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34节
这位琴师倒是性情颇为明朗,一来就先问舍娘和杨芝:“你们在家学过弹古琴吗?”
舍娘点头,杨芝却摇头。
琴师看向舍娘:“你学琴有几年,如今能弹什么曲子?”
“原本在家中女学只匆匆学过两年,后来又有学了两年,如今能弹《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舍娘也是如实说了。
琴师心里有数,又看向郡主:“我们今日学《双鹤听泉》,这琴音通过隔水,更有韵律。”
说罢,先把琴谱发给众人,舍娘看了一遍就知晓郡主的水平,大概在初入门左右。不知怎地,她感觉自己现在像是寒门子弟陪富家少爷读书,还不能超过,即便立马就能弹的她,也得藏拙。
这先生大抵教了一遍,就让她们试着弹。
杨芝是琴谱都不大会看,她七岁随姐妹们读书,到如今说起来也有六年了。但先生只教读书,平日她们还得学女红针黹,尤其是书法因为是杨家绝学,故而她们家的姑娘都有一笔好字,但要写成一笔好字是要花许多的功夫的。
至于琴方面,她就没有学了,没想到还要考这个。
她不好去问琴师,更不好问郡主,因此去问舍娘。舍娘知晓学琴可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所以先教她怎么看琴谱,指法怎么放,杨芝试了一下,舍娘很捧场的拍手:“哇,你很有天赋啊,这么一学就会了。”
这般一夸,杨芝脸微微红,眼睛亮晶晶的。
她们二人在一处弹琴,倒是把郡主吸引了来,江都郡主其实家里都长期是她一个人独处。虽然也有两位堂姐,但她们年纪都比她大许多,彼此只是老太妃那里请安时才会见到,而她们也不是每日都晨昏定省。
“裴姐姐,你能不能也教教我。”江都郡主还有点害怕舍娘拒绝。
舍娘没想到郡主这般,连忙笑道:“自然可以,但是我今日也是头一次弹,咱们就相互学习吧。孔子不是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她又对杨芝道:“你先弹着,有不懂的可以去问琴师,或者等会儿问我就是。”
郡主的指法没问题,就是练的太少了,所以要停顿很久才能弹下一个间奏。舍娘看着她道:“我现在弹一遍试试,郡主看看哪里有不对的……”
她直接弹了起来,郡主听的入神,又抚掌笑道:“裴姐姐,你弹的真好。”
“其实不是我弹的好,只不过我学的时日多罢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恐怕更胜几筹呢。”舍娘道。
郡主其实根本不喜欢学这些,她之前是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现下见舍娘说话处处到她心里,人又有本事。她就趴在桌上问起舍娘来:“裴姐姐,你喜欢骑马吗?”
舍娘道:“我是个一刻也闲不住的,但是我家里没有让我学这个,我倒是很喜欢骑马的,可我娘说姑娘家马骑多了容易成罗圈腿。”
“我以前爱嗑瓜子,我母妃也说我要老嗑,日后就容易嗑成瓜子牙。”郡主笑道。
舍娘也不说嗑瓜子好不好,只道:“我也喜欢嗑瓜子,只是很容易长血泡。”
郡主愈发觉得和舍娘话说到她心里去了,王府的人都把她看成小孩子,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什么都觉得她做的不对,好在来了位姐姐,她却不否认自己。
“那裴姐姐,你平日在家里做什么?”郡主好奇道。
“无非就是打秋千,要不就写文章,做女红,若有闲暇,我最喜欢跳百索,就那样跳一个时辰都不会累的。”舍娘原本想说去温泉学凫水,但是若郡主闹着要去凫水,出了什么事儿,就是自己的罪过了。
郡主这个年纪,读书什么的都抛诸脑后,她一听说舍娘跳百索,她立马道:“等会儿我们散学了一起去跳吧。”
“好啊。”舍娘想着王府这么大的地方,不跳百索简直浪费了。
在一旁的杨芝没想到郡主竟然和舍娘聊上了,也忙凑上来说话,但是听说她们要去跳百索,她也欣然要过去,还道:“我在家里也是时常跳的。”
“那可太好了,咱们到时候一处去玩。”舍娘也没有半点不悦。
因为如此,三人熟悉了许多。
散学之后,舍娘就道:“你们等会儿吃完饭,就来折花院,咱们一起跳。”
这一日自然是玩的很畅快,舍娘跳百索虽然生疏了一些,但依旧很能坚持,郡主蹦蹦跳跳的,只是捣乱,被杨芝咯吱了一下,二人还你追我赶了起来,急的嬷嬷们不成。
舍娘也怕郡主跌倒,只道:“郡主,我看外头冷起来了,不如咱们进去里屋说话,正好咱们去玩抓石子。”
郡主歪着头问:“抓石子是什么?”
