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53节
林志升当时没当回事,他不觉得一个打工人能帮上他什么,虽然这个打工人他还挺欣赏的。
只是林志升自己都没想到,这个打工人在后面救了他的命,又救了他儿子的命。
出来混的,总会摊上事。
当时余暨在发展中,还没有好到到处都有活做,所有的活和项目都靠抢,今天我抢你的,明天你抢我的,林志升有个嫁在余暨当地的妹妹,夫家关系也还算可以。
林志升又会做人,自己从来不吃大头,在一众老板里,他拿到的活最多。
拿的活多了,免不了要被人记恨报复。
之前那个姓马的就是个阴险的,看林志升又把他想要的一个项目撬走了,找上门想合作不成,他把林志升恨上了,想给林志升一点教训,花钱找人在林志升落单的时候把人堵了。
都是一群拿钢棒到处抢劫的飞车党,那晚林志升包里还放着一笔工程款,为了保住那笔钱,林志升和那群人干了起来。
林志升在外面混了几年,多少有些身手,只是双拳难敌四手,没一会儿他被一根一根乱挥来的钢棒砸得没办法再抵抗。
眼看要交代在当场,边上突然飞出来一个人,手上一块儿板砖拍中一个飞车党后,他迅速夺过人手里的钢棒,在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快准狠几棒朝他们敲了下去,紧接着又几脚飞出去把一群人的摩托车给踹在了地上。
他动作快得出乎所有人预料,林志升都忘了从地上爬起来。
等到警笛声响起,一群飞车党车都顾不得要慌乱四散逃走后,他才愣愣的起来看向了孟添的方向。
之后林志升就把人带在了身边做事,先是当保镖和挡酒的在用,后面发现这个人管工地有一手,看图画图预算也厉害,还会砌墙电工木工,林志升高兴得直呼挖到宝了,直接把手里一处大的工地给了他管理。
林显是在孟添意外替他挡下一刀,救了他的命以后,从林志升那儿知道的这些,他当时就对孟添佩服得五体投地,还去找孟添说要和他拜把子当兄弟。
只是孟添这个人太冷了,也不爱说话,总是一副淡淡的样子。
林显那会儿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没正事干,也不想去林志升给他安排的单位上班,成天伙着一伙人唱歌蹦迪台球厅,手里有钱,大家都乐意捧他,把他捧得每天都飘飘然的,心气也更高了,看孟添对他爱搭不理的,三番四次拒绝他喊他出去玩的邀请,他也懒得管了,没再频繁去找人。
一直到他爸林志升车祸意外去世,他接下他的摊子,却错信了工地上一个叔叔,黄了项目赔光了家产,原来身边那些朋友一个个见到他恨不得躲得远远的时候,他才看清谁是值得他交的人。
总之,孟添在林显这儿,是个再重信义,正直不过的一个人,他实在很难想象他会去骗人,还是骗一个姑娘。
至于嘛?
又不是找不到老婆。
余暨这边大把招上门女婿的,像他这样的都有好几个叔伯和他开玩笑,问他想不想少奋斗几年,孟添比他长得好,还有能力,只会更受欢迎。
就算不做上门女婿,想找个老婆对他也是个容易事,这个年头,有一张帅脸还是很吃香,更何况孟添只是受他拖累才暂时穷了,他想挣钱还是很容易。
他手里有技术,胆量好,酒量也好,当初跟着他爸那会儿也认识几个老板,只要他愿意,外面多的是人愿意挖他过去。
有钱又有脸,什么老婆找不到,何必去骗呢。
“你这是很喜欢啊?”
林显抓了抓他的费翔头,看着孟添半晌憋出一句。
要不是认定了这个人,非她不可,不这样娶不到人,他想不到还有什么理由值得孟添违背原则去行骗。
想到顾若那张脸,林显感觉自己猜到了真相。
“那你现在怎么办?”
多少有些为兄弟担心,林显抓着头发,脸上露出愁色,“你卖掉大哥大的钱还剩下多少?”
“我们这边娶媳妇要花不少钱,你那边也差不多吧?你还和人家说你发财了,估计花费更大。”
“我这儿一时半会儿也拿不了钱给你,年前那帮人还不知道来不来,不来的话,这工地只能咱俩自己慢慢干,估计还有个一两个月才能完工拿到钱?”
