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这都是村民为占地儿自发摆的凳子,大清早就摆在这里,派个小孩来看自家的凳,别让人挪了,唱戏时再一家老小过来看。
一条村子常年到头没有几台好戏,隔壁村子的人也会赶过来听。
苏家占据风水宝地,离这谷场近,摆的凳子跟席子都在前面。
苏月光吃过了,也不着急吃饭,那边戏就要开始了,他跟着夫君一块来看戏。
或坐在竹席上,或坐在长凳上。
他们家的地方空阔,好几个跟小弟小妹熟悉的旁人家小孩过来一块坐。
小弟小妹兴奋地拉着苏月光说这是他们的同窗。
因着苏月光的亲事,他们这几日才开始上学堂。
村子里一个老童生办的学堂,村中的小孩基本都去了。
在那里上一两年学,识几个字,不图功名,只图看懂账本。
这条村子就这样,但凡家里有点钱,咬着牙也要送孩子去读书。
好在束脩也不贵,家里孩子多还能给便宜些。
不是说一起去才有便宜,而是从苏月光开始,知道他有这么多弟弟妹妹,就已经便宜了。
连他爹那一代都是在先生那里读书的,名声很好。
小弟小妹拿了根树枝在地上写自己新识的字——人。
简单的字,一个个写得歪歪扭扭的。
苏月光想起自己小时候,莫名好笑。
扭头看着夫君,笑道:“夫君上了几年学?”
沈东遇微微窘迫:“两三年吧。”
当年他读书也还算聪明,先生说可以到镇上去请个厉害些的先生。但后来亲娘不在了,没了指望,啥也不想。
苏月光也就问一声,见夫君不想说也就不问了。敲锣打鼓的,这边戏开始唱了,戏子们咿咿呀呀地登场。
现场热闹,还有好多匆匆赶来看戏的人,也聚集了不少卖零嘴的小贩,小孩子磨着家人给钱买些吃食。
家家户户就有泡菜,但在外边卖的泡菜,他们就是要喜欢吃一些,许是在里头落了糖吧,吃起来口感就不一样。
特别是那个卷心菜,清清脆脆,酸中带点微甜,特别爽口好吃。
沾上辣汁就更加劲道了,吃一口嘶哈嘶哈,不能太爽。
现在手上有点钱了,可以买一些来吃。
小弟小妹嗷呜一声,开心地回去搬碗。
这酸菜用竹签插着,不拿碗也可以吃,但汁水四流自然是有碗好。
又拿了不少糕点出来。
小孩子不嫌口杂,一口酸菜一口糕点,一边辣得嘶哈嘶哈一边甜滋滋,好吃的太多,一时有些吃不过来。
没有良心地想哥哥成亲了就是好。
两只狗子在脚边汪汪汪的叫着,好些东西它们吃不了也要蹭过来嗅嗅味道,苏月光摸摸它们的脑袋,见它们想吃糕点,塞了一块发糕给吃。
好几日没见也是怪想它们的,之前办婚事不方便带去,这次回来是要将它们一起带到沈家的。
苏北光也说:“我们看好了一家狗子,过两日去买。”
苏月光道:“买几条?”
“不知道,先买两条看看吧?”
坐久了苏月光有些累,拉着夫君回去拿苹果吃。
沈东遇洗了手也不用刀,直接就能将苹果掰成两半。
看苏月光看着自己笑,他说:“还要再掰吗?”
苏月光看着他,眼中似有星辰。
他们正开心着,谁知刚出门,就让他们遇到些糟心的人。
他们的阿爷阿奶拉着他们乖孙,跟着大伯大伯娘也来看戏了。
这会儿才来,凳子都摆到大路上了。
旁边没有点眼力见的人还在打趣说:“怎么不叫你家月光北光他们帮忙占位置呀,就在他们家门口。”
“怎么没占,人家北光他们占了好大一席地在前面,一起去坐呗,挤在这外头啥也看不到!”
“哎,月光,这不是月光吗?叫你们家月光带你们去啊。”
第52章 好友
苏月光拉着沈东遇从旁边经过, 也不喊阿爷阿奶,也不喊大伯大伯娘。
大伯大伯娘黑着一张脸,只能骂旁边的老两口:“怎么没早些下来占位置, 真是的!”
