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苏月光抱着他毛茸茸的脑袋蹭了蹭,又忍不住摸摸他漂亮的脸颊。
即使是冬天,太阳也是挺大的,有太阳的时候就不冷,但干活还是要戴着斗笠。
苏月光跟沈东遇一人戴一个斗笠翻地,又要种菜了。
苏月光有些好笑,不过这一次定要把菜种出来。
种点生菜、菜心、卷心菜。
之前就翻过地,很快撒上种子,刚要淋水,有人敲响了门,芳姐的声音从门外响起:“月光你家的佃户来交租啦。”
苏月光一愣,顿时手忙脚乱,差点没丢了水瓢。
这还是第一次做人家的田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沈东遇笑着握了握他手说淡定,两人洗了手脚出去迎接客人。
佃户有好几个,看着都老实巴交的。
幸好这边的习俗是大早上到人家家里不礼貌,苏月光暗自啧舌,不然人家在门口等大半天,他们还在床里睡觉,那可多尴尬。
佃户们用牛车拉来一大堆货物,苏月光跟在沈东遇后面,沈东遇翻看,他就探出头来跟着看。
有谷有米,有花生,有番薯,还有葛根,木薯、甘蔗、马蹄,各种,好丰富!
米都是细米,秋天新收的谷,这种米一看就是好吃。
苏月光眼睛亮了亮,货物一件件搬进屋子里,苏月光又有些恍惚,总觉得这笔收入是横财。
沈东遇将人请了进来,备了茶水点心,跟他们谈一谈明年租赁的事情。
几乎都是要继续租的。
沈东遇说不会涨租。
各佃户吃了一记定心丸,胆子也大起来:“这次只是送来了部分租,不知道东家要钱还是要食物?”
沈东遇说都可以,你们看怎么方便怎么来。
又问他们地里都种些什么。
苏月光忽然觉得夫君可能都没种过地,除了之前求娶自己,殷勤地过去帮忙。
他们说水田种稻子,山地就种花生玉米番薯甘蔗这些,还有的种果树,也有户人家种桑树的,苏月光看到车上有几匹布。
想到山里面也有桑树,苏月光笑道:“可以给我也送些蚕吗,我也想养几只试试。”
阿婆笑说好,也不需回去拿,直接就给他,蚕卵就在一叶树叶上。
苏月光看着那小小的卵,听着阿婆说怎么孵化怎么养。
客人离开之前,沈东遇也给他们送了点礼,郡城里买到的糕点,一户分了些。
第89章 白锦婚嫁
日子过得飞快, 迎来白锦跟陈三郎的婚期,苏月光沈东遇收拾一趟回水河村。
白锦让他们早些来,不然晌午之前就要正餐, 接着他就要出门了。
苏月光沈东遇一大早跟着送货的驴车出门,到水河村的时候就下来了。
终于又要回娘家了, 从那次跟阿娘发生争执之后, 他就没回来过。
不过刚好回来送一下手镯, 还有那坛酒。
所幸什么也没发生, 一切如往常一样,张玲收到银镯囔囔道:“怎么买这么贵的东西呢?天天干活怎么用得着?”
苏月光不说话, 只是帮她戴了。
说归说, 出门邻居看到的时候, 她满脸笑容:“我们大哥儿买的。”
家里有出息,看到他们回来苏二饼倍感威风,拿了一坛酒没别的重礼也不说什么, 喜滋滋的把人迎进门了。
白家跟苏家没什么亲戚, 请的是熟人,不是一屋子都去。
苏月光与夫君还有弟弟妹妹们都去了,两个大人没去。
苏月光好久没看到小弟小妹了,两个小孩子叽叽喳喳的说,又读了什么书。
苏月光一个没回过神,又问了一句:“嗯,读到什么了?”
小弟小妹争着说:“幼学琼林。”
苏月光愣了好久没记得有这本书,难道他们家也能出个读书人了?
他心情颇好地摸摸小弟小妹的脑袋:“好好读书。”
苏北光笑道:“先生说他们学得不错, 将来可以考虑送镇上,我们打算先送青藤那边学,宁愿多给青藤些钱。”
苏月光笑道:“好!”
真乃一举两得, 现在有钱了,也可以稍稍重视下读书,他们年纪大了,只能寄托小弟小妹了。
不过本朝女子哥儿不能科举,所以还是寄望于小弟,但若是小妹想读,自然也是可以送她去。
出了家门,兄弟姐妹几个分道扬镳,苏北光三弟去陈三郎家那边,苏月光大妹小弟小妹去白锦家。
苏北光看向沈东遇笑道:“哥夫,你跟不跟我们来?”
