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不多,”顾莲沼抱着他,将下巴垫在他肩窝处,懒洋洋地说道:“但能叫得上名字官员,多少了解一二。”
京城便也算了,那是顾莲沼立足的地方,可偌大的江南,能叫得上名字的官员何其多,他竟也能说出这句“了解一二”,先不论这一二分究竟有多少,单这份细致,就不愧北镇抚使的名头。
柳元洵喜欢他,更欣赏他,看着他的目光难免带了丝潋滟的波光。
可他眼里的赞赏在顾莲沼眼中却变了味道,顾莲沼玩闹似地颠了颠膝头,看着怀里的人因坐不稳而倒向他的怀里,顺势吻了过去,哑声一句:“又勾我。”
柳元洵长叹一声,已经懒得和顾莲沼争辩了。
在轿子停下后,顾莲沼替怀里的人整理了一下衣服,又将领口拉得更严实了一些,这才先一步下了轿子,抬手将身后的人迎了出来。
等候在此处的官员都穿着整齐的常服,瞧见孟谦安向着轿子里的人走去,众臣齐身叩拜,高呼:“臣等见过瑞王。”
柳元洵抬了抬手,示意诸位大臣起身。
来之前,柳元洵就已经做好了面见诸位大臣的准备,可他没料到竟会有这么多人,大致一数,起码有三十多人。
江南一带的省、道、府级的官员竟都在此列,站在最前面的四位大人并未下跪行礼,而是随着诸位大臣的高喝,齐齐向柳元洵拱了拱手。
孟谦安料到柳元洵不认识这些人,于是自右向左,依次介绍道:“王爷,这位是江南总督,贺郎平,贺大人。”
贺郎平自带一股英武之气,四十左右,眉毛浓黑,孟谦安话音刚落,他便拱手行礼道:“臣贺郎平,见过王爷。”
柳元洵回礼,“贺大人客气了。”
往后依次是江南布政使与江南按察使,介绍完了这三位,后面的河道总督和盐运使也露了个面。
柳元洵也没料到,不过一次夜宴,竟能一并见到这么多要员。他将这五人的脸一一记在心中,又在行礼与回礼的过程中,格外留意了这五人的口音。
一套繁琐礼节过后,孟谦安抬手一扬,道:“王爷,请。”
柳元洵浅笑着点了点头,在顾莲沼的搀扶下走向布置好的前厅。
江南冬日的风就像水一样,柔和而缠绵,并不算冷,加上眼下正值晚霞胜景,宴厅便也布置在了室外,一排太师椅整齐排开,每张椅前都摆放着一张小巧方桌。稍稍凑近,便能嗅到那股独属于新茶的馥郁清香。
柳元洵端坐在主位,一边听着耳侧孟谦安的介绍,一边细听着舞台上的昆曲,时不时点头应和几句,眸光温润,态度谦和,就像此行只是为了与诸位大臣玩乐一般。
流水般的佳肴与点心一道道呈上案,试毒的仆从恭敬地跪在柳元洵脚边,经仆从尝过之后,孟谦安才低声介绍起这些独属于江南的特色小吃。
柳元洵食量不大,遇到感兴趣的,便浅尝几口;兴致缺缺的,也只是微笑著称赞一句,并不动筷。
吃吃喝喝间,舞台上的舞者也换了一批又一批,直至上来个白衣琴师与青衣舞娘,柳元洵才像是来了兴致,缓缓闭上双眼,侧耳静静聆听。
见他闭眼,显然是不愿被人打扰,孟谦安不想自讨没趣,便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那淙淙琴音,他却只觉得无聊。
一曲终了,柳元洵缓缓睁开眼睛,侧头看向身后的顾莲沼,问:“好听吗?”
顾莲沼看向他一眼,神色间带着一丝尴尬,“听不出来。”
柳元洵也只是宽容一笑,点评了起来,“琴不错,琴师也不错,只是普通人弹琴,难免将这门手艺当作谋生手段,一心想要技压群雄,便只专注于技艺上的苦功。可若是一味追求繁复指法,琴音难免沾染上匠气。”
柳元洵点评的声音并不大,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心之人自然听清了。
于是,若有若无的目光便停留在了刚准备下台的琴师身上,那白衣琴师不安地僵住,一时不知道自己是该走还是该停。
说完,柳元洵转头看向另一侧的孟谦安,歉意一笑,道:“我不懂昆曲,也听不出好坏,唯独对古琴略有了解。一时说多了,还请大人不要介怀。”
孟谦安回以一笑,“臣非但不介意,还会自责污了王爷的耳朵。早已听闻瑞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些东西,自是入不了您的耳。”
“精通谈不上,只是爱好罢了。”柳元洵微微一笑,道:“来的路上本是带了把古琴的,可惜一场大火,什么都没留下,本来今日是要去琴行选琴的,没想到晚上倒是遇到一把好琴,不知王爷可否唤来那琴师,让我看看他的琴?”