苏月光回到他们的位置了,再看一眼攒攒人头后面早就看不到的人影, 心中得意, 滋滋滋地出着气, 也有今天。
再看看夫君, 莫名好笑。
终于有点理解夫君见到他爹他二娘都不想叫的性子了。
沈东遇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没坐多久,苏北光就说带他们去看看狗子。
他们的位置空出来, 随便寻个相熟的小伙子, 一家人坐那里霸坐, 也不让给所谓有亲戚关系的人。
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出来时,又遇到伸长脖子在外面看的那一家老小。
位置那么前,想来也看到宁愿让给旁人, 也不让给他们了, 那脸黑得像锅底。
他们那个堂弟看不到,哇哇大哭大闹,一定要骑到他们脑袋上看。
苏家姊妹一个个偷偷地笑,从人群里挤出来,带着两只小狗子,打闹着往要买狗子的那家去了。
小弟小妹跟着旁人家的两个小孩跑在前面。
苏北光说:“就是去他们家买狗,现在带你们去看看,都是小弟小妹到他们家玩, 说他们家有狗,这才去看了一眼,觉得很合适。”
苏月光有些恍惚才两日, 竟发生这么多事,小弟小妹识字了,家里已经有看上的狗子。
小孩先一步跑到家,推开门。
围墙是泥墙,是泥地,院子宽阔明亮,有草有树,屋子有青砖有泥砖,普普通通的家庭。
一听到声响,小狗子汪汪汪就叫着跑出来了,前前后后好几只,每一只都胖墩墩的。
跟小猫一样大,小小一只,竹签似的小尾巴摇得挺快活。
他们现在养的大皮小皮就很乖了,一碗粥放在地上,只要不倒到它们碗里,它们就不会乱吃。
他们本地的小土狗看着还要更乖一些,还很便宜,十几二十文就能拿下一只。
半点都不怕生,汪汪叫着绕着客人转。
白毛黄耳黑鼻子,伸手去摸,一只只跑得贼快,不给摸。
沈东遇把手伸到它们鼻尖,它们凑过来嗅嗅,再要伸过去它们就跑了。
大狗在旁边吧嗒着嘴,不知道吃什么,挺成熟稳重又矫健,很好看。
沈东遇将吃剩的发糕掰了些喂它们,刚喂了两口小狗,大狗闻着味儿就过来了。
嘴巴很大,一口就能将一大块发糕吃掉,一只只亲昵地过来蹭沈东遇的手,还想吃。
趁其不备沈东遇逮了一只,这回苏月光想摸哪只就摸哪只。
苏月光摸了摸其中较好看的两只,说句不中听点,长得比大皮小皮好看多了。
苏月光看看沈东遇,可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只能偷偷的笑。
大妹笑道:“咱们要买的就是这两只!”
“那可好!”苏月光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们摸完了狗,刚从沈东遇嘴里得了点吃食的狗子汪汪叫着要跟他们回家。
今日唱戏人多杂乱,小鸡小狗都关在家里不给出去。
就怕有人混水摸鱼,这年头,有杂心思的人可多了。
平时在村里养着没事,外村人一多就出问题。
难怪有些村子一看到外村人进村,就好生警觉,特别是那些偏僻的村子。
上次他们进大山村,一次是小孩子多,另一次全是姑娘哥儿。
若全是汉子,定是要被拦一拦的。
狗主子家的两个小孩一只一只将小狗子搬回家去,不给出来,刚搬了一只,另一只又跑出来,一共五六只狗子呢。
搞得他们手忙脚乱,小弟小妹也去帮忙,苏月光看着好笑,也过去帮忙了。
被抱起来的小狗子四脚朝天乱踹,嗷呜嗷呜叫着。
回去经过白锦家,一群哥儿姑娘坐在那里,眼尖的早就看到苏月光了,赶紧站起来冲他挥手,隔着人群,听不清楚说什么,但不用听也知道。
苏月光挣脱夫君的手,走过去,满脸爬上红晕,有些不好意思。
这是婚后第一次见这些发小。
走得近了,若兰笑道:“人好多,一早就看到你们了,想过去喊,看你跟你弟弟妹妹聊得这么开心,都不好意思去。”
白锦笑道:“嘿,怎么不叫你夫君过来呀?看他眼巴巴的,那么可怜兮兮的站在那里。”
苏月光回过头,只见自个夫君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想看向这边又不太好意思看过来。
苏月光好笑道:“就让他在那里站着吧。”
“让他过来怎么啦,怎么怕他们冒犯我们吗?长得丑的才冒犯我们,长得这么俊,让我们多看两眼,饱饱眼福!”