“这要是没钱,弟妹不会跟你离婚吧?这年头离婚的人也不是没有,弟妹又长得那么好,就是二婚也……”不愁嫁。
看着孟添突然望向他的黑沉沉眼神,林显把到嘴边的话一下吞了回去,赶紧道:
“我瞎说的,弟妹都愿意和你一起租房子了,还特地挑那么破的屋,明显是想给你省钱,她怎么会和你
离婚呢!”
“不能,弟妹肯定不能抛弃你,她心里多半是有你的,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你老丈人丈母娘那边,不能让他们知道你骗婚了。”
“这事也好办,只要搞到钱……”林显一下咬到了舌头,好办个锤子,他们现在缺的就是钱。
“那个,钱,要不,要不,”
林显支支吾吾,过了会儿,他才咬咬牙觑向孟添,“要不,你去找找我爸之前带你见过的那些大老板,看看有没有靠谱的,能给你高工资的看看吧!”
林显说出这话,心都在痛了,他都没法儿想孟添这边走了他该怎么办,爹给他留的钱没了,破工地上的人又没了,他除了吃喝拉撒啥也不会,认识的人都是干工地的,工作都不好找,恐怕真得找户人家当上门女婿去了。
可上门女婿也不是那么好当,什么都得听老婆老丈人的话,对他们来讲,他最大的用处大概就是可以造小人,他这性格怕是不太适应。
最重要的是,他要是当了上门女婿,他老林家可就没人啦,不知道他爹的棺材板能不能压得住。
林显越想心里越慌,他舔舔嘴,“但是你要是愿意和我继续干的话,这回那个工地完工了,把工人工资除出来,剩下的你就拿大头,我拿小头的。”
“后面有新工程咱们也这样分,你知道我的,屁本事没有,现在也就是认识一些长辈关系,还有和我姑丈那边到处得还行。”
“我先前和弟妹说的也是真的,前天我姑丈找我了,说那个市公安局准备搬迁……”
“我没打算另找下家。”
眼看顾若走出去都看不见人影了,孟添打断了他。
“这边工地我有安排,赚钱的事也是,晚些和你说,先搬东西,等会儿她请你吃饭别拒绝。”
孟添丢下一句,背过两个大背包,再手上几包拎上,把箱子往肩上一扛,出了小木屋。
“有安排?”
林显在后面,愣了下,反应过来孟添刚才算是给了他一颗定心丸子,他顿时感动得稀里哗啦,朝外大声应一声“哎,行!”赶紧把剩下的桶,盆拿上骑上摩托车地跟了上去。
东西搬去租的屋,却没办法立即收拾。
家当实在太少了,不提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这些,房间里连个装衣服的衣柜都没有,床只有一张租房附带的空床,还得准备席子,被子这些,另外两边窗户还没窗帘帘,隔间这边也没个帘子遮挡。
这些不买回来,怎么收拾他们今晚都没法住人。
只能先去街上大采购。
刚好林显骑着摩托车来的,他立即表示今天一天都闲,可以帮忙。
于是三个人没有耽搁,坐上摩托车就去了这边的街上。
一会儿功夫,雨又停了,街上比早上顾若坐车看到的时候人多了下。
街边小摊贩摊位上罩着一把伞在吆喝叫卖,边上买东西手里拎着伞在挑挑拣拣,一面不忘和摊主们还价。
和他们镇上每次逢集差不多的画面,但又有些不同,顾若看了会儿,大概就是风土人情不同,这边的生活气更热闹一些。
买东西的人口袋里有钱,底气更足,该省的省,该买的买,看到新鲜的,喜欢的,也乐意尝试,摊主们也推销得更有劲儿。
不像老家,许多人手里的钱有限,买东西都得算着来,不该多看的绝对不看,直奔目的去也没那么多可以挑拣的,几乎拿上自己想要的谈到个心理价,付好钱就走。
他们的赶集是真的赶集,这边的赶集有种悠闲的热闹感。
这边东西和老家物价差不多的,甚至日常用品这些还比老家要便宜些,也有旧货商店,需要的桌椅板凳这些都可以在旧货商店淘。
只是置家需要的东西多,哪怕顾若已经足够精打细算,需要的桌椅板凳都去这边的二手商店淘的最便宜的,床单被套窗帘布,隔间需要的帘子,还有锅碗瓢盆这些,也是能买便宜的就买便宜的,那钱还是哗哗的花出去了。
