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44节
花太妃居中,舍娘和李玦一左一右跟着她老人家上去。
“我年轻的时候,根本不带喘气的,一溜烟就上去了。老王爷还说我,人家长着翅膀的人都没有你飞的快,现在也不成了。”花太妃笑道。
舍娘则道:“依我看,一时有一时的心境,就像您
之前在意的是何时能快些登上山顶,如此方能一览众山小。现下嘛,倒是可以多欣赏一下周遭风景,也是不错。”
花太妃听了,连忙摆手道:“你们这些文绉绉的话我听不懂,但意思嘛,总是那个意思。”
李玦则见缝插针问道:“裴妹妹不知现下读什么书?”
“现下手边放的是《昭明文选》。”舍娘其实已经读过昭明文选,但她也想看看这位世子的水平如何。
李玦道:“姑娘不读诗吗?”
“诗文自然也读,但是话说回来,在我们裴家这样的科举世家,多以时文为主,当今天子重文章嘛。”舍娘微妙的发现李玦似乎对八股文深恶痛绝。
果然,李玦就道:“话虽如此,但是我也见过几位举人,读的都是应试之道,竟然对方圆百里的民生经济懵然,依照我看,这样读书还不如不读的好。”
要知道舍娘现在是对八股文非常感兴趣的时候,她也知道八股僵化,但要做的是站在最高的位置上去改革僵化制度,并非现在去抨击这个如今说起来对寒门学子而言,已经是最公平的制度了。
不过,现在自己也是纸上谈兵了。
故而,她听闻这样的言论,也只是笑笑。
花太妃却听的有些不妙,别人男女一处,很容易脸红心跳,暗生情愫。她们却不是这般,男女之间分歧颇多啊。
在花太妃看来,女人要过的好,必须得难得糊涂,凡事不要太较真。男人喜欢那种对别人有性格,对自己崇拜的人,舍娘性子也着实有些……
舍娘当然知晓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她也能装,但是她实在是不愿意装了。
前世她倒是装了,还不就那样,一直熬着,那么好的身体都熬得疲惫不堪。
就像你觉得这辈子的亲事,只要家境合适,人品貌不错,男女未婚,似乎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并非如此。
其实人的感觉还是很重要的。这大抵还是要合眼缘。
一直爬到真武山中间,舍娘才有些口渴,花老姨太则有些走不动了,李玦差人把两人抬的竹竿拉上来,大家就一起在那里等着。
“劳烦世子了。”花太妃道。
李玦忙道:“太妃哪里话,倒是我思虑不周了。”
她们一行人就在中途等着,还好王府管事很能干,拿绿盖伞遮阴,又让人拿了山泉水来,舍娘这才解渴些。
花太妃倏地笑道:“五丫头,你们杭州有没有什么名观?”
“回太妃的话,处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倒是有一座玉皇山福星观,是西湖三大道观之一。原本叫玉龙道院,就连唐朝有名的道士吕洞宾也来过这儿还作过一首诗。”舍娘提及。
此时,李玦在一旁道:“可是七宝庄严五色丹,六通四达出尘埃。箇中滋味神仙喻,遇有缘人笑口开。”
“世子记性真好。”舍娘由衷称赞,她还是要帮祖母做做脸,毕竟花太妃将来还要在王府继续生存的。
方才舍娘似乎隐约带着刺,现在又忽然夸了他一句,李玦顿觉浑身舒畅。
因襄王素来信方士,李玦作为世子也是耳濡目染,故而还说起一则偈子,舍娘原本就喜欢看书,立马也道:“您说的是五代名道刘海蟾吗?”
