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昨日陈铁自个回来,只有一辆驴车,就是他们的驴子,苏月光摸着驴,满脸喜色地跟沈东遇说:“这就是我们的驴,这就是我们的驴!”
沈东遇笑道:“嗯,我昨日见到了。”
苏月光一张俊俏脸蛋瞬间迷茫起来:“昨日?”
趁陈铁芳姐忙着搬货,沈东遇偷偷的亲了夫郎一口,低声道:“昨日你还在睡着,我出来一趟。”
苏月光脸一烫,送了男人一拳。
今日就不需要陈铁哥帮忙送货了,沈东遇坐上车,带着夫郎运着一车货往山下去。
直接往镇上去,不需要去芭蕉林,也不需要去水河村,脚程快许多。
苏月光带着夫君直接就到饭馆送货,他们现在已经轻车路熟了,不需要再互相通知。
把货送完,一起到摊位集合。
轻轻松松两三百文。
苏月光兴奋地跟夫君说:“加上驴子,我每天能分到七八十文!”
沈东遇笑着捏捏夫郎脸蛋:“好厉害!”
他并没有违心夸赞,山里工地工钱提到了二十文一个,熟手也才三十文。
他夫郎一天赚得比熟手还多一倍,怎么能说不厉害。
夫郎在家里有这么好的生意干,也不会太想他。
分别之时,这是大好事。
他们的摊位现在也搞得有模有样,靠街道的这一头木墩子上一棵竹竿,上面挂着饰品,漂漂亮亮的,摊位上还留了一格子,摆了一个面向街道这边的柜子,摆着陶瓷木工雕品。
这是告诉客人,这是卖的,不是用来装饰的。
之后先放干燥的山货,蘑菇一路过渡过来,最后才是湿淋淋的青菜。
远远就看到大妹在跟客人说话:“婶子,你是要买手帕么?”
那婶子提着个篮子,篮子盖着,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问问题也不回答,只问:“多少钱一条?”
大妹笑着报了价钱,又道:“我们不光卖,还收货,婶子,你是有手帕要卖吗?我们会尽量给到好价钱,而且我们好多走街串巷的货郎,不必担心卖不出去!”
告诉她自己很多货郎,就是想让她知道,这一笔生意不是一时之间的。
“那你收多少钱一条?”
大妹一听双眼亮起来,看来真是来卖手帕的。
现在对他们来说收手帕比卖手帕还赚钱。
大妹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好料,心中万分欢喜,也能压抑住,笑道:“这种绣工比较简单的,我们收三文两条!”
妇人一听,眼睛也亮了亮。
“多少都收吗?”
大妹笑道:“多少都收!”
妇人打开篮子,便宜的居多,但漂亮的货也不少,她又迟疑:“这种又多少钱?”
大妹拿出绣工看了看,一时拿不住主意,刚好看到大哥过来,笑得更开心了些:“等一下!”
“大哥你看看!”
苏月光看着这手帕,一时也有些为难,那商铺的老板漂亮的手帕收五文一条,卖十三文一条。
他们要收,就至少给六文钱,可以卖到十五文一条。
像他们跑村,贵的手帕自然不比便宜的卖得好,当然肯定不能因为这样而拒绝,不然很难做下去。
沈东遇也伸手过来看了看,苏月光在他耳边耳语了两句。
沈东遇笑道:“夫郎这不是已经有想法了吗?”
苏月光定了定主意,笑道:“我们收六文一条。”
是贵了点,那妇人眼中有喜色闪过,但很快又压了下去,想来一开始她是没按压住内心的喜悦,表现得激动了点,现在就淡定多了。
“这个花样可繁复多了,怎么就只多了一文钱?”她不小心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张了张嘴,有点尴尬,但说都说了,只能继续往下道:“不知你们知不知道,这种花样简单的,那边的铺子都收一文钱一条,这些花样繁复的,收五文钱一条,而你们给这简单的加了半文钱,繁复的却只加了一文钱,不太合理。”
苏月光也觉得不合理的,按成本比例,加两文半才对。
既然人家这么老实,他也很老实:“我们暂时只是在村子里面走,这种好货卖得不多。”
生意得一步步走,根得慢慢扎。
妇人瘪瘪嘴,没有再说。
这一笔生意就如此成交了,但是可以想象以后这妇人卖给他们的货会以花纹简单的手帕为主。
苏月光安抚道:“若以后我们跑其他镇,或者郡城这些地方,需要到好的手帕,也会提价的。”
妇人点点头,是这个理。
苏月光又装了些板栗送给她:“还有绣手帕的,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二,销路不愁。”
妇人连连点头,喜气洋洋。
他们在摊子前等了没多久,苏北光三弟沈飞白一行都过来了。
个个脸上都是喜色,经常去磨的商家又成了两个。
看到苏月光,二弟三弟大老远就喊:“大哥大妹哥夫!”
