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34节
“嗯,那我关门了,你回去慢点。”
“嗯。”
孟添点了点头。
顾若又看他一眼,伸手带过边上的半侧门轻轻关了上。
还没修好的红漆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响,顶上合页的碎屑受到微微震颤从门头飘落。
孟添看着木屑落地,再看一眼紧闭的门缝,静立一会儿,才慢慢转身下了台阶。
短短一截路,一步三回头。
正月里,大阴天不见太阳,时不时还一阵冷风,男人一颗心却像揣了颗火球那样滚烫,浑身振奋得像通了电,从后背脊到尾椎骨都酥麻着,几乎控制不住脸上乱飞的五官表情。
她抱了他。
十二岁以后,他再也没有过这样管控不住自己心情的时候,这会儿却有点像孟龙那遇到点什么就大吼大叫的毛头小子。
但他不可能学孟龙,她不喜欢。小时候顾何友每次在她面前上蹿下跳,各种大吼大叫,她都会脸撇一边悄悄翻白眼,和他嘀咕,像在看一头肥头大脑的猪耍大戏。
他知道她不喜欢顾何友,因为顾何友总喜欢抢她东西,不高兴了还会扯她头发出气,但她也同样不喜欢咋咋呼呼的人,所以每回她去他家,他都拿着本书。
孟添握捏一下手掌,须臾抬起碰了碰她刚才抱住他时头捧过的肩,按捺住心里那些潮涌起伏,脚步稍微快了些。
到大路边,几个小孩儿捡了一堆过年放剩下的鞭炮,只是手里的火柴有些回潮,小家伙们也没经验,地上擦了一把火柴梗,他瞥一眼
,须臾脚步一转走了过去,拿过小孩儿手里的火柴,捏着火柴梗在火柴皮上用力一划拉,没一会儿火焰燃起,空中炸响一阵噼里啪啦声。
红漆木门后,顾若听一耳朵外面的动静,估摸着人应该已经走了,她轻轻吐了口气,抬起手摸向脸,隔着纱布都能感觉到一层烫意。
——
初十办酒,满打满算只剩三天,这三天孟添一直在忙,忙着确定席面的菜色桌数和一应采买,还有婚房的布置,虽然李巧银和他姑姑孟广美也在这些事上能搭把手,但婚房是他要住的,很多东西还得他自己拿主意怎么弄,再需要买的也要买回来。
最后宴请宾客这块儿,远的一些亲戚,平时和孟广德他们走动更多的,有孟广德去请,近一些的,他这趟回来走动过的一些本家亲戚,还得他自己上门去一趟。
而他这趟回来,所有人都在说他发了财,一个过年他本来也没怎么闲过,这回他突然要结婚,还是和顾家的顾若,村里的另一个热议人物,听到消息的人一个个好奇得不行,路上谁看到他都会逮着他问几句。
一个村的都认识,被问了,他难免要停下来和人聊一会儿。
几天里他几乎没闲下来过,去顾家看顾若都只有晚上了才有空。
他忙,顾若也没有闲着,摆酒席面两边办,孟家那边有孟二叔和孟添姑姑他们帮忙操持,顾家这边,却大部分只有顾若一个人在弄。
顾何友那边手情况不是很好,好像患处又发炎化脓了,很可能还要再做一次截肢手术,赖桂枝急得守在医院一次也没回来过。
顾良才倒是回来了,但他两手废着,什么都干不了,除了去把顾家能请来的一些亲戚给请了,就是在村里跟好奇她和孟添怎么突然要办酒的人吹牛皮,或者去他大哥小弟家炫耀自己马上要有个得意女婿了。
惹得顾若大娘小婶两个上门来说酸话和嘲讽话。
顾若要忙着收拾自己要搬去孟家的东西,还要忙着招待上门来随礼的附近邻居,没空搭理,弄得烦了,她忍不住骂了顾良才一通:
“有什么好得意的,我是被你们卖出去的,这门亲事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们自己心里不清楚明白吗?”
“收了那么多东西,你就是出去牛皮吹破天,人家也一眼看透你了。”
“你有这个功夫,还不如上街去找找朱凤美,她把人坑这么惨,这事就这么算了?”
“那你可真够窝囊的,什么都护不住!”
