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也不用旁人说,两个小孩子摇头晃脑就开始背起来了。
  他们是真有点聒噪,一背就开始背个不停。
  苏月光应“嗯嗯嗯, 厉害厉害”都应得口干舌燥。
  还是沈东遇比较有耐心:“这首叫什么诗来着了?春晓啊?这又叫什么来着?哦, 登黄鹤楼啊?”
  也不晓得他们嗓子怎么长的,说话一箩筐一箩筐也不觉得累。
  他们七个一边聊一边沿路捡山货。
  来到一片竹林,白锦在前面招手:“快过来,这里好多竹笋啊!”
  九月初,刚过霜降,这时辰冬笋都还埋在土里呢。
  一群少年少女在里头挖笋。
  每个少年都很殷勤,帮人家姑娘哥儿挖。
  这冬笋看着跟春笋不太一样,埋在地里头黄黄的, 好漂亮,这时辰挖得早了,有二两都算出彩的。
  有个少年运气好, 挖出了个大的,要给旁边的姑娘。
  冬笋可不便宜,哪里像雨后春笋。
  那姑娘叫丽丽,已经收了他两颗笋了,哪里好意思再收一颗,连连摇头,直打趣说沉:“我不要了我不要了,我已经有两个了,再要这个我就背不动了,我还是适合捡捡板栗这样子。”
  那少年脸蛋虽红,但也勇:“我帮你背!”
  逗得满场欢笑。
  在大家笑声中,少年红着脸过来帮丽丽背背篓,丽丽很不好意思,脸蛋红扑扑的,几番拉扯下,竟然真被拿过去了。
  水河村的姑娘们很快上前来把丽丽围住,嘻嘻哈哈笑着继续往前走。
  丽丽姑娘虽然害羞,但还是回头看了少年一眼。
  少年背着背篓,满心欢喜。
  姑娘俊,少年也俊,这两人怕是看对眼了。
  苏月光也止不住满脸是笑,问沈东遇:“他叫什么名字?”
  沈东遇嘴角也含着浅笑,闻言顿了顿,莫名生出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低声道:“叫铁蛋。”
  沈东遇就知道说出来怕是要羞,果然他夫郎捂嘴笑个不停。
  小夫夫说话声音不大,许是长得都太好看了,一直站在一起,脑袋贴在一处低语,相比那边闹大红脸的两人可不枉多让,好多人悄悄看向这边呢,一下被听了去,哥儿姑娘们都捂嘴偷偷笑。
  他们跟苏月光可不同,苏月光没出嫁时家穷活儿多,他们算是有点小钱有点闲,手头常常传些话本,对房事一知半解,有些好奇的还买图本。
  一说到这个,一个个跟着想歪。
  那群少年也没好到哪里去,这个年纪谁没看过两眼春图。
  铁蛋脸红得要烧起来,尴尬道:“那是小时候起的小名,后来取了大名,东遇常在山不知道,姓周名俊,大家都叫我俊子。”
  说完他脸还是红,俊子,这名字也挺不要脸的。
  大家喊俊子哥,丽丽却比旁人要好奇些,道:“哪个俊啊?俊俏的俊么?”
  周俊脸红红地说嗯。
  现场一片哗然。
  大妹也跟着傻乐,相对于这些哥哥姐姐,她年纪还小,但也莫名憧憬。
  小弟小妹在竹林里奔跑着玩耍,不一会就累了,铺了衣服睡觉,终于得一阵消停。
  苏月光四处没看到两个大弟弟,一扭头,只见苏北光跟三弟埋头在那边挖开了。
  苏北光长得也算俊的,在旁的少年忙着向哥儿姑娘献殷勤的时候,他忙着挖笋。
  大山村有好几个哥儿姑娘多看了他两眼,也没见他抬头看一下谁。
  说来苏北光也就比他小一岁,也该是定亲的时候了,但也没见他提过这事。
  叔婶他们都钻进林里了,举着锄头各种开挖。
  有那些挖老葛根的,人都埋进坑里了,半天还没看到葛根。
  他们这些小年轻光顾聊天说笑,都没有好好挖山货,反倒是他这两个弟弟是里面最认真的。
  苏月光莫名有些心酸,摇摇头拉着夫君也进去细细寻笋来挖,一般有新鲜裂缝的就是地里埋着笋。
  挖笋毕竟要费力,又不是每个人都带锄头,挖了几枚冬笋够一餐,沈东遇就带他们去摘香料。
  有八角有花椒之类,还有好多枸杞子,甚至满树的枣子。
  一时之间大家都不知道先去摘什么。
  沈东遇又指着另一端:“那边还有个板栗林,你们若是要摘,可以过去。”
  大家自有判断,山货这么多,自然是谁价高先摘谁:“八角到底多少钱一斤来着?”