小孩子可以随便进婚房,他是个年轻汉子,不好进人家婚房。
沈东遇看着苏月光,苏月光也看着他,一时有些为难。
苏月光道:“要不你到陈三郎家等我吧,我随后到?”
想了想,沈东遇摇头:“我还是跟着你吧,大不了在外面等。”
苏月光笑道:“有弟弟妹妹在,不必担心我,这可是我土生土长的村子,谁敢欺负我了去?”
这才把男人劝走了。
走到竹林,沈东遇还回头看了一眼。
苏月光好笑,引着弟弟妹妹到白锦家,快到的时候就遇到若兰他们。
若兰笑盈盈地过来接:“刚想去你家喊你!”
苏月光也笑:“阿溪哥呢?”
“他到陈三郎家去了。”
大家一起进门。
白锦爹娘对他们熟得不行,笑脸相迎。
直接就入了白锦的闺房,这是苏月光第一次进,小时候到白锦家玩,他们都还没建新房子。
这新房特别好看,苏月光都有些恍惚,白锦穿着一身红衣,鲜艳漂亮,看到他们来,难得露出腼腆的笑容,走路都比往日端庄些,来得早还没开席,大家坐下来聊聊天,说说话。
苏月光知道这是要等新郎官来。
陈三郎家靠得这么近,不像沈东遇当初那样一大早就要赶着来,这会等的就是吉时,来太早不行,午时来刚刚好。
这边紧锣密鼓地煮饭炒菜,新郎官一来,鞭炮一放,立刻就可以开席吃饭。
大家聊得开心,也不知做了多久,外面突然响起鞭炮声,小孩子咋咋呼呼跑出去看,还以为新郎官来了,结果并没有。
是亲戚来了,每一趟亲戚来都要看一下新夫郎。
有父亲这边的亲戚,也有娘亲那边的亲戚,带这些亲戚来的时候,苏月光就莫名有些尴尬,大家挤了满屋子,他们只能出去走走坐坐。
幸好有若兰阿莲丽丽他们陪着,还有大妹在。
正在外面的院子里闲聊呢,突然又有鞭炮声响起,一转头,苏月光先看到的不是穿得鲜艳端正意气风发的新郎官,而是站在新郎官后面的沈东遇。
一下子嘴角笑容忍不住。
不光沈东遇,连苏北光三弟都在迎亲队伍里,浩浩荡荡一群人。
等砰砰砰的鞭炮声过了之后,新郎官一行走过来。
沈东遇不进屋,径直往苏月光这边走来,苏月光拉着男人的手,眼光心思都在他身上,好像好久没看到一样,一见到就要笑起来。
这时旁边有人喊了声月光嫂。
苏月光这才发现,大山村的那几个少年,周俊虎子他们都在,还有俞庄良。
原来都邀请了。
来的人有点多,一席都不够摆,又多摆了几张桌子。
大家热热闹闹的先坐席,等新郎官将新夫郎迎出来,敬过茶,坐到席上鞭炮一放就可以吃饭了。
他们一会要跟着去新郎家的,有两席正餐吃,不宜吃得太饱,稍稍吃半碗饭就好了。
吃完饭鞭炮声再响,跟着回新郎家的队伍更加庞大了。
这村子挺大的,各个姓氏夹杂其中,陈三郎家有点远。
他们没有喜轿,但有舞狮在前面喜庆开路。
一路撑伞撒花去,沿路好多小孩,再撒些喜糖喜钱什么的,好不热闹。
陈三郎脸满脸笑容,脸颊发烫,像喝了酒一样。
白锦脸颊带粉,拿团扇遮着脸,长睫轻垂,羞羞涩涩,不敢看人。
有人问哪家嫁过来的?