大家纷纷起哄。
将苏月光羞得无地自容,又往男人那边看了两眼。
也不需要他开口,男人自己就会意,信步往这边来,刚走了两步,突然又回头往家那边跑去。
一条村子常年到头没有几台好戏,隔壁村子的人也会赶过来听。
苏家占据风水宝地,离这谷场近,摆的凳子跟席子都在前面。
苏月光吃过了,也不着急吃饭,那边戏就要开始了,他跟着夫君一块来看戏。
或坐在竹席上,或坐在长凳上。
他们家的地方空阔,好几个跟小弟小妹熟悉的旁人家小孩过来一块坐。
小弟小妹兴奋地拉着苏月光说这是他们的同窗。
因着苏月光的亲事,他们这几日才开始上学堂。
村子里一个老童生办的学堂,村中的小孩基本都去了。
在那里上一两年学,识几个字,不图功名,只图看懂账本。
这条村子就这样,但凡家里有点钱,咬着牙也要送孩子去读书。
好在束脩也不贵,家里孩子多还能给便宜些。
不是说一起去才有便宜,而是从苏月光开始,知道他有这么多弟弟妹妹,就已经便宜了。
连他爹那一代都是在先生那里读书的,名声很好。
小弟小妹拿了根树枝在地上写自己新识的字——人。
简单的字,一个个写得歪歪扭扭的。
苏月光想起自己小时候,莫名好笑。
扭头看着夫君,笑道:“夫君上了几年学?”
沈东遇微微窘迫:“两三年吧。”
当年他读书也还算聪明,先生说可以到镇上去请个厉害些的先生。但后来亲娘不在了,没了指望,啥也不想。
苏月光也就问一声,见夫君不想说也就不问了。敲锣打鼓的,这边戏开始唱了,戏子们咿咿呀呀地登场。
现场热闹,还有好多匆匆赶来看戏的人,也聚集了不少卖零嘴的小贩,小孩子磨着家人给钱买些吃食。
家家户户就有泡菜,但在外边卖的泡菜,他们就是要喜欢吃一些,许是在里头落了糖吧,吃起来口感就不一样。
特别是那个卷心菜,清清脆脆,酸中带点微甜,特别爽口好吃。
沾上辣汁就更加劲道了,吃一口嘶哈嘶哈,不能太爽。
现在手上有点钱了,可以买一些来吃。
小弟小妹嗷呜一声,开心地回去搬碗。
这酸菜用竹签插着,不拿碗也可以吃,但汁水四流自然是有碗好。
又拿了不少糕点出来。
小孩子不嫌口杂,一口酸菜一口糕点,一边辣得嘶哈嘶哈一边甜滋滋,好吃的太多,一时有些吃不过来。
没有良心地想哥哥成亲了就是好。
两只狗子在脚边汪汪汪的叫着,好些东西它们吃不了也要蹭过来嗅嗅味道,苏月光摸摸它们的脑袋,见它们想吃糕点,塞了一块发糕给吃。
好几日没见也是怪想它们的,之前办婚事不方便带去,这次回来是要将它们一起带到沈家的。
苏北光也说:“我们看好了一家狗子,过两日去买。”
苏月光道:“买几条?”
“不知道,先买两条看看吧?”
坐久了苏月光有些累,拉着夫君回去拿苹果吃。
沈东遇洗了手也不用刀,直接就能将苹果掰成两半。
看苏月光看着自己笑,他说:“还要再掰吗?”
苏月光看着他,眼中似有星辰。
他们正开心着,谁知刚出门,就让他们遇到些糟心的人。
他们的阿爷阿奶拉着他们乖孙,跟着大伯大伯娘也来看戏了。
这会儿才来,凳子都摆到大路上了。
旁边没有点眼力见的人还在打趣说:“怎么不叫你家月光北光他们帮忙占位置呀,就在他们家门口。”
“怎么没占,人家北光他们占了好大一席地在前面,一起去坐呗,挤在这外头啥也看不到!”
“哎,月光,这不是月光吗?叫你们家月光带你们去啊。”
第52章 好友
苏月光拉着沈东遇从旁边经过, 也不喊阿爷阿奶,也不喊大伯大伯娘。
大伯大伯娘黑着一张脸,只能骂旁边的老两口:“怎么没早些下来占位置, 真是的!”