大妹兴奋喊道:“二哥三哥,我们收到手帕了!”
苏北光笑道:“哈哈,太好了,我们正商议着要不要再买一头驴呢!”
三头驴他们跑货就轻松很多,可以兵分好几路。
像上次苏北光跟沈飞白去隔壁镇还要租驴车,以后再有这种情况就不用租了。
沈飞白看到大哥也满脸喜色,走到跟前才喊了声:“哥,嫂。”
这生意也不知道有没有十天,一路往前走,苏月光一路掰手指头,恍恍惚惚,他们又够钱买一头驴了吗?
三弟拿出账本,认真的报数目。
他们的钱至今未曾分赃,每天除去基本开支,加两条驴的费用,目前有余银三两八钱。
大家还要贴一点。
沈飞白是分文没有,苏北光三弟这边能拼出一两银子,大妹也有几十文,苏月光再拼剩下的。
苏北光笑道:“接下来赚的钱就先还这一笔债,这头驴子就是公有的。”
大家万分认可,喜洋洋地去买驴。
把驴车牵回来,大家傻了,车呢,现在是分文没有了。
苏月光好笑,他们还是有点钱的,掏钱又买了辆车。
回来的时候,大妹托帮忙看摊位的婶一脸着急:“哎呀,你们可终于回来了!”
他们的摊子前站了好几个姑娘哥儿,一看还有之前买手帕遇到的那个姑娘,她万分羞涩地站在那里,有点不自然。
他们自然不会跟一个姑娘介意这个,把他们带过来的手帕都买了,还有一些荷包福结什么的。
固定摆摊自然还是比在外面乱摆的摊子能多赚点钱,一日三四十文不成问题,不光赚回了摊位费,刨去成本,还比外面多不少。
更重要的是,他们最初的目的达成了,真收到了手帕,什么时候再能收收旁的东西就好了。
一起吃了顿饭之后,各走一路。
苏月光跟夫君驱着自家的驴子,带着一车的货物,穿街走巷。
叮叮当当的声音吸引了不少儿童。
苏月光心情好,胆子也大起来:“收陶瓷木雕手帕荷包,有什么都可以来问一问了。小孩儿,你娘会绣花么?哦,不会啊,那你娘要买带绣花的手帕么?”
沈东遇看着生意做得越发娴熟的夫郎,嘴角止不住笑。
第75章 考考你
从晌午走到傍晚, 苏月光都不知道自己赚多少钱的,卖到的钱都给夫君收,他负责卖, 在村子里遇到挑着担卖米果子的阿叔阿婶,他也买一份来吃, 互相帮衬生意。
傍晚时分又买了一吊肉。
没有生意就坐在驴车上, 晃着双腿, 悠哉悠哉的回家。
他都不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钱, 铜板虽多,抛去成本就不剩多少了。
这一次清点完毕, 铜板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多。
在夫君提醒下, 算了手帕的钱, 止不住啊一声惊呼,猛地跳到了夫君身上,手足都缠在他身上:“今天赚了六十多文, 啊啊啊!”
这可是光做货郎赚的钱!
用力亲了夫君两口, 赶紧跑出去来到牲畜棚,摸摸驴子,又给它加了一把草料,它喜欢吃的番薯玉米都给它来一些。
要不是驴子跑得快,他们不可能走那么多村,这一天真是辛苦它了。
天都完全黑了,苏月光拿了一个毛刷子,要给驴子刷毛。
沈东遇看着夫郎, 哭笑不得。
快乐没能持续多久,第二天沈东遇就要上山了。
一早起床夫夫俩恩爱一阵,苏月光软绵绵的躺在床上, 沈东遇亲了亲夫郎额角:“粥在锅里温好了,我先走了,今日你不用去卖货,我叫陈铁帮忙了。”
说着又亲了亲,这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狗子也没有带上,要看家要看夫郎。
芳姐现在一日长长都在家里,看着孩子,手上干点绣活,又等人过来卖货。
沈东遇出来就看到她,芳姐笑盈盈道:“要上山了呀?”
