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36节
  孟添却没立即走,他眸光定在她瞄过的眉,点过的唇上。
  刚喝了水,口红的那点干已经揉开,唇瓣恢复水润嫣红,像熟透的樱桃沾上早起的花露,娇艳欲滴。
  她长得好看,他不是第一天知道,小时候第一眼见到她就知道。
  吴芳禾向往大城市,不喜欢这个土地贫瘠,让她受过许多苦和罪的农村,连带的也不喜欢村里的人,尤其是脏兮兮的小孩儿。
  他从三岁起就被规定要保持干净,身上不能弄脏,不能流鼻涕,也不许和脏兮兮的小孩儿玩。
  吴芳禾这么要求他,她自己也是这么做的,整个村子里,当时也就赖桂枝能上他们家门。
  倒不是吴芳禾多喜欢赖桂枝,是那会儿的赖桂枝太漂亮,跟在她身边她不会丢脸,她也不用再听到人家拿她们两做比较的话。
  吴芳禾和赖桂枝同一年结婚,她早半年,赖桂枝晚半年。
  最开始村里人人都羡慕吴芳禾,羡慕她出生城里,羡慕她找到个在铁路上当把手的男人,那时候吴芳禾高傲得像只山凤凰,但赖桂枝嫁给顾良才以后,村里人的目光就不在她身上了,全都在讨论赖桂枝。
  说赖桂枝才十八岁,却嫁给了快三十,连亲爹都不救的顾良才,说赖桂枝的可怜,她的漂亮。
  每次吴芳禾给人炫耀她的新衣裳,吃的什么东西的时候,只要赖桂枝一出现,焦点就变了。
  吴芳禾好胜心重,那会儿又刚生下他,估计是闲得慌,她每天都很在意自己是不是又被赖桂枝比输了下去。
  后来赖桂枝三年抱两,一儿一女,她更气死了。
  好在赖桂枝那个人被兄嫂压着长大心思浅显,吴芳禾稍微对她招招手,她就以为人要和她处朋友,正好两个都闲,就凑在一块儿了,却不知道吴芳禾背地里只把她当丫鬟。
  她一岁大的时候,吴芳禾帮赖桂枝看她,还指着她对他开玩笑说:“给你捡了个小丫鬟,你要不要?”
  他当时看着她精致灵气小观音一样的小脸,瞥了眼电视里小奴才给小姐擦口水的画面,心里想,什么小丫鬟,他给她当小奴才差不多。
  她要是命好一点,不是投在顾良才赖桂枝家里,合该就是个大小姐。
  没有比她更灵气清丽的姑娘,他出去这么多年,没有见到过。
  或许城里的姑娘会打扮,比她穿着更洋气靓丽,却没有她的灵气,她身上有股出淤泥而不染的干净,让人看着心里不自觉欣悦,心神宁和。
  “你这样看着我做什么?”
  他一直盯着她瞧,也不作声,顾若被看得不自在,偏了偏脸。
  “很好看。”
  孟添回神,盯着她羞赧的模样,低哑一声。
  “你今天很好看。”
  顾若愣了愣,旋即脸颊微微热,一时不知道怎么回他,她抿了抿唇角,过了会儿才说:“不是要去忙吗?”