顾良才断了双手后最恨别人骂他窝囊,但这次,他算被戳到痛处了。
他再恼火顾何友是个靠不住的白眼狼,那也是他疼了二十来年的儿子,现在给人弄废了,他怎么可能真的能忍,他铁青着脸难得什么也没骂,当天下午,就挑着两个粪桶往街上去了。
顾若冷眼看着,大概猜到他是干什么去,她没拦他,怎么可能拦,她只巴不得他去把朱凤美家抄了才好。
家里清净了,孟添那边也把席面一条龙的人请过来开始搭灶台弄场地了。
顾家亲戚不多,赖家那边顾若直接没让顾良才去请,这边院子主要请的都是上次过来帮忙灭了火的一些邻居,再就是顾良才亲妈,也就是顾若亲奶奶那边的几个舅公,姑奶,他们平时走动也不多,但这种婚事嫁娶一般都会到场,加起来差不多有五桌人。
五桌人总共十来户人家,初九下午,顾若已经把这些人家的礼金都收进来做了登记,晚上也摆了几桌简单的请附近邻居们过来吃。
自己张罗自己的婚事,多少有些寒碜,好在顾良才的亲舅舅,顾若的大舅公是个比较讲究的人,知道顾家的情况后,他和顾若舅婆提前到了顾家来帮忙操持,孟添也叫人上门来给屋子挂了红,贴了喜字,再里里外外收拾了下,场面上还算过得去。
到晚上,还记得第二天是女儿出门日子的赖桂枝回来了。
她这两天在医院受了不少罪,顾何友始终接受不了自己断手的事,整天整天的嚎,怨天骂地,赖桂枝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一双眼睛都快哭瞎了。
回来看到家里的一应场面,再得知丈夫一天前去了镇上喝酒没有再回来,家里的一应事情也撂挑子没管,所有事情全扔给了女儿一个人张罗,她后知后觉对女儿生出一些愧疚,夜里,她从孟添包给她的那笔钱里拿了二百块出来,去了顾若房间找顾若。
顾若刚把大舅公大舅婆两老安排在顾良才刚断手歇息过的房间歇息下,回来看到赖桂枝,她脸顿时垮了下来:“有什么事?”
赖桂枝看着女儿的冷脸,心里并不好受,她知道,自己这回又做错了,没帮着张罗办酒是一桩,还没有给准备一星半点儿的嫁妆。
原本她是打算多少准备一些的,不说多了,至少床单被子,她嫁人的衣裳,再洗脸盆热水壶这些准备一些。
但儿子那边情况不好,她一慌什么也顾不得了,原本打算让顾良才准备的,谁知道顾良才那天陪她去赌场把债还掉回来,就没再去过医院,她找不到人,儿子那边又离不了人,一直拖到了现在。
“你哥他在医院情况不太好,我这两天什么都没顾得上,也没给你准备上嫁妆,这二百你拿着,当贴身钱。”
“不需要,你自己留着吧。”
顾若看也没看她手里的钱,推开门回到房间直接带上了门。
她确实不需要,如果赖桂枝刚才进屋了,就会发现她屋里地上堆满了嫁妆,大红的被子,床单,被套,热水壶,大红脸盆脚盆,村里明面上需要的都有。
都是李巧银让孟添送过来的,用顾若几个舅公舅婆的名义,也提前和顾若几个舅公舅婆打好招呼了。
下午顾若看着孟添让人把一件件东西搬进屋的时候,她差点忍不住抱着他又哭一场。
她知道,嫁妆是她的体面,只是她已经没有钱来维持她的体面,却没想到他和二婶替她想到了。
赖桂枝说什么顾何友在医院,她没顾得上,借口罢了,真对这事上心,哪怕再忙也能挤出时间来,那天拿钱她回得来,给她办嫁妆就回不来了?