孟谦安神色如常,笑得坦然,“自然。”
他招了招手,身侧的小厮便小跑过去,将抱琴的琴师唤了过来。
琴的确是把好琴。
柳元洵摆开琴架,抚袍而坐,轻拈慢挑间,明快而流畅的琴音似是山间小溪般流淌而出,清脆而悦耳。就算不懂琴的人,也能听出他的技艺远超刚才那位琴师。
可他只弹了一小段便罢了手,而后抬手招来那琴师,脸上带着浅笑,“如果我没听错,你应当是师承‘虞山派’吧?”
那琴师本来两股战战,一副以为自己闯了祸的模样,此时却被柳元洵和煦的态度所安抚,胆子大了些,头也抬了起来。
待看清柳元洵的面容,他不禁一怔,片刻后才回过神,急忙低头,恭敬道:“王爷所言极是,小民确实师承‘虞山派’。”
柳元洵轻声说道:“那就对了。不同的琴派,指法各有特色。虞山派崇尚自然质朴,越是繁复的指法,越容易破坏琴音自然高洁的本质。你在这条路上走偏了,琴艺自然难以精进。”
他身份尊贵,态度又和煦,旁人见了,非但不会觉得他高高在上、好为人师,反倒觉得他这番指点是屈尊纡贵,尽显亲民之风。
那琴师再看他时,眸光已然不一样了。
孟谦安更是很给面子的鼓了鼓掌,道:“都说如听仙乐耳暂明,臣方才倒是真切感受了一回,听了王爷的琴,以后怕是忍不得这些俗物了。”
柳元洵起身回位,示意小厮将琴还给琴师,落座后,他也只是笑了笑,道:“孟大人谬赞,我也只是看见好琴,一时手痒,忍不住试试琴音罢了。”
孟谦安连忙招手,示意小厮将人留住,“既然王爷满意,何不让那琴师将琴留下?能得王爷青眼,怕是他八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
柳元洵摆了摆手,道:“这倒不必。古琴有灵,向来只认一主,即便到了我手里,也不过是块死木罢了。”
孟谦安笑著称赞了柳元洵一句,此事便看似不着痕迹地揭过了。
一刻钟后,他藉口更衣,转身步入侧厅,对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黑衣人低声问道:“琴和人都检查过了吗?”
“回大人的话,都查过了。琴里没有藏任何东西,那琴师身上也未见异常。我们是以例行检查的名义查的,整个班子都查了个遍,他应该没察觉到异样。”说完,黑衣人补问了一句:“可要将人处理了?”
“不行。”孟谦安立刻否决道:“瑞王当时就在我眼皮子底下,他特意把这个人叫到跟前,要么是借琴师转移我的注意力;要么就是把这琴师当作诱饵,试探我会不会上鈎。这个人绝对不能动,至少,现在还不能动。”
“明白。”黑衣人又道:“那瑞王那边,是否还要加派人手?”
孟谦安淡淡说了句:“不用。”
柳元洵自从踏入江南,他和他身边的人便被数不清的眼线盯住了,大到四处隐蔽的探子,小到街边的商贩和院子里的仆从,都是孟谦安的眼睛,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这样的情形下,就是加派人手,也没有可安插的地方。
黑衣人又问道:“那沈巍那边?”
“不用理。”孟谦安厌恶地皱了皱眉,“沈巍不过是来替皇上要钱的。随便扔几个无关紧要的人出去,出点血,把他打发了就行。”
“属下明白。”黑衣人行了一礼,如来时般悄悄隐没在了黑暗里。
为保真实,孟谦安确实换了套衣服,再次坐回原位。
可他刚落座,柳元洵便抬手挑起他的袖子,仔细端详了一眼,道:“人人都说江南好,待到了江南,才发现这里是真的好,就连大人这衣料,都与皇城的不一样。”
孟谦安怎么可能在这种地方留下破绽,他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道:“摸着顺滑,但造价不贵,王爷若不嫌弃,尽管带几马车走。”
柳元洵轻轻一笑,“孟大人果然豪爽。”
说罢,他便松开孟谦安的袖子,专心看起了台上的戏。
因为四周早早就挂上了灯笼,所以太阳下山之后也不觉得暗,柳元洵又呆了一会,等到风起后,他裹了裹大氅,偏头打了个呵欠。
孟谦安十分体贴地接了话,“王爷可是累了?”