“你进来我告诉你。”舍娘拉着她的手进来,又对杨芝招招手。
杨芝心情有些闷闷的,按照她的身份,应该是她来主导的,风头却全让舍娘抢过去了,自己倒是成了随从。
即便从折花院回去的时候欢声笑语的,但是等到隔日郡主生病后,杨芝又开始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带着郡主玩。
冷热交替,又吃了冷风,郡主一下就病了。
偏这个时候杨芝也称病,舍娘暗道不好,此人落井下石,她立马去给庆王妃请罪:“都是我的不是,平日我是跳百索习惯了,没想到郡主见着也觉想玩,我就没有阻拦,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王妃,实在是我的罪过,我在王府也待不下去了。”
如果只是顽皮些不打紧,但身体差了,她得赶紧走,万一到时候真的出什么事情,那她可负责不起。
庆王妃却道:“好孩子,这不关你的事儿,你看你不就好好地么?”
“您这么说,小女却愈发无言以对。”舍娘
摇摇头,还是很沮丧。
庆王妃心里也不是不怨舍娘,但事情既然发生了,她也不是不明事理,见她惴惴不安,心道还真是个年轻心热的姑娘。
但现在就让她回去,到时候传出一个江都郡主身体弱的名声,这到底不是这么回事儿。
况且,还有女儿那里,看起来是很喜欢裴家姑娘的。
庆王妃不放人,舍娘只好留在王府,她也不介意过上病气,倒是成日在郡主那里。说来奇怪,郡主之前还时常捶丸都无事,怎么就跳了几下百索,就生了病。
若非她们说郡主爱骑马捶丸,她也不会提起百索的事情。
自己真是老马失蹄。
但现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她和杨芝无冤无仇,也并无什么竞争之意,杨芝却落井下石,不过是做个伴读,竟然也如此,自己日后得万分小心了。
不过,这也给了她一个好机会,杨芝称病,她就可以博取郡主的喜欢。
一早上,她就过来了,见郡主鼻塞。舍娘就帮她捏鼻梁,很快就通窍了,郡主原本就没有姐妹,舍娘还拿了图本来,和她一起涂颜色。
舍娘还帮她画了一幅小影,郡主没有亲姊妹,她是个率真的人,一口一个五姐姐,舍娘姐姐叫的很亲热。
……
杨芝本来听说郡主病了,她也顺势病了,如此一来,舍娘就是众矢之的。
跟着她来的是她祖母身边的妈妈,那妈妈素来也是智囊,原本还称赞杨芝做的好:“我看裴家虽然官位不如咱们家,可听说裴老夫人出身高贵,这裴五娘的姐姐便说亲到了侯府。这裴五娘比她姐姐还强十倍,怕也是冲着世子妃这个位置来的。”
“我听说她跟庆王妃请罪说要走呢。”杨芝道。
心腹妈妈道:“她是聪明的,此时走了,也怪不到她的身上去。”
只不过这主仆二人等啊等,没想到郡主三四天就已经好了,她还在庆王妃这里说了不少舍娘的好话。
杨芝听说郡主好了,她也“好”了起来。
三人又恢复了往常上课,但因为这次,大家也都亲近起来。舍娘面上对杨芝和平日无虞,但私下却是防备的紧。
约莫月余,就是舍娘的生辰,庾氏特地差人送了生辰礼过来,今年她十三了,虚岁已经十四了是大姑娘了,所以庾氏送了三套衣裳,两套头面来。
兰若还在一旁道:“郡主和您那样要好,怎么不告诉郡主,也让她替您庆贺一番?”