不知不觉也差不多中午了。
林显在,按理该请人吃顿饭,毕竟房子是人家帮忙找的,再带他们看,帮忙搬家买东西,忙前忙后好几天也辛苦了。
但顾若刚到这边,还没去找工作,她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找工作顺利,要是不顺利,她都不知道自己后面该做什么打算。
她手里面,现在也就只有当初二娘和姑姑他们给的拜堂红包和改口红包,再另外孟添在出门前一天给了她八百块,说让她当零花,她现在也不确定这个人给的这八百是他身上钱的多少。
这个时候,她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外面的餐馆也不知道贵不贵,万一贵,她舍不得点菜僵在那儿也难看。
她站在卖畚斗簸箕的摊位边,眼睛却盯着远处的饭馆不动,孟添顺着她视线看一眼,大概猜到她在为难什么,想到他先前想给她买早餐都把她惹了,他迟疑一会儿,才试着开口道:
“中午了,回去烧饭来不及,外面餐馆烧两个菜也很难能吃好,要不先外面凑合着吃点,这边有家老乡开的小面馆还不错,我之前和林显去光顾过几回,带你去尝尝?”
“等下午我们把家里弄好了再去菜场买点菜,在家烧顿好的?”
“我们今天搬家,也算暖个房,到时候叫上二叔一起热闹下。”
孟添这话,算是各方面都考虑到了,不会浪费钱,林显那边也顾虑到了。
顾若看他一眼,没有再反对。
可能是她已经几个小时没给过他好脸好眼了,她突然默认他的提议,哪怕只是眼眸那么轻轻睇他一眼,孟添心头也生出一股欢喜的感觉,他黑眸带上抹亮光,立即转头喊道边上还在为一把菜刀和摊主讨价还价的林显。
“中午吃面条可以吗?”
“之前经常去吃的那家小面,晚上再给你吃顿好的。”
林显愣了下,瞥见他边上也看着他在等他回答的顾若,他一个激灵,忙一声:“可以啊。”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也好久没吃面条了,说起来还有些想了。”
话说到这地步了,三个人把剩下的东西一买,便去了小面馆吃面。
十来个平方的小面馆,收拾得还算干净,因为是做老乡生意,收费和家里差不多,料也放得足。
顾若总算松口气,好歹还过得去,不至于显得她太小气。
吃过面,需要的东西也差不多都买好了,三人便回了出租屋。
拿拖把抹布把屋子里里外外重新搞过一遍卫生,东西收拾归纳出来,孟添把两边窗户和隔间的布帘装好,再厨房里一应收拾好,煤炉子煤气罐接好,孟添跑一趟粮油店把需要的米面油调味料买回来,差不多下午三点半。
孟添带着顾若去了这边的菜场买菜。
余暨相对大,除了市中心那边相对大型的农贸市场,西门南门菜市场,几乎每个村每个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菜场。
村的大小不同,菜场的规模也不同。
柳条村这边厂子多,这几年过来的打工人也多,人多起来,原来的小菜场也慢慢扩建成了大菜场,里面什么都有卖,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新鲜冷食,热食,还有一些外地打工的弄了家乡特产来卖,比老家镇上的菜市场还要丰富热闹些。
顾若原本还担心买不到像样的菜色招待,到地方了才发现她担心得多余。
担心价格贵,顾若没有看到什么马上拿,她先小小的转了一圈,才挑中几家菜色新鲜的摊子去问了价。
比顾若预想的要便宜,至少她身上收的二娘和姑姑他们给的几个红包足够她撑一段。
蔡大姐和孟添都说这边工作好找,她是高中学历,会更容易,这点他总不会也骗她,她也不挑,有钱就能干,应该不至于几个月还找不到事做。
确定自己后面能缓过来,顾若买起菜来也没有一昧省了,她并不是个小气的人,既然要招待,肯定要招待顿好的。
