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38节
  故而,李琚不由得在庆王面前建言:“依儿子看,裴大人极好,俗话说能者居之。这杭州知府位置空了出来,父王何不举荐裴大人?”
  裴以清听了,简直铭感五内,嘴上还道:“下官资历微薄,不堪重负。”
  庆王虽然为人嘴毒刻薄,但是他也只有一个儿子,且儿子少年就出众,很有见地,因此,他也不好打儿子的脸,就道:“千里马常有,伯乐却未必常有,裴司马还请不必推脱。”
  以庆王府的人脉,这点事情手到擒来,然而,花祖母这个时候已然分了家,她有三个儿子,长子封辅国将军,次子封三等奉国将,唯独幼子年纪太小,是她四十好几岁生的,此时不过十岁,未曾有封。
  如今已经过了老襄王百日,她正好五十九岁,六十高寿了。
  她倒是没有跟着儿子住,她们这些王太妃太妃们暂时先由襄王奉养,她和襄王关系保持的不错,每逢继妃和襄王为难时,都是她帮忙从中说和,故而她想提出让舍娘过来陪她。
  此番,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但她的信到来的时候,正逢庆王府那边也想让舍娘过去做伴读。
  舍娘:……
  第38章 第38章双章合一
  因花祖母的信事涉舍娘,裴以清专门和她道:“你若同意,你祖母就派人专门接你过去。自然,你娘也陪着你去,权当给她祝寿。”
  “爹,那您怎么说呢?路途如此遥远,这一来一去又得好几个月。这倒也罢了,祖母到底在那边有了家,她老人家现在还要靠襄王奉养,这不是老襄王的时候了,我们去了,岂
  不是给她添麻烦。”舍娘也是有这般顾虑。
  裴以清想了想还是对女儿说了实话:“你祖母要你过去,是想看看能不能说和成和襄王世子的亲事,若是能成,你可是世子妃了。”
  “什么?”舍娘都没想到这一茬,她大概能猜到章家可能有那个意思,襄王府,她想想还是摇头:“爹,您想老襄王在世时,世孙的亲事都难以定下,更何况如今。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我看还是算了吧。”
  裴以清听了女儿的话,见她脸上没有那种跃跃欲试,反而能分析实际情况,他也赞成:“我想也是如此。”
  当初因为襄王府拒了章家,他还是有些后悔的。
  只不过庆王府的伴读,舍娘也不想去:“好端端的,我有爹有娘,做什么要寄人篱下?”
  裴以清听了好笑道:“女儿啊,你的心情我很理解。当年我考中进士时,便是如此,可到底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不如这样,我写一封信给你祖母,就说襄王世子妃那件事情就罢了,若是你祖母不同意,非要你去,咱们就说你去了庆王府做伴读,庆王府的面子拂不掉。若是你祖母不提那事儿了,只想接你过去作耍子,你和你娘你们都去代我给她老人家做寿,如此还能摆脱庆王府伴读的差事,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样一来还真是,舍娘连忙道:“爹爹不愧为咱们家的智囊,什么事情都能够办的妥妥当当的。”
  裴以清心道什么妥妥当当,还不是被生活逼出来的。
  但他素来也不怎么对女儿诉苦,而是道:“这些日子你就在家休养几日,再去庆王府吧。”
  “嗯,女儿晓得了。”舍娘颔首。
  庆王妃原本还是打算把折花院给舍娘住,但是没想到宫嬷嬷过来道:“裴家说裴姑娘回去之后,身上打冷颤,大夫说要在家休养几日,让王妃娘娘别见怪。”
  正欲进来请安的李琚听到了这番话,他虽然非常讨厌裴太后,可是现在的她也没做什么恶,还救了自己妹妹,甚至都不知道是谁就跳下水救人,说明她现在还是好的。
  所以,他进来请完安后,不免道:“娘,不如派咱们王府供奉的御医去瞧瞧,再让人带些补药去。”
  庆王妃看了他一眼:“成啊。”又让儿子坐下,只觉得怎么都看不够儿子:“还是回来的好,京里再好,做的好也不过那样了,若是不好,可是要吃挂落的。”
  李琚却摇头:“咱们家的位置是先帝给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将来如何谁也不知道。”
  这些话题庆王妃也就这般一说,她道:“你妹妹偏偏喜欢裴姑娘,原本她就做过半年伴读,如今她又救了她,我们倒是无所谓,她小孩子难免惦记着。”
  “我看妹妹也不必什么伴读,只不过读书而已,她也不必考状元榜眼的。”李琚道。
  前世家里人几乎默认杨家姑娘为未婚妻,只是没想到朝堂直接下旨把褚家女许配给他,杨姑娘自小给妹妹做伴读,以她的身份自然不可能做次妃。母妃要替她另择一门亲事,她也不肯,似乎耗在庆王世子妃这个位置上了。