“要好?那你太抬举我了。”舍娘当然知晓郡主心地不坏,但是郡主对她和身边的妈妈没两样,顶多就是年轻一些罢了。
说白了,也是当奴仆看的,只是奴仆高级点罢了。
兰若没想到姑娘会这般说,舍娘当然想干到过年,回家之后装个病正好不必来了,她可不愿意一直待在王府里。
但兰若总觉得姑娘太小心了。
一直到下了大雪后,郡主身边的大丫头生病,回家休息了三天,没法好好照顾郡主时,只听老太妃道:“如今的丫头们也太娇弱了,要我说,照顾主子的人还是得选那些身体好些的。若是咳的严重,很不必来了。”
这样的语气和平日和蔼的老太太可不同,兰若跟在舍娘后面都看呆了。
甚至是杨芝真的病了一场,庆王妃和老太妃都不让郡主过去探望,生怕过了病气。
此时,她方才道:“依照奴婢看,这王府没什么人情味。”
“是啊,所以我保养好身体,现下先陪着郡主读书,做好我的本分就好。”舍娘如是道。
杨芝病了几日后过来,郡主倒是嘘寒问暖的,杨芝很是感动,不免规劝道:“郡主,要我说,您也该在诗词文章上用些功夫了。您若多学些,王妃脸上也好看,便是日后在江南才女频出的地方,也能派上用场。”
这个时候杨芝说的话绝对是真心实意的,荣河乡君的学问就极好,她打探出郡主对乡君似乎有些情节,故而忙劝道。
哪里知道此时郡主却翻了脸:“依我看,只知道读书的那叫书呆子,况且我读书也不差。什么才女不才女,明理就好。”
舍娘知道这位郡主人小主意大,她也不是不爱读书,就是有点叛逆,喜欢跟别人对着来。
杨芝脸上挂不住,忍不住眼圈红了,舍娘充聋哑人,只坐在一旁,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等到散学之后,舍娘照旧先去郡主那里写功课,郡主房里很暖和,穿一件夹袄就成,舍娘也不多话,坐下来就开始写。郡主到底还是个小孩子,憋不住话:“裴姐姐,其实我不是顽皮,是我觉得像我哥哥那样,倒是宗室难得读书很好的,却又做了皇太孙的伴读。”
“你是怕你学的太好了,将来也会离开父母吗?”舍娘大概能理解她的意思了。
郡主微微点头。
舍娘笑道:“郡主,你不知道当年选皇太孙伴读时,可是争破了头,就我们家有一位亲戚没选上还沮丧呢。你觉得你哥哥辛苦,可能你哥哥还觉得很是荣耀呢。”
“是吗?可是我就不想离开爹娘啊。”郡主用手撑着下巴,很是苦恼。
舍娘看了看自己,她们不就是被强迫跟爹娘分开住进来的么?但这话不能说出口,她道:“其实这两件事情也没什么关系,比如读书,也未必要真的悬梁刺股怎么读,无非是学会抒发心中苦闷。就像我,我也不喜欢读书,但我不愿意被人糊弄,要不然人家当面骂我我都不知道。”
“还有人骂你?”郡主好奇道。
“对啊,那还是以前的事情了。因当时我哥哥跟我买了不少绢人,她们要我分些给她们玩,我不愿意分。她们就说什么‘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我还傻傻的,后来才知道,她们骂我是目光短浅的卑鄙小人呢。”舍娘当时是现说现编。
郡主张了张嘴,如果别人这般说她,她也未必知晓,还以为人家在感叹呢。
舍娘还道:“你看我学了写八股之后,条理也清晰很多,学了《传习录》才知道什么叫知行合一。这些倒也罢了,我们族里姊妹多,不似郡主这般家中只有你一个女孩儿,大家都争着出彩,我这个人又是个不太喜欢落后的,所以只得好好学了。”
全程舍娘都没有劝她读书,但是郡主见舍娘说完话后,笔耕不辍,自己也不好意思一直说话,也学了起来。
