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周之渊捧着这条璎珞,却看得气息都屏了起来,轻轻抿住嘴唇才没发出一点声音。
这本是他的东西。
他当时不过三四岁,中秋团圆,周府也开了夜宴。姐姐手巧,那年碰巧新收了一批好丝线,便打了几根璎珞带子送给家里人。
他最小,便是最后一个收礼的。姐姐亲手把这跟带子系在他的腰间,对他笑道:“这如意结给我们之渊。你戴着它,来日再穿上一块美玉,便是长长久久,平平安安的。”
物件犹在,家人飘零。
周之渊捏着那一根璎珞,心中酸涩不已,愣了片刻夺门而出。
他远远看见那管家站在廊下,提步便冲上前去,问道:“今天有什么人进过那屋子?”
管家被他问的一愣,想了想道:“今天嘛,上午几个太常寺的到这儿来喝了会茶,此外便没有别人了。”
周家罚没时,有一部分女眷罚没到各个官署中,也若说太常寺不是没可能。周之渊问道:“太常寺的什么人?”
“这便不知道了。”管家道,“我们开店的,哪儿兴打听人家客人的私事呢?”
周之渊只觉得喉咙干渴,又问:“可有女眷随行?”
“似是有一位,但也没看清楚。有顶小轿在前院停了停,进没进去我就不知道了。”管家道。
“他们走了吗?”周之渊追问道。
“刚走不久,”管家抄着手,却向身后一指,“就从这条路走的,刚出去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吧。”
周之渊盯着那条小路,只觉得腿上有千钧重,催着他恨不得立刻追上前去,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好。
但他手里紧紧地捏着那条璎珞,强迫自己把目光扯回来,转身盯着那行馆管家。
“你扯谎。”周之渊压着泪意,冷声道,“那厢房根本没客人去。哪家酒肆会把带土的干货放在平常招待喝茶的桌子上?”
管家一愣,没想到周之渊竟没追下山去。他刚要辩驳,却听周之渊逼问道:“是谁让你引我来的?”
“周家公子说话没头没脑。”管家抄着手道,“什么引不引的,我可听不明白。”
“你别走。”周之渊上前一步拦在他面前,急道,“你要是不说,我和你扭送到京兆尹去!我们见官!”
管家哈哈一笑,阴恻恻道:“你有什么证据?就算打到堂上,你有什么本事证明?但我要警告你,你要是再拦着小老儿不放,我就要告你诬蔑了。”
“你!”周之渊急的眼圈发红,恨不得上去抽他,却一时无话应对。
管家笑笑,绕开周之渊便走。但他刚绕过回廊,便见一青一灰两道身影并着肩,直向着他而来。
“老板莫走。”灰衣那人扬声道,“刚不是要把舍弟扭送京兆尹吗?此时怎么要躲了?”
管家心思急转,心想这两人来了也无凭无据,便整整表情回头笑道:“阎先生。”
阎止袖手,背在身后道:“老板好大的口气。你把我弟弟引到这间屋子来,要图谋什么?”
他说着偏过头去,一眼便认出了周之渊手里的宝蓝色璎珞。周之渊得了这带子后喜欢得不得了,天天系在腰上炫耀,在京城的权贵子弟中间几乎没有不认得的。
拿这东西引得周之渊露面,当真是条好计策。
一来可以他遣返流放地,押送回梅州去。若是再让人知道他得着傅行州的庇护,说不好还能增光添彩地再给西北军抹一道,带着前线也不得安宁。
阎止暗自想着,不由得心里发寒。
但管家全然不知其中利害,仍油嘴滑舌道:“小的实在不懂阎先生在说什么。令弟捡了条带子便来缠着小的不放,您又说小的有所图谋,我可实在是百口莫辩啊。”
“是吗。”阎止冷冷道,“你刚才的话我也听见了几句。今日并非休沐,太常寺也无人告假,你这是随意编排朝廷官员。我问你话,你满口谎言,这是欺骗朝廷命官。这两条拿出去,放到何处都是流放。”
管家神色一僵,抬眼迅速地扫了扫他,目光晃动起来。
阎止居高临下道:“我知道你背后这人来头不小。但眼前这话说不明白,我照样能把你拖进京兆尹去。你要是进去了,打残打死都算我的。我是不怕,但不知道你敢不敢啊?”
管家一抖,深埋着头不吱声了。阎止渐渐不耐烦起来,喝道:“说话!”