  “快去吧。”
  她忍不住赶起人,她其实还不太知道怎么和他相处,那天他和她那么说完,她心里多少有些雀跃的,窃喜的,雀跃他喜欢她,窃喜他一直喜欢她,她忍不住大着胆子回应了他。
  但后面两天,她再见他,总不受控制会忸怩,还不如不知道他心意的时候。
  她没喜欢过人,从小到大接触的异性,也就一个他。
  “你快去忙吧,别让人等久了。”
  她又催了一遍,孟添看看她,她红着脸的模样很惹人,一双轻睇着他的眼更漂亮,盈着水意横波流转,他不禁抬起手想碰碰她脸,抬到一半有停住,他担心她躲开,或者觉得他流氓。
  虽然他们已经在一个户口本上超过三天,也刚拜完堂,但除了那天那个拥抱,先前他背了她,抱了她,两个人还什么都没做。
  简单的拉手都还没有。
  也不急,中午过完就晚上了。
  “那你先歇息,我晚些来叫你。”
  孟添垂下手看一眼外面天色,转眸看着她又说。
  “有事可以找何洋,或者我让晴姐进来陪你。”
  “不用,晴姐还要带孩子,我就在房间,休息下也不做什么。”
  顾若立即一声,孟晴比他们大五岁,一直在镇上长大,孟二叔他们当初不得已回来村里谋生,也没亏了这个女儿,一直让她保着城镇户口,在外婆家上学长大。
  顾若这些年也就和她见过几面,不算熟,叫进来估计是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还耽搁人家事。
  孟添也知道,主要孟晴的孩子刚满岁,离不得人,还喜欢抱着走动,带进来估计会吵,他想了想,也没再说这事,注意到她脚上的高跟鞋,担心她脚伤受不住,又去她带过来的箱子里给她把布鞋找了出来,再叮嘱过两句才出去,顺便带上了房门。
  房间门咔嚓一声锁上。
  顾若松口气,随即,她拖着脚去了床边坐下,把脚上五公分高的高跟鞋脱了,换上了他刚才递给她的布鞋。
  她确实是感觉到脚不舒服了。
  这是她长这么大第一次穿高跟鞋,再加上脚伤还没完全好,哪怕从穿上这双鞋的时候,她就没怎么走过路,但站久了也累得疼。
  她没想到他都注意到了。
  难怪先前摩托车到外面大门口,她要下来的时候他没让,直接抱的她进来。
  顾若手指轻捏着脚,不自禁弯了弯唇角。
  结婚办酒并不算轻松,尤其农村还要吃三顿,中午开席,顾若出去认了认孟家的一些亲戚,敬了场酒,结束后,孟家本家的一些大娘婶子嫂子就找着孟晴过来新房里找她说话了。
  孟添则在外面陪长辈们还有他爸原来认识的一些人。
  孟广德在世的时候,为人仗义,出手更阔绰,虽然他出的事不光彩,当年没人敢沾上纷纷远离,但这么多年过去,事情早过了,人又都是记好的,年纪越大,感念越深,怀念也越多。
  这回来参加孟添婚礼的一些叔伯不在少数,先前孟龙来喊的那个在公安局的长辈是一个,还有一些别的长辈。
  顾若看着孟添在他们面前举杯,谦恭有度的时候,都忍不住想,要是他爸还在,他其实不用出去也能博出一片天地。
  不过他现在也不差。
  看今天来喝喜酒的有多少就知道了。
  本家这些婶娘嫂子来找她也不止说说话认识的,他们是看孟添在外面出息了,想让家里的男人或者儿子们跟着一道出去闯一闯,就和当年孟广德带了一些孟家人出去一样。
  盘山村土地贫瘠,一个人头田加地一块儿能分到一亩,属于饿不死但也饱不了。
  想要过得好,还得外面找活做。
  但镇上的单位就那么些,供城镇户口都不够,哪有乡下种田的份,原来孟广德在的时候,帮着带了一批人出去,他出事以后,整个村子除了大队长村支书家那几个小辈在镇上找到工作了,剩下的也就顾家和孟
  家三房花了钱走关系的找到两份工作。
  另外的,要么手里有点技术,自己去外面接活儿干,要么平时当个小篾匠,编点东西去赶集挣个零用钱,想发财赚大钱却难。
  所以知道孟添在外面出息了,他们不免心思浮动。
  只是孟二叔孟二婶那边都因为当年的事和他们存着芥蒂,只要他们开口,人直接忙自己的去了,再开口,那就只能挨一顿骂。
  孟添呢,看着寡言少语的,谈到这些事上却圆滑得很,扯东扯西就不应话,急得你跳脚他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完全不像他爸那样大包大揽的,稍微诉点苦什么忙都帮了。
  这里孟添要和顾若结婚了,她们感觉多少是个机会,一个村的,彼此都认识,再顾家那点事谁都知道,这样的新媳妇进门总要好说话点的。
  于是这群人借着想认认新媳妇就强拉着孟晴过来找人了。
  家长里短闲聊八卦一扯就谈起这事。
  不过他们的如意算盘完全没打成。
  顾若比孟添还记仇,当年孟家落败,顾何友伙了哪些人上孟家找孟添麻烦,被她拿石头砸的名单她都还记着的。
  这些年她对孟家的情况知道得不算清楚,但哪些和孟二婶关系好,哪些关系不好,不好的原因大概是什么,她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甚至比在外婆家长大的孟晴更清楚。
  这群人开口,她也没恼,一边逗着孟晴家一岁的奶娃,一边漫不经心听,等对面口水说干了,一定要个回复了,她才慢慢道:
  “添哥的事我现在都不是很清楚,就算清楚了我也全力支持他,尊重他,不会插手过问。”
  “不过大娘你家牛娃和我哥关系最好,这些年总一起玩牌,我哥这些年不管挣再多,从不往家里拿一分,不知道牛娃是不是这个情况?”