但凡又不会的,舍娘会讲的很清晰,不厌其烦的讲。
一直到深夜,她才回到折花院。
这些表现当然被庆王妃看在眼中,舍娘平日对郡主身边的人也是极大方,十个人中有一两个人愿意说她的好话也就足够了。
宫嬷嬷就和庆王妃道:“杨姑娘倒是劝了咱们郡主几回,郡主也不听。裴姑娘每日都是陪着郡主写功课到深夜,再一个人带着丫头们走回去。我们还说要不要给她派轿子,她说不必兴师动众,很体恤下人。”
“那杨姑娘我原先看倒是不错,怎么现下这般娇气?”庆王妃皱眉。
宫嬷嬷笑道:“杨姑娘其实也挺好的,但是她总病着,之前那几日也是常和裴姑娘一起到郡主那里写功课,后来就吹了风病了。”
庆王妃就道:“她这么病歪歪的,我倒不好留她,明年换褚姑娘来吧。”
“怎么您这里想起褚姑娘了?”宫嬷嬷可是知晓庆王府素来是不沾边那些所谓别的藩王的。
庆王妃笑道:“我也不能太过啊,陶家把上官都卖了,实在是令人不齿,她家女儿我不能要。杨家姑娘我原本看着挺好的,但她气性大,人又病着,到底不好。数来数去,就是褚家姑娘了,不要她还要谁?”
宫嬷嬷连忙道是。
舍娘点头,杨芝却摇头。
琴师看向舍娘:“你学琴有几年,如今能弹什么曲子?”
“原本在家中女学只匆匆学过两年,后来又有学了两年,如今能弹《胡笳十八拍》《高山流水》。”舍娘也是如实说了。
琴师心里有数,又看向郡主:“我们今日学《双鹤听泉》,这琴音通过隔水,更有韵律。”
说罢,先把琴谱发给众人,舍娘看了一遍就知晓郡主的水平,大概在初入门左右。不知怎地,她感觉自己现在像是寒门子弟陪富家少爷读书,还不能超过,即便立马就能弹的她,也得藏拙。
这先生大抵教了一遍,就让她们试着弹。
杨芝是琴谱都不大会看,她七岁随姐妹们读书,到如今说起来也有六年了。但先生只教读书,平日她们还得学女红针黹,尤其是书法因为是杨家绝学,故而她们家的姑娘都有一笔好字,但要写成一笔好字是要花许多的功夫的。
至于琴方面,她就没有学了,没想到还要考这个。
她不好去问琴师,更不好问郡主,因此去问舍娘。舍娘知晓学琴可非一朝一夕的功夫,所以先教她怎么看琴谱,指法怎么放,杨芝试了一下,舍娘很捧场的拍手:“哇,你很有天赋啊,这么一学就会了。”
这般一夸,杨芝脸微微红,眼睛亮晶晶的。
她们二人在一处弹琴,倒是把郡主吸引了来,江都郡主其实家里都长期是她一个人独处。虽然也有两位堂姐,但她们年纪都比她大许多,彼此只是老太妃那里请安时才会见到,而她们也不是每日都晨昏定省。
“裴姐姐,你能不能也教教我。”江都郡主还有点害怕舍娘拒绝。
舍娘没想到郡主这般,连忙笑道:“自然可以,但是我今日也是头一次弹,咱们就相互学习吧。孔子不是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她又对杨芝道:“你先弹着,有不懂的可以去问琴师,或者等会儿问我就是。”
郡主的指法没问题,就是练的太少了,所以要停顿很久才能弹下一个间奏。舍娘看着她道:“我现在弹一遍试试,郡主看看哪里有不对的……”
她直接弹了起来,郡主听的入神,又抚掌笑道:“裴姐姐,你弹的真好。”
“其实不是我弹的好,只不过我学的时日多罢了,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恐怕更胜几筹呢。”舍娘道。
郡主其实根本不喜欢学这些,她之前是不知道怎么和别人交流,现下见舍娘说话处处到她心里,人又有本事。她就趴在桌上问起舍娘来:“裴姐姐,你喜欢骑马吗?”