  最终是到了二十好几才嫁,虽然由庆王妃说和,嫁到了一户不错的人家,但到底错过了良缘,心中愤愤不平,过的并不如意。
  这辈子还真是不要这般了,他前世和杨、褚二人都不认识,但却莫名背负了一个负心汉在身上。
  庆王妃叹道:“你哪里知道你妹妹的心事。咱们家里只有她一个女孩儿,三房四房的姑娘都比她大许多,也玩不到一起,找几个姑娘能够陪她玩耍,说说心里话,也是好的。”
  “她若学累了,在家请人家来玩也好。儿子自己也是做伴读的人,人家得脸了,你不能透露是你帮忙的,还得四处夸人家多聪明。人家若是被罚了,做伴读的都得跟着罚,这也不是什么好差事。”李琚淡淡的道。
  庆王妃却想李琚是何等野马似的性子,又是何等不拘一格的人,听他这样说来,应该也是受了不少苦。
  但她也不好说家里看中了杨茉的事情,只道:“现下若是让人家回去,人家还以为得罪了我们呢,这样也不好。”
  “也是,儿子只说自己的一些思量。”李琚颔首。
  母子二人又说了一番话,李琚方才出去,庆王妃却敏锐的对宫嬷嬷道:“你有没有感觉咱们儿子似乎有些关注裴姑娘?”
  宫嬷嬷想起那日裴姑娘救人上来时,她湿漉漉的披着头发,还谈笑风生,这样淡定又聪慧,腹有诗书的姑娘谁能不喜欢?
  只不过,她小心对庆王妃道:“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庆王妃抬了抬下巴:“这还用说,又是荐裴以清做杭州知府,又是怕裴姑娘委屈,不惜以自己比喻,让我别让人家进府。”
  “可王妃,如果世子真的有您说的意思,应该让裴姑娘进咱们府才是啊,如此才好相处呢。”宫嬷嬷的想法就是这般。
  庆王妃却摆手:“不是这样,就像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然而真正喜欢一个人,就会为她考虑周到。”
  她是过来人,怎么不明白这些呢!
  真正喜欢一个人不是横冲直撞的,而是让她毫无顾虑。
  只能说庆王妃的这话,若是李琚还在这里听,肯定是无语极了。
  又说舍娘在家里陪着弟弟玩耍,一岁大的小孩儿正学说话,她便买了图册教他说话。小孩子真的是很聪明的,很会学舌,又专门有人陪着,他的话语也是一日千里。
  庾氏看着她姐弟俩都在毯子上玩儿,又忍不住道:“你哥哥也不知道中了没有,我这心里很是担心。”
  “娘,哥哥中了,还是到京里读书吗?”舍娘问起。
  庾氏笑道:“我正替你哥哥选媳妇儿呢,都十七岁的人了,也该定一门亲事了。”
  “那您想找一个什么样的儿媳妇?”舍娘托腮问起。
  前世的嫂嫂也算是贤淑,但哥哥故去后,她就一直守寡,所以这辈子舍娘也不参与,都顺其自然。
  裴霁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所以也不能娶太过世故圆滑的姑娘,如此就很容易意见相左,到时候夫妻之间争吵不断。
  但是娶一个过于纯良的,在裴家这样的大家族怕是很难生存下去。
  庾氏就对女儿道:“我想给你哥哥找一个聪明却又不是那等太世故的女子,相貌也要端正些,家风清正些的人家就好。”
  “嗯,女儿也这么想。其实嫁妆家世都是其次,最重要的还是人品。”舍娘深以为然。
  母女二人这般说着话,外头又说王府的御医过来了,舍娘赶紧回房装病,反正不是偏头疼就是冷颤,能做御医的一般都十分圆滑,也不能完全戳穿你。
  惊险渡过这一劫,舍娘才松了一口气。
  那些补品什么的,舍娘让庾氏都收着了,她现在要等花祖母那边的回信,又想着哥哥的事情,不知不觉平添了些烦恼。
  殊不知裴霁自从送丽娘到京里后,就住进了裴家在京的宅子,守宅子的福伯把六房让人专门收拾出来,他还带了他爹的信给父亲的老师、同年。
  除此之外还有定北侯府、新安侯府的姻亲都诚邀他过去住。
  但裴霁又不傻,
  自己住着到底自在许多。
  再有大姐姐身子不大好,丽娘更不必说,才刚出嫁,一个哥哥过去算怎么回事儿?人家还以为哪里的穷亲戚来了呢。
  只不过,他这场要是再考不过,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但京里也是祸事一件接着一件,皇帝驾崩,大姐姐也去世了,皇上驾崩和他关系不大,但是大姐姐去世却和他有些关系,毕竟现在族人都在河东,只有他在京里,自然往新安侯府送祭奠那些跑的勤。
  但是他也仅仅是尽一个做堂弟的责任,只不过没想到大姐夫这个新侯爷,却对他很热情,也很看重的样子,这让裴霁还有些受宠若惊。
  之前他还以为是因为大姐姐的缘故,听萧棠对他说起:“如今有许多上门要我续弦的人,但是我还有一对哥儿姐儿,我怎么忍心让外人照顾?”