自从跟着他们家做生意后,芳姐家都多了几顿肉吃。
沈东遇笑道:“嗯,我昨日见到了。”
苏月光一张俊俏脸蛋瞬间迷茫起来:“昨日?”
趁陈铁芳姐忙着搬货,沈东遇偷偷的亲了夫郎一口,低声道:“昨日你还在睡着,我出来一趟。”
苏月光脸一烫,送了男人一拳。
今日就不需要陈铁哥帮忙送货了,沈东遇坐上车,带着夫郎运着一车货往山下去。
直接往镇上去,不需要去芭蕉林,也不需要去水河村,脚程快许多。
苏月光带着夫君直接就到饭馆送货,他们现在已经轻车路熟了,不需要再互相通知。
把货送完,一起到摊位集合。
轻轻松松两三百文。
苏月光兴奋地跟夫君说:“加上驴子,我每天能分到七八十文!”
沈东遇笑着捏捏夫郎脸蛋:“好厉害!”
他并没有违心夸赞,山里工地工钱提到了二十文一个,熟手也才三十文。
他夫郎一天赚得比熟手还多一倍,怎么能说不厉害。
夫郎在家里有这么好的生意干,也不会太想他。
分别之时,这是大好事。
他们的摊位现在也搞得有模有样,靠街道的这一头木墩子上一棵竹竿,上面挂着饰品,漂漂亮亮的,摊位上还留了一格子,摆了一个面向街道这边的柜子,摆着陶瓷木工雕品。
这是告诉客人,这是卖的,不是用来装饰的。
之后先放干燥的山货,蘑菇一路过渡过来,最后才是湿淋淋的青菜。
远远就看到大妹在跟客人说话:“婶子,你是要买手帕么?”
那婶子提着个篮子,篮子盖着,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问问题也不回答,只问:“多少钱一条?”
大妹笑着报了价钱,又道:“我们不光卖,还收货,婶子,你是有手帕要卖吗?我们会尽量给到好价钱,而且我们好多走街串巷的货郎,不必担心卖不出去!”
告诉她自己很多货郎,就是想让她知道,这一笔生意不是一时之间的。
“那你收多少钱一条?”
大妹一听双眼亮起来,看来真是来卖手帕的。
现在对他们来说收手帕比卖手帕还赚钱。
大妹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好料,心中万分欢喜,也能压抑住,笑道:“这种绣工比较简单的,我们收三文两条!”
妇人一听,眼睛也亮了亮。
“多少都收吗?”
大妹笑道:“多少都收!”
妇人打开篮子,便宜的居多,但漂亮的货也不少,她又迟疑:“这种又多少钱?”
大妹拿出绣工看了看,一时拿不住主意,刚好看到大哥过来,笑得更开心了些:“等一下!”
“大哥你看看!”
苏月光看着这手帕,一时也有些为难,那商铺的老板漂亮的手帕收五文一条,卖十三文一条。
他们要收,就至少给六文钱,可以卖到十五文一条。
像他们跑村,贵的手帕自然不比便宜的卖得好,当然肯定不能因为这样而拒绝,不然很难做下去。
沈东遇也伸手过来看了看,苏月光在他耳边耳语了两句。
沈东遇笑道:“夫郎这不是已经有想法了吗?”
苏月光定了定主意,笑道:“我们收六文一条。”
是贵了点,那妇人眼中有喜色闪过,但很快又压了下去,想来一开始她是没按压住内心的喜悦,表现得激动了点,现在就淡定多了。
“这个花样可繁复多了,怎么就只多了一文钱?”她不小心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张了张嘴,有点尴尬,但说都说了,只能继续往下道:“不知你们知不知道,这种花样简单的,那边的铺子都收一文钱一条,这些花样繁复的,收五文钱一条,而你们给这简单的加了半文钱,繁复的却只加了一文钱,不太合理。”
苏月光也觉得不合理的,按成本比例,加两文半才对。
既然人家这么老实,他也很老实:“我们暂时只是在村子里面走,这种好货卖得不多。”
生意得一步步走,根得慢慢扎。
妇人瘪瘪嘴,没有再说。
这一笔生意就如此成交了,但是可以想象以后这妇人卖给他们的货会以花纹简单的手帕为主。
苏月光安抚道:“若以后我们跑其他镇,或者郡城这些地方,需要到好的手帕,也会提价的。”
妇人点点头,是这个理。
苏月光又装了些板栗送给她:“还有绣手帕的,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二,销路不愁。”
妇人连连点头,喜气洋洋。
他们在摊子前等了没多久,苏北光三弟沈飞白一行都过来了。
个个脸上都是喜色,经常去磨的商家又成了两个。
看到苏月光,二弟三弟大老远就喊:“大哥大妹哥夫!”