苏月光回到他们的位置了,再看一眼攒攒人头后面早就看不到的人影, 心中得意, 滋滋滋地出着气, 也有今天。
再看看夫君, 莫名好笑。
终于有点理解夫君见到他爹他二娘都不想叫的性子了。
沈东遇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没坐多久,苏北光就说带他们去看看狗子。
他们的位置空出来, 随便寻个相熟的小伙子, 一家人坐那里霸坐, 也不让给所谓有亲戚关系的人。
他们兄弟姐妹几个出来时,又遇到伸长脖子在外面看的那一家老小。
位置那么前,想来也看到宁愿让给旁人, 也不让给他们了, 那脸黑得像锅底。
他们那个堂弟看不到,哇哇大哭大闹,一定要骑到他们脑袋上看。
苏家姊妹一个个偷偷地笑,从人群里挤出来,带着两只小狗子,打闹着往要买狗子的那家去了。
小弟小妹跟着旁人家的两个小孩跑在前面。
苏北光说:“就是去他们家买狗,现在带你们去看看,都是小弟小妹到他们家玩, 说他们家有狗,这才去看了一眼,觉得很合适。”
苏月光有些恍惚才两日, 竟发生这么多事,小弟小妹识字了,家里已经有看上的狗子。
小孩先一步跑到家,推开门。
围墙是泥墙,是泥地,院子宽阔明亮,有草有树,屋子有青砖有泥砖,普普通通的家庭。
一听到声响,小狗子汪汪汪就叫着跑出来了,前前后后好几只,每一只都胖墩墩的。
跟小猫一样大,小小一只,竹签似的小尾巴摇得挺快活。
他们现在养的大皮小皮就很乖了,一碗粥放在地上,只要不倒到它们碗里,它们就不会乱吃。
他们本地的小土狗看着还要更乖一些,还很便宜,十几二十文就能拿下一只。
半点都不怕生,汪汪叫着绕着客人转。
白毛黄耳黑鼻子,伸手去摸,一只只跑得贼快,不给摸。
沈东遇把手伸到它们鼻尖,它们凑过来嗅嗅,再要伸过去它们就跑了。
大狗在旁边吧嗒着嘴,不知道吃什么,挺成熟稳重又矫健,很好看。
沈东遇将吃剩的发糕掰了些喂它们,刚喂了两口小狗,大狗闻着味儿就过来了。
嘴巴很大,一口就能将一大块发糕吃掉,一只只亲昵地过来蹭沈东遇的手,还想吃。
趁其不备沈东遇逮了一只,这回苏月光想摸哪只就摸哪只。
苏月光摸了摸其中较好看的两只,说句不中听点,长得比大皮小皮好看多了。
苏月光看看沈东遇,可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只能偷偷的笑。
大妹笑道:“咱们要买的就是这两只!”
“那可好!”苏月光笑得见牙不见眼。
他们摸完了狗,刚从沈东遇嘴里得了点吃食的狗子汪汪叫着要跟他们回家。
今日唱戏人多杂乱,小鸡小狗都关在家里不给出去。
就怕有人混水摸鱼,这年头,有杂心思的人可多了。
平时在村里养着没事,外村人一多就出问题。
难怪有些村子一看到外村人进村,就好生警觉,特别是那些偏僻的村子。
上次他们进大山村,一次是小孩子多,另一次全是姑娘哥儿。
若全是汉子,定是要被拦一拦的。
狗主子家的两个小孩一只一只将小狗子搬回家去,不给出来,刚搬了一只,另一只又跑出来,一共五六只狗子呢。
搞得他们手忙脚乱,小弟小妹也去帮忙,苏月光看着好笑,也过去帮忙了。
被抱起来的小狗子四脚朝天乱踹,嗷呜嗷呜叫着。
回去经过白锦家,一群哥儿姑娘坐在那里,眼尖的早就看到苏月光了,赶紧站起来冲他挥手,隔着人群,听不清楚说什么,但不用听也知道。
苏月光挣脱夫君的手,走过去,满脸爬上红晕,有些不好意思。
这是婚后第一次见这些发小。
走得近了,若兰笑道:“人好多,一早就看到你们了,想过去喊,看你跟你弟弟妹妹聊得这么开心,都不好意思去。”
白锦笑道:“嘿,怎么不叫你夫君过来呀?看他眼巴巴的,那么可怜兮兮的站在那里。”
苏月光回过头,只见自个夫君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想看向这边又不太好意思看过来。
苏月光好笑道:“就让他在那里站着吧。”
“让他过来怎么啦,怎么怕他们冒犯我们吗?长得丑的才冒犯我们,长得这么俊,让我们多看两眼,饱饱眼福!”
大家纷纷起哄。
将苏月光羞得无地自容,又往男人那边看了两眼。
也不需要他开口,男人自己就会意,信步往这边来,刚走了两步,突然又回头往家那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