京城便也算了,那是顾莲沼立足的地方,可偌大的江南,能叫得上名字的官员何其多,他竟也能说出这句“了解一二”,先不论这一二分究竟有多少,单这份细致,就不愧北镇抚使的名头。
柳元洵喜欢他,更欣赏他,看着他的目光难免带了丝潋滟的波光。
可他眼里的赞赏在顾莲沼眼中却变了味道,顾莲沼玩闹似地颠了颠膝头,看着怀里的人因坐不稳而倒向他的怀里,顺势吻了过去,哑声一句:“又勾我。”
柳元洵长叹一声,已经懒得和顾莲沼争辩了。
在轿子停下后,顾莲沼替怀里的人整理了一下衣服,又将领口拉得更严实了一些,这才先一步下了轿子,抬手将身后的人迎了出来。
等候在此处的官员都穿着整齐的常服,瞧见孟谦安向着轿子里的人走去,众臣齐身叩拜,高呼:“臣等见过瑞王。”
柳元洵抬了抬手,示意诸位大臣起身。
来之前,柳元洵就已经做好了面见诸位大臣的准备,可他没料到竟会有这么多人,大致一数,起码有三十多人。
江南一带的省、道、府级的官员竟都在此列,站在最前面的四位大人并未下跪行礼,而是随着诸位大臣的高喝,齐齐向柳元洵拱了拱手。
孟谦安料到柳元洵不认识这些人,于是自右向左,依次介绍道:“王爷,这位是江南总督,贺郎平,贺大人。”
贺郎平自带一股英武之气,四十左右,眉毛浓黑,孟谦安话音刚落,他便拱手行礼道:“臣贺郎平,见过王爷。”
柳元洵回礼,“贺大人客气了。”
往后依次是江南布政使与江南按察使,介绍完了这三位,后面的河道总督和盐运使也露了个面。
柳元洵也没料到,不过一次夜宴,竟能一并见到这么多要员。他将这五人的脸一一记在心中,又在行礼与回礼的过程中,格外留意了这五人的口音。
一套繁琐礼节过后,孟谦安抬手一扬,道:“王爷,请。”
柳元洵浅笑着点了点头,在顾莲沼的搀扶下走向布置好的前厅。
江南冬日的风就像水一样,柔和而缠绵,并不算冷,加上眼下正值晚霞胜景,宴厅便也布置在了室外,一排太师椅整齐排开,每张椅前都摆放着一张小巧方桌。稍稍凑近,便能嗅到那股独属于新茶的馥郁清香。
柳元洵端坐在主位,一边听着耳侧孟谦安的介绍,一边细听着舞台上的昆曲,时不时点头应和几句,眸光温润,态度谦和,就像此行只是为了与诸位大臣玩乐一般。
流水般的佳肴与点心一道道呈上案,试毒的仆从恭敬地跪在柳元洵脚边,经仆从尝过之后,孟谦安才低声介绍起这些独属于江南的特色小吃。
柳元洵食量不大,遇到感兴趣的,便浅尝几口;兴致缺缺的,也只是微笑著称赞一句,并不动筷。
吃吃喝喝间,舞台上的舞者也换了一批又一批,直至上来个白衣琴师与青衣舞娘,柳元洵才像是来了兴致,缓缓闭上双眼,侧耳静静聆听。
见他闭眼,显然是不愿被人打扰,孟谦安不想自讨没趣,便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那淙淙琴音,他却只觉得无聊。
一曲终了,柳元洵缓缓睁开眼睛,侧头看向身后的顾莲沼,问:“好听吗?”
顾莲沼看向他一眼,神色间带着一丝尴尬,“听不出来。”
柳元洵也只是宽容一笑,点评了起来,“琴不错,琴师也不错,只是普通人弹琴,难免将这门手艺当作谋生手段,一心想要技压群雄,便只专注于技艺上的苦功。可若是一味追求繁复指法,琴音难免沾染上匠气。”
柳元洵点评的声音并不大,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有心之人自然听清了。
于是,若有若无的目光便停留在了刚准备下台的琴师身上,那白衣琴师不安地僵住,一时不知道自己是该走还是该停。
说完,柳元洵转头看向另一侧的孟谦安,歉意一笑,道:“我不懂昆曲,也听不出好坏,唯独对古琴略有了解。一时说多了,还请大人不要介怀。”
孟谦安回以一笑,“臣非但不介意,还会自责污了王爷的耳朵。早已听闻瑞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这些东西,自是入不了您的耳。”
“精通谈不上,只是爱好罢了。”柳元洵微微一笑,道:“来的路上本是带了把古琴的,可惜一场大火,什么都没留下,本来今日是要去琴行选琴的,没想到晚上倒是遇到一把好琴,不知王爷可否唤来那琴师,让我看看他的琴?”