舍娘道:“我是个一刻也闲不住的,但是我家里没有让我学这个,我倒是很喜欢骑马的,可我娘说姑娘家马骑多了容易成罗圈腿。”
“我以前爱嗑瓜子,我母妃也说我要老嗑,日后就容易嗑成瓜子牙。”郡主笑道。
舍娘也不说嗑瓜子好不好,只道:“我也喜欢嗑瓜子,只是很容易长血泡。”
郡主愈发觉得和舍娘话说到她心里去了,王府的人都把她看成小孩子,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什么都觉得她做的不对,好在来了位姐姐,她却不否认自己。
“那裴姐姐,你平日在家里做什么?”郡主好奇道。
“无非就是打秋千,要不就写文章,做女红,若有闲暇,我最喜欢跳百索,就那样跳一个时辰都不会累的。”舍娘原本想说去温泉学凫水,但是若郡主闹着要去凫水,出了什么事儿,就是自己的罪过了。
郡主这个年纪,读书什么的都抛诸脑后,她一听说舍娘跳百索,她立马道:“等会儿我们散学了一起去跳吧。”
“好啊。”舍娘想着王府这么大的地方,不跳百索简直浪费了。
在一旁的杨芝没想到郡主竟然和舍娘聊上了,也忙凑上来说话,但是听说她们要去跳百索,她也欣然要过去,还道:“我在家里也是时常跳的。”
“那可太好了,咱们到时候一处去玩。”舍娘也没有半点不悦。
因为如此,三人熟悉了许多。
散学之后,舍娘就道:“你们等会儿吃完饭,就来折花院,咱们一起跳。”
这一日自然是玩的很畅快,舍娘跳百索虽然生疏了一些,但依旧很能坚持,郡主蹦蹦跳跳的,只是捣乱,被杨芝咯吱了一下,二人还你追我赶了起来,急的嬷嬷们不成。
舍娘也怕郡主跌倒,只道:“郡主,我看外头冷起来了,不如咱们进去里屋说话,正好咱们去玩抓石子。”
郡主歪着头问:“抓石子是什么?”
“你进来我告诉你。”舍娘拉着她的手进来,又对杨芝招招手。
杨芝心情有些闷闷的,按照她的身份,应该是她来主导的,风头却全让舍娘抢过去了,自己倒是成了随从。
即便从折花院回去的时候欢声笑语的,但是等到隔日郡主生病后,杨芝又开始庆幸还好自己没有带着郡主玩。
冷热交替,又吃了冷风,郡主一下就病了。
偏这个时候杨芝也称病,舍娘暗道不好,此人落井下石,她立马去给庆王妃请罪:“都是我的不是,平日我是跳百索习惯了,没想到郡主见着也觉想玩,我就没有阻拦,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王妃,实在是我的罪过,我在王府也待不下去了。”
如果只是顽皮些不打紧,但身体差了,她得赶紧走,万一到时候真的出什么事情,那她可负责不起。
庆王妃却道:“好孩子,这不关你的事儿,你看你不就好好地么?”
