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会的,二哥!”
这一趟菜卖不了太多钱,但胜在它快呀。
苏北光乐呵道:“到时候我们去收菜,别人把菜摘上来,咱们转手卖出去,积少成多,就能赚到钱了。”
苏月光听着也挺开心,也想跟着苏北光一起跑,多赚点钱,到时候夫君也不用这么辛苦。
几人跟着沈飞白,沿路又问了好几家饭馆,有大的有小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多多少少都买了点东西,说是一点买的,也要比寻常人完的多。
有的不用送菜,但也对山货感兴趣。
一趟走下来,车上的山货一扫而光,都是这两天收来的,昨天收来的都还没卖。
货卖完了,也没有必要再往下走,一数钱,除去成本净赚八百文。
嘴角都要笑烂了。
几人进了个饭馆,点了饭菜,一边吃饭一边分赃。
如何分钱这是个大问题。
小弟小妹两个就是来玩的,没啥用,一会儿要带回家去读书,吃一顿饭,再给两文钱打发了就是。
主要是他们五个。
苏北光是带头的,货也是他出钱买的。
三弟应该也出了一份钱,负责拨算盘。
大妹有没有出钱不知道,但她一把好嗓子,比谁都卖得快。
别看她年纪小,少了她却是不行。
沈飞白也不简单,大客户都是他谈妥的。
苏月光也有喊,虽然没有妹妹中用,力气毕竟在那里。
其实还有一个家伙要算一份,苏家的那头毛驴,没有毛驴,大家都要费力去担货了。
即使是亲兄弟,数目都要分明,否则要有纷争。前期还能做做,后期吃了亏谁心里都不舒坦。
看谁都不好意思说,沈飞白咳了一声道:“要不我们就分五份?”
苏月光愣了愣,分五份,那他岂不是能拿一百多?他啥都没有做,他没有出钱承担,有没有像沈飞白一样介绍客源。
怎么可以拿一份的钱?
苏月光连忙摆手道:“我就是一个跑腿的,拿不了一份钱。”
苏北光饮了一杯茶,道:“但我们现在可以正式合作。”
他把手伸出来放到中间:“我入一份。”
大妹眉开眼笑,立刻把手叠上去:“我也来!”
三弟将一杯茶喝光也赶紧伸手过去:“我也!”
接着就是沈飞白,沈飞白哈哈笑了声,把手放上去,最后大家看着苏月光。
苏月光迟疑了很久:“我以后要住山里了,可能不能天天出来?”
苏北光道:“大哥不能天天出来,就不跑这个腿,但是,现在是要不要一起做买卖,有险同担,有福共享!”
沈飞白道:“对,嫂子不能天天出来,就不用出来,我们在外跑腿,跑腿另有一份跑腿的钱。”
苏月光道:“若你们做大宗买卖,我还在山里,也无法跟你们商议,那如何是好?”
“到时我们看着先做,大哥可以后面进来。”
苏月光想了想:“好!”
肯定不能五份等分,最后是如此决定的,苏北光沈飞白占大头,苏月光三弟各占两成,最后一成才是大妹。
前两个字不必说,苏月光有钱能担风险,苏北光是能拨算盘,大妹才十二岁,年纪轻轻能挤进来,已是相当不错。
八百文分到手上也有八十文了,试问哪个同龄小姑娘能赚到这么多钱,别说一天,一个月都难。
他们的毛驴也有一份,二十五文钱一天。
这笔钱分到了手,大家先捧着乐呵一阵,很快又收了回去。
没办法,收货要花钱。
手上越有钱,倒腾到的货越多,转手卖出去就能赚越多钱。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没一个说不的。
苏月光想到这毛驴也能赚二十五文钱,然后今天一天就能分到一百五十多文钱,这笔生意稳赚不赔,不如现在就去买一头毛驴,一来可以多进账,二来也算是为这二成的收入出份力,要拿得名副其实!
吃饱喝足,他说:“走,咱们再去买个毛驴,我出钱!”
大家满脸惊喜:“大哥这么有钱!”
上次买毛驴,苏月光没看着,这回就由他亲自挑了。
兄弟姊妹几个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到了牲畜场。
之前第一次买毛驴还不懂,现在自家有了一头,怎么挑毛驴也懂多了,现在还不是农忙时,毛驴价格没这么贵,五两就得一头高高壮壮的。
苏月光一眼就看中了一头,弟弟妹妹都围过来看,都觉得不错,沈飞白也说不错,于是就它了。
苏月光拍了拍毛驴的脑袋,将来自己跟夫君下山也不用这么辛苦,减了好多脚程!