顾若没把赖桂枝过来的事当回事,反正明天以后,她就能彻底脱离这个家的一切,和这边各不相干了,回到房间,她检查了下这两天收拾的东西,确定没什么漏下,就去了床上休息。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三遍鸡叫过后,外面响起了舅婆喊赖桂枝的声音。
大舅公大舅婆都是七十多的人了,人看着还利索,只是年纪大了,觉少,五点不到就起来了。
起来看赖桂枝顾若房门还没开,两老在屋子里坐了会儿,到天光泛白了,才来敲了赖桂枝屋的门,女儿要出嫁,她之前不在家,今天大喜的日子,怎么也该张罗起来了。
早上事情也多,提前准备好待客的茶水,糖果点心,总不能等人来了,还让顾若这个新娘子出去张罗。
赖桂枝这几天照顾儿子累得很了,沾到床她恨不得能睡死过去,听到喊她完全不想起来,只是她想到女儿昨晚那冷漠的态度,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安,总觉得有什么被她彻底失去了一样,空落落的,磨蹭磨蹭,她还是朝外应一声从床上起来了。
顾若听到外面的动静,也没耽搁,起来穿好衣裳去开了房门。
新娘当天不干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这个习俗,但在顾家却没办法这样,指望赖桂枝一个人又要准备五桌人的茶
水,又要整理屋子再煮早饭给大家吃很难。
而舅公舅婆在家是客,他们帮着张罗外面一应已经难得,不可能再让他们帮忙干活,所以和舅公舅婆打过招呼,去外面简单洗漱过,趁赖桂枝还在外面收拾,顾若进了厨房给舅公舅婆弄早饭。
舅婆进来拦她,没拦住,只能在旁边帮着搭把手,不过顾若做事向来有准备,头一天她就预料到这个情况,让负责席面的人帮她蒸了一蒸屉泡粑出来,只要热热就能吃。
柴火灶蒸煮东西快,十来分钟时间,泡粑就热了出来。
简单陪舅公舅婆他们吃了顿早饭,七点,顾若回了房间收拾打扮。
顾若以前从来没好好收拾打扮过自己,高中时宿舍舍友们开始学描眉化妆的时候,她不是在看书学校,就是在学校食堂做小时工。
但前晚孟添过来的时候,给她带来一包东西,里面有擦脸的,也有修眉的,画眉的,还有口红粉饼。
顾若不知道他送这些是不是想让她打扮下,别在今天给他丢脸了,还是单纯觉得她可能需要,去买的,他送完东西没说上几句就被孟龙过来匆匆叫走了,后面她也没再找到机会问。
但东西送来了,总要用上,昨天她特地去找村子里最会打扮的张奶奶家儿媳妇请教了一番。
刚学着弄这些,手生,依样画葫芦都怕砸了,好在她本来一张脸就能看,不需要太过折腾,把眉杂毛修一修,稍微描一描,再点一点口红在唇上抿一抿,姑娘眉目如画的模样便出现在了镜子里。
妆面弄好,大舅婆端着一碗她煮的糖水鸡蛋进来了,说是出嫁这天吃点甜的,这辈子都甜甜蜜蜜。
才吃过早饭,顾若其实还不饿,听到这句,她还是接过了碗。
糖水蛋吃完,大舅婆帮顾若梳了个新娘头。
大舅婆年轻的时候是有名的梳头娘子,如今上年纪了,手艺也没丢,顾若感觉自己头发梳好后又好看了许多,她摸着头照了好一会儿镜子,才去把前两天买的衣裳找出来换上。
衣裳换好,时间不知不觉快八点,厨房里赖桂枝已经把今天待客需要的茶水烧好,这时负责席面的人陆续到场,开始在院子里搭的灶台边忙碌。
没多久,顾若的另外几个舅公舅婆表舅表舅妈们陆陆续续到了,附近邻居也忙完家里的活儿,也带着家里的小孩儿上门来等着瞧接新娘的热闹来了,院子里摆的桌渐渐坐上人,大人们小孩儿们的说话声不断,和顾若熟悉的肖大娘她们还进来找顾若说话。
九点十分,便听外面响起一阵喜庆的奏乐声,紧接着又有人喊,来了,新郎来了。
第22章 新婚夜喝了假酒,看到她就亢奋……
新郎来了!
随着这一声,本来就热闹的院子更热闹起来,一群小孩儿风一样的围了出去准备着收新郎官的红包喜糖,大人们也纷纷去凑起热闹。
屋子里,肖大娘她们本来在和顾若说话,这会儿好奇心起来,一个个都停了话头,围去了窗户那边看。
看着她们那一张张好奇张望的脸,顾若坐在床头,心里也跃跃起来,她忍不住支起了脖子,脚尖两次点在了地上,不过她还记得肖大娘她们已经把她鞋子藏起来了,这会儿踩地上只会弄脏她袜子,被肖大娘她们看到了说不定还要打趣取笑她,她又按捺住,只听着肖大娘她们说外面情况。
“进来了,进来了,噢哟,这帮孩子今天可是手上拿满了!”
