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心里莫名感动,他知道,这不光是给大妹的,还是给他这个大哥的。
  但亲兄弟明算账,谁吃谁的亏都不能长久。
  苏月光道:“不行,这笔账还得好好算,大妹在囤货跟卖货时都没有出力,我们在囤货的时候出力,卖货时没有出力,这一份钱也要按成本算下来。”
  三弟拨了一下算盘,很快得出结果。
  苏月光又说:“你们在外面跑肯定比其他人还辛苦,不能按跟其他人相同的钱来算。”
  苏北光笑道:“大哥想什么呢?咱们都能赚这么多钱了,我还会如此苦着自己吗,出门在外有事情都让他们去干了,我们仨三也就是在旁边看管一二,周俊他们也顶用,完全不需费心,多给了他们一百文赏钱。”
  谁知他的好大哥一本正经说:“好,那也给你们多打赏一百文!”
  把弟弟妹妹逗得噗嗤一声笑了,苏北光拱手道:“谢谢大哥。”
  三弟连忙放下算盘,有模有样地学。
  加上镇上摊位的钱,苏月光最后还是分到了六两银子,还拿回了成本,一开始投进去的六两银子。
  他都忘记了自己投了六两银子进去,一下子拿到十二两,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苏北光给了他一枚十两的银锭,笑道:“以后我们会有更多的钱!”
  苏月光抱着银锭连连点头:“嗯嗯嗯!”
  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咬了又咬,终于又看到十两银子了,虽然开春之后可能又要没了。
  到时候又要建房子。
  不过现在可以先开心一阵。
  苏北光突然感慨道:“这一趟之后,我有点想买那一套房子。”
  苏月光呆了呆,愣愣的眨眨眼:“那一套?”
  苏北光笑道:“就咱们上次去租的那一套。”
  苏月光一下子想起郡城的那一套破房子:“买下来可不便宜,那么破也要二三百两呢!”
  苏北光笑道:“翻新一下,不需多少钱,再说咱们以后去都有个固定的落脚点,不需要搬来搬去。”
  苏月光想想也是。
  不过他们这个生意就是趁着年关赚笔大的,之后可不见得能赚这么多。
  但是只要他们几个齐心协力一起存一存,几年之内还是能将那房子买下。
  苏月光看了眼夫君也有了点想法。
  怎么说呢,那房子出租一天都有二百五十文,放在那里就是赚钱的,虽然不一定能租得出去。
  一个月租出去十天半个月都能赚不少钱。
  不过这个对他们来说还是太长远了,手里拿着零头就想着那些不着天际的事。
  把田地卖光了都赚不到这份钱,不对,苏月光愣了一下,好像把他夫君的田地卖光了,能拼到一大半的钱。
  但是对农人来说,田地才是根本,卖出去了可没这么好运气又能买回来的。
  此话暂且按下不提,大家默默都有了存钱努力的方向。
  大妹没那么多想法,光是想想自己家里在郡城有个房子就兴奋,自然是万分赞同的。
  之前上郡城看到那些富家的大小姐穿得漂漂亮亮的,不止一次两次幻想自己也是个有钱的大小姐。
  越发努力追逐哥哥,好好干活,最近又开始捧书学习拨算盘,说不定将来能管个大酒楼呢!
  想想她自己就忍不住笑出来。
  几个大的也不知道小姑娘一天到晚在想什么,只是摸了摸她脑袋说先睡觉。
  苏月光回房里好好地将银子藏好,就是寻了一个角落,挖个洞把它埋进去,再把土夯实了,家具搬上来压着。
  如此才安心一些。
  沈东遇嘴角含笑,看着苏月光像小仓鼠一样四处找地存粮。
  由衷感慨,真是没想到小舅子这么能干,夫郎真是旺他!