  年轻人都不太喜欢吃八角,一年到头也不怎么吃,大家也不清楚它市场价如何,只知道干货都挺贵的。
  大家都不知道,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沈东遇道:“两文钱一斤吧。”
  众人皆是一愣:“那花椒呢?”
  沈东遇道:“也差不多,可能贵一点?”
  “那枸杞红枣呢?”
  “枸杞大概有三文钱一斤,红枣的话,一文吧?”
  正爬到树上摘红枣的,一时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往上爬。
  待到卖时方知便宜。
  不过也是深山里物产太丰盛了,才让他们产生这个错觉,在村子外围的山林,树尖的都要被扒拉下来。
  大家都在迟疑的功夫,苏北光三弟过来了,闷声不吭埋头钻进了板栗林。
  姊妹几个分工合作,大的钻进板栗林,小的摘枸杞花椒。
  八角树低的地方被人占了,高的地方摘不到。
  到时候就算背不下山,放哥夫这里也好。
  这山里潮湿,地上倒是有不少蘑菇,但人多嘴杂,苏月光可不敢带他人乱摘蘑菇。
  一不小心没听清楚摘到有毒的,那可怎么办?
  这里的人原本就不怎么吃山里的蘑菇。
  连翠玉都乖乖地捡板栗。
  看到那些能吃的鹅膏菌牛肝菌,都是趁没人看到,悄悄摘,两人视线对视上,会意一笑。
  等所有人背篓都装满出来,那几个叔婶还在挖葛根,没等多久,挖出了一条并人高的葛根。
  回去路上一个个都喜气洋洋的。
  苏月光也很开心,今日分心太严重,不怎么摘蘑菇,不过背篓也是满的。
  没啥比收获满满更开心了,有的人背篓大,有的人背篓小,就算是最小的背篓也能装十斤山货,就按两文一斤,这一趟也不亏了。
  苏月光看向两个弟弟,他们已经扛起麻袋了。
  这里头就属他两个弟弟得的山货最多了,苏月光忍不住惊叹:“这么多!”
  苏北光笑了笑,抹了抹额角的汗,看他累的。
  苏月光心里叹息一声:“这么多东西一时半刻也扛不了,先放一点在你哥夫的洞里吧?”
  苏北光道:“没事,能扛!”
  苏月光拧了拧眉,看他这么倔强,算了,看向苏北光:“你还小,也要扛吗?”
  三弟迟疑了一下:“我的比二哥的少。”
  三妹自己就有个背篓,两个小的说:“我们也帮扛!”
  苏月光皱了皱眉头,道:“你们俩就算了,一会没到半路就要走不动!”
  忍不住又劝苏北光三弟:“到时候推个板车或牵头驴上来,不比现在好?”
  苏北光道:“我可以的,三弟你少背点吧。”
  最后谁也没听谁的,就这么硬扛下山了。
  下山路急,大妹年幼,体力不支,沈东遇接过了她的背篓,在这之前,小姑娘一声不吭地背,唇色发白也不多说一声。
  两个小弟小妹也是,出来一日定是累的,谁也不喊累。
  苏月光看苏北光三弟闷头在前面走,想过去帮帮,一个个都说不重。
  苏月光看着他们的背影发呆,直到夫君的温柔的声音在头顶响起:“走吧。”
  下得山来天都黑了,幸好他们要么坐驴车,要么坐马车来,回去能快上许多。
  苏北光苏南光将沉重的麻袋放下后,沉默地揉肩头,沉默地喝水缓过那口气。
  大家决定就这么回去,天色这么晚了,不好多留。
  有苏北光这个汉子,倒也不算害怕,大山村不少汉子还殷勤地要护花回去。
  苏月光看着他们离开的方向,又重重叹了一口气。
  眼眶莫名有点酸,夫君拉他手的时候,他才回过头来。
  “你有没有感觉刚下山来时,二弟三弟的脸都白了许多?”
  沈东遇张了张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道:“你不必担心,他们自己有分寸的。”
  苏月光道:“他们一个才十三,一个才十六。”
  听说那些把自己当牛一般拼命干活的,都活不长。
  他的苏北光,难道真的想像之前所说的,一辈子不成亲就养家?
  想到这里,他莫名恨起他父亲来。
  没有作为的男人,把所有的重担压到了儿子身上。
  那十两聘金,他如何都要追回来!
  第63章 夫郎这爱好
  苏北光赶着驴车回去, 那一股疲惫不堪,怎么都缓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