二人多聊了几句,舍娘发现李玦的确有些见识,但聊深了,似乎就有些太过阴谋论,就是一件事情他喜欢从一些别的方面牵强附会去讲。虽然多思多想是好事,但是想太多了,舍娘到最后都“嗯嗯嗯”这般回答了。
还好这个时候滑竿到了,开始启程,倒不必这般尴尬的聊下去了。
李玦却觉得自己聊的很尽兴,他还从未和女孩子聊的这般畅快,尤其是母妃对他和父王好道都深恶痛绝。
很快到了山顶,舍娘拿出帕子来擦汗,此时,晨光微熹,她陪着花太妃上了头香,听说这里的菩萨很灵,舍娘连忙跪下来求道:“请天尊保佑信女将来身体康健,文章大成,将来的夫婿必定是全天下最尊重我,最和我心意相投,并且只有我一人的美男子。”
说罢,她还把自己夙愿写在一张红布上,让人放进心愿箱子里,她还怕天尊嫌自己心不诚,特地拿了一吊钱放进功德箱里。
从大殿出去之后,花太妃在李玦的陪同下和道长交谈,还怕舍娘不耐烦,遂道:“你先去客房歇会儿,别跑远了。”
“是。”舍娘颔首。
她知晓道观也未必一定是清静的地方,就像她娘当初就着了道,所以她亦十分谨慎,身边跟着七八个仆婢簇拥着,目不斜视。
殊不知方才的殿里,李琚正在此处守着,他是因为白莲教的事情住在道观里,听闻白莲教的人混杂其中,故而他正观察着,方才却见舍娘往心愿箱里塞了红布条,他心道,自己是为了江山社稷偷看的,可不是不磊落。
思虑再三他才从里面拿出来,舍娘的笔迹他能认出来,毕竟他仿别人的字迹算是独步天下了。
见到红布条上的字后,李琚笑了。
却说舍娘到了客房后,先吃了些从王府带来的果饼,不得不说,襄王府的吃食很对自己的胃口。
“你们别到处走,等会儿看他们怎么安排就是。”
舍娘知道花太妃帮她创造机会,未婚的男女能有这样的机会已经很不错了,但舍娘是不准备久待的。李玦房里美婢颇多,喜欢柔顺的姑娘,如今看上自己不过是看自己的皮囊,但美女对于他们而言多如过江之鲫。
况且她看到花太妃自觉李玦能作主自己的亲事,但舍娘看却不尽然,以自己的身份做侧室,那比前世还不如,到底晋王还算是一代雄主。
花太妃是以她自己为例子,觉得男人只要爱你就能为所欲为,事实上很多男人,喜欢归喜欢,但他们更爱自己。
他们更要一桩体面的亲事,妻贤妾美才是他们平生追求。
花太妃回来时,已然很累了,舍娘亲自伺候她睡下后,才回到自己房间。芙蓉正捧了茶来,舍娘正欲吃茶,听她道:“姑娘,世子在窗户底下。”
“世子?他怎么会在这里?”舍娘以为她说的是李玦。
没想到芙蓉道:“是咱们世子。”
原来是庆王世子,舍娘忍不住道:“他怎么在这里?不是说已经回去了么?”
芙蓉摇头。
舍娘则先打发人出去,只留芙蓉在内伺候,言语上是让她们先去外面眯一会儿,不必伺候。
等她们离开了,舍娘才打开窗户,果然见李琚在此。
此时他正穿着道袍,还乔装了一番,看起来仙风道骨,舍娘道:“怎么了?您怎地在这里。”
李琚看她这般关切,知晓自己还得靠她掩护,故而说了实话:“我们在办一件极其周密的事情,不曾想跟着我一起来的两位锦衣卫兄弟却失踪了,我担心已经被人盯上,所以乔装一番过来。”
锦衣卫秘密办的事情当然是非常大的事情,甚至涉及到性命,舍娘想起他路上一路照顾自己和家人,还提点自己,故而道:“那你要我做什么?”
“我想让你把我带出去,只要我去了附近的指挥司,就有法子了。”李琚道。
舍娘看了他一眼,“我这里伺候的仆从极多,这般多出一个男子,恐怕很难。你饿不饿?要不要先吃些点心,等我想想法子。对了,能不能告诉襄王府的人?”