“我说我说,”管家连声告饶,“不知道是哪家的权贵,派了个人把这东西给我,让我藏到厢房里,再把周家公子引过去。他说,周家公子认识这东西,看到之后一定会下山,到时候让我给指条路就行了。”
“这家是什么人?”阎止问。
“阎先生,我是真的不知道,”管家愁眉苦脸,“我只是个传话的,其他的哪儿是我能听得啊。都怪我财迷心窍,不该往这浑水里搅,是小的不长脸啊。”
阎止默默地打量着他,心里却暗暗揣度。在京城之中,能认得周之渊的人不少,但能想到拿这事儿做文章的却没几个人。
更何况是像这样,仇敌一样地盯着自己。
他想下去,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但山上闹出这么大动静,恐怕人早就走了。
他伸手揽过周之渊的肩膀,向那管家道:“这件事不要再向其他人提起,要是有话泄露出去,你第一个跑不了。”
“知道知道。”管家忙道,“阎先生放心,我保证不会泄露出去一个字。”
月夜中天。明晃晃的月亮悬在半空中,月光温柔澄澈,洒在茂密的青竹上,映出一点动人的光泽。
阎止三人原本打算在西郊住一晚,但出了这样的事,谁也不放心再住下去。他们傍晚时从郊外直接回了城,等天色完全黑下来才回到驿馆。
所幸驿馆一应俱全,他们临时回来也能安置。他们回的匆忙,直到此时夜深了,才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傅行州自去收拾出来,披上一件外袍,又走到阎止的院子里。他还没进门,便听一阵清幽的琵琶声传过来。声音低回婉转,悠韵深长,带着一种清淡的忧思。
他立在门口,只见阎止坐在院中。他想是刚刚梳洗出来,乌黑的头发披散在脑后,经月色一照,泛出淡淡的银光,看着如同不真实一样。
阎止左手摁弦,右手轮指又轻又快,轻捷地落在弦上。他弹得入神,一曲奏完余音犹在,竟没发现有人站在门口。
傅行州轻轻叩了叩门,又道:“你甚少弹这样低回的曲子。”
阎止这才看见他,便将琵琶放在一边,问道:“你今天不回去了?”
“嗯。”傅行州在他对面坐下,“跟老爷子说出去住一晚上。平白的早回去,又免不了解释一番。今天这事,还是别让他知道了。”
阎止默了默:“也好。”
傅行州向厢房望了一眼,又问道:“小周怎么样了?”
“哭累了,刚睡。”阎止单手支着额头,又撑在扶手上,“这些话在他心里压得太久。陡然一引出来,他受不住也是有的。”
傅行州看向他。烛影之下,阎止的后颈微微垂着,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简洁地收进衣领中去。在这样洁白的月色下,这一道弧却显得纤细而脆弱。
“阎止。”傅行州忽地叫他名字。
他抬起头来,双眼温和明亮,带着些轻柔的光芒:“你说。”
傅行州犹豫片刻,还是道:“当时在扈州,你为什么要收留小周?你们早就认识……是怎么认识的?”
阎止闻言一笑,偏头道:“这件事非问不可吗?”
“非问不可。”傅行州看着他。
阎止垂下眼睛,手指在膝上盖着的薄毯子上无意识的捻着,半晌才道:“我要带他出来,是不想让他一辈子只弹琵琶,经历我经历过的那些。”
“哪些?”傅行州直白地追问道,“像连珠楼那样吗?”
阎止沉默不语,要拿一盏茶在手里握着。傅行州却抢先一步,伸手将茶盏接了下来,放回桌上。
“告诉我。”傅行州坚决地看着他,“阎止,你是我的客卿。我问,你得答。”
阎止眼眸低垂,终于低而快地答道:“那是特殊情况。其他其实没什么,无非是你在戏班子在军营里看见的那些。人情世故而已。”
傅行州想,周之渊在扈州军那天晚上,若是没有阎止护着,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譬如这些,都叫做“没什么”吗?
那什么才是“有事”?
他压下驳斥的冲动,又问道:“如果像连珠楼那天晚上,却没有人接应你。那你要靠什么?”
“靠我自己。”阎止忽得抬头,“我和你说过的,他们打不过我。”
傅行州定定地看着他,被他答的几乎退缩。
他强忍下要松口的冲动,又问道:“你原本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为什么会被送到梅州去?又为什么要帮林泓明里暗里地查政事?”
