一长串。
但偏远地区招人,陌生面孔没人信啊,怎么办呢?
只能找熟人了。
戚姐和老三是本地的,认识的人都是本地的,不太好弄,只能从吴芳禾所在的老家渝南着手。
正好吴芳禾因为儿子的事恨死了娘家,就先拿她娘家那边开刀了。
吴芳禾娘家是市里的,但她爷爷奶奶和她妈,她两个嫂子那边却有许多亲戚是乡下的,她借着港城回来发了财的身份回去,从嫂子娘家和她爸妈外婆那边骗了好一帮人回来。
原本吴芳禾没打盘山村的主意,她当初走的时候做得挺绝的,她也担心进村后被孟家人打。
只是,她虽然不想要个文盲儿子,却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将来她老了动不了了,多半还得靠他伺候。
都回渝南了,她就想着找人具体打听打听,看看人如今在哪一片打工,要是可以,她把人接过来羊城和她一起干也不是不行。
却不想听到了她儿子在外面打工发了财的消息。
一个文盲儿子她都打算闭着眼睛认了,更何况一个有钱儿子。
她没犹豫,拎着行李直奔了盘山村。
但她没想到李巧银那么恨她,她刚到她家门口,李巧银就冲她泼了一盆水,让她滚,还报了公安查她。
都查她了,她不骗几个人走,怎么对得起她老孟家呢。
只是没想到这一行人里有一个硬茬子,让她们准备了小一年的事泡了汤,老三还因为害怕,直接卷了她们这小一年挣的钱跑了。
弄得她们不得不匆匆转移了人,再亲自出面弄钱,打算捞到一笔后换地方重新开始。
只是事发突然,吴芳禾因为老三背叛的事开始谁也不信,那批人如今转移到哪里了,只有吴芳禾一个人知道。
戚姐之前试着给手下人打过电话,却因为信号问题没打通。
所以还得吴芳禾那边开口才行。
吴芳禾不肯说,她知道自己这次逃不掉了,她这几年在展会上骗到的钱超十万之多,还回渝南城骗了几十号人过来,事发的时候,有人意识到不对闹事,她为了强行镇压,还亲自拿钢棒重伤了一个人。
这些事露出来,她不死也得做一辈子牢。
她完了,已经完了。
她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走到的这步田地,是从哪里错了呢?
她最开始只是想过好日子而已,怎么就一步一步到了现在。
吴芳禾不甘心,她不想说,因为一旦说了,她就彻底完了。
但这不是她不说能行的,派出所的人轮番上阵,各种审讯手段出来,她熬不住了,最后提出了个条件,让她交代可以,她想最后见一面儿子。
她想见孟添,孟添却不想见她,没什么好见的,从他知道他爸是因为他被吴芳禾骗去卧轨那一刻,他就没了妈。
现在她进去了是罪有应得,他并不想看她临死前的忏悔或者再说一堆她不得已一类的可怜话。
但为了被她骗的那几十号人,他还是去了派出所见人,顾若不放心,陪他一道。
十来平方的探看室里,中间一张长桌,吴芳禾手带镣铐出现在了孟添和顾若面前。
短短两天,吴芳禾老态了许多,精心做过的头发蓬乱枯燥成了一把草,脸色蜡黄暗淡,红肿泛青的两眼更木然散光,看到孟添,她眼珠才微微动了动。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你爸卧轨的事?”
说要见儿子的是吴芳禾,但真见面了,母子两面对面坐着,却一句话也没有,各自枯坐着,许久,吴芳禾低头看着手上的镣铐问了这么一句。
她想了一整夜,李巧银那个人虽然在镇上上过几年班,但她没什么脑子,想不到报案查她的事,她想不到,孟广美孟广德那对一直受大哥庇护的兄妹也不会想到这上面去。
至于孟广美男人,脑子是有,但优柔寡断顾虑多,不想让孟添这个侄子恨他,他也不会轻易提议这事。
所以,盘山村的报案,想让派出所查她的,只能是她儿子。
他得多恨她,才会第一时间想到报案查她。
而如果没有那场报案,她大概会忍一忍,暂时不会动盘山村的人,就算把他们带出来,她也不会事情做绝,马上把他们拉去上课。
她也不会落到这个田地,彻底走上了绝路。
她原本打算,筹够了钱就转型,正儿八经用手里那批人开办工厂的。
港城那边,许多原来不干净的团体,想要洗白也是从办厂办公司开始,人家能行,她也能做到。
可现在一切都毁了。
要是早知道他这么恨她,她都不会在展会现场认他,也就没这些事了。
吴芳禾好后悔,她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儿子什么都知道。
“你怎么会知道的?”
“是孟广德李巧银他们告诉你的?”
“他们说什么你就信什么?我是你妈,你却不信我,信他们?”
吴芳禾固执的想要一个答案。
顾若看着吴芳禾,没想到都到现在了,吴芳禾看到儿子还是这个样子,没有一点儿悔过,没有一点儿对当年的歉意,这个女人依然只在乎自己。
她更在
意她为什么会落到这个地步,为什么自己做下的事被发现了。
她忍不住担忧的看向孟添。
孟添面无表情,他从小就知道她是这个样子,他们父子于她从来可有可无,那时候他爸回来她没有多开心,他爸离开家去上班她也不见高兴,她只有在看知青写给她的诗的时候会有笑脸,只是那时候他太小,不知道她看的是什么,也不知道那是她出轨的证据。
“我没有妈。”
孟添冷冷一声,不想再浪费时间和她耗下去,他撇过脸,说:“我爸临走前,给我准备了一份礼物,他希望我和你到港城后能过好,但他不放心你,不放心你和那个男的。”
孟广瑞是枕边人,哪怕他不常回家,枕边人出问题了,他还是能感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