陈三郎大大方方道:“白家,白锦,阿叔阿婶到我们家吃饭喝酒呀。”
赚了一路祝福。
苏月光被夫君拉着手,感受到掌心传来的温度,也是满心欢喜。
好像他们也被祝福了一样。
白锦坐在房里等新郎,等到客人走完了,新婚夫夫俩终于可以静下来坐一起。
大家坐在新房里,苏月光看他们小两口,你也不敢看我,我也不敢看你,都是羞羞涩涩的,不由好笑。
之前都在一起这么久了,这会儿开始羞涩起来了。
姑娘哥儿都在偷偷的笑,汉子们就在那里起哄,无外乎什么亲一个。
陈三郎脸蛋烫得要烧起来,白锦几乎用团扇将一张脸都掩住。
陈三郎深深吸了一口气,好像下了什么决定猛的扭过头来,白瑾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想到这是自己的夫君了,又僵硬凑回去一些。
即使是冬天,太阳也是挺大的,有太阳的时候就不冷,但干活还是要戴着斗笠。
苏月光跟沈东遇一人戴一个斗笠翻地,又要种菜了。
苏月光有些好笑,不过这一次定要把菜种出来。
种点生菜、菜心、卷心菜。
之前就翻过地,很快撒上种子,刚要淋水,有人敲响了门,芳姐的声音从门外响起:“月光你家的佃户来交租啦。”
苏月光一愣,顿时手忙脚乱,差点没丢了水瓢。
这还是第一次做人家的田主,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沈东遇笑着握了握他手说淡定,两人洗了手脚出去迎接客人。
佃户有好几个,看着都老实巴交的。
幸好这边的习俗是大早上到人家家里不礼貌,苏月光暗自啧舌,不然人家在门口等大半天,他们还在床里睡觉,那可多尴尬。
佃户们用牛车拉来一大堆货物,苏月光跟在沈东遇后面,沈东遇翻看,他就探出头来跟着看。
有谷有米,有花生,有番薯,还有葛根,木薯、甘蔗、马蹄,各种,好丰富!
米都是细米,秋天新收的谷,这种米一看就是好吃。
苏月光眼睛亮了亮,货物一件件搬进屋子里,苏月光又有些恍惚,总觉得这笔收入是横财。
沈东遇将人请了进来,备了茶水点心,跟他们谈一谈明年租赁的事情。
几乎都是要继续租的。
沈东遇说不会涨租。
各佃户吃了一记定心丸,胆子也大起来:“这次只是送来了部分租,不知道东家要钱还是要食物?”
沈东遇说都可以,你们看怎么方便怎么来。
又问他们地里都种些什么。
苏月光忽然觉得夫君可能都没种过地,除了之前求娶自己,殷勤地过去帮忙。
他们说水田种稻子,山地就种花生玉米番薯甘蔗这些,还有的种果树,也有户人家种桑树的,苏月光看到车上有几匹布。
想到山里面也有桑树,苏月光笑道:“可以给我也送些蚕吗,我也想养几只试试。”
阿婆笑说好,也不需回去拿,直接就给他,蚕卵就在一叶树叶上。
苏月光看着那小小的卵,听着阿婆说怎么孵化怎么养。
客人离开之前,沈东遇也给他们送了点礼,郡城里买到的糕点,一户分了些。
第89章 白锦婚嫁
日子过得飞快, 迎来白锦跟陈三郎的婚期,苏月光沈东遇收拾一趟回水河村。
白锦让他们早些来,不然晌午之前就要正餐, 接着他就要出门了。
苏月光沈东遇一大早跟着送货的驴车出门,到水河村的时候就下来了。
终于又要回娘家了, 从那次跟阿娘发生争执之后, 他就没回来过。
不过刚好回来送一下手镯, 还有那坛酒。
所幸什么也没发生, 一切如往常一样,张玲收到银镯囔囔道:“怎么买这么贵的东西呢?天天干活怎么用得着?”
苏月光不说话, 只是帮她戴了。
说归说, 出门邻居看到的时候, 她满脸笑容:“我们大哥儿买的。”
家里有出息,看到他们回来苏二饼倍感威风,拿了一坛酒没别的重礼也不说什么, 喜滋滋的把人迎进门了。
白家跟苏家没什么亲戚, 请的是熟人,不是一屋子都去。
苏月光与夫君还有弟弟妹妹们都去了,两个大人没去。
苏月光好久没看到小弟小妹了,两个小孩子叽叽喳喳的说,又读了什么书。
苏月光一个没回过神,又问了一句:“嗯,读到什么了?”
小弟小妹争着说:“幼学琼林。”
苏月光愣了好久没记得有这本书,难道他们家也能出个读书人了?
他心情颇好地摸摸小弟小妹的脑袋:“好好读书。”
苏北光笑道:“先生说他们学得不错, 将来可以考虑送镇上,我们打算先送青藤那边学,宁愿多给青藤些钱。”
苏月光笑道:“好!”
真乃一举两得, 现在有钱了,也可以稍稍重视下读书,他们年纪大了,只能寄托小弟小妹了。
不过本朝女子哥儿不能科举,所以还是寄望于小弟,但若是小妹想读,自然也是可以送她去。
出了家门,兄弟姐妹几个分道扬镳,苏北光三弟去陈三郎家那边,苏月光大妹小弟小妹去白锦家。
苏北光看向沈东遇笑道:“哥夫,你跟不跟我们来?”