这本是他的东西。
他当时不过三四岁,中秋团圆,周府也开了夜宴。姐姐手巧,那年碰巧新收了一批好丝线,便打了几根璎珞带子送给家里人。
他最小,便是最后一个收礼的。姐姐亲手把这跟带子系在他的腰间,对他笑道:“这如意结给我们之渊。你戴着它,来日再穿上一块美玉,便是长长久久,平平安安的。”
物件犹在,家人飘零。
周之渊捏着那一根璎珞,心中酸涩不已,愣了片刻夺门而出。
他远远看见那管家站在廊下,提步便冲上前去,问道:“今天有什么人进过那屋子?”
管家被他问的一愣,想了想道:“今天嘛,上午几个太常寺的到这儿来喝了会茶,此外便没有别人了。”
周家罚没时,有一部分女眷罚没到各个官署中,也若说太常寺不是没可能。周之渊问道:“太常寺的什么人?”
“这便不知道了。”管家道,“我们开店的,哪儿兴打听人家客人的私事呢?”
周之渊只觉得喉咙干渴,又问:“可有女眷随行?”
“似是有一位,但也没看清楚。有顶小轿在前院停了停,进没进去我就不知道了。”管家道。
“他们走了吗?”周之渊追问道。
“刚走不久,”管家抄着手,却向身后一指,“就从这条路走的,刚出去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吧。”
周之渊盯着那条小路,只觉得腿上有千钧重,催着他恨不得立刻追上前去,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好。
但他手里紧紧地捏着那条璎珞,强迫自己把目光扯回来,转身盯着那行馆管家。
“你扯谎。”周之渊压着泪意,冷声道,“那厢房根本没客人去。哪家酒肆会把带土的干货放在平常招待喝茶的桌子上?”
管家一愣,没想到周之渊竟没追下山去。他刚要辩驳,却听周之渊逼问道:“是谁让你引我来的?”
“周家公子说话没头没脑。”管家抄着手道,“什么引不引的,我可听不明白。”
“你别走。”周之渊上前一步拦在他面前,急道,“你要是不说,我和你扭送到京兆尹去!我们见官!”
管家哈哈一笑,阴恻恻道:“你有什么证据?就算打到堂上,你有什么本事证明?但我要警告你,你要是再拦着小老儿不放,我就要告你诬蔑了。”
“你!”周之渊急的眼圈发红,恨不得上去抽他,却一时无话应对。
管家笑笑,绕开周之渊便走。但他刚绕过回廊,便见一青一灰两道身影并着肩,直向着他而来。
“老板莫走。”灰衣那人扬声道,“刚不是要把舍弟扭送京兆尹吗?此时怎么要躲了?”
管家心思急转,心想这两人来了也无凭无据,便整整表情回头笑道:“阎先生。”
阎止袖手,背在身后道:“老板好大的口气。你把我弟弟引到这间屋子来,要图谋什么?”
他说着偏过头去,一眼便认出了周之渊手里的宝蓝色璎珞。周之渊得了这带子后喜欢得不得了,天天系在腰上炫耀,在京城的权贵子弟中间几乎没有不认得的。
拿这东西引得周之渊露面,当真是条好计策。
一来可以他遣返流放地,押送回梅州去。若是再让人知道他得着傅行州的庇护,说不好还能增光添彩地再给西北军抹一道,带着前线也不得安宁。
阎止暗自想着,不由得心里发寒。
但管家全然不知其中利害,仍油嘴滑舌道:“小的实在不懂阎先生在说什么。令弟捡了条带子便来缠着小的不放,您又说小的有所图谋,我可实在是百口莫辩啊。”
“是吗。”阎止冷冷道,“你刚才的话我也听见了几句。今日并非休沐,太常寺也无人告假,你这是随意编排朝廷官员。我问你话,你满口谎言,这是欺骗朝廷命官。这两条拿出去,放到何处都是流放。”
管家神色一僵,抬眼迅速地扫了扫他,目光晃动起来。
阎止居高临下道:“我知道你背后这人来头不小。但眼前这话说不明白,我照样能把你拖进京兆尹去。你要是进去了,打残打死都算我的。我是不怕,但不知道你敢不敢啊?”
管家一抖,深埋着头不吱声了。阎止渐渐不耐烦起来,喝道:“说话!”
