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猝不及防的一小块绿豆糕被大妹塞到嘴里,嘴硬说不想吃,融在口腔里是真甜。
最后一点东西卖完,兄弟姊妹几个收拾一番去吃好吃的。
吃的鱼粉,六文一碗,姊妹多,加上沈东遇,一人一碗就要四十二文,多购买一斤猪下水,都够买一斤牛肉了。
但这只是七个人的满足。
就算小弟小妹吃不了一碗,苏月光大手一挥:“一人一碗!”
两个小的龇牙咧嘴,摇头晃脑,开始发疯。
大妹捂着脸,之前人烟稀少不觉得害羞,这么多人看过来羞死了。
苏月光也是满脸尴尬,低低喝了声:“乖乖坐好,出门在外不可以调皮!”
这才安分坐好,屁股还是扭动。
苏月光还是第一次吃鱼粉,鱼粉端上桌,闻着那味儿,他就馋得流口水了。
粉丝细细的泡在鱼汤里,吃一口,香滑得很,喝一口汤,汤鲜味美。
鱼肉也香,完全没看到一根刺。
来一大口粉丝,喝一口汤,再来一口鱼肉,人间美味不过如此。
小弟小妹吃不完,肚子撑的饱饱的。苏北光三弟也不嫌弃他们,帮他们扫光了。
苏月光跟大妹两人都吃很撑撑了,特别是大妹,肚子都微鼓起来,实在不能再吃,但是最后一点汤还是要喝完。
满足地捧着脸蛋,美美的啊了一声。
回去时,沈东遇手上提了一斤猪肉,再有两文钱的米糕。
加起来不过十二文。
跟他一开始背来的一箩筐山货,成了鲜明对比。
逗得他摇头直笑。
夜间猪肉炒得香香的,虽然家里缺肉吃,但也不妨碍他们嫌弃吃肥肉。
瘦肉几个抢着吃,肥肉只当没看到。
张玲强迫分到每个人碗里,一人一定要吃两颗肥肉。
谁知他们连瘦肉都没吃完,扒拉了饭就跑出去玩了。
在镇上吃得饱饱的,根本就不缺这一点肉吃。
苏二饼问他们今日捉到几条鱼,卖了多少钱,没有一个回。
第37章 他一定把月光堂堂正正娶……
夜间, 屋里头点了一盏小油灯,一堆钱堆在床板上,苏月光数了一遍又一遍, 换了根新的麻绳穿起来,两个妹妹过来殷勤地帮他数钱。
大妹二妹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堆成一座小山。
三个脑袋凑在一起, 声音小小:“好多钱, 好多钱!”
“怕是有一千文, 可以换一两银子了!”
苏月光心中也是无边欢喜:“没有这么多。”
他细细算了算,沈东遇一开始给他的有两百多文, 加这次五百文, 有七百多文了。
每百文串成一串, 一共串了七串,剩下的不够百文。
这么多钱,可是一笔不小的身家, 一斤谷不过一文多钱。
一个人一日吃不了一斤谷, 这些钱不知能吃到何年何月!
两个妹妹像看到了什么好吃的,眼睛亮亮的。
数完了钱,苏月光给两个妹妹一人分了一文:“给!”
两人捧着小小铜板,笑出了声。
大妹也扯了根绳子,把自己的小身家两个铜板串起来,笑弯了眉眼,从今日起,她也要开始存钱!
外头传来一句:“还不睡觉, 不废油么,这么多钱!”
大妹手忙脚快呼一声吹熄了灯。
两个妹妹拿着钱咯咯闷笑,大妹凑到苏月光耳边低声说:“哥哥这么多钱你打收哪里呀?”
苏月光低低嘘了声:“谁都找不着的地方!”
趁着这一段空闲, 媒婆上门来说了吉日一事。
张玲惊到了:“还两个月不到成亲,这么急?我家什么都没张罗,什么都没准备呢!”
苏二饼抽着旱烟没搭话。
苏月光沈东遇在旁边听着也不搭腔。
媒婆笑道:“哎哟,不急了,秧苗刚插上去,足足一个多月的空闲,想准备什么来不及?”
倒也是个理由。
媒婆又道:“如今没有好日子,要么是八月十六,要么是三年后。”
张玲道:“八月十六也太急了,三年后再说吧。”
苏月光忽然开口道:“我想早些嫁过去。”
大人说说本不该小孩插嘴,但这是他的亲事,他可等不了又三年。
张玲瞪了苏月光一眼:“你怎么就这么恨嫁呢?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了,别人家能如自己家?"