李琚连忙摇头:“不成,我的行踪先不便泄露。”
之前他虽然和襄王世子关系不错,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让人知晓的,否则泄露
出去,他的差事也到头了。
舍娘点点头,又让芙蓉道:“你把桌上的茶点端些给世子。”
窗外的李琚还真的有些饿了,见舍娘让人递过来的茶点,觉得自己还真是鬼使神差的跑到舍娘这里,大抵他知道她聪明,应该有法子的。
又说这李琚给舍娘出了个难题,她现在一个姑娘家,出去时身边都跟着人,很难把一个男子偷偷运出去,若是个小孩子,还能让他钻到箱子里,可李琚虽然年纪比自己小几个月,但是个头比自己都高,箱笼也是装不下。
想了想,舍娘遂对芙蓉道:“你让团儿拿一套小厮的衣裳过来。”
芙蓉立马出去了,舍娘则支开了窗户,见李琚还在这里,遂道:“这里都是襄王府的人马,若没有襄王世子的指令恐怕很难出去,我等会儿就说自己想吃道观八里地的牛肉面,让你扮成小厮出去。”
“可以。”李琚立马点头。
舍娘笑道:“可是你现在的样子看起来也实在是不像小厮,我拿出妆粉,替你打扮一番,你切莫怪罪。”
这也是襄王府的人并不认识自己的小厮,才能如此行事。
李琚连忙道:“你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帮我,实属不易,我又岂会怪罪?倒是我连累了你。日后你若有什么事情,只管驱使我便是。”
“我怎么敢驱使世子,来,我快些帮你画。”舍娘拿着妆匣子过来。
李琚原本应该非常讨厌她的,可不知怎么又觉得渐渐被她吸引,她既有霹雳手段,能对付欺负她的人,又对那些穷苦大众天生有怜悯,还这般讲义气。
舍娘则想着李琚这双眼睛也太漂亮了些,她先替他改了发型,梳成童子髻后,又用画眉的黛粉和平日上妆的玉容粉混合在一起,用香绵铺在他的脸上,如此他的脸就深了许多。
再有他的眉毛,舍娘刮细了一些,却不小心把掉下来的眉发掉在他眼睛里,舍娘吓了一跳,连忙道:“等会儿,我帮你吹吹。”
说完又觉得不妥,立马举着靶镜道:“你自己对着镜子弄出来。”
二人目光正好对上,又赶紧分开,李琚立马把掉下的眉毛从眼睛里夹出去,他又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这还真的不太像我自己了。”
“那肯定啊,你是剑眉星目,可我把你眉毛剃细了,又把你画成三角眼,整个人自然就不同了,等会儿我让团儿和你一起出去。”舍娘道。
说话间,舍娘又道:“我这会子先去找我祖母,再拿对牌给你。”
见她转身要走,李琚忙道:“过些日子你们回去的时候,我们还是一起回去吧,这样,也有个照应。”
第43章 第43章双章合一
从花太妃那里得到允许很容易,舍娘让人把对牌给了团儿和李琚,等了一个多时辰,牛肉面还真的端回来了。
“你这丫头眼睛倒是尖,我都没发现呢,说实话,这里的素斋我是吃的腻味了。”花太妃是一日不可无肉。
见牛肉面也有她的份,立马吃了起来,比舍娘吃的还快,放下碗还依依不舍:“我在王府里,都吃不到这么好吃的牛肉面。”
舍娘笑道:“祖母您也太夸张了。”
花太妃摆手:“不夸张,说实在的,老王爷在的时候,我们这些人还好一些。如今你也看到了,我们只能蜷缩在一个院子里,出去一趟兴师动众,很是不容易。”
“都是为了我的事情,劳动祖母了。”舍娘垂头道。
她清楚花太妃也是为了想让她和襄王世子多相处,才如此的。
花太妃笑道:“我说了,主意是我提出来的,我自然是会想办法。”虽说她敏锐察觉二人性情未必合适,但是天底下的夫妻哪个不是磨合才好的,况且再热烈的感情,也迟早会消退,没有地位没有钱,更惨。
现在是先让王府的人看看舍娘的样子,这样的一位绝世美女,家世也不差,才学也好。
之后就是看襄王府的格局了,襄王有襄王的想法,王妃有王妃的想法,王太妃有王太妃的想法,到时候她得利用这三方关系博弈。
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实在是不成,到底也是努力过了。
祖孙二人吃完牛肉面,到了下半晌,一行人先下山回到附近别院,舍娘倒头就睡,无论如何,她也算是帮了庆王世子一个大忙。
锦上添花的事情做一百件人家未必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的事情只要人家能记住一件,自己也算是结下善缘了。
她并没有把跟江都郡主做伴读看成是善缘,因为庆王府兴许觉得这是自己的荣幸。
且不说从真武山回去之后,便是花太妃的寿辰了,庾氏带着舍娘姐弟一起给她老人家磕头,又把这几日做的针线奉上。
更别提秦夫人、许夫人都带着孩子们过来,两边都不是很熟悉,虽说都有亲戚关系,但人家都是有爵位的宗室,自家只是普通的官宦人家,其中差距,还是能察觉的。
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人家礼数上都没错,两位叔母一人送了她一匹缎子,一对玉佩,已然足够了。
“我年轻的时候,根本不带喘气的,一溜烟就上去了。老王爷还说我,人家长着翅膀的人都没有你飞的快,现在也不成了。”花太妃笑道。
舍娘则道:“依我看,一时有一时的心境,就像您
之前在意的是何时能快些登上山顶,如此方能一览众山小。现下嘛,倒是可以多欣赏一下周遭风景,也是不错。”
花太妃听了,连忙摆手道:“你们这些文绉绉的话我听不懂,但意思嘛,总是那个意思。”
李玦则见缝插针问道:“裴妹妹不知现下读什么书?”