  “要是的话,我觉得出去不出去其实差别也不大。”
  “外面消费还高,花花世界,迷了眼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看我哥就是,人现在还在医院躺着。”
  顾若并不避讳自己家里的一档子事,早出了名的事,要那块遮羞布没有用,所以不管谁在她这里都能碰个软钉子,偏偏又挑不出错。
  这群人没办法,只能脸色不算好的走了。
  倒是孟晴气死了,她虽然不常在家,也知道当年她大爸去的时候家里多难,被人落井下石,她妈差点没命。
  这群人先前去找她,她本来都不想理的,但大喜的日子,她又是个要脸的,不想弄得难看,再她也想来找顾若说说话,担心她无聊,没想到这群人算盘珠子崩脸上了,她比李巧银脾气火爆些,把娃往顾若怀里一揣,袖子一撩就开始阴阳怪气骂起来。
  孟晴没考上高中,却算个文化人,骂人不吐脏字也难听,这群人本来就没脸,听得晚饭都没吃灰溜溜走了。
  人走了,婚房里面清净了,孟晴却过意不去,和顾若道歉,不该把这样的膈应人带来屋里。
  顾若没在意,冲她摇了下头,“没有事,晴姐,这都正常的,大家一个村的,存了这个心,今天不找明天也会找。”
  顾若说完,不想在这些事情上纠结,平白影响自己心情,就问起孟晴她小孩儿,从吃东西到每天怎么带。
  孟晴带娃累,一肚子的话要诉,顾若问,她话匣子打开,两人在屋子里不知不觉待到吃晚饭。
  摆酒的晚饭在下午四点多,吃完五六点,天接近擦黑,大家陆陆续续各自回家。
  孟家一大家子帮着拿了回礼送客,等人走完,负责一条龙席面的也很快把带来的桌椅凳子,塑料棚拆了,再院子里搭的几个煤炭炤和柴火炤拆掉,和孟添结过帐,便拉着东西走了。
  家里一下空下来,只剩下孟家自己的一大家子。
  一场席宴办完,大家都累得慌,二叔孟广德和姑父祁智文中午晚上都喝了不少酒,两个人都是比较有酒德的,看着人走完,两个人总算憋不住了,打了两个酒格就去外面大马路上吐起来,怕继续待下去闹洋相,吐完,两个人支着头冲院子里喊一声:“我们先回去。”就肩搭着肩回孟家院子去了。
  喝醉酒的人,走起路来都趔趔趄趄的,看着随时要摔倒的样子,孟广美看着不放心,和孟添李巧银打声招呼赶紧跟了上去。
  “要不给二叔姑父煮个醒酒汤吧”
  顾家顾良才每次喝醉就开始发酒疯,顾若看到总如临大敌,她还是头回看人喝醉了,知道自己出去找地方吐,再去找地方休息的人,心里对人喝酒的那点下意识反感恐惧消去,她问了声。
  她是会熬醒酒汤的,顾良才手没废,喝醉了酒还只会扯大话那些年,他的醒酒汤都是她熬的。
  想到孟广德祁智文是为了给孟添挡酒喝成这样,她不由道:“家里有红糖吗?我去熬。”
  “不用。”
  孟二婶拦了她,“别去麻烦,等会儿回去给他们喝点醋就行,不用废那功夫。”
  “你二叔和姑父两个年轻时候酒量好着,这点酒不算什么,可能就太久没喝了缓不过来。”
  李巧银不是让新媳妇刚进门就忙里忙外的人,何况顾若手上的伤还没好,她更不可能同意这个事,她说完,看天色不早,想着小两口刚结婚,需要多相处,这边的事情也忙得差不多,便喊道孟龙孟晴男人祝山:
  “孟龙,你跟你姐夫搭把手,把电视机给搬你哥房间去,晚上他们可以看。”
  “时间不早了,这边也差不多弄好了,你们早些休息,我们回院子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