苏月光突然来了一句:“谁知道,至少在那里没人敢动不动就打我吧?”
老两口皆是一噎,两人脸色都难看,有外人在也不敢发作。
还真是,哪家婆婆再凶也没见过打人的。
苏二饼更是如坐针毡,未来哥婿的目光怎么感觉要刀自己一样。
沈东遇抿着唇,脸色也不好看。
定亲那日发生的事情,他真没这么轻松放下,那么大一棍打在未婚夫郎身上,在他没到前,不知月光都受了什么苦。
这些日子他常常来,一是减轻月光肩上重担,二是看着月光,没有人能在他眼皮低下打月光。
别说两个月,现在立刻将月光娶进家门,他也不觉得赶。
张玲皱着眉头问:“那边同意了?”
媒婆道:“可不是,月光这么乖,他们巴不得早些进门了。”
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苏二饼一身轻松,满脸笑容,安慰张玲道:“早些定下也好,省得他们反悔,中元节之后就找他们先把另外十两银子也给了,咱们好好给娃儿张罗嫁妆。”
小两口送媒婆出门,媒婆说:“哎呀,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你们两个陪我走一段路吧。”
看左右没人,拉着他们进了竹林那边破院。
“哎呀,现在亲事定下来了,看你们开心的!”
苏月光有些羞,但看沈东遇满脸笑,他也情不自禁笑,这会儿是真开心。
媒婆拉着他们的手,将他们的手放在一起,珍重地拍了拍,意味深长道:“以后你们俩好好过日子,爹娘不好就早些分出来,财产还是要的,说什么不要财产,都是傻话!”
“你是光儿正大的,本该全都是你的,分了一半出去就算了,另外那个可跟你们沈家没啥关系,到时候娶妻还不是得要花你们家里的钱。后娘分他一份,咱们也不说什么,毕竟养在家也这么多年了,你爹也乐意给他,但是没有他来了,就把你给挤走了的道理,你得争一争!”
沈东遇道:“多谢婶子,我晓得的,绝不会让月光吃亏!”
“嗯,我晓得,我不会看走眼的,月光嫁过去一定好,像你性子这么软,夫君强势些才好,昨天陈三郎托我过两日去白家提亲了,那白锦古灵精怪的跟陈三郎才搭,将来啥都不会吃亏。”
苏月光连连点头,终于有人跟他想的一般了,而且还是黄婶这人精,这一番话说到他心坎去了。
等人走后,小两口四目相对,皆是甜蜜。
想到什么,苏月光有些担心:“还要十两聘金呢,你、家还有这么多钱么?”
沈东遇冲他笑道:“会有的。”
苏月光仰头看着他,神情认真道:“就算你没有,我私奔也要嫁你!”
沈东遇心中感动之余,同样认真道:“就算把我卖了,也要凑够钱!”
他一定把月光堂堂正正娶进家门。
苏月光嗔了声:“胡说什么?”
心中却是充满甜蜜。
看着高大的少年,目光舍不得移开,心头一片柔软。
婆母再好,没点矛盾是不可能的,亲生爹娘都一箩筐矛盾,更别提旁人,嫁过去人家亲儿子才是亲儿子,对亲儿子好,不见得对亲儿媳就好了。
也不是说陈婶子不好,而是生活中磕磕碰碰总归有矛盾的,像陈三郎这性子,之前他叫他到竹林,他都要回头看一下爹娘。
要等陈三郎成家立业,但凡生活中磕碰多一点,都有得气受。
他家现在的日子怎么说呢,肉是有得吃了,在外人眼里应也算是幸福的吧。
像一个无形牢笼,他只想尽快逃离。
这时就不能选择另外一个无形牢笼了,一辈子都要被困在那里,只有那些看得到道道枷锁的牢笼好逃。
牛将田地犁出来了,平整干净,用平耙稍稍推一推,这就可以插禾了。
插禾是农忙里最轻松的了。
一大早起来就拔秧苗,人多手脚快,一垄秧苗很快拔完。
回家歇一歇,吃过再担秧苗出去插秧,天气热,带着斗篷,头顶闷闷的,经常干一日活回去,头发凌乱沾湿。
田野间说笑声比割禾时多了几句,一派轻松。
农妇站直身来说笑两句,悠闲地拿脚滩平田地,又弯腰下去插几行。
手脚都无比娴熟了,余光所及,就知道插哪里。
一个个扯高嗓子,跟隔壁田的聊天说话。
这都是水田,但有一些田,常年都有水,甚至秋冬踩上去还是一脚泥泞。
最后一点东西卖完,兄弟姊妹几个收拾一番去吃好吃的。
吃的鱼粉,六文一碗,姊妹多,加上沈东遇,一人一碗就要四十二文,多购买一斤猪下水,都够买一斤牛肉了。
但这只是七个人的满足。
就算小弟小妹吃不了一碗,苏月光大手一挥:“一人一碗!”