“小添这娃子挺周正啊,看着比电视里的明星还顺眼了!”
“可不,要说他和若丫还挺般配,都是两张画儿一样的脸,以后生的娃肯定漂亮。”
几个人旁若无人的当着顾若面聊起来,从模样聊到生娃,再到身材,顾若听得耳热,不敢搭腔。
而外面孟添和跟来接亲的几个堂哥给一群小孩儿一人一把喜糖几个小红包发完,再给周围大人们挨个散过烟也往屋里来了。
堂屋里,几个舅婆舅娘们早早守在了门口,看见新郎官周正的模样,她们象征性的拦了拦,再红包一收给放了行。
就这样,孟添顺利进到了屋里,看到了床头坐着的顾若,她穿着大红高翻领短毛衣配红格子裙,鲜艳喜庆的颜色衬着她细白丽质的脸,轻轻朝他望过来,只看到她饱满而殷红的唇,小巧挺翘的鼻,盈盈婉转的眼。
“新郎官看新娘子不转眼啦!”
两个人静默凝望,眼神在空中交睇,边上肖大娘几人出声打趣道。
顾若赶紧偏开了脸,孟添也有些尴尬,不过他没有立即移开眼,看了眼她羞得脸红的样子,才从管红包的堂哥那拿了准备好的红包挨个去给了肖大娘她们。
大喜的日子,肖大娘自然不会和他客套,喜气洋洋的接下了红包,说了几句吉利话后就让他赶紧找鞋子。
“新郎官,找到了新娘子你就直接背走啊,找不到就留在这里先喝酒啊!”
顾若房间原本没什么能藏东西的地方,但这两天孟添陆陆续续往她房间放了不少东西,新增加了好几口大红箱子,和顾若收拾出来的一些旧衣物品堆在一块儿,原本一眼能望尽的房间,变得拥挤起来,密密匝匝什么都有。
在一片红里找一双红鞋,不是那么好找,孟添和几个堂哥几处袋子箱子翻过没找到,不想把现场翻乱了,他不由把目光投向了床边低埋着头的顾若。
“嗯。”
孟添点了点头。
顾若又看他一眼,伸手带过边上的半侧门轻轻关了上。
还没修好的红漆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响,顶上合页的碎屑受到微微震颤从门头飘落。
孟添看着木屑落地,再看一眼紧闭的门缝,静立一会儿,才慢慢转身下了台阶。
短短一截路,一步三回头。
正月里,大阴天不见太阳,时不时还一阵冷风,男人一颗心却像揣了颗火球那样滚烫,浑身振奋得像通了电,从后背脊到尾椎骨都酥麻着,几乎控制不住脸上乱飞的五官表情。
她抱了他。
十二岁以后,他再也没有过这样管控不住自己心情的时候,这会儿却有点像孟龙那遇到点什么就大吼大叫的毛头小子。
但他不可能学孟龙,她不喜欢。小时候顾何友每次在她面前上蹿下跳,各种大吼大叫,她都会脸撇一边悄悄翻白眼,和他嘀咕,像在看一头肥头大脑的猪耍大戏。
他知道她不喜欢顾何友,因为顾何友总喜欢抢她东西,不高兴了还会扯她头发出气,但她也同样不喜欢咋咋呼呼的人,所以每回她去他家,他都拿着本书。
孟添握捏一下手掌,须臾抬起碰了碰她刚才抱住他时头捧过的肩,按捺住心里那些潮涌起伏,脚步稍微快了些。
到大路边,几个小孩儿捡了一堆过年放剩下的鞭炮,只是手里的火柴有些回潮,小家伙们也没经验,地上擦了一把火柴梗,他瞥一眼
,须臾脚步一转走了过去,拿过小孩儿手里的火柴,捏着火柴梗在火柴皮上用力一划拉,没一会儿火焰燃起,空中炸响一阵噼里啪啦声。
红漆木门后,顾若听一耳朵外面的动静,估摸着人应该已经走了,她轻轻吐了口气,抬起手摸向脸,隔着纱布都能感觉到一层烫意。
——
初十办酒,满打满算只剩三天,这三天孟添一直在忙,忙着确定席面的菜色桌数和一应采买,还有婚房的布置,虽然李巧银和他姑姑孟广美也在这些事上能搭把手,但婚房是他要住的,很多东西还得他自己拿主意怎么弄,再需要买的也要买回来。