“现下手边放的是《昭明文选》。”舍娘其实已经读过昭明文选,但她也想看看这位世子的水平如何。
李玦道:“姑娘不读诗吗?”
“诗文自然也读,但是话说回来,在我们裴家这样的科举世家,多以时文为主,当今天子重文章嘛。”舍娘微妙的发现李玦似乎对八股文深恶痛绝。
果然,李玦就道:“话虽如此,但是我也见过几位举人,读的都是应试之道,竟然对方圆百里的民生经济懵然,依照我看,这样读书还不如不读的好。”
要知道舍娘现在是对八股文非常感兴趣的时候,她也知道八股僵化,但要做的是站在最高的位置上去改革僵化制度,并非现在去抨击这个如今说起来对寒门学子而言,已经是最公平的制度了。
不过,现在自己也是纸上谈兵了。
故而,她听闻这样的言论,也只是笑笑。
花太妃却听的有些不妙,别人男女一处,很容易脸红心跳,暗生情愫。她们却不是这般,男女之间分歧颇多啊。
在花太妃看来,女人要过的好,必须得难得糊涂,凡事不要太较真。男人喜欢那种对别人有性格,对自己崇拜的人,舍娘性子也着实有些……
舍娘当然知晓男人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她也能装,但是她实在是不愿意装了。
前世她倒是装了,还不就那样,一直熬着,那么好的身体都熬得疲惫不堪。
就像你觉得这辈子的亲事,只要家境合适,人品貌不错,男女未婚,似乎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然而并非如此。
其实人的感觉还是很重要的。这大抵还是要合眼缘。
一直爬到真武山中间,舍娘才有些口渴,花老姨太则有些走不动了,李玦差人把两人抬的竹竿拉上来,大家就一起在那里等着。
“劳烦世子了。”花太妃道。
李玦忙道:“太妃哪里话,倒是我思虑不周了。”
她们一行人就在中途等着,还好王府管事很能干,拿绿盖伞遮阴,又让人拿了山泉水来,舍娘这才解渴些。
花太妃倏地笑道:“五丫头,你们杭州有没有什么名观?”
“回太妃的话,处西湖与钱塘江之间倒是有一座玉皇山福星观,是西湖三大道观之一。原本叫玉龙道院,就连唐朝有名的道士吕洞宾也来过这儿还作过一首诗。”舍娘提及。
此时,李玦在一旁道:“可是七宝庄严五色丹,六通四达出尘埃。箇中滋味神仙喻,遇有缘人笑口开。”
“世子记性真好。”舍娘由衷称赞,她还是要帮祖母做做脸,毕竟花太妃将来还要在王府继续生存的。
方才舍娘似乎隐约带着刺,现在又忽然夸了他一句,李玦顿觉浑身舒畅。
因襄王素来信方士,李玦作为世子也是耳濡目染,故而还说起一则偈子,舍娘原本就喜欢看书,立马也道:“您说的是五代名道刘海蟾吗?”