两个小的龇牙咧嘴,摇头晃脑,开始发疯。
大妹捂着脸,之前人烟稀少不觉得害羞,这么多人看过来羞死了。
苏月光也是满脸尴尬,低低喝了声:“乖乖坐好,出门在外不可以调皮!”
这才安分坐好,屁股还是扭动。
苏月光还是第一次吃鱼粉,鱼粉端上桌,闻着那味儿,他就馋得流口水了。
粉丝细细的泡在鱼汤里,吃一口,香滑得很,喝一口汤,汤鲜味美。
鱼肉也香,完全没看到一根刺。
来一大口粉丝,喝一口汤,再来一口鱼肉,人间美味不过如此。
小弟小妹吃不完,肚子撑的饱饱的。苏北光三弟也不嫌弃他们,帮他们扫光了。
苏月光跟大妹两人都吃很撑撑了,特别是大妹,肚子都微鼓起来,实在不能再吃,但是最后一点汤还是要喝完。
满足地捧着脸蛋,美美的啊了一声。
回去时,沈东遇手上提了一斤猪肉,再有两文钱的米糕。
加起来不过十二文。
跟他一开始背来的一箩筐山货,成了鲜明对比。
逗得他摇头直笑。
夜间猪肉炒得香香的,虽然家里缺肉吃,但也不妨碍他们嫌弃吃肥肉。
瘦肉几个抢着吃,肥肉只当没看到。
张玲强迫分到每个人碗里,一人一定要吃两颗肥肉。
谁知他们连瘦肉都没吃完,扒拉了饭就跑出去玩了。
在镇上吃得饱饱的,根本就不缺这一点肉吃。
苏二饼问他们今日捉到几条鱼,卖了多少钱,没有一个回。
第37章 他一定把月光堂堂正正娶……
夜间, 屋里头点了一盏小油灯,一堆钱堆在床板上,苏月光数了一遍又一遍, 换了根新的麻绳穿起来,两个妹妹过来殷勤地帮他数钱。
大妹二妹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堆成一座小山。
三个脑袋凑在一起, 声音小小:“好多钱, 好多钱!”
“怕是有一千文, 可以换一两银子了!”
苏月光心中也是无边欢喜:“没有这么多。”
他细细算了算,沈东遇一开始给他的有两百多文, 加这次五百文, 有七百多文了。
每百文串成一串, 一共串了七串,剩下的不够百文。
这么多钱,可是一笔不小的身家, 一斤谷不过一文多钱。
一个人一日吃不了一斤谷, 这些钱不知能吃到何年何月!
两个妹妹像看到了什么好吃的,眼睛亮亮的。
数完了钱,苏月光给两个妹妹一人分了一文:“给!”
两人捧着小小铜板,笑出了声。
大妹也扯了根绳子,把自己的小身家两个铜板串起来,笑弯了眉眼,从今日起,她也要开始存钱!
外头传来一句:“还不睡觉, 不废油么,这么多钱!”
大妹手忙脚快呼一声吹熄了灯。
两个妹妹拿着钱咯咯闷笑,大妹凑到苏月光耳边低声说:“哥哥这么多钱你打收哪里呀?”
苏月光低低嘘了声:“谁都找不着的地方!”
趁着这一段空闲, 媒婆上门来说了吉日一事。
张玲惊到了:“还两个月不到成亲,这么急?我家什么都没张罗,什么都没准备呢!”
苏二饼抽着旱烟没搭话。
苏月光沈东遇在旁边听着也不搭腔。
媒婆笑道:“哎哟,不急了,秧苗刚插上去,足足一个多月的空闲,想准备什么来不及?”
倒也是个理由。
媒婆又道:“如今没有好日子,要么是八月十六,要么是三年后。”
张玲道:“八月十六也太急了,三年后再说吧。”
苏月光忽然开口道:“我想早些嫁过去。”
大人说说本不该小孩插嘴,但这是他的亲事,他可等不了又三年。
张玲瞪了苏月光一眼:“你怎么就这么恨嫁呢?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了,别人家能如自己家?"
苏月光突然来了一句:“谁知道,至少在那里没人敢动不动就打我吧?”