最后宴请宾客这块儿,远的一些亲戚,平时和孟广德他们走动更多的,有孟广德去请,近一些的,他这趟回来走动过的一些本家亲戚,还得他自己上门去一趟。
而他这趟回来,所有人都在说他发了财,一个过年他本来也没怎么闲过,这回他突然要结婚,还是和顾家的顾若,村里的另一个热议人物,听到消息的人一个个好奇得不行,路上谁看到他都会逮着他问几句。
一个村的都认识,被问了,他难免要停下来和人聊一会儿。
几天里他几乎没闲下来过,去顾家看顾若都只有晚上了才有空。
他忙,顾若也没有闲着,摆酒席面两边办,孟家那边有孟二叔和孟添姑姑他们帮忙操持,顾家这边,却大部分只有顾若一个人在弄。
顾何友那边手情况不是很好,好像患处又发炎化脓了,很可能还要再做一次截肢手术,赖桂枝急得守在医院一次也没回来过。
顾良才倒是回来了,但他两手废着,什么都干不了,除了去把顾家能请来的一些亲戚给请了,就是在村里跟好奇她和孟添怎么突然要办酒的人吹牛皮,或者去他大哥小弟家炫耀自己马上要有个得意女婿了。
惹得顾若大娘小婶两个上门来说酸话和嘲讽话。
顾若要忙着收拾自己要搬去孟家的东西,还要忙着招待上门来随礼的附近邻居,没空搭理,弄得烦了,她忍不住骂了顾良才一通:
“有什么好得意的,我是被你们卖出去的,这门亲事别人不知道怎么回事,你们自己心里不清楚明白吗?”
“收了那么多东西,你就是出去牛皮吹破天,人家也一眼看透你了。”
“你有这个功夫,还不如上街去找找朱凤美,她把人坑这么惨,这事就这么算了?”
“那你可真够窝囊的,什么都护不住!”
顾良才断了双手后最恨别人骂他窝囊,但这次,他算被戳到痛处了。
他再恼火顾何友是个靠不住的白眼狼,那也是他疼了二十来年的儿子,现在给人弄废了,他怎么可能真的能忍,他铁青着脸难得什么也没骂,当天下午,就挑着两个粪桶往街上去了。
顾若冷眼看着,大概猜到他是干什么去,她没拦他,怎么可能拦,她只巴不得他去把朱凤美家抄了才好。
家里清净了,孟添那边也把席面一条龙的人请过来开始搭灶台弄场地了。
顾家亲戚不多,赖家那边顾若直接没让顾良才去请,这边院子主要请的都是上次过来帮忙灭了火的一些邻居,再就是顾良才亲妈,也就是顾若亲奶奶那边的几个舅公,姑奶,他们平时走动也不多,但这种婚事嫁娶一般都会到场,加起来差不多有五桌人。
五桌人总共十来户人家,初九下午,顾若已经把这些人家的礼金都收进来做了登记,晚上也摆了几桌简单的请附近邻居们过来吃。
自己张罗自己的婚事,多少有些寒碜,好在顾良才的亲舅舅,顾若的大舅公是个比较讲究的人,知道顾家的情况后,他和顾若舅婆提前到了顾家来帮忙操持,孟添也叫人上门来给屋子挂了红,贴了喜字,再里里外外收拾了下,场面上还算过得去。
到晚上,还记得第二天是女儿出门日子的赖桂枝回来了。
她这两天在医院受了不少罪,顾何友始终接受不了自己断手的事,整天整天的嚎,怨天骂地,赖桂枝几乎没睡过一个整觉,一双眼睛都快哭瞎了。
回来看到家里的一应场面,再得知丈夫一天前去了镇上喝酒没有再回来,家里的一应事情也撂挑子没管,所有事情全扔给了女儿一个人张罗,她后知后觉对女儿生出一些愧疚,夜里,她从孟添包给她的那笔钱里拿了二百块出来,去了顾若房间找顾若。
顾若刚把大舅公大舅婆两老安排在顾良才刚断手歇息过的房间歇息下,回来看到赖桂枝,她脸顿时垮了下来:“有什么事?”