夫君下山回来看到这条驴,一定会吓一跳。
想到夫君吃惊的模样,就开心。
苏月光爽快地付了钱,又给毛驴配了一辆结结实实的板车,六百文钱。
沈飞白说他还认识隔壁几个镇的饭馆老板,现在先把本镇生意做好,到时候还可以到隔壁镇跑跑。
大家都激情满满,充满了干劲,满脑子都是钱。
当然也没忘记又跑了一趟市场,看一下干货蘑菇的价钱。
三弟通通归在小本本上。
生意做大了,这纸也要出钱买。
之后拉车回家,先把小弟小妹还有大妹送回去。
剩下四个还要继续走,沈飞白住在香蕉林,苏北光三弟要陪苏月光回去,住在那里也顺便收一收山货。
走到半路,他们突然想起一事,每日满载去空车回,为何不在镇上买点东西,原路叫卖回去?
就算不叫卖,搞个铃铛,叮叮当当的,次数多了,大家都知道他们要卖东西或者要收东西。
这会都快到香蕉林了,再回去也不是路,只恨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么早。
苏北光笑道:“咱们这两头钱都赚,想不发达都难!”
是这个理,苏月光嘴角都笑开了花:“到时候也可以在家里摆个小摊子,客人来就卖。”
苏北光道:“不错!”
这一笔生意就不用赚得那么辛苦,来钱就来,不来钱也不勉强。
苏月光越想越开心,等到夫君回来,把这些日子赚到的钱拿出来,吓他一跳。
想着想着自己就偷偷地乐。
但又想到一件事,现在他们满屁股事情干,哪里还有时间上山寻夫君?
第71章 准备上山
回到大山村天都暗了, 两头驴车进村,好不威风。
兄弟三人敲锣打鼓开始收青菜,家家户户喊过去。
在外面村子大家不认识自己, 苏月光还好意思一点,回到自己村子, 一开始都有点不好意思喊, 但想到那一百五文, 再想到今天花出去的五两多银子。
双手拢在嘴边, 喊道:“收菌子收青菜,有什么山货都来问一问啦!”
屋檐下有几个婶子在聊天, 苏月光笑道:“婶子吃饭了呀, 家里有没有多余的青菜呀, 我们收青菜了,有没有多的柴呀,我们也收柴。”
一听说青菜能卖钱, 多少斤都收。
也不管天色多晚, 大家回来纷纷出田去摘。
村里的青菜都不值钱,天寒地冻它不长,天气一热它疯狂地涨。
大家都是按天气冷时能吃到饱的分量去种,天气一热,这不菜就多了,都烂了喂猪。
他们就这样一路喊回来,半路就有人扛着麻袋跟着他们回去,不是青菜, 还是山货菌子。
两个弟弟在外面忙着称重,苏月光先回去做饭。
等到吃饭了也不得安静,好多人担着菜过来, 几斤十几斤,一下子就收了百多斤。
青菜最不值钱,十斤也不过两三文钱,他们能卖到五六文,真就赚个辛苦费。
对村里人来说,这点菜又不能挑到镇上去卖,能赚钱就很不错了。
人一多,鱼目混珠就来了。
有个老阿婆将一些老菜泛黄的菜,夹在好菜里头。
苏北光一向好脸,第一次皱了眉头:“这些菜拿回去你自己吃吗?你自己都不吃的菜,拿给镇上的老爷太太吃?你拿回去吧,以后我不收你们家的!谁若是搞这种心机,发现一次再也不收!”
好几个赶紧偷偷的将在篮子里面的烂菜黄菜挑出来。
老阿婆道:“哎呀,这不是老糊涂了吗,下次再也不会了!”
苏北光只是摇头,说不收她的就真不收。
她堵在前面,后面的人排着队也上不来,一时之间都有了怨言。
苏月光也不知道自己苏北光如此有骨气,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不过还好,向着他们这边的人还是多一点的。
苏北光已经是第三次在这里收了,跟好多村民有了交情,想来是想借此机会立威了。
有个大婶忍不住提高声量道:“我说张阿婆,你就几根好菜,还放了一大堆烂菜在这里,人家说不收你就不要挤上来了吧,不要耽误了大家吃饭!”