她买了肉
,买了鱼,看鸡的价格不贵还买了一只两斤多点的小鸡,接着又挑了几样新鲜的蔬菜。
孟添从始至终跟在顾若身边,她负责挑菜还价,他负责付钱拿菜,拿不下的递给边上的林显。
只是林志升自己都没想到,这个打工人在后面救了他的命,又救了他儿子的命。
出来混的,总会摊上事。
当时余暨在发展中,还没有好到到处都有活做,所有的活和项目都靠抢,今天我抢你的,明天你抢我的,林志升有个嫁在余暨当地的妹妹,夫家关系也还算可以。
林志升又会做人,自己从来不吃大头,在一众老板里,他拿到的活最多。
拿的活多了,免不了要被人记恨报复。
之前那个姓马的就是个阴险的,看林志升又把他想要的一个项目撬走了,找上门想合作不成,他把林志升恨上了,想给林志升一点教训,花钱找人在林志升落单的时候把人堵了。
都是一群拿钢棒到处抢劫的飞车党,那晚林志升包里还放着一笔工程款,为了保住那笔钱,林志升和那群人干了起来。
林志升在外面混了几年,多少有些身手,只是双拳难敌四手,没一会儿他被一根一根乱挥来的钢棒砸得没办法再抵抗。
眼看要交代在当场,边上突然飞出来一个人,手上一块儿板砖拍中一个飞车党后,他迅速夺过人手里的钢棒,在一群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快准狠几棒朝他们敲了下去,紧接着又几脚飞出去把一群人的摩托车给踹在了地上。
他动作快得出乎所有人预料,林志升都忘了从地上爬起来。
等到警笛声响起,一群飞车党车都顾不得要慌乱四散逃走后,他才愣愣的起来看向了孟添的方向。
之后林志升就把人带在了身边做事,先是当保镖和挡酒的在用,后面发现这个人管工地有一手,看图画图预算也厉害,还会砌墙电工木工,林志升高兴得直呼挖到宝了,直接把手里一处大的工地给了他管理。
林显是在孟添意外替他挡下一刀,救了他的命以后,从林志升那儿知道的这些,他当时就对孟添佩服得五体投地,还去找孟添说要和他拜把子当兄弟。
只是孟添这个人太冷了,也不爱说话,总是一副淡淡的样子。
林显那会儿刚从学校毕业出来,没正事干,也不想去林志升给他安排的单位上班,成天伙着一伙人唱歌蹦迪台球厅,手里有钱,大家都乐意捧他,把他捧得每天都飘飘然的,心气也更高了,看孟添对他爱搭不理的,三番四次拒绝他喊他出去玩的邀请,他也懒得管了,没再频繁去找人。
一直到他爸林志升车祸意外去世,他接下他的摊子,却错信了工地上一个叔叔,黄了项目赔光了家产,原来身边那些朋友一个个见到他恨不得躲得远远的时候,他才看清谁是值得他交的人。
总之,孟添在林显这儿,是个再重信义,正直不过的一个人,他实在很难想象他会去骗人,还是骗一个姑娘。
至于嘛?
又不是找不到老婆。
余暨这边大把招上门女婿的,像他这样的都有好几个叔伯和他开玩笑,问他想不想少奋斗几年,孟添比他长得好,还有能力,只会更受欢迎。
就算不做上门女婿,想找个老婆对他也是个容易事,这个年头,有一张帅脸还是很吃香,更何况孟添只是受他拖累才暂时穷了,他想挣钱还是很容易。
他手里有技术,胆量好,酒量也好,当初跟着他爸那会儿也认识几个老板,只要他愿意,外面多的是人愿意挖他过去。
有钱又有脸,什么老婆找不到,何必去骗呢。
“你这是很喜欢啊?”
林显抓了抓他的费翔头,看着孟添半晌憋出一句。
要不是认定了这个人,非她不可,不这样娶不到人,他想不到还有什么理由值得孟添违背原则去行骗。
想到顾若那张脸,林显感觉自己猜到了真相。
“那你现在怎么办?”
多少有些为兄弟担心,林显抓着头发,脸上露出愁色,“你卖掉大哥大的钱还剩下多少?”
“我们这边娶媳妇要花不少钱,你那边也差不多吧?你还和人家说你发财了,估计花费更大。”
“我这儿一时半会儿也拿不了钱给你,年前那帮人还不知道来不来,不来的话,这工地只能咱俩自己慢慢干,估计还有个一两个月才能完工拿到钱?”
