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141节
  “我怎么瞧着短头发那个像前两天在里面服装展厅拿了样品去,到今天还没给回信的人呢?”
  办展会,不是所有顾客都会直接下单下款,有些犹豫的顾客会带两件样品回去做测试,所以每年服装厂拉过来的参展样品都不止一件。
  这些天孟添林显跟着服装厂的人也算学到许多,还了解到了这里面的一些水深。
  一般来讲,这种犹豫型的顾客一旦拿了样品回去,还留下了联系方式的,反而是最可能下单的。
  所以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对方提出要求的时候,他们大多会满足。
  但也有少部分的“骗子”。
  拿了样就消失不见踪影,留的电话也打不通。
  短头发女人就是服装厂这几天遇到的为数不多的骗子之一,甚至还是拿走展厅样品最多的一个。
  所以林显把人记得很牢,在先前服装厂的人试着联系顾客询问下单,却发现有一通电话打不通的时候,他是第一个回想起这通打不通的电话是属于谁的。
  虽然换了着装,戴了墨镜,口红从深红色换成了深紫色,连头发都从到脖子变成了齐耳,林显还是感觉到了眼熟,只是又不太确定。
  孟添却没看短发女人,他和顾若的视线都集中向了边上那个叫阿禾的女人。
  他们有多久没见过吴芳禾了。
  十三年。
  吴芳禾走的那年吴芳禾二十九岁,孟添十岁。
  今年孟添二十三岁,吴芳禾四十二。
  十三年足够一个小孩子长成大人,也足够一个人变老。
  不过吴芳禾相貌上的变化不算大,哪怕她戴着墨镜,头发烫过,穿着打扮也不一样了,顾若还是一眼认出了她。
  因为她嘴角的那颗痣。
  可能因为孟添眉心长着一颗痣,她感觉特别耐看喜欢,像长在她心巴上一样,顾若一直来看人喜欢先去找人脸上的痣。
  她小时候就经常看看吴芳
  禾嘴角那颗一说话一抿唇就会动的痣,再去看孟添眉心那颗,每次都会觉得,还是孟添的痣更好看,她更喜欢。
  吴芳禾的痣结合她看人的眼神,有种刻薄势利的感觉。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顾若不太记得吴芳禾具体面貌了,却记得她嘴角的那颗细痣。
  只是,吴芳禾,她怎么会在这里?
  出现在这个地方。
  那天她打电话让二娘去报警。
  当时三堂哥一家在外面干活都没回来,他们晚了一天才把派出所的人叫到村里,到第二天晚上,她和孟添才听到吴芳禾被没查出问题放出来,带着五叔婶儿和张家一家离开村的消息。
  多少有些不甘心和愤愤然。
  派出所查不出问题,说明吴芳禾日子过得挺好的,至少她的珠宝首饰包包都是真的,表面看是个有钱人。
  只是,凭什么呢?
  凭什么坏事做尽的人没有遭报应还有好日子过。
  顾若当时心里不平得很,看到孟添听到消息后沉凝下去的脸色,她更担心,都不知道怎么宽慰他。
  只能一整晚把他抱得紧紧的,告诉他,他还有她。
  也幸好第二天他们要忙着来羊城来的事,孟添恢复了精神,不然她都要不知道怎么办了。
  但现在,人出现在眼前了怎么弄?
  顾若立即去看孟添。
  孟添一双眼睛已经赤红开,那是见到仇人的眼神,捏着顾若手帕的手上青筋根根鼓起来。
  吴芳禾。
  他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还能见到这个女人。
  他从小就知道他妈和村里其他人家家里的妈不一样,她不是多喜欢他,高标准高要求背后不是因为爱。
  只是和赖桂枝怨恨女儿害她无法生育了不同,吴芳禾并不怨恨他。
  她只是平等的不爱任何人,她更爱她自己。
  她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好。
  这一点,他很小的时候就懵懂的意识到,然后在她抛下他的时候彻底明白。
  但,他可以不在意她的爱,不在意她在不在意他这个儿子,也可以不在意她的抛下,唯独,她不该,不该利用他去害死他爸!