这一趟菜卖不了太多钱,但胜在它快呀。
苏北光乐呵道:“到时候我们去收菜,别人把菜摘上来,咱们转手卖出去,积少成多,就能赚到钱了。”
苏月光听着也挺开心,也想跟着苏北光一起跑,多赚点钱,到时候夫君也不用这么辛苦。
几人跟着沈飞白,沿路又问了好几家饭馆,有大的有小的,不看僧面看佛面,多多少少都买了点东西,说是一点买的,也要比寻常人完的多。
有的不用送菜,但也对山货感兴趣。
一趟走下来,车上的山货一扫而光,都是这两天收来的,昨天收来的都还没卖。
货卖完了,也没有必要再往下走,一数钱,除去成本净赚八百文。
嘴角都要笑烂了。
几人进了个饭馆,点了饭菜,一边吃饭一边分赃。
如何分钱这是个大问题。
小弟小妹两个就是来玩的,没啥用,一会儿要带回家去读书,吃一顿饭,再给两文钱打发了就是。
主要是他们五个。
苏北光是带头的,货也是他出钱买的。
三弟应该也出了一份钱,负责拨算盘。
大妹有没有出钱不知道,但她一把好嗓子,比谁都卖得快。
别看她年纪小,少了她却是不行。
沈飞白也不简单,大客户都是他谈妥的。
苏月光也有喊,虽然没有妹妹中用,力气毕竟在那里。
其实还有一个家伙要算一份,苏家的那头毛驴,没有毛驴,大家都要费力去担货了。
即使是亲兄弟,数目都要分明,否则要有纷争。前期还能做做,后期吃了亏谁心里都不舒坦。
看谁都不好意思说,沈飞白咳了一声道:“要不我们就分五份?”
苏月光愣了愣,分五份,那他岂不是能拿一百多?他啥都没有做,他没有出钱承担,有没有像沈飞白一样介绍客源。
怎么可以拿一份的钱?
苏月光连忙摆手道:“我就是一个跑腿的,拿不了一份钱。”
苏北光饮了一杯茶,道:“但我们现在可以正式合作。”
他把手伸出来放到中间:“我入一份。”
大妹眉开眼笑,立刻把手叠上去:“我也来!”
三弟将一杯茶喝光也赶紧伸手过去:“我也!”
接着就是沈飞白,沈飞白哈哈笑了声,把手放上去,最后大家看着苏月光。
苏月光迟疑了很久:“我以后要住山里了,可能不能天天出来?”
苏北光道:“大哥不能天天出来,就不跑这个腿,但是,现在是要不要一起做买卖,有险同担,有福共享!”
沈飞白道:“对,嫂子不能天天出来,就不用出来,我们在外跑腿,跑腿另有一份跑腿的钱。”
苏月光道:“若你们做大宗买卖,我还在山里,也无法跟你们商议,那如何是好?”
“到时我们看着先做,大哥可以后面进来。”
苏月光想了想:“好!”
肯定不能五份等分,最后是如此决定的,苏北光沈飞白占大头,苏月光三弟各占两成,最后一成才是大妹。
前两个字不必说,苏月光有钱能担风险,苏北光是能拨算盘,大妹才十二岁,年纪轻轻能挤进来,已是相当不错。
八百文分到手上也有八十文了,试问哪个同龄小姑娘能赚到这么多钱,别说一天,一个月都难。
他们的毛驴也有一份,二十五文钱一天。
这笔钱分到了手,大家先捧着乐呵一阵,很快又收了回去。
没办法,收货要花钱。
手上越有钱,倒腾到的货越多,转手卖出去就能赚越多钱。
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没一个说不的。
苏月光想到这毛驴也能赚二十五文钱,然后今天一天就能分到一百五十多文钱,这笔生意稳赚不赔,不如现在就去买一头毛驴,一来可以多进账,二来也算是为这二成的收入出份力,要拿得名副其实!
吃饱喝足,他说:“走,咱们再去买个毛驴,我出钱!”
大家满脸惊喜:“大哥这么有钱!”
上次买毛驴,苏月光没看着,这回就由他亲自挑了。
兄弟姊妹几个热热闹闹开开心心到了牲畜场。
之前第一次买毛驴还不懂,现在自家有了一头,怎么挑毛驴也懂多了,现在还不是农忙时,毛驴价格没这么贵,五两就得一头高高壮壮的。
苏月光一眼就看中了一头,弟弟妹妹都围过来看,都觉得不错,沈飞白也说不错,于是就它了。
苏月光拍了拍毛驴的脑袋,将来自己跟夫君下山也不用这么辛苦,减了好多脚程!