赖桂枝看着女儿的冷脸,心里并不好受,她知道,自己这回又做错了,没帮着张罗办酒是一桩,还没有给准备一星半点儿的嫁妆。
原本她是打算多少准备一些的,不说多了,至少床单被子,她嫁人的衣裳,再洗脸盆热水壶这些准备一些。
但儿子那边情况不好,她一慌什么也顾不得了,原本打算让顾良才准备的,谁知道顾良才那天陪她去赌场把债还掉回来,就没再去过医院,她找不到人,儿子那边又离不了人,一直拖到了现在。
“你哥他在医院情况不太好,我这两天什么都没顾得上,也没给你准备上嫁妆,这二百你拿着,当贴身钱。”
“不需要,你自己留着吧。”
顾若看也没看她手里的钱,推开门回到房间直接带上了门。
她确实不需要,如果赖桂枝刚才进屋了,就会发现她屋里地上堆满了嫁妆,大红的被子,床单,被套,热水壶,大红脸盆脚盆,村里明面上需要的都有。
都是李巧银让孟添送过来的,用顾若几个舅公舅婆的名义,也提前和顾若几个舅公舅婆打好招呼了。
下午顾若看着孟添让人把一件件东西搬进屋的时候,她差点忍不住抱着他又哭一场。
她知道,嫁妆是她的体面,只是她已经没有钱来维持她的体面,却没想到他和二婶替她想到了。
赖桂枝说什么顾何友在医院,她没顾得上,借口罢了,真对这事上心,哪怕再忙也能挤出时间来,那天拿钱她回得来,给她办嫁妆就回不来了?
顾若没把赖桂枝过来的事当回事,反正明天以后,她就能彻底脱离这个家的一切,和这边各不相干了,回到房间,她检查了下这两天收拾的东西,确定没什么漏下,就去了床上休息。
第二天早上五点半,三遍鸡叫过后,外面响起了舅婆喊赖桂枝的声音。
大舅公大舅婆都是七十多的人了,人看着还利索,只是年纪大了,觉少,五点不到就起来了。
起来看赖桂枝顾若房门还没开,两老在屋子里坐了会儿,到天光泛白了,才来敲了赖桂枝屋的门,女儿要出嫁,她之前不在家,今天大喜的日子,怎么也该张罗起来了。
早上事情也多,提前准备好待客的茶水,糖果点心,总不能等人来了,还让顾若这个新娘子出去张罗。
赖桂枝这几天照顾儿子累得很了,沾到床她恨不得能睡死过去,听到喊她完全不想起来,只是她想到女儿昨晚那冷漠的态度,她心里多少有些不安,总觉得有什么被她彻底失去了一样,空落落的,磨蹭磨蹭,她还是朝外应一声从床上起来了。
顾若听到外面的动静,也没耽搁,起来穿好衣裳去开了房门。
新娘当天不干活,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有的这个习俗,但在顾家却没办法这样,指望赖桂枝一个人又要准备五桌人的茶
水,又要整理屋子再煮早饭给大家吃很难。
而舅公舅婆在家是客,他们帮着张罗外面一应已经难得,不可能再让他们帮忙干活,所以和舅公舅婆打过招呼,去外面简单洗漱过,趁赖桂枝还在外面收拾,顾若进了厨房给舅公舅婆弄早饭。
舅婆进来拦她,没拦住,只能在旁边帮着搭把手,不过顾若做事向来有准备,头一天她就预料到这个情况,让负责席面的人帮她蒸了一蒸屉泡粑出来,只要热热就能吃。
柴火灶蒸煮东西快,十来分钟时间,泡粑就热了出来。
简单陪舅公舅婆他们吃了顿早饭,七点,顾若回了房间收拾打扮。
顾若以前从来没好好收拾打扮过自己,高中时宿舍舍友们开始学描眉化妆的时候,她不是在看书学校,就是在学校食堂做小时工。
但前晚孟添过来的时候,给她带来一包东西,里面有擦脸的,也有修眉的,画眉的,还有口红粉饼。
顾若不知道他送这些是不是想让她打扮下,别在今天给他丢脸了,还是单纯觉得她可能需要,去买的,他送完东西没说上几句就被孟龙过来匆匆叫走了,后面她也没再找到机会问。
但东西送来了,总要用上,昨天她特地去找村子里最会打扮的张奶奶家儿媳妇请教了一番。