小孩子可以随便进婚房,他是个年轻汉子,不好进人家婚房。
沈东遇看着苏月光,苏月光也看着他,一时有些为难。
苏月光道:“要不你到陈三郎家等我吧,我随后到?”
想了想,沈东遇摇头:“我还是跟着你吧,大不了在外面等。”
苏月光笑道:“有弟弟妹妹在,不必担心我,这可是我土生土长的村子,谁敢欺负我了去?”
这才把男人劝走了。
走到竹林,沈东遇还回头看了一眼。
苏月光好笑,引着弟弟妹妹到白锦家,快到的时候就遇到若兰他们。
若兰笑盈盈地过来接:“刚想去你家喊你!”
苏月光也笑:“阿溪哥呢?”
“他到陈三郎家去了。”
大家一起进门。
白锦爹娘对他们熟得不行,笑脸相迎。
直接就入了白锦的闺房,这是苏月光第一次进,小时候到白锦家玩,他们都还没建新房子。
这新房特别好看,苏月光都有些恍惚,白锦穿着一身红衣,鲜艳漂亮,看到他们来,难得露出腼腆的笑容,走路都比往日端庄些,来得早还没开席,大家坐下来聊聊天,说说话。
苏月光知道这是要等新郎官来。
陈三郎家靠得这么近,不像沈东遇当初那样一大早就要赶着来,这会等的就是吉时,来太早不行,午时来刚刚好。
这边紧锣密鼓地煮饭炒菜,新郎官一来,鞭炮一放,立刻就可以开席吃饭。
大家聊得开心,也不知做了多久,外面突然响起鞭炮声,小孩子咋咋呼呼跑出去看,还以为新郎官来了,结果并没有。
是亲戚来了,每一趟亲戚来都要看一下新夫郎。
有父亲这边的亲戚,也有娘亲那边的亲戚,带这些亲戚来的时候,苏月光就莫名有些尴尬,大家挤了满屋子,他们只能出去走走坐坐。
幸好有若兰阿莲丽丽他们陪着,还有大妹在。
正在外面的院子里闲聊呢,突然又有鞭炮声响起,一转头,苏月光先看到的不是穿得鲜艳端正意气风发的新郎官,而是站在新郎官后面的沈东遇。
一下子嘴角笑容忍不住。
不光沈东遇,连苏北光三弟都在迎亲队伍里,浩浩荡荡一群人。
等砰砰砰的鞭炮声过了之后,新郎官一行走过来。
沈东遇不进屋,径直往苏月光这边走来,苏月光拉着男人的手,眼光心思都在他身上,好像好久没看到一样,一见到就要笑起来。
这时旁边有人喊了声月光嫂。
苏月光这才发现,大山村的那几个少年,周俊虎子他们都在,还有俞庄良。
原来都邀请了。
来的人有点多,一席都不够摆,又多摆了几张桌子。
大家热热闹闹的先坐席,等新郎官将新夫郎迎出来,敬过茶,坐到席上鞭炮一放就可以吃饭了。
他们一会要跟着去新郎家的,有两席正餐吃,不宜吃得太饱,稍稍吃半碗饭就好了。
吃完饭鞭炮声再响,跟着回新郎家的队伍更加庞大了。
这村子挺大的,各个姓氏夹杂其中,陈三郎家有点远。
他们没有喜轿,但有舞狮在前面喜庆开路。
一路撑伞撒花去,沿路好多小孩,再撒些喜糖喜钱什么的,好不热闹。
陈三郎脸满脸笑容,脸颊发烫,像喝了酒一样。
白锦脸颊带粉,拿团扇遮着脸,长睫轻垂,羞羞涩涩,不敢看人。
有人问哪家嫁过来的?
陈三郎大大方方道:“白家,白锦,阿叔阿婶到我们家吃饭喝酒呀。”
赚了一路祝福。
苏月光被夫君拉着手,感受到掌心传来的温度,也是满心欢喜。
好像他们也被祝福了一样。
白锦坐在房里等新郎,等到客人走完了,新婚夫夫俩终于可以静下来坐一起。
大家坐在新房里,苏月光看他们小两口,你也不敢看我,我也不敢看你,都是羞羞涩涩的,不由好笑。
之前都在一起这么久了,这会儿开始羞涩起来了。
姑娘哥儿都在偷偷的笑,汉子们就在那里起哄,无外乎什么亲一个。
陈三郎脸蛋烫得要烧起来,白锦几乎用团扇将一张脸都掩住。
陈三郎深深吸了一口气,好像下了什么决定猛的扭过头来,白瑾吓了一跳,往后缩了缩,想到这是自己的夫君了,又僵硬凑回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