二人多聊了几句,舍娘发现李玦的确有些见识,但聊深了,似乎就有些太过阴谋论,就是一件事情他喜欢从一些别的方面牵强附会去讲。虽然多思多想是好事,但是想太多了,舍娘到最后都“嗯嗯嗯”这般回答了。
还好这个时候滑竿到了,开始启程,倒不必这般尴尬的聊下去了。
李玦却觉得自己聊的很尽兴,他还从未和女孩子聊的这般畅快,尤其是母妃对他和父王好道都深恶痛绝。
很快到了山顶,舍娘拿出帕子来擦汗,此时,晨光微熹,她陪着花太妃上了头香,听说这里的菩萨很灵,舍娘连忙跪下来求道:“请天尊保佑信女将来身体康健,文章大成,将来的夫婿必定是全天下最尊重我,最和我心意相投,并且只有我一人的美男子。”
说罢,她还把自己夙愿写在一张红布上,让人放进心愿箱子里,她还怕天尊嫌自己心不诚,特地拿了一吊钱放进功德箱里。
从大殿出去之后,花太妃在李玦的陪同下和道长交谈,还怕舍娘不耐烦,遂道:“你先去客房歇会儿,别跑远了。”
“是。”舍娘颔首。
她知晓道观也未必一定是清静的地方,就像她娘当初就着了道,所以她亦十分谨慎,身边跟着七八个仆婢簇拥着,目不斜视。
殊不知方才的殿里,李琚正在此处守着,他是因为白莲教的事情住在道观里,听闻白莲教的人混杂其中,故而他正观察着,方才却见舍娘往心愿箱里塞了红布条,他心道,自己是为了江山社稷偷看的,可不是不磊落。
思虑再三他才从里面拿出来,舍娘的笔迹他能认出来,毕竟他仿别人的字迹算是独步天下了。
见到红布条上的字后,李琚笑了。
却说舍娘到了客房后,先吃了些从王府带来的果饼,不得不说,襄王府的吃食很对自己的胃口。
“你们别到处走,等会儿看他们怎么安排就是。”
舍娘知道花太妃帮她创造机会,未婚的男女能有这样的机会已经很不错了,但舍娘是不准备久待的。李玦房里美婢颇多,喜欢柔顺的姑娘,如今看上自己不过是看自己的皮囊,但美女对于他们而言多如过江之鲫。
况且她看到花太妃自觉李玦能作主自己的亲事,但舍娘看却不尽然,以自己的身份做侧室,那比前世还不如,到底晋王还算是一代雄主。
花太妃是以她自己为例子,觉得男人只要爱你就能为所欲为,事实上很多男人,喜欢归喜欢,但他们更爱自己。
他们更要一桩体面的亲事,妻贤妾美才是他们平生追求。
花太妃回来时,已然很累了,舍娘亲自伺候她睡下后,才回到自己房间。芙蓉正捧了茶来,舍娘正欲吃茶,听她道:“姑娘,世子在窗户底下。”
“世子?他怎么会在这里?”舍娘以为她说的是李玦。
没想到芙蓉道:“是咱们世子。”
原来是庆王世子,舍娘忍不住道:“他怎么在这里?不是说已经回去了么?”
芙蓉摇头。
舍娘则先打发人出去,只留芙蓉在内伺候,言语上是让她们先去外面眯一会儿,不必伺候。
等她们离开了,舍娘才打开窗户,果然见李琚在此。
此时他正穿着道袍,还乔装了一番,看起来仙风道骨,舍娘道:“怎么了?您怎地在这里。”
李琚看她这般关切,知晓自己还得靠她掩护,故而说了实话:“我们在办一件极其周密的事情,不曾想跟着我一起来的两位锦衣卫兄弟却失踪了,我担心已经被人盯上,所以乔装一番过来。”
锦衣卫秘密办的事情当然是非常大的事情,甚至涉及到性命,舍娘想起他路上一路照顾自己和家人,还提点自己,故而道:“那你要我做什么?”
“我想让你把我带出去,只要我去了附近的指挥司,就有法子了。”李琚道。
舍娘看了他一眼,“我这里伺候的仆从极多,这般多出一个男子,恐怕很难。你饿不饿?要不要先吃些点心,等我想想法子。对了,能不能告诉襄王府的人?”