“您这么说,小女却愈发无言以对。”舍娘
摇摇头,还是很沮丧。
庆王妃心里也不是不怨舍娘,但事情既然发生了,她也不是不明事理,见她惴惴不安,心道还真是个年轻心热的姑娘。
但现在就让她回去,到时候传出一个江都郡主身体弱的名声,这到底不是这么回事儿。
况且,还有女儿那里,看起来是很喜欢裴家姑娘的。
庆王妃不放人,舍娘只好留在王府,她也不介意过上病气,倒是成日在郡主那里。说来奇怪,郡主之前还时常捶丸都无事,怎么就跳了几下百索,就生了病。
若非她们说郡主爱骑马捶丸,她也不会提起百索的事情。
自己真是老马失蹄。
但现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她和杨芝无冤无仇,也并无什么竞争之意,杨芝却落井下石,不过是做个伴读,竟然也如此,自己日后得万分小心了。
不过,这也给了她一个好机会,杨芝称病,她就可以博取郡主的喜欢。
一早上,她就过来了,见郡主鼻塞。舍娘就帮她捏鼻梁,很快就通窍了,郡主原本就没有姐妹,舍娘还拿了图本来,和她一起涂颜色。
舍娘还帮她画了一幅小影,郡主没有亲姊妹,她是个率真的人,一口一个五姐姐,舍娘姐姐叫的很亲热。
……
杨芝本来听说郡主病了,她也顺势病了,如此一来,舍娘就是众矢之的。
跟着她来的是她祖母身边的妈妈,那妈妈素来也是智囊,原本还称赞杨芝做的好:“我看裴家虽然官位不如咱们家,可听说裴老夫人出身高贵,这裴五娘的姐姐便说亲到了侯府。这裴五娘比她姐姐还强十倍,怕也是冲着世子妃这个位置来的。”
“我听说她跟庆王妃请罪说要走呢。”杨芝道。
心腹妈妈道:“她是聪明的,此时走了,也怪不到她的身上去。”
只不过这主仆二人等啊等,没想到郡主三四天就已经好了,她还在庆王妃这里说了不少舍娘的好话。
杨芝听说郡主好了,她也“好”了起来。
三人又恢复了往常上课,但因为这次,大家也都亲近起来。舍娘面上对杨芝和平日无虞,但私下却是防备的紧。
约莫月余,就是舍娘的生辰,庾氏特地差人送了生辰礼过来,今年她十三了,虚岁已经十四了是大姑娘了,所以庾氏送了三套衣裳,两套头面来。
兰若还在一旁道:“郡主和您那样要好,怎么不告诉郡主,也让她替您庆贺一番?”
“要好?那你太抬举我了。”舍娘当然知晓郡主心地不坏,但是郡主对她和身边的妈妈没两样,顶多就是年轻一些罢了。
说白了,也是当奴仆看的,只是奴仆高级点罢了。
兰若没想到姑娘会这般说,舍娘当然想干到过年,回家之后装个病正好不必来了,她可不愿意一直待在王府里。
但兰若总觉得姑娘太小心了。
一直到下了大雪后,郡主身边的大丫头生病,回家休息了三天,没法好好照顾郡主时,只听老太妃道:“如今的丫头们也太娇弱了,要我说,照顾主子的人还是得选那些身体好些的。若是咳的严重,很不必来了。”
这样的语气和平日和蔼的老太太可不同,兰若跟在舍娘后面都看呆了。
甚至是杨芝真的病了一场,庆王妃和老太妃都不让郡主过去探望,生怕过了病气。
此时,她方才道:“依照奴婢看,这王府没什么人情味。”
“是啊,所以我保养好身体,现下先陪着郡主读书,做好我的本分就好。”舍娘如是道。
杨芝病了几日后过来,郡主倒是嘘寒问暖的,杨芝很是感动,不免规劝道:“郡主,要我说,您也该在诗词文章上用些功夫了。您若多学些,王妃脸上也好看,便是日后在江南才女频出的地方,也能派上用场。”