“我说我说,”管家连声告饶,“不知道是哪家的权贵,派了个人把这东西给我,让我藏到厢房里,再把周家公子引过去。他说,周家公子认识这东西,看到之后一定会下山,到时候让我给指条路就行了。”
“这家是什么人?”阎止问。
“阎先生,我是真的不知道,”管家愁眉苦脸,“我只是个传话的,其他的哪儿是我能听得啊。都怪我财迷心窍,不该往这浑水里搅,是小的不长脸啊。”
阎止默默地打量着他,心里却暗暗揣度。在京城之中,能认得周之渊的人不少,但能想到拿这事儿做文章的却没几个人。
更何况是像这样,仇敌一样地盯着自己。
他想下去,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但山上闹出这么大动静,恐怕人早就走了。
他伸手揽过周之渊的肩膀,向那管家道:“这件事不要再向其他人提起,要是有话泄露出去,你第一个跑不了。”
“知道知道。”管家忙道,“阎先生放心,我保证不会泄露出去一个字。”
月夜中天。明晃晃的月亮悬在半空中,月光温柔澄澈,洒在茂密的青竹上,映出一点动人的光泽。
阎止三人原本打算在西郊住一晚,但出了这样的事,谁也不放心再住下去。他们傍晚时从郊外直接回了城,等天色完全黑下来才回到驿馆。
所幸驿馆一应俱全,他们临时回来也能安置。他们回的匆忙,直到此时夜深了,才总算是安静了下来。
傅行州自去收拾出来,披上一件外袍,又走到阎止的院子里。他还没进门,便听一阵清幽的琵琶声传过来。声音低回婉转,悠韵深长,带着一种清淡的忧思。
他立在门口,只见阎止坐在院中。他想是刚刚梳洗出来,乌黑的头发披散在脑后,经月色一照,泛出淡淡的银光,看着如同不真实一样。
阎止左手摁弦,右手轮指又轻又快,轻捷地落在弦上。他弹得入神,一曲奏完余音犹在,竟没发现有人站在门口。
傅行州轻轻叩了叩门,又道:“你甚少弹这样低回的曲子。”
阎止这才看见他,便将琵琶放在一边,问道:“你今天不回去了?”
“嗯。”傅行州在他对面坐下,“跟老爷子说出去住一晚上。平白的早回去,又免不了解释一番。今天这事,还是别让他知道了。”
阎止默了默:“也好。”
傅行州向厢房望了一眼,又问道:“小周怎么样了?”
“哭累了,刚睡。”阎止单手支着额头,又撑在扶手上,“这些话在他心里压得太久。陡然一引出来,他受不住也是有的。”
傅行州看向他。烛影之下,阎止的后颈微微垂着,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简洁地收进衣领中去。在这样洁白的月色下,这一道弧却显得纤细而脆弱。
“阎止。”傅行州忽地叫他名字。
他抬起头来,双眼温和明亮,带着些轻柔的光芒:“你说。”
傅行州犹豫片刻,还是道:“当时在扈州,你为什么要收留小周?你们早就认识……是怎么认识的?”
阎止闻言一笑,偏头道:“这件事非问不可吗?”
“非问不可。”傅行州看着他。
阎止垂下眼睛,手指在膝上盖着的薄毯子上无意识的捻着,半晌才道:“我要带他出来,是不想让他一辈子只弹琵琶,经历我经历过的那些。”
“哪些?”傅行州直白地追问道,“像连珠楼那样吗?”
阎止沉默不语,要拿一盏茶在手里握着。傅行州却抢先一步,伸手将茶盏接了下来,放回桌上。
“告诉我。”傅行州坚决地看着他,“阎止,你是我的客卿。我问,你得答。”
阎止眼眸低垂,终于低而快地答道:“那是特殊情况。其他其实没什么,无非是你在戏班子在军营里看见的那些。人情世故而已。”
傅行州想,周之渊在扈州军那天晚上,若是没有阎止护着,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譬如这些,都叫做“没什么”吗?
那什么才是“有事”?
他压下驳斥的冲动,又问道:“如果像连珠楼那天晚上,却没有人接应你。那你要靠什么?”
“靠我自己。”阎止忽得抬头,“我和你说过的,他们打不过我。”
傅行州定定地看着他,被他答的几乎退缩。
他强忍下要松口的冲动,又问道:“你原本生在京城,长在京城。为什么会被送到梅州去?又为什么要帮林泓明里暗里地查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