刚学着弄这些,手生,依样画葫芦都怕砸了,好在她本来一张脸就能看,不需要太过折腾,把眉杂毛修一修,稍微描一描,再点一点口红在唇上抿一抿,姑娘眉目如画的模样便出现在了镜子里。
妆面弄好,大舅婆端着一碗她煮的糖水鸡蛋进来了,说是出嫁这天吃点甜的,这辈子都甜甜蜜蜜。
才吃过早饭,顾若其实还不饿,听到这句,她还是接过了碗。
糖水蛋吃完,大舅婆帮顾若梳了个新娘头。
大舅婆年轻的时候是有名的梳头娘子,如今上年纪了,手艺也没丢,顾若感觉自己头发梳好后又好看了许多,她摸着头照了好一会儿镜子,才去把前两天买的衣裳找出来换上。
衣裳换好,时间不知不觉快八点,厨房里赖桂枝已经把今天待客需要的茶水烧好,这时负责席面的人陆续到场,开始在院子里搭的灶台边忙碌。
没多久,顾若的另外几个舅公舅婆表舅表舅妈们陆陆续续到了,附近邻居也忙完家里的活儿,也带着家里的小孩儿上门来等着瞧接新娘的热闹来了,院子里摆的桌渐渐坐上人,大人们小孩儿们的说话声不断,和顾若熟悉的肖大娘她们还进来找顾若说话。
九点十分,便听外面响起一阵喜庆的奏乐声,紧接着又有人喊,来了,新郎来了。
第22章 新婚夜喝了假酒,看到她就亢奋……
新郎来了!
随着这一声,本来就热闹的院子更热闹起来,一群小孩儿风一样的围了出去准备着收新郎官的红包喜糖,大人们也纷纷去凑起热闹。
屋子里,肖大娘她们本来在和顾若说话,这会儿好奇心起来,一个个都停了话头,围去了窗户那边看。
看着她们那一张张好奇张望的脸,顾若坐在床头,心里也跃跃起来,她忍不住支起了脖子,脚尖两次点在了地上,不过她还记得肖大娘她们已经把她鞋子藏起来了,这会儿踩地上只会弄脏她袜子,被肖大娘她们看到了说不定还要打趣取笑她,她又按捺住,只听着肖大娘她们说外面情况。
“进来了,进来了,噢哟,这帮孩子今天可是手上拿满了!”
“小添这娃子挺周正啊,看着比电视里的明星还顺眼了!”
“可不,要说他和若丫还挺般配,都是两张画儿一样的脸,以后生的娃肯定漂亮。”
几个人旁若无人的当着顾若面聊起来,从模样聊到生娃,再到身材,顾若听得耳热,不敢搭腔。
而外面孟添和跟来接亲的几个堂哥给一群小孩儿一人一把喜糖几个小红包发完,再给周围大人们挨个散过烟也往屋里来了。
堂屋里,几个舅婆舅娘们早早守在了门口,看见新郎官周正的模样,她们象征性的拦了拦,再红包一收给放了行。
就这样,孟添顺利进到了屋里,看到了床头坐着的顾若,她穿着大红高翻领短毛衣配红格子裙,鲜艳喜庆的颜色衬着她细白丽质的脸,轻轻朝他望过来,只看到她饱满而殷红的唇,小巧挺翘的鼻,盈盈婉转的眼。
“新郎官看新娘子不转眼啦!”
两个人静默凝望,眼神在空中交睇,边上肖大娘几人出声打趣道。
顾若赶紧偏开了脸,孟添也有些尴尬,不过他没有立即移开眼,看了眼她羞得脸红的样子,才从管红包的堂哥那拿了准备好的红包挨个去给了肖大娘她们。
大喜的日子,肖大娘自然不会和他客套,喜气洋洋的接下了红包,说了几句吉利话后就让他赶紧找鞋子。
“新郎官,找到了新娘子你就直接背走啊,找不到就留在这里先喝酒啊!”
顾若房间原本没什么能藏东西的地方,但这两天孟添陆陆续续往她房间放了不少东西,新增加了好几口大红箱子,和顾若收拾出来的一些旧衣物品堆在一块儿,原本一眼能望尽的房间,变得拥挤起来,密密匝匝什么都有。
在一片红里找一双红鞋,不是那么好找,孟添和几个堂哥几处袋子箱子翻过没找到,不想把现场翻乱了,他不由把目光投向了床边低埋着头的顾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