夫君下山回来看到这条驴,一定会吓一跳。
想到夫君吃惊的模样,就开心。
苏月光爽快地付了钱,又给毛驴配了一辆结结实实的板车,六百文钱。
沈飞白说他还认识隔壁几个镇的饭馆老板,现在先把本镇生意做好,到时候还可以到隔壁镇跑跑。
大家都激情满满,充满了干劲,满脑子都是钱。
当然也没忘记又跑了一趟市场,看一下干货蘑菇的价钱。
三弟通通归在小本本上。
生意做大了,这纸也要出钱买。
之后拉车回家,先把小弟小妹还有大妹送回去。
剩下四个还要继续走,沈飞白住在香蕉林,苏北光三弟要陪苏月光回去,住在那里也顺便收一收山货。
走到半路,他们突然想起一事,每日满载去空车回,为何不在镇上买点东西,原路叫卖回去?
就算不叫卖,搞个铃铛,叮叮当当的,次数多了,大家都知道他们要卖东西或者要收东西。
这会都快到香蕉林了,再回去也不是路,只恨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么早。
苏北光笑道:“咱们这两头钱都赚,想不发达都难!”
是这个理,苏月光嘴角都笑开了花:“到时候也可以在家里摆个小摊子,客人来就卖。”
苏北光道:“不错!”
这一笔生意就不用赚得那么辛苦,来钱就来,不来钱也不勉强。
苏月光越想越开心,等到夫君回来,把这些日子赚到的钱拿出来,吓他一跳。
想着想着自己就偷偷地乐。
但又想到一件事,现在他们满屁股事情干,哪里还有时间上山寻夫君?
第71章 准备上山
回到大山村天都暗了, 两头驴车进村,好不威风。
兄弟三人敲锣打鼓开始收青菜,家家户户喊过去。
在外面村子大家不认识自己, 苏月光还好意思一点,回到自己村子, 一开始都有点不好意思喊, 但想到那一百五文, 再想到今天花出去的五两多银子。
双手拢在嘴边, 喊道:“收菌子收青菜,有什么山货都来问一问啦!”
屋檐下有几个婶子在聊天, 苏月光笑道:“婶子吃饭了呀, 家里有没有多余的青菜呀, 我们收青菜了,有没有多的柴呀,我们也收柴。”
一听说青菜能卖钱, 多少斤都收。
也不管天色多晚, 大家回来纷纷出田去摘。
村里的青菜都不值钱,天寒地冻它不长,天气一热它疯狂地涨。
大家都是按天气冷时能吃到饱的分量去种,天气一热,这不菜就多了,都烂了喂猪。
他们就这样一路喊回来,半路就有人扛着麻袋跟着他们回去,不是青菜, 还是山货菌子。
两个弟弟在外面忙着称重,苏月光先回去做饭。
等到吃饭了也不得安静,好多人担着菜过来, 几斤十几斤,一下子就收了百多斤。
青菜最不值钱,十斤也不过两三文钱,他们能卖到五六文,真就赚个辛苦费。
对村里人来说,这点菜又不能挑到镇上去卖,能赚钱就很不错了。
人一多,鱼目混珠就来了。
有个老阿婆将一些老菜泛黄的菜,夹在好菜里头。
苏北光一向好脸,第一次皱了眉头:“这些菜拿回去你自己吃吗?你自己都不吃的菜,拿给镇上的老爷太太吃?你拿回去吧,以后我不收你们家的!谁若是搞这种心机,发现一次再也不收!”
好几个赶紧偷偷的将在篮子里面的烂菜黄菜挑出来。
老阿婆道:“哎呀,这不是老糊涂了吗,下次再也不会了!”
苏北光只是摇头,说不收她的就真不收。
她堵在前面,后面的人排着队也上不来,一时之间都有了怨言。
苏月光也不知道自己苏北光如此有骨气,一时之间也不知如何是好。
不过还好,向着他们这边的人还是多一点的。
苏北光已经是第三次在这里收了,跟好多村民有了交情,想来是想借此机会立威了。
有个大婶忍不住提高声量道:“我说张阿婆,你就几根好菜,还放了一大堆烂菜在这里,人家说不收你就不要挤上来了吧,不要耽误了大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