“这要是没钱,弟妹不会跟你离婚吧?这年头离婚的人也不是没有,弟妹又长得那么好,就是二婚也……”不愁嫁。
看着孟添突然望向他的黑沉沉眼神,林显把到嘴边的话一下吞了回去,赶紧道:
“我瞎说的,弟妹都愿意和你一起租房子了,还特地挑那么破的屋,明显是想给你省钱,她怎么会和你
离婚呢!”
“不能,弟妹肯定不能抛弃你,她心里多半是有你的,现在当务之急就是你老丈人丈母娘那边,不能让他们知道你骗婚了。”
“这事也好办,只要搞到钱……”林显一下咬到了舌头,好办个锤子,他们现在缺的就是钱。
“那个,钱,要不,要不,”
林显支支吾吾,过了会儿,他才咬咬牙觑向孟添,“要不,你去找找我爸之前带你见过的那些大老板,看看有没有靠谱的,能给你高工资的看看吧!”
林显说出这话,心都在痛了,他都没法儿想孟添这边走了他该怎么办,爹给他留的钱没了,破工地上的人又没了,他除了吃喝拉撒啥也不会,认识的人都是干工地的,工作都不好找,恐怕真得找户人家当上门女婿去了。
可上门女婿也不是那么好当,什么都得听老婆老丈人的话,对他们来讲,他最大的用处大概就是可以造小人,他这性格怕是不太适应。
最重要的是,他要是当了上门女婿,他老林家可就没人啦,不知道他爹的棺材板能不能压得住。
林显越想心里越慌,他舔舔嘴,“但是你要是愿意和我继续干的话,这回那个工地完工了,把工人工资除出来,剩下的你就拿大头,我拿小头的。”
“后面有新工程咱们也这样分,你知道我的,屁本事没有,现在也就是认识一些长辈关系,还有和我姑丈那边到处得还行。”
“我先前和弟妹说的也是真的,前天我姑丈找我了,说那个市公安局准备搬迁……”
“我没打算另找下家。”
眼看顾若走出去都看不见人影了,孟添打断了他。
“这边工地我有安排,赚钱的事也是,晚些和你说,先搬东西,等会儿她请你吃饭别拒绝。”
孟添丢下一句,背过两个大背包,再手上几包拎上,把箱子往肩上一扛,出了小木屋。
“有安排?”
林显在后面,愣了下,反应过来孟添刚才算是给了他一颗定心丸子,他顿时感动得稀里哗啦,朝外大声应一声“哎,行!”赶紧把剩下的桶,盆拿上骑上摩托车地跟了上去。
东西搬去租的屋,却没办法立即收拾。
家当实在太少了,不提锅碗瓢盆桌椅板凳这些,房间里连个装衣服的衣柜都没有,床只有一张租房附带的空床,还得准备席子,被子这些,另外两边窗户还没窗帘帘,隔间这边也没个帘子遮挡。
这些不买回来,怎么收拾他们今晚都没法住人。
只能先去街上大采购。
刚好林显骑着摩托车来的,他立即表示今天一天都闲,可以帮忙。
于是三个人没有耽搁,坐上摩托车就去了这边的街上。
一会儿功夫,雨又停了,街上比早上顾若坐车看到的时候人多了下。
街边小摊贩摊位上罩着一把伞在吆喝叫卖,边上买东西手里拎着伞在挑挑拣拣,一面不忘和摊主们还价。
和他们镇上每次逢集差不多的画面,但又有些不同,顾若看了会儿,大概就是风土人情不同,这边的生活气更热闹一些。
买东西的人口袋里有钱,底气更足,该省的省,该买的买,看到新鲜的,喜欢的,也乐意尝试,摊主们也推销得更有劲儿。
不像老家,许多人手里的钱有限,买东西都得算着来,不该多看的绝对不看,直奔目的去也没那么多可以挑拣的,几乎拿上自己想要的谈到个心理价,付好钱就走。
他们的赶集是真的赶集,这边的赶集有种悠闲的热闹感。
这边东西和老家物价差不多的,甚至日常用品这些还比老家要便宜些,也有旧货商店,需要的桌椅板凳这些都可以在旧货商店淘。
只是置家需要的东西多,哪怕顾若已经足够精打细算,需要的桌椅板凳都去这边的二手商店淘的最便宜的,床单被套窗帘布,隔间需要的帘子,还有锅碗瓢盆这些,也是能买便宜的就买便宜的,那钱还是哗哗的花出去了。
不知不觉也差不多中午了。
林显在,按理该请人吃顿饭,毕竟房子是人家帮忙找的,再带他们看,帮忙搬家买东西,忙前忙后好几天也辛苦了。
但顾若刚到这边,还没去找工作,她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找工作顺利,要是不顺利,她都不知道自己后面该做什么打算。
她手里面,现在也就只有当初二娘和姑姑他们给的拜堂红包和改口红包,再另外孟添在出门前一天给了她八百块,说让她当零花,她现在也不确定这个人给的这八百是他身上钱的多少。
这个时候,她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外面的餐馆也不知道贵不贵,万一贵,她舍不得点菜僵在那儿也难看。
她站在卖畚斗簸箕的摊位边,眼睛却盯着远处的饭馆不动,孟添顺着她视线看一眼,大概猜到她在为难什么,想到他先前想给她买早餐都把她惹了,他迟疑一会儿,才试着开口道:
“中午了,回去烧饭来不及,外面餐馆烧两个菜也很难能吃好,要不先外面凑合着吃点,这边有家老乡开的小面馆还不错,我之前和林显去光顾过几回,带你去尝尝?”