孟谦安神色如常,笑得坦然,“自然。”
他招了招手,身侧的小厮便小跑过去,将抱琴的琴师唤了过来。
琴的确是把好琴。
柳元洵摆开琴架,抚袍而坐,轻拈慢挑间,明快而流畅的琴音似是山间小溪般流淌而出,清脆而悦耳。就算不懂琴的人,也能听出他的技艺远超刚才那位琴师。
可他只弹了一小段便罢了手,而后抬手招来那琴师,脸上带着浅笑,“如果我没听错,你应当是师承‘虞山派’吧?”
那琴师本来两股战战,一副以为自己闯了祸的模样,此时却被柳元洵和煦的态度所安抚,胆子大了些,头也抬了起来。
待看清柳元洵的面容,他不禁一怔,片刻后才回过神,急忙低头,恭敬道:“王爷所言极是,小民确实师承‘虞山派’。”
柳元洵轻声说道:“那就对了。不同的琴派,指法各有特色。虞山派崇尚自然质朴,越是繁复的指法,越容易破坏琴音自然高洁的本质。你在这条路上走偏了,琴艺自然难以精进。”
他身份尊贵,态度又和煦,旁人见了,非但不会觉得他高高在上、好为人师,反倒觉得他这番指点是屈尊纡贵,尽显亲民之风。
那琴师再看他时,眸光已然不一样了。
孟谦安更是很给面子的鼓了鼓掌,道:“都说如听仙乐耳暂明,臣方才倒是真切感受了一回,听了王爷的琴,以后怕是忍不得这些俗物了。”
柳元洵起身回位,示意小厮将琴还给琴师,落座后,他也只是笑了笑,道:“孟大人谬赞,我也只是看见好琴,一时手痒,忍不住试试琴音罢了。”
孟谦安连忙招手,示意小厮将人留住,“既然王爷满意,何不让那琴师将琴留下?能得王爷青眼,怕是他八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
柳元洵摆了摆手,道:“这倒不必。古琴有灵,向来只认一主,即便到了我手里,也不过是块死木罢了。”
孟谦安笑著称赞了柳元洵一句,此事便看似不着痕迹地揭过了。
一刻钟后,他藉口更衣,转身步入侧厅,对早已等候在那里的黑衣人低声问道:“琴和人都检查过了吗?”
“回大人的话,都查过了。琴里没有藏任何东西,那琴师身上也未见异常。我们是以例行检查的名义查的,整个班子都查了个遍,他应该没察觉到异样。”说完,黑衣人补问了一句:“可要将人处理了?”
“不行。”孟谦安立刻否决道:“瑞王当时就在我眼皮子底下,他特意把这个人叫到跟前,要么是借琴师转移我的注意力;要么就是把这琴师当作诱饵,试探我会不会上鈎。这个人绝对不能动,至少,现在还不能动。”
“明白。”黑衣人又道:“那瑞王那边,是否还要加派人手?”
孟谦安淡淡说了句:“不用。”
柳元洵自从踏入江南,他和他身边的人便被数不清的眼线盯住了,大到四处隐蔽的探子,小到街边的商贩和院子里的仆从,都是孟谦安的眼睛,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眼皮子底下。
这样的情形下,就是加派人手,也没有可安插的地方。
黑衣人又问道:“那沈巍那边?”
“不用理。”孟谦安厌恶地皱了皱眉,“沈巍不过是来替皇上要钱的。随便扔几个无关紧要的人出去,出点血,把他打发了就行。”
“属下明白。”黑衣人行了一礼,如来时般悄悄隐没在了黑暗里。
为保真实,孟谦安确实换了套衣服,再次坐回原位。
可他刚落座,柳元洵便抬手挑起他的袖子,仔细端详了一眼,道:“人人都说江南好,待到了江南,才发现这里是真的好,就连大人这衣料,都与皇城的不一样。”
孟谦安怎么可能在这种地方留下破绽,他不以为意地笑了笑,道:“摸着顺滑,但造价不贵,王爷若不嫌弃,尽管带几马车走。”
柳元洵轻轻一笑,“孟大人果然豪爽。”
说罢,他便松开孟谦安的袖子,专心看起了台上的戏。
因为四周早早就挂上了灯笼,所以太阳下山之后也不觉得暗,柳元洵又呆了一会,等到风起后,他裹了裹大氅,偏头打了个呵欠。
孟谦安十分体贴地接了话,“王爷可是累了?”