大妹兴奋喊道:“二哥三哥,我们收到手帕了!”
苏北光笑道:“哈哈,太好了,我们正商议着要不要再买一头驴呢!”
三头驴他们跑货就轻松很多,可以兵分好几路。
像上次苏北光跟沈飞白去隔壁镇还要租驴车,以后再有这种情况就不用租了。
沈飞白看到大哥也满脸喜色,走到跟前才喊了声:“哥,嫂。”
这生意也不知道有没有十天,一路往前走,苏月光一路掰手指头,恍恍惚惚,他们又够钱买一头驴了吗?
三弟拿出账本,认真的报数目。
他们的钱至今未曾分赃,每天除去基本开支,加两条驴的费用,目前有余银三两八钱。
大家还要贴一点。
沈飞白是分文没有,苏北光三弟这边能拼出一两银子,大妹也有几十文,苏月光再拼剩下的。
苏北光笑道:“接下来赚的钱就先还这一笔债,这头驴子就是公有的。”
大家万分认可,喜洋洋地去买驴。
把驴车牵回来,大家傻了,车呢,现在是分文没有了。
苏月光好笑,他们还是有点钱的,掏钱又买了辆车。
回来的时候,大妹托帮忙看摊位的婶一脸着急:“哎呀,你们可终于回来了!”
他们的摊子前站了好几个姑娘哥儿,一看还有之前买手帕遇到的那个姑娘,她万分羞涩地站在那里,有点不自然。
他们自然不会跟一个姑娘介意这个,把他们带过来的手帕都买了,还有一些荷包福结什么的。
固定摆摊自然还是比在外面乱摆的摊子能多赚点钱,一日三四十文不成问题,不光赚回了摊位费,刨去成本,还比外面多不少。
更重要的是,他们最初的目的达成了,真收到了手帕,什么时候再能收收旁的东西就好了。
一起吃了顿饭之后,各走一路。
苏月光跟夫君驱着自家的驴子,带着一车的货物,穿街走巷。
叮叮当当的声音吸引了不少儿童。
苏月光心情好,胆子也大起来:“收陶瓷木雕手帕荷包,有什么都可以来问一问了。小孩儿,你娘会绣花么?哦,不会啊,那你娘要买带绣花的手帕么?”
沈东遇看着生意做得越发娴熟的夫郎,嘴角止不住笑。
第75章 考考你
从晌午走到傍晚, 苏月光都不知道自己赚多少钱的,卖到的钱都给夫君收,他负责卖, 在村子里遇到挑着担卖米果子的阿叔阿婶,他也买一份来吃, 互相帮衬生意。
傍晚时分又买了一吊肉。
没有生意就坐在驴车上, 晃着双腿, 悠哉悠哉的回家。
他都不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钱, 铜板虽多,抛去成本就不剩多少了。
这一次清点完毕, 铜板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多。
在夫君提醒下, 算了手帕的钱, 止不住啊一声惊呼,猛地跳到了夫君身上,手足都缠在他身上:“今天赚了六十多文, 啊啊啊!”
这可是光做货郎赚的钱!
用力亲了夫君两口, 赶紧跑出去来到牲畜棚,摸摸驴子,又给它加了一把草料,它喜欢吃的番薯玉米都给它来一些。
要不是驴子跑得快,他们不可能走那么多村,这一天真是辛苦它了。
天都完全黑了,苏月光拿了一个毛刷子,要给驴子刷毛。
沈东遇看着夫郎, 哭笑不得。
快乐没能持续多久,第二天沈东遇就要上山了。
一早起床夫夫俩恩爱一阵,苏月光软绵绵的躺在床上, 沈东遇亲了亲夫郎额角:“粥在锅里温好了,我先走了,今日你不用去卖货,我叫陈铁帮忙了。”
说着又亲了亲,这才依依不舍的走了。
狗子也没有带上,要看家要看夫郎。
芳姐现在一日长长都在家里,看着孩子,手上干点绣活,又等人过来卖货。
沈东遇出来就看到她,芳姐笑盈盈道:“要上山了呀?”
自从跟着他们家做生意后,芳姐家都多了几顿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