  一娶进门,分到了家产不说,还赚到了这么多钱,在村子里的风评一日比一日好。
  苏北光三弟他们一趟睡到了傍晚,天都黑了,原本打算起来分年货的,只能明天再说了。
  其他刚回家的少年大多如此,睡个天昏地暗,根本起不来。
  吃完晚饭,继续睡。
  大妹在大哥家都有些无聊了,二哥三哥在睡觉,大哥跟哥夫黏黏腻腻在一起,她跑出去跟哥夫大伯家的红燕玩。
  红燕一个炸炸咧咧的小姑娘,都被她带得文静起来,穿着花衣服,系着绿头绳。
  大妹将红燕拉过来的时候,苏月光都快认不出来了,这小姑娘看到他叫得大声,但还是脸红,没坐多久就跑了。
  应该是穿新衣服,害羞了。
  苏月光觉得好笑,转过头来看看夫君,沈东遇在他额角上轻轻印下一吻。
  他不知道他头上的头绳也是鲜艳好看。
  第92章 过年
  年货是苏月光这边先留了, 其余各个跟着驴队跑的都有份,大多是一些吃的。
  苏月光这边年货很多,有对联, 有福结,还有各种腊肉香粉, 更有几块肥皂。
  其他跟着跑的人也有一块, 一个个闻着稀罕得不行。
  还有一些剩的, 村里人赚了钱都围过来, 想买一块回去试试。
  苏北光给打了一些折扣,但还是贵, 三四十文, 一年就这么一遭。
  但不光那些没分到的人家买, 分到的少年也要给自己爹娘买一块。
  一时还挺畅销。
  分完之后苏月光沈东遇收拾一翻跟着苏北光他们一起下山去买年货,虽然感觉没什么要买的了。
  到芭蕉林的时候带上沈飞白,这小子开心得不行, 眉飞凤舞的, 话没停过,一口一个大哥大嫂。
  要到水河村停了一阵,苏月光沈东遇就不进村了,以免旁人说闲话,他们走过了村,到隔壁村等。
  有沈飞白在一点都不无聊,叽叽喳喳的能一直说。
  没多久苏北光他们就出来了,还带上小弟小妹。
  以前到镇上看着什么都想吃, 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强的欲望,都不知道吃些啥。
  最后去吃了个蜀地传过来的火锅,都是新鲜的肉, 鸡肉,鱼肉,牛肉,牛肉丸子,活蹦乱跳的大虾。
  加上又麻又辣的锅底,跟他们本地的打边炉是不同的风格。
  在座都是年轻人,吃得尽兴。
  买年货苏月光也不知道有什么好买的,往年都要称一些散装的饼,就算是过年了。
  现在那些散装的饼都吃腻了,每次到镇上来都买。
  不过过年了,集市特别热闹,人来人往,摊位也摆了好多,各种小吃的摊子都有,什么牛杂、冰糖葫芦、棉花糖、田螺煲、砂锅粥应有尽有。
  刚刚从火锅店出来,闻到牛杂的味道,又忍不住买了点吃。
  路边摊位的炒粉汤粉也别有滋味,粉条细细的,特别入味。
  忍不住又来了一碗牛腩粉,一人尝一点,依然觉得香。
  更有许多卖花的摊子,一盘一盘开着鲜艳璀璨的花。
  乡下人家大多种凤仙花,其余花都少见,苏月光都买了几盘,专挑漂亮的买,又买了些凤仙花的种子。
  乡下很多人家都有凤仙花,随便去摘种子就是了,但老板说这个凤仙花是重瓣混色的,非常好看,百零六说的心动,花了钱买,五文钱就有一大把,说是有上千粒。
  苏月光也不可能数,只觉得稀奇,这年头凤仙花的种子都能卖钱了。
  大妹也要了一些,想在家里种。
  说是不知道想买什么,但却买了满车货物,回家路上苏月光心情愉悦,也不管天寒地冻,直接把凤仙花的种子在水井周边的泥地撒了一片,又浇了些水,希望它能长出来。
  其余花则改盘带泥埋到院子里,都给浇了水,希望不要死。
  想到自己在想什么都有点好笑,大过年的就说死死死。
  但是都说在镇上买的花草特别容易死。
  转眼除夕,除夕这天是最有的忙的,有人家宰猪,他们去切了几条猪肉回来。
  昨夜泡好的米,要开始磨米浆了。
  有糯米也有用来蒸发糕的米。
  两种米得分开来磨,洗磨的时候也要注意些,混在一起做啥都做不成了。
  苏月光家新买的磨盘。
  许多人排队等磨米,桶放在旁边排队,大人聊天说话,孩童在院子里追逐打闹。
  沈东遇推磨苏月光放米,随着磨盘转动,米浆一圈一圈流下来,堆得多了,像河流一样,沿着磨槽流进桶里。
  芳姐看到他们有两桶米笑道:“今年你家只做两种果子啊?”
  桶放在凳子上,磨盘转动两三圈后,苏月光落一勺米,轻松的很,笑道:“是啊,今年只做两个米果子,一个发糕,一个汤圆,我们在镇上换了些细米粉,到时候烫来吃炒来吃都香。”
  芳姐道:“我家做年糕,你要不要一些?”
  这边年糕都是炒来吃,苏月光觉得炒年糕还不如炒木薯香,笑道:“不了,我们炒木薯吃。”
  磨完米之后,做汤圆的米要用米袋裹起来压出水,变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