老两口皆是一噎,两人脸色都难看,有外人在也不敢发作。
还真是,哪家婆婆再凶也没见过打人的。
苏二饼更是如坐针毡,未来哥婿的目光怎么感觉要刀自己一样。
沈东遇抿着唇,脸色也不好看。
定亲那日发生的事情,他真没这么轻松放下,那么大一棍打在未婚夫郎身上,在他没到前,不知月光都受了什么苦。
这些日子他常常来,一是减轻月光肩上重担,二是看着月光,没有人能在他眼皮低下打月光。
别说两个月,现在立刻将月光娶进家门,他也不觉得赶。
张玲皱着眉头问:“那边同意了?”
媒婆道:“可不是,月光这么乖,他们巴不得早些进门了。”
这门亲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苏二饼一身轻松,满脸笑容,安慰张玲道:“早些定下也好,省得他们反悔,中元节之后就找他们先把另外十两银子也给了,咱们好好给娃儿张罗嫁妆。”
小两口送媒婆出门,媒婆说:“哎呀,现在年纪大了腿脚不好,你们两个陪我走一段路吧。”
看左右没人,拉着他们进了竹林那边破院。
“哎呀,现在亲事定下来了,看你们开心的!”
苏月光有些羞,但看沈东遇满脸笑,他也情不自禁笑,这会儿是真开心。
媒婆拉着他们的手,将他们的手放在一起,珍重地拍了拍,意味深长道:“以后你们俩好好过日子,爹娘不好就早些分出来,财产还是要的,说什么不要财产,都是傻话!”
“你是光儿正大的,本该全都是你的,分了一半出去就算了,另外那个可跟你们沈家没啥关系,到时候娶妻还不是得要花你们家里的钱。后娘分他一份,咱们也不说什么,毕竟养在家也这么多年了,你爹也乐意给他,但是没有他来了,就把你给挤走了的道理,你得争一争!”
沈东遇道:“多谢婶子,我晓得的,绝不会让月光吃亏!”
“嗯,我晓得,我不会看走眼的,月光嫁过去一定好,像你性子这么软,夫君强势些才好,昨天陈三郎托我过两日去白家提亲了,那白锦古灵精怪的跟陈三郎才搭,将来啥都不会吃亏。”
苏月光连连点头,终于有人跟他想的一般了,而且还是黄婶这人精,这一番话说到他心坎去了。
等人走后,小两口四目相对,皆是甜蜜。
想到什么,苏月光有些担心:“还要十两聘金呢,你、家还有这么多钱么?”
沈东遇冲他笑道:“会有的。”
苏月光仰头看着他,神情认真道:“就算你没有,我私奔也要嫁你!”
沈东遇心中感动之余,同样认真道:“就算把我卖了,也要凑够钱!”
他一定把月光堂堂正正娶进家门。
苏月光嗔了声:“胡说什么?”
心中却是充满甜蜜。
看着高大的少年,目光舍不得移开,心头一片柔软。
婆母再好,没点矛盾是不可能的,亲生爹娘都一箩筐矛盾,更别提旁人,嫁过去人家亲儿子才是亲儿子,对亲儿子好,不见得对亲儿媳就好了。
也不是说陈婶子不好,而是生活中磕磕碰碰总归有矛盾的,像陈三郎这性子,之前他叫他到竹林,他都要回头看一下爹娘。
要等陈三郎成家立业,但凡生活中磕碰多一点,都有得气受。
他家现在的日子怎么说呢,肉是有得吃了,在外人眼里应也算是幸福的吧。
像一个无形牢笼,他只想尽快逃离。
这时就不能选择另外一个无形牢笼了,一辈子都要被困在那里,只有那些看得到道道枷锁的牢笼好逃。
牛将田地犁出来了,平整干净,用平耙稍稍推一推,这就可以插禾了。
插禾是农忙里最轻松的了。
一大早起来就拔秧苗,人多手脚快,一垄秧苗很快拔完。
回家歇一歇,吃过再担秧苗出去插秧,天气热,带着斗篷,头顶闷闷的,经常干一日活回去,头发凌乱沾湿。
田野间说笑声比割禾时多了几句,一派轻松。
农妇站直身来说笑两句,悠闲地拿脚滩平田地,又弯腰下去插几行。
手脚都无比娴熟了,余光所及,就知道插哪里。
一个个扯高嗓子,跟隔壁田的聊天说话。
这都是水田,但有一些田,常年都有水,甚至秋冬踩上去还是一脚泥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