  没见到的时候他可以全当她死了。
  真见到人了,孟添才发现自己压不住心里的恨。
  他想报复,想报仇,想让她受到惩罚,甚至,手刃她。
  孟添恨得齿关咬紧,下颚也绷得紧紧的,顾若从没见过这样的他,像是下一刻能拿一把刀出去杀人。
  她心里莫名有些怕,她不由抓紧他,另一只手偏过了他看向吴芳禾的脸:“还有好多名片还没发,我们一起去吧,发完早点回去,我有些累了。”
  顾若说着就想把孟添拽走。
  她不管吴芳禾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是真发财了还是怎么样,她只知道,她并不愿意吴芳禾认出他们,感觉那会是个大麻烦。
  就维持原样好了,他们当吴芳禾死了,吴芳禾在这羊城里发财,她那么要脸,经过孟家报警的事也该知道他们态度了,今后应该不会到村里去了。
  “我发名片还是传单,还是一起发?”
  顾若胡乱抓过摊子上的宣传单又去拖孟添,但孟添却没有动,他顺着顾若的手偏过脸没有再看吴芳禾,却做不到就这么轻易的,当什么都没发生的离开。
  而这时候,吴芳禾已经注意到他们。
  吴芳禾在派出所说的话大半是真的,她逃港的经历,回来的过程,但有一样她撒了谎,那就是她不是靠在内衣厂拿货赚的第一桶金。
  她靠的是白嫖。
  她通过招工的方式回到羊城,本来想回去找儿子的。
  在外面漂泊那么些年,她最怀念的还是在盘山村带儿子的那些岁月,她一直记得自己有个听话懂事的儿子,儿子还成绩好,得他爸喜欢。
  要不是这个儿子,当年死的人就不是孟广瑞,而是她了。
  而她在港城当舞女那些年,意外流产过三个孩子,早不能生了,她总得为以后打算。
  男人,她在港城经历过太多,知道都靠不住,想来想去,她今后的养老还是得靠儿子。
  于是回到羊城的第二天,她就买了回渝南城的票。
  她当初会抛下儿子,确实有很多不得已的原因在里面,毕竟她肚子上掉下的一块儿肉,孩子还那么懂事听话,可以说,孟广瑞对她会那么百依百顺,大半原因还是她给了他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儿子,所以,冲着这点,她对孟添这个儿子也有一份爱在的。
  所以,她也没完全骗李巧银,她当年出发前真给她娘家寄了一封信和一些钱,让他们帮忙照看儿子一段时间。
  只是她低估了她那偏心老娘的狠心,竟然会收了钱没办事,这么些年压根没照料一分,让她儿子才十五岁就辍学出去打工了。
  这让她实在没想到。
  孟广瑞在世的时候,总说儿子以后以后可以做什么,医生,科学家,外事部门。
  孩子才三岁大,他已经给人启蒙英语了,说以后会有大用。
  这些话她听太多了,渐渐的也认为儿子以后应该是做那些职业的。
  听到人十五岁就辍学了,她第一反应是,她的儿子,怎么能是个文盲。
  要是个文盲,还怎么养她?
  靠打工养?
  一个月那么几百块钱能干什么?
  她在港城日子虽然难捱,也缺钱,但该享受的还是享受过的,她才不要过苦日子。
  那该怎么弄?
  一个文盲儿子,打工仔她还要去找吗?
  找到了不会还要她接济吧?
  还有这么十几年她对他不闻不问,找过去他又会不会搭理她?
  吴芳禾想不好,也担心她要找过去,孟家的人会因为当年的事活剥了她,最终,吴芳禾放弃了立马去找人,借着娘家没管她儿子的事,在娘家大闹了一场后回了羊城。
  她当初卖掉房子换来回来机会的同时还给自己换到一份工作,不管怎么说,羊城都比渝南那地方好,儿子指望不上了,她只能想办法挣钱了。
  只是没想到,那个该死的管家骗了她,她花掉一套房子的钱换来的是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让她当清洁工?
  怎么可能。
  她好歹是在港城跟过大哥的女人,还开过发廊当过老板娘,她怎么可能当个清洁工。
  要只是为了当个清洁工,她还回来干嘛?
  在港城不好吗?
  吴芳禾不甘心当个清洁工,她天天都在琢磨怎么赚钱,在厂里混日子的时候,她一有空就羊城到处转悠,琢磨怎么才能赚到钱。
  她在港城待了很多年,接触过三教九流,知道普通人想要来钱快,要么你够狠,杀人抢劫卖粉,要么,长得够好,再搭上个大哥,要么,就靠骗,靠偷。
  杀人抢劫她是不敢,也没那个身手。
  卖粉她在港城都没卖,现在回到管理严格的内地更不敢碰。
  搭个有钱大哥也很难,她已经四十多了,年纪大了,先前就被
  嫌弃过。
  那就只能靠偷或者骗了。
  偷她没技术。
  骗,她从前在舞厅的时候倒是和一个小姐妹学了些。
  只是要怎么骗?
  从哪儿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