李琚连忙摇头:“不成,我的行踪先不便泄露。”
之前他虽然和襄王世子关系不错,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让人知晓的,否则泄露
出去,他的差事也到头了。
舍娘点点头,又让芙蓉道:“你把桌上的茶点端些给世子。”
窗外的李琚还真的有些饿了,见舍娘让人递过来的茶点,觉得自己还真是鬼使神差的跑到舍娘这里,大抵他知道她聪明,应该有法子的。
又说这李琚给舍娘出了个难题,她现在一个姑娘家,出去时身边都跟着人,很难把一个男子偷偷运出去,若是个小孩子,还能让他钻到箱子里,可李琚虽然年纪比自己小几个月,但是个头比自己都高,箱笼也是装不下。
想了想,舍娘遂对芙蓉道:“你让团儿拿一套小厮的衣裳过来。”
芙蓉立马出去了,舍娘则支开了窗户,见李琚还在这里,遂道:“这里都是襄王府的人马,若没有襄王世子的指令恐怕很难出去,我等会儿就说自己想吃道观八里地的牛肉面,让你扮成小厮出去。”
“可以。”李琚立马点头。
舍娘笑道:“可是你现在的样子看起来也实在是不像小厮,我拿出妆粉,替你打扮一番,你切莫怪罪。”
这也是襄王府的人并不认识自己的小厮,才能如此行事。
李琚连忙道:“你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帮我,实属不易,我又岂会怪罪?倒是我连累了你。日后你若有什么事情,只管驱使我便是。”
“我怎么敢驱使世子,来,我快些帮你画。”舍娘拿着妆匣子过来。
李琚原本应该非常讨厌她的,可不知怎么又觉得渐渐被她吸引,她既有霹雳手段,能对付欺负她的人,又对那些穷苦大众天生有怜悯,还这般讲义气。
舍娘则想着李琚这双眼睛也太漂亮了些,她先替他改了发型,梳成童子髻后,又用画眉的黛粉和平日上妆的玉容粉混合在一起,用香绵铺在他的脸上,如此他的脸就深了许多。
再有他的眉毛,舍娘刮细了一些,却不小心把掉下来的眉发掉在他眼睛里,舍娘吓了一跳,连忙道:“等会儿,我帮你吹吹。”
说完又觉得不妥,立马举着靶镜道:“你自己对着镜子弄出来。”
二人目光正好对上,又赶紧分开,李琚立马把掉下的眉毛从眼睛里夹出去,他又对着镜子看了看自己,“这还真的不太像我自己了。”
“那肯定啊,你是剑眉星目,可我把你眉毛剃细了,又把你画成三角眼,整个人自然就不同了,等会儿我让团儿和你一起出去。”舍娘道。
说话间,舍娘又道:“我这会子先去找我祖母,再拿对牌给你。”
见她转身要走,李琚忙道:“过些日子你们回去的时候,我们还是一起回去吧,这样,也有个照应。”
第43章 第43章双章合一
从花太妃那里得到允许很容易,舍娘让人把对牌给了团儿和李琚,等了一个多时辰,牛肉面还真的端回来了。
“你这丫头眼睛倒是尖,我都没发现呢,说实话,这里的素斋我是吃的腻味了。”花太妃是一日不可无肉。
见牛肉面也有她的份,立马吃了起来,比舍娘吃的还快,放下碗还依依不舍:“我在王府里,都吃不到这么好吃的牛肉面。”
舍娘笑道:“祖母您也太夸张了。”
花太妃摆手:“不夸张,说实在的,老王爷在的时候,我们这些人还好一些。如今你也看到了,我们只能蜷缩在一个院子里,出去一趟兴师动众,很是不容易。”
“都是为了我的事情,劳动祖母了。”舍娘垂头道。
她清楚花太妃也是为了想让她和襄王世子多相处,才如此的。
花太妃笑道:“我说了,主意是我提出来的,我自然是会想办法。”虽说她敏锐察觉二人性情未必合适,但是天底下的夫妻哪个不是磨合才好的,况且再热烈的感情,也迟早会消退,没有地位没有钱,更惨。
现在是先让王府的人看看舍娘的样子,这样的一位绝世美女,家世也不差,才学也好。
之后就是看襄王府的格局了,襄王有襄王的想法,王妃有王妃的想法,王太妃有王太妃的想法,到时候她得利用这三方关系博弈。
不过,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实在是不成,到底也是努力过了。
祖孙二人吃完牛肉面,到了下半晌,一行人先下山回到附近别院,舍娘倒头就睡,无论如何,她也算是帮了庆王世子一个大忙。
锦上添花的事情做一百件人家未必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的事情只要人家能记住一件,自己也算是结下善缘了。
她并没有把跟江都郡主做伴读看成是善缘,因为庆王府兴许觉得这是自己的荣幸。
且不说从真武山回去之后,便是花太妃的寿辰了,庾氏带着舍娘姐弟一起给她老人家磕头,又把这几日做的针线奉上。
更别提秦夫人、许夫人都带着孩子们过来,两边都不是很熟悉,虽说都有亲戚关系,但人家都是有爵位的宗室,自家只是普通的官宦人家,其中差距,还是能察觉的。
不过,这也怪不得别人,人家礼数上都没错,两位叔母一人送了她一匹缎子,一对玉佩,已然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