  裴霁还以为萧棠要守身如玉,从此不再续弦,心道姐夫也算是一个痴情种子了。不想他话音一转,却道:“我即便选也是要选一位熟识,有品行的人。”
  熟识有品行的人?裴霁见他看着自己,还有些莫名其妙,心道我又不认识谁。
  萧棠也被裴霁单纯哭了,他见过裴以清,完全的人精一个,上下关系都处的极好,裴霁却完全什么都不懂,也听不懂暗示。
  他要续弦,为了孩子计,选裴家六房的姑娘最好。一来,裴以清这个人不错,不似那种惹祸的性子,官位不高不低,他给孩子找继母也得找世家出身,知根知底的,二来,到底是孩子的小姨,不会待孩子差。
  至于容貌性情,他在裴家住的时候,就听说裴家五姑娘是顶尖的美人,要不然庆王府也不会选她做伴读。
  再看四姑娘容貌艳丽惊人,裴霁亦是清俊的很,料想不会差。
  所以,看裴霁不明白,他索性把意思说的透了些。
  裴霁这才听懂了,他没想到萧棠看中的竟然是自己的小妹妹,兹事体大,他怕这事儿只是他随口一提,故而想着等自己中了之后,再看萧棠态度是不是如常。
  要不然自己写信回去说了,到时候萧棠这边又不认了,那妹妹如何是好?
  这话和丽娘商量,丽娘也这般,她还道:“续弦就是给人家做填房,以舍娘那个心高气傲的劲儿我看恐怕也不会干?”
  “倒也不必这么说,虽说是续弦,但嫁过来立马就是世子夫人,还是将来侯夫人的位置,那可是二品的诰命夫人。更何况萧世子人还年轻,文武双全,况且有儿女又如何,反正又不用舍娘照看。”裴霁不赞同丽娘的说法。
  世人就知道故作清高,舍娘一个女子便是满腹经纶,并不能科举,将来若是嫁对人了倒是罢了,若是嫁错人了,一辈子全部毁了。
  萧棠这里现成的诰命,又有什么不好?
  丽娘则道:“可我听说他在外头养外室呢。”
  “既是外室,那就说明进不了门,这也没什么,到时候我和萧棠说一声,让他打发干净不就好了。四妹夫不也有两个通房么?天下男子似咱们爹那样的没几个,若是再疼妻子,可没本事也不成。”裴霁当然也不是完全就萧棠就定了,但是他想让妹妹更多一条选择,丽娘这么说多少也是有点见不得自己妹妹好。
  还是外头说王磐多来,兄妹二人才打住这个话题。
  说来顺天府县试倒是容易许多,他在杭州书院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准,在顺天府竟然中了,县试二十八名中了,府试四月开始,他打算等府试过了就告诉爹娘。
  因为通过府试了就是童生了。
  童生也算是有功名了,只过了县试就没什么,这也是家里人盼不来他消息的缘故。
  又说舍娘在家里休养了几日,方才去庆王府,依旧住折花院,郡主一听说她来了,连忙拉着她的手不放。
  说起来郡主还是有人情味的,舍娘正道:“过了一年多,难为王妃还帮民女安排的十分妥当。”
  “裴姐姐,我告诉你哦,过几日就是我的生辰了,家里不许宴饮,正好有你和杨姐姐作陪,咱们一起热闹。”郡主笑道。
  舍娘道:“杨姑娘怎么说?”
  “她说要帮我过这个生辰呢。”郡主和杨茉相处的还是很好的。
  舍娘松了一口气:“嗯,我看杨家二姑娘是个有想法的人,若她有什么要帮忙的,郡主让她找我一起就是。”
  郡主重重点头。
  在折花院住下之后,庆王妃照旧把珊瑚芙蓉派过来伺候,都是熟人,舍娘与她们久别重逢,自然又有一番叙旧。
  芙蓉见着舍娘也很亲切:“上回多亏您下水救了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