“等下午我们把家里弄好了再去菜场买点菜,在家烧顿好的?”
“我们今天搬家,也算暖个房,到时候叫上二叔一起热闹下。”
孟添这话,算是各方面都考虑到了,不会浪费钱,林显那边也顾虑到了。
顾若看他一眼,没有再反对。
可能是她已经几个小时没给过他好脸好眼了,她突然默认他的提议,哪怕只是眼眸那么轻轻睇他一眼,孟添心头也生出一股欢喜的感觉,他黑眸带上抹亮光,立即转头喊道边上还在为一把菜刀和摊主讨价还价的林显。
“中午吃面条可以吗?”
“之前经常去吃的那家小面,晚上再给你吃顿好的。”
林显愣了下,瞥见他边上也看着他在等他回答的顾若,他一个激灵,忙一声:“可以啊。”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我也好久没吃面条了,说起来还有些想了。”
话说到这地步了,三个人把剩下的东西一买,便去了小面馆吃面。
十来个平方的小面馆,收拾得还算干净,因为是做老乡生意,收费和家里差不多,料也放得足。
顾若总算松口气,好歹还过得去,不至于显得她太小气。
吃过面,需要的东西也差不多都买好了,三人便回了出租屋。
拿拖把抹布把屋子里里外外重新搞过一遍卫生,东西收拾归纳出来,孟添把两边窗户和隔间的布帘装好,再厨房里一应收拾好,煤炉子煤气罐接好,孟添跑一趟粮油店把需要的米面油调味料买回来,差不多下午三点半。
孟添带着顾若去了这边的菜场买菜。
余暨相对大,除了市中心那边相对大型的农贸市场,西门南门菜市场,几乎每个村每个区都有属于自己的小菜场。
村的大小不同,菜场的规模也不同。
柳条村这边厂子多,这几年过来的打工人也多,人多起来,原来的小菜场也慢慢扩建成了大菜场,里面什么都有卖,鸡鸭鱼肉,瓜果蔬菜,新鲜冷食,热食,还有一些外地打工的弄了家乡特产来卖,比老家镇上的菜市场还要丰富热闹些。
顾若原本还担心买不到像样的菜色招待,到地方了才发现她担心得多余。
担心价格贵,顾若没有看到什么马上拿,她先小小的转了一圈,才挑中几家菜色新鲜的摊子去问了价。
比顾若预想的要便宜,至少她身上收的二娘和姑姑他们给的几个红包足够她撑一段。
蔡大姐和孟添都说这边工作好找,她是高中学历,会更容易,这点他总不会也骗她,她也不挑,有钱就能干,应该不至于几个月还找不到事做。
确定自己后面能缓过来,顾若买起菜来也没有一昧省了,她并不是个小气的人,既然要招待,肯定要招待顿好的。
她买了肉
,买了鱼,看鸡的价格不贵还买了一只两斤多点的小鸡,接着又挑了几样新鲜的蔬菜。
孟添从始至终跟在顾若身边,她负责挑菜还价,他负责付钱拿菜,拿不下的递给边上的林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