这个时候杨芝说的话绝对是真心实意的,荣河乡君的学问就极好,她打探出郡主对乡君似乎有些情节,故而忙劝道。
哪里知道此时郡主却翻了脸:“依我看,只知道读书的那叫书呆子,况且我读书也不差。什么才女不才女,明理就好。”
舍娘知道这位郡主人小主意大,她也不是不爱读书,就是有点叛逆,喜欢跟别人对着来。
杨芝脸上挂不住,忍不住眼圈红了,舍娘充聋哑人,只坐在一旁,似乎什么都没听到。
等到散学之后,舍娘照旧先去郡主那里写功课,郡主房里很暖和,穿一件夹袄就成,舍娘也不多话,坐下来就开始写。郡主到底还是个小孩子,憋不住话:“裴姐姐,其实我不是顽皮,是我觉得像我哥哥那样,倒是宗室难得读书很好的,却又做了皇太孙的伴读。”
“你是怕你学的太好了,将来也会离开父母吗?”舍娘大概能理解她的意思了。
郡主微微点头。
舍娘笑道:“郡主,你不知道当年选皇太孙伴读时,可是争破了头,就我们家有一位亲戚没选上还沮丧呢。你觉得你哥哥辛苦,可能你哥哥还觉得很是荣耀呢。”
“是吗?可是我就不想离开爹娘啊。”郡主用手撑着下巴,很是苦恼。
舍娘看了看自己,她们不就是被强迫跟爹娘分开住进来的么?但这话不能说出口,她道:“其实这两件事情也没什么关系,比如读书,也未必要真的悬梁刺股怎么读,无非是学会抒发心中苦闷。就像我,我也不喜欢读书,但我不愿意被人糊弄,要不然人家当面骂我我都不知道。”
“还有人骂你?”郡主好奇道。
“对啊,那还是以前的事情了。因当时我哥哥跟我买了不少绢人,她们要我分些给她们玩,我不愿意分。她们就说什么‘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当时我还傻傻的,后来才知道,她们骂我是目光短浅的卑鄙小人呢。”舍娘当时是现说现编。
郡主张了张嘴,如果别人这般说她,她也未必知晓,还以为人家在感叹呢。
舍娘还道:“你看我学了写八股之后,条理也清晰很多,学了《传习录》才知道什么叫知行合一。这些倒也罢了,我们族里姊妹多,不似郡主这般家中只有你一个女孩儿,大家都争着出彩,我这个人又是个不太喜欢落后的,所以只得好好学了。”
全程舍娘都没有劝她读书,但是郡主见舍娘说完话后,笔耕不辍,自己也不好意思一直说话,也学了起来。
但凡又不会的,舍娘会讲的很清晰,不厌其烦的讲。
一直到深夜,她才回到折花院。
这些表现当然被庆王妃看在眼中,舍娘平日对郡主身边的人也是极大方,十个人中有一两个人愿意说她的好话也就足够了。
宫嬷嬷就和庆王妃道:“杨姑娘倒是劝了咱们郡主几回,郡主也不听。裴姑娘每日都是陪着郡主写功课到深夜,再一个人带着丫头们走回去。我们还说要不要给她派轿子,她说不必兴师动众,很体恤下人。”
“那杨姑娘我原先看倒是不错,怎么现下这般娇气?”庆王妃皱眉。
宫嬷嬷笑道:“杨姑娘其实也挺好的,但是她总病着,之前那几日也是常和裴姑娘一起到郡主那里写功课,后来就吹了风病了。”
庆王妃就道:“她这么病歪歪的,我倒不好留她,明年换褚姑娘来吧。”
“怎么您这里想起褚姑娘了?”宫嬷嬷可是知晓庆王府素来是不沾边那些所谓别的藩王的。
庆王妃笑道:“我也不能太过啊,陶家把上官都卖了,实在是令人不齿,她家女儿我不能要。杨家姑娘我原本看着挺好的,但她气性大,人又病着,到底不好。数来数去,就是褚家姑娘了,不要她还要谁?”
宫嬷嬷连忙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